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年都说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超发,中国的物价却没涨多少

货币超发为啥却没有推高国内通胀水平?
--百度百家
货币超发为啥却没有推高国内通胀水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如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言:通货膨胀,在任何事件和地点,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只不过,我国货币超发的资金都囤积在虚拟经济领域,一旦虚拟经济泡沫破裂,超发的货币随时会对我国物价平稳和经济安全构成威肋。
尽管自月起,我国央行便开始采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3月M2增速高达13.4%,但国内3月份CPI只有2.3%,显示通胀率走得非常平稳,猪肉、蔬菜价格上涨并没有将CPI推高到3%以上,而是与2月持平,这打消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同时,PPI在大宗商品大涨的助推下环比上涨0.5%,这是2013年来的首次。
不过,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M2余额144.62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1.37万亿。显然,我国的M2余额达到GDP的2倍。若按此货币超发速度,要不了多久,我国M2余额有望突破200万亿大关&。现在很多人觉得奇怪,既然中国货币超发世界第一,那为什么央行货币超发却没有推高通胀?那些超发的资金都去哪儿了呢?
按照我国经济规律,M2先涨,之后是流动性最好的股票涨,随后有保值和投资预期的房价上涨,最终才会轮到CPI上涨。笔者认为,央行超发的货币大多都流向了虚拟经济(比如炒房、炒楼、炒农产品),从推高了资产价格泡沫,&这才使得我国的CPI整体涨幅相对温和,但货币超过之水最终还是会影响到CPI的增速。
中国的几次货币超发对资产的影响,极其相似。2005年中旬,M2&增速从同比13%迅速提升至&19%,从而引发股市同比上涨&20%,随后房价同比上涨&15%,最终传导到&CPI&同比增速&8.5%。类似的轮动,出现在了&09&年下半年。M2&增速迅猛,同比达&30%,股票房价随后飞涨。这两次资产轮动,&股票和房价基本是同向变化,只是房价变动时间晚于股市。
现如今,我们发现自央行货币政策宽松以来,国内资本市场呈现了轮番上涨的局面,但最终还是会传导到物价上来,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应该对潜在通胀因素引起足够重视,绝不可掉以轻心。笔者把近期央行货币超发归纳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房价跌,股市飙升(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显然由于股市开始加杠杆,以及积聚了巨大的财富效应,大量的流动性直奔股市而来,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内,股市从3000点一下窜到了5100点以上。而这段时期内,国内房地产市场走势呈现“价滞量缩”阶段。
第二阶段,房价涨,股市狂跌(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我国一线城市房地产由于受到各种政策利好的影响开始复苏。而股市由于受到去杠杆、金融反腐等因素影响,同步入调整期。于是大量的流动性又集中在一线城市,疯狂拿地炒楼,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炒上了天。更为离谱的是,一些地产中介和非金融机构通过首付贷等方式,给无力付首付款的家庭提供买房支持。
第三阶段,二线城市和农品价格开始补涨。由于一线城市心房价上涨过快,各地方政府开始出台新政,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于是各路资金无处可去,只能将目标移向二线城市和以蒜姜葱为代表的农产品炒作上。
于是近期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始火热起来,开发商纷纷将目光移向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二线城市房价又开始被推高。同时,我们发现农产品价格开始大涨,比如,大蒜的价格已涨至每公斤14.4元,而去年同期为5.6元-7元/公斤,前年则是4元-5元/公斤。上一次大蒜价格高点为12.5元/公斤,出现在2011年3月下旬,当前,蒜价已经刷新了历史高点。
现在很多专家喜欢把股市上涨归功于“国家营造人工牛市”,楼市上涨归功于“刚需和改善型需求旺盛”,而农产品价格的飙升则归咎于“天气恶劣不给力”。但实际上,如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言:通货膨胀,在任何事件和地点,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只不过,我国货币超发的资金都囤积在虚拟经济领域,一旦虚拟经济泡沫破裂,超发的货币随时会对我国物价平稳和经济安全构成威肋。
当前,中国经济的各项指标正呈现复苏势头,但也要看到,拉动经济回暖主要还是依靠房地产业和宽货币,而这样旧的增长方式只能给经济带来一时的复苏假像。现在我们不该再讨论货币政策还有多少空间,而是应该调整信贷结构(多倾向实体经济,少在虚拟经济内兴风作浪)的同时,还要力主调整经济结构(由原来旧模式向民间消费、投资转变),而唯有将旧经济增长方式彻底转变,我国货币超发的速度才能得到放缓,中国的通胀隐患才能完全排除。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
阅读:1964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在地产泡沫破灭以前,能跑得掉的,都是成功者。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滕泰:货币超发 物价一定会上涨吗?
[导读]中国在过去的较长时间内超发的货币并没有同比例的带来物价的上涨,关键在于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央行和银行体系对货币的吸收作用
(),民生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国经济、财富战略和资本市场。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弗里德曼曾经说过:“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但是反过来,货币超发并不一定会引发通货膨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超发的现象长期存在。2009年底,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61万亿元,与1978年相比,2009年的GDP上涨了92.5倍,但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却上涨了709倍。前央行副行长直言:“过去30年,我们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早在1993年,经济学家麦金农就说过,虽然中国存在货币超发现象,但却依然能成功控制通胀,这被称之为“中国货币超发之谜”。怎样解释中国货币超发之谜?如何看待现实当中货币与物价的关系呢?其实货币就有如高山流水,从山顶奔流而下,途径江河、汇聚溪流、灌溉农田、最终注入大海。途中各支流的吸收和注入有可能会严重改变上游的来水量。同样的道理,新增货币并非全部注入实体经济,而是要经过资本市场、资产市场、等多重市场的分流,最终才会注入实体经济对物价产生影响。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1993年底我国境内总市值为3474亿元,至2010年12月已经上升至26.5万亿元,18年累计上涨了75.4倍,年均增速高达29%。尤其在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大量非流通股开始在二级市场交易,股票流通市值迅速扩张,年,境内上市公司流通市值年均增速高达78.4%。与之伴随的是投资者和股票成交金额的大幅扩张,年,投资者开户数和成交金额分别累计增长了1.29倍和16.23倍。股票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大幅提升了股票市场吸纳资金的能力。除了,房地产市场也成为吸收货币的新领域。1998年以前,我国的住房市场执行的是福利分房制度,住房需求矛盾不突出,市场上少有投资炒作的成分,房价平稳,房地产市场对资金的吸收能力不明显。1998年中国沿袭了40年的福利分房制度寿终正寝,开始全面执行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同时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买房的群体迅速膨胀,大量的刚性需求和巨额游资炒作推动房价速上升。房地产市场每年的交易量也扶摇直上,以2010年为例,我国商品房销售额达到52479亿元人民币、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到4.8万亿元人民币,无论是房地产销售、还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都吸收了大量货币。此外,央行还会通过存款准备金和央票发行吸纳、冻结新发货币,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钱都会影响物价,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货币流向、艺术品、收藏品市场等其他市场。可见,货币供应增加了,实体经济中的货币并不会等量增加。而且,即使流入实体经济的货币增加了,物价也不一定会同比例上涨。因为这里还涉及到经济可容纳能力和调整能力的问题。打一个简单的比喻,水位的变化不完全由水量的变化决定,还要进一步取决于水库横截面积,即单位面积的水量决定了水位上升的幅度。同样的水量流入横截面小的水库,水位就会大幅抬升,流入横截面大的水库,则水位变化就相对小。流入实体经济当中的货币与物价之间的关系也是类似。货币对物价的真实压力取决于流入实体经济的货币量和GDP的规模,二者相比得到的单位GDP货币量是衡量物价真实压力的有效指标。总之,我们应客观看待货币对通胀的影响,既不能盲目夸大货币因素对物价的推动作用,又不能简单忽视货币超发所带来的巨大威胁。中国在过去的较长时间内超发的货币并没有同比例的带来物价的上涨,关键在于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央行和体系对货币的吸收作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股票市场的规模仍将扩大,房地产市场吸纳的资金难以快速流出,因此这两个市场对货币的吸收作用仍将存在。然而,当前阶段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已经达到了21%的水平,这样高的水平是远远超过合理值的。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当存款准备金率水平降到历史平均水平(如12%)的时候,9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将释放10万亿的货币。这10万亿并不是简单的普通货币,犹如“笼中虎”。由于它是中央银行释放给商业银行的,所以我们把他叫做基础货币,又叫做高能货币,原因是他们可以释放出更大规模的流动性,放大的倍数称为货币乘数。以我国现有的货币乘数3.97计算,10万亿货币将派生出近40万亿的流动性。如果这潜在的40万亿流动性没有找到出路,对物价潜在影响就无法消除。唯有通过多年的经济增长、产能扩张才能消化。假设这40万亿的货币需要完全通过GDP的增长对冲,以我国2010年GDP水平40万亿计算,我国GDP需要达到80万亿方可平稳消化这笼中虎带给物价的冲击。如果进一步假定我国未来GDP年均增速为8%,那么GDP从40万亿增长到80万亿需要整整九年!当然,如果通过扩大股票市场规模,通过股票市场吸收十万亿左右的流动性,这一过程将缩短2-3年。
[责任编辑:appleli]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中国正在迎来一轮物价暴涨!再不减负实体经济就完蛋了-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中国正在迎来一轮物价暴涨!再不减负实体经济就完蛋了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2:45:50
近两月来,发轫于上游煤碳、钢铁、造纸等行业的涨价潮汹涌而下,在运输成本上涨和环境治理限产的推波助澜下,对中间工业制成品环节形成致命冲击。 焦煤涨价200%!玻璃涨价40%!塑料涨价30%!铝材涨价30%!钢铁涨价30%!不锈钢也爆涨40%!运费涨价33.6%!工业原纸有钱也买不到了…… 在情况最为严重的造纸、包装及印刷行业,纸价一路疯涨,个别纸业十天内三次提价,但仍然出现了有钱买不到纸的情况,导致大量企业停止接单。 中国实体经济的生态环境处于沸腾状态,大量企业被卷入疯狂的涨价漩涡中,苦苦挣扎,命悬一线。
强大的中国经济为何一怂如此!涨价潮是由一系列清算式危机、价格机制长期扭曲和突发性事件引发。由于矛盾积累过多、信息不透明、加上人们的恐慌心理,导致工业制成品价格短时间内陷入失控状态。 一、清算式危机 天量印钞面临清算 这一次的涨价潮称得上一次突发性的通货膨胀,原因自然是与过去8年超发的天量M2有关。2008年,中国的M2是47.5万亿,2016年M2数据是149万亿。过去几年,政府试图建立楼市和股市两个货币池子来锁住超发货币,但股市被一波人造牛市玩残,楼市泡沫的高压锅被政府强行盖住,导致流动性泛滥。而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中国外汇储备减少了一万亿美元,但却没有回收相应比率的人民币,加剧了流动性泛滥。 在这里,小编要抨击一下那个因害怕超发货币引发物价飞涨而设立的“货币池子”的形而上学理论,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就是:大量拥房者感觉到财富倍增了,但物价却非常低廉,于是拼命消费,反正什么事都不用干也能赚到比打工一辈子挣得还多的钱。这种虚假繁荣一方面令创造财富的人数大减,另一方面大量真实财富被过度消耗,加剧了人民币的泡沫化。换句话说,未来通货膨胀的程度可能远比想象的严重得多。
如今,天量M2被清算的时刻即将来到,政府面临着要么刺穿楼市泡沫,要么承受剧烈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致命考验。 环保污染积重难返 中国经济开放三十年来,尽管有很多外国专家指出牺牲环境发展经济不可持续,得不偿失,但在各种“阴毛论”的揣度下,政府对环境监管的底线一再失守,而无处不在的腐败纵容了企业大量偷排。终于,曾经祸害过英伦和北美的雾霾再次笼罩了北方大地,面积迅速从去年的56万平方公里扩散到100万平方公里。 非常不幸,2016年再次赶上了这场环境污染带来的清算式危机。在不断的停产限产和成倍增长的排污收费下,工业领域所必需的原材料开始暴涨。 楼市泡沫进入清算期 08年来的房地产大跃进,给中国的煤碳、钢铁、水泥、建陶、卫浴、家具、家电、灯饰、五金、包装、印刷等行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也制造了空前的危机。这些行业的产能被以数倍的倍率放大,如今随着中国住房的严重过剩和年轻人口的锐减,这些行业面临着清算式危机。一方面与房地产相关行业的产能淘汰将会非常残酷,另一方面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反过来又影响到居民消费,导致产能进一步过剩。 悲催的是,这些行业屯积了大量的就业人口。比如煤碳、钢铁等行业,动辄维系着数十万人的饭碗,在负债高企、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提价来苟延残喘。
二、价格机制长期扭曲下的报复性反弹 08年的经济刺激后,中国的民间投资和国家投资均呈现狂热状态。从2012年开始,严重的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价格机制开始扭曲。这期间中国经历了长达四年前之久的PPI持续下滑,而且还是在人工、厂租、物流等生产要素成本大幅爬坡的情况下出现的。如今,随着原材料价格的飞涨,PPI开始由负转正,但物价似乎已经出现报复性反弹。那个长达四年的低物价生活已经成为过眼云烟,未来将是痛苦的还债时期。 与此同时,过去长期的低物价,导致废品回收无利可图,由于无人愿意从事废品回收的工作,导致废纸箱、塑料瓶、废铁等被扔掉。一旦汇率下跌,进口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造纸业甚至出现了原材料断供的极端现象。这也是原材料价格疯涨的原因之一。
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这是经济学基本原理,但是在货币严重超发的时候,还跟货币供应量有关。也就是说,供不应求的时候,商品会涨,但是供需平衡的时候,如果货币严重超发,他也会涨。所以这一轮的上涨,除了黑色系是由于供给侧改革引发可以用供需关系解释之外,其他的普通品种和货币供应量是有很大关系的。 我在10月份发表的那篇《中国的房价什么时候会崩盘?》一文中曾经说过,中国有二轮货币超发,08年底是一轮大的,15年中旬是一轮是小的。15年中旬之后频繁的降准降息所释放的大量货币,由于这一轮房价的上涨,所有货币被房地产吸纳了进去,物价像钉子一样被钉死在了地上,如果房地产被打压,货币溢出,那么各地生活用品的价格就纷纷暴涨。 这一轮房价上涨,深圳的见顶日期是16年3月份,而全国的见顶日期,是10月份。而这一轮物价,除了黑色系是供给侧改革提前3个月起步了之外,其他无论是棉花、菜粕还是其他,上涨的起步点都是三月份左右开始,炒作加速见于报端的大多是10月份,连续涨停导致一夜暴跌,则产生于11月份,其中各个品种因为各自的特性有各自的波动特征,但是大的方向,全部一致。 大家都知道,15年是一轮小型的经济危机,政府的应对措施是一轮小型的量化宽松,08年是一次大型的经济危机,政府的应对措施是一轮大型的量化宽松。所以,我们可以参考一下08年12月份之后的走势。 我们都知道,08年金融危机,不管是股票、房产,还是煤炭、棉花、黄铜,只要是具备商品属性,和金融挂钩的,没有不暴跌的。08年12月底,全球开始量化宽松,中国也推出了自己的四万亿计划,货币宽松,大水漫灌,带来了一轮普涨,谁不涨都不好意思。股市走出了翻倍行情,房价止跌开始大幅攀升,各种商品也纷纷沾光上升。 如图所示,09年中旬股市指数翻倍,反弹见顶,但是各地的物价没有太剧烈的波动,因为还有房地产负责吸金,但是10年的时候房地产开始全面调控,打压过快上涨的房价。 二套房5成首付,是不是很眼熟,和上个月颁布的政策一模一样。这个政策颁布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看看下图 随便列举几个民生用品,棉花和白糖,那价格飞升的简直就是直线上窜,大概从2010年7月开始,价格一路飞升。 是不是只有期货商品才这么暴涨呢,和我们升斗小民关系不大,不是的,再来看看这个: 这些词汇是不是很熟悉?2010年的物价,同比2009年,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从蒜你狠开始,蔓延到几乎所有民生领域,你自己回忆下你家门口那几年早餐的价格,也可以略窥一二。 股市没有赚钱效应,房地产不准涨,但是社会上到处都是央行发的海量资金,于是资金四散而逃,各地民生物价的涨幅图,如果编制成K线表,一点都不比上图的棉花白糖看起来逊色太多。 政府知道房价泡沫的危害,也不打算拉股市,但是又不想物价暴涨民怨沸腾,同时他又不想把这些货币收回去,于是宣布这些农作物全部是因为天灾减产外加商人囤积居奇导致的暴涨,谁涨打压谁,所以才导致物价暴涨此起彼伏,就好像葫芦瓢一样,摁下这头浮起那头。 货币超发无处可去,政府硬是打压物价,那显然是必定失败的,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给民众看,以安民心而已,所以2010年一直到2013年,各地的物价一直就像上图这样,此起彼伏,新名词层出不穷。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点,年物价飞涨,其他品种暴涨的时候老产品只是小幅回落,但是绿豆和大蒜在2013年出现了罕见的下跌,只有姜你军来撑门面,是不是政府打压物价的能力突然增强了呢?不是的,是因为2013年初,由于地方政府的推动,房价顶着调控出现了一波上涨,涨幅甚至大到了引来了中央政府的二次打击。买过房产的,或者关注过那几天房价的,应该都对13年的房价上涨有印象: 国家的政策打压是有效的,房价再度下跌,当时政府的理念是持续打压地产泡沫,从事金融改革,以金融创新引导中国走出困境,所以那个时候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的打击是真心实意的。打压之后,13年中下旬各地物价再次出现不稳的苗头,不过还没有大规模扩散,14年7月股市大牛市启动,吸走了巨量资金,所以14年的物价再次归于平静。15年中旬股市崩盘之后,15年底开始刺激房地产,接力市场游离资金,于是15年的物价,虽然再次频繁降准降息量化宽松了,但是也非常平静。 16年3月开始,深圳开始打击房地产投机资金,16年中下旬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打击房地产,同时,股市依然缺乏赚钱效应吸引资金。 于是,16年物价暴涨再次开启苗头,蒜你狠重出江湖,期货市场各类商品价格重新开启一轮暴涨,这周五的暴跌,不过是因为个别品种连续多日涨停所导致的。我们可以认为,股市和房地产不雄起,超发货币不收回的话,这些仅仅只是开始,就算回调,那也只是回调几个月,还会再次上涨。 正好,今天晚上我又看到了一个新闻,今年自蒜你狠之后,第二个上涨的民生用品出现了,一个月翻二倍的姜你军,新闻时间是今晚5点半。 2010年的蒜你狠,政府的解释是大蒜产量减少外加商户囤货,16年的蒜你狠,政府的解释也是大蒜产量减少外加商户囤货,我去查了一下大蒜种植面积的确减少了,大概少了2.2%,至于天灾,15年好像没什么天灾,如果是天灾,那也不仅仅只是大蒜受灾吧?每次超发货币无处可去的时候大蒜就第一个跑出来受灾,然后每隔几个月就冒出一个农产品大家轮流受灾? 15年无论是金融危机还是货币放水,都和08年高度类似,只是规模较小而已,而其后的经济走势,也大致雷同。上文分析了08之后的股市、房价、商品期货、民生物资价格的关系,至少,大致的方向是勾勒出来了。 08年放出去的大量货币没有收回,15年又放了一批,A股没有大规模赚钱效应,房地产遭到打压,资金无处可去,物价不暴涨那是不可能的,前天是钢材,今天就是煤炭,明天是棉花,后天就是大蒜,大后天就是你家门口的早餐店。 然而,涨价还不算可怕,最可怕的是消费市场的疲弱和前景渺茫。 尽管工业制成品涨声一片,但产能过剩和消费低迷迫使终端消费品制造商不得不减价促销。那么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来了,当通胀传导到终端消费品领域,必将导致内需更加疲软,从而产生新一波产能过剩。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细考如今的中国经济形势,出口、内需、投资三架马车齐齐趴窝,科技创新还没有形成新的动能,全民创业不过是延后了就业危机。但是,我们依然还有一个绝处逢生的机会――为创造就业的企业减负,为身背“四座大山”的人民减负。 留给中国实体行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减负真的会到来吗?
微信号:tmtreport查看: 6177|回复: 141
说中国货币超发---物价涨得快的人,基本是井底蛙----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小时
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真正幸福的是那些在国内却花美元的人。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小时
公知和精英会告诉你,这些国家的人敢消费,是因为社会保障好
个人认为,货币这样贬值的法子,完全是国家 ...
你让老百姓花了存款靠国家养?
没人说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是假的,但是成本是什么?空气,水,地沟油还有这个社会风气,以至于像你这样流氓逻辑的人以为自己真的知道了什么,懂什么是研究吗,还研究需要。除了百度还有其他来源吗,哦,还有宣传口的”内参“?
国内很多人不开心没安全感,和钱多钱少没关系。那么多有钱人移民,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先把这个原因搞清楚再夸夸其谈吧。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小时
这个等人民币能自由连通时,再基于汇率来研究货币超发吧……
在线时间 小时
在线时间 小时
请分析下澳洲40年货币贬值多少倍。
我这里有花旗银行悉尼总部朋友的数据。看看你说得准不准。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小时
这届人民都是辣鸡
在线时间 小时
其它国家如巴西、南非,俄罗斯等这些几年前我们还要仰视的国家,现在生活水平比中国人还低了
物价飞涨-- ...
俄罗斯比中国人生活水平低?你是想象吧,你最近去过俄罗斯吗?
大家是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加上学免费吃饭,收入不低。
在线时间 小时
公知和精英会告诉你,这些国家的人敢消费,是因为社会保障好
个人认为,货币这样贬值的法子,完全是国家 ...
无脑儿,货币总量才160万亿,知道什么叫M1 M2吗?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小时
yjnanjing1 发表于
这个是行家的话---------但估计还要等至少30年以上
当前国际金融是丛林法则阶段------美国的金融实力 ...
你别转移话题,我的意思是你通过汇率来说明物价没有飞涨是错误的方法,前提就没满足,就别说什么研究了。
不过我也习惯你转移话题和大忽悠了。呵呵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allen0510 于
11:49 编辑
最后一句话-------完全证明了你的无知
移民去生活更好的地方,是人的本能-----------中国移民国外的绝 ...
不知道你扯出个交通死亡率是想说什么,中国人死在交通上的人还很少所以很幸福?
和出交通意外不同(穷人富人都可能出意外),移民是有门槛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万人移民率低,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贫富差距大呢?按照你的逻辑,赤道几内亚,除了黑奴贸易时期,每年能移民的人数(或者有能力而且想移民的人数),你这样的智商都能数过来,他们最幸福?
我要说的重点是什么呢,有能力移民,却不想移民的人多吗(不想移民很多是无奈,比如家人等等)?世界上其它国家也是一样的情况吗?现在知道为什么说你流氓逻辑了吗(其实这么说不对,流氓逻辑其实是说自己懂,却歪曲按照有利自己的原则引导话题,但是其实你根本不懂。。。)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举报电话:&&论坛邮箱:|||||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价暴涨因货币超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