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规模大了就不好做了是吗的净值涨很多,但基金规模大了就不好做了是吗的规模非常小,是否意味着基金规模大了就不好做了是吗经理或基金规模大了就不好做了是吗公司挣到钱?

大家好,欢迎来到从不讲废话只分享干货与真相的杰哥专属宠粉基地相信一些老基民都知道,提起买基金都知道,要尽量远离规模大的基金,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两组数据:第一组:这是今年规模小于100亿的主动基金收益排行!前十名,收益均大于20%,第一名甚至高达60%以上!第二组:上图为今年规模大于100亿的收益排行!前十名,有近一半都是负收益,收益最高也仅有6%!由此可见,规模越大,收益降低的可能越大!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今天杰哥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规模大的主动基金,业绩更容易变差!其实主要原因以下两个:(1)主动基金规模越大,管理难度越高。在公募基金中有一个“双十规定”: 一只基金,单只股票占比不能超过此基金总资产的10%; 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持有同一只股票的比例,不能超过这家上市公司总股份的10%。所以基金规模过大,那么必定要配置更多的股票,对基金经理的要求很高。比如一只规模10亿的基金,可能配置25只股票就够了,但是规模100亿的话,可能就需要配置100只甚至更多的股票。然而A股市场优质的股票是比较稀缺的,并且基金经理能跟踪的股票的数量是有限的。再引用一个数据:1998年,如果一个10亿美元的基金,那么他能够投资的股票是3000只以上,如果规模到了50亿,他就只能投资不到1300只股票了,如果规模到了200亿美元,他能投资的范围只有479只个股。如果再考虑一些流动性风险,投资一家公司的上限比例不能超过5%,那么最后的范围是257只股票可以选择。所以基金规模越大,股票可选性就越少,基金经理已经没什么可干的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这257只股票全都买下来。所以就变成了一只弱化版的指数基金。那些可能涨10倍的股票,就很可能被完美的剔除出去了,所以业绩必然会受影响!从风格角度来说,基金规模一旦很大,就只适用于大盘价值风格。因为大盘价值的股票都是巨无霸的大股票,它们才能容得下你的大资金,但是大盘股一般很难再有高的成长性。而且规模变大后,调仓进出的时间和成本都会提升,这对于基金经理的配置是个很大的挑战。为了长期收益,躺平可能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巨无霸基金持仓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基金经理基本都选择了躺平,比如易方达蓝筹!(2)主动基金规模越大,打新的收益会越低。股票基金持有股票,按照目前A股的规则,可参与股票打新。打新收益会归入到基金净值中。股票基金持有股票在2-10亿,打新收益会比较有优势。但如果持有股票规模达到上百亿,打新收益就会被过分稀释。基金规模多大比较合适?1.10亿以内这个规模投资什么股票基本都没啥限制,并且还有比较不错的打新收益。所以,对基金经理来讲,几个亿的管理规模,是最舒服的。但规模也不能太小,小于1个亿的清盘风险较大!2.10-100亿这一档对大部分基金经理的运作都不会遇到太大难度。但是在这个阶段,打新收益基本会被稀释。3.大于100亿这个规模对大多数基金经理都比较棘手了,收益会受到较大影响!这个规模的基金就不建议入手了!4.大于500亿直接远离!下面三只是500亿规模左右的主动基金,可以看到今年表现的一塌糊涂!这种基金不扔,难道还准备留着过年吗?所以,大家在选择基金上,一定要注意基金的规模变化,一旦上了百亿,就要重点留意了,业绩一旦变得不行,就要立马下车!截止到2022年第二季度,目前有73只超百亿的主动基金!到10月底公布第三季度持仓时,这个数字只会多不会少!到时候建议大家盘点一下自己手上是否有百亿基金,有的话就要考虑换基金了!伙伴们,收到记得点赞点在看!(留言让杰哥知道你在看)如果觉得不错,欢迎转发!推荐阅读:除了金元顺安元启,还有哪些比较靠谱的宝藏基金?【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仅是个人思考和看法,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场需谨慎!【独立】专注研究ETF十余年,擅长波段客户经理}
今年以来,在“ChatGPT”的带动下,AI、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概念成为资本市场的“一线明星”。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涨幅亮眼,一批基金出于业绩考量开始悄悄调仓,加入到买AI的队伍。“上蹿下跳” 哪些基金可能悄悄调了仓?4月以来,在多个AI板块大幅上涨和大幅下跌的交易日中,均能发现一批基金的估算净值涨跌幅与实际净值涨跌幅的差额巨大。这些公募基金的净值已大幅偏离估算净值,反映出基金经理为了追求业绩表现已然悄悄调仓的事实。估算净值涨跌幅与实际披露净值涨跌幅之差是衡量基金调仓的重要方式。一般而言,估算净值涨跌幅是根据最新基金年报或季报中所披露的持仓信息以及一些修正方法,结合当时股市情况所实时计算出来的数据。单日估算净值涨跌幅与实际涨跌幅的差额在3个百分点以上的基金需要重点关注。以中金成长精选为例,4月20日,该基金估算涨跌幅为-0.07%,而实际净值涨幅却高达6.83%,两者相差6.9个百分点。4月21日,人工智能板块大跌,中金成长精选基金净值大跌5.64%,几乎抹去前日涨幅。根据该基金2022年年报披露的重仓股,其前十大重仓股均为新能源概念股。但在新能源板块走强的4月10日,中金成长精选却没有与新能源板块保持一致上涨,反而是与当日AI板块表现相似,大跌6.56%。在近期行情中,与中金成长精选情况相似的还有融通产业趋势臻选、海富通股票混合等基金。从4月21日中金成长精选最新披露的一季报来看,该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持仓股清一色是AI热门概念股,包括中科曙光、金山办公、景嘉微、大华股份、科大讯飞等,相比去年四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股,已全部换血。再往前看,4月12日是消费股大跌的一天,却有多只消费主题基金呈现大涨,净值涨跌幅偏差较大的基金走势高度契合当天TMT板块行情。以华泰柏瑞消费成长为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该基金重仓股多数来自白酒板块,4月12日,该基金估算涨跌幅为-0.87%,而实际净值涨幅为5.75%,两者相差6.62个百分点。从近两个交易日来看,随着TMT板块的波动,该基金净值分别上涨6.08%和下跌3.63%。观察近期估算净值涨跌幅误差较大的基金可以发现,这些基金净值整体呈现出“上窜下跳”的局面,单日上涨或下跌的幅度波动较大,堪比股票日涨跌幅。其实际行情表现与其去年年报披露的重仓股所在行业表现已形成背离,给投资者增加了不少选基难度。净值走势“表里不一”的基金数量激增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4月20日,不包含年内成立的基金,在市场全部可统计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中,估算净值涨跌幅误差大于等于3个百分点的基金有286只(A/C不合并),而年初该数量基本在10只上下浮动。直至3月31日,这一数据突然增长至91只,紧接着4月3日继续暴增至181只基金。短期来看,调仓至热门赛道确实是公募基金提升净值的捷径。数据宝统计,4月3日、10日和20日的估算净值涨跌幅误差大于等于3个百分点的基金数量最多,分别多达181只、150只和286只。剔除重复出现多日以及2022年以来成立的基金后,这三天估算误差较大的基金共计45只。这些基金2022年全年回报率均录得负值,平均回报率为-29.48%,大幅跑输去年同期主动权益类基金回报率(-18.91%)。今年在概念板块热度的催化下,45只基金年内回报率均录得正值,平均上涨14.06%,跑赢同期主动权益类基金回报率(3.5%)。在上述45只基金中,最新基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仅有3只,近六成基金规模不足2亿元。12只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回报率仍为负值,后市这些基金能否继续通过追逐热点拔高净值并扩大基金规模,还需以时日观察。超高换手率≠更优越业绩一般而言,在市场波动较大时,基金经理为了抓住机会,会通过频繁的调仓追逐市场热点以降低收益风险。2018年,沪指全年下跌近25个百分点,基金市场中,换手率在1000%以上的基金平均回报率显著优于换手率在200%以下的基金平均回报率。近年来,市场风格切换逐渐加快。在如此大背景下,频繁调仓真的可以多赚钱吗?数据宝统计,以2018年以来有数据统计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为研究对象,2018年-2022年,基金换手率中位数逐年下降,从2018年的428.73%一路降至2022年的305.1%。鉴于2018年-2022年五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基金换手率中位数的均值为341.43%,记者将超高换手率定在1000%以上,高换手率定在500%-1000%区间,中换手率定在200%-500%区间,低换手率定在200%以下,分区间来查看每个报告期不同换手率水平的基金业绩。整体来看,无论是在以大市值蓝筹股为市场主线的2019年-2020年还是其他年份,超高换手率均未能带来更优越的基金回报。在热点加速轮动的2022年,超高换手率的基金平均回报水平最差。市场轮动加速 高换手基金热点难踩准正如前面所说,回报为王,基金高换手率不一定是坏事。基金经理可以通过提高持仓换手率,把握市场走势节奏,抓住热点赛道增加基金收益。然而现实中很多时候却是在一顿猛如虎的调仓换股操作后,基金业绩反而下降了。2021年以来,A股板块炒作轮动速度加快。在这种对市场热点“踩准一飞冲天,踏空一落千丈”的大环境下,高换手率基金的市场表现大不如前。数据宝统计,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保持500%以上高换手率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75%的期间年化回报率为负,平均年化回报率为-6.63%。以期间年化回报率较低的富国创新趋势为例,相较于去年一季度持仓,该基金在二季度把前十大重仓股几乎换了个遍,仅保留了移远通信和亨通光电。三、四季度继续大换血,全年十大重仓股共有30多只个股轮坐。该基金在年报中表示,2022年市场整体估值回落,全年盈利前高后低,成长性行业波动巨大,估值中枢下台阶。宏观层面大幅波动,投资人对企业盈利的趋势置信度下降,基本面趋势的投资策略面临较大挑战。虽然换手率的高低并不直接与业绩挂钩,但高换手率还是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方面,频繁的调仓换股势必会增加交易成本,对基金业绩产生拖累;另一方面,不稳定的基金持仓难以形成确定的投资风格和投资价值。高换手率还可能引起投资者对于基金团队能力的不信任,进而造成资金的外流。小规模基金更喜欢调仓换股一般来说,造成基金高换手率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基金自发频繁交易,追逐市场热点导致的换手率高。这类基金通常是为了保持业绩,避免因资金不足或持有人不足触及清盘;二是较小规模的基金调仓换股成本也相对较低,交易灵活,因此不会正面硬刚大盘走势。此外,也不排除部分弱势基金为迎合券商分仓等要求频繁交易为营业部贡献佣金的可能。综上所述,规模较大的基金调仓次数整体通常少于小规模基金,基金换手率也能体现出这一特点。数据宝统计,2022年,百亿市值以上规模基金的平均换手率为114.38%,50亿-100亿元规模基金对应的平均换手率是172.88%;当基金规模降至20亿-50亿元,这一指标继续上升至250.2%。整体来看,2022年,A股市场大起大落,主动权益类基金出于防御或投机的目的,换手率普遍偏高。数据宝统计,2022年持仓换手率在500%以上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占总体比重达到28.21%,较2021年同比上升两个百分点。单只基金来看,长安裕腾和民生加银鑫福排在基金换手率第一、二位,全年换手率均在1000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明星基金经理旗下基金盘子较大,因而换手率普遍不高。主动权益类基金换手率最低的几只均属明星基金经理刘彦春旗下,为景顺长城鼎益、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和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其中景顺长城鼎益换手率仅有8.11%,为换手率最低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从重仓股变动来看,景顺长城鼎益2022年四个季度重仓股共计12只,其中8只连续四个季度获得重仓。作为刘彦春旗下基金,其个人风格还是十分明显。无论从2022年年报还是2023年一季报来看,该基金重仓思路仍围绕着白酒、医药等大消费板块,并没有跟风去投自己不擅长的AIGC、新能源、数字经济、半导体等领域。此外,还有部分明星基金经理也选择“以不变应万变”,在2022年换手率仍保持低位。常蓁管理的嘉实品质回报和嘉实优化红利换手率不足20%;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A换手率为31.09%;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换手率为35.05%;葛兰旗下的中欧医疗健康全年换手率为35.75%。多数基金经理对今年市场看好。广发刘格菘表示,对2023年二季度的市场表现持乐观的态度,随着公司季度业绩逐渐披露,市场权重倾向也会逐渐从逻辑演绎展望转向扎实基本面验证,预计更注重基本面和估值的匹配度。景顺长城刘彦春表示对全年股票市场有信心,未来将继续保持较高仓位运作,更多在顺周期行业中寻找投资机会。责编:万健祎校对:赵燕2023证券时报创投金鹰奖暨创业企业新苗奖评选正式启动↓↓↓乘全面注册制东风,证券时报官网全新升级隆重上线“信披+”频道↓↓↓版权声明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END}
肯定有的。但是想靠基金赚钱,须与时间做朋友!许多投资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投资境界是:在上涨的时候买入持有,在下跌的时候卖出观望,既享受了上涨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又回避了下跌的风险。 可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在基金投资中,如果经常性地买卖基金,恐怕不仅拿不到预期的收益,甚至还会造成亏损。 基金投资需学会与时间做朋友! 长期持有,对基金投资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不妨看一下下面一组数据: 股票型基金与其他各类基金相比,波动较大。 持有时间为三个月的话,可能遭受到的最大亏损为41.9%,这是很多投资人不能承受的。 但是,随着持有时间的增加,最大亏损会不断缩小,而最大收益和平均收益都会增加。 也就是说,如果能做到基金投资长期持有,基金赢面概率也会大幅度增加。当然,这和基金管理人的能力密切相关。 不难看出,基金在长期持有的情况下,投资人的体验会比短期持有好很多。 另外,还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因素,也会影响基金的收益。1、频繁地买卖基金会导致交易成本过高如果投资人为了获取基金净值的价差收益,频繁地买进卖出,就会大大增加申购、赎回的成本,实际上损害的是自己的投资预期年化收益。大家都知道,基金的申购、赎回费用比普通的股票买卖交易费用要高得多。假设申购和赎回费用都收取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一个来回的成本在2%左右,5个来回就达到了10%。而且假设持有期只有三个月,单次申赎导致的年化费用也会达到8%。所以,从基金交易成本的角度看,基金波段操作也是非常不划算的。2、股票行情通常是有周期的,很多购买基金的投资者通常都是在行情周期高点附近导致基民高点入场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宣传效应,另一方面是由于大众购买基金都是买涨不买跌的心态。被套了,就需要时间去熨平。但很多人又往往在解套后着急卖出,导致只能赚个蝇头小利,通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人可能会说,道理都懂,可要做到却很难。确实,很多投资人都有“基金长期持有障碍”。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首先,我们一定要明白: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我们都知道,基金就是委托专业的基金经理来帮您理财。基金经理会通过分析各种报表、亲自走访企业,为您做各种研究决策。如果不是天天研究投资市场,普通人是很难看懂的。再者,基金资金规模很大,完全可以做到分散投资。基金经理可以将资金分散到自己看好的不同行业、不同个股,相较于股民所有资金重仓某只个股,这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黑天鹅的灭顶之灾。每根净值曲线背后,都体现了一个基金经理的策略和思路,专业和能力。你错过了的低买,机构没有错过。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宁教授在他的著作《投资者的敌人》一书中一再强调:让投资回归本来的难度,如果你不信,市场会告诉你,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其次,要确保闲钱投资。要做到长期持有,那就要做好闲钱规划,总是拿急用的钱做投资,肯定做不了长期投资,而且还极有可能因为心态失衡和市场调整,造成亏损。最后,最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对基金管理人。长期持有是针对有持续盈利能力的基金而言的,如果买到的基金盈利能力很差,那么,长期持有带来的也许就是长期亏损了。所以,基金的业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我们选择该基金的首要前提。考察基金业绩不仅要看相对收益,也就是对比业绩基准、大盘指数或者同类基金经理的水平,我们也需要关注基金的绝对收益,也就是在各种市场行情下创造正收益的能力。 一年以内的基金业绩参考意义并不大,最好是选择连续三年以上且每年业绩都比较稳定的基金。 而一只基金的核心是基金经理,所以选基金最终还是选人,一定要选择靠谱的基金经理。1、看基金经理的资历我们要考察基金经理的从业时间、管理年限。基金经理的从业时间越久,历经的市场牛熊越多,所积累的经验也就越丰富。这对于常年沉浸在市场运作中的基金经理是很重要的。最近几年,许多经验较浅的新生代基金经理锋芒毕露,重仓押注赛道,加上极端的市场行情,短时间内的收益率确实非常耀眼。但回过头去看,这种投资风格往往暴涨暴跌、波动剧烈,对于基民的收益来说其实是很不友好的。2、看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不同的基金经理有着不同的投资逻辑和风格。有些基金经理更看重安全边际、更注重风险,投资上也偏向价值风格。有些基金经理则更注重公司的潜力、押注小公司发展大公司,更偏向成长性。还有些基金经理比较中和,属于均衡型。 我们要依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投资收益的预期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经理。3、看基金经理的人格属性不同的投资风格,其实无所谓优劣。与市场风格发生共振时,都能够创造出巨大的回报。因此,我们更加看重基金经理是否“知行合一”。 当一位常年积极跟踪高波动行业、满仓赛道股的基金经理突然发生大幅回撤,这其实并不会干扰我们对他的认知;而当一位向来专注于低估值板块、深度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突然加仓热门新兴概念时,我们就要多注意了,说明这位基金经理已经发生了风格漂移,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每一位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能力圈,一旦风格漂移,就会做出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选择,从而直接影响投资结果。综上可以看出,值得长期投资的基金经理,首先要有比较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完整经过市场牛熊,从长期来看业绩能够保持在同类上游水平。其次,基金经理创造回报的能力要有持续性,有着自己擅长的能力圈来不断产生超额收益。最后,要学会观察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他的操作是否能够“逻辑自洽”、“知行合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金规模大了就不好做了是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