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要收购百度,阿里收购lazada,腾讯,联想这些企业了吗?

互联网行业在大数据的积累和应用以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最为值得关注。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在大数据的应用上虽然有共同的地方,但由于各自的数据来源和商业模式的不同,其大数据应用也有不同的特色。本文将分析他们拥有的数据资产和应用,以方便大家了解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现状和未来策略。
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数据资产
从数据类型看,腾讯数据最为全面,这与其互联网业务全面相关,其最为突出的是社交数据和游戏数据,其中:社交数据最为核心的是关系链数据、用户间的互动数据、用户产生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内容;游戏数据主要包括大型网游数据、网页游戏数据和手机游戏数据,游戏数据中最为核心的是游戏的活跃行为数据和付费行为数据,腾讯的数据最大的特点是基于社交的各种用户行为和娱乐数据。
阿里最为突出的是电商数据,尤其是用户在淘宝和天猫上的商品浏览、搜索、点击、收藏和购买等数据,其数据最大特点是从浏览到支付形成的用户漏斗式转化数据。
百度的数据以用户搜索的关键词、爬虫抓取的网页、图片和视频数据为主,百度的数据特点是通过搜索关键词更直接反映用户兴趣和需求,百度的数据以非结构化数据更多。
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数据应用场景
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数据应用场景都有共同的体系,该体系一共分为七层,代表了企业不同层面的数据价值应用场景,形成了企业运营的数据价值金字塔:
(1)数据基础平台层。金字塔的最底层也是整个金字塔的基础层,如果基础层搭建不好,上面的应用层也很难在企业运营中发挥效果,这一层的技术目标是实现数据的有效存储、计算和质量管理;业务目标是把企业的所有用户(客户)数据用唯一的ID串起来,包括用户(客户)的画像(如性别、年龄等)、行为以及兴趣爱好等,以达到全面的了解用户(客户)的目的;
(2)业务运营监控层。这一层首要的是搭建业务运营的关键数据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智能化模型开发出来的数据产品,监控关键数据的异动,通过各种分析模型等可以快速定位数据异动的原因,辅助运营决策;
(3)用户/客户体验优化层。这一层主要是通过数据来监控和优化用户/客户的体验问题。这里面既运用了结构化的数据来监控,也运用非结构化的数据(如文本)来监控体验的问题。前者更多的是应用各种用户(客户)体验监测的模型或者工具来实现,后者更多的是通过监测微博、论坛和企业内部的客户反馈系统的文本来发现负面的口碑,以及时的优化产品或服务;
(4)精细化运营和营销层。这一层主要通过数据驱动业务精细化运营和营销。主要可以分为四方面:第一,构建基于用户的数据提取和运营工具,以方便运营和营销人员通过人群定向把客户提取出来,从而对客户进行营销或运营活动;第二方面,通过数据挖掘的手段提升客户对活动的响应;第三,通过数据挖掘的手段进行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第四,主要是用个性化推荐算法基于用户不同的兴趣和需求推荐不同的商品或者产品,以实现推广资源效率和效果最大化,如淘宝商品的个性化推荐;
(5)数据对外服务和市场传播层面。数据对外服务一般为服务该互联网企业的客户或用户,如百度通过提供百度舆情、百度代言人、百度指数等服务其广告主客户;淘宝通过数据魔方、淘宝情报和在云端等产品服务其客户;腾讯通过腾讯分析和腾讯云分析等服务其开放商客户。在市场传播层面,主要通过有趣的数据信息图谱和数据可视化产品来实现(如淘宝指数、百度指数、百度春节迁徙地图)。
(6)经营分析层面。主要通过分析师对大数据进行统计,形成经验分析周报、月报和季度报告等,对用户经营情况和收入完成等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优化经营策略。
(7)战略分析层面。这方面既要结合内部的大数据形成决策层的数据视图,也要结合外部数据尤其是各种竞争情报监控数据、国外趋势研究数据来辅助决策层进行战略分析。
虽然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企业运营的数据价值的应用体系上有共同的特点,但由于企业的商业模式以及数据资产不同,他们在整体的大数据发展策略也有显著的不同。
百度大数据策略
百度大数据最重要的是来源是通过爬虫搜集的100多个国家的近万亿网页数据,数据量是在EB级的规模。百度的数据非常多样化,其收集的数据既有为非结构化的或者半结构化的数据,包括网页数据、视频和图片等数据,也有结构化的数据,如用户的点击行为数据,广告客户的付费行为数据等。
百度大数据主要服务三类人群:一类是互联网网民,通过大数据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让网民的搜索更加准确;第二类是广告主,通过大数据让广告主的广告和搜索关键词的匹配度更高,或者和网民正在看的网页内容匹配度更高;第三类是,也是在重点推进的百度大数据引擎,重点是服务传统行业拥有一定规模数据的企业。
百度大数据引擎代表了互联网企业数据服务能力开放和合作的趋势,百度大数据引擎由以下三方面构成:
开放云:百度的大规模分布式计算和超大规模存储云,开放云大数据开放的是基础设施和硬件能力。过去的百度云主要面向开发者,大数据引擎的开放云则是面向有大数据存储和处理需求的“大开发者”。据百度相关人员称,百度开放云还拥有CPU利用率高、弹性高、成本低等特点。百度是全球首家大规模商用ARM服务器的公司,而ARM架构的特征是能耗小和存储密度大,同时百度还是首家将GPU(图形处理器)应用在机器学习领域的公司,实现了能耗节省的目的。
数据工厂:数据工厂为百度将海量数据组织起来的软件能力,与数据库软件的作用类似,不同的是数据工厂是被用作处理TB级甚至更大的数据。百度数据工厂支持超大规模异构数据查询,支持SQL-like以及更复杂的查询语句,支持各种查询业务场景。同时百度数据工厂还将承载对于TB级别大表的并发查询和扫描,大查询、低并发时每秒可达百GB。
百度大脑:百度大脑将百度此前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开放出来,主要是大规模机器学习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此前它们被应用在语音、图像、文本识别,以及自然语言和语义理解方面,并通过百度Inside等平台开放给了智能硬件。现在这些能力将被用来对大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学习、处理、利用,并对外开放。
百度将基础设施能力、软件系统能力以及智能算法技术打包在一起,通过大数据引擎开放出来之后,拥有大数据的行业可以将自己的数据接入到这个引擎进行处理。从架构来看,企业或组织也可以只选择三件套中的一种来使用,例如数据存放在自己的云,但要运用百度大脑的一些智能算法或者数据存放在百度云,自己写算法。
百度大数据引擎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具体看百度大数据引擎的作用:
(1)对于政府机构:如交通部门有车联网、物联网、路网监控、船联网、码头车站监控等地方的大数据,如果这些数据与百度的搜索记录、全网数据、LBS数据结合,在利用百度大数据引擎的大数据能力,则可以实现智能路径规划和运力管理;卫生部门拥有流感法定报告数据、全国流感样病例哨点监测和病原学监测数据,如果和百度的搜索记录及全网数据结合,便可进行流感预测、疫苗接种指导。
(2)对于企业:很多企业也拥有海量大数据,不过很多企业的大数据处理和挖掘能力比较弱,如果应用百度大数据引擎,则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可靠低成本的存储,进行智能化的由浅入深的价值挖掘。如在2014年4月的百度技术开放日上,中国平安便介绍了如何利用百度的大数据能力加强消费者理解和预测,细分客户群制定个性化产品和营销方案。
阿里巴巴大数据策略
阿里巴巴大数据整体发展方向是以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DT(data technology,数据技术驱动)数据时代发展。阿里巴巴大数据未来将由“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开放+大数据工具化应用”组成:
(1)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开放。云计算使中小企业可以在阿里云上获得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服务,也可以构建自己的数据应用。云计算是数据开放的基础,云计算可以为全球的数据开发者提供数据工作平台,阿里分布式的存储平台和在这个平台上的算法工具,可以更好的为数据开发者所用;同时,阿里巴巴还需要做好数据的脱敏,把数据的商业定义,每个标签打得足够清晰,能够让全球的数据开发者在阿里巴巴平台展开数据思维,让数据为政府所用、消费者所用以及行业所用。阿里的大数据开放之后,线上线下的数据能够串联起来,所有人都是数据提供方,也是数据的使用者。
(2)在大数据应用上,马云已经在整个数据应用上确定了两个方针:
第一个方针:从IT到DT(数据技术),DT就是点燃整个数据和激发整个数据的力量,被管理所用,被社会所用,被销售所用,为制造业所用,为消费者信用所用。前文已经分析道,阿里巴巴的数据资产是以电商为主,其中,淘宝和天猫每天会产生丰富多样的数据,阿里巴巴已经沉淀了包括交易、金融、生活服务等多种类型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帮助阿里巴巴进行数据化运营(如下图)。
另外一个其最为重要的应用是金融领域——小微金融。在小微金融企业融资领域。由于银行无法掌握小微企业真实的经营数据,不仅导致很多企业无法拿到贷款,还因为数据类型的不足导致整个判断流程过长,阿里已经通过其电商数据中的交易、信用、SNS等多种数据来决定是否可以发放贷款以及放贷的额度。
第二个方针:让阿里巴巴的数据、让阿里巴巴的工具能够成为中国商业的基础设施。阿里巴巴已经开始在转型,阿里将由自己直接面对消费者变成支持网商面对消费者,阿里会根据其已有的运营和数据经验,开发更多的工具,帮助网商成长,让网商们更懂得用最好的工具、服务去服务好消费者。正如马云所言“我相信没有一个网商不希望拥有自己的客户,没有一个网商不希望知道客户对自己的体验到底好还是坏,如何持久的拥有这些客户,我们觉得一个国家的经济,应该让给企业家群体去做,我们觉得淘宝网商未来的经济,是应该留给网商们去决定,而不是我们去做决定”。
腾讯大数据策略
腾讯的大数据目前更多的是为腾讯企业内部运营服务,相对于阿里和百度,数据开放程度并不高。因此,对于腾讯我们主要重点介绍腾讯大数据在服务企业内部的应用场景和服务。
腾讯90%以上的数据已经实现集中化管理,数据集中在数据平台部,有超过100多个产品的数据已经集中管理起来,而且是集中存储在腾讯自研数据仓库(TDW)。腾讯大数据从数据应用的不同环节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包括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管理和数据可视化:
(1)数据分析层有四个产品:自助分析、用户画像、实时多维度分析和异动智能定位工具。自助分析可以帮助非技术人员通过简单的条件配置实现数据的统计和展示功能;用户画像则是对某一群用户或者某一业务的用户实现自动化的人群画像;实时多维度分析工具则是可以对某一指标可以实现实时的多个维度的切分,方便分析人员从不同角度对某一指标进行多维度分析;异动智能定位工具则实现数据异动问题的智能化定位。
(2)数据挖掘层面的产品应用有:精准广告系统、用户个性化推荐引擎和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精准广告系统如广点通,是基于腾讯大社交平台的海量数据为基础,通过精准推荐算法,以智能定向推广位导向实现广告精准投放;用户个性化推荐引擎根据每位用户的兴趣和喜好,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协同过滤、基于内容推荐、图算法、贝叶斯等),实现产品的个性化推荐需求;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则是基于大数据,根据用户/客户的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进行数据挖掘,建立预测、预警和用户特征模型,以根据用户/客户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特点进行精细化运营和营销。
(3)在数据管理层面则有:TDW(腾讯数据仓库)、TDBank(数据银行)、元数据管理平台和任务调度系统和数据监控。这一层面主要是实现数据的高效集中存储、数据的业务指标定义管理、数据质量管理、计算任务的及时调度和计算以及数据问题的监控和告警。
(4)在数据可视化层面有:自助报表工具、腾讯罗盘、腾讯分析和腾讯云分析等工具。自助报表工具可以自助化的实现结构相对简单和逻辑相对简单的报表。腾讯罗盘分为内部版和外部版,内部版则是服务于腾讯内部用户(产品经理、运营人员和技术人员等)的高效报表工具,外部版则是服务于腾讯合作伙伴如开发商的报表工具。腾讯分析是网站分析工具,帮助网站主进行网站的全方位分析。腾讯云分析则是帮助应用开发商决策和运营优化的分析工具。
总的来看,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大互联网企业都拥有大数据,三大互联网巨头的数据都用来优化自己业务的运营效果,从这个层面看,其数据价值应用场景比较类似。但由于其业务和商业模式的不同决定了三者数据资产的不同,也决定了三者未来大数据策略的不同,尤其是基于大数据的开放和合作角度看,百度和阿里巴巴相对更加开放。对于重视大数据开放和合作的互联网企业,他们最为期待的是借着大数据开放的策略,与更多的传统行业交换更多的数据,从而更好的丰富其在线下数据,形成线上和线下数据的协同,从中拓展新的商业模式,如智能硬件和大数据健康。
本文转载于公众号“傅志华”,作者曾为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数据中心总监以及腾讯公司数据协会会长。在腾讯前,曾就职于艾瑞市场咨询、易观国际、中国互联网协会,并任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副总裁。
转载请注明来自36大数据(): &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本站观点。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属于其合法持有人。请遵守理性,宽容,换位思考的原则。未完成百度阿里腾讯京东,互联网公司谁对员工最慷慨?
目前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未登陆资本市场的寥寥无几,并已造就了许多财富故事。这些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在IPO前后都是如何承诺激励自家员工的?哪家老板对待自己的员工最为大方?
来源:新京报
阿里巴巴集团的上市,掀起了新一轮造富狂潮,大量的百万、千万、亿万富翁新鲜出炉。新的财富传奇引发了不少人对互联网公司的向往,已在圈内的人则在憧憬自家公司如果上市的造富情景。
实际上,目前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未登陆资本市场的寥寥无几,并已造就了许多财富故事。这些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在IPO前后都是如何承诺激励自家员工的?哪家老板对待自己的员工最为大方?
腾讯股权激励不断扩容
2004年6月挂牌港交所时,腾讯公司的发行价仅是3.7港元。按照这一价格,腾讯高管层诞生了5个亿万富翁,7个千万富翁。腾讯CEO持有14.43%的股权,身家8.98亿港元。招股书并未披露员工持股数字。
2007年12月,腾讯宣布进行意在挽留和吸引人才的股权激励计划。在有效期10年内,集团授出股份总数不超过已发行股本的2%,向奖励个人授出的股份最高不超过该发行股本的1%。
到2013年,上述股权激励计划进行了扩容,最高限额由占已发行股本的2%提升至3%。据悉,包括项目经理、总监在内超过千名基层干部被纳入到了新的奖励范围内。
此间的一段时期内,腾讯还有过几次股权激励,包括2008年董事会决议向184位员工授出101.605万股新股作为奖励,2009年宣布针对1250位员工818.118万股股票奖励,约占发行股本的0.453%。当时腾讯的员工为5000人左右,股权激励的员工占了近四分之一。
阿里巴巴 持1756股=百万富翁
阿里巴巴集团今年9月19日在美IPO之时,该公司股票的发行价已经高达68美元。高价发行,意味着持股员工市值也将水涨船高。按照开盘价92.7美元,阿里员工要想成为百万(人民币)富翁,只需持股超过1756股。
由于阿里员工普遍持股,可谓&遍地&百万富翁。据阿里内部员工介绍,持股超过2000股的员工非常多。
阿里巴巴IPO后,董事长持股占比为7.8%,是为数不多的、未将大额股权握在手中的科技公司创始人。不过,千亿市值的电商巨无霸也足矣使其成为中国首富。
马云及&阿里系&公司对外宣称崇尚&财散人聚&式的股权分享方式。
需要关注的一点是,阿里股票在高价位登陆资本市场,未来成长空间尚不可知。部分阿里巴巴员工抢在IPO前将持股内部转让,即是考虑到了股票涨势前景的不确定性。
百度9年前IPO时创造50位千万富翁
2005年6月,百度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创造了当时的一个奇迹。发行价27美元,开盘价66美元,不到3小时就突破了100美元,最高冲刺到151.21美元天价。发行当日股价涨幅高达354%。
百度创始人兼CEO持股占比22.9%,身价随之一飞冲天,超过9亿美元。招股书还披露,百度的股权有5.5%为普通员工所持。其中,不包括公司高管的股权,或已经行权的员工持股。
2004年4月,百度公司曾进行过内部拆股,&一拆二&后,员工的期权相应增加一倍。而在上市前夕,百度又规定:凡是在2005年1月份以前加入百度公司的员工,都以每股10美分的价格拥有一定数量的原始股。
公开资料显示,百度IPO一共诞生了8位亿万富翁,50位千万富翁以及约250位百万富翁。
奇虎360周鸿祎持股低于员工
日,奇虎360在纽交所上市,开盘价涨幅高达86%。上市前,360员工共持有公司22.3%的股权,超过了第一大股周鸿祎个人持有的21.5%。
招股书显示,360员工持股数量为1665.27万股,再加上股权激励池中的2160.36万股期权,一共超过3800万股,员工持股比例高达22.3%。据悉,360创立时有40%的股份为员工持股,上市前稀释到20%。
IPO后,公司第一大股东周鸿祎持股比例为18.61%,身价约为10亿美元。而在不计算2000多万股股权激励的情况下,员工持股市值在4.8亿美元,以当时1000名员工平均计算,每人持股市值高达4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4.6万元。
京东 IPO前&获奖&4%股权
日,京东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创始人刘强东身家近5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刘强东在上市前夜得到了更多公司股票。
在京东正式上市前,于3月中旬更新的一版招股书显示,京东CEO刘强东持股比例增至18.8%,成京东第一大股东。
刘强东的股权增加来自奖励,京东董事会基于其对过去10年的贡献,给了他一笔价值超过6亿美元的股权,占总股份4%。
2013年年底,京东将此前5个版本的股权激励方案合并,规定最多可以授出4.68亿股。截至上市,已经授出1.07亿股。持股人数、分布情况均未披露。
互联网公司员工及创始人持股情况
阿里集团:小微金服和阿里巴巴集团全体员工100%持股小微金服,(除马云外)员工持股小微金服比例32.7%;阿里巴巴(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未披露。马云目前持有阿里巴巴7.8%,马云持股小微金服将不超过7.8%。
腾讯:员工持股未披露。2004年腾讯公司IPO时,马化腾持股14.43%。
百度:2005年百度公司IPO时,5.5%为普通员工所持。其中,不包括公司高管的股权,或已经行权的员工持股。李彦宏当时持股22.9%。
京东:2011年底时,刘强东曾表示,京东发给员工的股权超过他个人的70%。京东2014年IPO时,刘强东持有18.8%股份。
奇虎360:2011年奇虎IPO时,员工持股22.3%,周鸿祎持股21.5%。
猎豹移动:2014年猎豹公司IPO时,团队和员工持股约11.6%,傅盛持股比例约为7.5%。
迅雷:2010年底,邹胜龙表示员工持股15%,邹胜龙在2014年迅雷公司IPO时持股比例为9.5%。
搜狐:员工持股未披露;2000年搜狐公司IPO时,拥有28%股权。
优酷:2010年优酷公司上市时,500多名优酷员工全员持股,持股41%。
去哪儿:2013年IPO时,除了高管及董事股外的管理层与员工持有公司股权约2.3%,庄辰超持股7.23%。
阿里员工何时卖股票最赚
每个公司上市,都会诞生一批百万富翁。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市值庞大的公司来说,更是&土豪&尽出。但是,股价有涨有跌,税费有高有低。在不同阶段卖掉股票的员工,究竟赚了多少呢?
上市后卖需向中美两国纳税
假设你持有阿里巴巴3000股的股票(这样的员工大有人在),按照9月29日的收盘价,这批股票价值26493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2.7万元。
按照美股交易的规定,非美国公民参与美股交易,要缴纳最高30%的个人所得税。但如果你及时填写并提交一个名为W-8BEN的表格,你只需按照10%的税率缴纳即可。
&W-8BEN表格&是美国税务局制定的表格,适用于非美国居民向美国国税局申报美国所得税减免时使用。由于中国是美国的税务减免互惠国,中国公民便可能符合减税或免税的资格,最终税率降为10%。
当然,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你还需要向中国政府申报并缴纳个人所得税。按照市值与发行价的差价,不难计算出这3000股的收益为62250美元,约合人民币38.2万元。这部分收益已经超过8万元的上限,需按照45%的最高税率征收。
算上这两个税种,你需要将收益部分的55%作为个税上交。算上委托机构的佣金,以及其他一些税费,总额不到25万元人民币。折现后,你能够获得大约140万元的收入。
这140万元的收入中,还需要减去最初购买股票的成本,才是真正的收益部分。对于很多阿里的老员工来说,获取股票几乎不需要成本,还有很多员工是以极低的价格购得这些股票,成本可以说很低。因此,他们的纯收益几乎接近140万元。
上市前卖风险小但收益少
有人会觉得,上市后的交易太麻烦了,而且有股价下跌的风险。
这就引出了第二种交易方式,即在公司上市之前,就把持有的股权转让掉。事实上,确实有不少阿里员工是这样操作的。在阿里即将上市的今年7月,其股票已经被炒到80美元。按照这个价格进行交易,持有3000股的员工可以卖到2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7.4万元。
按照中国现有规定,公司上市之前的股权转让,要收取20%的个人所得税,即&股权转让收入&减去&本金&,再减去&合理费用&,再乘以20%。
前面提到过,很多阿里员工以极低的成本获取这些股票,甚至不需要成本,因此本金几乎接近于零。加上合理费用部分也相对较小,因此,其个税部分最多不会超过交易价格的20%。
按照147.4万元的收入,个税部分最多约为29.48万元,这笔交易的纯收益最少不会低于117.9万元。这种交易方式虽然赚得少了点,但同样在一夜成为&百万富翁&。而且规避了股价波动带来的风险,相对稳妥。
京ICP备号 京ICP证13045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收购lazada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