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郑州听微信听不到别人的语音微信有卖的吗

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广告合作:
||||||||||||||||||||||||||
微信公众账号怎么挣钱?由李蓬新媒观察工作室主办,民享财富和小象融媒协办的&自媒体赢利模式研讨会&, 于1月31日在郑州举行。
&餐饮老板内参&、&郑州楼市&、&豫记&、&投实&、&郑州吃货&、&郑州车友会&、&环球旅行&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微信大号,与会议特邀重量级嘉宾一起,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李蓬:下面由郑州楼市禹佩璇女士为大家做介绍,郑州楼市不用说,我相信很多在场的人都知道。
禹佩璇:郑州楼市微信公众账号2013年9月份上线,隶属于郑州楼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作之初,团队创始人抱着简单的夙愿&&&给普通购房者搭建一个争取团购房或者给大家推荐性价比最高的一些楼盘的平台&,加之专注于房地产行业的本土公众平台尚不多,郑州楼市微信公众账号应运而生。
自成立之初至今,郑州楼市始终坚持&行业性、开放性、客观性、公正性、服务性、实用性&的基本原则,通过一系列非盈利的活动及楼市事件在购房人群中形成了极大的影响力,正如李蓬社长举例所言,大家之所以订阅传播郑州楼市因为它有价值。
2014年,房地产行业被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洗脑,对其定义也各不相同。郑州楼市对互联网思维的定义则是&第一是创新,第二一定是以用户为第一,也就是粉丝第一为核心角度。&所以,在与开发商洽谈、推荐楼盘等方面,郑州楼市始终将此作为准绳。
目前,郑州楼市拥有20万精准化粉丝,粉丝质量及数量在同行业内均占据领先位置。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郑州楼市在本土房地产行业树立了极好的口碑,成了本土房地产行业影响力第一的平台,在全国房地产行业微信排行榜上也是名列前茅。
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一直是郑州楼市坚持的事情,粉丝第一位是我们的价值观,永远不会变。能够做到不变的坚持,离不开郑州楼市20余人的团队的努力。随着平台影响力的逐步扩大,郑州楼市对内容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一篇高质量的稿件可以花费我们一位主编一两周甚至一两个月的时间和精力,一篇时效性的稿件是由我们数位小编奔波各销售案场第一时间搜集到的素材,加之我们的内容兼职人员不乏有房地产行业高管、金融业、行政事业单位等成员,这些成员都是因为认可郑州楼市的价值观才得以走在一起。
互联网思维下的新营销在2014年被炒的沸沸扬扬,郑州楼市则始终坚持&粉丝思维&&一切事情以粉丝作为第一位&的原则,在房地产行业成功运作了数个互联网营销案例。从2013年上线2月的时间,在金水万达项目组织产品说明会,预计15人会议规格最后60余人到会,且到会人员的购买力让万达营销部包括郑州楼市为之惊叹。
2013年的另外两场团购,而且对粉丝是免费的,我们给大家争取到最优惠的价格,而且对于开发商也免费,因为我们就想通过非赢利活动提高郑州楼市的影响力。一个是高新区写字楼项目,一个是广电路商铺项目,商铺项目2000余平方,通过2天时间最后被三个粉丝全部买下。我觉得郑州楼市的粉丝能够达到这样的影响力,当时我们也惊呆了。在高新区那个团购项目上,我们只是组织了50人,我们预期效果能够来80人就觉得非常满意了,但是当天下午去了205位,这是在很短时间之内郑州楼市的影响力是取决于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永远能够站在粉丝以及客户的角度上有这样的出发点,把郑州楼市自身利益放在最后一位。
郑州楼市的购房思维在过去房地产行业当中经常在讲到的就是地段价值,当大家推荐一个项目永远觉得地段是最重要也是唯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是在2014年特别是在下半年的时候我们一直强调的是河南本土,我们坚持的购房思维&&&第一看开发商、第二看地段、第三才看产品。&
回首走过的2014年,很多购房者还有业内人士给我们评价,郑州楼市是业界良心,同样我也知道目前在大家的心目当中郑州楼市的声音是两极分化,有的人说郑州楼市是业界良心,也有一些杜撰版本,但至少我想给大家讲述几个事实。2014年这一年当中我们为无数个购房者解决了他们在开发商那解决不了的维权问题,2014年我们为无数个购房者推荐了他们真正想要的或者说他们非常放心的、性价比最高的楼盘&&
2015年,郑州楼市坚持正义、客观的价值观是永远不会改变。我们也将全面渗透购房需求的上下游,丰富并充实其他领域,如二手房领域、海外置业、装修等。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赢利模式,在2014年我们还没有真正展开我们的赢利模式,在2015年我们将只选择与少数本土最优秀房企进行战略合作,为粉丝创造更多的价值。谢谢!
李蓬:郑州楼市有很多体会,因为禹佩璇一直做企业管理,她的看法、认识以及对郑州楼市自媒体都有很深的见解,下午可以展开讨论。
接下来有请餐饮老板内参的老板谭野发言!谭野是前大河报的记者,自己下海办了餐饮老板内参,他是很有想法的,现在做得也比较顺利。
谭野:刚才郑州楼市分享的比较稠,我就分享比较干的。我就对着提纲讲,不展开了。第一个就是我们这个账号是号做第一期,当时由我和我的合伙人两个人创办。基本上两个人的状态持续到2014年7月底一整年时间,是两个人也没有办公室在咖啡馆里做的。发展到现在粉丝量将近12万。这一路走来感觉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现在大家都把自媒体和传统媒体对立起来,好像谁要革谁的命,其实不是这样。我们做这个账号做过一些分析,后来选定以一个行业一个阶层做这个市场,而这个定位就是想避开和传统媒体在存量市场争夺,传统行业还有很多的空白市场和缝隙市场,等着去优质的资讯服务商。我们分析过,像楼市、汽车、美食类版面是传统媒体的标配,我们要做肯定会和这些报纸、网站发生直接的竞争,就是在存量的蛋糕进行切分额的争夺,所以我们就避开这些,盯上了餐饮老板这个群体。
餐饮界的老板在中国有上千万的总量,然而中国没有一份服务于餐饮老板的媒体优质媒体,但是这些老板们对行业信息、竞争情报有着巨大的需求,当然他们也有最大的采购能力。我原来在大河报是做财经记者,我们就想假如我们办一份为中国餐饮老板们提供竞争策略情报的媒体,一定会有价值,当然这只是一个推理。号,我们在漫咖啡聊,如果做三年有两万用户就会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当我们做到2014年5月底的时候,已经有27000个粉丝,我们做了一次路演,拿到一笔200万的投资,这个消息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质疑说你们做一个账号一天发几篇文章值那么多钱吗?我们只能笑笑,因为我们很多盈利模式的设计不是通过广告实现的。
但我们认为,广告不是第一价值,虽然我们现在广告客户分布了餐饮产业链最知名的品牌,肯德基给我们投过广告,大众点评、360、平安保险、乐视、蒙牛、点点客都跟我们有合作。
我们的团队从2014年8月份开始团队有两个人到现在发展到五个人,还是保持了比较精干的团队,新加入的同事都是我在新浪上班时候的同事,估计在春节之后我们的人员会继续加大一个量。
然后我们的营收呈现出加速度的局面,比较高兴一点的是收入多元化模式,今年1月份70万营收里边其中有30万是在1月6号推出一个小白鼠计划,仅为6个餐饮店提供定制服务的计划,每个店收费5完块钱,当时我们就看反响会怎么样,然后从1月6号发出去到下午就收到30万块钱,这是第一块收入。第二我们签了一家地方站,是在成都,这个一年给我们预付20万。今年我们还签一个单子就要中国食材节,现在我们做双汇餐厅方案,还有枢纽招商方案。
所以在70万左右的收入里边,类型既有试验性质的会员,也有分支机构的合作,还有一些广告类的。就是说目前我们能够服务的客户品牌来说,国内这个领域的一线品牌都跟我们有合作。然后我们自己也会通过不是给广告主服务,而是自己做会员制、发展分支机构等等都有一个组合。
然后刚才说有融资计划,我们在7月份的时候完成第一个融资,目前正在做第二轮融资,额度会较大。投资方里边有比较知名的门户和知名机构做领投。
然后刚才说赢利模式的瓶颈方面,瓶颈目前还没有遇到,一切都挺正常的,好像没有什么大坎坷,所以有点担心将来会不会遇到问题。
虽然一个月可以收70万,但这不是我们真正的赢利模式,真正的赢利模式可能是基于更刚性需求,当时我和李蓬老师一个下午深入分析了一下,什么叫柔性需求和刚性需求,柔性需求就是你有一个全国性食材节,但是和传统媒体收入模式一样,真正我们未来的商业模式可能把这一块都推翻,这一块的收入养活媒体板块就够了。
但是真正赚钱的当我的用户群例如从10万左右增长到300万、500万的时候,我们盯着的是庞大的产业和产业链人群,我们要解决他们的刚需。例如每个餐饮老板都面临到我要找商铺,我要开新店就要找商铺,我要开新店或者我要发展就要招人,我们发现他们招人都遇到很大问题,然后他们还要去找钱,就是钱、人、铺以及上游的中央厨房、日常采购链上的货,更多就会围绕他们的刚性需求做出来一个一个的新产品,比如说找铺就是帮餐饮老板找商铺,这样就可以和商业地产做更深入的对接,打造出来一种产品级的服务,这种产品级就不是内容服务而是信息,还要找钱,我们用众筹形式或者跟银行合作的形式,为这种有意愿扩大规模经营的人提供金融支持。然后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垂直招聘网站。
我们是中国垂直自媒体第一个拿到投资的,当然1月份也展现了非常良好的营收势头,但是我们自己清楚这些东西都是非常传统的营收,更多未来还是解决行业痛点,为产品化、信息化的方式去打造新的赢利模式,这一点好在目前和国内金融的、招聘的这些巨头都有在探讨,是我们自己做,还是大家联手做,也都在论证。
最后一点说一下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虽然自媒体的势头好像大家都在讲,假如你从一个创业团队,从一个小作坊式的方式向一个公司化运作转变,目前最头疼的就是你的团队构成,你的组织方式,我们招人现在就遇到一个门槛,下一步我们要在北京开始做,今年在12月底我们就在北京设立了办公室。
李蓬:在北京招人一点儿也不头疼。北漂的郑州人很多,你可以通过杨桐去认识。
谭野:可以。我们是媒体人出身,散漫惯了,要向公司化比较严谨的方式走挑战多多,所以要引进更多的人。别的说我们多牛或者获得多少奖就不用说了,因为这一块河南媒体人比较给力,对我们报道比较多。
李蓬:谭野讲得很好,但是他做的比他讲得还好。实际上餐饮老板内参的赢利模式多种多样,我看你们广告也挣,增值服务也挣,融资也挣,你差不多都全了。我去拜访了谭野、秦朝一个下午,那一个下午等于是我把我这么几十年做媒体的体会、经验拿过去跟他们一块儿开讨论会了。
谭野:我们的战略跟那天你说的有很大关系。
李蓬:我很愿意学雷锋,把自己这些年来办媒体经营管理媒体的那点东西拿出来,跟各位公众号交流。
接下来有请颜泽,就是郑州吃货的老板,他们可是草根吃货群体。我一直说各公众号搞经营、搞创收都有高招,颜泽也有,虽然做得很辛苦,但是他现在也处于赢利状态。有请颜泽发言!
颜泽:大家好!因为颜泽这个名字是我从高一的时候写小说用的一个笔名,然后用了快十二年了。其实我和做餐饮推广这一块有一些渊源,因为我姥爷是大厨,我妈不会做饭,但是我家男孩儿做饭都挺好吃的。我原来的专业跟餐饮没有关系,我原来学的是财经,后来转了中文,毕业以后去了医药企业,后来辞职自己开始摆地摊,2012年年底出车祸加上失恋对我打击很大,出车祸以后嘴唇缝了28天,也没有给爸妈说,自己从2012年年底到2013年5月份没有工作,当时靠郑州吃货这个号维持。其实那时候挺苦的,全靠当时我的几个朋友接济。郑州吃货是在情人节前一天开始做的,那时候推广是通过社交平台像微博、论坛、贴吧等等,我当时用十个号都是我个人资料,只不过是小号去相亲网站上加美女,我们通过这一块引流,在传统媒体想不到这一块去做,就做起来了。
李蓬:你是用男色。
颜泽:对。我们现在还有将近2000的帅哥资源。
李蓬:颜泽也很狡猾,美男计都用上了。
颜泽:为了创业,没办法。我们的模式很简单,主要针对郑州的吃喝玩乐,郑州吃货比较容易记。当时我们的投向是功夫熊猫,不知道LOGO用什么形象,所以我们就把功夫熊猫的图象拿过来用了。吃货这一块现在全国有120个城市都开通了,我们都有联盟关系,每个月给他们输送50万&80万的费用,我们分钱,不提一分钱的佣金。现在有郑州吃货、北京吃货、上海吃货、成都吃货,我们是最早的一家本地化吃货。我们一是好吃,第二是好玩、有趣,有参与感。我们推荐一些本地传统餐饮企业,然后还有新开的,然后是好玩儿,我们通过线上活动比较新奇的,然后是线下好玩儿的,从线上平台到线下社交,我们做一些游戏或者其它方面的沟通,吃货不分行业,可能其它行业会有一个区分,但是我们不分行业。然后是参与感,本身线下活动就是很真实的餐饮体验,线上拉粉,线下形成餐饮体验,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模式。我们之所以不做全国号,主要因为人员有限,然后从2013年2月份一直是我一个人撑着一个号,从2013年2月份到8月份没有收入,我最苦的时候一天吃一个馒头,而且到朋友家讨水喝,经常跑到朋友家蹭饭。
我们未来的发展是地域美食,还有生活服务这一块,我们还会把一些和吃相关的生态农业方面融入进去,我们既然做了本地美食类的东西,现在已经把全国100多个城市打通,这会给我们出谋划策一些东西。还有生态农业这一块,现在食品安全大家都很重视,我现在都不在外面吃饭,现在很多人应该都有这种感受,偶尔周末的时候到家里熬粥。生态农业以后会做一个自己的产品,然后会做电子商务,我们会搞一些全国比较好的产品,就是农业类的,不光是农业,还有养殖类的,我们把全国市场打开以后会输送一些产品,而且这些产品是在市场上买不到。前几天和几个朋友聊,说我们家门口卖的西瓜、釉子都是农民自己种的,其实不是,农民没有时间卖菜,其实都是菜市场淘来的然后转卖。我们想发展生态农业这一块,先把圈子做好,然后往后发展。我就说到这里吧,如果大家有感兴趣可以下来聊。
李蓬:郑州吃货公众号做得比较早,占得一些先机,但是他们现在也面临怎么样做上去的抉择,现在小本生意你们算是白手起家,草根创业都是成功者,基础都已经打好了。
接下来有请美女王琰介绍投实,投实是一个很专业的公众号,它的粉丝都是行业里边的核心人士,都是人群中的佼佼者,档次、质量很高,并且他们很有打算,很有设计、规划,我觉得都非常好,水平很高,因为它的老板董畅岩原来就是大河报七日财富的财经记者,财经记者真不得了。王琰跟董总合作比较早,她原来还是在校生,学的是经济统计,但是她现在已经在金融领域沉浸半年时间了。而且通过这个号学的东西不亚于她在大学学的那些东西。有请王琰发言!
王琰:我就代替董老师发言了。目前投实有4个产品板块:一是原创财经资讯。大比例的原创财经资讯是投实的核心竞争力。投实原创内容包括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的动态资讯、高端访问、独家深度研究报告等。同时每天精选动态财经资讯第一时间推送在投实官网和五大投实微信群;投实官方微信每天遴选最具价值的信息推送给用户。二是项目对接平台。内测一周收集用户自主上传项目8个,单个项目介绍平均访问量超过600次。三是投实金猎,招聘和猎头服务板块。三是投实club,是涵盖线上线下的投实品牌活动,打造中原财经界首个学习型人脉圈。产品包括投实饭局、投实调研、投实读书会、投实早餐会、投实闭门沙龙等。
当然还有比较特别的产品就是投实小秘书和投实微信群。投实小秘书是投实创新的拟人化金融服务产品。这个产品由投实团队精心打造,依托微信平台,由专人按照操作白皮书进行流程化运营维护。截至日,投实小秘书微信好友超过1500名,均为金融财经领域高端人士。包括金融机构中高层管理人员、上市公司高管等,投实可随时与这些用户直接联系并进行互动。投实小秘书管理的5个投实微信群,群友超过800人,已形成了完整的融资链条和生态圈。投实小秘书工作日早七点半至晚间十点推送最及时的精品资讯并同步朋友圈。投实线上线下活动都可由投实小秘书提供一对一精品服务。
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数据显示,投实用户半数集中在河南,其次是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男性用户占比超过65%;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机型均为苹果和三星手机。这显示出投实的用户的高端和集中。
最近半年以来投实曾经举办过3次大型线下活动,规模分别从500人-1000人,根据活动报名用户提交的身份信息,用户多为金融机构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发改委、财政厅等经济相关领域的政府工作人员。投实金服平台的注册用户,超半数集中在银行和金融证券领域。
李蓬:谢谢王琰。投实也跟餐饮老板内参一样,它的眼前也是大鱼乱跳,具体抓哪一条他们的选择余地很大。我发现王琰、田志伟两个人都属于刚毕业的学生,但他们都在没有毕业的时候就涉足自媒体和互联网项目,创业或参与创业起步很早,所获的的阶段性成果也很显著。王琰是财大的,田志伟是河南科技学院的,我刚才跟董广安老师说,现在英雄莫问出处,郑大、河大的同学恐怕也要努力了。
下面有请今天上午最后一位发言者,豫记老板杨桐。豫记在舆论界、媒体圈已经很有影响了,让我们听听杨桐怎么说。
杨桐:非常感谢李蓬社长组织这样一个局,让我来学习自媒体的赢利模式,自媒体赢利模式是豫记最头大的事情,豫记没有任何模式。今天这个会议我很激动,也很忐忑,因为孟磊社长也在这里坐着,还有很多我的老领导,今天特别激动是我见到我失联多年的同事,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为什么做豫记以及做豫记的过程或者是我们的一些感想。
熟悉我的人可能都知道我最开始是在河南商报做记者,我在开通微博第二年2011年在微博上吐槽,我做十年记者,十年非常苦,基本上一无所成,大家都说调查记者或者是社会记者是传媒行业比较苦的活儿,我从商报离开以后去了东方今报,后来又来到凤凰周刊,基本上到2013年我在这个行业已经做了十二年。这十二年里边有很多感触,但是到2013年7月我的女儿出生了,这时候我就非常焦虑,因为我已经不愿再干这一行了。基于这样一种情况包括新兴媒体不管是PC还是移动端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整体都是非常焦虑的状态。像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是在都市报最兴盛的时期进入的,到30多岁没有太大的体力和精力从事这个行业,你会面对大浪淘沙被拍死在沙滩上。所以这时候我们就比较忧虑,有很多人抑郁了。
豫记是一个由朋友圈组成的群体。我在记者朋友圈里列三个,一个是蓝衣,蓝衣是著名的调查记者邓飞创建的圈子,蓝衣在2010年发起了免费午餐。豫记是我去北京之后发现很多河南籍记者分布起来的,我们就建一个群,一开始的名字叫豫记胡辣汤,就是河南籍的人在北京找胡辣汤、烩面的圈子,后来这个圈子不断扩大,到2014年这个群体有400多人。我当时没有算准确,QQ群有401个,但是微信群还有200多个,所以这个群体应该有600多人。这个时候如果要讲还有蓝鲸工作平台,他让我们很羡慕,蓝鲸这个QQ群的建立和豫记几乎同步,但是它在2013年年底已经有5000万的风投。所以在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传媒圈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去他妈的理想,老子去赚钱了&。所以从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对新媒体进行触碰和试水。
豫记是2013年5月底自己设计一个LOGO,这个LOGO是一只大象,鼻子是一杆笔,代表记者。所以我们发了一篇文章,关注还可以,紧接着我们开通了一个微信账号,然后在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客户端都抓取我们的新闻内容。豫记要做什么?实际上就是给自己做两个定位,一个定位是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第二是首个国内乡土平台,基于在外河南人以及离开家乡河南人的文化认同感的平台,基于这样的基础解读河南厚重的乡土文化,通过乡土进行用户黏合,来解决他的社交需求。在做豫记项目的时候,因为我是一个时政记者,我们就注意到在十八大的时候都已经开始提出媒体融合,豫记上线前一个月中宣部长刘奇葆发一篇文章,后来8月18号习近平做了一个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习近平最近一两年来有很多表述。在一个移动互联网来临的时候,豫记就是要做一个在乡土文化领域的试水,这不是纯粹的商业项目,但是有很多东西一时半会儿难以解释清楚,一句话就是豫记为了聚合有乡愁、有情怀的老乡而生。
我们大概可以从几个事件中看到豫记的成长轨迹,一个事件是去年8月份太极宗师陈正雷隔空对战张三丰,然后是太极源流百年争斗史,一个自媒体也有自己的力量来进行呈现。第二件事是去年亚布力成为这次夏季年会的唯一自媒体,我们专访到了胡葆森、万隆、宗庆后等等,这影响是豫记比较成功的一次亮相或者自选。然后是少林寺招聘媒体总监,这个消息是通过豫记独家发布,应该是国内比较重要的媒体都进行了转载。我后来统计一下应该有不下500家媒体刊发独立性报道,话题有447万,实际上延伸一下在新浪微博上最少阅读量在3000万以上。11月8日是一个记者节,这是我第一次不以记者身份参加活动。在这个中原新媒体峰会上,知名专栏作家徐达内为豫记颁了一个奖,叫中原最有价值新媒体奖,这是对我们的鼓励亦是鞭策。后来因为招聘媒体总监的事情和少林寺结成比较深的友谊,一个法国演员到少林寺和释永信大和尚进行交流的时候,方丈点名让我们参加,我们对少林寺的禅堂进行了解读。
12月15号东方今报社长总编招聘也是豫记首家发布。12月20号,我们和大宋官窑共同举办一个活动就是豫记回家,阅读量有27万。然后我们召开了新媒体时代的中原文化复兴,这个峰会李蓬社长也参加了,传媒圈来很多新老朋友,我自认为意义和过程是比较成功的,微博上的100万的点击量对整体会议影响微不足道。
东方今报竞聘消息发完以后,他们的竞聘演讲我们都受邀参加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也对豫记比较关注,实际上我觉得鸡蛋不能光放到一个微信篮子里,你做任何平台,你是一个内容生产商如果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微信里边,可能不现实。之后我们还做了一些事情,我觉得记者是一个苦逼的工作,需要放松,豫记愿意为大家提供一些福利,就是我们会找一些资源和放松的活动让大家参与,比如说在黄河边的4S枪战等等。现在正在进行的河南两会有两个豫记成员已经到达现场,每天都做两会余光栏目,我们更关注中原乡土未来走向,所以在两会期间也做了一些中原文化传承、豫菜等等与之相关的内容。豫记走了这么长时间受到大家的鼓励和肯定,然后有一些话我就不念了,大家可以看一下。
豫记要做什么?大概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挖掘,我们要呈现的是本土人文历史的现在和未来,把人文食粮做到极致,这是一块。另外一块是和高校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目前我们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展一系列课题合作,特别是郑大一个学术课题已经发表了,它是完整解剖豫记的五脏六腑,数据非常一手,我们豫记所有后台数据都是公开的,任何研究机构来都可以来。现在清华大学和人大两个做新媒体的研究室也在跟我们对接。然后说到未来方向和赢利应该有几块,一块是社区营销,现在豫记的铁杆粉丝成立了有十多个群,刷屏率非常高,基本上一分钟99条往上蹦,这个产品线可能会围绕粉丝群体需求来做。豫记最终努力的方向应该是社交智库,就是可能要整合各个层面资源,主要打造一个服务在外河南人或者是离开故乡的河南人的精神需求的东西。
基本上豫记的路子差不多讲完了,我们希望豫记做三件事,一个是传承,就是让河南老乡在外会讲故事,我希望豫记承担这样一份职责。外地老乡想家了可以打开手机看豫记,然后让外国人读懂中国,了解河南。基本上这是我们未来的方向。我就想这么多,谢谢!
李蓬:谢谢杨桐,豫记也是十分知名的公众号。今天上午七位公众号的老板和负责人的发言就结束了,下午我们还有更精彩的东西。下午的内容稍微做了一些调整,下午我们请民享财富的李辛董事长还有她的几个合作伙伴,先用半个多小时时间介绍一点新媒体公众号、自媒体发展的新动向,因为他们本人就是很成功的操作者,也是很成功的这方面的投资者。今天我把七个公众号的老板和负责人都请过来,我们不能白请,我们也要让你们有所收获,除了嘉宾点评之外,还要给你们提供一点实质性的、能让你们有额外收获的东西。因为在场的这三位都是民享财富的合作伙伴,其中民享财富投资的卖红薯的佬香翁通过公众号卖红薯卖出名堂,下午出来会跟大家讲。还有公众号怎么聚合起来做事,有一个联盟,专门把大中型文化方面的公众号联合起来做事,也挺有意思。另外李辛董事长将和我们谈她投资这几个公众号的高招,她为什么看重他们,我想也是你们七个公众号最需要了解的。然后先听他们讲完我们再开始彻底的讨论,我留下很充分的时间让大家有所收获,让旁听者也有所收获。我相信将来我们在座的人里边,弄不好真敢有BAT那种人。
如果这里边涌现出这样的人,请不要忘记今天的会。
【责任编辑:冯亚平 】
热门点击排行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6 (广告) 8 (资讯)
联系信箱:
邮编:4500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监听别人的微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