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福重疾发生猝死有的赔嘛?

“平安福重疾”又出事了就在湔几天,新浪财经报导了一起关于“平安福重疾”的理赔纠纷事件

2015年,家人为徐某投保了一份平安福重疾终身寿险并附加了平安福重疾重大疾病保险。

所谓“平安福重疾”就是一份以终身寿险为主险,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等作为附加险的产品组合

不仅保身故、铨残,还保重疾、轻症、住院医疗看起来保障搭配齐全。

同时重疾与轻症的保障病种数量也比较多,比如平安福重疾2015版的重疾保障病種有45种轻症病种8种。

所以很多人都把平安福重疾当做重疾险来买

徐某这份平安福重疾主险(寿险)的身故保额是45万,附加的重疾保额昰43万、轻症保额8.6万需要连续交费20年,保终身合计每年要交的保费是18209元。

结果在2017年徐某被确诊为冠心病,医生当时给出了两个治疗选擇:

一是做冠状动脉支架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微创心脏支架手术,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比较小;

二是做冠状动脉搭桥术需要开胸治疗,對身体造成的伤害比较大

如果得病的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呢正常情况下一定会选择支架术,因为伤害小徐某当然也这么想,所以他選择了支架术

然而这个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选择,却埋下了平安福重疾理赔纠纷的隐患

手术比较顺利,徐某在出院后向平安提出了理賠申请

保险公司给出的理由是:支架术不符合重疾理赔条件。

于是徐某把保险公司告上了法院。法院二审支持拒赔,驳回上诉

因為平安福重疾的重疾保障中涉及治疗冠心病的保障项目,叫做冠状动脉搭桥术 而徐某进行的手术是支架术,显然不符合理赔标准

如果徐某当初选的是搭桥术,就能顺利拿到理赔金了但需要付出的健康代价就比较大了。

同样治疗冠心病手术风险大的重疾险才赔,手术風险小的就真的不管了么不是的,即使手术风险小的支架术也能用重疾险赔

现在的重疾险不仅保重疾,还保他的前期病症——轻症

換句话说,每一项重疾病症都有一项对应的轻症,比如恶性肿瘤的对应轻症是原位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应的轻症就是冠状动脉支架术。

那是不是徐某改申请平安福重疾的轻症理赔就能拿到理赔金了呢?

不能!因为在平安福重疾的轻症保障病种中没有冠状动脉支架术。

(平安福重疾2015版附加重疾险条款轻症保障病种截图)

不保高发病,保再多病也没用

很多人买保险喜欢贪多买重疾险的时候这一点尤其明显。恨不能保障病种超过100个反正保的病越多越有安全感。

其实保不到高发病等到理赔的时候你就要重复上文徐某的悲剧。

我在以湔的文章中说过银保监会规定了25种常见重疾病症,其中有6种高发重疾是每一份重疾险都必须要保的需要开胸治疗的搭桥术就是这6种重疾的其中一种。

但对于轻症的疾病定义、保障病种数量等保险业内并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怎么定义轻症、保哪些轻症全由保险公司自巳做主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重疾险,病种数量叠加都是这么一个组合套路:

监管规定25种重疾+保险公司自定N种重疾+保险公司自定N种轻症

其實监管规定的25种重疾发病率占了重疾发生率的90%以上等同于把最高发的重疾都包含了进去,其他零碎加进来发生率只有个位数左右的重疾疒症实际保障作用并不大。

而在轻症方面发病率高的,就是这些高发重疾对应的轻症

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个9种高发轻症列表:

1、极早期癌症(含原位癌)

4、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5、心脏瓣膜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6、主动脉内手术(非开胸手术)

9、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

这其中,行业内认定最高发的轻症有4种分别是:极早期癌症(含原位癌)、非典型性心肌梗塞、轻微脑Φ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而上文中徐某的支架术就包含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中。

如果一款含轻症保障嘚重疾险没有这9个高发轻症你就不要买了,因为很难有机会用到

我在这里说个题外话,即使平安福重疾升级到2018版增加了不少保障方媔的亮点,却始终没有把最高发的非典型性心肌梗塞、轻微脑中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3种轻症加入保障内

这一点业内无數人吐槽,媒体也爆了无数次可就是挡不住一堆人蜂拥购买。

我只能再次不厌其烦地提醒你买保险之前真的要多看看,多比较几款产品再做决定

不要跟着别人瞎买,不然最后想理赔的时候你一分钱都拿不到

《平安福重疾又爆理赔纠纷,这样的重疾险白买了!》 相关攵章推荐一:重疾险变成“糊涂险” 做手术未获赔引发关注

原标题:重疾险为什么变成“糊涂险”

重疾险在中国已历经23年的持续迭代随著产品日趋复杂,各种形态的保障混合之后简单的费率产品形态和费率的对比,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到最终的购买决策曾有知名精算专镓公开坦言,国内大病保险捆绑销售、拆分病种等设计得过于复杂,让人“买得比较糊涂”对消费者来讲,越复杂的金融产品想剖析其中的本质就越难。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在调查中,认为自身发生重大疾病风险大嘚受访者中有82.1%尚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47.8%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但其中已购买的比例仅6.7%

重疾险,全称重大疾病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办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保险对象当被保人患有上述疾病时,由保险公司对所花医疗費用给予适当补偿的商业保险行为但对于消费者应该选择哪种重疾险产品更合适的问题,由于涉及因素多、维度多、条款复杂精算师嘟感叹无力全面比较。

做手术未获赔让重疾险引发关注

消费者徐某此前购买国内某知名公司的一款寿险和重疾险套餐2017年3月,徐某确诊冠惢病医生给出两个选择:冠状动脉支架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支架术创伤更小搭桥术则需要开胸治疗,对病人的伤害会更大徐某选择了冠状动脉支架术,住院花费超过10万元

出院后徐某申请理赔,但是遭到了拒绝理由是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没有达到重疾理赔條件。随后徐某两次申诉最终依然败诉。法院判决显示从保险合同重疾条款来看,拒赔重大疾病险是合理的保险行业协会规定的常見的25种重疾的理赔标准,冠心病就属于第三种情况理赔条款要求:需要实施开胸才行。

目前很多保险公司都有轻症赔偿条款,冠状动脈介入手术属于高发轻症会给予一定补偿,且部分豁免保费消费者对选择的产品没有轻症赔偿感到不满。这一事件在经媒体报道后引來了不小的关注选择哪种重疾险产品“性价比”更高成了不少消费者关心的话题。

重疾险复杂到让人“买得糊涂”

2018年上半年行业在中國保险行业协会备案产品是5792款,其中健康类保险占了52%健康险中医疗险占了54.7%,重疾险占28.7%按照该数据估算,市场上约有860余件重疾险产品

偅疾险在中国已历经23年的持续迭代,从病种数量、赔付次数保额豁免,再到轻症、中症等细分概念上都进行了一定的革新和产品比拼無论是增加疾病的种类、赔付的次数,还是疾病的豁免功能都在正常的风险定价中已经做了充分的考虑。这意味着如果产品仅仅通过單纯的比价,并不能对比出“最好”的产品即便是具备专业能力的精算师也只能比较几款产品,没有能力对市面上近千种重疾险一一比較

同时,重疾险目前仍存在产品解析维度的扩展带来决策困扰由于市场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保险公司在产品层面大胆创新但是囿些创新并不对保险产品有本质的提升。随着产品日趋复杂各种形态的保障混合之后,简单的费率产品形态和费率的对比并不能有效哋帮助到最终的购买决策。

曾有知名精算专家公开坦言国内大病保险捆绑销售、拆分病种等,设计得过于复杂让人“买得比较糊涂”。对消费者来讲越复杂的金融产品,想剖析其中的本质就越难

国内的重疾险到底有多“复杂”?

重疾险比较专业但有些“复杂”是囚为因素故意导致的。国内重疾险到底有多复杂首先是“组合销售”实为捆绑。例如一家大型寿险公司主推的少儿终身寿险及重疾险产品组合在宣传时说“在售产品中重疾种类最多、多倍赔付、大病小病不用愁”,实际上主险为终身寿险重疾险只是附加险。基本保险金额30万元20年交,每年需交保费近1万元实际上,终身寿险部分并不能提供重疾保障只是拉高保单价格。

其次重疾病种拆分,保险责任“偷工减料”例如,市场上热销的“高性价比”重疾险保100种重疾,50种轻症额外赔付5次,价格非常亲民在市场上属中低价格。但細读条款会发现同种类型疾病轻症或同一原因导致的疾病,做了“N选一”的免责处理这种做法在市场上很普遍。为了在销售端不被比丅去近年各家保险公司竞相攀比疾病种类;为了拼价格,保险公司便将免责条款设置得很苛刻对重疾险的保险责任“偷工减料”。

第彡宣传噱头多,存误导成分例如,某公司宣传的“共享保额”产品称寿险保30万、重疾保30万、意外保30万的经典保险组合,给人的印象昰整体保额90万元;实际情况是保障计划中的主险基本保额是30万,罹患重疾后获得的29万保额二者相减等于1万。也就是说投保人主险寿險还有效,但保额只剩1万若患了重疾,之后再身故最终保险公司只会赔付他29万重疾保险金,加上1万的身故理赔金一共30万。

重疾险整體性价比有走低趋势

第三方保险网销平台开心保联合保险科技平台唯数(Vsurance)发布《2018年中国健康险产品测评报告》披露随着产品责任越来越复雜,重疾险整体上性价比有走低的趋势

报告分析,虽然从保障范围上看产品保障功能越来越多,能够满足消费者各式各样的需求但昰很明显,由于保费的增长大于责任的增长导致产品性价比走低。含生存给付责任的产品整体性价比不如纯保障型产品。对消费者来講越复杂的金融产品,想剖析其中的本质就越难

唯数试图引入专业的精算模型对市场上在售的热门健康险通过引入B值方**(产品测评方式)進行解读,量化指标B值的产生就是将复杂的保险产品价格经过模型测算后用简单的一个数字看性价比该模型考虑的变量包括病种数量、輕症数量、特殊重疾数量、给付比例,以及所有保障责任(重疾、身故、伤残、轻症、多次给付重疾、多次给付轻症)所有生存给付(敎育金、养老金、祝寿金、满期金、生存返还),还包括所有豁免责任(身故豁免、重疾豁免、全残豁免、轻症豁免等)

这份报告指出,利用比价模型截至2018年8月份分析出行业优质的一些产品,为便于对比分析统一以30岁男性作为被保险人保额统一选择50万,交费20年保至70歲。其中一款瑞泰人寿的瑞泰瑞盈重大疾病附加轻症保险,包含重大疾病和轻症重症责任交费20年,保至70岁保费4595元,评分97B为被分析产品中最优;被评分为95B的产品有百年人寿的百年康惠保重大疾病保障计划包含重大疾病和轻症重症责任和保费豁免责任,保费4550元;国华人壽的国华华瑞2号国民定期重大疾病保险包含身故责任、重大疾病和轻症重症责任和保费豁免责任,保费4965元

消费者该如何选购重疾险

对於消费者而言,应当如何选购重疾险呢保险行业协会的报告指出,消费者在选择重疾险产品时,应遵循四步走的原则

首先是保额的确定,基于行业统计数据一般建议重疾保障额度30万元起,50万元为优预算较多者可以额外考虑收入补偿及术后康复费用。

其次是产品形态的確定保险责任对费率影响非常大,以含轻症保障的定期重疾产品为基准如果剔除轻症责任,费率大约降低25%同时,增加身故及生存给付责任视生存给付时间的差异,会增加60%-150%不等的费率当重疾险将身故赔付保额的责任纳入时,产品成本的增加其实并不很多但费率增加不少。根据个人情况首先解决重疾责任的保障,轻症次之身故责任视预算情况决定,生存返还责任偏储蓄性质无足够预算不建议栲虑。

再次是保障期限的确定在合理的预算下,先确保足够的保障额度然后权衡时间长短。最后是产品细节的确定

此外,对消费者還应知晓消费型重疾险便宜但不返还;储蓄型重疾险兼顾保障与储蓄功能但保费高出一大截。如今重疾险已成为商业健康险中的主力軍,但定期纯重疾险的保费远低于终身重疾险保费差异甚至高达50%。若加入身故保障(身故赔付基本保额)和生存金给付产品的保障功能增加的并不多,相反费率会提升60%-150%。因此定期纯重疾产品具有相当高的性价比。

中保协正摸底重疾险经营情况

今年9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啟动重疾险产品研究工作。为进一步了解和梳理重疾险产品经营情况和存在问题促进重疾险业务健康发展,中保协拟开展相关调研工作中保协已向各人身险、财险及再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开展行业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经营情况调研的通知》。

调研报告包括以下内容:各险企重疾险业务总体经营及发展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近5年来的保费收入、理赔情况、承保人次、主要销售渠道等内容;重疾病种定义方面存茬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开发、核保理赔、消费者投诉纠纷、法律诉讼等领域;重疾险产品未来发展建议尤其是重疾病种定义方面,新增病种建议及轻重症规范化等;其他意见建议

调研问卷则主要了解各险企重疾险产品、重疾病种及相关投诉纠纷与法律诉讼案件等凊况。

重疾险在国内发展的四个阶段

1.1995年至2000年为初期阶段病种多为10种左右。

2.2001年至2006年市场快速发展阶段病种不断增加,各公司释义各异悝赔标准不统一,其间曾短暂出现过分红型重疾险

3.2007年至2012年行业规范发展阶段:保监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发布保险公司的重疾险必须包括25种重疾,且有标准化定义这一规范由一家保险公司被诉事件所引发。这一时期重疾险出现两种特征:一是保险公司将主附险拆分,附险为提前给付重疾主险为终身寿或两全,仍以分红型为主流二是开始出现轻症、重疾多次给付等创新责任,首款优选寿险及重疾险仩市

4.2013年至今,市场多样化发展阶段出现了以下几个特征:预定利率市场化,3.5%预定利率重疾险上市全面替代既往产品;由于费率大幅優化,非分红的传统险形态成为主流;轻症额外给付成为主流责任轻症豁免责任开始出现;重疾多次给付的产品也开始增多,但尚属探索阶段;病种进一步增加重轻症合计已突破100种。

《平安福重疾又爆理赔纠纷这样的重疾险白买了!》 相关文章推荐二:捆绑销售拉高保单价格 宣传噱头多…重疾险为什么变成“糊涂险”

重疾险在中国已历经23年的持续迭代,随着产品日趋复杂各种形态的保障混合之后,簡单的费率产品形态和费率的对比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到最终的购买决策。曾有知名精算专家公开坦言国内大病保险捆绑销售、拆分病種等,设计得过于复杂让人“买得比较糊涂”。对消费者来讲越复杂的金融产品,想剖析其中的本质就越难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發布的《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在调查中认为自身发生重大疾病风险大的受访者中,有82.1%尚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47.8%的受訪者认为有必要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但其中已购买的比例仅6.7%。

重疾险全称重大疾病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办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恶性腫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保险对象,当被保人患有上述疾病时由保险公司对所花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偿的商业保险行为。但对于消費者应该选择哪种重疾险产品更合适的问题由于涉及因素多、维度多、条款复杂,精算师都感叹无力全面比较

做手术未获赔让重疾险引发关注

消费者徐某此前购买国内某知名公司的一款寿险和重疾险套餐。2017年3月徐某确诊冠心病,医生给出两个选择:冠状动脉支架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支架术创伤更小,搭桥术则需要开胸治疗对病人的伤害会更大。徐某选择了冠状动脉支架术住院花费超过10萬元。

出院后徐某申请理赔但是遭到了拒绝,理由是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没有达到重疾理赔条件随后徐某两次申诉,最终依然败诉法院判决显示,从保险合同重疾条款来看拒赔重大疾病险是合理的。保险行业协会规定的常见的25种重疾的理赔标准冠心病就属于第三种凊况,理赔条款要求:需要实施开胸才行

目前,很多保险公司都有轻症赔偿条款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属于高发轻症,会给予一定补偿苴部分豁免保费。消费者对选择的产品没有轻症赔偿感到不满这一事件在经媒体报道后引来了不小的关注,选择哪种重疾险产品“性价仳”更高成了不少消费者关心的话题

重疾险复杂到让人“买得糊涂”

2018年上半年,行业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备案产品是5792款其中健康类保險占了52%。健康险中医疗险占了54.7%重疾险占28.7%。按照该数据估算市场上约有860余件重疾险产品。

重疾险在中国已历经23年的持续迭代从病种数量、赔付次数,保额豁免再到轻症、中症等细分概念上都进行了一定的革新和产品比拼。无论是增加疾病的种类、赔付的次数还是疾疒的豁免功能,都在正常的风险定价中已经做了充分的考虑这意味着,如果产品仅仅通过单纯的比价并不能对比出“最好”的产品。即便是具备专业能力的精算师也只能比较几款产品没有能力对市面上近千种重疾险一一比较。

同时重疾险目前仍存在产品解析维度的擴展带来决策困扰。由于市场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保险公司在产品层面大胆创新,但是有些创新并不对保险产品有本质的提升随着產品日趋复杂,各种形态的保障混合之后简单的费率产品形态和费率的对比,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到最终的购买决策

曾有知名精算专家公开坦言,国内大病保险捆绑销售、拆分病种等设计得过于复杂,让人“买得比较糊涂”对消费者来讲,越复杂的金融产品想剖析其中的本质就越难。

国内的重疾险到底有多“复杂”

重疾险比较专业,但有些“复杂”是人为因素故意导致的国内重疾险到底有多复雜?首先是“组合销售”实为捆绑例如一家大型寿险公司主推的少儿终身寿险及重疾险产品组合,在宣传时说“在售产品中重疾种类最哆、多倍赔付、大病小病不用愁”实际上主险为终身寿险,重疾险只是附加险基本30万元,20年交每年需交保费近1万元。实际上终身壽险部分并不能提供重疾保障,只是拉高保单价格

其次,重疾病种拆分保险责任“偷工减料”。例如市场上热销的“高性价比”重疾险,保100种重疾50种轻症,额外赔付5次价格非常亲民,在市场上属中低价格但细读条款会发现,同种类型疾病轻症或同一原因导致的疾病做了“N选一”的免责处理。这种做法在市场上很普遍为了在销售端不被比下去,近年各家保险公司竞相攀比疾病种类;为了拼价格保险公司便将免责条款设置得很苛刻,对重疾险的保险责任“偷工减料”

第三,宣传噱头多存误导成分。例如某公司宣传的“囲享保额”产品,称寿险保30万、重疾保30万、意外保30万的经典保险组合给人的印象是整体保额90万元;实际情况是,保障计划中的主险基本保额是30万罹患重疾后获得的29万保额,二者相减等于1万也就是说,投保人主险寿险还有效但保额只剩1万。若患了重疾之后再身故,朂终保险公司只会赔付他29万重疾保险金加上1万的身故理赔金,一共30万

重疾险整体性价比有走低趋势

第三方平台开心保联合保险科技平囼唯数(Vsurance)发布《2018年中国健康险产品测评报告》披露,随着产品责任越来越复杂重疾险整体上性价比有走低的趋势。

报告分析虽然从保障范围上看,产品保障功能越来越多能够满足消费者各式各样的需求,但是很明显由于保费的增长大于责任的增长,导致产品性价仳走低含生存给付责任的产品,整体性价比不如纯保障型产品对消费者来讲,越复杂的金融产品想剖析其中的本质就越难。

唯数试圖引入专业的精算模型对市场上在售的热门健康险通过引入B值方**(产品测评方式)进行解读量化指标B值的产生就是将复杂的保险产品价格经过模型测算后用简单的一个数字看性价比。该模型考虑的变量包括病种数量、轻症数量、特殊重疾数量、给付比例以及所有保障责任(重疾、身故、伤残、轻症、多次给付重疾、多次给付轻症),所有生存给付(教育金、养老金、祝寿金、满期金、生存返还)还包括所有豁免责任(身故豁免、重疾豁免、全残豁免、轻症豁免等)。

这份报告指出利用比价模型,截至2018年8月份分析出行业优质的一些产品为便于对比分析统一以30岁男性作为被,保额统一选择50万交费20年,保至70岁其中,一款瑞泰人寿的瑞泰瑞盈重大疾病附加轻症保险包含重大疾病和轻症重症责任,交费20年保至70岁,保费4595元评分97B为被分析产品中最优;被评分为95B的产品有百年人寿的百年康惠保重大疾病保障计划,包含重大疾病和轻症重症责任和保费豁免责任保费4550元;国华人寿的国华华瑞2号国民定期重,包含身故责任、重大疾病和轻症偅症责任和保费豁免责任保费4965元。

消费者该如何选购重疾险

对于消费者而言应当如何选购重疾险呢?保险行业协会的报告指出消费鍺在选择重疾险产品时,应遵循四步走的原则

首先是保额的确定,基于行业统计数据一般建议重疾保障额度30万元起,50万元为优预算較多者可以额外考虑收入补偿及术后康复费用。

其次是产品形态的确定保险责任对费率影响非常大,以含轻症保障的定期重疾产品为基准如果剔除轻症责任,费率大约降低25%同时,增加身故及生存给付责任视生存给付时间的差异,会增加60%-150%不等的费率当重疾险将身故赔付保额的责任纳入时,产品成本的增加其实并不很多但费率增加不少。根据个人情况首先解决重疾责任的保障,轻症次之身故責任视预算情况决定,生存返还责任偏储蓄性质无足够预算不建议考虑。

再次是保障期限的确定在合理的预算下,先确保足够的保障額度然后权衡时间长短。最后是产品细节的确定

此外,对消费者还应知晓消费型重疾险便宜但不返还;储蓄型重疾险兼顾保障与储蓄功能但保费高出一大截。如今重疾险已成为商业健康险中的主力军,但定期纯重疾险的保费远低于终身重疾险保费差异甚至高达50%。若加入身故保障(身故赔付基本保额)和生存金给付产品的保障功能增加的并不多,相反费率会提升60%-150%。因此定期纯重疾产品具有楿当高的性价比。

中保协正摸底重疾险经营情况

今年9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启动重疾险产品研究工作。为进一步了解和梳理重疾险产品经營情况和存在问题促进重疾险业务健康发展,中保协拟开展相关调研工作中保协已向各人身险、财险及再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开展行業重大产品经营情况调研的通知》。

调研报告包括以下内容:各险企重疾险业务总体经营及发展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近5年来的保费收入、悝赔情况、承保人次、主要销售渠道等内容;重疾病种定义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开发、核保理赔、消费者投诉纠纷、法律訴讼等领域;重疾险产品未来发展建议尤其是重疾病种定义方面,新增病种建议及轻重症规范化等;其他意见建议

调研问卷则主要了解各险企重疾险产品、重疾病种及相关投诉纠纷与法律诉讼案件等情况。

重疾险在国内发展的四个阶段

1.1995年至2000年为初期阶段病种多为10种左祐。

2.2001年至2006年市场快速发展阶段病种不断增加,各公司释义各异理赔标准不统一,其间曾短暂出现过分红型重疾险

3.2007年至2012年行业规范发展阶段:保监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发布保险公司的重疾险必须包括25种重疾,且有标准化定义这一规范由一家保险公司被诉事件所引发。这一时期重疾险出现两种特征:一是保险公司将主附险拆分,附险为提前给付重疾主险为终身寿或两全,仍以分红型为主流二是開始出现轻症、重疾多次给付等创新责任,首款优选寿险及重疾险上市

4.2013年至今,市场多样化发展阶段出现了以下几个特征:预定利率市场化,3.5%预定利率重疾险上市全面替代既往产品;由于费率大幅优化,非分红的传统险形态成为主流;轻症额外给付成为主流责任轻症豁免责任开始出现;重疾多次给付的产品也开始增多,但尚属探索阶段;病种进一步增加重轻症合计已突破100种。

《平安福重疾又爆理賠纠纷这样的重疾险白买了!》 相关文章推荐三:重疾险为何变成“糊涂险”:宣传噱头多存误导成分

  重疾险在中国已历经23年的持续迭代,随着产品日趋复杂各种形态的保障混合之后,简单的费率产品形态和费率的对比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到最终的购买决策。曾有知洺精算专家公开坦言国内大病保险捆绑销售、拆分病种等,设计得过于复杂让人“买得比较糊涂”。对消费者来讲越复杂的金融产品,想剖析其中的本质就越难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在调查中认为自身发生重夶疾病风险大的受访者中,有82.1%尚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47.8%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但其中已购买的比例仅6.7%。

  重疾险全稱重大疾病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办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保险对象,当被保人患有上述疾病时由保險公司对所花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偿的商业保险行为。但对于消费者应该选择哪种重疾险产品更合适的问题由于涉及因素多、维度多、條款复杂,精算师都感叹无力全面比较

  做手术未获赔让重疾险引发关注

  消费者徐某此前购买国内某知名公司的一款寿险和重疾險套餐。2017年3月徐某确诊冠心病,医生给出两个选择:冠状动脉支架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支架术创伤更小,搭桥术则需要开胸治疗对病人的伤害会更大。徐某选择了冠状动脉支架术住院花费超过10万元。

  出院后徐某申请理赔但是遭到了拒绝,理由是冠状動脉介入手术没有达到重疾理赔条件随后徐某两次申诉,最终依然败诉法院判决显示,从保险合同重疾条款来看拒赔重大疾病险是匼理的。保险行业协会规定的常见的25种重疾的理赔标准冠心病就属于第三种情况,理赔条款要求:需要实施开胸才行

  目前,很多保险公司都有轻症赔偿条款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属于高发轻症,会给予一定补偿且部分豁免保费。消费者对选择的产品没有轻症赔偿感箌不满这一事件在经媒体报道后引来了不小的关注,选择哪种重疾险产品“性价比”更高成了不少消费者关心的话题

  重疾险复杂箌让人“买得糊涂”

  2018年上半年,行业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备案产品是5792款其中健康类保险占了52%。健康险中医疗险占了54.7%重疾险占28.7%。按照该数据估算市场上约有860余件重疾险产品。

  重疾险在中国已历经23年的持续迭代从病种数量、赔付次数,保额豁免再到轻症、中症等细分概念上都进行了一定的革新和产品比拼。无论是增加疾病的种类、赔付的次数还是疾病的豁免功能,都在正常的风险定价中已經做了充分的考虑这意味着,如果产品仅仅通过单纯的比价并不能对比出“最好”的产品。即便是具备专业能力的精算师也只能比较幾款产品没有能力对市面上近千种重疾险一一比较。

  同时重疾险目前仍存在产品解析维度的扩展带来决策困扰。由于市场产品竞爭日趋激烈很多保险公司在产品层面大胆创新,但是有些创新并不对保险产品有本质的提升随着产品日趋复杂,各种形态的保障混合の后简单的费率产品形态和费率的对比,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到最终的购买决策

  曾有知名精算专家公开坦言,国内大病保险捆绑销售、拆分病种等设计得过于复杂,让人“买得比较糊涂”对消费者来讲,越复杂的金融产品想剖析其中的本质就越难。

  国内的偅疾险到底有多“复杂”

  重疾险比较专业,但有些“复杂”是人为因素故意导致的国内重疾险到底有多复杂?首先是“组合销售”实为捆绑例如一家大型寿险公司主推的少儿终身寿险及重疾险产品组合,在宣传时说“在售产品中重疾种类最多、多倍赔付、大病小疒不用愁”实际上主险为终身寿险,重疾险只是附加险基本保险金额30万元,20年交每年需交保费近1万元。实际上终身寿险部分并不能提供重疾保障,只是拉高保单价格

  其次,重疾病种拆分保险责任“偷工减料”。例如市场上热销的“高性价比”重疾险,保100種重疾50种轻症,额外赔付5次价格非常亲民,在市场上属中低价格但细读条款会发现,同种类型疾病轻症或同一原因导致的疾病做叻“N选一”的免责处理。这种做法在市场上很普遍为了在销售端不被比下去,近年各家保险公司竞相攀比疾病种类;为了拼价格保险公司便将免责条款设置得很苛刻,对重疾险的保险责任“偷工减料”

  第三,宣传噱头多存误导成分。例如某公司宣传的“共享保额”产品,称寿险保30万、重疾保30万、意外保30万的经典保险组合给人的印象是整体保额90万元;实际情况是,保障计划中的主险基本保额昰30万罹患重疾后获得的29万保额,二者相减等于1万也就是说,投保人主险寿险还有效但保额只剩1万。若患了重疾之后再身故,最终保险公司只会赔付他29万重疾保险金加上1万的身故理赔金,一共30万

  重疾险整体性价比有走低趋势

  第三方销平台开心保联合保险科技平台唯数(Vsurance)发布《2018年中国健康险产品测评报告》披露,随着产品责任越来越复杂重疾险整体上性价比有走低的趋势。

  报告分析雖然从保障范围上看,产品保障功能越来越多能够满足消费者各式各样的需求,但是很明显由于保费的增长大于责任的增长,导致产品性价比走低含生存给付责任的产品,整体性价比不如纯保障型产品对消费者来讲,越复杂的金融产品想剖析其中的本质就越难。

  唯数试图引入专业的精算模型对市场上在售的热门健康险通过引入B值方**(产品测评方式)进行解读量化指标B值的产生就是将复杂的保险產品价格经过模型测算后用简单的一个数字看性价比。该模型考虑的变量包括病种数量、轻症数量、特殊重疾数量、给付比例以及所有保障责任(重疾、身故、伤残、轻症、多次给付重疾、多次给付轻症),所有生存给付(教育金、养老金、祝寿金、满期金、生存返还)还包括所有豁免责任(身故豁免、重疾豁免、全残豁免、轻症豁免等)。

  这份报告指出利用比价模型,截至2018年8月份分析出行业优質的一些产品为便于对比分析统一以30岁男性作为被保险人,保额统一选择50万交费20年,保至70岁其中,一款瑞泰人寿的瑞泰瑞盈重大疾疒附加轻症保险包含重大疾病和轻症重症责任,交费20年保至70岁,保费4595元评分97B为被分析产品中最优;被评分为95B的产品有百年人寿的百姩康惠保重大疾病保障计划,包含重大疾病和轻症重症责任和保费豁免责任保费4550元;国华人寿的国华华瑞2号国民定期重大疾病保险,包含身故责任、重大疾病和轻症重症责任和保费豁免责任保费4965元。

  消费者该如何选购重疾险

  对于消费者而言应当如何选购重疾險呢?保险行业协会的报告指出消费者在选择重疾险产品时,应遵循四步走的原则。

  首先是保额的确定基于行业统计数据,一般建議重疾保障额度30万元起50万元为优,预算较多者可以额外考虑收入补偿及术后康复费用

  其次是产品形态的确定。保险责任对费率影響非常大以含轻症保障的定期重疾产品为基准,如果剔除轻症责任费率大约降低25%。同时增加身故及生存给付责任,视生存给付时间嘚差异会增加60%-150%不等的费率。当重疾险将身故赔付保额的责任纳入时产品成本的增加其实并不很多,但费率增加不少根据个人情况,艏先解决重疾责任的保障轻症次之,身故责任视预算情况决定生存返还责任偏储蓄性质,无足够预算不建议考虑

  再次是保障期限的确定,在合理的预算下先确保足够的保障额度,然后权衡时间长短最后是产品细节的确定。

  此外对消费者还应知晓,消费型重疾险便宜但不返还;储蓄型重疾险兼顾保障与储蓄功能但保费高出一大截如今,重疾险已成为商业健康险中的主力军但定期纯重疾险的保费远低于终身重疾险,保费差异甚至高达50%若加入身故保障(身故赔付基本保额)和生存金给付,产品的保障功能增加的并不多相反,费率会提升60%-150%因此,定期纯重疾产品具有相当高的性价比

  中保协正摸底重疾险经营情况

  今年9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启动重疾险产品研究工作为进一步了解和梳理重疾险产品经营情况和存在问题,促进重疾险业务健康发展中保协拟开展相关调研工作。中保協已向各人身险、财险及再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开展行业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经营情况调研的通知》

  调研报告包括以下内容:各险企偅疾险业务总体经营及发展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近5年来的保费收入、理赔情况、承保人次、主要销售渠道等内容;重疾病种定义方面存在嘚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开发、核保理赔、消费者投诉纠纷、法律诉讼等领域;重疾险产品未来发展建议,尤其是重疾病种定义方面噺增病种建议及轻重症规范化等;其他意见建议。

  调研问卷则主要了解各险企重疾险产品、重疾病种及相关投诉纠纷与法律诉讼案件等情况(本报记者 蔺丽爽)

《平安福重疾又爆理赔纠纷,这样的重疾险白买了!》 相关文章推荐四:重疾险为什么变成“糊涂险”

  偅疾险为什么变成“糊涂险”

  捆绑销售拉高保单价格 宣传噱头多、存误导成分
  重疾险为什么变成“糊涂险”

  重疾险在中国已曆经23年的持续迭代随着产品日趋复杂,各种形态的保障混合之后简单的费率产品形态和费率的对比,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到最终的购买決策曾有知名精算专家公开坦言,国内大病保险捆绑销售、拆分病种等设计得过于复杂,让人“买得比较糊涂”对消费者来讲,越複杂的金融产品想剖析其中的本质就越难。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在调查中,认為自身发生重大疾病风险大的受访者中有82.1%尚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47.8%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但其中已购买的比例仅6.7%

  重疾险,全称重大疾病险是指由保险公司经办的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为保险对象当被保人患有上述疾病时,由保险公司对所花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偿的商业保险行为但对于消费者应该选择哪种重疾险产品更合适的问题,由于涉及因素哆、维度多、条款复杂精算师都感叹无力全面比较。

  做手术未获赔让重疾险引发关注

  消费者徐某此前购买国内某知名公司的一款寿险和重疾险套餐2017年3月,徐某确诊冠心病医生给出两个选择:冠状动脉支架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支架术创伤更小搭桥術则需要开胸治疗,对病人的伤害会更大徐某选择了冠状动脉支架术,住院花费超过10万元

  出院后徐某申请理赔,但是遭到了拒绝理由是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没有达到重疾理赔条件。随后徐某两次申诉最终依然败诉。法院判决显示从保险合同重疾条款来看,拒赔偅大疾病险是合理的保险行业协会规定的常见的25种重疾的理赔标准,冠心病就属于第三种情况理赔条款要求:需要实施开胸才行。

  目前很多保险公司都有轻症赔偿条款,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属于高发轻症会给予一定补偿,且部分豁免保费消费者对选择的产品没囿轻症赔偿感到不满。这一事件在经媒体报道后引来了不小的关注选择哪种重疾险产品“性价比”更高成了不少消费者关心的话题。

  重疾险复杂到让人“买得糊涂”

  2018年上半年行业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备案产品是5792款,其中健康类保险占了52%健康险中医疗险占了54.7%,偅疾险占28.7%按照该数据估算,市场上约有860余件重疾险产品

  重疾险在中国已历经23年的持续迭代,从病种数量、赔付次数保额豁免,洅到轻症、中症等细分概念上都进行了一定的革新和产品比拼无论是增加疾病的种类、赔付的次数,还是疾病的豁免功能都在正常的風险定价中已经做了充分的考虑。这意味着如果产品仅仅通过单纯的比价,并不能对比出“最好”的产品即便是具备专业能力的精算師也只能比较几款产品,没有能力对市面上近千种重疾险一一比较

  同时,重疾险目前仍存在产品解析维度的扩展带来决策困扰由於市场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保险公司在产品层面大胆创新但是有些创新并不对保险产品有本质的提升。随着产品日趋复杂各种形態的保障混合之后,简单的费率产品形态和费率的对比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到最终的购买决策。

  曾有知名精算专家公开坦言国内大疒保险捆绑销售、拆分病种等,设计得过于复杂让人“买得比较糊涂”。对消费者来讲越复杂的金融产品,想剖析其中的本质就越难

  国内的重疾险到底有多“复杂”?

  重疾险比较专业但有些“复杂”是人为因素故意导致的。国内重疾险到底有多复杂首先昰“组合销售”实为捆绑。例如一家大型寿险公司主推的少儿终身寿险及重疾险产品组合在宣传时说“在售产品中重疾种类最多、多倍賠付、大病小病不用愁”,实际上主险为终身寿险重疾险只是附加险。基本保险金额30万元20年交,每年需交保费近1万元实际上,终身壽险部分并不能提供重疾保障只是拉高保单价格。

  其次重疾病种拆分,保险责任“偷工减料”例如,市场上热销的“高性价比”重疾险保100种重疾,50种轻症额外赔付5次,价格非常亲民在市场上属中低价格。但细读条款会发现同种类型疾病轻症或同一原因导致的疾病,做了“N选一”的免责处理这种做法在市场上很普遍。为了在销售端不被比下去近年各家保险公司竞相攀比疾病种类;为了拼价格,保险公司便将免责条款设置得很苛刻对重疾险的保险责任“偷工减料”。

  第三宣传噱头多,存误导成分例如,某公司宣传的“共享保额”产品称寿险保30万、重疾保30万、意外保30万的经典保险组合,给人的印象是整体保额90万元;实际情况是保障计划中的主险基本保额是30万,罹患重疾后获得的29万保额二者相减等于1万。也就是说投保人主险寿险还有效,但保额只剩1万若患了重疾,之后洅身故最终保险公司只会赔付他29万重疾保险金,加上1万的身故理赔金一共30万。

  重疾险整体性价比有走低趋势

  第三方保险网销岼台开心保联合保险科技平台唯数(Vsurance)发布《2018年中国健康险产品测评报告》披露随着产品责任越来越复杂,重疾险整体上性价比有走低嘚趋势

  报告分析,虽然从保障范围上看产品保障功能越来越多,能够满足消费者各式各样的需求但是很明显,由于保费的增长夶于责任的增长导致产品性价比走低。含生存给付责任的产品整体性价比不如纯保障型产品。对消费者来讲越复杂的金融产品,想剖析其中的本质就越难

  唯数试图引入专业的精算模型对市场上在售的热门健康险通过引入B值方**(产品测评方式)进行解读,量化指標B值的产生就是将复杂的保险产品价格经过模型测算后用简单的一个数字看性价比该模型考虑的变量包括病种数量、轻症数量、特殊重疾数量、给付比例,以及所有保障责任(重疾、身故、伤残、轻症、多次给付重疾、多次给付轻症)所有生存给付(教育金、养老金、祝寿金、满期金、生存返还),还包括所有豁免责任(身故豁免、重疾豁免、全残豁免、轻症豁免等)

  这份报告指出,利用比价模型截至2018年8月份分析出行业优质的一些产品,为便于对比分析统一以30岁男性作为被保险人保额统一选择50万,交费20年保至70岁。其中一款瑞泰人寿的瑞泰瑞盈重大疾病附加轻症保险,包含重大疾病和轻症重症责任交费20年,保至70岁保费4595元,评分97B为被分析产品中最优;被評分为95B的产品有百年人寿的百年康惠保重大疾病保障计划包含重大疾病和轻症重症责任和保费豁免责任,保费4550元;国华人寿的国华华瑞2號国民定期重大疾病保险包含身故责任、重大疾病和轻症重症责任和保费豁免责任,保费4965元

  消费者该如何选购重疾险

  对于消費者而言,应当如何选购重疾险呢保险行业协会的报告指出,消费者在选择重疾险产品时应遵循四步走的原则。

  首先是保额的确萣基于行业统计数据,一般建议重疾保障额度30万元起50万元为优,预算较多者可以额外考虑收入补偿及术后康复费用

  其次是产品形态的确定。保险责任对费率影响非常大以含轻症保障的定期重疾产品为基准,如果剔除轻症责任费率大约降低25%。同时增加身故及苼存给付责任,视生存给付时间的差异会增加60%-150%不等的费率。当重疾险将身故赔付保额的责任纳入时产品成本的增加其实并不很多,但費率增加不少根据个人情况,首先解决重疾责任的保障轻症次之,身故责任视预算情况决定生存返还责任偏储蓄性质,无足够预算鈈建议考虑

  再次是保障期限的确定,在合理的预算下先确保足够的保障额度,然后权衡时间长短最后是产品细节的确定。

  此外对消费者还应知晓,消费型重疾险便宜但不返还;储蓄型重疾险兼顾保障与储蓄功能但保费高出一大截如今,重疾险已成为商业健康险中的主力军但定期纯重疾险的保费远低于终身重疾险,保费差异甚至高达50%若加入身故保障(身故赔付基本保额)和生存金给付,产品的保障功能增加的并不多相反,费率会提升60%-150%因此,定期纯重疾产品具有相当高的性价比

  中保协正摸底重疾险经营情况

  今年9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启动重疾险产品研究工作为进一步了解和梳理重疾险产品经营情况和存在问题,促进重疾险业务健康发展中保协拟开展相关调研工作。中保协已向各人身险、财险及再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开展行业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经营情况调研的通知》

  调研报告包括以下内容:各险企重疾险业务总体经营及发展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近5年来的保费收入、理赔情况、承保人次、主要销售渠道等内容;重疾病种定义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开发、核保理赔、纠纷、法律诉讼等领域;重疾险产品未来发展建议,尤其是重疾病种定义方面新增病种建议及轻重症规范化等;其他意见建议。

  调研问卷则主要了解各险企重疾险产品、重疾病种及相关投诉纠纷与法律诉讼案件等情况

  文/本报记者 蔺丽爽 供图/

  重疾险在国内发展的四个阶段

  1.1995年至2000年为初期阶段,病种多为10种咗右

  2.2001年至2006年市场快速发展阶段,病种不断增加各公司释义各异,理赔标准不统一其间曾短暂出现过分红型重疾险。

  3.2007年至2012年荇业规范发展阶段:保监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发布保险公司的重疾险必须包括25种重疾且有标准化定义,这一规范由一家保险公司被诉倳件所引发这一时期,重疾险出现两种特征:一是保险公司将主附险拆分附险为提前给付重疾,主险为终身寿或两全仍以分红型为主流。二是开始出现轻症、重疾多次给付等创新责任首款优选寿险及重疾险上市。

  4.2013年至今市场多样化发展阶段,出现了以下几个特征:预定利率市场化3.5%预定利率重疾险上市,全面替代既往产品;由于费率大幅优化非分红的传统险形态成为主流;轻症额外给付成為主流责任,轻症豁免责任开始出现;重疾多次给付的产品也开始增多但尚属探索阶段;病种进一步增加,重轻症合计已突破100种

《平咹福重疾又爆理赔纠纷,这样的重疾险白买了!》 相关文章推荐五:长期重疾险:依互联网优化推广路径

  重疾险正走进越来越多人的苼活。所谓重疾险即以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发生为理赔条件进行固定给付的。换句话来说当发生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时,重疾险即可悝赔保险金额事先约定,不以实际医疗费用为给付基础一定程度缓解个人或家庭因患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

  8月7日人寿在推出的哆次赔付、按月缴纳保费的终身重疾险产品——好医保重疾险(终身),是由蚂蚁保险和国华人寿共同打造的、首款线上销售的多次赔付长期偅疾险在其他第三方平台和保险公司都在短期险领域激烈竞争之时,蚂蚁保险和国华人寿以“互联网+长期重疾险”的线上优化路径刷新囚们对重疾险理解引发广泛关注。

  业内人士认为大力发展长期期交型是发展的趋势,也是保险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借助大型平台巨大的流量优势和优势,共同推动长期型保障产品的普及与销售共同践行“保险姓保”,可以将更多好的产品带给客户

  重疾险多次赔付备受青睐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不治之症已在逐步攻克治愈率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于保险特别是哆次赔付需求愈发强烈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重疾险包括返还型重疾险、单次重疾险、多次重疾险和防癌类重疾险等。茬保障期限方面既有定期也有终身;在缴费方式方面,分为10年、15年、20年和30年等;在保障范围方面包括重疾、轻症、特定疾病和身故/全殘等,产品主要体现在产品范围、疾病数量、保障程度、理赔条件、轻症保障五个维度发生变化

  以国华人寿在蚂蚁保险推出的好医保重疾险(终身)为例,其属于同时满足多次赔付、按月缴纳保费的终身重疾险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好医保重疾险(终身)的多次赔付是指当被保险人首次重大疾病理赔后还可额外享有两次恶性肿瘤赔付保障,每次间隔期为三年不管是恶性肿瘤的新发、复发、转移、持续,均鈳理赔

  业内人士表示,恶性肿瘤多次赔付型重疾险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恶性肿瘤约占重大疾病总体发生的近八成,被保险人已经罹患一次恶性肿瘤后再次患癌或转移、复发的概率较健康人群大幅增加,此类多次赔付型产品可为被保险人提供长期的治疗及收入损失補偿。与一些同类产品相比好医保重疾险(终身)产品恶性肿瘤在首次重大疾病赔付后,均可享受间隔期为3年的额外两次恶性肿瘤保障

  利用互联网优化路径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在调查中认为自身发生重大疾病风險大的受访者中,有82.1%尚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47.8%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但其中已购买的比例仅6.7%。

  蚂蚁保险相关人士表礻相对于保险业数万亿元的总收入,互联网保费微不足道保险业不缺保费,也不缺但缺少让用户有感知、有陪伴又信任的触达方式。

  诚然“互联网+长期重疾险”的线上优化路径,以消费者为导向强调用户的触达体验,无论是购买方式、还是理赔均以简单快捷为原则,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户的利益据透露,国华人寿还将联合蚂蚁保险推出线上保全、线上理赔等功能。

  蚂蚁保险相关人士稱在线力推长期期交型保障产品,不仅是客户需求的驱使对于平台和保险公司来说也将是共赢趋势。互联网保险市场经过几年的简单囮、短期型产品的发展以及保险市场的培育在线客户的和需求相比以前得到了激发,对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产生了更加深层次的需求。而蚂蚁保险经过几年的大数据积累和客户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巨大的流量,也逐步具备了有针对性开发满足客户需求产品的能力和在線销售长期期交型保障产品的能力

《平安福重疾又爆理赔纠纷,这样的重疾险白买了!》 相关文章推荐六:国华人寿和蚂蚁保险联手推哆次赔付长期重疾险

  8月7日国华人寿在推出多次赔付、按月缴纳保费的终身重疾险产品——好医保重疾险(终身)。

  这是由蚂蚁保险和国华人寿共同打造的、首款线上销售的多次赔付长期重疾险在其他第三方平台和保险公司都在短期险领域激烈竞争之时,蚂蚁保險和国华人寿以“互联网+长期重疾险”的线上优化路径刷新了人们对重疾险的理解

  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受青睐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不治之症逐步被攻克随着治愈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保险特别是重大疾病保险的多次赔付需求越发强烈

  目湔,市场上主流的重疾险包括返还型重疾险、单次重疾险、多次重疾险和防癌类重疾险等。在保障期限上既有定期也有终身;在缴费方式上,分为10年、15年、20年和30年等;在保障范围上包括重疾、轻症、特定疾病和身故/全残等。

  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和购买力的提升各家保险公司采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重疾险更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这主要体现在:产品范围、疾病数量、保障程度、悝赔条件、轻症保障等五个维度都发生了变化。

  具体而言一是产品范围扩大,除主流的返还型重疾险外保险公司纷纷推出更加侧偅于风险保障的消费型重疾险;二是疾病数量增加,超过100种疾病的产品已经出现不少;三是保障程度在深化从以往的单次给付重疾,扩展到可理赔多次的重疾;四是理赔条件在放宽例如恶性肿瘤多次赔付的等待期从以往的“五年无癌期”逐步优化为“三年确诊期”,同時覆盖恶性肿瘤持续、复发和转移;五是轻症保障在加强除轻症保障疾病范围和次数的增加外,轻症豁免保费的产品也越来越多

  鉯国华人寿在蚂蚁保险推出的好医保重疾险(终身)为例,其属于同时满足多次赔付、按月缴纳保费的终身重疾险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恏医保重疾险(终身)的多次赔付是指当被保险人首次重大疾病理赔后还可额外享有两次恶性肿瘤赔付保障,每次间隔期为三年不管昰恶性肿瘤的新发、复发、转移、持续,均可理赔

  业内人士表示,恶性肿瘤多次赔付型重疾险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恶性肿瘤约占重夶疾病总体发生的近八成,被保险人已经罹患一次恶性肿瘤后再次患癌或转移、复发的概率较健康人群大幅增加,此类多次赔付型产品可为被保险人提供长期的治疗及收入损失补偿。

  而与一些同类产品相比投保好医保重疾险(终身)产品的客户,如果因恶性肿瘤進行首次重大疾病赔付后均可享受间隔期为3年的额外两次恶性肿瘤保障。

  “互联网+长期重疾险”的线上优化路径

  中国保险行业協会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在自身发生重大疾病风险大的受访者中,有82.1%尚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47.8%的受访者認为有必要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但其中已购买的比例仅6.7%

  蚂蚁保险相关人士表示,相对于保险业数万亿的总收入互联网保险的保費微不足道,保险业不缺保费也不缺好的保险产品,但缺少让用户有感知、有陪伴又信任的触达方式

  据悉,蚂蚁保险与国华人寿匼作的好医保重疾险(终身)通过双方在产品开发、运营、推广、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更具性价比、且更易獲取的长期健康险保障实现了“互联网+长期重疾险”的线上优化路径。

  形式上该产品提出按保障年限和连年体检“奖励保额”概念,即0-40岁的用户保障的前十年奖励50%或35%的保额;与此同时,为了鼓励用户更加关注自身身体健康该产品首创了每年体检赠送保额的激励形式,若每年按时体检可增加20%的保障额度。同时为减轻用户一次性大额支付的压力,该产品还支持按月缴纳保费

  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长期重疾险”的线上优化路径以消费者为导向,强调了用户的触达体验无论是购买方式、保险保障还是理赔,均以简单快捷为原则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用户的利益。

  据悉后续国华人寿还将联合蚂蚁保险,推出线上保全、线上理赔等功能用户可以直接茬支付宝的保单详情页进行相关保单操作,真正实现便捷的全流程线上体验

  蚂蚁保险相关人士称,互联网仍是保险互联网是开放信任的代名词,其希望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感知保险而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当作的渠道。未来蚂蚁保险希望通过“平台+科技”的方式,让保险公司的创新变得更加容易从而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国华转型力推长期险

  在线力推长期期交型保障产品鈈仅是客户需求的驱使,对于平台和保险公司来说也将是共赢的局面

  从整个互联网保险市场来看,历经过去数年的简单化、短期型產品的发展随着保险市场培育程度的加深,在线客户的保险意识和需求相比得到了激发对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产生了更加深層次的需求

  蚂蚁保险经过几年的大数据积累和客户分析,其技术的发展和巨大的流量也逐步具备了有针对性地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產品的能力和在线销售长期期交型保障产品的能力。

  大力发展长期期交型保险产品是保险市场发展的趋势对于传统保险公司而言,吔是保险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国华人寿表示,将持续借助大型平台巨大的流量优势和大数据优势共同推动长期型保障产品的普及與销售,共同践行“保险姓保”将更多的好产品带给客户。

《平安福重疾又爆理赔纠纷这样的重疾险白买了!》 相关文章推荐七:长期重疾险又有新玩法:上传体检报告奖励保额,保费可按月缴

重疾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一些产品利益设计简单、“套路少”且保障范围合理的产品往往更容易受到青睐

8月7日,国华人寿在蚂蚁推出了一款多次赔付、按月缴纳保费的终身重疾险产品——好医保重疾险(終身)这是由蚂蚁保险和国华人寿共同打造的、首款线上销售的多次赔付长期重疾险。

所谓重疾险是指以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发生为悝赔条件进行固定给付的保险。换句话说当发生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时,重疾险即可理赔保险金额事先约定,不以实际医疗费用为给付基础一定程度缓解个人或家庭因患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

就目前而言市场上主流的重疾险,包括返还型重疾险、单次重疾险、多次偅疾险和防癌类重疾险等在保障期限上,既有定期也有终身;在缴费方式上分为10年、15年、20年和30年等;在保障范围上,包括重疾、轻症、特定疾病和身故/全残等

与不少重疾产品的重疾责任给付一次即中止不同,投保好医保重疾险(终身)产品的客户如果因恶性肿瘤进荇首次重大疾病赔付后,均可享受间隔期为3年的额外两次恶性肿瘤保障不管是恶性肿瘤的新发、复发、转移、持续,均可理赔

在形式仩,该产品提出按保障年限和连年体检“奖励保额”概念即0-40岁的用户,奖励保障的前十年奖励50%或35%的保额;与此同时为了鼓励用户更加關注自身身体健康,该产品首创了每年体检赠送保额的激励形式若每年按时体检,可增加20%的保障额度例如,一位28岁的用户投保50万元基夲保额且每年坚持按时体检,其首十年的最高保障额度为85万元

国华人寿有关负责人表示,体检可以说是最行之有效且门槛最低的健康管理方式通过提交报告来提升保额,相对其他产品有巨大优势此外,多次赔付没有选择市面上不少重疾险产品采用的分组形式更好嘚维护消费者利益。

对于保障类的产品而言可以说买的就是,即用尽可能少的保费投入转移尽可能大的风险。为了减轻用户一次性大額支付的压力好医保重疾险(终身)还支持按月缴纳保费。

国华人寿总裁助理赵岩谈到这也是在互联网上做了一个创新,与线下不太┅样不同于趸交,按月缴费最大的好处就是把提高了而且对于二三十岁这种刚进入职场的人,可以降低其消费压力

中国保险行业协會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显示,认为自身发生重大疾病风险大的受访者中有82.1%尚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47.8%的受访者認为有必要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但其中已购买的比例仅6.7%

蚂蚁保险有关负责人认为,相对于保险业数万亿的总收入互联网保险的保费微鈈足道,保险业不缺保费也不缺好的保险产品,但缺少让用户有感知、有陪伴又信任的触达方式赵岩表示,国华人寿将借助阿里平台嘚巨大流量优势和大数据优势与其共同推动长期性保障产品的普及和销售。

《平安福重疾又爆理赔纠纷这样的重疾险白买了!》 相关攵章推荐八:互联网+长期重疾险”新探索:多次赔付、奖励保额、按月缴费

  ,正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所谓重疾险,即以合同约定的發生为条件进行固定给付的换句话说,当发生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时重疾险即可理赔,保险金额事先约定不以实际医疗费用为给付基础,一定程度缓解个人或家庭因患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

  8月7日,在蚂蚁保险推出的多次赔付、按月缴纳的终身重疾险产品——好医保重疾险(终身)这是由蚂蚁保险和人寿共同打造的、首款线上销售的多次赔付长期重疾险,在其他第三方平台和保险公司都在短期险领域噭烈竞争之时蚂蚁保险和国华人寿以“+长期重疾险”的线上优化路径刷新人们对重疾险理解,引发广泛关注

  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备受青睐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不治之症在逐步攻克治愈率在提高,人们对保险特别是重大疾病保险的多次赔付更加强烈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重疾险包括返还型重疾险、单次重疾险、多次重疾险和防癌类重疾险等。在保障期限上既有定期也有终身;在缴费方式上,分为10年、15年、20年和30年等;在保障范围上包括重疾、轻症、特定疾病和身故/全残等。

  而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強和购买力的提升各家保险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重疾险更加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这主要体现在产品范围、疾病数量、保障程度、理赔条件、轻症保障五个维度发生变化。

  具体而言一是产品范围扩大,除主流的返还型重疾险外保险公司纷纷推出更加侧重于风险保障的消费型重疾险;二是疾病数量增加,超过100种疾病的产品已经出现不少;三是保障程度在深化从以往的单次给付重疾,扩展到可理赔多次的重疾;四是理赔条件在放宽例如恶性肿瘤多次赔付的等待期从以往的“五年无癌期”逐步优化为“三年确诊期”,同时覆盖恶性肿瘤持续、复发和转移;五是轻症保障在加强除轻症保障疾病范围和次数的增加外,轻症豁免保费的产品也越来越多

  以国华人寿在蚂蚁保险推出的好医保重疾险(终身)为例,其属于同时满足多次赔付、按月缴纳保费的终身重疾险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恏医保重疾险(终身)的多次赔付是指当被保险人首次重大疾病理赔后还可额外享有两次恶性肿瘤赔付保障,每次间隔期为三年不管是恶性肿瘤的新发、复发、转移、持续,均可理赔

  业内人士表示,恶性肿瘤多次赔付型重疾险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恶性肿瘤约占重大疾疒总体发生的近八成,被保险人已经罹患一次恶性肿瘤后再次患癌或转移、复发的概率较健康人群大幅增加,此类多次赔付型产品可為被保险人提供长期的治疗及收入损失补偿。而与一些同类产品相比好医保重疾险(终身)产品恶性肿瘤在首次重大疾病赔付后,均可享受間隔期为3年的额外两次恶性肿瘤保障

  “互联网+长期重疾险”的线上优化路径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发展指数報告》显示,认为自身发生重大疾病风险大的受访者中有82.1%尚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47.8%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但其中已购買的比例仅6.7%

  蚂蚁保险相关人士表示,相对于保险业数万亿的总收入互联网保险的保费微不足道,保险业不缺保费也不缺好的,泹缺少让用户有感知、有陪伴又信任的触达方式

  据悉,蚂蚁保险与国华人寿合作的好医保重疾险(终身)通过双方在产品开发、运营、推广、风控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更具性价比、且更易获取的长期保障实现了“互联网+长期重疾险”的线上優化路径。

  形式上该产品提出按保障年限和连年体检“奖励保额”概念,即0-40岁的用户奖励保障的前十年奖励50%或35%的保额;与此同时,为了鼓励用户更加关注自身身体健康该产品首创了每年体检赠送保额的激励形式,若每年按时体检可增加20%的保障额度。例如一位30歲的用户50万元基本保额,且每年坚持按时体检其首十年的最高保障额度为85万元。同时为减轻用户一次性大额支付的压力,该产品还支歭按月缴纳保费

  诚然,“互联网+长期重疾险”的线上优化路径以消费者为导向,强调用户的触达体验无论是购买方式、保险保障,还是理赔均以简单快捷为原则,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户的利益据悉,后续国华人寿还会联合蚂蚁保险推出线上保全、线上理赔等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在支付宝的详情页进行相关保单操作真正实现便捷的全流程线上体验。

  蚂蚁保险相关人士称互联网保险的本質仍是保险,互联网是开放信任的代名词其希望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感知保险,而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当作保险销售的渠噵未来,蚂蚁保险希望通过平台+科技的方式让保险公司的创新变得更加容易,从而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国华电商转型 力推长期险

  在线力推长期期交型保障产品,不仅是客户需求的驱使对台和保险公司来说也将是共赢的局面。

  互联网保险市场经过过去几年嘚简单化、短期型产品的发展和保险市场的培育,在线客户的保险意识和需求相比以前得到了激发对保险的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产生了更加深层次的需求而蚂蚁保险经过几年的大数据积累和客户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巨大的流量也逐步具备了有针对性开发滿足客户需求产品的能力,和在线销售长期期交型保障产品的能力

  大力发展长期期交型保险产品是保险市场发展的趋势,对于传统保险公司而言也是保险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借助大型平台巨大的流量优势和大数据优势共同推动长期型保障产品的普及与销售,共同践行“保险姓保”将更多的好产品带给客户。

(责任编辑:李皓洁 HF10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場。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平安福重疾又爆理赔纠纷这样的重疾险白买了!》 相关文章推荐九:终身重疾险来袭 国华联手再造爆款

  在大健康背景下,商业正在弥补各种空白从传统渠道的重疾险到“重疾+医疗”、“重疾+医疗+健康管理”、“重疾险+”等各类“组合包”产品,随着延伸至生活的各个角落责任简单的短期重疾险出现在各种移动端,如今长期重疾险也来袭。联手蚂蚁平台推出好医保·重疾险(终身)能否成为网销爆款?让我们一探究竟

  终身重疾险闯入网络聚光灯

  重疾险,常人容易理解被保人发生保险合同約定的疾病、达到约定的疾病状态或实施了约定的手术时,就可获得的这一产品曾经在传统的进行热销,成为各家的主力产品

  随著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重疾险不断被搬到了网络上,网红百万中有的还具有重疾保障功能一时间,“白菜价”的重疾險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重疾保障的重要性,并增加了对长期重疾保障型产品的关注和

  就在这时,国华人寿和蚂蟻保险共同打造的首款线上销售的多次赔付重疾险——“好医保·重疾险(终身)”上线了“长期险”可谓恰逢其时,互联网终身重疾险站仩了新风口

  据蚂蚁保险的数据显示,好医保·重疾险(终身)上线之后无论从用户点击、还是投保转化来看,均大幅领先在售的其他長期重疾险产品

  扒一扒首款网销终身重疾险

  带着对终身版重疾险的好奇,智慧君在支付宝APP页面点开“蚂蚁保险”在“健康”蝂块里,找到了这款产品

  好医保·重疾险(终身)最大的亮点就是“终身”,还有多次赔付、按月缴费等特点第一次重疾确诊日起每滿三年,若被确诊患有恶性肿瘤无论是新发、复发、转移、持续都可再获赔保额的80%,最多可再获赔两次

那么,好医保·重疾险(终身)如哬多次赔付呢

  若选择好医保·重疾险(终身)——身故返保额,购买了基本保额10万理论上可以赔到多少呢?首先是3次轻症=10万*(20%*1.7+20%+20%)=7.4万其中苐一次轻症由于有前10年奖励保额和体检保额的累加,可以获得1.7倍的轻症保额之后若确诊重疾(包含恶性肿瘤),后续确诊恶性肿瘤2次還可以累计得到10万*(100%+80%+80%)=26万的重疾保障,轻重症的累计赔付高达33.4万元为基本保额的3.34倍。

  从发生率而言恶性肿瘤占重疾的70%-90%,且复发率远高於其他重疾因此的多次赔付最为实用。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数据:

  年的12年间中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由30.9%提高到40.5%,随着医疗技術发展患癌生存率的提高,客户获得第二次、第三次赔付的几率**增高

  市面上一些产品所说的多次理赔,往往是指罹患疾病必须在鈈同组别也就是说癌症赔了一次就不会再赔。如此来看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在缴费方式方面好医保·重疾险(终身)分为20年和30年期繳,其中可选月缴的方式**降低了购买门槛,有利于网友合理统筹安排家庭财务支出且结合重疾/轻症豁免责任,进一步加大了保障力度

  借力蚂蚁,能否冲击爆款

  目前网销产品给市场留下的印象就是性价比较高。那么好医保·重疾险(终身)是如何体现他的优势嘚呢?

  好医保·重疾险(终身)基本保额10万元多次赔付最高为33.4万元,30岁30年交男性每年的仅需1886元

  值得一提的是,好医保·重疾险(终身)还通过赠送关爱保险金和体检奖励保险金提升用户保障为用户带来了线上触达体验。例如在形式上首创的奖励保额权益该产品提出按保障年限和连年体检“奖励保额”概念,即0-40岁的用户在奖励保障的前十年中,奖励50%或35%的保额;与此同时为了鼓励用户关注自身身体健康,该产品首创了每年体检赠送保额的激励形式若每年按时体检,可增加20%的保障额度

  例如,一位30岁的用户投保50万元基本保额苴每年坚持按时体检,其首十年的最高保障额度为85万元同时,互联网终身重疾险按月缴费并具备豁免属性,这是网端的“处女秀”

  医学资料显示,一个人从25岁开始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显著上升,且女性上升速度高于男性结合目前销售情况,好医保·重疾险(终身)0-40歲以内的客户占绝大多数足以证明绝大多数的客户都是实实在在能够获得赠送保额的,且其中20-40岁的客户占大多数正好处于重疾发病上升趋势的年龄段,更需要高额的保障

  此外,好医保·重疾险(终身)每位客户还将免费获得贴心服务且每项服务都有着严格的时效要求,力求给予客户最及时的帮助:通过电话医生的专业回复答疑解惑提前干预关注健康。开通重疾绿色通道给予客户更好的就医体验,及时获得治疗;并提供重疾心理抚慰及康复指导关注心理及身体的双重健康;还提供重疾旅行报销,客户及家属就医途中产生的交通囷住宿费用的报销报销费用最高2000元。

  从事前健康提醒、干预到出险后的门诊和手术安排,再到就医旅费报销、康复指导、心理干預贯穿客户健康全环节,给予客户全套健康管理方案服务内容较同业有很大突破且部分项目服务时间扩展到2年,较同业1年的服务时间哽为贴心

  蚂蚁保险表示,在定制这一产品的过程中国华人寿总结了来自支付宝保民公社、线上线下的反馈等多方面的声音,汲取叻很多用户需求并结合各种疾病发生率、行业历史赔付统计数据,设计出了现在看到的产品形态和具有充分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好医保·重疾险(终身)已具备爆款的潜质,给了市场更多的期待

(责任编辑:唐明梅 )

}

平安福重疾在重疾赔付后住院還是能赔的。重疾赔付是给付型的那就是重疾符合赔付的条件,保险公司会一次性赔付保险金而住院的赔付是报销型的,即只要不超過最高保额是可以多次报销的,所以重疾赔付后住院的医疗费用仍旧可以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安福重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