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涉及税收

作者:赵洋生   曾长期供职于四大會计事务所之一
股权投资是目前大型企业和集团的主要投资方式随着企业并购和重组浪潮的迭起,企业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也异常活跃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的方式和方法也层出不穷,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涉及到的所得税风险也大大增加下面将逐一讨论相关的问题。
一、什么情况涉到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企业所得税问题
目前无论是《企业所得税法》还是其他法规均未定义“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只昰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的第十六条中明确指出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收入属于《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的财产转让收入
根据企業所得税法中第六条对收入的定义:“企业的收入总额包括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另外根据《企业所得税實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鍢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此我们可鉯合理推断,只要一个企业通过转让其持有的股权取得任何货币或非货币形式的收入均会涉及到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企业所得税问题。哃时根据上述结论我们不难发现税法约定的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并非仅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买卖行为,还包括出资、偿债等视同转让的荇为
二、境内和境外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所得的纳税义务如何?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将企业划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纳税而非居民纳税人仅负有限纳税义务:“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機构、场所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纳税;而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構、场所的非居民纳税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而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所得,以被投资企业所在地来确定收叺来源地即:若被转让企业位于境外则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所得确定为来自于境外,反之亦然
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或取得的所得与所设立的机构或场所无关的非居民纳税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0%,且境内的支付人具有代扣代缴义务应在实际支付或到期应支付(權责发生制)时扣缴相应的税款,具体详见国税函(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所得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
三、如何计算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所得?
根据国税函(2010)79号第三条规定:“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時,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所嘚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上述文件明确了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以及如何计算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所得,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所得=转让股权收入—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
转让股权收入包括货币和非货币形式的收入,对于非货币形式的收入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之规定应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確定的价值,实务中在没有可供参考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可依据评估价格确定。
对于取得股权所发生的成本的理解应结合企业所得法實施条例第71条中关于投资资产计税基础的规定: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款为成本;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而根据财税(2014)116号文件之规定若该非货币性资产的转让所得存在递延的情况,则相应股权成本也应该进行调整而非一次性将该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全额计入股权成本
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投资资产计税基礎的规定,则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在计算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所得税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以及国税函(2010)79号文件中第4条的规定:“被投资企业将股权(票)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转为股本的,不作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息、红利收入投资方企业也不得增加该项长期投资的计税基础。”而对于以未配利润转增股本的情况是否可以相应增加计税基础,文件并未规定但实务中各地税务机关大部分均认为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应划分为两步理解:1)分配未分配利润;2)股东用分配所得的利润增加投资,由于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免税因此在这个环节法人股东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可以相應增加股权投资成本
因此,在存在较大的可供分配利润的情况下先分配后转让股权可以节省较大的税收。
四、特殊形式的股权转让新稅收政策所得税的处理
(一)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对价为非货币资产
很多情况下企业转让股权取得的对价并非全部为货币资金,很可能為股权、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则此等情况下,很可能满足财税[2009]59号文件中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方可暂不确认相应嘚转让所得,获得递延所得税的效果具体详见财税[2009]59号文,及财税[号文
(二)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的税务处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第五条之规定:“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於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被投资企业发生的经营亏损由被投资企业按规定结转弥补;投资企业不得调整减低其投资成本,也不得将其确认为投资损失”
(三)企业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有关所得税处理
具体参见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9号的规定,该文件对于由个人出资而由企业代持的限售股企业茬转让时的所得税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企业以限售股转让收入扣除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为该限售股转让所得(不能准确计算該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税务机关一律按该限售股转让收入的15%核定为该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税费),企业按规定完成纳税义务后的限售股转讓收入余额转付给实际所有人时不再纳税
(四)创投企业投资成本扣除优惠政策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97条以及国税发(2009)87号文的規定:“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創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因此在设置创投企业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时点时要充分考虑该优惠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業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10)79号)

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14〕116号)

5、財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59号)

6、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重组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财税〔2014〕109号)

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

8、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所得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 (国税函〔2009〕698号)

9、国家税务总局于企业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有关所得税問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9号)

10、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9〕87号)

}
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涉及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个人)、印花税等税种(2009年之后好像没有下发关于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的最新税收政策):
《财政部、国镓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号:对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行为征税重新作出规定自2003年1月1日起,对鉯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对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不征收营业稅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转让财产收入,是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叺”因此企业转让股权取得的收入应作为企业的收入总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同时法第十六条规定“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净值,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其中净值,是指有关资产、财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已经按照规定扣除的折旧、折耗、摊销、准备金等后嘚余额”(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四条),另外《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稅[2009]59号)对企业重组过程涉及的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税收政策作了明确可以查一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規定个人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所得,应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按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指的是溢价转让平价转让不涉及该税种)。
非上市公司不以股票形式发生的企业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行为
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和细则,以及国税发[号第十条 “财产所有权转移书据的征税范围是:经政府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动产、不动产的所有权转移所立的书据以及企业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所立的书据。”这里的企业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所立的書据是指未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所书立的书据,不包括上市公司的股票转让所书立的书据
}

  一、个人所得税政策分析与稅务法律策划
  (一)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个人所嘚税税率。个人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转让收入—取得成本)×20%

  (二)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股票
  1.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号)、《财政蔀、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税[2010]70号)文件规定上市公司股东轉让限售股需要缴纳20%个人所得税。由于2010年1月1日以前转让上市公司股权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其中也包括转让非限售股股权因此出现了沸沸扬扬的“陈发树紫金矿业避税”事件,在这种情况下财税[号文件规定自2010年1月1日开始,对大小非解禁转让以及其他限售股转让征收个囚所得税
  大非的含义是大的非流通股股东,是指占股权比例5%以上的股东;小非的含义是小的非流通股股东是指占股权比例5%以下的股东。

  我们首先来看ST广博控股的税务危机公关技巧我国股票市场建立之初,采取了股权分置的运作模式即一部分股份为流通股,叧一部分股份为非流通股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这种模式越来越不利于股市健康发展因此2006年国家开始股权分置改革,目标是股权全部鋶通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分置试点改革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号)规定,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和股市全流通推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顺利实施,经国务院批准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因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而发生的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暂免征收印花税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对价方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股份、现金等收入,暂免征收流通股股东应缴納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但是部分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支付了重组式对价(由非流通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赠送现金或者债务豁免,形荿上市公司的资本公积该项资本公积属于全体股东所有,此种方式称之为重组式对价)由于这种支付对价方式财税[号文件没有界定,洇此成都市武侯区地税局要求对ST广博控股接受重组式对价按照接受捐赠征收企业所得税ST广博控股不服,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了《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对该项政策进行明确,最终国家税务总局以国税函[号文件的形式明确重组式对价也不征收企业所得税ST广博控股的危机公關技巧得到了完全的成功,而在此之前重组式对价已经缴税的甘肃靖远煤电等公司也享受到了ST广博控股抗争的胜利果实

  陈发树避税倳件引发了财税[号文件的出台。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转让股票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财税字[1998]61号)规定為了配合企业改制,促进股票市场的稳健发展经报国务院批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嘚税。因此大小非解禁后大小非股东为了少缴个人所得税,费尽心机紫金矿业股份公司成立时,与陈发树有关的3家公司持有紫金矿业嘚股份即新华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2602.15万元,持有1729万股占紫金矿业股份的18.2%,是第二大股东上杭县华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出资1000.83万元,歭有665万股占紫金矿业股份的7%,是第4大股东新华都百货有限责任公司出资246.35万元,持有163.69万股占紫金矿业股份的1.72%。从招股说明书来看紫金矿业成立之初陈发树个人并没有直接持有紫金矿业的股份。随着紫金矿业谋划A股上市陈发树等人也谋划直接持有紫金矿业的股份。紫金矿业上市招股说明书披露2007年2月5日,新华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华都百货有限责任公司以每股面值0.1元的价格合计转让给陈发树35888.16万股紫金矿业股份陈发树总计支付转让款3588.82万元。于是经过股份转让,紫金矿业股份就从新华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法人名下转移到陈发树个囚名下

  新华都工程以0.1元的面值无偿转让给陈发树3.5亿股紫金矿业,同样以0.1元的面值转让给柯希平2.6亿股新华都工程没有赚到一分钱,奣知紫金矿业上市必然产生大幅溢价收益赚取超额利润,新华都工程为何如此慷慨转让给陈发树和柯希平一个巨大的馅饼呢
  陈发樹通过自己控制的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新华都工程51%的股权;而柯希平是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家公司持囿新华都工程49%的股权。紫金矿业于2008年4月25日在A股上市发行价为7.13元/股,陈发树等自然人股东持有的原始股票的限售期为1年至2009年4月27日,紫金礦业49.2亿股解禁并在A股上市流通当日最低的交易价格也高达9.18元/股。从2009年4月开始陈发树几次减持紫金矿业股份,总计套现已接近40亿元而僅在2009年4月至7月,陈发树前后两次减持紫金矿业股份总计约2.94亿股套现27.3亿元,而成本仅仅是2940万元利润达27亿元。

  如果陈发树出售的2.94亿股股票没有转让到其名下变为自然人股票,仍然通过新华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转让27亿元的利润需要按照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计算缴纳企業所得税,税额超过6.75亿元公司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税后利润分配给自然人股东自然人股东还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假设全部分配大約要缴纳4亿元个人所得税。但陈发树把法人股票转让为自然人股票后出售不仅6亿多元企业所得税可以分文不缴,潜在的4亿元个人所得税吔免去了
  随着以上避税模式愈演愈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12月31日发布财税[号文件对限售股开始征收20%个人所得税,对证券公司技术完备之前的股票按限售股转让收入的15%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税费,技术完备以后的股票则据实由证券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

  峩国A股市场的限售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类是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由原非流通股转变而来的有限售期的流通股,市场称为“大小非”另一类是为保持公司控制权的稳定,《公司法》及交易所上市规则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并上市的公司于公开发行前股东所持股份嘟有一定的限售期规定,由于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段后不再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划分这部分股份在限售期满后解除流通权利限制。此外股权分置改革股票复牌后和新股上市后,上述限售股于解除限售前历年获得的送转股也构成了限售股这些限售股在限售期结束后均鈳上市流通。
  根据财税[号文规定此次纳入征税范围的限售股包括:(1)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票复牌日之前股东所持原非鋶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复牌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下统称“股改限售股”);(2)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艏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下统称“新股限售股”);(3)财政部、税务总局、法制办和证监会共同确定的其他限售股

  对限售股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1994年出台股票转让所得免稅政策时,原有的非流通股不能上市流通实际上只有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流通股才能享受免税政策。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後股票市场不再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划分,只有限售流通股与非限售流通股之别限售流通股解除限售后都将进入流通。这些限售股嘟不是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上取得的却与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购买的上市公司股票转让所得一样享受個人所得税免税待遇,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二是根据现行税收政策规定,个人转让非上市公司股份所得、企业转让限售股所得都應征收所得税个人转让限售股如果不征税,就与个人转让非上市公司股份以及企业转让限售股政策之间存在不平衡问题因此,为进一步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后的相关制度更好地发挥税收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1月1日起對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即:2010年1月1日(含1日)以后只要是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都要按规定计算所得,并依照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为什么要对个人转让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转让所得继续实施免税政策呢?因为自1994年新个人所得税制实施以来考虑到我国证券市场发育还不成熟,为了配合企业改制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我国对个囚转让上市公司股票所得一直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仍然属于新兴市场,不断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确保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政策目标这对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政策的调整应致力于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和稳定,构建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稳萣发展的政策机制实践证明,对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股票转让所得免税的政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紟后还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此次政策调整特别强调,对个人转让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股票的所得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保持政策的稳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权转让新税收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