发问下,我想买保险,平 安大家久安19终身寿险保险产品承保种类多不多?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回的好问题,因为不同的人会给出你截然相反的答案。答案1:买保险吗?交6万,赔5万那种。这是此前在抖音很火的一个视频。李先生的母亲在10年前买了一份养老年金险,一共交了61150保费。此时想退保,只能拿回58000;而根据当初的计划书,显示此时收益应有16万,相差甚大。背后原因是:李先生母亲买的是5万保额的方案,但业务员在推销时却拿了10万保额的计划书来展示收益,赤裸裸的销售误导。面对保险公司,李先生愤怒质疑:究竟是保险公司养我妈?还是我妈养你们保险公司?答案2:保险公司一次性赔付了一笔钱,让我的存款看起来还行?这是知乎一个热门问题“90后的你现在拥有多少存款?”下排名第一的最高赞答案。答主是一名95年的男生,正是最美好的年华,却罹患了白血病。常人都觉心酸,但答主是一个坚强、阳光的大男孩,一直积极面对。答主认可保险,也没有反感保险业朋友引用他的故事:他如此说:有信念的人,总是不那么容易被打倒的,不是吗?我相信,坚定的信念、乐观的心态、家人的支持会支撑他一直走下去,直至痊愈。但你说,保险对他有用吗?同是保险,有人对此深恶痛绝,有人则认为会是救命稻草。买保险真的有必要吗?没必要,但有需要。买保险真的有用吗?买对保险才有用。如果你认同保险的话,接下来,我以多年来为上千家庭配置过保险的经验,总结了各大险种的挑选攻略 和 买保险最省钱技巧。文章比较长,可以先点赞收藏好慢慢学习;文章也比较简单,即使是保险小白,也很容易读懂。认真看完,一定可以帮到你。如果您比较赶时间,也可以直接找我,我会给你最实用的建议~如果只买一种保险,哪种最好?买保险是为了解决当风险到来时,自己却无力承担的困境。所以买保险前,一定要搞清楚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我害怕哪些风险?又需要什么保险来应对?大多数人之所以会有买保险的念头,都是源于各种担忧:如果家人突发大病,现在的积蓄能解决多少医疗费?如果家庭顶梁柱躺在病床好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甚至突发意外不在了,生活开支、孩子学费、老人赡养费哪里拿出来?或者乐天派从不担心这类问题,但也会有其他需求:生活中磕磕碰碰意外这么多,这部分费用保险能不能解决?孩子以后上学、自己退休后等都需要花钱,保险能不能在理财方面派上用场?......每个人买保险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自然也需要不同的保险:以上这4种是我们接触最多的,也足以解决绝大部分需求的险种。很多业务员喜欢说:我这份保险可以报销医疗险,又能赔重疾,还可以存钱......但不同的保险有不同的作用,这种听起来无所不能的保险只是把各种保险打包在一起卖给你。好比你本来想去买个苹果、香蕉,结果在店家一顿忽悠下买了一个果篮;不但价格会贵很多,里面可能还会缺斤少两,甚至是烂水果。买保险也是这个理,这些捆绑在一起卖给你的保险,因为你轻易看不透,往往会价格虚高、保障有缺陷。买保险一定要在搞清楚自己需求后,再做到有的放矢。当然,不同人群的需求也会不同,一般如下:成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支柱,所以要重点保障,四大险种都可以考虑配置。孩子:孩子没有家庭责任,所以寿险没必要,但大病、意外风险需要保障。老人:老人退休后同样不需要寿险了,但意外险和医疗险一定要买。另外对老人来说,重疾险会非常贵,如果预算紧张,也可以不买或者考虑防癌险。想要一个全面的保障,我们需要一个保险组合,某不是某一种保险就能做到的。在这里我没有推荐年金险,是因为对于绝大部分家庭来说,年金险的优先级都是很低的。一定要先保障,后理财!各大险种挑选攻略重疾险重疾险原理就是患上合同约定的疾病,保险公司就赔付一大笔钱。其本质是 “收入损失险”,更多的作用在于弥补患病期间的经济损失,如生活开销、康复费用等。但重疾险非常复杂,普通人十有八九都会买错!接下来我就通过五步,手把手教会你挑选重疾险。第一步:保不保身故?根据是否含有身故责任,可以将重疾险简单划分为“储蓄型重疾”和“消费型重疾”。储蓄型重疾:保终身,带有身故责任。比如说一份 50 万保额的重疾险,即使一辈子没有患上重疾,但自然身故后也能赔50万。人终有一死,这类产品无论如何都会100%获得保额,所以可以简单理解为储蓄型,保费没有花费掉,最终是储蓄升值了。正因为如此,这些产品会非常贵,如常见的平安福、国寿福等。消费型重疾:没有身故责任,只是单纯的疾病保障功能。如果一辈子都没有患上重疾,我们交的保费就相当于消费完了。这类产品由于去掉了寿险的保障,保费会非常便宜。小结:个人认为,消费型重疾价格便宜,性价比非常高,适合于90%以上的普通家庭。买保险就是一种消费行为,既然享受了保障,付出保费是理所当然的。就像你请了一个保镖,不能因为保镖没有机会帮你挡子弹,就不发工资了吧。当然,这两类产品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偏好按需选择。如果想了解目前市面上最具性价比的重疾险,我总结了一份【2023全网性价比TOP3重疾险排行榜】,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查看,还能免费测算保费:第二步:重疾险保哪些病?通过第一步,我们大致知道了自己要选择的类型;要么就是”身故 + 重疾“的储蓄型重疾险,要么就是消费型重疾。那么除去身故责任,重疾险到底保什么?重疾险对病种主要分成 “重疾” 和 “轻症” 两大类,部分产品还有中症。重疾:危及生命的疾病,治疗过程花费巨大轻症:不会危及生命,花费不大在 2007 年,保险行业协统一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在2020年,保险行业协统一修订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所以无论是 80 种重疾,还是 100 种重疾,前 28 种病种各家保险公司定义都是相同的。这法定的 28 种重疾,已经占到了所有重疾险理赔的 95% 左右,可以说是核心中的核心。最核心的有了,其他重疾的数量再多都是噱头,连边角料都算不上。银保监会已经统一规定好了高发的28种重疾,所有的重疾险都必须涵盖!在重大疾病的保障上,大家可以稍微省点心。但是高发疾病可不止重疾,还有与之相对应的轻症、中症。比如最高发的轻/中症疾病有12种:《重疾险新定义》规定了3种:恶性肿瘤—轻度、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连赔付标准也必须一致;剩下8种含不含,全靠保险公司自觉。比如高发轻症,有原位癌、冠状动脉介入术、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高发中症,有中度脑中风后遗症,中度面积烧伤等疾病;在买重疾险时,最好确认这12种最高发的疾病是否全都涵盖!此外,有些产品号称首创“前症”保障,也就是比轻症更早期的疾病。但说实话,前症责任用处不大,噱头倒是不小。原因之一就是前症赔付比例过低,一般只有15%保额;第二就是前症理赔标准并不统一,各家保险公司制定规则随心所欲。第三步:重疾险怎么赔?重疾险确诊即赔,可以说是保险业流传最广的销售误导之一。重疾险不是确诊重疾就能赔,要符合合同约定才能赔!基本可以分为 3 类:确诊即赔:4 种实施了某种手术才能赔:6 种达到某种状态才能赔付:21 种第四步:要不要返还型重疾险?江湖上有这么一类重疾险,号称“有病治病,无病返钱”,就是所谓的返还型重疾险。这听起来就很爽了,我们怎么都亏不了,但真的是这样吗?无图无真相,直接对比3种类型的重疾险:三款都是保障到终身,50万保额,大家直接看图里的对比就能感觉到区别了。如果老王选择便宜的超级玛丽6号,每年省下的钱还可以去买一份年金险。这样保障、理财,还能两不误,不是比直接买返还型重疾更胜一筹?这类返还型重疾险保障没有优势,收益更没有;还得要求身体不能出事才能退钱,你买来干嘛?!如果你真的,真的,真的要买一款返还型重疾,那也得注意两点:1、有些产品到期后返还保费,有些产品则是返还保额,一字之差,相距几十万 2、有些产品返还保费后,就合同结束了,有些产品则还能保障继续。但直白告诉你,没有哪一款保险可以同时兼顾好保障和理财的!如果你不是家里有矿,就不要考虑这种产品了。第五步:保额买多少?我一直都在强调一个理念:买重疾险就是买保额。因为重疾险的本质是收入补偿,保额太低根本是没有意义的。试想一下,在物价飞涨的今天,买了 10 万元保额的重疾险有什么意义呢?我建议重疾险的保额 30 万起步,50万标配,100万不多。如果预算不够,觉得买高保额会有压力,可以有如下几种方式:消费型重疾险:消费型重疾险没有寿险等责任,保费会非常低缩短保障期限:可以选择保到 60 岁或者 70 岁,这样保费也会大幅度降低;增加缴费年限:延长交费年限,每年压力会更小;选择一年期重疾险:或者选择一年期重疾险进行搭配组合,做高保额;小结:重疾险的保额非常重要,千万不要为了追求大公司、多次赔付、保费返还等,而去牺牲保额。如果你想更加深入了解重疾险,推荐你去看我另一文章。这篇是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写下的重疾险最全科普,几乎把大家所有关于重疾险的疑问都写在了里面!整理出了所有我在知乎回答过的重疾险高赞精华内容,来帮助大家对重疾险建立系统性的认识。市面上的重疾险五花八门,建议大家投保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条款!如果想要买对赔好,可以多了解一些保险防坑知识,避免花了冤枉钱:意外险第一步:意外险有什么用?意外险看似简单,但有其他保险无法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杠杆和伤残保障两点:高杠杆障:几百块就能获得上百万的身故保障,杠杆超级高,其保险都比不了;伤残保障:发生意外伤残,也可以根据伤残的等级获得不同比例的赔付,意外险的独有功能。一款标准的意外险,通常会包括以下三个保障责任:意外身故:人如果因为意外去世了,保险公司就直接赔一笔钱。买50万保额,就赔50万;买100万,就赔100万。意外伤残:如果因为意外残疾的,可以按比例获得赔偿。伤残分为一至十级,一级伤残最严重,就赔100%保额;二级伤残,就赔90%保额,以此类推。意外医疗:因为意外受伤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可以报销。这三点是意外险必不可少的责任,如果少一了任一项,这一款产品都是垃圾,果断拉黑。第二步:如何挑选一款合适的意外险?接下来,我们再围绕保障这三点,挑选一款合适意外险。1、意外险保额买多少?意外险最大特色就是杠杆高,两三百的价格,就能买到百万的意外保额。而意外保额,直接关系到到意外身故、伤残可以赔多少钱。因此对于一个成人,特别是家庭支柱,保额一定要尽可能做高!50万起步,100万标配!而孩子的意外身故保额,国家为了防范道德风险,保护孩子,有如下固定:0-9 岁:身故赔付不超过 20 万,10-17 岁:身故赔付不超过 50 万所以就算给 0 - 9 岁孩子买了 100 万保额意外险,如果意外身故,也只能赔 20 万;不过孩子意外伤残赔付是没有限制的。由于孩子和老人几乎没有家庭责任,意外身故保额并不是挑选要点,应该重点关注意外医疗。2、意外医疗怎么选?相对于身故,大多数意外情况,只会导致受伤而已。所以意外医疗会更加常用,建议大家关注 3 个方面:保障范围尽量广:有的产品只保障社保内费用,有些产品报销费用不限社保内外;后者的保障当然会更好些。免赔额尽可能低:0 免赔的产品,肯定比 100 免赔的更好,免赔额越低越好。报销比例越高越好:100% 报销的肯定优于 80% 报销。另外有的产品,还会有其它保障,比如 住院津贴、疫苗责任、救护车 等;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功能,有当然会更好。总而言之,挑选一款意外险并不难。我们明白自己的需求,在保费、保额、意外医疗等几个维度权衡一下,就能选到合适产品。第三步:购买意外险,这几个坑要注意!以下是普通人购买意外险最常见的误区,不能不防:1、特别约定和投保须知:大家在挑选意外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款产品的特别约定部分,以某款产品为例: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登山旅游不慎意外失足坠亡,那么一分钱也不能获得赔付;游泳溺水导致身故,只能获得一半的保额赔付;所以在投保意外险时一定要注意投保须知。2、意外购买后,什么时候生效?意外险购买后,一般是次日可生效。但也有些产品比较特殊:温馨提示:生效如期为投保成功后最早第7日零时生效如果希望立即就能获得保障,这样的产品就不太适合了。3、意外险没有健康告知,谁都能买?虽然意外险基本没有健康告知,但一般合同中都会有类似说明:被保险人应为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或正常生活的自然人。如果只是疾病人群,即使罹患癌症也可以购买的。但对于残疾人,各家公司要求会不同,这点最好咨询保险公司为准。医疗险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生病。小病小痛的医疗费人人都能承担,但如果需要几十万治疗的大病要怎么办?很多人自然想到,通过医疗险应对大额医疗支出,所以市场上的医疗险非常受欢迎。但是对于这些医疗险,一样会有很多误区。第一步:医疗保险,都保什么?市面上的医疗保险五花八门,在投保之前,一定要知道医疗保险能保什么。1、保什么医院每款医疗保险对自己的就诊的医院都有严格的界定:公立医院:大部分普通人去的医院,是由国家设立,由卫生部监管的;特需部 / 国际部:虽在公立医院中,但可以享受更好的服务,价格极高;私立医院:很多私立医院也很流行,比如儿科私立医院等。所以买了保险后,要清楚自己能在哪种类型的医院报销。在国内,绝大部分普通医疗险,只能报销公立医院的费用;只有中高端的医疗险,才可以报销特需部或国际部,以及昂贵私立医院的费用。2、保什么内容:去医院看病无外乎两种:门诊和住院。门诊责任:门诊费用一般不会太高,而且使用几率大;所以门诊医疗险比较少,意义也不大。住院责任:相对于门诊,巨额的住院花费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所以购买一份适合自己的住院医疗险非常重要!第二步:医疗保险,能报多少?上面我们知道了医疗险怎样报销,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能报多少钱的问题:我整理了一下,跟钱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项:1、保额保额很容易理解,就是可以报销的最高金额。其实在公立医院,就算是重病一年,治疗费用最高也就是百万左右;保额再高,也许仅是出于营销的需要,实际意义并不大。所以不能简单认为保额越高就越好。2、免赔额普通人只看保额,实际上免赔额才是保险公司关注的重点。免赔额越低,就越容易理赔,非常实用。但免赔额低的产品,往往保费较贵;而且极不稳定,停售机会很大。而目前市场流行的百万医疗险,正是因为有 1 万的免赔额,可以过滤掉大部分理赔;所以大家只需要花几百元的保费,就能买到几百万的保额。所以也不能简单认为免赔额越低就一定越好,要结合产品的具体情况来看。3、报销范围和医保一样,商业医疗险的报销范围也有两种:医保目录范围:只有在医保目录内费用的才能报销;不限医保目录:就算不在医保范围内,也可以报销;4、报销比例这一点同样重要,有些产品只能报销部分,有些能报100%。以下面某款产品为例,可以看到是报销不限社保内外,报销比例为 100%。小结:在挑选一款产品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保额、免赔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这四点是与我们能报多少钱是直接相关的,也是一款产品的关键信息。第三步:自己需要什么医疗险?明白保险原理后,在投保之前,一定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想通过医疗保险解决什么问题?医疗险的种类很多:小结:医疗保险变化多样,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一份百万医疗险(兜底大病费用)和一份小额医疗险(报销日常看病费用)就足够了。医疗险不会重复报销费用,所以不必贪多。大家不要被各种的细节所迷惑,一定要有取舍,学会抓住重点 ,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定期寿险相比之下,定期寿险的坑比较少,因为比较简单。定期寿险就是保障一段时间的,20年、30年、保到60岁或70岁,任人选择;在这段时间内人不在了,就赔钱,简单明了。在这段时间内,一个人突然死亡概率并不高,所以价格非常便宜;但这恰恰是我们家庭责任最重的人生阶段,保障非常实用。目前市场主流的定寿,30岁男性,每年一千多就可以买到保额100万;还能保障到60岁,到了基本能放下家庭责任的时候。价格便宜,保障实用,所以对于绝大部分人,我都是首推定期寿险。定寿是一种很简单的险种,我们从保障责任、投保限制、免责条款、价格四个维度来逐一分析。第一步:保障责任买任何保险,保障责任都应该是排第一的挑选要点。之所以说定寿很简单,就是简单在保障责任上,我们来分别看看定寿的主流保障和特色保障。①主流保障定寿主流保障责任都是:死了,或者全残(高残),就赔钱,不管疾病还是意外原因。当然,还有极少数产品是没有全残责任的;对于此类产品,拉黑就好。以某款产品为例,在合同成立180日内如果疾病导致身故或全残,就退回保费,其他情况都是赔保额。这种设置主要是防止带病投保,问题不大。②特色保障除了以上主流保障外,部分产品可以附加一些特别保障,比较常见的有:被保人遇上结婚、生育等重大事件,可以购买更高的保额;在XX岁之前出事了,可以多赔XX%保额;因为交通意外等导致的,能多赔XX%保额这些特色保障都比较实用,是一款定寿的加分项,咱们可以留意下。第二步:投保限制投保限制,决定了你是否能买上这份保险。对于定寿,我们重点关注以下三点:①健康告知健康告知是购买保险的第一关,往往会将身体不佳人群拒之门外。但幸运的是,定寿基本是健康要求最低的险种之一,大部分人都能买到。目前,健康要求最低的定寿,其健康告知只有三条:这里也会有一个小技巧,健康告知基本都会有第2条:是否被保险公司拒保、延期承保等。假如你身体不怎么样,去买其他保险被拒保或延期承保了,再回头买定寿就会有受到这条健康告知限制。所以,我们可以优先买要求较低的定寿,再去考虑其他保险。②职业限制除了健康要求,职业要求也是买保险的常见限制;而定寿,对职业要求较为严格。这倒不是职业歧视,而是不同职业发生风险的概率不同,保险公司自然也会不同应对。一般来说,保险公司会根据不同风险,将投保的职业分为 6 类。但对于职业的分类,行业并没有统一标准;在这家保险公司属于3类职业,在另一家,可能就是4类、5类了。而且现在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兴职业,保险公司的职业分类表中未必都会及时收录。所以如果找不到自己的职业,可以 打电话给保险公司,让客服确认自己能否投保。③保额限制买多少保额,就是想留给家人多少钱;这对一款定寿来说,非常重要。除了少数定寿对最高保额没有限制,现在大多数网销产品,最高只是买到300万保额。这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也足够了。如果你想要更多,可以搭配购买不同产品做高保额。但需要注意,某些产品会询问你的过往保额有多少;比如这产品,如果你近一年已买了超过300万保额,就不能再买了。但也简单,我们可以先买这些对过往保额有要求的定寿,再去买其他无限制的产品就行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定寿,对于不同职业也会相应限制保额;比如对于退休人员、无业人员,只允许购买较低的保额(如50万等)。这些设置主要是出于防范骗保的考虑,我们按需选择就好。第三步:免责条款免责条款就是保险不能赔的情况,当然越少越好。在这方面最宽松的定寿,免责条款只有三条:这是定寿最基本的三条免责条款,都是极端情况;我们完全没必要纠结,可以优先考虑这些产品。而免责条款最多的定寿,会有7条,以某款产品为例:不过也可以看到,这些免责条款对于我们普通人其实没有多大影响。第四步:价格定寿保障责任简单得很,所以价格相差都不大,玩不出什么花样。在综合定寿的保障责任、投保险制、免责条款后,我们就可以尽量挑选价格最便宜的产品。第二部分:如何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合适的保险?来来来,当你认真读完以上的避坑攻略后;我再教你如何用最少的钱买到最适合自己的保险,不是吹嘘,真的可以省下几千上万块。保险,本就可以很便宜。如果是几岁的宝宝,一千几就可以给他完美的呵护;如果你是初入社会的小年轻,教你一年3千几就轻松搞定;如果你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让你一年不到一万就可以肩负起整个家庭责任。重疾险怎么买最省钱?重疾险,就是患有重疾或轻症,保险公司就会一次性赔我们一笔钱。觉得保险非常贵的朋友,十有八九都是因为重疾险。那些平安福、国寿福动不动几千上万,你告诉我怎么省钱?别急,我们先来搞懂重疾险的价格逻辑。影响重疾险的价格因素有很多,女生比男生便宜,小的比老的便宜,保障几十年的会比保障一辈子的便宜等等。但各位有没有想过,重疾险既然是保障疾病的,万一我们一生无病无痛,自然老死,怎么赔?基本是以下三种情况:赔保额:身故了直接赔付保额,买50万保额就赔50万,赔保费:身故了就退换已交的保费,交了多少就退多少,赔现金价值:身故了没得赔,但可以通过退保时可以拿回现金价值。长期保险一般都会有现金价值,所以虽然这份保险死了没得赔,但退保拿回的现金价值也可以看做一种身故赔偿金,甚至会高于交的保费。通常来讲,在保障内容相同的情形下,这3种身故责任的价格对比是:赔保额 > 赔保费 > 赔现金价值。我们在线下买的重疾险,绝大部分都是保障终身、身故赔付保额的重疾险,比如平安福、国寿福、健康百分百等。人不一定会患上重疾,但一定会死;也就是说买这类重疾险,保险公司会百分百赔给我们保额。除此之外,有些产品还会有什么保费返还、分红等乱七八糟功能,这样的产品,当然会贵得多了!而网上的重疾险,很多都是没有身故责任的,也就是常说的消费型重疾险。这些重疾险化繁为简,只会承担疾病的责任,身故时只能退保拿回现金价值。如此一来,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成本就会低得多了,自然价格也会更低。小结:所以,如果你想最经济实惠购买重疾险,可以记住以下几点:1、网上的普遍比线下的更便宜因为成本进一步压缩了,不需要给业务员高额的佣金,还省去不少场地租金、人力成本等销售运营费用。2、保障定期会比保障一辈子的便宜,因为越老风险越大嘛。老人比年轻人更需要保险吗?错了,从经济角度来看,能够赚钱的年轻人比老人更需要保险。在一个家庭保险规划中,成年人一定要排在小孩、老人之前。因为后两者没有经济能力了,保险解决的就是钱的问题。3、没有身故责任的单次赔付消费型重疾险,是最便宜的重疾险形态。消费型重疾由于身故没得赔,保险公司承担风险成本更低,自然价格也更低。但消费型重疾险解决不了人没有重疾就死了,却没得赔的问题啊?别急,我们不是还有定期寿险嘛,下面会说到。另外,我非常不建议你通过降低保额来买上一份重疾险,低保额没有抵御风险能力。最近我研究了市面上几十款重疾险,仔细对比条款后挑选出3款非常优秀的产品,重疾额外赔付80%保额,也就是买30万保额却能赔54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了解↓↓意外险怎么买最省钱?我一直觉得意外险很简单,没必要说。直到不少朋友都来咨询,我一年两三千的意外险保障怎样啊?我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有太多太多朋友摊上了长期意外险。寻常意外险都是买一年就保一年的,一年不过一两百就有几十万的保额了;而长期意外险,则是连续交10年,甚至20年,就可以保障你几十年,或者至60、70岁等。综合来看,短期意外险的优势是保障全面,意外医疗不限社保报销,价格便宜,不过只保一年。建议大家可以优先考虑短期的意外险,保障全,性价比更高。过去我们不太推荐长期意外险,因为它们大多没有医疗保障,而且价格较贵。另外,不买长期意外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意外险不像医疗险,保障期限越长越好,要不然今年出险下年就很难续保。所以,买意外险,我们完全不用在乎保障期限,而且避开长期意外险,还能省下不少钱。小结:想最省钱买意外险,一定要远离此类长期意外险,直接购买一年期意外险就好了!医疗险怎么买最省钱?医疗险就是可以帮我们报销医疗费用的保险。这种类也有很多,有门诊医疗医疗,也有百万医疗;有专门保障癌症的防癌医疗险,也有适合三高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专属医疗等。但想要最省钱购买,记住以下两点:1、不要贪多,同类的医疗险一份就足够!医疗险就是报销我们医疗费用的,花多少就最多可以报销多少。哪怕我们买了十几份,也不会重复报销。对于普通人,优先考虑百万医疗险;还有预算的话,再搭配一份小额医疗。这样既能兜底大病医疗费用,日常看病住院也有的报销,足矣。2、一定要交医保!我以销量超过 3000 万份的好医保为例,贴出它各个年龄段的费率表,有医保和没医保产生的保费,相差悬殊: 比如给刚出生的孩子买,有医保只要609,没医保要1602;给50岁的中年人购买,有医保只要856,没医保要2882。保险公司这样操作,也很好理解;毕竟经医保报销过后,他们就能省下一大笔钱,贼精贼精的。如果你想知道目前市面上哪款百万医疗险最好,可以参考【2023最值得买百万医疗险精选】,我已经帮你排除了那些暗藏陷阱、价格不划算的产品↓↓定期寿险怎么买最省钱?定寿由于保障责任最为简单,保险公司玩不出什么花样,各家价格都相差不多。而且定寿也比较便宜,建议价格方面没必要太纠结,挑顺眼的买就行。影响定寿价格的主要有两点:保额、保障时间。保额就是保险公司赔给我们的钱,这非常重要。假如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不在了,只赔十几万能有什么用?所以,不要轻易降低保额,参考以下几个维度购买:家庭债务:房贷、车贷还有多少啊? 子女抚养:教育、生活、娱乐等费用,需要多少?赡养父母:父母养老、医疗费用怎么办?一般来说,定寿怎么也要100万起步,反正非常便宜。所以如果实在预算不多,可以灵活选择保障时间,降低保费。下面我以定海柱2号为例,测算了不同保障时间的价格,大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比参照: 一般情况来说,保至 60 岁是大多人的选择。当我们 60 岁的时候,大多已卸去了身上的重担;到了享受晚年生活的时候,就不用太在意身故责任了。对了,上面不是提到消费型重疾无法解决,人没有重疾就死了,却没得赔的问题吗?买一份定寿,不管意外还是疾病死亡都有得赔,就完美解决了。消费型重疾+定期寿险,就是对预算不多朋友的最佳方案!之前,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讨论得热火朝天:可见,对于很多人来说,保险是又贵又多坑。在中国,保险确实是一个光怪陆离的行业。但这个行业也在一步步变好,保险也日益重要,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去学习一些保险基础知识。了解,才会带来信任。【写在最后】我是深蓝君,专注保险测评,日常科普保险干货!保险复杂,而且坑很多,普通人十有八九都会买错;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或看不懂的地方,都可以随时找我,我会尽我所能帮你解答。保险购买攻略:普通人买保险应该避开哪些坑?婴幼儿买什么保险?想给父母买份保险, 哪个险种比较好?卖保险的都看不起支付宝好医保?为啥?保险哪种最好?如果预算有限,只买一种保险,买什么最合适?百万医疗险只要几百块,凭什么重疾险要几千上万?医疗险不能替代重疾险吗?从业7年,规划10000+份家庭保单!我总结出0-80岁性价比最高的投保方案!}
恭喜你发现这篇买保险的超级无敌大干货!全文1.2万字,不推荐保险,只解决问题!如果你想买保障最好的保险,却又不知道怎么挑选,那么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开头不多哔哔,内容太多,时间很紧,大师兄直接讲干货!如果太多字看不完,建议大家先点赞收藏,以后有时间慢慢看。赶时间的朋友可以通过以下保险精选,找到心仪的产品↓↓ 下面我们赶紧进入正题吧。一、重疾险怎么买?关于重疾险,大师兄平时聊得挺多,相信大家对于这类险种都非常熟悉了。说白了它就是保疾病的保险——得了病赔钱。就这么简单。但很多人在买重疾险时,总是会被返还型重疾险吸引。一直以来,大师兄都劝诫大家:不买返还型保险,就能避开90%以上的坑。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这种“有病保病,没病返钱”的保险仍然趋之若鹜,撞南墙撞破了头还是要买。很多人不明白:“凭什么说返还型重疾险不能买?到底坑在哪?你今天说不出来,你丫的别想走!……”鉴于返还型重疾险强大的逻辑套路极具蒙蔽性,用普通的思维来科普已经行不通了。这回,大师兄给大家举个例子。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看过《赌侠》吗?——看过赌桌上一群人猜大小吗?几颗骰子放到骰盅里,摇一摇,选好大小后,买定离手。如果押的是大,骰子的点数也是大——赢钱;反之就会输钱。其实返还型重疾险也可以用押大小来解释,只不过是你付了双倍的保费,大小全押了而已。得病了——赔保额;没得病——返保费。可问题是——哪怕你大小全押,最终总会有一边亏钱。你见过有谁把把大小全押能赢过庄家的?没有吧!返还型重疾险也是一样,患了重疾,保险公司赔你保额,但是你购买返还责任的钱就被保险公司赚了;没患重疾,几十年后大不了赔你保费,但保险公司把这笔钱拿去投资几十年,产生的收益怎么都不会亏。如果把买保险看成一场游戏,那么游戏规则是掌握在保险公司手里的。而所有的对赌,只有庄家才能大小通吃,而吃亏的一方永远只会是你自己。话说回来。买重疾险的初衷是为了防重疾,而不是为了拿回保费。很多人在“返还”的利诱之下,忘记了初衷,忘记自己为啥买重疾险……被销售话术一套路,就像着了魔一样纷纷跳坑,甘愿拿超出一般产品几倍的价格,去买一份保障不怎么样的保险,最关键的是拦都拦不住。总之,多的话大师兄也不说了,听大师兄一句忠告——买保险,最好别沾返还型的!毕竟你再精明,也算计不过保险公司啊。言归正传,一份合格的重疾险怎么买呢?首先我们得知道,重疾险的核心当然是疾病保障!我帮你整理了这份挑选指南,这样挑重疾险,保管你省时又省心!接下来,大师兄捡重点,一个个来帮你分析。1. 保额和赔付比例要高买重疾险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患重病时,可以获得足够的保险金赔付。所以保险能赔多少钱是最最最重要的。而重疾险的理赔金额和两个因素直接相关:①基本保额:保额买的越高,赔付越多;②赔付比例:赔付比例越高,赔付越多。其中,保额是我们自己选的,可根据经济情况来决定,赔付比例方面,每款产品都是不同的,拿重疾赔付比例来看,当前热卖的重疾险产品大致可分为三档:(1)第一档:60岁前赔180%~200%保额以超级玛丽6号为例:60周岁前,首次重疾额外给付100%保额。假如购买了50万保额,60周岁前出险可赔100万。同时,也没有其他赔付条件的限制,实用性堪称最强。(2)第二档:重疾额外赔只保障10~15年以昆仑健康保普惠多倍版为例:投保前15年,可赔150%保额。买50万保额,最高可赔75万。但和前者相比,昆仑健康保普惠多倍版在保障时间上明显缩短。而且重疾的理赔金少了25万元,这保险金的差距可以说非常大。(3)第三档:额外赔付只针对某些疾病这一类产品,首次重疾额外赔只针对部分疾病,较为苛刻。比如健xx倍,只对首次癌症额外赔付,且赔付比例只有20%。万一罹患的是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显然就不适用额外赔付了。总之,重疾保障非常重要,我们要尽可能的做高保额,成人至少买足30万~50万,未成年人保费更便宜,建议买够50万,甚至80万;在挑选产品时,也最好选择重疾赔付比例更高的产品,这个对比数值就可以得出结论,相信大家都知道怎么选。2. 高发疾病保障要全面别看有的重疾险动不动就保障100多种重疾。但实际上,最高发的重疾有28种,占理赔数量的95%以上。最核心的有了,其他重疾的数量再多都是噱头,连边角料都算不上。银保监会已经统一规定好了高发的28种重疾,所有的重疾险都必须涵盖!在重大疾病的保障上,大家可以稍微省点心。但是高发疾病可不止重疾,还有与之相对应的轻症、中症。比如最高发的轻/中症疾病有11种:《重疾险新定义》规定了3种:恶性肿瘤—轻度、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连赔付标准也必须一致;剩下8种含不含,全靠保险公司自觉。比如高发轻症,有原位癌、冠状动脉介入术、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高发中症,有中度脑中风后遗症,中度面积烧伤等疾病;在买重疾险时,最好确认这11种最高发的疾病是否全都涵盖。万一有高发疾病的缺失,很可能影响理赔。3. 轻、中症疾病理赔标准要宽松曾经轰动一时的“友邦拒赔门”相信很多人都曾耳闻。很多人吐槽它理赔苛刻,“人快死了才能赔”“保死不保生”。后来银保监会果断出手,制定了全行业统一标准的《重大疾病保险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到今天,已经有28种重疾和3种轻症疾病理赔标准完全一致,不存在理赔标准的差异了。但要注意,只有28+3种,其余轻症、中症可就没这个待遇了。比如同一种疾病,赔付标准可能大不相同。以原位癌为例:我查找了3款含原位癌保障的产品。发现有的产品赔付标准宽松,有的产品赔付标准相对严格:三款产品的赔付标准都不一样,帮你翻译一下:产品A:限制较少,甚至对CIN-2的宫颈原位癌也可以保障;产品B:限制稍多,像癌前病变、CIN-2宫颈上皮病变、不典型增生也不能保障;产品C:限制最多,多种疾病都不能保障,并且还要求已经接受针对原位癌病灶的手术切除治疗,没有经过治疗就不能赔付。在原位癌理赔宽松程度上,A>B>C。目前,重疾险的原位癌理赔标准基本都是这三种。大家碰到了,直接对号入座即可。除原位癌外,其他的轻症疾病也可能存在理赔标准差异。有的理赔严苛,有的理赔宽松。大家尽量选择理赔标准更宽松的就好了。4. 保障期限越久越好保障期限就是一款产品可以“保多久”。毫无疑问,保终身的肯定比保定期的产品要好。因为人一生中患重疾的概率是不断累积的,随着年龄增加,患重疾的概率也在不断增加。既然提供的保障期限更久,承担赔付的可能性更大,保险公司从你那里收取的保费自然也就更多。所以保终身的比保定期的更贵,大概贵出30%~50%。以某重疾险为例,保终身相较于保70岁的,年交保费增幅为44%!保终身更好,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负担这个差价。是定期还是保终身,建议大家视自身经济实力而定。可以先买到保至70岁,保证人生关键阶段保障不缺失;等以后有条件,再更换保至80周岁甚至保终身的产品就好了。5. 特定重疾二次赔付当前中国人最高发、最易复发的重大疾病有两类,一是恶性肿瘤,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包括肺癌、白血病等;二是心脑血管重疾,包括脑中风后遗症、急性心肌梗死等。这些高发重疾,不仅难治,医疗费用昂贵;而且治了难好,容易复发,对于家庭而言是极为沉重的负担。针对这些特定重大疾病,很多重疾险可以附加多次赔付。首次患特定重疾,可以赔100%保额;第2次再患,能再获得100%~150%的保险金赔付。听上去似乎很人性化,但也是大家要多多注意的地方。(1)恶性肿瘤二次赔付条件我整理了几十款重疾险产品「恶性肿瘤二次赔付」条件,发现不同产品之间,存在明显的赔付条件优和赔付条件差的区别:恶性肿瘤二次赔付,间隔期上,3年的比5年的好;如果首次重疾不是恶性肿瘤,下次重疾是恶性肿瘤,赔付间隔期180天的比1年的好;二次赔付的比例,150%、160%保额的比100%保额的好。如果你正在考虑购买重疾险,并且打算附加恶性肿瘤二次责任,一定要选择三个赔付条件同属最优的,千万不要不明不白的被坑了。(2)心脑血管疾病二次赔付条件心、脑血管疾病的二次赔付条件更加复杂。除了同样要关注二次赔付间隔期外,还要注意高发疾病种类、二次赔付的限制条件。我同样整理出了一张表格供大家参考:间隔期同样是越短越好,心脑血管疾病二次复发间隔最好是1年的;高发心脑血管疾病涵盖越全面越好,最起码也要包含脑中风后遗症、急性心肌梗死这2种;赔付比例越高越好,目前二次赔付比例最高的高达160%保额;关于二次赔付限制条件,有的产品会要求第二次心脑血管疾病为“新发”疾病,赔付标准严苛,因此最好选不额外限制赔付条件的产品。6. 重疾多次赔付重要吗目前很多重疾险可赔付5到6次重疾,赔付比例还一次比一次高。但人一生中得多次重大疾病的概率可谓非常之低,多次赔付重疾险真不一定用得上。所以没有必要特意花钱,去买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当然,也有些多次赔付重疾险比单次赔付的还要便宜。碰到这些保障更好,价格也便宜的多次赔重疾险,我们就偷着乐吧。7. 投/被保人豁免当投保人或被保人发生合同约定疾病时,免交后期保费,保障继续有效。保费豁免几乎所有重疾险都有,没什么可对比的,另外附加的费用也便宜,大家投保时都附加上就好了。8. 2023年最具性价比重疾险推荐根据以上挑选攻略,我整理了最新最热门的重疾险排行榜!全网最值得买、保障最好,性价比最高的重疾险都在这里啦!成人重疾险排行榜:少儿重疾险排行榜:二、医疗险怎么买?对我们来说,看病光靠社保可能还不够。最正确的做法是配置一份商业医疗险。医保能报的,医疗险能报;医保不能报的,医疗险也能报!医保报完剩下的,医疗险更能最高100%比例报销!医疗险的强大毋庸置疑!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这两种:百万医疗险和小额住院医疗险。百万医疗险,正是为解决大额的医疗花费而生。它保额高达百万,报销范围不限社保目录,但同样的,免赔额也较高;而小额住院医疗正如其名,免赔额极低,哪怕几百块住院医疗费都能报销。它保额最多不超过5万,虽然不是很高,但覆盖日常的医疗开支还是绰绰有余的。都说医疗险只用买一份就够了,但实际上,百万医疗险和小额住院医疗并不矛盾,二者甚至可以互为补充。1. 百万医疗险挑选指南很多人都说,买百万医疗险可以“薅保险公司羊毛”。但也有人,为了薅首月1元的“羊毛”,反被保险公司“套路”。只看到低廉的价格,却忽视了具体保障责任、续保条件,以及免赔额……连产品责任都没搞清楚就盲目下手,你不掉坑谁掉坑?百万医疗险虽便宜,但也不要随便乱买,一般来说,选购百万医疗险需要考虑这几点:其中像价格、住院津贴、保额等对于百万医疗险的影响较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健康告知确实很重要,但也因人而异,在这里就不过多讨论了。最重要的,还是保障责任、续保以及免赔额、增值服务等内容。(1)基础保障必须涵盖四项一款百万医疗险的保障责任,很可能多到让我们眼花缭乱。但其实,去掉可有可无的附加责任,最重要的其实是这四项保障:最重要的当然就是住院医疗保障了,不论是疾病或意外导致住院所产生的医疗费用都能报销;其次则必须含特殊门诊、住院前后门急诊、门诊手术。虽然保障复杂,一般人确实很难知道自己买的产品,保障到底齐不齐全。但好消息是:这四大保障责任,市面上99%的百万医疗险都是涵盖的,而且保障水平相差不大。(2)产品续保条件一定要好前段时间,太平代理人声讨自家公司维权的事儿还记得吧?有的保险公司,自家销售的百万医疗险明明不保证续保,但偏偏对内、对外都宣传可一直续保至80周岁、99周岁……严重误导坑害自家代理人和消费者,该罚!但同时,我们确实看到了“保证续保”的魅力。买百万医疗险,续保条件非常重要!但目前,各家百万医疗险在续保上,相差的level太多了。给你看看这张百万医疗险续保条件的对比表:其中,有阶段性保证续保的,最长可保20年!即便发生过理赔,即便理赔后身体不再符合健康告知要求,甚至产品中途停售,不再接受新用户投保了,只要我们的百万医疗险在保证续保期间内,我们依然能免健康告知、免等待期逐年续保。而不保证续保的产品,只能交一年保一年。如果发生了理赔,再续保就会变得很困难。健康告知过不了,次年很大程度上就不能续保了;有的一年期产品,续保条件稍好一些,续保不必审核健康情况,但续保同样不稳定,时刻面临着停售的可能。届时,想以非标体情况另投别家产品,难度将无穷大。大师兄经常强调:百万医疗险务必、务必、务必看重续保条件!当前越来越多的重大疾病,有着慢病化的趋势。比如尿毒症,其实只要定期做肾透析,生存十几年也是可能的。百万医疗险就很好,因为它能报销门诊肾透析费用,有效缓解经济压力。因此在选择百万医疗险时,我们一定要考虑保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大部分一年期的产品,一旦停售无法续保,根本不能满足这个需求。这个道理说来简单,但偏偏很多人对续保并不放在心上。如果说保障责任是百万医疗险的根本,那么续保条件就是百万医疗险的灵魂。(3)免赔额越低越好免赔额,实际就是保险公司不用赔付的部分。假设医保报销后的医疗费是2万,免赔额1万,那么实际可报销1万;假设医保报销后的医疗费是2万,免赔额5000,那么可报销1.5万。所以,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百万医疗险的免赔额当然是越低越好。目前,百万医疗险的一般医疗免赔额为1万,重大疾病医疗通常为0免赔。也就是说,最起码达到这个免赔额标准才算合格。但有不少百万医疗险,二者免赔额都为1万,或者仅针对癌症医疗0免赔额……另外,有些产品可能有免赔额政策优惠,能有效降低免赔额,让我们拿到更多的保险金。常见的免赔额优惠政策分为以下几种:毫不夸张的说,买到一款免赔额更优的产品,住院看病绝对能帮你省下好几万。最实用的当属6年共享1万免赔额。在6年内,若第1年就扣除了1万免赔额,以后5年都不会有免赔额了,花多少就直接报多少!另外较实用的就是无理赔优待,未理赔免赔额可逐年递减,最多减5000元;至于全家共享1万免赔额的优惠政策,适合全家人共同投保,人越多越好。如果有任何家庭成员,不幸生病住院扣减了1万免赔额,那么以后其他人因病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就可以全额报销了。还有其他几种免赔政策,不过比较鸡肋,我就懒得介绍了。(4)最好有癌症特药/外购药报销抗癌靶向药纳入医保,减轻癌症患者经济压力,本是好事一桩。但由于各地医保控费及医院的药占比考核,医改后药品利润率低等因素,全国各地均出现了靶向药进医保后“买药难”的问题。靶向药在各大医院普遍缺货,想买买不着,别提多糟心。如果急需用药,只能自己在外面的药房购买,不过这部分费用,医保又无法报销。即便是百万医疗险,也不是所有产品都有癌症特药/外购药保障:通过以上表格我们看到,确实有不少产品不含癌症特药保障。比如平安e生保(20年期)、中国人寿如E康悦C、太平洋安享百万等。不过好消息是,目前已诞生了专门保障癌症特药的产品。比如微信上销售的药神保,每月仅1元,可享受最高150万/年的癌症特药保障。如果购买的百万医疗险不涵盖癌症特药保障,只要同时投保这款产品作为补充就可以了。(5)增值服务最好有这几种不得不说,增值服务虽然只算半个“赠送”的服务,但对于就医体验、就医质量有着非常大的提升。一般来说,各家保险公司的增值服务都不大一样,包括:其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是前三种:就医绿通:相当于VIP通道,看病就医有专人安排,非常省心;质子重离子医疗:属当前最尖端、最优质的癌症治疗手段及医疗资源,癌症的治愈率高、效果好。费用垫付:保险公司帮患者先行垫付住院费用或押金费用,有的已经升级为费用直付,省去中间理赔结算环节,患者就医更省心。如果你比较看中服务和就医体验,那么最好选择含以上三种增值服务的百万医疗险产品。2. 小额住院医疗险挑选指南和百万医疗险相比,小额住院医疗险就“纯粹”多了。不用去比较乱七八糟的附加责任、增值服务;不用太考虑续保问题,因为所有小额医疗险都是1年期的;甚至不用太在乎小额医疗险的意外身故/伤残责任,因为它保额低,作用有限,不如直接买意外险来得实在。小额医疗险真正重要的,还是疾病、意外导致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那么,具体应该怎么选呢?很简单,只要注意免赔额、赔付比例,报销范围就好了。在这里,我对比了十几款当前最热门的小额住院医疗险,并将它们的赔付条件都整理到这张表格里:可以看到,免赔额、赔付比例以及报销范围基本能分成三档。其中,0免赔、100%报销、不限社保报销范围的条件最好,实用性最强。但目前能同时满足这3个条件的产品真的很稀少。一般情况下,能扩展自费药、0免赔额、且报销比例不低于80%的产品,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是适合大多数人的选择。关于扩展自费药报销,大家一定要注意:绝大多数产品,扩展的自费药报销是单独计算赔付比例的。什么意思呢?以太平洋暖洋洋少儿住院医疗为例:它对于3岁以上儿童的住院医疗费用能0免赔100%报销,但对扩展的自费药,却只能报销60%,而不是100%。看到了吧?虽然大家都宣传不限社保用药,但不同产品,实际的赔付比例存在不小的差异。3. 医疗险的免责和投保须知约定医疗险价格又低、赔付又多、功能更是无比强大。接下来,咱再来聊聊医疗险不赔的地方!注意噢,不管是百万医疗险还是小额住院医疗,不是必需且合理的费用不能报;除外责任的费用不能报。而被除外的内容,通常会在产品的免责条款和投保须知中列明。前段时间,《200万理赔额度的保险仅获赔50元》的新闻上了热搜。看到这个和自身专业相关的案子,大师兄认为有必要插一嘴。当事人行乳房切除术,并安装了人工乳房,找保险公司理赔,仅获赔537.9元!中间客服还把金额搞错了,引来网友的一片骂声……当我看到“人工乳房”这几个字的时候,隐约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我找到了当事人所购XXe生保的免责条款,翻看之后有了答案。原来人工乳房属于“人工器官材料费”,正好是免责条款的内容,确实是不能报销的,另外还要再扣掉1万免赔额,赔的少,还真不能怪人家保险公司。而当事人对免责条款不熟悉,甚至不知道有责任免除这么回事儿,面对严重不符合心理预期的赔付结果,自然难以接受。其实除免责条款外,投保须知中也会规定,对某些疾病不赔或少赔:这些白纸黑字明确规定的除外责任内容,实际就变相的缩减了保障范围。如果罹患约定的疾病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很可能无法获得足额赔付。所以,在挑选医疗险时,大家最起码对免责条款有一定了解,并且多注意“投保须知”,尽量选择除外疾病更少、免责条款更少的产品。只有对产品保什么、不保什么,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避免后期出现理赔纠纷。4. 2023热销医疗险排行榜根据以上挑选攻略,我整理了最值得买的百万医疗险、小额住院医疗险的排行榜!性价比最高、报销条件最好的医疗险产品都在这里啦!三、意外险挑选指南意外险,涵盖意外身故/伤残,意外住院医疗。有的产品还会附加猝死保障、意外住院津贴。意外险的保障责任都比较简单,在挑选时稍微注意一下就好了。1. 意外医疗赔付条件要好猫爪狗咬、摔伤骨折、意外车祸、高空抛物……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意外真是令我们防不胜防!好在意外险一般都含有意外住院医疗,能帮我们报销意外住院医疗费,虽然总额度不高,只有一两万,但对我们来说已经够用了。那么,意外医疗赔付哪种条件更好?很简单,看这三项:免赔额、报销比例、报销范围。免赔额:越低越好,最好是0免赔的;报销比例:100%的比80%的好;报销范围:最好是不限社保范围的。除了能报销意外医疗费用,有的产品还附带100~200元/天的住院津贴,虽然额度不是很高,但是能用赔付的钱买点营养品,对我们来说还是挺不错的。2. 意外身故/伤残保额要高不论大人还是孩子,这项责任的挑选原则就一条——保额越高越好。虽然未成年人有身故保额限制,但伤残保险金不受影响。特别是重疾险、寿险都是只保全残,不保意外伤残,意外伤残,可以说是意外险的特色保障。想要出险时保险金赔的多,保额还是得往高了买。关于保额,10万、20万保额的意外险一般是不够用的,最起码也要50万保额起步,再根据家庭负债或自己承担的家庭责任往上追加。如果你买的意外险保额不够,还可以在不同公司多买几份,多份意外险的保额是可以叠加,理赔时一般不受影响。3. 最好选含猝死保障的意外险意外险的保障,通常强调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的、非本意的四个原则。严格来讲,“猝死”是由于内在身体疾病导致的死亡,而外在条件只是诱因。所以很多意外险,对于猝死一般是不保障的。但近几年,打工人猝死的新闻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察觉到这其中的“商机”,于是大家纷纷开发能保障“猝死”的意外险。对于新时代的打工人来说,既然长期的高强度加班、熬夜无可避免,那么当身体在不断积累疾病风险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份能保障“猝死”的意外险。如果对意外险还有其他疑问,可以随时找我,我会一一帮你解答:)4. 注意免责条款和投保须知买了保险,忽视免责条款和投保须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可能无法理赔!虽然不要求你一定全看懂条款,但最起码,你得知道保险有免责这回事儿!比如有的意外险对于高空坠落导致的意外责任不赔;有的意外险,免责条款比同类产品多了好几条,其实这就是保险公司在缩减理赔范围。总而言之,大家在买意外险时尽量多注意,才能少踩坑。5. 产品生效时间要早很多人买了保险后,就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像寿险、重疾险、医疗险都是有等待期的,等待期内出险,不赔。意外险虽然普遍没有等待期,但投保后也不是立马就能生效的。有的意外险,需要在购买成功后30天才生效,也就是说,要等足足30天后,发生意外事故才能得到保障。假如投保后,十天半个月不到就不幸出险,那么很可惜是无法理赔的。目前大部分意外险的生效日期一般在投保之后的T+3天,也有一些产品投保后次日生效,也有些是T+5天、T+7天,T+30天。意外风险的来临没有征兆,我们应尽量选择生效快的产品。6. 2023年热销意外险推荐根据以上挑选攻略,我整理了最新热销意外险排行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了解~四、定期寿险挑选指南寿险,说简单点就是:死了/全残了就赔钱。在所有保险类型中,定期寿险保障责任最简单。它的保障内容只有两个:身故、全残(甚至也有的寿险不保全残)。因为保障责任单一,所以寿险没有那么多“坑”。那么,定期寿险该怎么挑选呢?1. 免责条款越少越好举个例子,最近日本接二连三的操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恐慌和强烈不安。核辐射、核污染可能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核污染和寿险免责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在许多定期寿险的免责条款中,有些产品是将核辐射核污染责任除外的,比如: 假设真的有人,未来不幸因核污染/核辐射死了或全残了,那么这样的寿险虽然买了,很可能是不能获赔的。同样,还有酒驾、战争等也可能在这些产品的免责条款里面。这个事儿是要说明什么呢?一句话:寿险的免责条款越多,“死法”越受限制,理赔争议也越多。不过好消息是,许多热销的定期寿险,免责条款越来越少。到今天,许多高性价比的定寿,免责一般只有3条。一不保谋杀骗保;二不保违法犯罪;三不保2年内自杀。其他都能保!核辐射、核污染,甚至酒驾、战争等导致的身故/全残也能赔!可以说,免责条款越少,万一不幸出险,获赔概率越大。所以,在选择定期寿险时,最好选择免责条款少的。比如下面这几款产品,健康告知和免责条款都只有3条,30岁女性买100万保额只需要500元:2.可投保最高保额越高越好因为寿险死亡/全残才能赔,钱是赔给家人的,一般情况下,被保险人自己是用不上的。因为这种“留爱不留债”的属性,所以寿险又被称为“有温度的保险”。那么,一个家庭顶梁柱走后,他应该给家人留下多少钱合适呢?——这就不得不聊聊寿险的保额了。一般情况下,买定期寿险需要考虑到家庭未来10年到20年的生活费,如果还有房贷车贷,也要把贷款的额度加上去。此外还有家庭的负债、子女的教育、父母的赡养费……对普通家庭来说,家庭顶梁柱的定寿保额怎么也得100万起步。如果负债较多,或者年收入高的家庭经济支柱,保额可以做到300万甚至更多。目前,有些大公司寿险最高保额只能买到100万,说实话是不太够用的。3.等待期越短越好等待期是保险公司为防止投保人“逆选择”而设置的免责期间。等待期内出险,保险公司有权不予赔偿。目前,市面上定期寿险的等待期一般是90天~180天,也有一些定期寿险产品,等待期长达一年。也就是说第一年交了钱,但啥保障都没有!出险了,保险公司1分钱也不赔。一个字——坑!对消费者来说,等待期当然越短越好,最好没有!就在4月中旬,网上还真出现了首款0等待期的定期寿险。也就是说,当天买,最快第二天出险就能赔!当然,大师兄建议大家买等待期短的,并不是说买寿险只看等待期哈!毕竟等待期只影响第一年的保障,次年开始就不受等待期影响了。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是能平稳度过等待期的。建议大家选择等待期90天的产品即可。4. 2023年最具性价比定期寿险推荐根据以上挑选攻略,我整理了最新网红定期寿险排行榜!全网保障最好性价比最高的定期寿险都在这里啦!写在最后当前,市面上的保险产品只能用“产品海”来形容。产品太多,大家在挑选时可能茫然无措,完全找不到方向。保险产品保障千变万化,产品价格参差不齐。加上销售人员的营销话术轰炸,3分真7分假,将一手“用信息不对称割韭菜大法”耍的炉火纯青!你永远不知道,你能否信得过电话那头销售人员的专业度……所以,大师兄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考察了市面上上百款产品,精心整理了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的挑选标准,希望你能看懂保险,看清保险,不要再轻易掉坑!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如果看完,也请你帮我点个赞吧~同时,也请将本文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最后,附上最新的四大险种产品推荐清单:保险一路上,道阻且长。莫慌,有大师兄陪着你,有坑也踩不了。如果需要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建议,欢迎随时找我我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给到最实用的建议~还有这些精品内容,也可以阅读学习哦:买百万医疗险看这篇就够了:百万医疗险测评,选出了2023年TOP性价比的5款重疾险怎么买?2023年全网超全保险选购指南+8月重疾险推荐!增额终身寿险大揭秘!13款增额寿,收益排行大盘点!(附2月份产品推荐)50/60/70岁老人怎么买保险?全网最详细投保教学看这一篇就够了!(附最新产品推荐)理财险,你的套路我走过!(小白必读的理财险避坑指南)凭什么支付宝、微信上的保险这么便宜?互联网保险真的靠谱吗?买保险最重要的一步:健康告知,应该怎么做?}
9102年了,买商业保险最优的选择,保险经纪人,就是这么自信。本人90后很认可保险,亲身经历过家人因重疾给家庭带来的巨大影响,IT转行报销经纪人。相信更多的人会更正确的认知保险并让它来为自己或家人转移风险保险经纪人有无可比拟的优势1.从业人员一群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本人公司50%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最低大专,还吸引了各个专业和行业的人才。没有大妈来传播爱与责任,没有忽悠与坑蒙拐骗,够专业是最基础技能2.立场不隶属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完全站在客户立场,全程服务。理赔时如果发生纠纷也是站在客户立场全力为客户争取利益,而代理人是不可能跟自己公司抬杠的3.产品数量保险经纪人能提供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来满足客户不同的保险需求,真正做到货比三家。优化组合,享受各家公司产品不同优势(现在的保险行业蓬勃发展,产品数量众多,没有一家公司产品是十全十美的)。让客户告别以往代理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阶段普及一下保险知识您是学生,我建议您可以为自己配置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这里不做具体产品推广),寿险因为您还未承担较大的家庭责任,可以自己选择因为一份合理的保险方案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预算来制定,保单的内容和专业名词很多。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展示,看我们能得到哪些保障*以下保额、缴费期限、年交保费等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被保险人:20岁重疾险: 保障至70周岁 缴费期间30年 保额50万 保费 2807元寿险: 保障至60周岁 缴费期间30年 保额100万
保费 1270元寿险就很简单,若身故或全残,满足赔付条件。赔付的保险金可以用来还房贷、子女教育、家庭未来生活、父母赡养等百万医疗险:有社保
保费 188元国家的医保很重要,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你说的牙齿问题是一般是不在报销范围内的可获得报销额度最高100万(产品不同额度也不同),与医保互补可以实现疾病医疗费用0支出。一般会有5千或一万的免赔额。0免赔就是自费一块报一块的一般费用也会高,就看怎么平衡了意外险:保额 50万 保费 750共计:5015元重疾险年轻人买价格有很大优势,建议在预算内保额买的越高越好。实用、真正有价值才是硬道理,10万、20万意义不大。杠杆越高,利益也可以最大化医疗险强烈建议配置,包括您身边的亲戚朋友,价格低作用巨大有了寿险还需要意外险吗?首先,寿险是不赔残疾的,如果缺胳膊少腿,意外险会根据伤残等级按比例赔付保险。其次,意外险的价格便宜,几百元左右可以有很高的保额,价格约是寿险保费的1/3甚至更低,杠杆更大,遭受意外时能用很小的支出换取更大的赔付,利益最大化趁年轻费率低,趁身体健康买保险,核保容易。意外和明天谁先来?如果对保险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很认可保险。那早买一天就早保障一天参考链接:3000元预算,女生能买到哪些保障要报销门诊需要购买含门诊责任的医疗险。一般情况首要配置保障类的保险,跟题主讲一下保障类保险的保障范围及基本作用,但最终买什么保险还要看你的实际需求。重疾险:保障范围是重大疾病,如果出险,一次性给付赔偿金额以供投保人弥补收入损失、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等;医疗险:保障范围是疾病医疗和意外医疗,如果出险,会根据合同规定报销医疗费用;寿险:保障范围是疾病身故和意外身故,如果出险,一次性给付身故赔偿给受益人,可用于赡养老人、抚养子女和日常生活开销;意外险:保障范围是意外身故/伤残和意外医疗,如果出险,可针对意外医疗费用进行报销或者针对意外身故/伤残补偿一笔赔偿金,用于家人生活开支或偿还债务等。每个险种的独特功能,让他们互相不可替代,同时也不能片面的判断孰轻孰重。每个人对于保险的偏爱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让自己的保额足够高,而有的人比较看重多次赔付的功能,因为由于医疗水平的发展,疾病被治愈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但是也因为不良生活习惯、空气污染、食物安全等问题罹患多种疾病的风险也再增加。所以,买保险不是大家推荐什么你就买什么,买保险不能盲目购买,毕竟是长期的费用支出,最终还是要根据你的实际需求而定。提醒题主,不知道你的父母,有没有购买相关保险做好基础保障,毕竟大人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建议题主,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同一保险产品不同渠道购买,得到的服务也不相同。网销平台、保险代理人,投保人只是通过他们购买了保险,但后期涉及到理赔事宜只有投保人自己跟保险公司交涉,难度较大,时效也是问题。保险代理人产品单一,投保人选择保险产品的空间小。直接说结论,建议找保险经纪从业人员投保。保险经纪公司和市面上的大部分保险公司都有合作,保险产品非常丰富,他们会根据投保人的家庭财务状况,身体状况等,精选多家公司的优势产品并加以组合,帮助投保人节省保费支出;后期可以协助办理理赔,从专业的角度为投保人争取利益,实现利益最大化;可以协助处理各项手续,协助处理各种问题。为什么选择保险经纪人?我们会协助有身体状况的客户,在众多保险公司里筛选核保条件相对比较宽松的保险公司,同时进行多家投保,争取有一个最好的核保结果,因为同种疾病,可能同时出现:拒保、延期、加费或正常承保的结果。保险经纪从业人员的服务范围是全国。保监会也回答了“通过保险经纪人购买保险有什么好处?”。建议找一位你认为比较专业的保险经纪从业人员咨询、投保。这样不仅可以进行充分沟通分析,而且还能得到更好的服务。供参考,祝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家久安19终身寿险保险产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