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县大病救助政策要五万元以上才能救助吗

大病救助让群众看得起病
信州已发放医疗救助金过千万
信州讯 如果没有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和救助金,我是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信州区西市街道杨家石桥低保户鄂建英在丈夫车祸去世后被查出患乳腺恶性肿瘤,治疗费花了21万元。是大病医疗保险和大病关爱金、大病救助金,帮她渡过了难关。除去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报销,她还得到了封顶5万元的大病关爱金以及1.6万元的大病救助金。信州区作为大病关爱的试行区,积极通过财政拨款、大病保险让利部分、社会捐助、大病关爱资金利息收入等形式募集大病关爱资金。 据悉,大病关爱解困对象为参加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年度内个人住院自付医疗费用
  信州讯 &如果没有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和救助金,我是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信州区西市街道杨家石桥低保户鄂建英在丈夫车祸去世后被查出患乳腺恶性肿瘤,治疗费花了21万元。是大病医疗保险和大病关爱金、大病救助金,帮她渡过了难关。除去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报销,她还得到了封顶5万元的大病关爱金以及1.6万元的大病救助金。信州区作为&大病关爱&的试行区,积极通过财政拨款、大病保险让利部分、社会捐助、大病关爱资金利息收入等形式募集&大病关爱&资金。
  据悉,&大病关爱&解困对象为参加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年度内个人住院自付医疗费用较高、超过家庭或个人可支配收入且影响家庭生活、致使家庭陷入困境的参保人员。职工和居民自付费用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部分分别按60%和50%的标准发放关爱资金。参保职工和居民个人年度大病关爱资金的最高发放额度分别为7万元和5万元。今年,该区通过&大病关爱&统筹,大病医保特殊药品也列入了报销范畴,职工报75%,居民报 70%。目前全区共有27万居民、农民和2万职工参加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参保率达到99%以上。
  据统计,2014年度信州区收大病医疗保费504万余元,大病补充医保报销139人,理赔333万余元。职工大病报销比例达到了85%,居民65%以上。在此基础上,信州区民政局还推出了大病救助举措,自费部分最高可以得到上限5万元的补助。截至2014年,该区救助城乡患病困难群众15999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071.37万元。
  (祝慧箭 叶小华)
(责任编辑:枫叶)
------分隔线----------------------------
中共上饶市委宣传部 上饶市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服务热线 传真: 广告热线:
建议使用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分辨率浏览&&&&您所在的位置:&>&&>&&>&&>&
云梦县民政局多项措施促精准扶贫
  云梦县民政局结合部门职能,采取多项措施促进精准扶贫工作。
  提高救助标准,解生活之难。根据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全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法定量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将农村低保保障线由2640元/年提高到3840元/年,月人均补差提高到110元/月。将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4600元/年提高到5640元/年,将五保分散供养标准由3400元/年提高到4440元/年,救助提标使全县近2万贫困群众受益。今年元-6月,全县共发放农村低保和五保金1800余万元,有效的保障了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完善医疗救助,解治病之难。重大疾病是造成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云梦县民政局根据该县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医疗救助政策,提高了救助比例,并针对因输血患丙肝的特殊群体出台专门的医疗救助政策,有效的解决这些贫困户的医疗问题。同时,免费为五保、低保对象参合参保。今年上半年共大病救助949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320万元。
  实施临时救助,解危急之难。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突发性、紧急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精神,制定出台了《云梦县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对因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或其他特使困难,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和个人,以及因生活必须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低保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帮他们渡过难关。
  开展助学行动,解求学之难。为帮助寒门学子圆大学之梦,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子女缴纳学费的实际困难,该县开展了低保助学、福彩助学、慈善助学等多种活动,按3000元的标准资助低保家庭子女、孤儿上大学。同时,积极为其他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办理助学贷款出具贫困证明。(云梦县民政局& 戴法彪& 张华)
主办单位:湖北省民政厅 备案序号:鄂ICP备号-1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399号 邮政编码:430079 电话:027-
最佳浏览状态: Resolution with Microsoft 5.5 Above治病个人花五万元大病救助能补贴多少_百度知道
治病个人花五万元大病救助能补贴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如果您有购买商业保险的重大疾病,您可以根据您的保单来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具体多少说不上来
建议咨询12333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大病患者年最高获救助30万元·重庆日报数字报
第005版:专题
&&&&&&&&&&
——巫山县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补偿模式调查
大病患者年最高获救助30万元
巫山县城乡居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首发仪式现场。
县委书记何平探望白血病患者王舒涵并送上救助资金。
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春奎看望大病患者吴泽轩。
大病救助超前实施,堪称巫山一大亮点。 巫山县地处重庆最东端,位于三峡库区腹心,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有的家庭中一人得了大病,数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医疗费用就会让全家陷入贫困。如何才能杜绝患上重大疾病的家庭因病陷入贫困甚至绝境,成为巫山县委、县政府决策者们的重要课题。 “将卫生惠民当作一号民生工程来打造,不搞锦上添花,坚持雪中送炭。”早在一年前,巫山以如此魄力,开启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补偿之路。 决策—— 群众疾苦是第一信号 2010年8月,巫山县抱龙镇抱龙村3社16岁少年周相洋患上白血病后,精神濒临崩溃,他不想拖累家庭,产生了轻生的念头。8月31日,时任巫山县县长(现任巫山县县委书记)的何平得知周相洋的遭遇,连夜赶到了周相洋的家。“洋洋,请你放心,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全力抢救。”看着卧坐在椅子上的周相洋,何平斩钉截铁地告诉随行卫生、民政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群众的病痛和困难无动于衷的干部绝不是好干部。我们的干部心里是否真正装着老百姓,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就能看得出来。”农家院坝站满了四周赶来的乡邻。何平亲自和医务人员将周相洋抬上救护车,送往县医院进行治疗。“县长深夜救白血病少年”的故事,至今仍感动着巫山县成千上万的群众。 “我们是国家级贫困县,帮助老百姓摆脱贫困,不陷入绝对贫困,是执政者的首要任务。宁愿少干一个项目,也要给这些陷入困境的家庭以希望!”在随后的调研中,何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这一观点,“要从根本上缓解全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让老百姓、富裕起来的群众不会因病返贫、大病等死,必须建立相应的救助机制!” 从2010年开始,巫山便启动大病救助机制的探索。经过反复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2011年9月,巫山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巫山县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补偿暂行办法》。办法规定,该县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建立一个动态的特殊疾病救助基金,每年滚动使用,今年已增加到5000万元。对全县身患癌症、白血病等特殊疾病患者进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和民政部门大病救助之后,再对符合报销政策的剩余医药费用实行救助补偿,救助补偿年最高额可达30万元。这笔基金相当于去年该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0%。 巫山大病救助不再是“一事一议”,而成为一项制度性安排,覆盖全县所有城乡居民。 执行—— 执政为民是最大追求 为让那些因患了重大疾病、因贫困无法就医的群众能够放心、及时地进医院治疗,巫山通过县电视台、巫山报、巫山手机报、巫山政府信息网、巫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宣传海报及条幅、传单等各种渠道、组织乡村干部深入农户等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救助政策,使这一政策深入到了全县的老百姓中。 在暂行办法中规定,全县所有城乡居民当年患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血管疾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恶性肿瘤需手术及放疗化疗的患者、器官移植及术后的抗排异治疗的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肾透析患者、肝硬化失代偿期、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帕金森病和严重Ⅲ度烧伤的患者均列为救助补偿对象。 在具体办理过程中,巫山实行“重大疾病患者申报——医保中心初审——人力社保部门审批——财政部门拨付——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的基金使用程序;并制定工作流程图,从申请到救助资金的发放,每个环节都通过图标说明,既方便群众咨询、申请及办理,又保障政策透明、救助公平。 为了防止救助过程中发生不正之风,巫山特地成立了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领导小组,抽调县内外专家组建重大疾病评审鉴定小组,严格确定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补偿对象,严格补偿标准,公开申请对象,并在全县公示。公开监督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还建立起实地稽核监管、电话回访、网络监管及现场复核等方式,确保救助基金真正用到急需的老百姓身上。 受益—— 扶贫济困是终极目标 日,巫山县在高唐街道办事处举办了首次城乡居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款现场发放仪式,何平亲自向受救助的家庭发放救助金。 住在大山深处的官阳镇鸦鹊村6组村民董申桂曾一度绝望。去年5月7日,她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儿子代明轩在沈阳一家公司打工期间,突然“感冒得很厉害,怎么治也不见效”。老板给他5000元钱,让他回到重庆治疗,检查结果是白血病,“得准备七八十万元”。担心董申桂承受不了这个重大打击,一家人瞒了她整整4个月。其间,代明轩做了4次化疗。姑父石德奇列出所有亲友的名单,挨个打电话借钱,“认识的全借了,大家都可怜这个孩子,三百五百地凑了10多万元”。实在没办法了,丈夫代光友不得不告诉董申桂实情,商量“我们把房子卖了吧”。买房者同情这个家庭,在6万元的要价基础上,主动多给了2万元,并让这个家庭继续住在房里,等买房者以后结婚时再搬。之后,代明轩父子再次来到大医院,幸运的是,父子俩骨髓配型成功,做了骨髓移植。截至去年年底,代明轩符合医保政策规定的费用总额共为31万余元,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应报销5万余元,巫山县的“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将剩下的26万余元全部报销。“谢谢政府!救了我娃娃一条命!如果没有这26万元,我娃娃只有死路一条!”董申桂眼含热泪地说。 谈起政府的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高唐街道办事处的普通居民宋亚江热泪盈眶。宋亚江夫妻双方都已下岗,其儿子在去年被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给他治病,全家已经债台高筑,支出医药费等共计70余万元。尽管现在已经找到了相配的骨髓,又通过农村合作医疗和保险赔付报销了20万元,但是高达四五十万元的治疗费对他的家庭仍是一个难以负担的数字。通过申请,他高兴地帮儿子从党委、政府手中领到了30万元城乡居民特殊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金。同时,他自己也因器官移植,得到了7585元的救助,这让他十分感动。“政策惠民暖人心,医疗保险护健康。”宋亚江专门制作了一幅锦旗送给政府。他说:“感谢党委和政府对我们患者的关怀和关爱。” 据了解,巫山自实施城乡居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以来,截至今年5月底,全县共有831人得到大病救助补偿,共发放救助补偿资金1827.6万元。 “这项举措深得民心。我们再穷也要坚持下去,要让得了特殊重大疾病的人真正得到救助。”巫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春奎表示。 2012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巫山县于2011年9月在全市率先出台“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由县财政为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10类重大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埋单,年最高补助限额达30万元,为全国建立大病保障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003版 时政
版主要新闻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 []
广西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涉5类人员27个病种
看大病 自付超3万元可获救助
南国今报&& &&&& &&&&
&&&&今报记者贾经纬&&&&困难家庭一旦有成员患重病,往往面临“难以承受之重”。1月13日,记者了解到,自治区政府近日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按照《通知》,特困供养人员等5类人员患有27种重特大疾病时,经各种保险补偿(报销)后,自付费用仍超过3万元的,能获得相应救助。&&&&救助对象分为五类&&&&《通知》将救助对象分为五类人员,其中,一、二、三类人员是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重点救助对象,四、五类人员由各地根据筹资情况逐步纳入救助范围。除此之外,对当年出生但出生时间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期的新生儿(婴儿),我区实行“母婴捆绑”政策,随符合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条件的母亲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救助标准和封顶线视同一个人)。&&&&救助并不是包完所有费用,而是对五类人员患有27个病种时,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补偿(报销)后,一次诊疗过程或同一病种年度累计个人自负医疗费用仍超过3万元的,才可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记者了解到,经过相关保险补偿(报销)后,自付费用在3万元以内的那部分,我区对于“三无人员”、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其他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也有一些救助办法。比如患肺癌的某重度残疾人,经各类保险补偿(报销)后,还需要自付5万元住院医疗费用。他可以先申请城乡困难群众住院医疗救助,获得1.5万元的补偿(报销)。这样以来,需要自掏腰包的3万元以内部分就只剩下1.5万元,剩下还有超出3万元的部分为2万元,这2万元可以申请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按照《通知》可获得5000元补偿(报销)。算下来,该患者自己真正花的钱为1.5+(2-0.5)=3万元。如果患者是“三无人员”、五保户等一类人员,3万元的自付部分,100%给予住院医疗救助,而超出的2万元,可得到救助补偿(报销)1万元。&&&&3个病种设门诊救助&&&&根据《通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不设门诊救助。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导致自付费用较高的一、二类人员,按现行有关门诊救助的规定执行。不过也有例外,《通知》把患终末期肾病(慢性肾脏病第5期)、耐多药肺结核、血友病,需长期门诊治疗的救助对象,其门诊治疗费用计入重特大疾病住院医疗救助费用。&&&&5类人员的救助补偿比例不同。一类人员(含未参合参保的特困人员)的重特大疾病住院医疗救助,按应计入救助费用的100%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限额为1万元;二类人员的重特大疾病住院医疗救助,按应计入救助费用的80%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限额为5000元。未参合参保的二类人员,其应计入救助费用相应减半;三、四、五类人员的重特大疾病住院医疗救助,按应计入救助费用的70%给予救助,年累计救助最高限额为3000元。&&&&需向街道办提出申请&&&&按照相关文件,一、二、三类人员的救助程序为:向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乡镇政府)提出申请,经县级民政部门调查、认定、审批,之后才能获得救助。四、五类人员的救助程序由各地参照有关文件自行制定,这两类人员今后可在当地咨询具体程序。&&&&对于一些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通知》也作了说明。如果救助对象类别发生改变,按可享受的最高类别标准进行救助,但不能重复救助。救助对象跨年度住院治疗的,按两个年度分别给予住院医疗救助。需转区外治疗的,按相关要求,办理转院手续和申请医疗救助。在区外就医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按应计入救助费用的50%给予报销,但不能超过同一类救助对象年度最高救助限额的70%。&&&&五类人员可获救助&&&&一类人员:特困供养人员&&&&二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三类人员: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以下统称为相关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低收入家庭成员&&&&四类人员:享受相关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因高额医疗费用超过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成员&&&&五类人员:享受相关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27种重特大疾病&&&&纳入救助范围&&&&儿童急性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病、终末期肾病(慢性肾脏病第5期,包括门诊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包括结核病的门诊治疗)、艾滋病机会性感染、重度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血友病(包括门诊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唇腭裂、肺癌、食道癌、胃癌、1型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急性期)、结肠癌、直肠癌、儿童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肝癌、鼻咽癌、人感染禽流感、尘肺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病救助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