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极化群体思维对群体决策有何影响

《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 知识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 知识点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社会心理学论述文 群体极化.doc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社会心理学论述文 群体极化.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社会心理学论文
级:地球物理一班
名:张星宇
2014年 6月9 群体极化及其影响
群体极化现象的分析三大理论来解释群体极化现象 1.群体决策规则:群体之决策原则 如少数服从多数 将有助于极化现象之产生。此类解释也主张,人们在团体中作冒险决定将觉得较自在,因为其行动之责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员上。 1 群体诱发的移转是一种内化的,而非临时性的群体产物。 当群体决策法则中的预备测试决策被取消后,移转仍会发生。 3 偏态无法说明群体极化。 人与人之间的比较:这一种的影响是受到社会的规范。从社会比较的过程来探讨,其观点是群体成员会将其意见与群体其它成员相互比较。一种想要被群体所接受及喜爱的需求,将使个体顺从群体之一般意见。人与人互动的动态研究上有以下三点探讨:
1 在自我评估与推估他人对我之评估间的差异。
2 从自我评估与推估他人对我之评估上出现的差异与理想差异,是否会产生预测移转。 3 揭露出他人的反应后,所产生选择的移转。 .讯息影响论:人自借听取群体讨论时的争论极获得新讯息。由于这些论点倾向于支持成员之最初观点,人们会听到更多支持其主张之理由。群体可使成员确信其原来之观点,因此导致更加极端之意见。 在比较群体决策与群体内部成员个人决策时,事实证明,二者之间存在差异。在有些情况下,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保守。更多情况下,群体决策倾向于冒险
在群体讨论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即群体讨论会使群体成员的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转移,这个方向是讨论前他们已经倾向的方向。因此,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冒险。群体讨论会进一步夸张群体的最初观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群体如何影响个人行为?
一、社会助长作用:我们是怎样受他人在场影响的1、纯粹他人在场:在场的他人实际上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观众或共事者 存在,并不具有竞争性,也不会实施奖励或惩罚。拥挤现象:众多他人在场他人的影响效应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递增。
扎伊翁茨提出的社会唤起效应
扎伊翁茨提出的社会唤起效应2、为什么我们会因他人在场而被唤起评价顾忌: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正在受在场的人评价,他们的优势反应会提高地最明显。受评引发的自我意识也会干扰我们熟练掌握的自动化行为。如果篮球运动员在投非常关键的一球时自觉主动地分析自己身体的动作,那他很可能无法命中。分心:注意他人和注意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认知系统负荷过重,于是就引起了唤起。纯粹在场:起一定的唤起作用。二、社会懈怠:个人在群体中会减少努力吗在群体条件下,人们会受到搭集体便车的诱惑。群体情境降低了个人的评价顾忌,当人们不单独为某事负责或者不对自己的努力程度进行单独评价时,所有小组成员的责任感都被分散了。所以,当个人的行为在群体中可单独评价时,人们会付出更大的努力。当任务具有挑战性、吸引力、引人入胜的特点时,群体成员的懈怠程度就会减弱。面临挑战性的任务时,人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假设人们认为小组其他成员靠不住或者没有多少能力作出多少贡献,那他们也会付出更大努力。对群体实施激励性措施或者让群体为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而奋斗也可以提高整体的努力程度。三、去个体化:人在群体中何时会失去自我感1、一起做一些我们单独不会做的事在某些群体情境中,人们更可能抛弃道德约束,以至于忘却了个人的身份,而顺从于群体规范,即变得去个体化。群体规模:如果人群规模比较庞大或夜幕赋予人们匿名性的身份,那么更多人会诱劝自杀者往下跳或冷嘲热讽。身体匿名性:那些去个性化的斗士部落几乎都会对敌人施加暴行。而在一个电击实验中,在要求女被试给别人实施多大程度的电击之前让其换上护士制服,在实施电击时,这些人如果得以保持其匿名性,那她们对被试者实施的电击程度就会降低。可以看出,匿名性使人们的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情景线索作出回应,无论这线索是消极的(斗士制服)还是积极的(护士制服)。唤起和分心活动:群体表现出攻击性之前常常会发生一些较小的引发人们唤起状态或者分散其注意力的事件。集体喊叫、高歌、鼓掌、跳舞既可以使人们热情似火又能减少其自我意识。弱化自我意识:无自我意识、去个体化的人更不自控、自律,更可能毫不顾自己的价值观就作出行动。四、群体极化:群体会强化我们的观点吗1、风险转移讨论通常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平均倾向。群体决策往往会更加冒险。2、对极化的解释信息影响:仅仅对某一个观点思考几分钟也会使看法得以强化。甚至当人们只是设想将和一位持有相反观点的专家讨论某一事件时,他们也会充满动力去编排论点而且采取更为极端的立场。规范影响:在群体讨论中,有说服力的论点往往主宰那些涉及事实的问题(更可能有人来打破沉寂),而社会比较(看他人怎么说)会影响那些涉及价值判断的反应,在很多既涉及价值观又涉及事实的事件中,这两个因素都会起作用。五、群体思维:群体会阻碍还是促进好的决策在群体工作中,同志式的友情会提高生产力。但在决策时,紧密团结的群体可能反而不利。团体盲思指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由于成员倾向让自己的观点与团体一致,因而令整个团体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进行客观分析。一些值得争议的观点、有创意的想法或客观的意见不会有人提出、或者是遭到忽视及隔离。团体迷思可能导致团体作出不合理、甚至是很坏的决定。部分成员即使并不赞同团体的最终决定,但在团体迷思的影响下,也会顺从团体。但是,诸如利用头脑风暴法专门征求意见的方式能使群体作出较好决策。六:少数派影响:个体是怎样影响群体的1、一致性比起摇摆不定的少数派,那些坚持自己立场的少数派对群体有更大影响力。2、自信一致性和坚持性是自信的表现。通过坚定有力的行为表现,少数派明显的自我支持会促使多数派重新思考他们的立场。3、从多数派中叛离坚持己见的少数派会打破任何的一致同意错觉。当少数派对多数派的判断力提出质疑后,多数派的成员往往能更加自由地表达他们的疑虑,甚至会倒向少数派。4、领导是否属于少数派一个过于偏离群体规范的领导往往会被抵制。明智的领导通常与多数派站在一起并且谨慎地施加自己的影响。尽管如此,有效的个体领导有时会通过动员和引导群体力量来施加少数派影响。七、后记当我们的个体倾向十分积极时,群体交流能使我们变得更好。群体可以是非常好,也可以是非常坏的。我们最好能明智而且有目的地选择群体影响。参考文献:戴维o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第八章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您当前的位置: >
2013年自考心理学第九章模拟试题及答案
10:25 来源:
第九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一、名词解释 1.人际沟通 2.社会测量法 3.群体规范 4.群体的领导 5.社会助长 6.社会惰化 7.去个体化 8.群体极化 9.群体思维 10.从众 11.服从 二、单项选择题 1.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指的是( & &) A.包容需要 & &B.合群需要 & &C.支配需要 & &D.情感需要 2.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度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这是一种( & &) A.包容需要 & &C.支配需要 &B.合群需要D.情感需要 3.个体有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个体有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是( & &) A.包容需要 & &B.合群需要 & &C.支配需要 & &D.情感需要 4.个体有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个体有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这是一种( & &) A.包容需要 & &B.合群需要 & &C.支配需要 & &D.情感需要 5.动物学家哈罗实验发现,小猴在绒布妈妈身旁的时间平均每天达到16小时以上,可见,无论是灵长类动物,还是人类,都表现了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的( &) A.包容需要 & &B.合群需要 & &C.本能需要 & &D.情感需要 6.社会学家霍曼斯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了( & &) A.社会交换理论 & &B.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 &C.动机需要理论 & &D.本能需要理论 7.人们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思想、情感、观念和态度、达到沟通目的的过程,叫做( & &) A.言语沟通 & &B.非言语沟通 & &C.人际沟通 & &D.社会沟通 8.除了说和写之外的信息传递,人们还使用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身体空间和表情等来传递信息。这是指( & &) A.言语沟通 & &B.非言语沟通 & &C.人际沟通 & &D.社会沟通 9.支配型的男性通常能够与顺从型的女性搭配成很好的夫妻,这符合下列人际吸引的条件中的( & &) A.相似性 &B.互补性 & &C.接近性 & &D.熟悉性 10.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具有相同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并与之表现相互吸引,这符合人际吸引的条件中的( & &) A.相似性 & &B.互补性 & &C.接近性 & &D.熟悉性 11.学生在排定座位后,同座的和邻座的同学就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因而多半能够互相吸引,成为好朋友。这符合人际吸引的条件中的( & &) A.相似性 & &B.互补性 & &C.接近性 & &D.个人品质 12.人际关系的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社会测量法,它的创立者是心理学家( &) A.莫雷诺 & &B.卡特尔 & &C.施特恩 & &D.吉尔福特 13.同一群体的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会表现出观念与行为的一致性,当与其他群体相比较时,成员就会产生一种属于自己群体的感觉,这就是( & &) A.归属感 & &B.认同感 & &C.社会性支持D.自尊感 14.同一群体的成员对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的认识倾向于与群体保持一致。但个人对外界情况不明时,有时甚至会盲目地与群体认识保持一致。这就是( &) A.归属感 & &B.认同感 & &C.社会性支持 & &D.自尊感 15.当个体的思想与行为符合群体要求时,就会受到群体的赞许与鼓励,从而强化了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一致性,使个体获得( & &) A.归属感 & &B.认同感 & &C.社会性支持 & &D.自尊感 16.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被称为( & &) A.群体规范 & &B.群体领导 & &C.群体凝聚力 & &D.群体认同 17.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称作( & &) A.群体规范 & &B.群体领导 & &C.群体凝聚力 & &D.群体认同 18.主要指群体中具有法定地位并能够影响群体行为的人采取一定的手段,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领导群体成员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被称为( & &) A.群体规范 & &B.群体领导 & &C.群体凝聚力 & &D.群体认同 19.认为领导者都具有某些与生俱来的特质,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能成为领导者。这种关于领导的理论是( & &) A.个人特质理论 & &B.情景特质理论 & &C.素质理论 & &D.资质理论 20.认为情境因素决定了个体能否成为群体的领导者。这种领导理论是( & &) A.个人特质理论 & &B.情景特质理论 & &C.素质理论 & &D.资质理论 21.个体在进行作业操作时,如果有他人在场,或是与他人一起从事一项行为操作,那么,个体的行为效率就会提高,特瑞普里特把这个现象叫做( &) A.社会助长 & &B.社会惰化 & &C.去个体化 & &D.群体极化 22.有时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这被称为( & &) A.社会助长 & &B.社会惰化 & &C.去个体化 & &D.群体极化 23.费斯廷格等人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这种现象叫做( & &) A.社会助长 & &B.社会惰化 & &C.去个体化 & &D.群体极化 24.当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这被称为( & &) A.社会助长 & &B.社会惰化 & &C.去个体化 & &D.群体极化 25.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至于使其他普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 & &) A.社会助长 & &B.社会惰化 & &C.群体思维 & &D.群体极化 26.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被称为( & &) A.从众 & &B.服从 & &C.顺从 & &D.遵从 27.个体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被称为( &) A.从众 & &B.服从 & &C.顺从 & &D.遵从 28.社会助长的实验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之一。它是由哪一位社会心理学家首先通过实验证实的( & &) A.特瑞普里特 & &B.费斯廷格 & &C.阿希 & &D.米尔格拉姆 29.社会心理学家曾进行了有关从众的经典研究,在实验室中考察了影响从众的各种因素。他是( & &) A.特瑞普里特 & &B.费斯廷格 & &C.阿希 & &D.米尔格拉姆 30.关于服从的经典实验研究是由社会心理学家于1963年在美国的耶鲁大学进行的。他是( & &) A.特瑞普里特 & &B.费斯廷格 & &C.阿希 & &D.米尔格拉姆 31.群体中的去个体化现象主要是由哪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 & &) A.特瑞普里特 & &B.费斯廷格 & &C.阿希 & &D.米尔格拉姆 32.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的社会学家是( & &) A.特瑞普里特 & &B.费斯廷格 & &C.霍曼斯 & &D.米尔格拉姆
三、多项选择题
1.人们都有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产生这种行为的动机主要与哪几个方面的心理需要有关( & &)
A.本能需要 & &B.合群需要 &C.自我肯定需要 & &D.情感需要 & &E.支配需要
2.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他提出了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是( & &)
A.本能需要 & &B.合群需要 & &C.包容需要 & &D.情感需要 & &E.支配需要
3.社会学家霍曼斯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他指出社会交换不仅是物质的交换,而且还包括心理财富的交换。它们是( & &)
A.赞许 & &B.荣誉 & &C.地位 & D.声望 & &E.金钱
4.指出下列正确的沟通概念( & &)
A.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过程 &B.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C.人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过程 &D.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E.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过程
5.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是( & &)
A.信息和信息源 & &B.通道 & &C.目标靶 &D.障碍 & &E.背景
6.非语言沟通的类型主要有( & &)
A.表情和眼行为 & &B.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 &C.服饰 & &D.讲话风格 &E.人际空间
7.眼行为的功能主要有( & &)
A.注意 & &B.劝说 & &C.调节 &D.表达情感 & &E.保健
8.身体语言大致可分为( & &)
A.象征 & &B.说明 & &C.调节 &D.情感表露 & &E.运动
9.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有( & &)
A.相似性 & &B.互补性 & &C.个人品质 &D.接近性 & &E.熟悉性
10.社会测量法主要可以了解的群体内部的问题是( & &)
A.了解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 &B.了解群体中有无非正式小群体 &C.了解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 &D.了解群体的经济状况 &E.了解群体的行为风格。
11.群体对成员以心理上的影响,主要表现的功能是 & &)
A.归属感D.自尊感B.认同感 & &C.社会性支持E.成就感
12.群体对成员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 &)
A.社会助长 & &B.社会惰化 &C.去个体化 & D.群体极化 & &E.群体思维
13.拉塔奈认为,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可能有( & &)
A.社会评价的作用 &B.社会认知的作用 & &c.社会作用力的作用 &D.个人的力量微弱 & &E.个体的自我保护
14.克鲁特认为造成群体极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 & &B.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 & &c.群体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个群体的冒险性 & &D.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 & &E.竞争性的群体气氛鼓励冒险
15.指出个体在哪些情景下比较容易发生从众?( & &)
A.判断作业的难度较高,呈现的刺激模糊不清 & &B.群体极具吸引力并有高度的凝聚力 & &C.个体感到群体成员个个能干,自己无法胜任时 & &D.个人的反应将会被群体大众所知道时 & &E.在鼓励遵从社会准则的文化背景下
16.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之所以会有服从行为,主要的原因有( & &)
A.合法权利 & &B.责任转移 &C.从众倾向 & &D.群体规模 & &E.文化背景
四、简答题
1.什么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2.什么是人际沟通?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3.简述非言语沟通的类型和功能。
4.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5.什么是群体?群体有哪些主要功能?
6.什么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它们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7.分析去个体化现象的发生过程和原因。
8.简述群体极化及分析群体极化的原因。
9.简述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
10.简述社会学家霍曼斯的人际交往的社会交换理论。
五、论述题
1.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会对群体决策造成什么影响?
2.从众与服从有什么区别?比较从众与服从的原因。
六、案例分析
1.在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你会不由自主地做了与大家相同的事。比如:当大家决定了去某个公园游玩后,发生了是先爬山还是先划船的争论。你可能首先表态:先划船,后爬山。大多数同学不同意,他们主张,乘着有劲先爬山,等到身体比较疲乏的时候再划船。你认为大家讲的有道理,心服口服,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另外,在谈到野炊时,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包猪肉饺子,而你恰恰讨厌吃猪肉,但是听到大家都说要吃猪肉饺子,你也不好坚持自己的意见,只好按大家说的做。
(1)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
(2)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2.世界上各国都发生过球迷闹事的情况,英国曾发生过球迷斗殴。造成上百人伤亡的事件。心理学发现,人们在群体中,当整个群体群情激昂、情绪激动时,往往会发生许多人同时加入到重复、冲动、情绪化、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会造成很大的群体性的破坏力量。
这是什么原因?请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进行解释?
3.我们经常发现,一个人单独跑步或骑车的时候速度不会很快,但是,当旁边有人跑步或有人骑车相伴的时候,运动速度有加快的现象。事实上人们还发现,有时在从事一项行为操作时,他人在场的确可以使我们的行为效率提高。但有时还会发生相反的现象,他人在场不但不能促进我们行为效率的提高,反而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效率下降。比如,在考试的时候,有的考生就特别害怕监考老师走到她们跟前,有的人甚至在老师站在旁边的时候,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1)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 & &(2)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现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习有甜头学好有奔头”是我作为一名自考生的最大感触。
考生可据此安排好毕业证领取、咨询及考籍办理时间。
情态动词是表示说话人的情绪,态度或语气的动词。优秀案例分析&第8周&群体影响&2013级A班
队列中的群体影响
参加军训的同学都有记忆——练队列的时候教官会把七八十号人组成的方阵分成一排一排练走,在大家标准化动作后再合起来一起走。在这过程中群体影响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群体的概念书本课堂都有涉及,在这里不加以赘述,在我们练方阵的时候,方阵,就是一个群体。走方阵要求动作整齐一致标准。在每个人高矮胖瘦不同的情况下,如果在最终方阵行走表演时要求看起来外观一致,那么每个人的行走姿势就会被重新规定,并且短时间内要对其习惯,不允许出错。其实参加过军训的同学都知道,这是有很大困难的。
例如现在开始学习手臂与身体垂直的摆臂动作,我们一开始通常觉得这很傻并且很不习惯——明明走路不需要这么大幅度的摆臂,而且手臂会很劳累,因而不愿意模仿。我们总是会想,自己稍微懈怠一些其实不会有很大影响。最重要的是,在队列中摆臂个人的努力并不会那么容易被注意到。的确,当评价一支队列是否优秀时最重要的是整齐度,获得表扬或批评的是整一支队伍。此时,个人的责任被群体分散,社会懈怠往往产生。
除了被分散的责任,队列本身带来的匿名性有去个体化的作用,这将弱化个人的自我意识。我们在走队列的时候为了整齐一致会穿统一的服装,带同样的手套,穿相似颜色的鞋子和袜子,统一选择是否带帽子对于女生来说,甚至发型都是一样的。不要小看服装和发型,它们是个人物质自我的延伸。是个性的体现,是自我意识的标志。物质自我的一致会产生匿名性效应。此时我们心中会意识到别人是看不出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从而减低对于自我的觉察,放松自我监视和自我调整。
所以,在让我们学会正确的摆臂动作之后,教官会让我们一排一排地单独走,其他人没有别的事情做,一般会齐刷刷地注视着正在走的那一排。这时候,正在行走的一排同学往往表现良好。这是因为行走的同学会顾忌他人的评价,担心自己不一致的动作会在队伍中凸显出来。受他人观察时,个人的评价顾忌会增强,这样社会助长的作用就产生了。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当群体规模较小,群体实力均衡时,个人会相信自己对群体的贡献必不可少。因为此时小规模群体中个人的表现是可以被注意到并且被进行单独评价的。
在大家都熟练了齐步姿势,并且每一排都能走好后,教官会让队列合并起来练习。在经过练习之后,我们都熟悉了正确的动作以及如何跟同排的伙伴配合,此时这些连贯的一系列动作便成为了优势反应正确的简单任务。此刻群体更大程度上倾向于增强优势反应,促进整个队列中每一个个体的简单行为,提升队列的整齐度。
从群体影响角度看生活现象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中,我们总会被他人的情绪所牵动,总会在一个集体中和大家一起感受快乐和伤悲,群体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1)坐在前排回答问题不紧张
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上课时若是坐在第一排,跟老师的互动会比较多,回答问题也不会很紧张,打瞌睡的几率也比较小,若是坐在中间的被包围的位置或是较后排,突然被点到回答问题的那一瞬间会很紧张,站起来刚开始说话时也会有些紧张的感觉,除去个性因素,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受到了群体影响。首先,坐在第一排,老师就在面前讲课,会受到比其他同学更强烈的纯粹他人在场效应和社会唤起效应。老师是比较权威的人,坐在第一排容易被老师发现,我们会比较自觉地产生一种自我监控的意识,学习会更有动力;因为跟老师近距离接触,我们的唤起效应会更凸显,而这会增强我们的优势反应,上课时最简单的任务便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认真听课和记笔记,所以当我们坐在第一排时不敢轻易走神和睡觉。其次,回答问题的紧张程度是受到拥挤现象的影响。如果是在第一排,你坐着或站起来回答问题时看不到后面的人,会感到比较自在,如果坐在中间,会有一种被包围的感觉,似乎你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大家都在看你,很怕自己回答不好,如果是坐在后排,站起来时会发现前面黑压压一片人,你说话的时候大家会回头看你,因而会比坐第一排要紧张。
(2)大家一起看电影比自己单独看要有意思得多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部比较普通平常的电影,若是在教室放映,或是学校组织大家一起看,也会觉得很有意思,但是自己单独看的话一般不会主动选择这样的电影。高中时每次月考完,班上会小小放松一下,会利用空闲时间在教室里放综艺节目或电影,经常是一些以前下载的老片,其实有点无聊,但是大家一起挤在教室看却会觉得很温馨很好看,或者是英语课上老师放一些跟课文有关的经典英文片,像《罗马假日》《窈窕淑女》,这些片固然经典,但是太久远,自己单独时不会找来看,就算看了也很难看下去,但是跟大家一起看会觉得很不错。而我们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也是这样,这个群体的环境会让我们更好地体会到那种氛围。这是“好屋子”效应的影响,大家紧凑地坐在一起或是聚在同一个空间内,他人的情绪会带动我们的情绪,反应会更加激烈,会让自己更融入到情景中去。
(3)在学校大扫除时干活很有效率,在家却很懒散
从小到大学校都会有大扫除活动,我们会发现,每次学校大扫除或者是宿舍大扫除时自己就像是全能型人才,似乎什么都会干。这些事情从来也没人教过我们,因为在家里都不用做这些事,像刷厕所,刷洗手台,刷阳台地板,刷楼道,清除楼梯或者墙壁上的污渍,这些都不是随便拿拖把拖一下就可以搞定的事,或是拔草、拆风扇、拆空调等等事情,每次到大扫除时自己都会做了,而且效率挺高,很有干劲。这是受到了纯粹他人在场效应、评价顾忌以及去个体化的影响。学校大扫除,大家一起行动,你做什么事身边的人会看着你,是和大家一起劳动,这会激发我们的潜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再娇气任性的人,和大家同住一个宿舍,而宿舍是一个小群体,我们会更加在意舍友怎么看自己,会有一种评价顾忌,不想让自己成为那个最懒最不爱卫生不懂得劳动的人,所以大扫除时也会很卖力地把自己的部分做好;我们在大扫除时也会受到去个体化的影响,感受到劳动的氛围,会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去,自己平常不做的事情也做了,像拔草、刷墙、种树等活动,然而在家很懒散,所以在父母眼中我们总是那个什么家务都不会做永远长不大的人,其实我们最基本的扫地和拖地还有刷厕所的本领早就在学校练出来了。
生活当中受到的群体影响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运动会全班一起呐喊加油时会很有激情,在图书馆学习会更有效率,在大家都感动落泪时自己也不会自觉地受到感触,在看演唱会时会爆发出自己不敢想象的能量......群体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与态度,我们在群体中不断改正和充实着自己,也不断地评价和判断自己,有时群体带给我们的影响可能是不好的,而我们要学会预防群体思维,站在一个公平客观的角度看问题。
人多未必力量大
当人们为个人目标而努力时,社会助长作用经常发生。但当很多人为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时,情境就不尽相同了。
案例: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是一位坚定的实践者,1824年,欧文变卖了所有家产,带着四个儿子和一批朋友,还有百余名志同道合者,从英国出发,乘风破浪横渡大西洋,驶向美国。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
新和谐公社反对资本主义,是典型的集体劳动,集体分享模式。在集体劳动中,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不论你在劳动中贡献如何,也是集体分享劳动成果。与资本主义的血雨腥风相比,新和谐公社显得格外具有吸引力,被世界被剥削地的劳动者称为“世外桃源”。
&&&&&&&&&&&&&&&&
<img WIDTH="160" HEIGHT="107" V:SHAPES="_x"
ALT="优秀案例分析&第8周&群体影响&2013级A班"
TITLE="优秀案例分析&第8周&群体影响&2013级A班" />
然而,这样理想化的集体庄园却在资本主义的重重包围下失败了,到后期,公社成员的活动目的只要满足本社成员的需要就可以了,所以导致公社产品成品缺少,生产少,消费多,产生矛盾。愿意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日益减少,一个纺织厂每天能生产400磅棉纱、一个面粉厂每天能生产60桶面粉,都不得不时时停工。还有一块大到3600英亩的麦田因缺少足够的劳动耕种而收入微薄。集体劳动反而效率低下,这是为什么呢?
分析:在公社的集体化劳动中,人们的努力程度不会单独评价,所有人在一个工厂或田地里共同劳动,没有人监督,不管付出多少最后分享的成果都是同样的,人们受到“搭集体便车”的诱惑,产生社会懈怠。随着后来加入和谐公社的人越来越多,社会懈怠增加,生产效率低下直至破产也就不奇怪了。
案例:当集体劳动转变为个体行为,1978年,从文化大革命的阴影走出,中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人们的劳动作为个体评估,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img WIDTH="144" HEIGHT="114" ALT="LEAD Technologies Inc. V1.01" V:SHAPES="图片_x0020_2"
TITLE="优秀案例分析&第8周&群体影响&2013级A班" />
6095亿斤,增
<img WIDTH="139" HEIGHT="117" V:SHAPES="图片_x0020_3"
ALT="优秀案例分析&第8周&群体影响&2013级A班"
TITLE="优秀案例分析&第8周&群体影响&2013级A班" />
至1984年的8146亿斤,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分析:当生产变成个体行为,社会助长行为增强了个体评价顾忌,农民的生产受他人观察,社会助长行为就发生了,而且个体付出与回报挂钩,农民作为被评价的个体努力劳作,生产自然提高。
案例:集体性质的工作也不总是引发个体的偷懒行为。从1958年开始,、和生物系三个单位联合,以为首,由、、杜雨花、季爱雪、、、徐杰诚等人共同组成一个协作组,在前人对结构和肽链合成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用化学方法合成。团体内部没有因为集体工作而产生懈怠,反而各司其职,取得重大科学突破,首次成功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获得世界殊荣。
&<img BORDER="0" WIDTH="145" HEIGHT="97" ALT="CREATOR: gd-jpeg v1.0 (using IJG JPEG v62), quality = 90 " V:SHAPES="图片_x0020_4"
TITLE="优秀案例分析&第8周&群体影响&2013级A班" />
分析:在集体合作中也未必总会产生社会懈怠,当任务具有挑战性,吸引力,引人入胜的特点时,群体成员的懈怠程度就会减弱,人们会认为付出自己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中国的研究团队有着共同的具有吸引力的科研目标,维持了团队精神并增强个人努力,取得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
小结:显然,很多情况下,人多未必力量大。但我们需要为了共同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努力,集体合作的同时不缺乏对个人贡献的评估,人多便会力量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群体影响
社会万象,群体百千。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每个人都会被贴上一个甚至多个群体标签,获得群体身份,受到群体的影响。群体的影响效果可分为积极正面的和消极负面的,一个群体有它特有的符号并且通过身份的认同对群体中的个体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个体对待群体的影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即身处于群体当中你会形成一种群体思维从而你的行动也会符合这种群体思维。
在自发的情况下,如果让人们自己选择的话,每个人都会想融入一个更好(社会地位高,掌握更多社会资源之类)的群体,受到积极正面的群体影响。这点在竞争教育资源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父母想让孩子获得好的教育(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所以会设法让子女进入好的学校,让子女在良好的氛围下学习成长(这里排除一些极端的“贵族”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我们人生的每一个求学阶段都要奔波于选择学校之中。在家长的心目中,子女成长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与下一个环节紧密联系,也就是常说的要选择一条好路才会好的结果。事实上每一个阶段都是在为下一个阶段做铺垫,父母期望用这种好的群体环境去影响子女,符合后面分析到的“社会助长”。另一个例子,俄罗斯的“光头党”可以说是“享誉世界”。这种起源于英国的工人阶级流行文化慢慢演变成极端排外的种族主义,在俄罗斯尤为“鼎盛”。起初这只是个低层阶级的组织,但由于社会原因,这些人觉得自己的利益因异族人而受到损害,于是对异族人进行报复。发展至今日,“光头党”在吸纳那些“种族主义者”者时会要求他们杀异族人来来证明自己有资格加入,而且“光头党”每年还会有大型集会,趁此发动攻击。那些参与者起初可能只是对社会有所不满但在接触到“光头党”后他们会将不满的情绪宣泄到异族人身上,不断强化仇恨的情绪。这涉及到“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
1.父母为子女选择名校,希望好的环境能对子女有正面的影响,这体现了“社会助长”。假设在自我管控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如果其他人都不学习那么,只有我学习不是很奇葩么?这是“社会懈怠”是占上风的;如果其他人都在学习,而我没有在学习,这时竞争的压力会迫使我也去学习,“社会助长”是占上风的。群体内的竞争会唤起能增强优势反应的倾向,在与他人的竞争当中,我们会不甘落后。在群体行为的趋势下,个体会自发调节个体行为来与群体达到一致,而如果这种行为是积极进取,那么个体也会受到群体的影响,表现为“社会助长”。
2.“光头党”内部是聚集一群“极端排外者”,极端行为会因群体的存在而加强(1+1&2)。设想只是个人名义的袭击,他们还会那么频繁、高强度地发动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个人干坏事是一个人的责任,但一群人干坏事是一群人的责任,这里面还涉及到了“风险的分担”。在我们真实世界中就会发现,个人袭击是比集体袭击发生的规模小、频率低。“光头党”依靠“群体极化”提升成员们对异族人的仇恨感,强化发动袭击的意向。湮没于群体中的人会服从于群体,他们会自诩为“圣战士”,相信自己所做的是正义的,这些都是来自于群体的影响。
3.当我们融入到了一个群体后,我们会形成一种“群体思维”,抛弃了原有的价值判断,而根据所在群体做出思考。“群体思维”是普遍的,即使从第三方角度来判断群体的好与坏,群体内的人总会觉得自己的就是好的。在群体内趋同化的情况下,“个性化”会被抹去,逐渐去认可群体的价值并且加以维护。因为在这时候群体内的人已经对自己的身份有了认同感,他们会将自己当做群体的一部分,群体的就是自己的,将两者一体化后原本的会被现在的所替代也即自己的思维会等于群体的思维,群体的利益也就是自己的利益。这也就不难理解会将群体的东西合理化,这些都是受到了“群体思维”的影响。
你是第几人?——看少数派如何影响世界
“毫无疑问,一小群有思想、有责任感的公民能够改变整个世界。”
——人类学家
玛格丽特·米德
在电影《僵尸世界大战》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以色列的第十人理论:
第十人理论
当一个人因为主观因素认为一件事是对的时候,第二个人沿着第一个人的思路也会产生相同的看法,以此类推直到第九个人也是产生同样的看法,这说明,那九个人都是沿着同一思路去看这个问题,第十个人就必须反对前面九人的看法,并尝试从反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以此来看这个思路存在的隐患,才能真正全面的考虑问题。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这样的抉择,你是选择站在大多数人的这一方还是选择当一个少数派呢?在这十个人中间你会是第十人,还是其他的九个人呢?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分歧与质疑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并前进。
首先我想从美国说起。上世纪60年代的一群美国年轻人被称作“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他们多是诗人,作家,艺术家。在我看来,他们倾向于极端化,似乎在歇斯底里地反抗传统,或者说大众化,的一切事物。最为人所知的主张就是支持性自由与性解放,还有毒品合法化。这就是一种群体极化的表现,在经历了二战,经济危机等一系列事件之后,这群追求艺术与自由的年轻人显然比其他人群更有资格成为少数的极端分子。在他们中间,我想重点谈谈“嬉皮士”这一分支,他们不同于“披头族”,在追求艺术的同时,他们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类似于反战运动。同时在外表上,“披头族”以“冷漠、抑制情感”而著称,喜欢昏暗的色调和深色的服饰;而“嬉皮士”则追求“玩绚”,竭力表现个人特色,喜欢具有迷幻风格的艳丽色彩。他们发起了一场反战运动,这场运动因为他们绚丽的色彩与佩戴花朵的习惯而被称为花童运动。其后,伴随着摇滚乐的风靡,当然其中夹杂诸多反战歌曲,更多的人投入到反对战争的运动中来,这也间接促成了越战美国收兵。
(在这里偷偷推荐一下吉他之神1969年的反越战solo星条旗永不坠落:)
接下来谈谈中国。历史正如同戏剧,没有矛盾与冲突又何来高潮迭起?我想,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有识之士们都面临选择——是选择与大众儒生一同固执坚守在皇天后土上还是选择开辟一条前途未卜、人迹稀少的新路。我们可以知道,选择后者的当然就是我们所说的少数派,但是他们却恰恰成为了领导者,并且最终成为了胜利者。正如同书中所说,“如果少数派永远不会成功,那么历史就会是静止的,一成不变。”但为什么他们能够成功呢?首先,理论的正确性非常重要,起码他们自己要坚信这是正确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产生自信,而这自信会动摇多数派的观点,造成多数派的叛离。其次,他们需要有组织,这样可以使他们保持一致性,并且能足够聪明地根据现实不断自我调整适应。
现实生活中,受少数派影响的事例也比比皆是。例如下课接近时,通常心理课结束标志是课堂知识点总结PPT出现,这时,大多数同学就开始收视东西准备离开了,但是也会有少数同学认真把这些知识点画记总结,收拾东西急切准备离开的同学看到之后有很多也会看看PPT,或者拍下来或者也记下一些。
总言之,不论我们是否选择成为少数派,我们都需要预防群体思维,来帮助自己做出正确决策。
从群体影响看群体性事件
——以反日游行为例
近年来,我国因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增长速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一般情况下,群体性事件是指具有某种共同利益的群体为了达到某种诉求和目的,所进行的没有合法依据的大规模活动,如通过集会、游行、示威、罢工、罢课、请愿、上访、占领交通路线或公共场所等形式对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
学界研究认为,群体性事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级别:维权、泄愤以及骚乱。维权是利益之争,比如反对征地、拆迁。泄愤多由突发事件引起,没有明确组织者,找不到磋商对象,参与者多与最初事件无直接利益关系,其行为最终转化为自己的不满的宣泄,如砸毁警车、政府大门。骚乱的事件性质最为恶劣,事件的对象进一步扩展至非利益相关者,比如全国反日游行中出现的打砸抢行为,对社会秩序破坏性极大。
2012年9月15日以来,中国超过50个城市出现反日游行,示威者高喊:“保钓”口号,打出各种标语。多地并出现打砸抢不理性爱国行为,大量日系车被砸,日式餐厅被砸,并有日系车4s店被砸,日企被烧。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日领事馆附近聚集大量游行示威者示威。
下面将用群体影响知识分析反日游行群体非理智爱国行为现象:
1去个体化。在许多爱国人士非理智“保钓”的情境中,有更多的人受到影响,抛弃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忘却了个人身份,顺从了群体规范,一起参与到打砸抢的行为中。尤其是群体行为责任将扩散的情况下,常规的约束力就会减少。
2唤起和分心活动弱化自我意识。群体表现出攻击性之前常常会发生一些较小的引发人们唤起状态或分散其注意力的时间,集体的喊叫可以令人热情,又能减少自我意识。我们可以从图片中得知反日游行时,人们也通过呼喊“保钓”口号来弱化个人意识。
<img BORDER="0" WIDTH="327" HEIGHT="114" ALT="说明: E:\360截图51282.jpg" V:SHAPES="_x"
TITLE="优秀案例分析&第8周&群体影响&2013级A班" />
3信息影响引起群体极化。对日货、日企的打砸抢行动时他们会把愤怒的情绪传达,参与者会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愤怒,自己对日货、日企的不懈,甚至吼出“打砸抢”的口号,当群体成员对这种观点重复得越多,他们就越可能在不断复述中认同。
4规范影响引起群体极化。许多非理智爱国人士都希望对自己的爱国情怀做出评价,他们将会找到同样偏激的爱国者作为“参照群体”,为了使其他人喜欢自己,会将观点表达得更加强烈,极化了群体的打砸抢行为。
5对群体道义无可置疑的群体思维症状。非理智爱国者群体成员往往接受了自己群体“强烈表达愤怒,绝不便宜日本人。”的一种偏激的道义,却忽略了法律和道义上的其他问题。他们在想法上变得越来越接近。
6合理化的群体思维症状。非理智爱国者往往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来减少挑战,他们告诉自己“不买日货,打砸日货、日店就可以报复日本,拖垮日本经济,抢回钓鱼岛来掩饰和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综合上面分析,群体影响确实对加剧反日游行中的恶劣情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少数派也可以起到自己的作用,影响群体。
<img BORDER="0" WIDTH="140" HEIGHT="187" ALT="说明: c:\users\lenovo\appdata\roaming\360se6\USERDA~1\Temp\.JPG" V:SHAPES="图片_x0020_1"
TITLE="优秀案例分析&第8周&群体影响&2013级A班" />
在反日游行当中,有这样一群帮忙收拾捡垃圾的群体,他们是理智的爱国者,也是整个当时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少数派。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坚持,有自信,在多数派中叛离出来,他们的感人事迹也确实带来了很强的社会反响,让人思考如何理性爱国。
在不理智的群体性事件中,我们要学会预防群体思维,即使理智的人只占少数派,也要坚持、自信、毅然叛离多数派,影响群体。
参考资料:
《2012年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类型与特征》于建嵘
《实拍中国反日游行中的感人瞬间》
从《群体影响》知识看同性恋问题
——由梁文辉讲座“同志的那些事儿”想到的
早上刚刚听完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影响”的课,这天晚上我们的人类学课就迎来了一位高调“出柜”为同性恋社区呐喊助威,创办“直同道合”公益组织,发起“一起来撑同志”等活动并在各大高校主持与同性恋议题相关的通选课的男同性恋——梁文辉。他为我们分享了他的别样经历。他的分享,让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上午心理学所讲述的群体影响,并对导致当今同性恋者生存状态的原因以及他们的未来有了一些反思和思考。
梁文辉告诉我们,同性恋者在人群中的比重大概是3%~5%,这么小的比重,决定了这个群体只能作为人群中的少数派的事实。而因为是少数派,他们无疑避免不了群体对他们的影响。
先不提人们对这个群体的态度,只看社会普遍认同的观点对他们影响。
梁文辉告诉我们,同性恋发现自己的 性取向普遍需要在16岁以后,甚至有些是在与异性结婚之后才知道的,这种性觉醒的时间远远晚于正常的异性恋情窦初开的时间。
原因是什么呢,其实梁文辉也提到了,因为从小不管是我们接触到的书籍或是电视剧或是周围人的婚姻,谈论的爱情,均是异性之间的,这也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就应该喜欢异性。
梁文辉提到自己如何发现自己性取向的经历时这样讲:“从小学六年级起,我隐约察觉自己跟其他男孩不一样,并没“喜欢女孩”。到了初中,我发现自己竟然对同性才有心跳加速的感觉,我用了半年的时间来“适应自己的身份”。”从字里行间,我们也不难看出同性恋者作为人群中的少数要认清自己这种特征是多么困难的一个过程。
而其中的原因,我想可以用心理学讲到的“去个性化”问题来解释。老师上课时曾提到“唤起和分心活动”:“在哥特式大教堂里参加某种仪式时,我们有这样的感觉:自己被包围在浑然一体的世界中,信徒群体使我们强烈的自我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想同性恋者的处境,就与非信徒者在哥特式大教堂参加信徒们的仪式是一样的,而仪式是几个小时或几天,同性恋者在异性恋群体中的生活却是长期的,一辈子的,想想看,这样一来,异性恋的性取向及性文化难道不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同性恋者失去判断自我性取向的自我意识,即被去个性化。
当然,如果只是这种同性恋者受异性恋者群体的影响的去个性化,可能只是延缓了这个群体的自我认知,而由于其性取向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最终他们还是能够认清现实。
然而,实际上这些少数派的生存状态远不止未能及时认清自我那么简单:
梁文辉是这么说的:“我在做同性恋公益时接触的很多案例,他们的生活都是非常压抑和痛苦的,有的是一直不敢“出柜”,假装成异性恋艰难地活着;有的是主动或者被动“出柜”后遭到同学的歧视,孤立,或是被家人锁在家里失去人身自由。”
“当时书上大都将同性恋描述为变态,关于同性恋的新闻也多数是负面的,我当时年纪还小,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很害怕,很痛苦,却不敢跟其他人说,也不知道跟谁说,只能躲在没人的地方不停地流眼泪,枕巾都能哭湿几条!”这是他自己的经历。
他还给我们举了个极端的例子:“曾经我有一次在国旗下讲话的时候,下面有人喊:“上面那个是死同性恋”而后来我才知道,那个骂我的人本身也是同性恋,他用这种方法保护着自己。”
于是,我们就能看明白了,同性恋者的处境艰难,是源于社会上大多异性恋者对同性恋抱持偏见、歧视,厌恶态度的“恐同心理”。
这又让我联想起了老师上课讲过的“群体极化”的问题,及群观点相似的人聚在一起会增强他们的观点。同样的道理,作为多数的异性恋者在社会中聚集,他们的反同心理极容易在交流中得到不断的增长和发酵。而这种发酵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会使人失去理智,比如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文革对于旧文化的毁灭性破坏,还有校园里问题中学生的暴力事件等。正如艾默生所说:一群暴徒是由一群自愿剥夺自己理智的人组成。
也就是说,造成同性恋者生存困境的,除了同性恋群体本身在群体中的去个性化,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作为大多数的异性恋者的“群体极化”效应和“去个性化”效应,这两种效应均是随着人数规模的增大而增强的,而显然异性恋者的规模极大,因此其形成的效应也极强
由于这样的环境,使得大多数的同性恋者在发现自己的性向后自然地联想到之后将遭受的“冷暴力”甚至是赤裸裸的欺负和虐待,便会选择隐藏自己,甚至是在认知上排斥同性恋以保护自己,就如梁文辉描述的那个例子那样。
这是同性恋者生存状态的形成原因,而关于他们的未来:
首先,同性恋群体属于少数派,结合少数派如何影响多数派的知识,我们知道,他们要改变这种处境,未来所应做的便是坚持与自信。
无疑,这一点来讲,梁文辉是一个模范:“如果没有人站出来,同性恋的社会环境将一直不会改变。”这是他的原话。
而他不仅这样说了,而且真的做了,不仅站了出来而且站的很高调。
为同性恋社区呐喊助威,创办“直同道合”公益组织,发起“一起来撑同志”等活动,在学校主持与同性恋议题相关的通选课程……从2011年“5·17国际不再恐同日”起,梁文辉开始广泛向身边的同学、老师和朋友们传播自己的理念。
这反映了他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也影响了身边的同学,
他的同学说:“文辉并不介意别人知道他是同性恋,给人很坦诚的感觉,这也是我愿意支持他的公益活动的重要原因。”
而他的坚持更是让人敬佩:早在求学的时候他的目标就很明确,要做同性恋公益,“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同性恋”三个字在人群中说出来,已经没有人在意,而是很平常,就像看到单眼皮和双眼皮一样,不会大肆去讨论它。”而向着这个目标,他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并在入学后开始从身边的同学、老师和朋友做起,传播同性恋知识和正确态度,最终让大家在知道他是同性恋时欣然接受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而后,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开始服务于同性恋社区,有自己创办社团,搞活动,别人不给批场地,不够经费他就选择直面媒体、甚至是主动邀约媒体,通过高调的站出来,以及种种行为宣传行为艺术炒热同性恋话题,从而逐渐地打开同性恋公益的发展空间。
他的一位同学透露:“他以前是个内向而低调的人,为了同性恋公益活动,他不得不高调。”
这种坚持,最终收获了硕果累累,不仅使这个群体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让越来越多的“直人”加入到了“撑同志”的队伍里来。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同性恋的未来,需要这个少数派里有更多的坚强自信的声音。
当然,作为大多数的异性恋者,正如梁文辉所说:“现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同志”组织,但大部分都是“同志”在做,偶尔会有一两个“直人”,但就是这一两个对于同性恋者却会给予我们莫大的鼓舞。圈子里面的“同志”们看到有很多异性恋者在支持我们,我们也更应该支持我们自己。”因此,同性恋者也应有从多数派中叛离的精神,做这个群体强大的支援军。
——从合唱看群体影响
因为喜欢唱歌,更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我加入了东校区合唱团。在合唱团训练的日子里,感觉自己的技巧在提升,所有人的配合效果也都在越变越好。这里便从群体影响浅谈一下合唱。
合唱中的社会唤起效应。合唱团每个声部大多会由十个人以上组成,整个合唱团就有了几十个人的规模。排除被他人声音影响的因素,唱歌的人受到社会唤起效应作用,当和他人一起唱同一首歌,特别是和同声部之间唱着一样的旋律、一样的节奏、一样的歌词时,唱歌的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往往会比一个人唱的时候动听,而且嗓音上出的状况往往也会比独唱时少很多。这种对自己演唱效果的好评在多次排练后会更强,因为在多次排练之后,一首陌生的歌变得熟悉,演唱起来就相对简单了很多,在受到合唱团他人在场的唤起时,优势反应就得到了增强,也就觉得自己比以前唱得更好了。
合唱中的评价顾忌。合唱团招新时要求面试者单独在一群老成员面前演唱曲目,一些来面试的人就会因为担心面试官对于自己的音色、演唱技巧等方面的否定评价而发挥失常,出现声音颤抖、跑调忘词等尴尬局面;而一些人则相反会因为有人认真聆听自己唱歌而唱得比平时更好。在以合唱团整体进行演唱时,听众对于声音的评价一般会针对整个合唱团而很少针对个人,这样容易胆怯的人所要自己承担的评价顾忌就会少很多,唱起来就会更加自然和谐,容易发挥出最佳水平。
合唱中的去个体化。乐理基础和对音准的把握能力较差的人在合唱时往往愿意站在音准好的人旁边,而不是站在和自己一样容易唱不准的人旁边,这是因为当周围的人都能唱对唱准时,自己如果唱得不对会很容易被自己和他人辨识出来,自己也就不太容易去个体化,不太容易走调走拍,而当两个及以上唱不准的人聚集在一起时,由于身体匿名性增强,他们就容易去个体化,他们的错误会越来越明显而且几个人的错误之处越来越接近最后走向相同。
群体能够带给每个参与到合唱中的人更多的影响,出现的和声效果也会让合唱这种群体性演出更加完美。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