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市场形容竞争激烈中苹果与ibm这两家形容竞争激烈对手握手言和目的是什么

今日CPU导读
&&&&&& &&&IBM大战苹果 史上最值得收藏的25台PC
IBM大战苹果 史上最值得收藏的25台PC
日 00:07&出处:&【原创】 作者:互联网整理 编辑:
年:世界首款计算机
  泡泡网频道2月12日&世界上第一台PC诞生于1971年,至今已经有40年历史,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那些经典的机型吧。如今看起来已经是古董的它们,在PC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来看看这25台PC都有哪些,你又用过或者认得几款呢?
● Kenbak-1
   这款由Kenbak公司推出的Kenbak-1号称是世界上第一款个人计算机,于1971年推出,当时的售价为750美元,并在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上登有极小的广告进行销售。由于受时代和技术的限制,Kenbak-1只能使用TTL(晶体管逻辑)部件。1973年,Kenbak公司宣布倒闭,Kenbak-1计算机也一共才售出40台。
● Xerox Alto
   1973年,施乐公司制造出了了他们使用GUI界面的小型计算机系统--Xerox Alto。Xerox的人员将其称之为“个人使用的计算机”,在当时,它具有一些革命性的新特性:完全的图形化用户界面、面向对象的编程接口,全鼠标操作、以太网接口。这台机器和其他的小型机不同,它通常是单个人使用,全部设备可以放在一起,可以说这是最早的个人电脑之一。其上出现了第一批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文字处理系统Gypsy、第一个多人联机游戏Alto Trek,可以说是70年代的一个奇迹了。但这些在当时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因为他们的系统过于昂贵,需要数万美元才能组成一套完整的配置,因此,仅仅生产了数千台,提供给美国的几家大学使用,未投入商业化生产。
1974年:Intel 8008处理器
● SCELBI-8
   SCELBI公司在1974年3月推出一种基于Intel 8008微处理器的PC,售价565美元,名为SCELBI-8H。SCELBI也许在广告中被吹捧为一台小型计算机,但根据绝大多数定义来判断,它实际上是台不折不扣的微型计算机,也应该算是首台在美国售出的微型计算机。它具有1KB可编程存储器,若接受一项需要额外收费2760美元的升级服务就可将内存扩展至16KB。该型号主要针对科学界。由于销量惨淡,当年12月SCELBI就停止了SCELBI-8H的生产。随后针对商用市场的SCELBI-8B也仅仅卖出200台。与稍后出现并在市场上挺立了几年之久的MITS Altair不同,Scelbi并没有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但产量之低却令它在收藏市场上变的奇货可居。
   1974年6月,美国的无线电子杂志第一次以PC机作为封面,图中即为这台Mark 8电脑。一名叫Jon Titus的佛尼吉亚理工大学博士在读生设计了Mark-8型电脑。这台电脑基于Intel 8008处理器,拥有简单易操作的前面板,总计768byte内存。Jon本人都记不起这台电脑诞生的确切日期,只记得是下午2点半,1973年的中期。随后,Mark-8作为消费电子产品登上Radio Electronics封面。Mark 8并非以整机形式贩卖,首先你要花5美元购买一本说明书,然后再买一块50美元的电路板,和现在的主板概念十分类似,接下来便要自己动手来组建这台电脑了。尽管操作难度极高,所需专业知识在当时也是一般人能达到要求的,单着组织不了狂热爱好者们纷纷使用各种不同的零件来组建一台Mark 8型电脑。这在当时掀起了一股DIY PC的风潮,也可认为是如今DIY的鼻祖。
1975年:首款个人电脑
● MITS Altair 8800
   很多电脑史学家目前还在争论MITS推出的Altair是否才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首款个人电脑,因为有很多人认为Kenbak-1和Micral-N这其中的一款才是。我们暂且不管谁才是首款个人电脑,但它们的意义却都相当的大。1975年4月,Altair 8800开始发售,它的起步价格为397美元,配备有一个成套工具、一个主板、一个英特尔8080 和256字节的RAM。而在当初,用户必须通过繁复的转换才能进行编程,直到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创办了一个非常小的公司,也就是现在的微软,才推出了BASIC编程语言的最初版本,可用于系统当中。Altair在当今的系统中使用微软推出的软件,这仅仅是一个层面的意义。由于大多数的下部构造必须支持最新的电脑——从硬盘制造商到软件开发者,再到电脑存储商都必须跟着呼应起来,达到支持最新电脑的公识 虽说,Altair占领统治地位的时间相当的短暂,在1978年它就被废弃了。但是它给我们留下些什么,却值得我们无限的思考。
   KIM为Keyboard Input Monitor的缩写,是世界上第一胎使用6502微处理器系统的电脑。由MOS科技制造。6502处理器的发明者为了向业界展示其性能而设计了这台电脑。结果,这台电脑的受欢迎程度超出了MOS公司的想象,不少发烧友对KIM-1十分追捧,相关应用程序也很丰富。不过,它的可扩展性较差,内存容量只有1K,而且没有可编程存储器。监视器也不够好。KIM-1包含一块电路板,没有外壳和电源,这些需要你自己来搞定。它常被大学实验室用来进行试验或数据挖掘。它的另外一个用途就是可以当做电报机来使用,用磁带来存储信息,这在当时还是比较主流的通讯方式。
● IMSAI 8080
   1975年,IMSAI公司推出了8080型电脑,当时售价为600美元。IMSAI 8080的一大卖点就是其对当时流行的MITS Altair 8800实现了兼容,正如来自的Erik Klein所指出的那样,此举使得IMSAI 8080成为第一台克隆PC,对一台普及型的机器而言,它或许在今日的计算机界内依然保有极高的知名度,这与Matthew Broderick在1983年出演的“战争游戏”有很大关系,因为电影中就刻画了一个由IMSAI占主导的时代。说也奇怪,IMSAI之后新的克隆变种即IMSAI Series II目前依旧有踪可寻,但是售价达到995美元,差不多足足翻了一倍。
1976年:乔布斯的Apple I问世
● Apple I
   现如今只要史蒂夫?乔布斯一有电脑要卖,全世界都会闻风而动,但返回到1976年,类似的举动只会落的个孤掌难鸣的尴尬境地,那时候,乔布斯和苹果公司的另一个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煞费苦心的想让别人对这台当时售价为666美元Apple 1产生兴趣,他们盘算着将其当作一块裸电路板卖给业余电脑发烧友,这些家伙随后会自己动手往上面焊接芯片直至使其成为一台可运作的电脑。就在这时,Paul Terrel出现了,此人在加州Mountain View市经营着一家名为Byte Shop的店铺(算是最早的电脑商店之一),他于是下了份50台Apple 1系统的订单,并要求提供完整的组装板件。Terrel后来回忆说:“史蒂夫对这份订单渴望至极,还知道自己能说服沃兹尼亚克与几个铁杆‘战友’共同在自家的车库中完成订单”,而Terrel也不得不雇佣当地的木工来制作安放计算机所需要的木箱,回头再看Apple 1似乎也就那样,但在现今这个为Apple所疯狂的世界里,它却可能是最知名的收藏级PC机,1999年时曾有一个传说中的卖价甚至攀升至50000美元。
   Sol-20型电脑PTC(Processor Technology Corporation)公司于1976年推出的一款电脑。它诞生的时间是在微型计算机发生革命爆发的前夕,它的制造公司PTC是一家白手起家,从零开始的公司。作为PTC的主要产品,它拥有Intel 8080处理器,BASIC编程语言,带数字小键盘的键盘和显示器,是第一台具备完整规格的电脑,当时售价在2000美元之上。这台Sol-20当时产量约为10000台,不过其意义却是很重大的,它基本具备了如今PC的全部特征,并且对之后的产品带来深远的影响。
● Commodore PET 2001
   在1977年,Commodore PET 2001、Apple II和TRS-80 Model 1被评为当时电脑领域的三剑客。但是,Commodore PET 2001采用了非常怪异的设计,它把键盘,显示器和主机都合为一体,使之看起来有点像未加工的一个组合,PET是个人电子处理器的缩写。这台基于6502处理器的电脑速度为1MHz,可搭配4、8、16、32KB内存,带有BASIC可编程器件。配备了视频和声音输出设备。当时售价为600美元。
1977年:Apple II
● TRS 80 Model I
   说在外观上,Tandy TRS-80 Model I缺乏Apple II的洒脱感,但它却是第一款被大多数消费者接受的电脑。据数据统计,这台售价600美元的单色小型机有超过20万台的销量,这样一个惊人的数量,让它榜上有名也毫无悬念。(Radio Shack是一家电子零售商,在各个区域有成千上万的零售店。)这款售价为600美元的TRS-80配备有4KB的RAM,以及一个BASIC语言的开发版本,把程序存储在一个盒式录音磁带中。和其它早期的电脑一样,要让电脑干什么,显得编写程序。随着时间的推移,Model I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内存、硬盘、网络和其它配置的改善,以及形成了存储有上千种程序的程序库。这次性能的提升,同时也为后来的TRS-80 Model 100的出现铺好了道路。
● Apple II
   Apple II并不是首款PC,也不是当时最高级的电脑,它甚至不是当时销售量最大的电脑。但是,Apple II却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了一种新思想,Apple II改变了所有的事情,因为Apple II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创新、影响力、工业设计和无形价值四项标准。Apple II也由此成为了我们评选中的最大获胜者,成为了最伟大的25款电脑之首。Apple II采用了8位处理器,配备有4KB的内存,可扩展到48KB,且使用盒式磁带来存储数据。Apple II的售价为1200美元,这个价格是当时其两大竞争对手——Tandy TRS-80 Model I和Commodore PET 2001售价的两倍。尽管,Apple II并不能显示小写字母,且在它的有生之年也没有做到这一点,但它的意义却没有因此而打折扣。Apple II出生在Home Brew Computer Club,这是由沃兹和乔布斯创建的苹果公司旗下的一家电脑俱乐部。虽说,Apple II是苹果公司推出的第二款电脑,但是其意义却远远超过第一款电脑。Apple II同时是首款彩色电脑(用户甚至可以把它和电视一起使用),也是允许用户扩展内存的首款电脑,同样也是首款运行VisiCalc电子数据表的电脑。但要说到最伟大的创新,还莫过于Apple II的设计。在设计当初,乔布斯就想把Apple II打造成人性化设计,使之看起来像人们桌面上的住宅,所以乔布斯强调要把Apple II设计成圆滑的外观,而不是像早期其它电脑那样,采用薄金属和电线裸落在外的设计。最初的Apple II模型1977年4月在首届西岸电脑展览会(West Coast Computer Fair)上首次面世,到1993年12月Apple IIe的最终停止生产(之后便推出了16位IIGS模型),一共有超过200万台的Apple II家族系列电脑被生产。正因为Apple II巨大的影响,在整个80年代,Apple II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点。同样,在整个80年代中期,苹果公司也成为众人追捧以及众电脑厂商模仿的对象。所有的这些,都是Apple II在当时那个新生的PC工业领域产生的影响所带动的。
年:Apple III
● Exidy Sorcerer
   这台1978年发售的电脑当时售价为895美元,使用了Z-80处理器,主频为2MHz,拥有8K内存,最高可以扩充至32K。这台计算机配备了完整的输入、输出接口,并配备了扩充卡,从此PC与其他设备的数据交换、转移变的方便很多。仅此一点,就足以让其在PC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 Atari 400
   1979年,Atari(雅达利)发布他们的第一个家用计算机系统,Atari 400。它的主要用途是用来玩游戏,售价549美元。Atari 400配备了1.8MHz的6502处理器,基础容量为8KB,最高可扩展至48KB的内存,可支持160x96分辨率下128色输出,并且带有扩展接口、卡带插槽和控制器接口。
● Apple III
   这款产品的上榜并非是因为它多么出色,而是因为它是苹果公司第一款失败的产品。Apple III于1980年问世,使用6502A处理器,最大128KB内存。是苹果首次尝试制造性能强大的商用计算机。苹果公司花费重金为其宣传造势,但是产品却迟迟不能推出,主要原因是制造水平跟不上设计理念,当时负责设计的史蒂夫?乔布斯一意孤行,并不听从工程师的建议。最后,将规格一点点缩减的Apple III上市价格为4195美元,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销量不到Apple II的十分之一。Apple III最终为苹果公司带来了6000万美元的损失。
1981年:IBM的PC机
● Osborne 1
   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电脑,1981年4月由Osborne公司发布。 该笔记本重达24磅(约11.34公斤),售价位1795美元,使用4MHZ的处理器,64kb内存。   之所以成为便携式计算机是因为它设计了一个超袖珍的内置显示屏,当然这个显示器是显像管技术而非(Lig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器)的,它内置了两个软盘驱动器,这台计算机采用CP/M操作系统,装有Wordstar字处理软件、SuperCalc电子表格软件、微软MBASICx软件等。
● Epson HX-20
   Epson HX-20是第一台大众买得起的量产笔记本,而且这台笔记本非常简单。尽管在此之前也出现过笔记本的产品,例如重24.5磅的Osborne电脑,但是HX-20却是广泛承认的第一台真正的笔记本电脑。其重量仅仅有3.5磅,而且内建可续航50小时的镍镉电池。 其单色LCD屏幕,仅仅能显示一行文字信息;每个按键上面都覆盖一个棕色的塑料键帽;内建点阵式的打印机;使用微型磁带作为存储介质。 这台笔记本使用的双Hitachi 6301处理器,主频614Hz,内存容量16K,并且提供了串口和RS-232接口。HX-20至少售出了25万台,这台电脑的出现使得便携的梦想成真。
● IBM PC 5150
   日,由12位IBM工程师开发,同时也是市场首款个人电脑(PC)的IBM5150于当天正式推出。转眼30年的时间,PC到今天几已进入每个办公室甚至家庭,其划时代对世界的改变可以说到目前仍未有任何一款科技产品能够替代。未来30年,也就是5150诞生50周年时PC会发展成怎样相信现在也没人敢断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PC产品仍将持续发展下去,而其改变也将比以往25年PC发展的速度还要来得更快更大。回望30年前,当时售价1565美元(现在也算是天价了:D)的IBM 5150仅内置4.77MHz主频的Intel 8088处理器,16KB内存配备DOS操作系统,新产品首度明确了PC的业界标准为开放式允许任何人及厂商进入这个市场,而沿用至今的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也是在当时首度整合其中,产品作为PC业的里程碑的确并不为过,像Intel,微软和戴尔等公司随后也纷纷兴起成为如今人所共知的品牌,其中历史这里就不一一细表了。
1982年:兼容机崛起
● Commodore 64
   Commodore 64是一部由Commodore International在1982年8月发行的8位元家用电脑,以$595美元发售。作为Commodore VIC-20及Commodore MAX Machine的后继者,Commodore 64具备64 kilobytes(65,536 bytes)的RAM、及比当时的IBM PC兼容机优胜的声音和图像。Commodore 64是第一个成功的家用电脑游戏平台,1982年到1994年12年的生命周期中售出2200万组,超过4000个电脑游戏使用该系统构建。该虚拟游戏机将提供NES, SNES, Nintendo 64, Sega Genesis, Turbografx-16 (CD)和Neo Geo的支持。Commodore 64是一段个人计算机历史的见证。完整的机器带有1541单软盘驱动器,一个C2N盒式磁带机,一个键盘和7张软件盘。这就是传统的计算方式。它时钟速度1.023MHz,64KB内存。80年代早期它的价格是600美元。
● Franklin Ace 100
   当年Apple II型电脑是如此的流行,以至于不少厂家模仿它生产自己的产品。看来山寨的概念那时候就有了。1982年的Franklin ACE 100便是其中代表作。它的软件、硬件系统都与Apple II没有分别,仅在外观和大小稍有区别。它的售价为900美元。
● Compaq Portable
   Compaq几乎以一己之力开拓了兼容机市场。Compaq& Portable是一款IBM PC兼容机。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有魄力的决定,在Compaq之前,哥伦比亚数据公司生产了第一台IBM PC兼容机,但是很快这家公司就破产了。而Compaq则依靠技术和品质迅速获得了好评和信誉。
1983年:IBM PC的天下
● IBM PC Junior
   IBM PC junior常缩写成PCjr,是IBM公司于1984年推出的一款面向家庭和学校市场的低端个人电脑产品。 IBM PCjr 是IBM公司进军相对低廉的教育以及家庭用个人电脑市场的首次尝试,PCjr的型号为4860,它保留了IBM个人电脑的8088 CPU和BIOS 兼容性接口,但是在设计架构上却存在着差异。加上其他的设计和执行上的错误决策,最终导致了PCjr在商场上一败涂地,PCjr也成为个人计算机发展史上一个典型的商业失败案例。
● IBM PC XT
   在有了IBM PC为自己打下的良好基础之上,IBM于1983年5月迅速的推出了IBM PC/XT。相比于IBM PC,它最大的 不同就是带有10M硬盘。但是让IBM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几乎所有的电脑厂商纷纷转而生产PC兼容机。随着产品供应量的大幅度提高,PC机的价格也一路下滑。最终,PC机走进了家庭,走进了学校,走进了几乎每一个角落。IBM创造了今天的PC世界,但是也创造了自己未来最大的对手。由于同时使用着intel和Microsoft的产品,PC机的流行也让这两家公司受益匪浅,在不断的膨胀和扩张之中,这两家公司最终结成了主宰当今IT业的Wintel联盟。就这样,IBM创造了PC的世界,描绘了PC的未来,甚至亲手扶正了自己的对手、未来PC世界的主宰。
1984年:IBM战胜苹果
● Apple Macintosh
   屡屡受挫的Apple终于在1984年得到喘息的机会。1月22日,在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超级碗第18届橄榄球赛(NFL SuperBowl XVIII)节目转播中,播放了Apple的60秒电视广告“1984”,介绍该公司的Macintosh电脑。Apple的广告只播出了一次,但数十家和谈话节目都进行了回放,该广告成为电视历史上给人印象最深的广告之一,这一广告耗资150万美元。Macintosh的名字来源于一次拼写失误。原来预定的名字为Mcintosh(意为“红苹果”),但注册时却被误写为Macintosh(意为“胶布雨衣”)。Apple只得将错就错,这款产品也简称为Mac。随后在1月24日加利福尼亚举行的Apple年度股东大会上,Steve Jobs介绍了Apple Macintosh。它采用7.83MHz 32位Motorola 68000处理器,128KB RAM,速度超过了IBM PC,并创造了多项第一:第一个大众性的图形用户平台,第一台具备简单多媒体功能的计算机。依靠卓越的Mac,Apple总算杀出一条血路,但Apple坚持不开放政策,Macintosh自成体系的操作系统坚决不与IBM兼容。Jobs下令将机器外壳封死,最终错过了重夺个人计算机王座的机遇。
● IBM PC/AT
   1984年8月,IBM乘胜推出更先进的IBM PC/AT,它支持多任务、多用户。系统采Intel新近开发的6 MHz 80286CPU,PC-DOS 3.0,并增加了网络能力,可联网1000台PC。至此,IBM真正确立了在微型计算机中的霸主地位,彻底战胜了Apple。IBM所发表的IBM PC/AT(advanced technology)级个人电脑即采用 80286 CPU,PC/AT机种还装了五又四分之一英寸1.2MB软驱及一部20MB硬盘,DOS也升级到3.0版,支持新加入的五又四分之一英寸1.2MB软驱。
   至此,IBM兼容PC主导了家用PC市场,直到今天,我们所使用的PC依然基于这一架构。回头看看PC最初诞生20年的光景,你作何感想呢?■
浏览本文的用户还购买了
延伸阅读: &&&&
扫一扫 关注泡泡网官方微信
也可搜索官方微博号:PCPOPWX
一周热文 今日热文 高清图文
推荐文章推荐产品
产品号苹果手机There is no row at position 0. 有误产品号荣耀6There is no row at position 0. 有误产品号三星A5There is no row at position 0. 有误
汽车之家内容精选
请您留下希望的价格和联系方式开团前,我们会通知您。
心理价格:元
邮  箱:@qq.com
手  机:
* 手机/邮箱任填其一IBM与苹果:从“宿敌”到“战友”
导语:继去年联手展开企业应用合作后,IBM与苹果这两个科技巨头将在数字医疗领域里进一步联合,近日两家合作开发的Apple Watch健康应用已经推向市场。
经济观察报 记者&沈建缘&继去年联手展开企业应用合作后,IBM与苹果这两个科技巨头将在数字医疗领域里进一步联合,近日两家合作开发的Apple Watch健康应用已经推向市场。让苹果与IBM这两家曾经的&宿敌&走到同一个战壕里,恐怕是IBM高级执行 官 Bridget van Kralingen,在过去20年中所做的最意义深远的一次布局。9个月前,日,IBM宣布,与苹果达成了一项重大合作,将联手通过iPhone、iPad和专门的商用应用进军企业市场。
作为IBM全球高级副总裁,Bridget是IBM全球170多个国家的咨询、系统集成以及应用管理服务的战略、执行与经营的负责人,也是这次合作的&操盘手&,在双方合作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Bridget看来,移动终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非常深远,但是在企业级市场,除了E-mail之外,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在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这方面,IBM与苹果都有相似的愿景。&她说,&我对我们双方的合作再满意不过了。&
Bridget在11年前加入IBM,在此之前,她在德勤工作,有20年的咨询服务经验,也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在回答为什么极力促成IBM牵手苹果时,她说:&在我的一生中一直在追求理解和改善人类的表现,尤其是人、他们的技术以及他们的工作方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与苹果公司之间合作关系的全部意义所在。&
企业级市场&攻坚&
事实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IBM试图通过移动方式提供端到端的企业级服务。在此之前,IBM为了改善其MDM(移动设备管理)产品能力,曾斥资收购MDM公司Fiberlink Communications。
但是IBM仍需要在产业链中寻求更加上游(手机厂商)的支持,从而在移动计算时代的企业级应用市场谋求一片空间。正因如此,苹果在移动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平台、用户对IBM而言十分重要。
双方最高管理层的接触从2013年年底就开始了。而当IBM董事会接到这样的提议时,第一反应则是&双方没有竞争,完全互补,而且使命与目的有很强的共性。&
当时,IBM已经发布了Mobile First(移动为先)战略,并重新定义了企业的业务核心,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社交、安全五个战略组成,合称&CAMSS&。IBM认为,移动性是目前技术及业务领域正在发生的重大结构性转型的一部分。
IBM CEO罗睿 兰(Virginia Rometty)在接受科技博客Re/code的采访时曾表示,&我们各自有相互补充的资源。我们拥有大数据、分析技术、整合技术和云服务。而他们则拥有设备、开发环境和易用性。因此,双方可谓天作之合。&
IBM 需要苹果,还包括其广大的个人消费群体带来的&话语权&。在将ThinkPad这个金字招牌出售给联想之后,IBM已经从个人消费者的印象中淡出数年了。
在IBM调整战略方向的同时,苹果也在开发新产品&&大屏幕iPhone 6、iPhone 6 Plus以及即将发售的Ap-ple Watch智能手表。苹果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定义&移动中心&战略。
对苹果而言,借助IBM的能力,将在企业级市场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在硬件越来越同质化、应用越来越免费化的背景下,消费市场的热闹将被企业级市场的高附加值取代。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曾表示,&展开合作会让双方最终得到比自己单干要好的结果。&
当然苹果并非一开始就为IBM而着迷,事实上,在32年前,年轻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曾在IBM纽约总部大楼前朝着IBM的巨大LOGO伸出了中指(这张照片多年后由Mac早期研发团队成员发布在网络上),而两家公司之前曾经合作开发PowerPC、编程语言都失败;联手推出的OpenDoc最终被乔布斯砍掉。
与IBM合作,将iPad和iPhone销售给大企业客户,这是苹果在库克领导下打破自身藩篱的一个例子。
它表明,苹果正在加大开放力度,包括将对其iOS软件进行更多定制。虽然苹果最主要的业务仍然是个人市场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但在新CEO库克的带领下,该公司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企业市场。
当在某个市场获得巨大成功时,瞄准下一个潜力市场,是身处商业世界的企业应有的态度。合作意味着,将目标使命捆绑在一起。它来源于技术积累、开放的思想以及解除禁锢。
如库克所言,&将有史以来第一次把IBM闻名于世的大数据分析能力交到iOS用户的指尖,这将为苹果开辟一个庞大的市场机会。&他相信,在企业级市场&只有苹果和IBM才能联手带来这种根本性的变革&。
这也是库克热衷于与IBM合作的原因&&在iPad和iPhone之后,苹果需要为持续增长寻找&明日之星&,而企业级市场无疑是高增长的来源。在加入苹果之前,库克曾经服务于PC和服务器提供商康柏(后为惠普收购),而在那之前,他在IBM工作了12年。
上述种种因素刷新两家没有交集企业之间的合作边界,双方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就达成了合作协议,就两家这样体量的公司而言,进展异常迅速。
打破&藩篱&
在新的合作框架下,IBM将凭借现有的大数据分析和软件开发能力直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应用,销售iPhone和iPad设备。其中预装了针对零售、医疗保健、银行、交通运输、电信和保险及其他行业的新型企业解决方案。
联合开发团队随即组建完成。目前,双方的合作开发工作室设立在苹果位于硅谷的总部,双方针对移动端的应用特点选择相应的研发路径,IBM负责开发适用于企业市场的行业应用,而苹果则负责提供建议,改善用户体验。
由于IBM与苹果共同的竞争对手微软正通过Surface拓展企业移动市场,所以两者共同开发的应用究竟能对企业用户形成多大的吸引力,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经受检验。但合作帮助IBM和苹果进入了对方擅长的领域,也赋予彼此一个强大的平台去解决一系列问题。
苹果新增设的企业大客户版&AppleCare for Enterprise&将为企业IT部门提供全年无休的帮助和支持,IBM也将提供现场服务。
另一方面,PC市场正迎来第三次年度萎缩,企业将开始更换老旧的电脑,并更多采用移动设备开展业务。企业级移动市场的振兴效应逐渐显现,IBM和苹果将不需要等待太长时间就能从中赚到真金白银。
更重要的是,通过优化管理,同样的开发APP的流程可以缩短到两天。覆盖从分析、工作流程、云存储到大规模设备管理、安全等各个领域。IBM位于纽约、芝加哥、印度等地的开发人员参与其中,开发、维护相关的应用程序。双方共同开发的应用结合GPS、摄像、分析等企业级功能。
Bridget称其为&令人难以置信的强有力的伙伴关系&。&这些应用都是IBM的APP,是专门针对苹果iOS的IBM移动应用,IBM主导整个开发过程,由苹果提供支持。&她说。
IBM员工对自己的制服上会出现苹果的LOGO表现得非常乐观。&十分希望公司能够发一台苹果手机,实在不行的话,发一袋苹果也是好的。&一位管理咨询顾问开玩笑说,&不管怎么说,这次合作是两家科技巨头寻求变革的一次举措。既然&在一起了&,那就好好一起挣钱吧。&
当然,对于苹果和IBM这样的企业而言,改变世界和赚钱同样重要。可以预见,IBM+苹果模式的所有应用,将通过&云&交付。从原来以产品为导向的提供方式转向云端是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完全崭新的生态系统。
日,苹果和IBM交付了为iOS定制的IBM MobileFirst应用解决方案,第一批应用针对交通、银行、保险、零售及电信等行业。首批客户包括:花旗集团、加拿大航空公司、Sprint和Banorte银行。
&对于iPhone和iPad在企业中的运用而言,这跨出了一大步。&苹果公司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 Philip Schiller说,&商界正步向移动化,苹果和IBM正在帮助企业重新定义他们的工作方式。&
具体来说,如果你的飞机晚点,空乘人员将通过预装相应解决方案的iPad,看到你能够转乘的航班,及时为你改签并领取登机牌。看上去这种过程非常的简单,但后台的集成和工作流的嵌入则非常复杂,许多航空公司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正视这一问题。
&我认为移动性的确是这一类新价值的核心,在这里数据与互动参与结合到了一起。出于这个原因,合作就不仅仅是出于&应用&或&设备&层面的结合,而是双方为了应对企业构建移动平台的转型而进行的大规模投资。&Bridget说。
这位经验丰富的咨询服务专家相信下一个企业时代已经来临,所有的这些与快速反应相关的能力,将是下一个时代所必需的,当然要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利用数据和大量设备将人员和企业连接在一起。
随着合作进程的推进,具有清晰商业意义的项目开始推出。
2015年4月,IBM与苹果(Apple)以及全球最大医疗设备制造商达成合作协议,把来自苹果Watch的健康数据交给医生和保险公司,并为髋关节置换和糖尿病患者创建个性化治疗方案。
与历史上那些有始无终的短暂交汇比起来,双方正努力让这一次合作有所不同。
这是目前医疗界与科技行业展开更深层次合作的最新例子,更复杂的项目仍处于开发阶段。Bridget认为,应用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发展,而在此期间发生的改变将是真正的转型,&不是自动化,而是真正的转型。我们正在定义未来的工作。&她说。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竞争激烈的成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