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联会员注册是个什么组织

神秘的银联:银联是什么?_网易财经
神秘的银联:银联是什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52个股东,十余个子公司,是支付机构,更是唯一的清算组织。就历史轨迹而言,银联的规模仍在扩张,但其垄断地位正在受到挑战。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称,“互联网通用时代对中国银联的政策扶持与保护已经彻底取消,中国银联一夜之间开始‘裸泳’”。
Visa,全球信用卡产业的“教父”,卡使用率最高的银行卡组织,进入中国近二十年,一直苦等中国银行卡市场的开放;中国银联,银行卡机构中的后起之秀,成立刚过十年,已悄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发卡机构。银联与Visa,从师生关系走向合作,再由合作走向竞争,两者之间的渠道之争最终演变成为中美国家贸易争端,WTO今年7月的一纸银联垄断的裁定,加上随后中国不上诉的表态,似乎使得这场持续多年的纷争暂时告一段落。
http://img3./photo/-13/8B9EE.jpg
http://img3./photo/-13/t_8B9EE.jpg
Visa进军中国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的信用卡市场几乎一片空白,国内银行还处在依照各自的标准发行银行卡的 “诸侯割据”时代。而 1970年成立于美国的Visa,已是全球信用卡产业的“教父”。1993年,Visa在北京设立办事处。面对国内处于“原始”状态的信用卡市场,Visa积极地帮着“拓荒”,包括帮助相关金融机构建立信用卡研究培训中心、培训银行卡系统员工等,并游说国内银行发行了一些Visa卡。
http://img4./photo/-13/8B90H22R.jpg
http://img4./photo/-13/t_8B90H22R.jpg
银联成立:要做中国的Visa
早期中国银行业发行的Visa卡无法跨国使用,甚至连在国内跨行、跨地区使用都不行,Visa很有耐心地等待大陆银行卡市场的开放,以合作发行国际卡。然而,Visa还没有等来开放,先等来了银联。2002年3月,经央行批准,80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银行卡联合组织——中国银联,从此,国内银行的“诸侯割据”时代结束,银联成为各银行发卡必走的清算通道。而“要做中国的Visa”,则是银联在成立大会上的誓师宣言。(图中人物为中国银联董事长苏宁)
http://img4./photo/-13/8B90H2B.jpg
http://img4./photo/-13/t_8B90H2B.jpg
最初的关系:老师与学生
银联刚成立时,基本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作为一个卡组织,其规则、概念、过程,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懂行的人来教授。”而Visa此时已在中国大陆耕耘了近10年,当仁不让做起了银联的老师,先后为银联系统提供了几十种不同的培训。
http://img4./photo/-13/8B90H2FL.jpg
http://img4./photo/-13/t_8B90H2FL.jpg
合作:各自通往梦想的“捷径”
2002年6月,银联宣布加入Visa成为其会员,这意味着银联的商户有资格接受持卡人使用Visa卡进行消费。师生成为了合作伙伴,印有双方标识的双币信用卡就是明证。此后,Visa借助双币卡实现对中国市场的渗透,银联则借助Visa的品牌知名度和完善的标准体系来为自己走出去铺路。怀揣着“中国梦”的Visa和怀揣着“Visa梦”的银联,都觉得找到了通往梦想的捷径。(图中上为2002年10月起担任Visa为亚太区执行副总裁的张楷淳,下图为中国银联董事长苏宁。)
http://img3./photo/-13/8B90H2JQ.jpg
http://img3./photo/-13/t_8B90H2JQ.jpg
银联的爆发
2007年上半年,银联发卡量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交易量持续激增。截至2009年底,银联境外发卡总量为700万张,境内发卡量则超过20亿张。与此同时,银联的海外扩张也迅猛加速。2009年底银联境外受理商户、POS和ATM累计分别达到55.7万户、69.8万台和71.9万台。
http://img4./photo/-13/8B90H2P.jpg
http://img3./photo/-13/t_8B90H2P.jpg
Visa的黯然
与银联的突飞猛进相比,Visa对大陆市场的渗透显得进展较慢。Visa至今既不能发人民币卡,不能从发卡银行处收取人民币卡的品牌使用费,也无法搭建人民币清算网络以收取交易费。“目前的收入就是境外的Visa卡在中国消费,和境内的双币卡在海外消费时所产生的费用。”Visa 大中华区总经理张楷淳表示。
http://img4./photo/-13/8B90H2SV.jpg
http://img4./photo/-13/t_8B90H2SV.jpg
银联海外扩张首次受阻
2003年下半年,银联提出希望借助Visa或万事达的全球网络,让8亿张人民币借记卡走出国门,Visa和万事达均以不符合国际标准和当初协议为由拒绝。此后,银联意识到,如果不发展自己的品牌和标准,就注定只能成为区域化支付清算组织。 2004年,银联开始了国际化的艰难跋涉。
http://img3./photo/-13/8B90H31C.jpg
http://img4./photo/-13/t_8B90H31C.jpg
矛盾升级:北京奥运银联被拒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银联与Visa的矛盾升级。由于Visa是奥运会唯一支付服务赞助商,银联卡被拒于奥运现场门外,而Visa单标识奥运卡同样在银联渠道遭遇 “说不”,由于不能经银联渠道而只能经Visa渠道支付结算,商户被迫提高扣率,需多交15%~20%的手续费。
http://img3./photo/-13/8B90H35V.jpg
http://img3./photo/-13/t_8B90H35V.jpg
不满凸显:三组织促美国官方出手
久而久之,包括Visa在内的国际卡组织开始表示出了对中国信用卡市场“不开放”的不满。2010年3月,Visa公司、美国运通公司和万事达卡公司要求美国贸易官员采取行动,迫使中国开放信用卡市场,并声称会就信用卡准入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此事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http://img4./photo/-13/8B90H3AP.jpg
http://img3./photo/-13/t_8B90H3AP.jpg
Visa的封杀令:银联海外通道受限
2012年6月初, Visa向其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从8月1日起,凡在中国大陆境外受理带Visa标志的、“4”开头BIN号的双币种信用卡时,不论刷卡消费还是ATM 取现,都不得走银联的清算通道。否则Visa将重罚收单银行,第一次将罚款5万美元。如果再犯,每月将罚款2.5万美元。
http://img3./photo/-13/8B90H3F.jpg
http://img3./photo/-13/t_8B90H3F.jpg
银行卡渠道之争上升为国家贸易争端
此后,各大国际发卡组织纷纷指责中国银联垄断,而这场银行卡的“渠道之争”也很快演变成了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2010年的9月,美国提起了世贸组织争端机制下的磋商请求,指控中国银联是中国国内唯一的电子支付卡提供商,其他公司无法进入,中方违反了在加入WTO时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有关规定。
http://img4./photo/-13/8B90H3KE.jpg
http://img3./photo/-13/t_8B90H3KE.jpg
美国提请争端解决 WTO开始审理
2011年3月,双方磋商失败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又正式提请WTO启动争端解决机制;同年7月4日,由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指定的专家组正式开始审理此案。
http://img3./photo/-13/8B90H3OI.jpg
http://img3./photo/-13/t_8B90H3OI.jpg
WTO初裁银联垄断
日,WTO争端解决小组委员会发布裁决决定:中国指定国有的中国银联为特定交易结算服务的垄断供应商的做法对外资银行卡供应商已经构成歧视,中国要求所有国内发行的支付卡使用中国银联网络并附带其标志,以及强迫所有中国境内的服务终端使用中国银联网络的做法违反了WTO规则。
http://img4./photo/-13/8B90H3TT.jpg
http://img3./photo/-13/t_8B90H3TT.jpg
中国决定不上诉 Visa将可发人民币卡
2012年8月,商务部官员表示,中国已决定不向世贸组织提出上诉。中国银联有关负责人称遵从商务部的决定。根据WTO规则,如果一方放弃申诉就意味着接受裁决,也意味中国有义务将电子支付服务市场逐步对外开放,银联以外的其他卡组织将被允许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支付卡,意味着Visa、MasterCard等也可以介入人民币计价的银行卡清算和结算市场,至此,Visa与银联的十年渠道之争告一段落。
http://img3./photo/-13/8B90H.jpg
http://img3./photo/-13/t_8B90H.jpg
根据零售银行研究所RBR近日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尽管VISA的使用率、交易金额以及在国外市场的占有率仍远超银联,但2010年中国银联的银行卡发卡量达23.36亿张,占全球发卡量的29.2%,已经超过VISA(28.6%)和Mastercard(2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发卡机构。
http://img3./photo/-13/8B90H.jpg
http://img4./photo/-13/t_8B90H.jpg
http://img3./photo/-13/8B90H48D.jpg
http://img4./photo/-13/t_8B90H48D.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相关图集:中国银联与Visa十年之争
从浦东新区含笑路66号、到上海、杭州、广州的子公司、竞争对手和银行卡终端。上月中旬的一周,支付产业多名从业者给理财周报记者讲述了对的印象。
他们当中有中国银联高层、银行商务、银联国际员工、第三方支付公司管理者、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但说故事的人似乎并不愿谈太多银联的话题,或者就如他们中的一些人所言,银联是什么?很难讲清楚。
152个股东,十余个子公司,是支付机构,更是唯一的清算组织。就历史轨迹而言,银联的规模仍在扩张,但其垄断地位正在受到挑战。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称,“互联网通用时代对中国银联的政策扶持与保护已经彻底取消,中国银联一夜之间开始‘裸泳’”。
尽管银联在线下支付市场的先天优势难以撼动,但以支付宝为主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通过与银行直连,绕开银行,也绕开了银联——清算的传统模式。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将一切产业链简便化的趋势,都让时文朝感到焦虑。
从其对银联转型的表态中,银联接下来是要往开放平台进发。从不回应抨击、到出面站台,履新不久的时文朝说银联正在二次创业,其拿出的几个战略业务,究竟成效几何,只能等待时间检验。
银联是什么机构?
“银联没有控股股东,也没有实际控制人。”这是银联给理财周报的官方口径。
具有“国家队”背景的中国银联,此前极少公开披露关于自己的信息,其组织架构、经营数据更是难寻根据。银联是什么?在包括银联内部员工在内的多数人眼中,都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银联的股权构成,但这并未得到银联官方回应。而是根据财政部和央行的一些批复文件、上海市工商局工商注册资料、以及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验资报告,来还原银联的股权结构。
从公开资料来看,银联的前身由国内18家银行卡中心创立。根据财政部文件财企(2002)54号《财政部关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筹)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显示,85家法人单位共同发起设立中国银联。成立当时的银联,总估值是16.5亿元。
彼时银联的股权结构相对简单:初创的85家发起人单位中,除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外,几乎都是银行,按资产规模和经营性质划分,主要有三类,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
此前媒体援引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于日出具的验资报告、及银联注册资本实收情况明细表显示,按照出资比例的不同,六大国有股东中,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和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分别投入0.9亿元,这六大股东的持股占比相同,均为5.45%。
9家参与设立银联的股份制银行、以及国家邮政局,总计持有银联另外约三分之一的股份。
剩余的股权分别由69家城商行、信用社和其他法人机构,分别投入在14万到4000万元不等。其中,持股比例最低的青岛利群集团仅占0.01%,最高的也不过持有2.42%。
此外,还有12家非银行机构,合计持有股份并不多,占比仅1.47%。这85家机构共同享有中国银联的原始股份。
中国银联成立于2002年,根据其官方介绍,中国银联是卡联合组织,通过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商业银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保证银行卡跨行、跨地区和跨境的使用。
这一类似桥梁的作用也让银联高层认为,银联是代表中国的支付结算组织,具备严肃的使命感。根据前述报道内容,年,经过两轮增资扩股,银联的注册资本增加至29.3亿元,这一资本金截至今日未有改变。
而经过两轮扩股之后,银联股权结构变得更为分散。目前银联一共有152家股东,截止日,认缴注册资本量最大的单一股东为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其出资额为1.425亿,以发起人股东1元/股的兑换比例和银联目前注册资本共29.3亿元来计算,其持股占比也不过是4.86%。其次是工、农、中、建、交这五大银行,除建行持有4.78%外,其它四大行均为3.84%。前六大股东合计持股25%。
银联有什么业务?
这个没有实际控制人的企业,如何处理起庞大的运作体系?通过银联官网不难看出,目前银联的日常运作,由银联总部以及下属多个子公司合力完成,齿轮环环相扣,各司其职。
“银联系统里共有十几家子公司。”一位银联内部人士介绍。
这十几家子公司,通过银联官网的产业服务体系构架只能清楚地看到6个,分别是银联国际、银联商务、银联数据服务、银子支付、银行卡检测中心和中金金融认证中心。
“其他的都很零散,而且有的是银联商务的子公司,也有的是因为控股关系比较复杂,没法界定,一般都不提。”上述内部人士也没法为理财周报捋清具体架构。
除了前述部门、各地区公司外,银联还有一个重要构成:包括广州银联网络支付、上海银联电子支付、深圳市银联金融网络、北京银联商务、上海银联商务、宁波银联商务、广东银联商务、北京数字科技等8家子公司。除此之外,银联下属5家均没有下设子公司。
通过上述可查的14家子公司,理财周报尝试还原银联的业务链条。
从子公司中最大的3家展开,银联商务主要做银行卡收单和专业化服务。“在这里银联既是清算机构,又是支付机构。”曾担任银联要职,现在一家三方支付公司任职的知情人士表示。
银联商务主要负责线下业务,线上支付银联也有涉及,子公司银联电子支付主要就负责这一块。另外,银联商务下属子公司还有涉及网络支付、电子支付,实际上涵盖了整个支付链条。
银联国际同样是银联业务链条中重要的一环。银联官方介绍,其主要负责运营银联国际业务,拓展银联卡境外受理网络。
另据一名接近银联国际的人士介绍,“国际业务部说白了,是偏市场性的部门,让国外银行发的卡上有银联标识,这个国外银行包括境外银行和本国银行的境外分部。目前东南亚、南美、非洲这些不太发达的地区和日韩覆盖的情况比较好,现在业务拓展的重点是欧美。”
银联数据是银联的主要子公司之一,“做发卡端服务,主要服务于一些没有发卡系统的中小银行。提供银行卡数据处理,集成和提供各类银行卡业务所需的解决方案、服务平台和网络基础设施。”银联公关部人士介绍。
子公司银行卡检测中心,是银行卡产品和机具检测机构。
子公司中金金融认证中心,成立于1998年,是互联网第三方安全认证机构,通过发放数字证书为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提供安全认证服务,截至2013年已发放4000万张CFCA数字证书。公司旗下有全资子公司中金支付,前身是北京金科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中金支付主做B2B业务的平台,承接母公司原有的第三方支付业务,有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面向公共服务类机构、行业交易市场、供应链、物流等领域提供网上支付解决方案,主要的客户是银行。
支付产业链现状
普遍被知晓的信息是,银联的线下支付市场优势明显。
根据央行发布的《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中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 电子跨行支付中,共有132家机构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处理业务4.76亿笔,金额6.45万亿元。银行卡跨行消费业务67.97亿笔,金额23.75万亿元。
上述132家机构接入的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这个系统被银联所拥有。根据银联相关人士的介绍,支付产业链构成中,为了连接银行、商户、和消费者,出现了收单—转接—清算这种模式。
具体而言,当消费者在商户进行刷卡消费的时候,类似银联商务、汇付天下的POS终端,进行收单业务,收单公司通过银联的转接平台,连接到发卡银行,再进行结算。目前来讲,银联既拥有银联商务作为POS收单终端,也有转接清算平台,在线下市场优势明显。
“线下支付的黄金增长时间还没有过去,巨大的需求还等待满足,现在的三四线和小城市中,很多商家连POS机都没有。”一家第三方支付企业人士在介绍产业现状时表示。根据其观点,线下支付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仍然有每年10%-20%的增长速度。
“2011年前,银联现在收单几乎占全部市场,是绝对的老大。”前述第三方支付人士告诉记者。从2011年开始,央行开放线下支付市场,并向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发放支付牌照,这让诸如汇付天下这样的支付公司参与收单竞争中。“但银联还是主要的,大家都只能敲边角,我们为什么做小微,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商户都是银联的,我们动不了。”该人士坦言。
“银联成立初期,技术并不是那么发达,收单机构如果要跟每家银行都连接的话,技术和物力成本相当高,而鉴于银联在银行间的优势,市场就基本接受了银联一家转接机构,并遵循7:2:1的分成模式。”银联内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除了国内的线下市场外,银联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增速也较为可观,据一位银联高层介绍:“银联目前20%的收入来自国外,这个数字大概不到20个亿”,从这一数据中推算,银联目前的营业收入约为100亿元。
随着支付牌照下发、电子商务兴起,支付清算产业中,线上支付的比重正逐步提高。
根据易观智库的最新数据,2013年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到17.9万亿,同比增长43.2%。其中线下POS收单和互联网收单分别占比为59.8%和33.5%。企业综合支付交易份额中银联商务占比42.51%,排名第二的支付宝只有20.37%,排第三位的财付通仅占6.69%,规模更加无法和银联匹敌。
从市场分布来看,目前的支付产业链中,线下POS收单和线上收单的比数约是六比四。
收单转接模式被冲击
显然,银联目前最大的麻烦,是线上市场对其交易量的分流。用银联总裁时文朝的话来说,“我最近非常苦恼一件事,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了25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机构当中前20家占了90%的市场份额,这20家机构千方百计地绕过银联进行转接清算,银联的交易量分流得非常明显。”
事实上,银联与支付宝积怨已久,双方的矛盾在去年年底爆发,支付宝愤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退出线下收单业务。
根据理财周报记者的了解,虽然支付宝有参与线下支付市场,但其强项仍在网络支付,所以放弃线下收单业务对其实际影响并不会太大。
银联内部人士坦言,技术更迭带来的消费习惯改变,并非目前最大的挑战。最大的对手就是来自支付宝,“因为支付宝的资金实力,它与很多银行建立联系,把收单和转接业务收入囊中,直接绕开了银联转接平台。”
时文朝所说的“绕开银联”,也可以从前述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口中得到更直观的理解。
“第三方支付公司会找银行点对点地谈,比如我们现在已经有95%以上的商业银行开展合作,并不需要银联对接,网上支付的费率、价格、政策对接的接口也不需要银联提供,就线上支付而言,银联和其他支付机构是平行的,简而言之,绕开银联,与银行对接更为灵活了。”
即便如此,对银联而言,也只是在平行市场上多了竞争对手,但最为致命的是,支付宝甚至把银联维持了十多年的商业模式打破。银联的模式是,收单—转接—清算,但支付宝等机构与银行直连的模式,省去了与银联的转接,这也就意味着,7:2:1模式中,银联的1被抢去。
但对于银行而言,既然选择清单中,既有银联又有支付宝,银行何以选择支付宝?
“实际上,线上的分成模式,并不是采取7:2:1,支付宝是与各家银行直接商量分成模式,去掉银联的10%,支付宝有更多的议价空间。”银联内部人士表示。但实际上,各大银行积极与阿里合作,仍然是看中其强大的零售平台以及巨额备付金。
如果以此前业内曾盛传的,支付宝信用卡支付会给银行千分之四左右的手续费提成计算,假若当天的交易额有一半来自信用卡,那么银行当日中间业务收入就能达到7000万元。
当然,对以信贷业务为主的银行机构而言,更有吸引力的是,支付宝过百亿元的备付金。尽管工行是其唯一托管行,但支付宝可以选择其他合作银行。这样庞大的一笔资产,对于任何一家银行都有足够的吸引力。
“支付宝以备付金为核心议价资产,实际上就等于拿别的业务来做支付的筹码。”银联内部人士表示。但不管如何,银联维持了十多年的盈利模式,正在受到第三方支付的巨大冲击。
就如时文朝所言,“互联网通用时代对中国银联的政策扶持与保护已经彻底取消,中国银联一夜之间开始‘裸泳’”。
银联如何转型
虽曾任职央行,在时文朝身上很少看到中央机构官员的影子,他是个市场化的人。
曾经推动债市浪潮的时文朝,戏称自己为“中国支付产业新兵”。而事实上,银联历任董事长和总裁均身背央行履历。
第一任董事长兼总裁万建华,先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从事货币政策管理工作,2001年主持筹备中国银联。前任总裁许罗德,自1996年历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秘书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前任董事长刘廷焕,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副书记。
现任董事长苏宁,2003年11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2008年10月起兼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而时文朝,空降银联前,任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并曾在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柳州分行、办公厅、武汉分行、金融市场司工作。
市场化的时文朝履新后,从银联对市场的思考上看,已经显示了足够的转型决心。
就能否借鉴支付宝模式的问题,前述银联内部人士介绍,“银联不会做这个模式,银联要做一个开放式的平台,这个平台将对所有支付行业各方开放。”
“从银联自身来说,面对着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与技术进步,我们对中国银联进行了重新定位。”时文朝说。具体而言,新的战略定位是以银联品牌为核心,以转接清算为基础,通过市场化运作,把银联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平台型综合支付服务商。具体表现为:成为高效、安全的转接清算服务提供者,规则、标准的制定者和推广者,新业务、新产品的创新者和引领者,境内支付产业各方利益的协调者,中国支付产业国际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时文朝也曾公开承认,他接手过来的中国银联已由原来的政府支持、资源独享,走向了互联网通用时代。他明白,现在银联身处内忧外患之境。
为此,时文朝在接任后也重新调整了银联的市场策略。时文朝称,银联将从过去带有一定程度封闭性质的卡组织,全面向市场开放,支持所有通过银联转接清算平台做业务的参与方,也有勇气和信心坦然面对第二个、第三个转接清算机构的出现。
面对汹涌的互联网大潮、以及支离破碎的传统商业模式,银联同样也在补强弱势环节。
“事实上,第三方公司有的创新产品和业务,银联也有在尝试。”易观智库的研报中说,银联一方面积极保持自身在银行卡收单领域的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也加大了对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的创新力度,同时,其也加强了个人收单业务拓展,加大便民缴费类终端的布放和推广。
时文朝的态度和细则都异常明确,转型成效究竟几何,也只有时间和用户能解答。
本文来源:理财周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你们知道世界银联吗?你们谁办过吗?【沛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4,248贴子:
你们知道世界银联吗?你们谁办过吗?收藏
最近有人对我母亲说,可以办理世界银联可以做贷款。是真的假的?我担心我的母亲被骗,。求好心人告诉。
如果此刻有人陪你, 你怎会有时间来逛贴吧。
只知道有VISA卡还必须到有中银的地方,贷款到没听说过
不知道,但是银行不可能那么容易给你贷款的
又是骗人的
世界银联?
银联就是各大银行金融系统之间的一个互通工具或互通桥梁,主要目的方便大众老百姓的。只要手上的卡上面有银联标记,那就可以在国内任何一台有银联标记的取款机上存取款,当然相应的服务柜台也是一样可以办理相关业务的。而且持该卡还可以在国内任何一家可以使用银联消费的地方进行刷卡消费。中国邮政也加入了银联系统,所以是可以到国内所有有银联的地方存取款及消费的。
近日,号称打造全世界最大P2P信贷系统的世界银联打出了1000亿元投资的招牌,在微信朋友圈大肆发展会员,号称“你引荐的客户都是你的储户,他们贷款,我们出钱,一年你拿12%左右的利息,没有任何风险!”  长沙多名金融行业律师提醒,这可能是一种新型诈骗,投资者对此一定要谨慎理性,切勿被其宣称的高收益蒙蔽。  “世界银联”主营范围非金融  “加盟世界银联,我们从此不再缺钱。”近几日,世界银联在一些微信群里大肆传播此宣传语。据群里面的一名刘姓负责人介绍,世界银联信贷目前正处于火热推广期,该平台采取会员制,只要在该平台注册,就可以成为管理会员或授信会员,分别能获得可观收益。可世界银联究竟是什么?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所谓的世界银联是陕西华尔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P2P网贷平台。而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显示,陕西华尔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注册资本为3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为工业、农业、商业投资项目管理及投资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和经济信息咨询(金融、证券、期货、基金投资咨询等专控除外)。  记者致电前述刘姓负责人,询问平台为什么取名世界银联,该负责人称“获得了使用世界银联名称授权”,而对于谁授的权,其并无所知。  号称融资超1500万,盈利却为零  在微信群里流传着很多世界银联的推广文案:免费注册成为会员,开通有效账户能躺着数钱;“你引荐了50名会员,平均每个授信额度是30万!那么总授信额度就是1500万!那么你拥有这1500万每月1%的管理费,一个月是15万的管理费,一年是180万的管理费!”即使三天内没有引荐4名会员成为直接授信会员,会成为管理会员,而管理会员会获得最大收益管理费利润收入的1%。  另外,刘姓宣传人士表示,平台会投入1000亿,第一期投入资金300亿;第二期追加700亿,分两次300亿、400亿投入。  而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00万元,股东也是两名自然人,并未有实力雄厚的公司加入其中。1000亿资金从哪来?平台没有任何解释。  那么世界银联平台的运营又如何呢?记者登录世界银联平台官网发现,平台宣称已撮合融资1532万元,但奇怪的是,为客户赚取的收益却为 0元。此外,平台上面显示的标的仅有8月18日发布的一个名为“宝马抵押借款30万元6个月的标的”,但结果显示,由于该标的只有2个人
不要相信,很明显是骗人的
银联不是银行,没有贷款业务,他就类似于支付宝,一个结算机构
现在世界银联也经势不可拦
托都出来了
其实进里面的人都是屌丝,都想不劳而获,钱那么好赚,中国就没有屌丝了,不要上当啊
肯定骗人的
骗子吧,国外叫VISA卡,只有中国叫银联,而且办这个怎么可能能贷款,只能申请信用卡,前提是你需要在这个银联卡存钱的,才会有信用卡可以申请
不要轻易相信   ——人生苦短,必须性感
此帖是广告贴,鉴定完毕。
能赚钱的法儿人家早赚钱了,钱就那些,哪有喊着那么多人一块赚钱的
世界银联是个什么鬼?好高大上的样子
天上有馅饼掉下来吗?躺在床上就有钱数吗?有这样的好事谁还上班,谁去卖菜,谁开公交车,谁去种田,谁去挖煤,.......全中国人都在家里数钱吃钱了.最后是没有水电,农贸,银行,商店,.....最终是裸着身体数自己身上的毛毛吧.
我考证应该可信
lz白活那么多年了……只有中国银联相信它你就完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世界云联最新消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