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皮麦思考的发展情况

★印刷术的发展
> 印刷术的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篇一:中国印刷史 三、印刷术的发展和传播
三、宋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图片  隋末唐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到宋朝初年已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在印刷的实践活动中,造就了一代有一代的雕版印刷的手工业工匠,他们的技艺一代超过一代。例如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公元704年印刷的《无垢净光大陀罗经》相比,在雕版水平和印刷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纸和墨是印刷的主要原料,造纸业和制墨业的发展,必然影响到印刷业的发展。正是由于宋代造纸、制墨业的兴盛,才保证了印刷业有足够的原料,从而也对印刷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造纸手工业作坊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最有名的有安徽宣城的“宣纸”,浙江嘉兴的“田拳纸”,湖北的“蒲圻纸”,江西抚州的“草钞纸”,四川的“蜀笺”等。无垢净光大陀经图片  在造纸技术和工艺方面,在继承唐代先进造纸技术的基础上,在宋代又有新的突破。其中最主要的改进就是利用水作动力进行打浆,这种设备称为“水碓”。采用水碓打浆,大大提高了制浆工效。另外,宋代的制墨业也很发达,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  纸、墨、刻、印是雕版印刷的四大要素,宋代印刷业的繁荣,得力于这四个方面的共同发展,互相促进。宋代印刷业之所以出现了高度的繁荣和发展,是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的鼎盛时期。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政府对印刷重视,从中央到地方的很多部门,都从事过印刷活动。二、由于政府对印刷业的开放政策,民间印刷十分活跃,形成了汴京、杭州、福建、四川、江西等几个印刷业较集中的地区。三、印刷数量和种类大增,经、史、子、集以及农业、技艺、医学等书都曾大量印刷。四、佛经印刷活跃,多次刻印佛经总集。五、首次印刷发行纸币,开创了有价证券印刷及商标包装印刷的新纪元。六、纸、墨的制造技艺及雕版技艺更为精良,书籍的印刷质量达到历史高峰;版式趋向规范化。开创了册页蝴蝶装的新型书籍装帧形式。首次使用金属版印刷。(二)宋代的政府创办的印刷  北宋初年,政府就十分重视印版的收集和重要典籍的印刷,并有计划有分工地刻印了经、史、子、集等书。建隆四年(963年)刻印了《刑统》一书,是北宋官方刻印的第一部书。景德元年(1004年),国子监已存印版十万片,到北宋中期,日印刷量达一万张。 宋代中央主管印刷的机构是国子监,其印书的主要种类是经、史、子、集类书籍。崇文院、秘书省、司天监、德寿殿,左廊司局等部分,也都从事印刷活动,但印书内容各有侧重,多与其职责内容有关。有些机构还设有印刷作坊。(三)国子监刻书  继五代之后,宋朝政府刻书仍由国子监负责承担,国子监既是最高学府、国家的教育管理机构,又是中央政府刻书的主要单位。其所刻书,世称“监本”。   宋代统治者主张兴文教,析武事,抑制豪门,强化集权。笼络重用知识分子、培养人才,注重以文为贵,继续宣传孔子为人伦之表,孔学为帝道之纲,儒学地位进一步获得提高。   首先,儒家经典,在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即令孔维、李览等校正(唐)孔颖达《五经正义》,由国子监镂版印行。   第二,史部书的刻印:自太宗淳化五年(994年)到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校刻了《史记》、《汉书》、《后汉书》,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至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校刻《三国志》、《晋书》之后,继续校印《南史》、《北史》、《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新唐书》、《新五代史》。从宋初到北宋末年,正史也全部由国子监镂版印刷了。   第三,医学方面:国子监先后校刻了《太平圣惠方》、《黄帝内经素问》、《难经》、《千金翼方》、《黄帝针经》、《金匮要略》、《补注本草》等古代以来的重要医学成果。 南宋国子监本《周易正义》  第四,其它各类着作:太宗雍熙三年(986年)中书门下敕令国子监雕印了《说文解字》,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又雕版《群经音辨》。此外,诸子百家书有《荀子》、《文中子》、《孙子》、《卫僚子》、《六韬》等也刻版印刷。   从960年建国到1005年间,由于大量刻印儒家经典着作,阐发经学思想及经书之音注、疏、正义等着述,经过四十年,经书版片已经增加了二十多倍。一方面反映了宋代统治阶级对儒学思想的重视,同时也说明,只有采用印刷,才能收到如此惊人的效果!这不仅利于封建社会教育的普及,同时对儒家学说的研究与传播,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南宋国子监本《春秋羊公疏》  金兵入侵,宋朝政府南迁,刻书事业受到挫折,国子监所刻书籍版片,被掠劫一空,损失巨大。然而统治阶级崇尚儒术的宗旨,毫不动摇。稍事安定,国家立即恢复原有的教育措施。   遗憾的是,宋代国子监刻书绝大部分已经失传,没有留存下来。只有极少的部分书籍流传至今,保存在北京图书馆等重要的国家藏书单位,十分珍贵了。   国子监刻书,对中国采用雕版印刷、刻印书籍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为以后刻书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深远,在古代印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四)地方官刻  书金兵南下,临安(杭州)建立了南宋王朝,原国子监书版全遭毁弃,秘书省、国子监的刻书力量被大大削弱了。南宋建国初期,搜寻一些北宋旧监本书籍,国子监无力重雕,即令临安府及两浙、两淮、江东等地方政府部门刻版,然后送归国子监,即使如此,也只刻印了九经白文、十三经古注、十二经正文,以及一部分正史书和《资治通鉴》。其它书版多存在原地印卖,或由读者赎买。因此,南宋时期地方官刻书迅速发展起来。如:各地方公使库,中央在地方各路设置的各路使司、地方州(府、郡)县军学、郡学、县学、书院等等都普遍刻书、印书。 抚州公使库于淳熙年刻印的《礼记注》图片  今据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依已见前人书目着录,和各图书馆等藏书单位现有实书以及《中国善本书总目录》所着录的现存书籍,略加摘选叙述:   (1)公使库刻书。公使库是宋代地方上接待中央来往官吏安寓的地方。相当现代的招待所。这种部门,由于较殷实的经济力量,加之往来客寓都是政府官员,因此多附庸风雅,从事刻书印书。另外,刻印的质量也是相当好的。从抚州公使库所刻印的《礼记注》来看,刻印的质量都达到很高的水平。凡用公使库钱刻印的版本都称公使库本。如:元符元年(1098年)苏州公使库刻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三卷。宣和四年(1122年)吉州公使库刻《欧阳文忠六一居士集》五卷,续刻五十卷。绍兴十九年(1149年)明州公使库刻《骑省徐公集》三十卷。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沅州公使库刻孔平仲《续世说》十二卷。淳熙六年(1179年)春陵郡库刻《河南程氏文集》十卷。淳熙七年(1180年)台州公使库刻《颜氏家训》七卷。淳熙八年(1181年)台州公使库刻《荀子》(图)二十卷。   此外,据《中国善本书总目录》载:北图收藏有淳熙年间抚州公使库刻元遽修本《周易》九卷,及淳熙四年(1173年)刻《礼记》二十卷、《释文》四卷残卷。 &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事类赋》图片  (2)各路使司刻书。据《宋史?地理志》:"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天圣析为十八,元丰析为二十三:京东东、西,京西南、北,河北东、西,永兴,秦风,河东,淮南东,两浙,两淮,江南东、西,荆湖南、北,成都,樟,利,夔,福建,广南东、西。高宗南渡后,所存者,两浙、江东西、湖南北、西蜀、福建、广东、广西等十五路。"政府在各路设置茶盐司、安抚司、转运司、提刑司等机构主管茶盐专卖、民政、水路转运、财政税收、提点刑狱诉讼等事务。这些机构,掌握着各地方的政治经济命脉,有较雄厚的力量和条件,也竞相从事刻书、印书。   熙宁二年(1069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刻过《外台秘要方》四十卷。绍兴三年(1133年)刻《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杨雄《太玄经》十卷。绍兴六年(1136年)刻《事类赋》三十卷,以及无年号《唐书》二百卷。   两浙西路茶盐司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刻《临川王先生文集》一百卷。两浙东路绍熙三年(1192年)茶盐司刻宋元遽修本《周礼正义》七十卷(中国善本书总目录北图藏)。   除上述之外,还有以漕司、漕台、计台、庚司、仓台、漕院等官署名称刻书。如:建安漕司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黄汤刻黄伯思《东观余论》不分卷。嘉定三年(1210年)刻《东观余论》二卷。开庆元年(1259年)汤汉刻《西山先生真文忠公读书记》甲集三十七卷,乙集十六卷,丁集八卷。 &桐川郡斋刻本《史记》图片  江西漕台淳熙九年(1182年)尤袤刻《荀悦申监》一卷。邱宗卿刻《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中国善本书总目录北图藏)   (3)各州(府、县)刻书。  州、县政府所刻印的书在古籍版本学上称为郡斋本。由于这种版本所涉及的地区教多,总的印书量也很大,其中也有质量较好的版本。如桐川郡斋刻本《史记集解索隐》、池阳郡斋刻本《文选》等(图),都达到了刻印精良的要求。 池阳郡斋刻本《文选》图片  (4)州(府、军)郡、县学刻书。宋代教育事业发达,全国各州、府、军、县都设立学校,称州学、军学、县学。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基地。  这些学校由较高学艺水平之人主持,又具备一定的学田财力,所以能以大量刻印书籍。其大致情况如下:  ①州军学:  天圣七年(1029年)江阴军学刻《国语韦昭注》二十一卷,宋庠《国语音》三卷。  泉州军州学于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刻印沈与求、淳熙八年刻印《禹贡论》(图) &泉州军州学刻印的《禹贡论》图片  兴国军学于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刻印《春秋经传集解》(图)。  ②郡庠本:  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泉南郡庠韩仲通刻《孔氏六帖》三十卷。  绍兴八年(1138年)吴兴郡庠刻《新唐书纠缪》二十卷。绍兴三十年(1160年)宜春郡庠刻唐庐肇《文木西工集》三卷。  ③郡府学、县斋、县学、学宫、、学舍刻书: 《春秋经传集解》图片  高宗绍兴九年(1139年)临安府学刻贾昌朝《群经音辨》七卷。  宁宗嘉定八年(1215年)六峰县斋刘昌诗自刻《芦浦笔记》十卷。  宁宗嘉定三年(1203年)溧阳学宫刻《陆游渭南文集》五十卷。  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吴郡学舍刻《吕祖谦大事记》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  此外如:太医局于宁宗嘉定年间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二十卷。  ④书院本:  中国古代书院是社会文化教育基地之一,它具有讲学、藏书、着书、刻书、学术研究等多种职能,刻书则是其中的重要一项。书院刻书始于宋代。南宋时书院数量的增加,使书院对书籍的需要量不断扩大,促进了刻书的发展。以后日渐成熟。元明两朝书院继续刻书,至清代为最兴盛,形成了古代刻书史上独树一帜的书院刻本。为研究中国印刷史、文化史、教育史,提供了重要的凭证。(五)宋代的民间创办的印刷  宋代的民间印刷,是在唐代中后期及五代以来兴起的民间印刷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代民间印刷的书籍,分为家刻本、家塾刻本和坊刻本。  家刻又称私刻,是个人雇请工匠或出资由刻书作坊刻印的书,这类书大多为自己的著作或自己祖先的著作。其刻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传播、扬名或纪念其祖先,因此,这类书往往以赠送为主,有时也通过而收回成本。家塾刻本的主要内容还是向本族家塾学生提供学习和阅读的书籍,其内容多为儒家经典、启蒙读物以及历代名家诗文集等。这类印刷品除满足本族需要外,也往往销售一大部分,将所得收入作为家塾得经费。坊刻则是专门从事书籍印刷得作坊所印的书,这是典型的民间印刷,它一般都有自己的印刷作坊,根据其规模的大小,长期雇佣一定数量的刻版、印刷和装订工匠。(六)私宅家塾刻书  私宅家塾刻书,最有名的有岳珂的相台家塾本和廖莹中的世彩堂刻本。  岳珂(公元年),岳飞之孙。他刻的书,最有名的是《九经》、《三传》,以及《孟子注附音义》十卷、《论语集解附音义》十卷(图)。廖莹中世彩堂的刻书主要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图)、《柳河东集》四十四卷、《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等。《论语集解附音义》图片宋廖氏世彩堂刻《韩昌黎集》图片  建溪三峰蔡梦弼家塾于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刻《史记》一百三十卷(图),建安黄善夫家塾于绍熙年间刻《史记正义》一百三十卷(图),建安刘元起家塾于庆元年间刻《汉书注》一百二十卷(图)。钱唐王叔边家刻《前汉书》一百二十卷,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图)。 宋乾道七年蔡梦弼刻《史记》图片黄善夫家塾刻本《史记正义》图片刘元起家塾刻本《汉书注》图片  在《阴quezi文图注》一书中,有一副插图,描绘的是宋代理学家程颐、程quezi的父亲程一德在家雇工刻版印书的情景(图),图中有刻版、印刷、装订几个工序的工匠在操作的情况,这是反映宋代私家刻版印刷的珍贵图象资料。 王叔边家刻《后汉书注》图片宋代洛阳人程一德家刻版印书的情况图片(七)书坊的刻版印刷  所谓书坊,就是以刻印书籍为业的手工业式的印刷作坊。以印书为业的作坊,起源于唐代中后期。到了宋代,由于政府的提倡,大量印刷历代经典,因而刺激了民间印刷业的发展,而最明显的是以印书为业的作坊,其中最著名的是临安(杭州)、福建的建阳和建安、四川三地。  ①江浙书坊的刻版印刷 临安府睦亲坊陈宅经籍铺刻印的《朱庆余诗集》图片  宋代的不少藏书家都认为,“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可见杭州在宋代的印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到了南宋,杭州成为京城,印刷业更有了蓬勃的发展。   杭州的印刷作坊有铺名可考的,在南宋时有以下十家,他们是: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临安府棚北大街陈解元书籍铺、临安府洪桥子南河西岸陈宅书籍铺、临安府quezi鼓桥南河西岸陈宅书籍铺、临安府太庙前尹家书籍铺、临安府众安桥南街东贾官人经书铺、临安府修文坊相对王八郎家经铺、钱塘门里车桥南大街郭宅经铺、保佑坊前张官人经史子文籍铺、行在棚南街前西经坊工念三郎家、杭州沈二郎经坊、杭州猫儿桥河东岸开笺纸马铺钟家、太学前陆家、临安府中瓦南街东开印输经史书籍荣六郎家、钱塘俞宅书塾、钱塘王叔边、杭州大隐坊等。 宋绍兴二十二年临府荣六郎 书籍铺刻《抱朴子篇》图片  在杭州的印书作坊中,最著名的是陈姓各家字号。陈氏父子刻印的书籍多为唐宋人的诗文集,和一些笔记小说,约近一百种。其中唐人的诗文集有:《韦苏州集》十卷、《朱庆余诗集》一卷。   此外,现今藏书单位仍有流传的宋代浙江刻书有:杭州开笺纸马铺钟家刻《文选五臣注》三十卷(唐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北大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均有残卷,卷末刻有"钱塘鲍询书字,杭州猫儿桥河东岸开笺纸马铺钟家印行。"  临安荣六郎书籍铺刻葛洪撰《抱朴子内篇》二十卷(图)。现藏辽宁省图书馆。  ②福建的书坊印刷  福建是宋代印刷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其中印刷业最集中的是建阳和建安两县,而又以建阳的麻沙、崇化两地,更为著名。 余仁仲的万卷堂刻本图录图片  建安,建阳书坊刻书的内容主要是经、史、子、集各类,还有一些民间日用书和启蒙书。可惜流传下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在这些书坊中,最有名的是余氏各书访。从北宋起,余氏世代就以刻书印刷为业。   余氏祖先余祖焕,于南北朝时始后闽中,到宋初已传到十四世,徙居建安书林,从事刻书印刷业。余氏最早使用的堂名为勤有堂,这个名称后来一直延用到明末。余氏刻书最兴盛的时代是南宋,其中最有名的,刻印书籍最多的是余仁仲的万卷堂。他刻印的书中最著名的是《九经》,如《春秋公羊传》十二卷(刻于绍熙二年)  ③四川及其他地区的印刷 《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京城开封的书坊图片  除了福建和江浙之外,印刷业较集中的是四川。四川的成都自唐末五代以来,印刷就很兴盛,是古代印刷业发祥地之一。由于这里的印刷业有很好的基础,所以宋初的不少书籍,都是到这里来刻印。其中最有名的是政府在这里雕印的全部大藏经,这就是有名的《开宝藏》。   在北宋时,京城汴梁(开封)的印刷业也是很繁荣的。但是在古代的文献上记载却不多。在南宋杭州的印刷作访中,就有从汴京迁来的,也可能还有金兵南下时迁往其他地区的书坊。总之,根据北宋时京城洋京的繁荣景况,印刷作坊虽不及杭州,但也不在少数。宋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当时的书坊,成为记载古代印刷的宝贵资料。 (八)宋代的佛经印刷《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图片  佛教僧侣对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及推广应用,都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现存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都是佛教的经书。例如,1966年发现于韩国的我国唐代武则天时期的雕版印刷经卷《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据印刷史家考证,其印刷年代应为公元7O4一751年之间,为唐朝长安的印刷品。另一件实物,就是印刷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的经卷《金刚经》。并有记载玄奘曾大量印刷佛像。在五代的印刷中,佛教印刷品也占很大的比例,最流行的是一种上图下文的佛像单页印刷品,如《毗沙门天王像》和《观音菩萨像》。虽然我们还不能断定印刷术是由佛教僧侣所发明,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印刷术发明后,佛教界是最早积极使用这一技术的。他们的出发点虽只是为了宣传宗教,但客观上起着促进印刷术发展和推广的作用。
《金刚经》图片《天王像》(五代曹元忠刻印)图片《文殊师利菩萨像》(五代印品)图片  关于印刷佛教经典,影响最大的是太宗开宝四年(971年)至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完成的《开宝藏》(图)。由高品、张从信奉命在四川益州监制完成。历经十二年,刻成五千多卷,卷子装帧,四百八十函,总计雕刻板片,十三万块。这项宏大的工程,在中国印刷史、出版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宝藏》至今虽已没有全本传世,但仍有零卷流传。 宋刻《开宝藏》图录图片  继《开宝藏》刻印之后,宋代还有四次规模较大的官、私印经活动。它们是:   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至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于福州由东禅寺等觉院主持冲真等人发起募捐雕刻的《福州东禅寺大藏》,亦称福藏、崇宁藏。全藏共六千四百三十四卷,四百七十九函。其后补刻一些入藏着述。有零卷流传于世。如传本华严经卷八十,题有"福州东禅寺等觉院主持慧空大师冲真于元丰三年庚申岁仅募众缘,开大藏经板一副。祝今上皇帝圣寿无穷,国泰民安、法轮常转"。所以崇宁藏又有《崇宁万寿大藏》之称。该经为折装。由此开始了藏经刻印的经折装帧形式。下图是晋康石处道于崇宁元年刻印的佛藏“大陀罗尼经”。 北宋福州刻印的《崇宁万寿大藏》图片福州刻印的《毗卢大藏经》图片  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至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福州由开元寺僧本悟等募捐、福州人蔡俊臣等组织刻经会,依东禅寺崇宁藏版的规模再次刻印。世称毗卢藏,也称开元寺版。   南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年),由当地官吏赵安国独自出资刻成《大般若》等大部经典,于端平元年(1234年)由宋平江碛砂延安禅院刻印,世称碛砂藏。刻至咸淳八年(1234年),以后因兵祸渐起而中止,入元后,继续刻完。共六千三百六十二卷、五百九十一函。碛砂藏也有零卷流传于世。 宋刻《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书影图片宋刻《碛砂藏》书影图片  除了佛教印刷外,在宋代还刻印过几部道教著作。最有名、规模最大的是刻印于宋徽宗政和年间的《万寿道藏》,它是在福建刻印的,共有五百四一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 (九)宋代的纸币及广告印刷  纸币印刷是印刷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远在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武帝时期,中国就曾创行过具有纸币性质的“鹿皮币”。印刷术发明后,唐朝市场上出现的作为商人纳税凭证的“印纸”和作为存款收据的“飞钱”,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纸币特性。而五代时期出现的“ 冥币”,实际上已经是纸币的前身了。  纸币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中国北宋时期,商业发达、经济繁荣,而当时使用的金属货币质重而值微,无法满足商业发展对货币的要求,亟需一种既能大量复制,又携带方便 、便于流通的货币;其二,北宋时期的印刷工艺、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恰能满足携带方 便而又能大量复制这一要求。纸币便应运而生。  宋代的纸币印刷,自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决定收归官办之后,前后二百五十多年,先后发行了交子、钱引、小钞、关子、公据、会子,以及地区性的两淮交子、湖北会子、银会子等多种。其中:流通时间最长的是交子,发行量最大的是会子;交子、钞引和小钞发行于北宋,关子、公据和会子发行于南宋。大致情况是: 最早出现的纸币─交子印样图片  天圣元年(1023年)开始发行的官交子,作为防伪措施,上面盖有两颗官印:一为“益州交子务”;一为“益州观察使”。下图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块纸币印版的拓片。这块纸币印版,版材为铜质,版面为竖长形,长16厘米,宽9.1厘米。上半部刻着“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二十九个字。下半部刻有房屋、人物和成袋的包装物以及三正在房屋外面空地上背运货物等图形。票面上虽未刻有货币名称,但依据票面图案古朴、出自四川和无货币名称等情况,可以基本认定其为早期的交子印版。 钱引  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北宋对纸币进行改革,除四川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诸路均改用“钱引”,唯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例外。后四川也于大观三年(1109年)改交子为钱引。  中国的纸币印刷,从交子发展到钱引,版面图案设计和印制工艺都有较大改进。钱引较之交子,有着较强的防伪性能,票面的图案设计和印刷工艺技术也复杂的多,尤其是在多色套印方面,尽管还很简陋,但已有了较大的发展。无论在印钞史上还是在印刷 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小钞  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政府决定:除当十铜钱只在京师和陕西、河北、河东三路继续流通外,其余各路的当十铜钱均用纸币收兑回来。用专门印制的名为“小钞”的新纸币取而代之,在各路流通。此次发行的小钞,面额最大者为一贯。关子南宋关子票面文版拓件图片  在1985年年底举办的"安徽省文物珍品展览会"上,有一套宋代"金银见钱关子"印版,引起行家们的广泛重视。这套印版一共八块,是安徽省东至县的废品收购站从农民手中按废品收购来的。东至县地方志办公室闻讯后,将此套印版从废品站价拨过来,并转给了县文物部门。安徽省博物馆卢茂村先生向余详细地介绍了这套印版的发现、实物规格及鉴定情况。  这套印版一共8块,铅质。票面版高22.5厘米,宽15厘米,面额为“壹贯文省”。版首饰有花鸟图案,尾部为金、银、铜三质货币图形,额下横书“行在榷货务对椿金银见钱关子”十三个字。再下正中竖书“壹贯文省”四个大字。大字左右各竖书三行端楷小字,内容为“金银见钱关子”的行使范围和条例。版刻均为阳刻反体字,其印样见图。   这套印版面世后,评价各异。有的说这是宋代真品;有的说它是冥币;有人断定它是膺品;也有人认为是翻版制品。据传考古鉴定也不一致。然而,这套关子印版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最完整的一套印版,而且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仅此,已足以说明它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关子版装饰图版拓件图片南宋关子的几种公章印版图片公据&&&&&& &印制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使用时间很短。史载宋绍兴二十九年以公据、关子付三路总领所,淮西、湖广关子各八十万缗,淮东公据四十万缗,皆自十千至百千凡五等。内关子作三年行使,公据二年。许瀛鉴主编《中国印刷史论丛》史篇第九十四页。1997年版。会子“会子” 印样图片  会子是宋朝发行量最大的纸币,开始也起源于民间,称作“便钱会子”。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改由政府官办、户部发行。翌年诏令临安府(今杭州)设会子务,仿照四川发行钱引的办法发行会子。   便钱会子又名“便换”,改由户部发行后,最初以一贯为一会,后又增发了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干道四年(1168年)规定三年为一界,但后来出现了两界、三界并行的情况,致使通货膨胀,会子贬值。(彩图)为南宋时期通行的“会子”印样,名为“行在会子库”。“行在会子库”中的“行在”,指的是当时的首都临安,即今之杭州;会子库即原会子务,是主管会子的机构。该版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为铜质版材,竖长方形版面,长17.4厘米,宽11 .8厘米。版面正中横书“行在会子库”五个大字。上部左边刻“大壹贯文省”,右边刻“第壹佰拾料”,中间方框内刻有“敕伪造会子犯人处斩,赏钱壹阡贯。如不原支赏,与补进义 校尉。若徒中及窝藏之家能自告首,特与免罪,亦支上件赏钱,或愿补前项名目者听”五十六个字。印版下方为山泉花纹图案。此版所刻铭文,与《宋史?食货志》记载的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定伪造会子法,犯人处斩,赏钱千贯,不愿受者补进义校尉,若徒中及庇匿 者能告首,免罪受赏,愿补官者听”文意完全一致。可见此版系南宋绍兴年间物。弥足珍贵 。可惜此会子印版只出土一块,未见其它色版面世。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现存最早的北宋广告印版)图片《会子》(南宋印纸币版)图片  宋代还出现了商标广告印刷。北宋时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广告铜版流传至今。该商标广告版内容包括了作坊名称,标志及广告文字。其标志图案为“白兔捧针”,广告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与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十)宋代的印刷技艺宋代的版刻水平现存北宋雕版实物的拓件图片  宋代的刻版技术状况,在文献上未见记载,我们只能从保留下来的印刷品中,去推想当时的雕刻技术水平。  宋代刻版的原物,今天已很难看到。据记载,本世纪初于河北巨鹿出土的几块残缺不全的雕版实物,其中有北宋时雕刻的《阿弥陀佛经》印版,目前藏于美国。还有两块同一时期有人像的雕版,还在国内保存。  版材除广泛采用木材外,也有用铜版的。今天所知,铜版主要用于纸币的印刷。 (十一)宋代书籍印刷品的版面形式  书籍的版式和书籍的装帧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随着书籍装订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初期,仍普遍使用卷轴装和经折装,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蝴蝶装,这是册页装订的最早形式。 卷轴装图片经折装图片  “蝴蝶装”简称“蝶装”,又称“粘页”,是早期的册页装。蝴蝶装出现在经折装之后,由经折装演化而来。人们在长期翻阅经折装书籍的过程中,经折装书籍的折缝处常常断裂,而断裂之后就出现了一版一页的情况,这给人以启示,逐渐出现了以书页成册的装订制度。而最先出现的册页书籍就是“蝴蝶装”。 蝴蝶装图片宋代书籍印刷的典型版式图片  典型的宋代版式主要包括下面几部分:边框、中缝、行线、注释及版心的大小。  ①边框  宋版的边框有粗单边,细单边、四周文武边、两侧文武边等几种形式。 宋版书各种中缝的形式图片  ②中缝   即一版中心的行格,在古代人的文章中多称为版心。  ③行线  宋代凡册页装订的书版,都刻有行线(行界),经折装或其他装订方法的书,则无行线。  ④注释  宋版书中的注释多为双行小字刻版,开创了我国古代书籍中注释的排列方法,这种形式一直延用到现代。  ⑤版心的大小  宋代的书籍印刷,有大字本、小字本和中字本三种。(十二)宋代书籍的插图和插图印刷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书籍的插图艺术,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宋代以前的印刷品插图,多见于佛教的经卷和单页的佛像。而宋代印刷品中的插图不仅在佛教,而且在历史故事、小说平话、技术著作中都配有插图。  有名的宋版插图书籍有以下几种: 宋《开宝藏》中的插图图片《列女传》的插图版式图片  《开宝藏》中的插图以山水为主,人物处于次要地位。  嘉祜八年(公元1063年)建安余氏刻印的《列女传》,共有插图一百二十三幅,今天能看到的只有元代的复刻本。  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刻印的《梅花喜神谱》,是我国最早的美术读物,它以大量的插图展现了梅花的各种姿态。 《梅花喜神谱》的版式图片北宋时期的宗教张贴画印刷品图片  在宋代的图版印刷中,出现了一种供招贴的图画,这可能是中国年画的前身。现存的一幅刻印于北宋雍熙元年(公元984年)宗教张贴画,就属于这一类。(十三)宋代书籍装订方式有改变旋风装唐吴彩鸾手写《唐韵》图片  印刷术发展到宋代,不但雕版、印刷的技术以十分成熟,而且在书籍艺术上也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其版面的装饰、插图的精美、字体的仿古与创新、文字的行款与疏密、版式的精密构图等方面,都体现了印刷技术水平的高度发展。   从书籍的装订形式来说,在宋代以前已经使用过卷轴装、旋风装和经折装,这些装订形式在宋代仍继续使用。但由于他们在加工上过于费工,而且也不便阅读使用,所以,在这种形式下,蝴蝶装就出现了。   蝴蝶装大约出现在唐代后期,盛行于宋朝,是把书页依照中缝,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再以中缝为准,将全书各页对齐,用浆糊粘附在另一包装纸上,最后裁齐成册的装订形式(图)。用"蝴蝶装"装订成册的书籍,翻阅起来如蝴蝶两翼翻飞、飘舞,故名之为“蝴蝶装”。五代雕版印刷的监本经书,上呈时是一百三十策(册)。既然称策,必为书之方册,因卷轴装称“卷”,不称册,加之唐时唐人写经已有个别为蝶装,故五代之经书当为蝴蝶装。 旋风装图片  今日看蝶装,有优点,也有缺点。其优点有:一是便于一版内刊载整幅图画,不像一般册页书将大幅面图分作两半,一面一半,不便阅览;二是因插架时书口向下,四周向外,如遇虫鼠咬损,不易损及文字;三是蝴蝶装书籍存放插架时书口向下,书背向上,灰尘不会进入书内,对保护书籍有利,不像今日之平、精装书,书背向外,天头向上,日久为灰尘所污。其缺点是阅读时,每翻阅一面则遇到两个空白面(无字面)。蝴蝶装因有此弊,为后来的“包背装”所取代。 包背装图片  现存古书,有不少是蝴蝶装。如北京图书馆藏有古代蝴蝶装书籍多达三百余种。较早的有宋太平兴国年间的写本《王陵变》、辽代印装的《蒙求》、甘肃省武威出土的西夏文佛经等。 线装图片  包背装大约出现于南宋中期,又称裹背装、裹后背。是在蝴蝶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装订形式。它与蝴蝶装的主要区别是对折书页时字面朝外,背面相对,书页呈双页状。早期的包背装,其包背纸与书页的包裹、粘接方法与蝴蝶装相似,其区别仅在于与包背纸粘接的是订口,而不是中缝;后来的包背装则以纸捻穿订代替了先期的粘接,在订口一侧穿以纸捻,订成书册,然后再包粘包背纸。因其包背纸(封面)包背而不穿纸捻,故称为“包背装”。  至于线装,过去许多人都认为起自明代中期,但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在宋代也有人使用过线装。它是用线将书页连同前后书皮装订在一起的装订形式(图)。(十四)少数民族国的印刷辽、西夏和金的地图  与宋朝几乎同时存在的,有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和金政权,尽管他们当时还处于奴隶制度的末期,但由于他们不断地与中原先进文化进行交流,从而使这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国家的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当然,在宋代发展相当成熟的印刷技术,也通过各种渠道传到这些地区,但促使这些地区印刷技术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方面: 他们不断向中原地区进行扩张,从而有条件吸收中原的先进文化与技术。 他们十分重视对中原文化的吸收,提倡佛教,提倡学习儒家著作,积极组织各种书籍的印刷,从而中原的印刷技术很快就在这些地方得到应用。 随着他们不断地向中原扩张,扩张地区的印刷技术很快就为他们所利,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印刷业。   尽管辽、西夏和金的印刷,总的来说远不如南宋的技术精湛和印刷数量的巨大,但他们在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明了印刷技术与向边远地区的传播;二是由于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扩大了印刷技术应用的领域。   辽、西夏和金的印刷品流传下来的也不少,其中也存在不少的珍品。 &1、与宋代印刷水平相当的辽国印刷辽国的疆域图  辽国是北方契丹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权,最盛时其疆域东临日本海,西达天山、南至今河北、山西北部。除建都上京临潢府外,还设置了东京辽阳府、中京大定府、南京析津府(即今北京)、西京大同府五个陪都。  辽国的汉文化程度很高,曾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颇有特色的精神文化。由于辽国禁止书外传很严,所以辽国文书典籍传入中原绝少。这给对辽国印刷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 (2)、辽国印刷概况赵俊等四十五人同雕印刷品   辽国刻工人数众多,技艺优秀,单说有名有姓的人就有穆咸宁、赵守俊、李存让、樊遵、孙寿益、赵从业、赵从善等;还有 “赵善等人雕”、“孙守节等四十七人同雕”、“赵俊等四十五人同雕”等雕刻集体。   就印刷能力而言,也是相当雄厚,除官方印刷机构外,还有寺院印刷,如燕京弘法寺就有“奉宣雕印流通”、燕京大悯忠寺、燕京玉泉寺等。私人作坊见有“燕京仰山寺前杨家印造”、“燕京檀州街显忠坊南颊住冯家印造”、“大昊天寺福慧楼下成造”等等。可见雕版印刷的四大要素纸、墨、刻、印在当时全都具备,且相当发达。(3)、辽国印刷的集中地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辽国的印刷业主要还是集中在辽国的汉族集居地,即以范阳(今涿州)和山西以北为中心。辽代的大量的书籍都是在这些地区印刷的,在印刷质量上比北宋时稍稍差一点。  但辽国在这些地区也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各种先进的工艺技术。 造纸制墨都十分精良,所印经卷无论皮纸、麻纸都光洁柔韧,特制的入潢藏经纸近千年后未见虫蛀,墨色凝重黑亮。 (4)、最早的辽国印刷书籍《上生经疏科文》  最早的辽国印刷书籍是公元990年(统和八年)“燕京仰山寺前杨家印造”的《上生经疏科文》。除此之外还有统和十五年(公元997年)民间刻印的著名字书《龙龛手镜》等。 (5)、辽国最大的印刷工程辽国的《辽藏》中的图案  辽国最大的印刷工程是《辽藏》(也称《契丹藏》)的刻印,也是辽国印刷最重要的精品。  圣宗朝是辽国政治、经济文化昌盛的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辽国开始编写、雕印自己的大藏经。   《辽藏》编纂、雕印于辽国的圣宗时期,雕印地点就在燕京,当时主持制定经录、编校雕印《辽藏》的就是燕京首刹悯忠寺(今法源寺)钞主无碍大师诠明(旧名铨晓)。 辽国的《辽藏》中的文字印刷  从出土的文物看,《辽藏》为卷轴装,圆木轴,大字楷书,字体端正,墨色黑亮,版式疏朗。  《辽藏》与宋刻的《开宝藏》比较, 无论在书法、刻技、版式、纸质、墨色、刷印、装潢等方面均无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6)、翻译成契丹文的刻印本  辽国除了用汉字刻印大量的佛经、书籍这外,也有一些翻译成契丹文的刻印本的印刷书籍。如《贞观政要》、《五代史》、《通史》、《白氏讽谏集》、《方脉书》等,但都没有流传下来。 (7)、代表辽国印刷水平的印刷品应县的木塔图  在1974年在山西应县的木塔中出土了一批代表辽国印刷水平的雕版印刷品。在这些印刷品中有官印,也有私刻;有单色,也有彩色,所以,从这些印刷品中可以看出辽国雕版印刷的整体风貌和技术水平。  《释摩诃衍论通赞疏卷第十》、《释摩诃衍通赞疏科卷下》两卷刻印佛经均为皮纸入潢、卷轴装,四周单线边框、楷书、字体工整秀丽。每纸都有经名和版码。 前者印有“应州文书”,后者印有“宣赐燕京”朱印。用纸考究,书写清秀,雕印精良,代表了辽朝鼎盛时期在造纸、书法、刻本印刷等方面的工艺发展水平。   《妙法莲华经》虽然重复卷很多, 但版本迥异 ,十八卷十八种版本。官版、私版都有。版式大多是硬黄纸、楷书、行格疏朗,有素雅单线边框的;有装饰着金刚杵和祥云纹双线边框的;有双线边框中饰以金刚杵和宝珠纹的;有在佛像或经名下刻小佛像的;有的卷首存在经变相,有的卷尾有音义、题记、刻工姓名;还有经卷上盖有藏经寺院的戳记等等,内涵十分丰富。
《妙法莲华经》图 《炽盛光九曜》图  辽国的《炽盛光九曜图》了彩色木版雕刻印刷品的代表,这种印刷品一般是先印刷后着色而完成的。这说明将印刷和手工着色相结合的工艺很早就被辽国所应用,从而促进了印刷技术的进步。 (8)、辽国印刷品的装帧采用蝴蝶装《蒙求》图  从发现的文物看,辽国在书籍的装帧方面主要为卷轴装,但出有印刷品采用蝴蝶装的。如辽刻本《蒙求》一书就是采用蝴蝶装帧形式。  在卷轴装帧形式中,有的佛经印刷品卷长达二三十米,装潢十分讲究,从而体现了辽国在书籍的装帧方面技术已很成熟。  尽管辽国印刷历史记载很少,但从发现的辽代佛教雕版印刷品中 ,我们看到了辽国雕版印刷业的辉煌,从而证明辽国具有雄厚的雕版印刷能力,在校、 写、刻、印、纸、墨、装帧等方面都与北宋不相上下! 1、了解甚少的西夏印刷西夏地理分布图  西夏,建于公元1038年,以党项贵族为主体,建都兴庆府(后称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市)。其疆域, 以宁夏平原为中心,“东至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北控大漠”,与宋、辽、金成鼎立之势。西夏立国西陲,农牧并盛,手工业商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贵族李氏,早在唐末,就以夏州(陕西靖边白城子)为中心,他们代代封爵,世世为官,读书写字、公私文书尽用汉字,中原文化对他们影响很深。因此,唐宋时期逐渐发展起来的印刷业,不能不对西夏有所影响。  西夏在吸取中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营养的同时,十分注意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西夏在继续使用汉字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西夏文字, 当时称为“蕃文”、“蕃字”、“蕃书”、“蕃语”,被尊为“国字”,并在其境内大力推行。西夏文字的使用范围很广,渗通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西夏文化最重要的特色。 (1)西夏印刷概况  西夏设有“纸工院”、“刻字司”,并委派专人统管西夏的造纸、印刷事业。  然而繁荣的宋代印刷,影响并促进了西夏印刷的发展。西夏重儒兴佛,他们刊印儒家典籍, 更印佛教经典;用汉文印,更用西夏文印,也有用藏文印的;用雕版印刷,还用了最先进的活字印刷。与西夏同时的辽、金地处中原,印刷也较发达,但迄今未见有契丹文、女真文刻本,更未见活字印本,这是西夏印刷与辽国、金国印刷重要的不同之处。西夏刻书印刷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促进了西夏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2)西夏印刷发展背景  西夏尽管是一个少数民族国家,但是他们非常重视与北宋之间的交往,这样,西夏自己的文化渗透了许多中原文化的色彩,他们除了学习自己的文化之外,还学习汉字,儒家经典,其文化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从而增加了对书籍的需求量,旦旦只从北宋购书已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在这种条件下,西夏的印刷发展起来了。(3)西夏的书籍印刷  西夏的书籍印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佛经印刷  佛经印刷在西夏的印刷品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这是西夏信奉佛教的结果。西夏的佛经除自己印刷之外,也从北宋、金国购买,如宋朝送给的《大藏经》等。刻经的数量和规模动不动就刻印数万、数十万,这反映了西夏佛教盛行的状况和刻印能力的不凡。 西夏自印佛经(汉刻本)西夏自印佛经(西夏文刻本)《番汉合时掌中珠》  2)字典的印刷  西夏为了使自己的民族既懂自创的西夏文,又能懂汉字,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从而就导致了有关字典书籍的印刷。其中最有名的是西夏印刷的《番汉合时掌中珠》,这本对每个西夏字和相应的汉字进行了标音、标义。  另一本字典类印刷珍品--《杂字》,则是采用西夏文字刻印的。此外,在这方面还印有《音同》、《五书切韵》、《文海杂类》等。 《杂字》《文海杂类》  3)儒家经典的印刷  西夏也推行儒学,儒学著作是各级的主要学习内容。开始以购买北宋的儒经为主,后来才开始逐步印刷翻译成西夏文的儒学著作。这方成的书籍主要有:《孝经》、《论语》、《孟子》等。   4)历史、政治及兵书的印刷  西夏是一个不断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国家,因此他们非常重视有关兵书著作的翻译出版印刷。现存的西夏文译本有《孙子兵法》、《六韬》、《黄石公三略》、《孙子传》等。在政治、历史方面主要有《三国志》、《十二国略史》、《贞观要文》等。 日历残页图  5)律令、实录和日历等书的印刷  西夏自仁宗时起,其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自已编写的书籍开始多起来,现存这方面的书籍主要有:《天盛年改新定律令》、《贞观玉镜统》。在历书方面有公元1145年印刷的日历残页。   (4)西夏书籍的装帧西夏佛经的经折装  西夏书籍的装帧形式,和北宋时期大体相同,卷轴装、蝴蝶装和经折装都在使用,其中最常用的是经折装。  总的说来,西夏印刷就其规模和技艺水平而论远不如宋代,也不如辽国和金国发达。但作为当时经济、文化落后于宋代的少数民族地区,能这样地重视印刷出版业,应该说对印刷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印刷业发达的金国印刷金国地域图  女真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公元十二世纪初,女真族灭辽国,建立了与南宋对峙的金王朝,金国以今北京为中心,在北方统治了近一百二十年。金国最强盛时期,占有北至黑龙江以北,南至淮河、秦岭,西至山西、陕西一带,共分十九路。(1)金国印刷的发展 1)金国的文化发展  女真族是骁勇善战、俗尚弓马的民族,在北方的统治时期,国家对于思想文化建设,却是比较重视的。早在金太祖天辅三年(1120年)即颁布了女真文字,并注重学习,接受儒家学说思想,加强社会精神道德方面的宣传教育。同时治者也接受辽国的经验,兴办学校 ,提倡发展教育事业。  金政府不但大力宣传尊孔读经、发展教育,还采取许多具体的方针、措施,以鼓励人民读书学习,提高文化水平,根据文化水平的高低程度,制定工资待遇。  2)金国对书籍的收集  金代政府对于图书典籍的收集与保藏十分重视。1125年金灭辽后,收得辽代皇室的全部藏书,首先以此充实了金政府的藏书。  太宗天会四年(1126年)完颜晟等攻克宋朝首都开封后,就开始掠夺和索取宋代大批图书文物,从而使宋朝政府藏书遂被金全部索取而去。  金朝政府不仅极力收取宋代现有藏书,而且对于《崇文总目》内所阙书籍,也下令予以购求 、补充,并广泛收购民间藏书,于是金代政府藏书得以迅速增加,社会上的图书财富也日渐丰富。  3)金国印刷中心的发展  宋高宗南渡临安时,原开封的雕版印刷工人,一部份随政府南迁,一部份则移往北方金代的刻书中心平阳(平阳亦名平水,今山西省临汾县境一带)。从此黄河以北的雕版印刷中心,由河南汴梁转移到山西平阳。(2)金国的政府创办印刷  金国政府的印刷,是在原辽国、北宋占领区印刷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金国非常重视对书籍的收集,这也为金国国子监的印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金代的印书主要以汉字为主,也有女真文印刷的,但出现较晚。出于发展自己文化的需要,金国政府也不断将一些汉文书籍翻译成女真文。 纸币印版图  政府机构中设置有弘文院,专门负责翻译、校勘儒家经典。这方面最早的书籍有《贞观政要》、《白氏策林》等书,后来又陆续翻印了一大批女真文书籍,主要印有经史二十余种以及《老子 》、《荀子》、《扬子》等书籍,其它政府部门及书籍出版管理机构,自然也刻印书籍 ,可惜这些刻本没有流传下来。  金代政府印刷除了大量印刷书籍外,还进行在量的纸币的印刷和发行,当时发行的纸币主要有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等五种大钞,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等五种小钞。可惜这些纸币也没有流传下来,只流传了几块印钞用的铜版。 (3)金国的民间创办印刷《重修政和证类本草》  在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的条件下,金国除政府印刷较发达之外,金国的民间印刷也很发达。  金国的民间印刷,主要集中地中都(今北京)、南京(今开封)、平阳(今山西临汾)、宁晋(今河北宁晋)等地。   金国民间印刷最发达的地方要属山西的平阳府,在平阳府,金国政府设立了经籍所,主要的职责是管理民间的出版、印刷和发行业,从此中我们可以看金国当时民间印刷业发展的程度。  从金代刻书来看, 平阳刻本竟占了一半以上。有些著名的印刷作坊在这里经营时间十分长久,往往子继父业,世代相沿。如晦明轩张氏、中和轩的王宅等个人印刷厂。最有名的印刷书籍是晦明轩张氏刻印的《重修政和证类本草》。 《崇庆新雕改并五音集韵》  在平阳附近,今山西一带,也有很多地方都刻印过书籍的记载,如,太原书坊刻印的《伤寒直格》的医学书。  除此之外,在现在的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地,也存在民间的印刷作坊,其中最有名的是河北西路的宁晋县的荆氏印书作坊,先后刻印的书籍有《五经》、《泰和律义篇》、《广韵》等,荆氏刻本流传下来有《崇庆新雕改并五音集韵》十五卷。荆氏所刻印的书籍在当时很有名,其印模精致,书价便宜,所以销路较广。(4)金国的宗教创办的印刷  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历代的宗教印刷都是很活跃的,金国也不例外,但在金国,以佛教印刷为主,可以说,印刷佛经的活动是连年不断的。 《金藏》  金国初年,他们大多用《辽藏》的印版进行印刷,后来他们得到了开封益州版的《佛藏》进行印刷。随后,各地都有刻印单卷佛经的活动,如,皇统九年(1149年)山西太原府榆次县刻印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卷第六、第四十一卷等等诸多佛经的印刷。  当然,在佛经的印刷方面最有名的是《金藏》的印刷。《金藏》是皇统九年(1212年)至世宗大 定十三年(1173年)刻印,因其保藏于赵城广胜寺,故称《赵城广胜寺藏》,也称《赵城藏》。  据考证《金藏》总数应有七千余卷,但现存四千卷,包括从佛教传入到金代以前在中国流传的佛教经典,从中可以看出金国当时佛经印刷的数量和规模之大。 (5)金国的印刷水平  由于金国的印刷业主要是他们的占领地所保留下来的,所以其印刷水平也有一定的发展,并且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其代表是平阳的印刷水平。 颜体版本的《金藏》  1)印刷材料方面:印刷所用的材料主要为印版、纸、墨等。刻版所用的木材主要是梨木、枣木;制墨大多用松木,制墨业有政府设办的,也有私人设办的;造纸业最发达的仍为平阳府一带,主要是竹纸和白麻纸,在当时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  2)在刻版技术和印刷质量方面:金国的刻版技术与北宋不相上下,所用字体与北宋基本一致,大都使用颜、虞、欧、柳等古代名家的字体。例如,金刻的《重修政和证类本草》一书就是使用颜体,而《金藏》所用的字体有欧体、苏体、颜体等不同版本,但颜体版本较多。然而,使用最多的还是柳体,因为这种字体更适用于刻版,例如,金刻的《萧闲老人明秀集注》和《引证群籍玉篇》都是柳体,这种字体笔画粗细适中的特点。 柳体版《萧闲老人明秀集注》柳体版《引证群籍玉篇》  在金刻版式方面,也是延用北宋的形式,都十分重视边框、行格和中缝鱼尾的装饰,注释也多采用双行小字排版。从刻版刀法来看,也都达到了以刀代笔的技术水平。从印刷质量来看,也具有墨色均匀、轻重适度的特点。(6)金国的图像印刷水平《赵城藏》扉页的佛教图画  在金代的印刷品中,图版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图文并茂的书籍也不少,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属平阳府。在一般书籍中图版的代表作是《重修政和证类本草》一书的草药插图,其插图与实物相似。  平阳图版的另一代表作是《赵城藏》中各卷扉页的佛教图画,其画不但文字刻版有力,而且也都生动有力,代表了金国图版的雕刻水平。  更具代表的《四美图》,图画中刻了王昭君、班姬、赵飞燕、绿珠四位古代美人,从版画上看,版画镌刻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动人,雕绘技术精良。大多数专家认为这是民间的招贴画,即现在的年画一类的东面。 《四美图》平阳招帖画  在现存的平阳印刷品中还有一张招帖画,这是一幅先进行印刷,后用彩色描绘的彩色印刷品,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以上图版反映了金代雕版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唐、宋时期的版画多为宗教佛像绘刻,金代已出现人物版画的刻印,标志着中国版画艺术已开始进入了新的阶段。
篇二:印刷术的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北宋仁宗庆历元年至八年间,即公无年间,一位名叫毕升的普通劳动者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沈括比毕升小十几岁,是同时代的人,而且毕升制造的陶活字后来归沈括的侄子所有,因此,沈括《梦溪笔谈》中关于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是翔实可信的。
然而,一些欧洲人曾经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归功于谷腾堡。谷腾堡是西德人。他发明铅活字印刷术,大约是公元年间的事,比毕升发明陶活字印刷术整整晚了400年。
活字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
象任何发明创造一样,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有它的社会需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的。中国社会进步到北宋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都需要迅速地大量地传播信息。活字印刷术正是为解决这个社会需要所提出的问题而产生的。印刷术必须用纸和墨。中国早在汉代就发明了纸和油烟、松烟两种墨。纸和墨的发明为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战国秦汉以来出现的印章和拓碑等复制文字、图画的方法又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条件。
顾名思义,印刷术的“印”字,本身就含有印章和印刷两种意思;“刷”字,是拓碑施墨这道工序的名称。从印刷术的命名中已经透露出它跟印章、拓碑的血缘关系。印章和拓碑是活字印刷术的两个渊源。
早在公元前4世纪,即战国时期,私人印章就已经很流行了。那时称为“玺”。秦始皇灭六国,得楚和氏璧,凿国玺,“玺”字从此被封建帝王所垄断。皇帝的印章才得称玺,一般人的玺只好称印称章。汉代印章盛行。起初的印章多是凹入的阴文,用于封泥之上,后来纸张流行,封泥逐渐失去效用,水印起而代之,凸起的阳文多起来。印章创造了从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字的方法,阳文印章提供了一种从阳文反写的文字取得阳文正写的文字的复制技术。
印章的面积本来很小,只能容纳姓名或官爵等几个文字。东晋时期,道教兴起。道教的一派注重符录。他们在桃木枣木上刻文字较长的符咒,从而扩大了印章的面积。据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一书中记载,道家有一种刻着120个字的复印。可见当时已经能够用盖印的方法复制一篇短文了。这实际上就是雕版印刷术的先驱。
拓碑是印刷术的另一个渊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当时儒家典籍全凭经师口授,学生笔录。因此,不同的经师传授同一典籍也难免会有差异。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政府立石将重要的儒家经典全部刻在上面,作为校正经书的标准本。为了免除从石刻上抄录经书的劳动,大约在公元4世纪左右,人们发明了拓碑的方法。拓碑的方法很简便。把一张坚韧的薄纸浸湿后敷在石碑上,再蒙上一张吸水的厚纸,用毛刷轻敲,到纸陷入碑上刻字的凹穴时为止,然后揭去外面的厚纸,用棉絮或丝絮拍子,蘸着墨汁,轻轻地均匀地往薄纸上刷拍,等薄纸干后揭下来,便是白字黑地的本。这种拓碑的方法,跟雕板印刷的性质相同,所不同的是,碑帖的文字是内凹的阴文,而雕板印刷的文字是外凸的阳文。石碑上的文字是阴文正写。拓碑提供了从阴文正字取得正写文字的复制技术。后来,人们又把石碑上的文字刻在木板上,再从而传拓。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诗中曾说:“峄山之碑野火焚,
枣木传刻肥失真”。这和雕板印刷已经所差无几了。
在唐代,印章与拓碑两种方法逐渐发展合流,从而出现了雕板印刷术。唐穆宗长庆四年十二月十日,即公元825年1月2日,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作序,说到当时杨州和越州一带处处有人将白居易和他自己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售卖或用来换茶酒。“模勒”就是刊刻。这是现存文献中有关雕板印刷术的最早记载。公元836年,唐文宗根据东川节度使冯宿的报告,下令禁止各道私置日历版。冯宿在他的报告中说:“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奏请颁布新历书的时候,民间私印的历书已飞满天下。”可见当时民间从事雕板印刷业的人是很多的。1900年在甘肃敦煌县千佛洞发现的藏书中有一卷雕板印刷的《金刚经》,其末尾题着“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d为二亲敬造”一行字。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有确切日期的最早的印刷品。这书的形式是卷子,长约1丈 6尺,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最前面是一幅扉画,画的是释迦牟尼在只树给孤独园说法的情景。其余印的是《金刚经》全文。这个卷子图文都非常精美,雕刻的刀法细腻,浑朴凝重,说明当时刊刻印刷的技术都达到了相当纯熟的程度。
随着印刷品种和数量的急剧增长,每印一种书就要雕刻一回板,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当可观。于是,就向人们提出寻求一种更简便、更经济的印刷技术。至迟到唐代后期,已经有了用单个佛象印连续重复印制的千佛象手卷。过去英、法、德、日等国家的考古队在中国新疆各地曾发现过大量的这种千佛像手卷。英国博物馆藏有一幅这样的手卷,全长17英尺,约合5.18米,上面印着468个佛像。另外,在雕板过程中,刻错字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刻错一个字就废掉一块板太可惜、太浪费了。聪明的工匠们想出一个补救的办法,就是用凿子将错字挖掉,再用一块同样大的木块刻好字补上。这些都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经验、借鉴。由此可见,虽然活字印刷术是毕升个人的发明创造,但这里面确实凝聚着前朝历代很多劳动者的智慧。
印刷术的发明自从有了纸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的人多起来了,对书籍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
晋朝初年,官府有书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南北朝时候,梁元帝在江陵有书籍七万多卷、隋朝嘉则殿中藏书有三十七万卷,这是我国古代国家图书馆最高的藏书记录。除了官府藏书,私人藏书也越来越多。比如晋朝郭太,有书五千卷;张华搬家的时候,单是搬运书籍,就用了三十辆车子。印刷术发明以前,只有官府和郭太、张华那样的富人才能有这么多的藏书,一般人要得到一两本书也很不容易,因为那时的书都是手抄本。要抄这么多的手抄本,得花费多少人力呀!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怎么能够满足社会上的需要呢?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项科学发明,只要社会上迫切需要它,同时又有产生它的物质条件,那么,它就会很诀出现的。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就是这样。在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前,社会上已经广泛应用印章和拓碑。印章有阳文和阴文两种,阳文刻的字是凸出来的,阴文刻的字是凹进去的。“如果使用阳文印章,印到纸上就是白底黑字,非常醒目。但是印章一般比较小,印出来的字数毕竟有限。刻碑一般用阴文,拓出来的是黑底白字,不够醒目。而且拓碑的过程比较复杂,用来印制书籍也不方便。但是,拓碑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石碑面积比较大,一次可以拓印许多字。如果截长补短,把拓碑和印章的各自特点结合起来呢?情况当然就不一样了。我国劳动人民在拓碑和印章这两种方法的启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的方法是这样的: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画,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画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
书了。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自纸复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成功了。这种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
我国的雕版印刷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对这个问题,历史学家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但多数人认为是在唐朝时候发明的。
在隋末唐初,由于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文化事业也跟着繁荣起来,客观上产生雕版印刷的迫切需要。
根据明朝时候邵经邦《弘简录》一书的记载: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收集封建社会中妇女典型人物的故 事。编写了一木叫《女则》的书。贞观十年土长孙皇后死了,宫中有人把这本书送到唐太宗那里。唐太宗看到之后,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出来。贞观十年是公元六三六年。《女则》的印行年代可能就是这一年,也可能稍后一些。这是我国文献资料中提到的最早的刻本。从这个资料来分析。可能当时民间已经开始用雕版印刷来印行书籍了,所以唐太宗才想到把《女则》印出来。雕版印刷发明的年代,一定要比《女则》出版的年代更早。到了九世纪的时候,我国用雕版印刷来印书已经相当普遍了。
唐朝诗人白居易把自己写的诗编成了一部诗集――《白氏长庆集》长庆四年十二月十日(公元八二五年一月二日),白居易的朋友元稹给《白氏长庆集》写了一篇序文,序文中说:当时人们白居易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贩卖,到处都是这样。从前人们把刻石称为“模勒”,到了唐代,也就把雕版称为”模勒“了。这里的“模勒”两字就是雕版印刷的意思。《旧唐书》还有这样一条记载,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十二月,唐文宗下令各地,不得私自雕版印刷历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另外一些古书的记载情况是这样:当时剑南、两川和淮南道的人民。都用雕版印刷历书,在街上出卖。每年,管历法的司天台还没有奏请颁发新历,老百姓印的新历却已到处都是了。颁布历法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东川节度使冯宿为了维护朝廷的威信,就奏请禁止私人出版历书。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一道命令怎么禁得了呢?虽然唐文宗下了这道命令,民间刻印的历书仍旧到处风行。就是在同一个地区,民间印刷历书的也不止一家。黄巢起义的时候,唐僖宗慌慌张张逃到了四川。皇帝也逃跑了,当然没有人来管理禁印历书的事了。因此,江东地方的人民就自己编印了历书出卖。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八八一年),有两个人印的历书,在月大月小上差了一天,发生了争执。一个地方官知道了,就说:“大家都是同行做生意,相差一天半天又有什么关系呢?”历书怎么可以差一天呢?那个地方官的说法真叫人笑掉了牙。这件事情却告诉我们,单是江东地方,就起码有两家以上印刷历书。当时跟着唐僖宗逃到四川的柳毗在他的《家训》的序里也说,他在成都的书店里看到好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书籍。这些书大多是雕版印刷的。可见当时成都的印刷业比较发达,不但印历书,还印其他各种书籍了。唐朝刻印的书籍,现在保存下来只有一部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 咸通九年是公元八六八年,离开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这一千多年前的印刷品,是怎样保存下来的呢?这里还有一段故事。甘肃省墩煌东南有坐鸣沙山,早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些佛教徒在这里开了山洞,雕刻佛像,建筑寺庙。山洞不断增加,佛像也跟着增多,人们就把这里称为 “千佛洞”。一九零零年,有一个王道士在修理洞窟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密闭的暗室,打开一看,里面堆满了一捆捆纸卷,其中有相当多的纸卷是唐代抄写的书籍,还有一卷是唐代刻印的《金刚经》。这部《金刚经》长约一丈六尺,高约一尺,是由七个印张粘连而成的卷子。卷首有一幅画,
上面画着释迦牟尼对他的弟子说法的神话故事,神态生动,后面是《金刚经》的全文。卷未有一行文字,说明是咸通九年刻印的。
这本书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雕板印刷书籍。图画也是雕刻在一块整版上的,也许是世界上最早的版画。
到了五代时候,有个封建官僚叫冯道。他在短短的五个朝代中做过四个朝代的大官,是个卑鄙无耻的家伙。他看到江苏、四川等地人民贩卖的印本书籍,各种各样都有,单单没有儒家经典,就在后唐长兴三年向皇帝建议雕版印刷儒家经典。
当时共印九种经书,经历了四个朝代,直到后周广顺三年,先后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才全部刻成。因为这次刻书影响比较大,后来竟有人认为印刷术是五代时候冯道发明的,这当然是错误的。
到了宋朝时候,印刷业更加发达起来,全国各地到处都刻书。北宋初年,成都印《大藏经》,刻板十三万块;北宋政府的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印经史方面的书籍,刻板十多万块。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当时印刷业规模之大。宋朝雕板印刷的书籍,现在知道的就有七百多种,而且字体整齐朴素,美观大方,后来一直为我国人民所诊视。宋朝的雕版印刷,一般多用木板刻字,但也有人用铜板雕刻。上海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广告所用的铜版,可见当时也掌握了雕刻铜版的技术。说起印制书籍,雕版印刷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一种书,只雕一回木板,就可以印很多部,比用手写不知要快多少倍了。可是用这种方法,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板,费的人工仍旧很多,无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书籍,有些书字数很多,常常要雕好多年才能雕好,万一这部书印了一次不再重印,那未,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没用了。有什么办法改进呢?
到了十一世纪中叶(宋仁宗庆历年间),我国有个发明家叫毕升,终于发明了一种更进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把我国的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毕升用胶泥做成一个一个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这就是一个一个的活字。印书的时候,先予备好一块铁板,铁板上面放上松香和蜡之类的东西,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密密地排满活字,满一铁框为一版,再用火在铁板底下烤,使松香和蜡等熔化。另外用一块平板在排好的活字上面压一压,把字压平,一块活字版就排好了。它同雕版一样,只要在字上涂墨,就可以印刷了。为了提高效率,他准备了两块铁板,组织两个人同时工作,一块板印刷,另一块板排字;等第一块板印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铁板互相交替着用,印得很快。毕升把每个单字都刻好几个;常用字刻二十多个碰到没有予备的冷僻生字,就临时雕刻,用火一烧就成了,非常方便。印过以后,把铁板再放在火上烧热,使松香和蜡等熔化,把活字拆下来,下一次还能使用。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胶泥活字,称为泥活字,毕升发明的印书方法二和今天的比起来,虽然很原始,但是活字印刷术的三个主要步骤一制造活字、排版和印刷,都已经具备。所以,毕升在印刷方面的贡献是非常了不起的。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里,专门记载了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以后,朝鲜人民又开始用泥活字等方法印书,后来又采用木活字印书。到了十三世纪,他们首先发明用铜活字印书。我国使用铜活字印书比朝鲜稍晚。朝鲜人民还创造了铅活字、铁活字等。
然而,真正利用油印技术印刷文件的人是旅居英国的匈牙利人盖斯特泰纳。1881年左右,他用涂蜡的纤维纸作为模版,用铁笔把要印刷的资料刻于其上,铁笔刻写之处,纤维便出现微孔,然后将油墨刷于版上,用滚筒压紧推动,使油墨透过蜡版,粘附在下面的纸上。
发明家爱迪生在20世纪初也对孔版印刷进行过研究,他把铁笔与马达配合起来,通过控制马达来使铁笔在纸上刻划,制成油印版。虽然这处方法当时未得以广泛重视,未能投入实用,但其原理却启发了后人。
1888年,盖斯特泰纳用打字机代替铁笔,他将打字机上的色带卸下,使字直接打在蜡纸上,字迹在蜡纸上留下痕迹。卸下蜡纸,铺于纸上,涂墨压印,获得了成功。
10余年后,奥地利人克拉博发明了旋转式油印机,使得油印的速度大大地提高。
凹版印刷术──凹版印刷术大约产生于15世纪中叶,其原理是使印版的图文低于空白部分,版面结构类似于我国古代的拓石,只是着墨部位正好与拓石相反。由于用这种印刷方法印刷出来的成品表面墨迹微微凸起,易于辨别,难以模仿,所以多用于印制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
凹版印刷的印版可分为雕刻凹版,蚀刻凹版和照相凹版。
雕刻铜凹版印刷是意大利人腓纳求赖发明的,1477年,曾有人用此方法印制过地图。到19世纪初叶,欧洲开始用此方法复制名画,印有价证券,使凹版印刷术逐渐地发展一种独具特色的印刷方法。
现代胶版印刷与照相凹版印刷:胶版的画线具有亲油性,可吸附油墨;湿滚筒供应水分的非画线部分则不附沾油墨。版上所沾附的油墨是用来印在胶质布卷筒上,再转印在纸面上的。此即为胶版印刷。在照相凹版印刷的铜上有经腐蚀而产生的凹洞可制作画线,由凹洞的容积来决定画线的浓淡。先将滚筒涂上油墨,再用刮刀刮过,只留下凹洞的油墨,当压过时凹洞中的油墨就印到纸上了。
凸版印刷术──凸版印刷就是印刷的图文部分高出空白部分,印刷时,图文部分涂墨,然后覆纸、加压,油墨就从印版上转印到纸面上。
在中国发明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影响下,公元1445年,德国人约翰?古腾堡制成了铅活字和木制印刷机械。当时,中国和朝鲜早已出现了铅活字,但夏天腾堡不仅使用铅、锡、锑来制做活字,而且还制做了铸字的模具,因此制做的活字比较精细,使用的工具和操作方法也很先进,他还创造了压力印刷机和研制了专用于印刷的脂肪性油墨。由于古腾堡的一系列创造发明,从而成为了举世公认的现代印刷术的奠基人,他所创造的一整套印刷方法,一直沿用到19世纪。
在古腾堡创造了凸版印刷术后,西欧亦有人仍在不断地为提高印刷技术而努力,先后创造和完善了纸型铅版、橡皮凸版等复制版的制作工艺、提高了凸版印刷品的质量、印量和印速。
篇三:中国印刷术的发展过程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
中国印刷术的发展过程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姓名:杨雪
:艺术设计学院 环艺08-3
中国印刷术的发展过程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印刷术的特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是古代印刷术的重大突破。
1944年,于成都唐墓,发现唐末期的雕版印刷品。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雕版印刷唐代尚未盛行。五代时期开始印制大部儒家书籍冯道始印“五经”。以后,经典皆为版刻本。
宋代,雕版印刷已发展到全盛时代,各种印本甚多。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因此,对刻印无价值的书,有以“灾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可见当时刻书风行一时。
而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后来王祯创制了木活字。明代木活字本较多,多采用宋元传统技术。《唐诗类苑》、《世庙识余录》、《璧水群英待问会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清代,木活字技术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空前的发展。
中国是印刷技术的发明地,很多国家的印刷技术或是由我国传入,或是由于受到中国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日本是在中国之后最早发展印刷技术的国家,公
元8世纪日本就可以用雕版印佛经了。朝鲜的雕版印刷技术也是由中国传入的,高丽穆宗时(998~1009年)就开始印制经书。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经中亚传到波斯,大约14世纪由波斯传到埃及。波斯实际上成了中国印刷技术西传的中转站,14世纪末欧洲才出现用木版雕印的纸牌、圣象和用的拉丁文课本。我国的木活字技术大约14世纪传入朝鲜、日本。朝鲜人民在木活字的基础上创制了铜活字。
我国的活字印刷技术由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1450年前后,德国美因兹的谷腾堡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用合金制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根据他从葡萄酒压榨机改进的机器设计,古登堡开发了使用凸起的活字,从一开始就使用油性墨。
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而建立这一伟绩殊勋的莫大光荣属于中华民族。印刷促进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推广,书籍价格便宜使更多人可以获得知识,因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印刷技术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进程,它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条件。马克思把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称为“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技术为现代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
相关热词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包书皮好看的十种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