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国家怎么解决光棍问题”单身汉,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该如何避免?_百度...

  据香港《南华早报》9月22日报道,据估计,20至29岁的男子比同年龄群的女子至少多出950万人。如此大规模的性别失衡,在中国属前所未见,在世界历史上也极为罕有。昔日的美国大西部就是一个罕见例子,当地男性人口曾经大大超过女性,而正是这种性别失衡情况,令大西部成为一个混乱的社会。  “2020年中国将有3000万到4000万光棍汉找不到老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伟雄指出我国性别比例失调的严重性。  数据显示:我国出生性别比高达117,即每出生100个女孩即有117个男孩出生;在不满20岁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2000余万人,平均每个年龄男性比女性富余100多万人。由此人口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国实现小康之日,将会有3000万至4000万处于婚育年龄的男青年无妻可娶。从2005年开始,性别比偏高造成众多婚龄男性找不到老婆的后果将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男女比例失调,对未来社会的良性稳定运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也会造成一定冲击。如婚配失当、人口拐卖、性行为犯罪等,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尤其是婚姻的稳定。在人口基数比较小的国家,男/女性人口的短缺,可以通过跨国婚姻和男/女性移民来解决问题。比例失调会给人口再生产带来严重障碍,造成人口严重萎缩。男性人口的萎缩会导致劳动力的减少,女性在社会人口中比例的萎缩,会导致人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2013年末,中国大陆性别结构,男性人口69728万人,女性人口66344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00(以女性为100)。  中国拥有逾13亿人口,占全球两成。其性别失衡问题将令国家出现前所未见的问题。国内单身男子(俗称“光棍”)有可能被社会孤立,引发众多连锁反应。  其中一个后果是:单身男子如此之多,有可能引发冲突,令社会敌对气氛加剧。  哥伦比亚大学一项研究称,社会若存在大批年轻单身男子,有可能导致犯罪率及暴力事件增加到异常水平。研究发现,1998至2004年间,中国的男性对女性比例每增加一点,暴力罪案及偷窃案犯罪率就会上升六至七点。  性别比例失调的5大后果  4000万男从婚娶年龄无妻可娶  近20年来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积累效应已经显现出来,按90年代出生性别比外推,目前0~20岁人口中男性多出女性大致相当于20岁3个年龄组的人口数量,“积累效应”已相当可观。如果畸高的出生性别比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男性过剩的婚姻挤压会越来越严重。  在人口基数比较小的国家,女性人口的短缺,可以通过跨国婚姻和女性移民来解决问题。但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国家,女性人口的短缺,就很难以国际移民的方式觅求出路。  原来有一种说法,认为女性人口的短缺,可以通过婚龄差的拉大来解决未来婚龄年龄段人口的婚配问题。但在婴幼儿人口性别比持续上扬的情况下,这种结构性和累积性的失衡,就很难想象“男性人口可以在比自己年龄小的女性人口中寻找配偶”这种解决办法的可行性。因为“大哥哥”同期群与“小弟弟”同期群之间为争夺配偶而发生的人口冲突,会愈演愈烈。  犯罪率升高、婚配关系不稳定  婚姻性别挤压对一夫一妻制家庭来说,是一股外来的冲击力。一个时期以来,在市场经济和交换价值升值“泛商品观念”作用下,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增多,离婚率持续上升,传统家庭的稳定受到威胁。  社会刑事案件增加。如果出生性别比升高得不到纠正,便会更多滋生这些不道德和丑恶社会现象,基本消失的买卖婚姻、童婚交换、拐卖妇女等会重新抬头,并且间接衍生性暴力犯罪、乱伦、人们社会心态畸变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风险系数增大。  男人抢女人的饭碗,就业压力大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婴儿出生性别比升高并带动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升高,对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将产生某些影响。男性劳动就业将变得更为困难,未来一二十年男性劳动力过剩和“就业性别挤压”将比较严重。一些女子占据生产绝对优势的行业,比如纺织、服务等,不得以只能让男子来承担。  孤寡老年女性将会减少,居家养老增加  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时间差”实际出发,只能走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老年劳动者自我养老“三养”相结合的路子。鉴于目前出生性别比偏高实际,40年以后过低的老年性别比将会升高,孤寡老年女性将会减少,家庭养老在上述“三养”中的地位将得到加强,居家养老方式会有所增加。  人口严重萎缩  男多女少会给人口再生产带来严重障碍,造成人口严重萎缩。因为人口的再生产主要是通过母亲来实现的。女性在社会人口中比例的萎缩,必然会导致人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  性别比例失调的7大原因  影响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的因素是众多而复杂的,总结归纳一下,我们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这不仅源于中国人的一个古老、朴素又直观的理论:不想在自己这代断子绝孙,何况“养仔好听”。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这种理论正向社会现实层面延伸。  第二,养儿防老的观念。据2003年数据显示,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百分之十,而到本世纪中叶,这个数字将达到总人口的三成以上。据测算,未来25年,我国养老金缺口达到1.8万亿人民币,赤字运行时间二十多年,年均缺口700多亿,而且期待率只有58%左右。正如一位代表所说,面对这一连串的养老保障危机数字不得不使人联想到,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机制及利益补偿机制,将使部分人无法放弃“养儿防老”的观念,男性的“养老能力”明显更为实惠,因此这部分人选择“放弃”女婴,选择男婴。  第三,计划生育政策。有人把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简单地归结为实行“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有失偏颇。越是在那些人口稠密的地区、越是在那些人口控制政策执行得严格的省份,出生性别比上扬的状况越明显。而像海南、广西等出生性别比失调严重的省市,恰恰是计划生育工作较为落后,生育率高、二孩和多孩出生比例较大的地方。而孩次越高,性别比越高。  第四,技术上可做胎儿性别鉴别。当B超等胎儿性别鉴定技术诞生并付之民用后,个人生育意愿最大化体现有了客观条件,生男育女也能由双亲来决定,这主要是指运用B超等医疗科技选择性流产、引产,还有轻视女婴造成的较高水平的女婴死亡率及溺弃女婴现象等,直接导致中国目前男女人口比例失调。  第五,社会管理的混乱。社会管理因素主要是指出生婴儿的漏报、瞒报。漏报是由于计划生育及有关部门在管理上由于人力、经费不足或管理方法不善引起的。被漏报的既有男婴,也有女婴。但瞒报则是由于生育政策作用于妇女、家庭生育意愿引起的,瞒报主要是女婴。  第六,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在经济生活方面,妇女的资源获取机会仍普遍不利、收入水平仍普遍偏低、权益保障仍普遍显弱;在政治生活方面,妇女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尤其是在领导权、决策权的参与度、参与层次、参与比例、参与渠道上受制仍较大。而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弱势又自然会延伸至妇女在现实的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第七,农村以男性劳动力为主。农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在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这也是人们希望要男孩的原因之一。中国政府已经在土地法中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土地权益,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细则和有效的保障措施,再加上女性出嫁后要到男方生活的传统,很多农村妇女无法分得本来就不多的土地。这样,没有男孩的家庭就面临著生产资料缺乏的问题。另外,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独女户父母面临著老年赡养的难题。  延伸阅读:单身汉推高房价?  《财富》杂志报道称,在中国,未婚男性(15至30岁)数量是未婚女性的1.15倍,而中国单身汉实际上推动了中国经济以不同寻常的速度发展。哥伦比亚大学查森国际商业研究所主任魏尚进教授近日在一次研讨会上表示,这一趋势将在未来多年延续,因为性别失衡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自2002年以来,男性数量开始超过女性,一个不言而喻的社会规则是,一个单身汉需要赚到足够支付购房首付的钱之后才能找到媳妇,这便在男性群体中造成了非常激烈的竞争。  魏尚进表示:“赚钱变得非常非常重要,造成中国高房价的原因是寂寞的单身汉。”魏尚进与其他专家在去年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中国35所城市房价上涨的48%(相当于8万亿元)的因素在于性别失衡。  他指出如今男女比例失衡,配偶竞争现象激烈,而住房逐渐成为了竞争中的重要筹码。从社会现象上和个人求偶心理上,房子的作用被放大;同时受到第三类因素的影响和本身属性的影响,造成了房价节节攀升。魏教授进一步说明:“如今中国男女比例达到九比八,男性中的多出来的比例怎么样在求偶竞争中获得成功,住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加分因素。”同时,他也表示: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并且随着新婚姻法的出台,女性在婚姻中的弱势倾向愈加明显。为了保护婚后权益,女性要提高婚前对房产的要求,这种情况又给男性的住房之战施加了压力。(责任编辑:廖露)上一篇:不花钱的防癌偏方 癌症的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德邦物流包裹化学泄露 化学泄露的处理方法
标签阅读:单身汉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4746578',
container: s,
size: '870,200',
display: 'inlay-fix'
});
})();
}
光棍促销季、单身派对套餐……商家们的“节庆战役”又一次打响,网络上,光棍证书、光棍T恤也成了最近热卖的潮品,这一切都瞄准在2011年11月11日,这个被网友称为“世纪光棍节”的日子。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单身当作一种时尚潮流来庆祝,在戏谑娱乐的背后,有他们婚恋态度的改变,也有迫于婚恋压力的无奈。“我光棍,我骄傲”:越来越多的“主动单身”11月2日,在人流密集的北京西单商业区,四个女孩扯起了一条写有“今年光棍节,坚决不光棍”的横幅,以此宣誓要在光棍节前找到自己的伴侣,告别单身。在网上,“2011让我们脱光”的口号被网友们推为这个“世纪光棍节”的主题,单身一族希望在这天收获爱情,就此“脱光”,情侣们也希望在这个“有意义”的日子里登记结婚,牵手一生。但是,“这毕竟是个光棍们的节日”,还处在单身状态的李心怡丝毫没有打算赶在这个“光棍节”之前找到另一半,她已经和几个单身好友约好,和往年一样,在11月11日晚上他们将举行又一年的“单身大聚餐”。今年已经28岁的李心怡在北京一家网游公司做市场运营工作,从大学毕业之后她就再没谈过恋爱,“刚工作头几年,光顾着让自己稳定下来,一心忙着努力工作,后来就慢慢"剩"下了,现在虽然年龄大了,但我还是觉得感情的事情不能将就,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没必要给自己压力”,李心怡说她是那种从“被动单身”成功转向“主动单身”的典型。李心怡坦言虽然家人介绍的相亲机会也不少,但是她还是更相信缘分和自己感觉,“寻找真爱的路上,我并不着急"脱光"”,她介绍,在她周围的朋友中,主动单身已经是种潮流。正如李心怡说的那样,随着人们对生活方式选择的多元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摒弃“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思想,并不迫于年龄压力为了结婚而结婚。对此,在北京一家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从事婚恋心理咨询的顾女士介绍,现在处在适婚年龄的年轻人以80后为主,而且多为独生子女,独特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比较不容易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伴随着渐趋开放的社会环境,这代人的婚姻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顾女士分析,从小就追求个性独立的当下年轻一代,他们对待婚恋感情时更看重思想的交流,喜欢跟着感觉走,要求有共同语言;就社会环境来说,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中国社会结婚年龄整体后移,加上如今不婚族、晚婚族的增多,这些都使社会对单身现象更加包容,年轻人对适婚年龄的焦虑感也在逐渐降低,“剩男剩女”已经不再代表着“老大难”。“谈情说爱不容易”:“剩”问题或越发严重对于“剩男”与“剩女”的形成,网络上流行着各种版本的解释,其中有一种推理是从“男强女弱”传统家庭观念入手。这种解释先将人们按个人综合条件的高低依次分为ABCD四个层面,于是A男选择B女,B男选择C女,C男选择D女,那么剩下了D男和A女,便成了当今的“剩男、剩女”。这种现象也被网友调侃为“旱的能旱死,涝的能涝死”。从个人条件来看,此解释还推导出社会中的“剩女”多是因为条件优越而选择性的剩下,而众多“剩男”才真正面临着婚恋压力,网友们给出的各种分析,其科学性可能值得商榷,但是从中国人口结构的发展变化来看,“剩男”问题似乎更需要社会关注。由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人口出生率的快速下降,以及80年代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持续攀升,在本世纪的中国婚姻市场上,男性婚姻挤压矛盾加剧将成为必然。从1982年到2010年,在中国的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性别比例失衡的状况一直在不断加剧,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就显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18.08。这意味着,按比例来说,100个女孩要面对118.08个男孩,而且这还是一个平均数,在一些省份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130,据推断,按照这个比例,到2020年中国将会出现3000万“单身汉”。有分析认为,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沉”,其结果不仅是产生大量“男光棍”,更在于其畸形发展所导致的恶果将主要由贫困人口来承担。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同龄适婚女性短缺,男性就会向低年龄女性中择偶,挤压到一定程度,就要向别的地区发展,城里哥找乡下妹,富裕地区的男性找欠发达地区的女性,“婚姻剩余男性”最后沉积在低收入的贫困阶层。老家在山东农村的张旭来北京打工已经5年,最近他也在跟工友调侃“光棍节”的话题,27岁的他这两年甚至开始请假回老家相亲。“都是家人托亲友介绍来的,因为农村女孩都热心嫁到城里,我们很难在老家找到对象,而城里的女孩更看不上我们,所以一旦有个机会,家里就舍得花路费召我回去相亲”,张旭说因为找对象难,在农村,媒人介绍对象也开始收钱,不论成不成,男女见面了就得给他们钱,“我们这样的想谈个恋爱,不容易”。“多少爱情死于房价”:都市光棍期待新婚姻法效应与张旭这样的来自农村的单身汉相比,城里男孩在面对婚恋问题时也是难掩苦涩,因为要在城市安家落户,就需要更严峻的面对物质对于爱情的绑架。由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发布的《2010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择偶标准里,70%以上的女性认为男方要有房子,然而调查同时显示,有50%左右的男性也希望女方有房子。房子,这个牵动着中国社会敏感神经的话题,也被都市男女称为绊倒无数英雄好汉的最后一道“婚坎儿”。从《蜗居》到《裸婚时代》,反映都市婚恋压力的影视剧不断受到热捧,也从侧面折射出都市年轻人在权重爱情与房子时的挣扎心理。因为房子不敢恋爱,因为房子恋人分手,因为房子夫妻离婚,在城市,房子让一些人长期当着“光棍”,同时也让一些已经“脱光”的人无奈回归。在北京一家杂志社工作的刘康半年前和交往了5年的女友分手,他们从大学时代开始恋爱,在工作两年准备结婚的时候因为家庭的反对而最终结束恋情。“因为买房的事情最后两家人都谈僵了,我们俩夹在中间,争吵中感情也渐渐变淡,选择分开对谁都好”,刘康说,他其实也尊重和理解女友父母的坚持,因为自己也希望女友能过得轻松些。对于未来,刘康说他希望能找到一个也能理解他的人。今年8月,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出台再次引发全社会关于婚姻与房子的热议,条文中针对婚后房屋所有权问题的细化,更是被网友称为“都市光棍男的曙光”。有评论认为,抛去争议,新法的出台,至少会对当下社会中过于看重房子的扭曲婚恋观产生冲击,年轻人在面对婚恋问题时或将回归到情感本身进行考虑。在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物价不断上涨,社会竞争加剧,都市年轻人处在多重社会压力的裹挟之下,再加上年轻人追逐潮流时尚的攀比心理,他们的婚恋成本也在不断加码。有分析认为,从电视相亲节目中的炫富到层出不穷的富豪相亲会,“金钱”对于爱情的严重要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反思幸福与财富的关系,单身的他们比什么时候都强烈的渴望获得纯真情感,而这正是如今的社会最稀缺的东西。应着“光棍节”的到来,微博情书也再次流行于网络,有网友在一则微博情书下评论:情书代表着我们对单纯爱情的怀念,其实每个还单身的人,心底都渴望在真爱中获得幸福,而在这个诱惑与陷阱并存的复杂世界里,最靠谱的幸福首先是要因为爱情。有调查称,当下中国社会处在适婚年龄的单身人士有1.8亿,他们构成了这个“百年不遇光棍节”的主角。无论光棍们选择用怎样的方式度过这个“节日”,当喧哗过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将继续面对自己感情世界里的孤单。然而,当这种“孤单”累积到1.8亿的时候,显然它就已经不仅是光棍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光棍促销季、单身派对套餐……商家们的“节庆战役”又一次打响,网络上,光棍证书、光棍T恤也成了最近热卖的潮品,这一切都瞄准在2011年11月11日,这个被网友称为“世纪光棍节”的日子。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单身当作一种时尚潮流来庆祝,在戏谑娱乐的背后,有他们婚恋态度的改变,也有迫于婚恋压力的无奈。“我光棍,我骄傲”:越来越多的“主动单身”在网上,“2011让我们脱光”的口号被网友们推为这个“世纪光棍节”的主题,单身一族希望在这天收获爱情,就此“脱光”,情侣们也希望在这个“有意义”的日子里登记结婚,牵手一生。但是,“这毕竟是个光棍们的节日”,还处在单身状态的李心怡丝毫没有打算赶在这个“光棍节”之前找到另一半,她已经和几个单身好友约好,和往年一样,在11月11日晚上他们将举行又一年的“单身大聚餐”。今年已经28岁的李心怡在北京一家网游公司做市场运营工作,从大学毕业之后她就再没谈过恋爱,“刚工作头几年,光顾着让自己稳定下来,一心忙着努力工作,后来就慢慢"剩"下了,现在虽然年龄大了,但我还是觉得感情的事情不能将就,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没必要给自己压力”,李心怡说她是那种从“被动单身”成功转向“主动单身”的典型。李心怡坦言虽然家人介绍的相亲机会也不少,但是她还是更相信缘分和自己感觉,“寻找真爱的路上,我并不着急"脱光"”,她介绍,在她周围的朋友中,主动单身已经是种潮流。正如李心怡说的那样,随着人们对生活方式选择的多元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摒弃“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思想,并不迫于年龄压力为了结婚而结婚。对此,在北京一家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从事婚恋心理咨询的顾女士介绍,现在处在适婚年龄的年轻人以80后为主,而且多为独生子女,独特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比较不容易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伴随着渐趋开放的社会环境,这代人的婚姻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顾女士分析,从小就追求个性独立的当下年轻一代,他们对待婚恋感情时更看重思想的交流,喜欢跟着感觉走,要求有共同语言;就社会环境来说,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中国社会结婚年龄整体后移,加上如今不婚族、晚婚族的增多,这些都使社会对单身现象更加包容,年轻人对适婚年龄的焦虑感也在逐渐降低,“剩男剩女”已经不再代表着“老大难”。“谈情说爱不容易”:“剩”问题或越发严重对于“剩男”与“剩女”的形成,网络上流行着各种版本的解释,其中有一种推理是从“男强女弱”传统家庭观念入手。这种解释先将人们按个人综合条件的高低依次分为ABCD四个层面,于是A男选择B女,B男选择C女,C男选择D女,那么剩下了D男和A女,便成了当今的“剩男、剩女”。这种现象也被网友调侃为“旱的能旱死,涝的能涝死”。从个人条件来看,此解释还推导出社会中的“剩女”多是因为条件优越而选择性的剩下,而众多“剩男”才真正面临着婚恋压力,网友们给出的各种分析,其科学性可能值得商榷,但是从中国人口结构的发展变化来看,“剩男”问题似乎更需要社会关注。由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人口出生率的快速下降,以及80年代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持续攀升,在本世纪的中国婚姻市场上,男性婚姻挤压矛盾加剧将成为必然。从1982年到2010年,在中国的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性别比例失衡的状况一直在不断加剧,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就显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18.08。这意味着,按比例来说,100个女孩要面对118.08个男孩,而且这还是一个平均数,在一些省份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130,据推断,按照这个比例,到2020年中国将会出现3000万“单身汉”。(转载自中国新闻网)——学生心理卫生辅导中心}
“光棍”的意思都有哪些?“光棍”一词的历史由来是什么?小学
来源:网络
编辑:大白
2019-08-19 10:19:37
  语言的发展总是跟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发生着改变,甚至在很多时候,本义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例如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借代等等都是词义发生变化的现象,在我们的今天,也依然有很多字义发生着改变。今天,四川伊顿教育网小编帮助大家整理了“光棍”的含义和它的历史由来,小伙伴们快来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自己私下整理其他的有意思的词语和同学进行交流哦。
  “光棍”一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用来指称到了或者过了结婚年龄而没有结婚的成年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本来指称男性的“光棍”也开始指称女性了,正所谓男女在这方面也实现了平等,哈哈!那么,“光棍”一词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我们还是来扒一扒这个词吧。
  说“光棍”之前,我们先说说“棍”
  “棍”较初就是一个棍子,后来由“棍子”开始指称一些品行不端的人。这是怎么回事呢?据清代的《清稗类钞·棍骗类·善棍》记载可知,这指称恶少年的“棍”字原来跟木棒有关。一群少年每天无所事事,玩耍一种“击大球”的运动,这种运动大概就类似于曲棍球吧。普通人对这种运动深恶痛绝,认为这群人所作的运动就是“打棍”,并以此称他们为“打棍”。由此“棍”便与让人讨厌的人联系到了一起。这只是一种说法,以便参考。
  “光棍”一词当产生于元代
  据文献资料显示,“光棍”一词应产生于元代中后期。元代之前的资料中还未发现“光棍”一词,也没有用“棍”作为构词语素来称呼流氓无赖的词。在元代早期的作品中,出现了“棍徒”一词,而且是口语词,但早期还不见“光棍”一词。“光棍”一词在元代中后期的杂剧中出现数次。元杂剧作品中的“光棍”皆指赖皮、地痞和流氓。以后在明代的文学作品中,“光棍”的使用频率就越来越高了。但是意义基本保持了元杂剧中的意义。
  “光棍”的三个意义
  “光棍”一词产生以后,后来发展演变后形成了三个主要义项:第一,指称流氓地痞之类的人。此义也是“光棍”的原始义。第二,指称单身汉。该义项大概始于明代,如《醒世姻缘传》:“试看此折姻缘谱,祸患生来忒杀奇。伸伸舌,皱皱眉,任教镇世成光棍,纸帐梅花独自栖。”第三,指称好汉,聪明人。此义多见于方言,如“光棍不吃眼前亏。”“光棍”发展到今天,只有第二个义项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通行使用,第三义项只见于个别方言中。
  总结
  “光棍”一词,产生于元代,较初意义为流氓无赖,明代出现“单身汉”之意。“光棍”后来发展为三个义项,至今现代汉语普通中只保留“单身汉”一个义项。“光棍”现在男女通用了。*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文章标签:
上一篇:“奢侈”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孩子一年级下学期成绩下滑怎么办?怎样帮助孩子增强学习成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怎么解决光棍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