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的产品直到售出也只是半成品,这样的情况该如何结转生产成本的结转?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能示范一下,成本结转账务及方法吗(工厂性质的)?具体事例说明!
如:月末,(1)将所有制造费用归集转入生产成本,(2)将生产成本、半成品、在线半成品转入生产成本,(3)最后将生产成本转入库存商品中
这三步中的第二步能以具体实例让我理解一下吗,谢谢
另外,如果要算某产品的单个成本,考虑到耗用的料工费,其中
某产品耗用的材料的公式?某产品耗用的人工的公式?某产品耗用的间接费用公式?
请详解,不胜感激!111
你的问题真的很大,爱问这样的问题真的很多。算了,俺答了你这个题,存上,以后就COPY着用了。
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这可以写一本书,呵呵。建议你找本《成本会计》来看。
以最基本的品种法来说,基本步骤:
一、归集分配要素费用。指:生产领用原材料、工人工资及福利费、折旧、等等等等。
(1)直接耗用的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某材料
(2)、共耗材料
分配率=共耗材料费/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定额消耗量。
分配后做上述相同分录。
(1)、工资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工资
如果工人做两种以上产品,则
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
(2)、福利费
工资的14%。计算与分录同上。
3、其他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如计提折旧、车间发生的各项杂费等,略。
二、归集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1、辅助生产费用
将第一步骤中记入“
你的问题真的很大,爱问这样的问题真的很多。算了,俺答了你这个题,存上,以后就COPY着用了。
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这可以写一本书,呵呵。建议你找本《成本会计》来看。
以最基本的品种法来说,基本步骤:
一、归集分配要素费用。指:生产领用原材料、工人工资及福利费、折旧、等等等等。
(1)直接耗用的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某材料
(2)、共耗材料
分配率=共耗材料费/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定额消耗量。
分配后做上述相同分录。
(1)、工资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工资
如果工人做两种以上产品,则
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
(2)、福利费
工资的14%。计算与分录同上。
3、其他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如计提折旧、车间发生的各项杂费等,略。
二、归集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1、辅助生产费用
将第一步骤中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成本进行归集,将总额按受益对象分配至相应的账户中。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如果受益对象为产品的话)
借:制造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企业只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只需这样即可。当企业有两个以上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则必须选择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等方法进行分配后再做账务处理。此略。
2、基本车间的制造费用。
首先归集凡是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所有总额。
当车间有两种以上产品的时候:
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贷:制造费用
三、归集分配“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先将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账户的所有金额进行归集,然后选择一定的方法,如约当产量法,将该账户的本月累计发生额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企业生产两种以上产品,则需要将上述步骤进行两遍以上。
约当产量法,略。
分配后,做:
借:库存商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上述成本核算步骤不得颠倒。
最后交待一句,成本核算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明细核算!
回答数:985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成本结转方法及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页¥0.503页1下载券4页免费3页1下载券8页1下载券 3页1下载券3页免费68页免费30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7页2下载券1页免费1页免费3页1下载券3页免费
成本结转方法及分析|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如何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进行成本还原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19:43:25
所谓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还原为按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假定甲产品由两个生产步骤制成,第一生产步骤生产的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而直接为第二生产步骤领用,半成品成本在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明细账之间直接结转。
甲产品第二步骤所耗半成品成本费用,恰好是第一步骤生产的半成品成本,两者可以抵销,如要进行成本还原,方法很简单,只要将所耗半成品成本略而不计,而将两个步骤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分别汇总即可。这样,还原后的成本构成为:原材料费用350元,工资及福利费600元,制造费用300元,合计1250元。但在实际工作中,各步骤间半成品的结转往往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因而上步骤所产半成品数量与下步骤所耗半成品数量往往不相等,上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与下步骤所耗半成品费用不能抵销,这就需要进行专门的成本还原。通常采用的成本还原方法是:将本月产成品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的成本构成进行还原。
例:假定大新工厂的甲产品生产分两个生产步骤,分别在两个车间进行生产。第一车间生产半成品200件。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算出的本月产成品所耗上一车间半成品费用为10660元,按照第一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算出的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21400元的成本构成进行还原,求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甲产品成本。根据两个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有关资料,编制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如下。
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金额单位:元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还原
还原后产成品总成本
还原后产成品单位成本
产量(吨)
还原分配率
工资及福利费
表中第①行还原前产成品成本,应根据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完工转出产成品成本填列,其中“半成品”成本项目10660元是成本还原的对象;第②行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应根据第一车间甲半成品成本明细账中完工转出半成品成本填列,其中各成本项目费用之间的比例,是成本还原的依据。进行成本还原的步骤如下:
①计算还原分配率:还原分配率即每一无所产半成品成本相当于产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若干元。计算公式为:
还原分配率=本月产成品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合计/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
仍以前例资料计算为:
还原分配率==0.4981
②以还原分配率分别乘以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各个成本项目的费用,即可将本月产成品所耗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的成本构成进行分解、还原,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本例,通过计算,还原算出第二车间产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10660元中的原材料费用为4583(即1)元,。还原扣的三个项目费用之和等于还原对象,应与产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10660元相抵销。
③将表中第①行的“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与第③行产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还原值中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按成本项目分别相加,即为第④行与第①行数字相比较,产成品总成本相同,但各项费用构成不同。
这样还原算出的产成品费用的构成,就是本月所产半成品的成本构成。因为产成品成本中所耗半成品还原后的各项费用,是以本月所产生半成品的费用,分别乘以相同的倍数(还原分配率)计算求得的,因而两者的各项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变,也就是说,是将第二车间产成品中的半成品费用,按本月第一车间生产的半成品成本构成还了原。
如果甲产品生产步骤不是两步,而是三步,按照上述方法,应先从第三步还原,将其所耗第步骤生产的半成品成本进行分解、还原,但还原扣的“半成品”项目还会有未还尽的综合费用,即第二步骤产品消耗的第一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这时还应再进行一次还原,直至“半成品”项目的综合费用全部分解,还原为原始成一项目时为止。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采用综合结转法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从各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可以看出各步骤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从而有利于各生产步骤的管理。但是成本还原工作繁重。因此,这种结转方法只宜在管理上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而不要求进行成本还原的情况下采用。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系人:陈薇&
电 话:(010)- 95016
传 真:(010)-
邮 编:100107
地 址:北京朝阳区北苑路13号领地OFFICE大厦B座7层
领导题词及企业文化
公司资质牌照及荣誉证书您的位置: > 学习资料 > 第八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发布时间: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 &&&&&&&&&&&&&&&&&&&
&&&&&&&&&&&&&&&&&&&&&&& &&&&&&&&&&& A
&&&&&&&&&&&&&&&&&& &&&&&&&&&&&&& A
&&&&&&&&&&&&&&&& &&&&&&&&&&&&&&&&&&&&&
&&&&&&&&&&&&&&&&&& &&&&&&&&&&&
&&&&&&&&&&&&&&&&&&& &&&&&&&&&&&&&
&&&&&&&&&&&&&&&&&&&&&&&&&&&&&&&&&&&&&&&&&&
&&&&&&&&&&&&&&&&&&&&&&&&&&&&&&&&&&&&&&&&&&&
&&&&&&&&&&&&&&&&&&&&&&&&&&&&&&&&&&&&&&&&&&&&&
Copyright & 2011 吴江市教育局职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创新:分项分步结转法|2013年|第九月|财会月刊(上)|改革探索|历年期刊|财会月刊
2013年 第 17 期总第 669 期
财会月刊(上)
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创新:分项分步结转法
【作  者】袁太芳(教授)【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
341000)【摘  要】&&&&& 【摘要】本文在对比分析传统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传统分步法优点的方法:分项分步结转法。分项分步结转法本质上归集时与平行结转分步法一样,只归集本步骤投入发生的生产费用,与其他步骤无关;分配时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类似,成本随着实物的转移而结转,不同的是,成本转移到月末的后续各个步骤结存实物上,而非一定是下一步。【关键词】逐步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 分项分步结转法&& 成本
一、问题的提出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传统的分步法有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两种。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结转半成品成本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综合结转法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综合记入各该步骤的产品成本计算表的“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分项结转法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计算表的各个成本项目中;如果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在半成品明细账登记半成品成本时,也要按照成本项目分别进行登记。逐步结转分步法的分配对象是广义的完工产品和狭义的在产品。此方法的优点是:成本计算对象是企业产成品及各步骤的半成品,便于分析和考核企业产成品、各步骤半成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半成品成本都是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费用余额,反映了各步骤的在产品成本,为在产品的实物管理、资金管理提供了资料。缺点是:核算工作的及时性也较差;如果采用综合结转法,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如果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的核算工作量大。平行结转分步法是仅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费用,并从这些费用计算出计入产成品(狭义完工产品)的“份额”,在平行结转、汇总出产成品的成本。此方法的特点是各生产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生产费用;各步骤之间不结转半成品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分配对象是狭义的完工产品和广义的在产品。此方法的优点是: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可以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工作;能够直接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产成品成本资料,不必进行成本还原。缺点是:不能全面地反映各步骤生产耗费的水平,不利于各步骤的成本管理;各步骤间不结转半成品成本,导致半成品实物转移与费用结转脱节,不能为各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正好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相反。那么,能否设计出一种结合两者优点,即不必进行成本还原、既能计算广义完工产品又能计算广义在产品、成本随着实物转移而结转、便于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的方法呢?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提出分项分步结转法。二、分项分步结转法的原理分项分步结转法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本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再以一定的分配方法按成本项目分项分配给各受益对象,通过对各受益对象的承担费用进行归类列表来计算成本。分项分步结转法计算基础是将月末各步骤的投入生产费用数据保留在本步骤,产出的产品或半产品产量要有完善的数据统计,并在月末核对最终在各步骤的完工产品、半成品及月末在产品结果,已转入后续步骤的半成品只核对统计过程,不作为产出结果。如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顺序经过一、二、三车间分步生产,一、二车间之间经过半成品库1,二、三车间之间经过半成品库2。经半成品库的生产情况资料如表1所示。
对上表进行分析,该企业此种产品生产线在月末的最终生产情况是最终产品为300件,月末一车间、半成品1、二车间、半成品2、三车间分别结存40件、10件、50件、80件和80件,产成品300件为1、2、3步均完工,月末三车间的80件为1、2步完工+3步未完工,半成品2的80件为1、2步完工,其他类似。由此得出各步骤生产数量统计表如表2所示。
在上述表格中之所以部门从上到下列示为三车间到一车间,主要是各步骤的生产成本分配有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在采用先进先出法分配成本时此列示就可以带来很大的便利。此方法的思想是按步骤归集本步骤生产费用,分配给最终产出在后续各步及本步的库存商品、半成品及在产品之结果,即分配对象是多个,要明细化,不能简单地合并。如本例中第1步的分配对象6个:产成品1个、3个车间的月末在产品和2个半成品库的月末半成品;同理,第2步、第3步的分配对象4个和2个。经过归集分配,可得完工产品或在产品成本输出表如表3所示。
注意各步骤结转过来汇总的生产费用不能简单地合并,而是要分项分步列示成一个矩阵,以便清晰地列示各步骤为此产出的完工产品或在产品所作的“贡献”及按项目反映的成本构成。账务处理时,由于上个月末的结存在产品、半成品的成本是成本随着实物的转移而结转,因此在月初要先将上月已转出的各步骤费用“归位”,采用红字冲销,分录为:借:自制半成品、基本生产成本——第N+1步等&&&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N步& 月末按最终的完工产品,结存在产品、半成品随着实物的转移而结转,分录为:借:库存商品&&& 自制半成品、基本生产成本——第N+1步等&&&&&&&&& &&&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N步&&&&&&&&&&&&&&&&&&&&&&&&& 通过上述分析,分项分步结转法既可适用于装配式的多步骤生产,也可适用于连续加工式的多步骤生产,当然也要考虑到管理上的要求。三、分项分步结转法的特征分项分步结转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满足生产和管理要求的各个生产步骤。月初结存的在产品费用等同于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广义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仅指本步本月投入生产费用,按步骤归集后,分配的对象是本步骤和后续步骤的受益方——产成品、半成品和在产品应享有的“份额”。分项分步结转法的成本计算期是每月计算一次,为固定计算期。月初将上月末各步骤转入到后续步骤中(未完工产成品)的半成品、在产品生产费用先转回;平时各步骤投入生产费用进入相应的步骤;月末分配计算并结转各步骤的产成品、半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注意本步骤未完工的狭义在产品成本不结转。分项分步结转法各步骤生产费用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向本步骤和后续步骤的各受益对象分配相应的“份额”。主要的分配方法有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等。对某步骤而言,投入按本步骤费用,产出按后续各步骤的受益对象,导致分配对象的多元化,而不似传统的仅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两个分配对象。就此可认为,分项分步结转法是品种法的拓广。分项分步结转法本质上归集时与平行结转分步法一样,只归集本步骤投入发生的生产费用,与其他步骤无关;分配时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类似,成本随着实物的转移而结转,不同的是,成本转移到月末的后续各个步骤结存实物上,而非一定是下一步。和逐步结转分步法相比,分项分步结转法不需要一步一步结转,归集时不需要依赖于前一步的计算结果,分配对象是针对后续步骤的产出的产成品、半成品和在产品,不仅仅是本步的完工产品及在产品。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相比,分项分步结转法归集本步投入发生费用思想是一样,但在分配时,它不仅仅针对狭义的完工产品,还要分配给未消耗的半成品、在成品,并要求和狭义的完工产品一样在账务上进行结转,即广义的在产品不会捆绑在一起。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分项分步结转法有以下特点:1. 分项分步结转法克服了原来分步法的一系列缺点。不必像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一样需要进行成本还原;通过此方法的计算,既能计算广义完工产品的成本,又能计算广义在产品的成本;其月末计算的成本,会随着实物转移而结转,便于加强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各步的成本归集和分配独立进行,不会影响成本计算的及时性。2. 分项分步结转法将逐步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月末计算并结转成本后,既能算出逐步结转法下的广义完工产品和狭义在产品的结果,又能算出平行结转法下的狭义完工产品和广义在产品的结果,将这两种方法进行完美的结合。3. 分项分步结转法将产品成本和责任成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产品成本是按成本项目来反映,而责任成本是按责任单位来反映。通过产品成本输出表可以看出,其列数可以分别算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数据,满足产品成本计算和分析要求;其行数可以分别算出第1步、第2步……等各步骤数据,代表各步为产品贡献的料、工、费,便于和各项定额对比,满足业绩考核的要求。4. 分项分步结转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增加了核算工作量。由于月初要将上月结转出去的广义在产品成本进行转回“归位”,月末在分配时又增加了分配对象,同时进行相应地账务结转,这些无疑增加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但基于成本核算的目的是算为管用,工作量的适当增加只要能带来更大的管理效益就是可行的。四、分项分步结转法的应用由于对装配式多步骤生产分项分步结转法的应用较为简单且易于理解,因此下文将举一个连续加工式多步骤生产的应用案例。例:某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丙种半成品,第二车间将丙种半成品加工成乙种半成品,第三车间将乙种半成品加工成甲产品,原材料在各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车间在产品在本车间的加工程度均为50%。各步骤的成本结转均使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月初一、二、三车间结存在产品数量分别为80件、60件和20件,月初在产品的生产费用资料及本月各车间投入生产费用资料见表4 ~ 6。
月初,对二、三车间结存在产品的第1步费用用红字冲销进行“归位”。借:基本生产成本——第1步(二车间)&387 (代表红字)&&&&& &&&&&&&&&&&&&&&&&&&&&&& ——第1步(三车间)&&&&&&&& 129&&&&& &&&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1步(一车间)&&& 516&& 对三车间结存在产品的第2步费用用红字冲销进行“归位”。借:基本生产成本——第2步(三车间)&&&&&&&& 104&&&&& &&&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2步(二车间)&&&&&&&&&&& 104&& 根据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利用约当产量法可分别得出第1 ~ 3步的生产成本计算表(见表4、5、6)。将上述3步的计算结果进行汇总,可得产成品的成本汇总资料(表7)和月末在产品的生产费用资料(表8)。
结转完工产品分录为:借:库存商品&&&&&&&& 25 875.29&&&&& &&&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1步&&&&& 16 147.35&& &&&&&&&&&&&&&&&&&&&&&&&&&& ——第2步&&&&&& 5 100&& &&&&&&&&&&&&&&&&&&&&&&&&&& ——第3步&&&&&& 4 627.94&& 月末,结转二、三车间结存在产品的第1步费用:借:基本生产成本——第1步(二车间)&& 5 382.45&&&&&& &&&&&&&&&&&&&&&&&&&&& ——第1步(三车间)&&& 4 305.96&&&&& &&&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1步(一车间) 9 688.41&& 结转三车间结存在产品的第2步费用:借:基本生产成本——第2步(三车间)&&&&&&&& 1 360&&&&& &&&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2步(二车间)&& 1 360&& 通过表7,可知完工库存商品300件的总成本为25 875.29元。三个行数分别为16 147.35、5 100、4 627.94,代表1、2、3步为完工产品所做的贡献;三个列数分别为12 450、4 364.93、9 060.36,代表完工产品的成本项目结构(料、工、费)。通过表8,可分别计算出本步月末在产品累计费用、本部完工半成品累计费用、本步月末在产品本部贡献费用、本部完工半成品本部贡献费用、本步为后续步骤所贡献费用、本步为最终完工产品所贡献费用等。主要参考文献于富生,黎来芳.成本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成本的结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