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放DVD电脑放碟片的怎么打开时由于不看片尾曲老是手动按下一集不按也可以连续播放。现在放同一个电脑放碟片的怎么打开不能自动播放

电脑DVD光盘不能放碟片,这是怎么回事,前段时间还可以放,现在一放整个电脑就卡住了。请帮忙解释哦谢谢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众所周知,光盘不能顺利读出一般是因为光盘的数据面被严重划伤、光盘的反射层(就是光盘封面的那一面)被破坏,也就是俗称的透光和光盘变形。如果是反射层透光的话那么修复...
要有DVD光驱和播放软件。
可能是磁头的问题,我家的DVD也是这样,找人修用酒精擦磁头,好了。[平时不用时,可以放一张碟片在里面,防止磁头结露]
估计是加密的VCD碟,本身就限制在电脑光驱中播放的,可试试用超级解霸播放,它能对付部分加密VCD。
答: #菏泽牡丹宾舍#电脑普间有独立卫生间吗 里面都有什么设施
答: 3.交流机依据帧头的信息进需瞰脾,是以说交流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收集设备(此处所述交流机仅指传统的二层交流设备)
答: 打10060找网通维修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疯狂华尔兹)
第三方登录:美亚入手Friends 老友记 DVD光碟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匿名用户&&
美亚入手Friends 老友记 DVD光碟
& & & & &&简介: 开拍于1994年在2004年结束的这部《老友记》,就像一本挤满人生琐屑的日记,有青春懵懂、有深情款款也包含了那份情至深处的友情和爱情。每当看到最后一集的谢幕镜头总是心中会有一丝幻想,幻想那咖啡馆的门还会被敲开,那永不分别的六个好朋友依旧在那里叽叽喳喳。仿佛自己就身在那张大沙发上,左手便是乔伊右手是瑞秋,菲比用鸡爪式弹奏着吉他,而莫妮卡在和钱德勒悄悄地低语,罗斯坐在高脚椅上默默的注视着神情专注的瑞秋,乔伊对着邻桌的女孩说:“Hey, how you doing”。可惜时间早已老去,人生还要继续,想想身边也总有那么一个瑞秋那么一个钱德勒,那么一个六人行。&&&苦逼在工作,突然听见SMZDM的推送[美国亚马逊《Friends》蓝光光碟和DVD光碟,其中售价87.99美元,售价59.99美元]&&果断手机上美亚买下..... 本人买的是DVD,为啥不买蓝光的呢? &---- ---- 因为木有蓝光播放器&一共60刀,也就是370大洋.... 但是,万万没想到DVD竟然这么重!!!!!&大家看下图:2.06公斤!!!!! 2.06公斤!!!!运费就100多!!!有木有!!!!! &&支付宝扫码,付款.然后就是等待了......结果碰到八月中旬海关大检查,坑! &08-19缴费,09-21才拿到手&一个月才拿到!!!!&不过到了打开的那一刻感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朕值到了~~~~&上图:我是和戴森吸尘器一起邮寄的,所以超大的一个箱子... 当时年少,还不知道超常规箱子要开箱检查的...&不过海关这次很温柔,箱子基本完好.露出本尊~~~~&远渡重洋的证据&后面有个介绍的贴纸&打开!!! 正版的气息有木有....&想起我硬盘里面将近20G的盗版全集...(有人需要吗?)&质量很好...这是第一季打开~  还有从未公布的花絮..... 值....&设计也比较合理,满意!&换个角度碟片的介绍~&一季四张碟片~  nice&全家福~看着真的很满足...&最后.....& & &前些日子,在沧海翻出一个很久以前的帖子,一个人说我们中国人没像美国人一样陪他们十年,和这部剧集一起成长,和六个人一起成长,没有那么深的情结,是现代的网络鬼魔化了。确实,中国可能没有人和他们一步一步走了十年,但可能在所有的美剧中,只有《friends》会一直一直留在中国人心里。看着它,纯澈的理想主义年代就幕幕重回,被生活疲累的灵魂就点点放轻。&太多人的太多理想和单纯封存在十年里,十年前,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一切都没有发生;十年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千帆过尽,风清云淡。&& & & & & & & & & & & & & & & & & & & & &若如的是《friends》这样的戏当然是一场美好。&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赞23评论13
赞90评论266
赞77评论100
赞40评论72
赞1187评论1574
赞1255评论1031
赞624评论623
赞488评论1193
赞878评论97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D海风云_老剑谈
D海风云_老剑谈dvd
& & & & & & & & 你好,本站目前不需要注册即可添加信息&&&&&&&
  来自: 老剑
星伴闲话人生论论
D海风云--前言 老剑
取名D海是因为这个字母现在比较时髦,Digital,DVD,Decss,Disk等,还有拼音的打头字母“碟”,以及不得不提的那个敏感字眼“盗”,这些词都与我要说的事情有关。既以DVD为核心聊一聊家庭影院的事情。侯宝林批三国说“带三的目录多”所以叫“三国”,本文带D的东西也非常多,所以叫D海了。写此文的动机,是因为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还经常被人问起,诸如什么AC3和DTS,什么样的DVD机好使,D5与D9到底应该买哪个,哪些D商可以收藏,如何检验D盘质量等。一些朋友聊天都希望系统地了解一下DVD及其相关知识。网上虽然到处都有介绍的片段,但不够连贯和系统,有些也比较生涩。本来被人约稿想码细点换些银子,但是因为其中有敏感的D版问题,而且也是我最想谈论的话题,几乎所有的准备知识都是为它服务的,所以思前想后还是贴在网上,服务网友D普一下,也可以在谈论D海话题时无所顾忌,兴之所至也无甚章法文笔,大伙儿凑合着看。有转贴的朋友请注明原始出处“星伴闲话人生论论”,。本文着重对DVD Video进行讨论,偏注于DVD电影及其画质,不涉及DVD Audio部分。拟写如下几篇成为系列,也许贴出来的过程中有些变化:DVD的历史背景----是谁催生了DVDDVD技术常识DVD的文化背景----DVD与电影文化DVD的周边设备----DVD机与电视机如何选购DVD光盘----检验DVD质量的方法DVD的未来发展DVD Video包含着四个要素,影碟(光盘),播放器(DVD机),显示终端(电视机)以及影碟内容(电影)。影碟的格式和标准是DVD新技术的生命所在,但是这项发明的推广,却第一次与四个要素共同协作起来。(注:下文谈到的电视,默认为NTSC制式)要想选购并收藏到可心的DVD,并且得到前述问题的答案,首先需要了解一点DVD的历史背景。我们会发现从诞生开始,DVD便在“与人民为敌”。
D海风云第一篇--DVD的历史背景 老剑
D海风云第一篇DVD的历史背景--是谁催生了DVD?标准之争在民用电子领域,标准之争从没有停止过。日本的大厂家在这方面是独步全球的,七十年代后,他们通过在民用消费电子领域不停地掐架来确立标准,称霸世界,这其中最卖力的便是消费电子类的巨头SONY(索尼)。早在录像带时期,SONY率先推出了BETA标准,但不久便败给了后来居上的松下与JVC(胜利)的VHS标准,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很少有人会收藏两部格式不同而内容相同的录像片,于是VHS成为了录像模拟时代的标准。七十年代末,磁技术已经熟透,激光存贮(简称光贮)技术开始被各公司所研究,但都没有统一标准,重复开发与浪费现象严重。大家都憋足了劲打加速战,看谁最先冒出这一头并受到业界认可,谁就会拥有未来数十年的天下。结果这个桃子被荷兰著名的PHILIPS(菲利蒲)公司摘得,尽早地推出了LD(Laser Disk)激光视盘,当时它仍然是模拟信号的产品,而且体积庞大,外形笨重,但400线的画质使录像带望尘莫及。SONY敏感地意识到了PHILIPS在光贮领域的过人之处,于是二者开始密谋合作。1982年,在LD的基础上,SONY不失时机地与PHILIPS确立了CD唱片的标准,就是现在的CD音乐盘,这个小小的光盘显然比LD要成功得多,这个标准一直到现在还在被广泛使用。SONY与PHILIPS成为业界的两大巨头,牢牢控制住了消费类电子娱乐市场,世界上每台CD唱机或与之兼容的机器都要给这两大巨头上供,索尼与菲利浦也被称为了索菲联盟,强大得令同行只能望其项背。虽然LD只是昙花一现,但正是它系紧了二者的联盟,也算不辱使命。继而不久,电脑业使用的CD-ROM标准也被他们括入囊中,从此财源滚滚而来。前有教训,后有甜头,使得SONY铁了心要称霸江湖。商场上有句名言: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标准。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标准制定者。可是先机已失的其它几大公司也不是省油的灯,看着CD光盘先机已失,松下,东芝,日立,先锋,NEC等,都暗暗卯足了劲,要与SONY一争长短。这些厂家根据对利益的判断,时分时合,在A产品上是战友,同时在B产品上可能是死对头,相互勾心斗角,其目的都在偷窥盟主的宝座,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演绎出消费类电子的春秋战国。对于音像界来说,磁贮之争或许走到了尽头,光贮才是未来必争之路。CD这趟车算是赶不上了,于是大家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在了下一代产品上,DVD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已经领跑的SONY当然不甘示弱,它一次又一次地与各路诸侯四处挑战,它的产品总要独树一帜,符合自己的特有标准,东北话叫“硌涩”,录像带它要搞HI8、D8,存贮卡它要弄Memory Stick,连IEEE1394这种国际标准接口,它也要有个与众不同的专利叫法“iLink”。这种孤傲一方面来源于SONY强劲的开发实力,另一方面也来源于索菲联盟在CD光盘上成功的优势心理。但硌涩终要付出代价,在小型家用DV摄像标准上,SONY又尝败绩,输给了DV联盟。看来SONY在磁贮领域真是不走运。商人总要追逐利益,一个明显的矛盾是令人头疼的,如果放弃自己的标准,当然不满足于臣服他人之下,可如果坚持的话,很可能竹篮打水,最终费力不讨好,仍然要丢掉市场,这叫不识识务。其实各巨头都面临相同的痛苦,只是SONY更甚。我们可以看到,不管如何特立独行的公司,面对市场的走向,最终还是要放下面子问题,做一些兼容的产品。我们只知道SONY的录像机和录像带做得好,并未留意它在兼容VHS和DV时的痛苦。除了情感上的,当然还有金钱上的----向标准制定者上供。为了免于这样的尴尬,保住光贮领域的优势,对于下一代光贮产品,各方都显得极为重视。1994年底,SONY与老伙伴PHILIPS率先推出了大容量的下一代光贮产品MMCD(Multi Media CD),其容量已经达到数G,并与PHILIPS欲立其为数字影音的新标准。一直以来,技术与材料的科技革新,一直主导着媒体的发展。你可以不会摄影,但如果你发明了照像机,那么摄影的天下就是你的,你可以不会编新闻,但如果你发明了电视机,那么整个电视网络都是你的。SONY在CD唱盘、CD-ROM领域让唱片公司与电脑公司的臣服,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但这一次,两大光贮巨人的联手,依然受到了强劲的挑战,对手东芝随后公布了SD(Super Density)光贮产品,虽然在技术规格上二者并没有太大区别,都能在CD大小的光盘上容纳数G的内容,但是东芝攀上了一棵更大的树,技术革新媒体的定律这一次被颠覆。八大影业如果说世界上还存在着这样庞大的组织可以斜视索菲联盟的话,那只有美国的好莱坞,这个全球影业的霸主,其中有几家历史悠久而庞大的公司主宰着全世界70%以上的电影市场,俗称它们为八大影业公司,简称八大影业。八大影业只是一个统称,好象北京的“天桥八大怪”一样,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佼佼者,基本代表着当时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优秀作品最多的电影公司。老牌的八大影业,前七名是如雷灌耳的:时代华纳(Time warner),米高梅(MGM),20世纪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迪斯尼(Disney),环球(Universal),哥伦比亚(Columbia),派拉蒙(Paramount)。第八位一直有争议,比如曾出品过《公民凯恩》的RKO,现在已经难见踪影,还有新生代如新线(New Line)、米拉麦克斯(MiraMax),梦工厂(Dream Works)等,可惜它们都有七大影业的背景,不是它们的子公司便是他们的衍生物,最具实力争夺第八位的是博伟(Buena Vista),也有译成“远景”的。它的资本运作相当出色,控股很多电影公司,如果你是个电影迷但对博伟这个名字不熟悉的话,提起试金石(Touch Stone)和米拉麦克斯(MiraMax)的名号应该有所耳闻,还有一个与好莱坞同名的公司Hollywood,甚至是DISNEY也有大量博伟的股份。当然作为一个真正的影业霸主,博伟比起前七家来还差些。所以也有人将八大影业称为七大影业。天下文章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余下的天下文人共分之。这第八个名额也可以由其它电影公司共分之,称为八大影业也不为过。八大影业到底有多大势力,实在难以估计。不能简单地从AOL当年的1900亿美元并购华纳来估算。我们看这样一个数字,2003年的统计,好莱坞在当年新产大片的平均制作费用每部是八千万美元。这是个极其可怕的数字,一部一两小时的电影足以顶上一个比较成功的中型以上企业的投资。相比之下,电影之乡欧洲,还有数量之王印度和香港,再加上日韩这些东南亚盛产电影的国家,全世界电影绑在一起也无法与好莱坞抗衡。电影界有一部权威的列奥纳德•马尔丁(Leonard Maltin)电影指南,收录了约两万部电影的简单目录,其中有18900部是好莱坞的作品,而其版权完全被七大影业瓜分占据。所以日资流进美国时,最大的突破口便在影业上,SONY与松下都曾斥天文数字的巨资对哥伦比亚和环球下手收购,但是好莱坞水深莫测,两大巨头都先后吃尽了苦头。这些影业巨头最可怕的财富,不是片厂等不动产,而是电影版权和拷贝,俗称片库。也许某部电影不是该公司制作的,但他会在合适的时候购买过来,或者是趁对手不如意时落井下石抵债过来的。每换一次版权,便会在电影的片头打上自己的烙印,就好象我国古代的字画收藏一样,每换一位藏主都会盖上一方藏印,弄得收藏品跟花瓜似的。在好莱坞的过气电影片头中便会出现有趣的现象,一个接一个的不同版权公司的标志片断和版权声明。好莱坞是个成熟玩弄电影工业的地方,一部电影不是只有在档期的票房才体现它的价值,其周边产品还有很多,玩具、形象标志、唱片、电子游戏,2003年的统计,票房收入只占成功电影的14%。在这其中,有一项非常诱人的收入使八大影业流连往返,那便是每一项新的视频技术诞生后,它们便会将许多老电影从片库箱底翻出来,重新用新技术制作翻新,然后卖个好价钱。录像带,LD,VCD时代皆是如此,有时候他们还会重复翻新老电影,几部弄个合集,甚至加点花絮,美其名曰特别版。这一点是电影无可比拟优势,你不会去看六十年代的电视节目,不会去听四十年代的歌曲,但你一定有兴趣看看三十年代的电影。从技术厂家的角度来看,新技术最好永远能替他们赚钱下去,直到他们认为有必要再开发下一代技术(比如竞争对手的危胁)。但这与八大影业的利益是冲突的,他们会有等不及的时候,也只有他们会主动对新技术实行催生。数字化的初次尝试激光存贮技术在音乐市场的成功,使得八大影业颇为艳羡。早在九十年初,各出租店就向他们抱怨,存上几千部电影的录像带店,其营业面积可以开一家中型超市,因此美国录像带的出租价格数十年居高不下,生意难做。当然还有诸多的因素,比如挑战电视业,还有那个说不出口的翻新片库发笔横财的原因,使得八大影业希望将其电影数字化保存。他们交给了当时光盘存贮的盟主SONY与PHILIPS一项任务,要在光盘上存放两小时左右的电影节目,以供家庭电视播放。这当然需要很好的压缩算法,于是两大厂商将目光锁定在动态影像压缩算法标准组织MPEG身上,MPEG是Motion Picture Expert Group的缩写,意为动态图像输出组织。MPEG当时制定了两套标准,MPEG1和MPEG2。MPEG1的解析度是320*240(N制),是标准的4:3电视规格,一小时的节目可以压缩到600M左右;MPEG2的解析度是720*480(N制),支持16:9的电视规格,一小时的节目需要占用3000M以上的容量。当时的民用光盘容量只有600M左右,索尼摸了摸口袋,只翻出这一枚硬币,受技术所限,只得选择了MPEG1作为压缩标准,这就是VCD(Video CD)的诞生。很显然,MPEG2对于MPEG1并不是什么新技术,它们是几乎同时制定的。虽然MPEG2在参数上出色得不是一个量级,但用户不可能接受一部电影占用七张光盘的体积,使用MPEG1的VCD便成为了折衷方案。VCD采用了双张普通CD盘来制作,这样可以存放两小时以内的电影,这一思路是延续了PHILIPS在推行LD时的做法,DiskA & DiskB。SONY拉拢了包括先锋在内的几家大厂商一起来组建VCD联盟以推广VCD。因为它的解析度太低,只有电视扫描线的一半,比最传统的VHS录像带还略有不及,八大影业对这份答卷显得有些失望,反应冷淡。VCD联盟只得以日本为中心在亚洲推行这项技术,没想到竟然获得了成功。于是形成了亚洲国家VCD风行几乎取代了录像带,而欧美却依然固我以录像带为主的局面。索菲联盟与八大影业也算结下了梁子。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VCD标准在防盗版技术上几乎无任何障碍可言,只要有合适的设备,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复制。这一点是令八大影业最不满意的地方,VCD片源便得不到他们强有力的支持,拿一些老旧影片出来充数,完全无法跟上新电影的脚步。于是大量的从录像带上翻制的和从电影院中偷拍的盗版VCD面市,市场一片混乱。索菲联盟只得将VCD技术暂时用于电脑上解压观看,没想到被中国人搅了局。万燕推出了用于电视上直接观看的VCD机,类似于录像单放机。这一举动引发了VCD机的大战,各个厂家纷纷仿效。造成的结果是,技术的提倡者SONY与内容的创造者八大影业,都没有在VCD一战中受益。而VCD机生产商与碟片盗版商竟然成了受益者。当然还有两位隐藏更深的受益者,一个是电视业,一个是PHILIPS。VCD是本为电影业发布的标准,为摆脱电视业赖以生存的录像带而进行数字化革新,结果竟然最终被电视业所采纳。拿我国来说,大量的电视剧和电视节目都在以VCD形式被二次发行。而所有的VCD机中,几乎都要用到PHILIPS的解码芯片。这样的输赢局面,实在令人意外。好在DVD后来如日中天,VCD作为市场过渡产品不再被苛刻地对待,反而得到了与DVD同步发行的优待,可惜此时的VCD已气息奄奄,为时晚矣,这是后话。DVD的催生当时不但八大影业打算放弃VCD,连索菲联盟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研发下一代的光贮产品。VCD这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产物,在我国曾如此兴盛过一阵,以至于VCD机生产商居然成了央视广告的标王,真是出乎意料。在VCD时代收藏了N多录像带版或者枪版级电影的爱好者,算是技术时差的牺牲品。我的一位朋友收藏过3000部VCD,各式各样的电影和节目都有,就算是盗版盘平均每部10元,投资也相当大了。到了现在的DVD时代,我想他心里一定是欲哭无泪的感受。果然,在搬家时,他只带了几张心爱的盘,其余的全部丢弃,够款。其实我何尝不是如此,旧软件我买过很多,在1.0、2.0之类不断涌出后,都一筐筐扔掉了。聊以为寄地告诉那些大厂商们,不要感觉太好,投点研发资金便不知道姓什么,我们这些往里填漩的消费者才是为新技术真正前赴后继、勇于牺牲的人。在过去,一项新的技术诞生后,至少要十年到二十年左右去更新和淘汰它,因为商家还没有赚取足够的钱。前文提到,碍于当时的技术,MPEG1是无奈的选择。但这一次的不欢而散,为下一代产品的降生加快了速度。VCD真正在亚洲市场上红火只有94年到99年短短的六年,从技术上讲,其实它根本就只有一年的过渡期,VCD上市不到一年,DVD就已露面。因为VCD兼容旧式光盘系统,价格相对低廉,所以仍然存活了几年。如今几乎完全退缩在电视领域了,谁还在拿VCD看电影的话,我真是对他深表同情了。94年底SONY发布了MMCD后,东芝在95年初发布了SD,这都是下一代的光贮产品,MMCD的容量可以到3.7G,而SD达到了5G。对这一技术感兴趣的,除了八大影业外还有计算机业的巨头,比如IBM,Microsoft等。对这两种标准,他们只想支持一种,理由与早期的录像带之争是一样的。出于合作贯性,SONY更倾向于计算机业,因为他们在CDROM的合作中非常成功,于是SONY承诺MMCD肯定会用来支持大容量数据写入与刻录,而这正是八大影业头疼的问题,这便使得东芝看到了希望。想要游说八大影业支持自己,比起索菲联盟来东芝自认份量不够,于是他找到了消费电子的另一巨头松下。最终,东芝说服了松下在光贮产品上与之联合。其实松下也早已不满在CD时代SONY的耀武扬威了,于是新的东松联盟成立,这样说服八大影业就容易得多了,更何况东松联盟开出了一个让好 莱坞无法拒绝的条件,承诺它的技术只用作电影内容的播放,不向用户提供可以写入与刻录的设备。这个条件简直是一针兴奋剂,于是以华纳为首的影业公司,开始网络各大娱乐公司加盟到这个新的视频阵线中,其中包括米高梅(MGM)和百代唱片(EMI)等,而以东芝为首的技术厂家,其阵营也不断扩大,先锋等大厂家都相继加盟。最终,八大影业同意了东芝与华纳推行的新一代光贮计划,取名为Digital Video Disk,这就是DVD的由来。95年中期东芝与华纳的DVD联盟公布于市后,索菲联盟阵脚大乱,原先网罗的一些追随者全部投降,只剩下一些它们的控股公司在当托儿,索菲联盟完全崩溃。这一次的突袭彻底激怒了SONY,松下与先锋是SONY非常头疼的竞争对手,居然会倒向东芝,是可忍孰不可忍。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当时的计算机业发展趋式还不够快,软件业没有体积太可怕的东西需要如此大容量的光盘系统,除了用来备份数据不知道要做什么用,民用电脑硬盘也只有几个G的容量,所以他们依然青睐着CD-ROM。SONY在此一役风度尽失,近乎泼皮地与东芝相持不下,美国的计算机业巨头与八大影业只好出来明确表态,他们只接受一种标准,希望SONY与东芝能和解。如今当真是大势已去了,SONY在这一仗输得莫名其妙,与其说是抱错了粗腿,不如说是时机把握不准。痛定思痛,SONY对这种情况已经有过经验,于是收起架式,假意奉迎,与东芝和解认怂。最终DVD被统一成为4.7G的标准容量。大部分标准还是采用了东芝的技术,只在一些边角技术上象征性地安慰了SONY一下。这为后来SONY的报复埋下了伏笔。鉴于这样特殊的经历,为防各加盟厂商心怀鬼胎,东芝提仪成立了DVD Forum,也就是现在的DVD论坛组织。加盟厂商多达220余家,唯DVD论坛马首是瞻,东芝自任主席,成立了11个庞大的分支机构,并得到八大影业的支持,使得DVD在国际家用影视领域一统江湖,东芝终于实现了武林盟主的梦想。SONY向来在尴尬之后,兼容产品做得也很欢。它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技术,生产了解码芯片板,为DVD机提供核心动力。继而中国人也不甘落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DVD PLAYER生产国,可惜卖产品的终拼不过卖标准的,每生产一台DVD机,厂家需要向DVD论坛支付总计12美元的各种专利费,而DVD机的平均售价只有100美元左右,其中核心成本便是SONY的主板。自此,以MPEG2为压缩标准的DVD诞生了。它是为电影而诞生的,也是电影爱好者的福音。这个原本单纯的目的,到后来产品多元化后,又上演了一些恩恩怨怨。我们现在先关心眼前的现实,这个被八大影业力捧,被DVD论坛的认可的统一DVD-Video标志铺天盖地而来,真正的家庭影院时代开始了。见图一:http://liyafei.nease.net/pics/dvd_video.gif
D海风云第二篇--DVD的技术常识 老剑
从前文可以看出,DVD从诞生开始,就是为娱乐业服务的,八大影业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影业公司外,EMI等唱片公司也难耐寂寞,要求DVD支持他们的节目,所以就出现了DVD-AUDIO光盘,它与DVD-VIDEO是DVD的两个主要用途,所以DVD也被称为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多用途光盘。虽然DVD有两个名字,而且以第二个名字传播最为广泛,但千万不要忘记DVD的诞生初衷:Digital Video Disk。以东芝为首的厂家联盟――DVD论坛,自然屈就于八大影业,与他们合伙制定了与广大消费者为敌的各种防盗技术标准,从DVD介质、内容以及播放器上都做了手脚。为了能继续下去我们的话题,先介绍点围绕DVD光盘介质的基本知识。DVD的光盘结构光存贮的原理就是用激光在介质上烧出有规律的小坑,形成光盘轨道,这是“蚊香圈”结构的。如果将光盘比作农田的话,阡陌交错,行列纵横,那么一个萝卜一个坑,萝卜代表1,在同一列中,萝卜与萝卜之间的地方代表0,一列萝卜叫沟(Groove),列与列之间的田埂叫岸(Land)。DVD所使用的激光波长比CD要短,前者是635/650nm,后者是780nm。波长缩短,在光盘上形成的光斑也就随之缩小,密度增加,其连带反应,就好象过去放卫星的试验田一样,高产数倍了。所以每张DVD的容量从CD盘的680M提高到了4.7G。DVD成品光盘的外型与CD一样,直径都是12cm(5.25英寸),厚度都是1.2mm,这是为了使人们更习惯于它的大小,并使得模具生产厂家不至于更换全部的生产线,当然更重要的目的是使DVD机同时能兼容原来的CD盘片。而实际上,DVD的工艺已经比CD要精细很多了,每片DVD的数据盘只有0.6mm的厚度。为了达到标准的1.2mm厚度,DVD盘都是“两片东西粘在一起”形成的。如果你细心地看一看DVD的侧面,就会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再拿张CD来对比,就明白了它们的不同。廉价厂家的DVD盘,在侧面还会看到有胶痕。DVD的种类顺着上面的话题,很容易就聊到那个常被新手问到的问题,什么是DVD5和DVD9?它们有什么区别?前文提到,每片DVD盘基只有0.6mm厚,基本存贮容量为4.7G,通过不同的组合,便产生出了不同的DVD规格。DVD5:如果在0.6mm的DVD盘背上再加一层0.6mm的透明保护层,那么这种单面单层的DVD便是DVD5,简称D5,它具有标准的DVD容量4.7G,一般为银白色盘面。D5的盘片容易保存,如果将数据内容层比作躺在床上的人,那么他不但盖着一床被子,同时还铺了一床褥子。DVD10:如果将两张DVD盘基“背靠背”地粘在一起,便成了双面单层的DVD10,它的容量是4.7G的两倍,有9.4G之多。但是想用另外一面,必须退出盘仓来翻面。而且因为两面都有内容,所以无法印刷详细和印美的图案,只能在内圈小缝上写一点小小的字迹。这些缺陷导致了它无法被广泛应用。虽然被窝里出现了两个人,但因为背靠背的关系,保存度还算适中。DVD9:如果将两张DVD盘基“面靠背”地粘在一起,便形成了单面双层的DVD9,简称D9。第一层很容易读到,资料写在透明的盘基上,和D5一样,但第二层就需要激光头重要聚焦,利用特殊的反射层来读取。这样的好处是读第二层不必去翻面,坏处是因为由反射层来间接读取,有些地方只得损失掉,不可能完全读取第二层,所以利用率下降,使得DVD9的容量无法达到4.7G的两倍9.4G,而最多只能有8.5G。因为需要重新聚焦,所以“并不是所有的DVD机都能读取D9光盘”,一些老式机器没有这个功能。其实D9与D5的标准几乎在同时(1996年左右)被制定,但八大影业一直用D5发布电影,直到1999年后才开始广泛采用D9。因为它的特殊反射层结构,所以大部分工艺做出的的D9光盘,盘面看上去泛出金黄色。要注意,D9的被窝中,最下面的那位直接背对着床板,所以需要细心保护背面。DVD18:这是一个奇怪的标准,虽然被称为双面双层,而且容量恰好是DVD9的两倍即17G,需要翻面,似乎它与D9的关系就好象D10与D5一样,是两张D9背靠背粘贴而成。我个人认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否则D18的厚度应该有24mm了。D18应该只是利用了D9的原理,但两片粘贴的盘绝不是简单的D9,它由特殊的工艺制成,可以说是只有0.6mm的超薄D9。所以许多DVD加工厂商声称能能做D5,D10,D9,但鲜有提及D18者。而且因为与D10一样的原因,它也没有被八大影业广泛采用为电影载体,只能说是DVD技术的一种延伸。小结一下,我们至少需要知道三点推论,1:DVD是由两片东东粘在一起形成的,不同的组合出现不同的标准。D9的容量比D5的两倍要少将近1G,所以理论上来说,双张D5会比单张D9放更多的东西。但D9的价格比D5高出一倍不止。2:D9的特殊反射层结构以及激光头重新聚焦的原理,使得它不用翻面就可以读到另一层,为未来大容量光贮产品提供了思路。D9只有两层,现在实验室技术已经推出了数十层反射,容量上百G的光盘实验品。3:由于D9的特殊结构,它需要小心的保护,因为它的背面很脆弱。如果有D商给你的D9盘面是银色而不是金黄色的话,你要小心了,有可能是用D5冒充的。4.7G与4.38GD5盘标称为4.7G,但是电脑界与家电界对1K的定义不同。家电界的1K=1000,电脑界1K=2的10次方=1024,1M=1024K,1G=1024M,所以DVD在电脑上的标称容量是4.38G。把它还原一下,4.38*24=.12,也就是4.7G。D9的8.5G也是如此,相当于电脑上的7.9G,7.9*24=.6,约等于家电界的8.5G。本文在提及某DVD的具体容量时,会以电脑界标称为准。泛泛谈DVD时,还是延用家电业的惯例。还有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在这里也顺便提一下,后面会遇到,就是每秒的数据流量BPS,电脑界数据一般都以bytes(字节)为单位,1byte=8bits(二进制位),但在说到bps时(bits per second)却用了bits为单位,除以八才是平时说惯的了字节单位。比如56k的MODEM,是指56kbps,每秒的峰值流量只有56/8=7,也就是说它在下载时最大速度不会超过7kbytes/s。DVD VIDEO的内容DVD VIDEO的光盘标准,包含了许多功能,除了版权保护措施外,它支持最多达32个字幕通道(channel),8个声音通道和15个角度通道。当然这些只是通道而已,并不是说一张DVD就需要有32种字幕,它们就好象高速路的车道,一辆都没有或者只有一辆,甚或32条车道同时都跑着夏利也是可以的,并不是非要跑上不同的车。所以有些DVD盘,你在切换语言时,会发现它里面有同种语言字幕,比如两个中文字幕和一个英文字幕,算起来也是三种字幕了,占用了三条车道,但只是两辆夏利和一辆VOLVO而已。角度画面也是如此,大部分电影都不提供角度变化,因为不同的角度实际上被看作是不同的视频而已,只是恰巧它们与某组画面内容有关联。声道大同小异,下面会谈到两种不同的标准AC3和DTS。我们现在需要关心的是,这么多东西都要放在D5或者D9这样有限的空间当中,如何放得下?是啊,肯定放不下。如果这些花哨的功能太多,必然会使制作者减少真正的画面内容空间。电影画面的空间又是怎样安排的呢?DVD的目录结构一张DVD VIDEO的光盘包含着Audio_TS和Video_TS两个目录,Audio_TS是留给DVD Audio的,在电影盘上它一般都是空的,不在我们讨论之列。在Vudio_TS目录中,会有一堆文件,它们的扩展名有三种,BUP,IFO和VOB,IFO是一些段落(chapter)标记等,BUP有部分IFO的备份,它们占用极小空间,可忽略不计,真正的影音内容放在VOB文件中。VOB文件分为以下三种:1:VIDEO_TS.VOB2:VTS_01_0.VOB, VTS_01_1.VOB,一直到VTS_01_N.VOB3:VTS_02_1.VOB一直到VTS_N_1.VOB第一部分一般是版权声明。第二部分的第一个以0结束的文件是DVD的菜单片头(menu)动画,从VTS_01_1.VOB这个文件开始才是真正的电影内容,这个文件被称为文件1。因为技术上的历史原因,DVD制作时的最大文件只支持到1G,所以一部电影内容会被分成若干个0.99G的文件,依次从文件1开始命名,一直到VTS_01_N.VOB的文件N结束。第三部分放的是拍摄花絮或者 special features,有的还会放些电影预告(previews)。这些长度都有限,不会超过1G而需要用到第二个文件。由此可见,第二部分从文件1开始的内容越多,则电影正文相关的内容就越多。受光盘空间的限制,即便任何乱七八糟都不放,只放电影正文,一张D5最多也只会有五个这样的VOB文件,而D9最多会有八个。在后面介绍D盘收藏时还会详细讲解这一部分,以便深入了解DVD的画质与压缩的关系,以及D5与D9的比较。目前先做些准备工作,了解一下DVD的画面压缩标准MPEG2罢。MPEG2DVD Video因为源于八大影业的推动,所以其表现出来的性能都在为电影服务。它采用了MPEG2标准(ISO/IEC13818)来压缩画面,这个标准有如下两个显著的参数:画面分辨率为720*480,码率达到1M-10Mbps。MPEG2比VCD的MPEG1的320*240分辨率提高了四倍多,数据量当然也增大了很多,加之音效质量也有所提高,达到了24bit/96kHz的标准,并支持外挂的字幕和声道,以及多角度欣赏等数码控制功能,因此在单位时间内播出的数据流量大增。原来的VCD数据流量只有150Kbytes/s,大约是1.15Mbps,现在的DVD则最高峰值达到了10Mbps。之所以说峰值,并给出1-10mbps的范围,是因为MPEG2是动态压缩的,它可以依据不同的画面变化采用不同的压缩率。它的压缩总原则是,尽量用小压缩率来保证平稳的或者安静的画面质量,在动态画面或者画面变化剧烈时采用大的压缩率。这样会使运动画面的质量下降,但在每秒30帧的动态画面下,人眼是有一定的错觉的,顾不及太多的细节损失。一部电影下来,画面变化是很频繁的,刚才还花前月下,这会儿可能已拳脚相加,所以压缩率也一直在变化。为了跟踪这种变化,引入了码率(Bit Rate)的概念(我一直认为应该叫码速,但还是采用了习惯叫法),即每秒播放出来的二进制数,是以bps(bits per second)为单位的。电影的播放时间是固定的,所以每秒通过的数据流越大,也就是这一时间段码率越大,间接说明其对原始影片的压缩率越小,从而达到更接近原始清晰度的效果。早期的MPEG曾用过固定码率算法(CBR),后来在MPEG2中采用了动态码率(VBR),所以MPEG2实际压缩率比MPEG1还要高,因为画面大了数倍所以显得更加清晰些。SONY还曾推出过超大码率(Super Bit),被称为超比特压缩,因介质容量问题,也没能广泛采用。现在在数码影像界流行的M-JPEG,可以看作是将无数的JPEG画面每秒30帧地播放而形成的连贯视频,用这个思路也有助于我们了解MPEG2的动态压缩过程。我们知道JPEG是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如果用PHTOSHOP存贮一张JPEG图片,当压缩率设得很大时,失真率虽之增大,画面会模糊不清,但文件占用空间会很小,选到最小压缩率也就是最好画质时,画面几乎没有失真,但二者存出的文件体积有可能相差10倍以上。我们可以想象一部一个半小时90分钟长的电影(每秒30幅图像),是由90*60*30=24300幅图像组成的。如果有剧烈的运动,那么相邻画面便会产生明显的变化,这时我们可以采用较大的压缩率,使这一段视频所占空间变小,对于相对静止些的画面,我们采用最小压缩最好画质,这样便成功骗过了我们的眼睛,到静止画面时捕捉到的细节,会告诉大脑画面刚才也是这么清晰。这就是为什么MPEG2的码率可以从1M到10M之间变化。这实在是一种既不损失播放质量,又能适当减小体积的好方法,但它只适用于动态画面。如果静态画面的码率不够大,失真就会严重,因此从侧面了解一部电影的清晰度,平均码率是一个很好的参考。除了动态画面影响压缩率外,画面构图的复杂程度比如色彩数目与特体大小等同样影响压缩结果,蓝天草地的画面会比舞会场面要节省空间得多,这与JPEG是一致的。如果物体众多,颜色复杂,为了保持效果,MPEG2会自动减小压缩率,所以色彩简单的动画片的体积一定比普通电影要小,或者说同样在体积不足时动画片会更清楚。因此画面的复杂程度也是一个参考因素,这在后面D盘收藏时我们会详细讨论。小结一下,决定一部DVD电影是否清晰的关键,一是被压缩前片源的清晰程度,二是MPEG2在压缩时采用了多大的平均码率,虽然MPEG2在压缩时都是自动进行,但压缩前可以人为进行一些压缩码率的宏观设定。当然,我们希望最大的码率10Mbps能贯穿始终,那样画质会是最清晰无比的。一张D5可以放五十分钟左右这样纯净的画面,但它是不包括声音数据的,更不用说片头和花絮了,所以D5的码率一般在5M左右就算不错了。DVD的播放速度因为MPEG2的数据流量大,所以播放速度比MPEG1要求高。因此在制定标准流量速度时,VCD的标准1X(1速)只有150k/s,而DVD的1X达到了1380 K/s,是VCD的9.2倍。所以,这里顺便就澄清了一个概念,52X的CDROM并不比16X的DVDROM速度快。16X的DVDROM相当于147.2X的CDROM,比52X的CDROM要快出1.4倍,但因为DVDROM的容量是CDROM的近七倍,所以理论上读完一张4.38G的DVD所需时间只有650M的CDROM的2.4倍。但受限于操作系统的时滞等原因,这个数字在读盘时并不准确,真正能体现精确速度的是刻录光盘。一张700M的CDROM刻录时间最高速40X约为五分钟,用4X的DVD刻录机只需14分钟。一个小插曲,我新买了一台DVD刻录机,声称DVD-R可以刻到4X,所以满盘刻录时间应为14分钟左右。有一天它突然坏掉,刻盘需要一小时以上。我找到经销商要求换货,经销商拿出计算器来算出了一个数字来安慰我,不曾想却惊了我一跳,他说一台4X的刻录机刻满一张DVD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因为1X等于150K。看来混淆这个概念的不在少数。AC3与DTS说起DVD电影的声音标准,一般都会提到这两个名词:AC3和DTS。老式DVD不提供AC3与DTS的解码,这个任务由特殊的功放来完成,因此老DVD机(比如六年前的)放现在的片子可能会没有声音。现在电器商店销售的DVD机上,都会写着“双解码”字样,指的就是AC3和DTS两种声音编码的解码。AC3是DOLBY实验室推出的传统音响标准,它是专为电影院而设计的。过去的电影伴音都录在胶片的齿孔之间,AC3也不例外。但那一点地方实在不够用,所以AC3采取了压缩的算法。后来先锋与DOLBY合作,改进了AC3的标准,使其能支持到5.1声道。AC3的数据流量(也就是音频码率)标准的是384kbps,它还兼容两声道的立体声和单声道等,AC3两声道码率只有128kbps,这其实就是MP3的声音数据码率。最高细节的AC3标准,码率在448kbps,因其压缩合理,体积不大,所以被DVD广泛采用作为电影音频的存贮标准。DTS(Digital Theater Systems)是环球电影公司与DTS公司联合推出的,它巧妙地回避了用胶片存声音的问题,改用CD光盘来单独存放,在播放电影画面时同步播放声音,也支持5.1声道。当然声音数据也要有一定的压缩,但毕竟慷慨得多,其码率分为全码率1509kbps 和半码率754kbps两种,就算是754K的半码率,也比AC3的最高标准高出近一倍。这样使得声音的失真率更小,更清晰。如果是全码率的DTS数据,我们简单算一下,以90分钟标准电影为例,它 需要1018575也就是1G的数据空间,为避免过多占用图像的空间,所以DTS在D5中采用率不高,就算是D9也只有部分电影使用。人们对声音的敏感度相对图像来说比较差,从医学上来说,听觉系统没有视觉系统那么复杂,人的大脑有三分之二的功能是用来识别图像的。如果没有合适的设备和直接的对比,那么制作精良的AC3与DTS听起来差别不大。一般正式发行的DVD会有两条声道,一条是AC3 5.1声道用以存贮电影声音,另一条是AC3 2.1声道用以存放制作人员的讲解。小结:看来DVD无论是D5还是D9,空间都实在有限,不好好利用的话,一不留神就使冒了。拿D5来说,最好所有空间都用于电影正文的画面和声道,其余东东能省则省,这样才能保持比较好的播放质量。这也是考查D5质量的关键所在。至于D9的问题,我们留到后面D盘收藏中再讨论,届时会有D5与D9的比较,但其所依据的原理,无外乎本章所讲内容。
D海风云第三篇――电影文化与DVD 老剑
美国影业为了行业保护,1927年成立了电影协会MPAA(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二战后又成立了负责海外发行事务的MPA。虽然是相对独立的组织,但是背后依然是八大影业在撑腰。电影是个系列化的产业,除了拍摄、制作和出品者外,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放映者,即电影院。如果电影市场没有强行的规范,影业公司才不会主动去遵从什么社会道德,肯定是怎么赚钱怎么来。实力强劲如八大影业也有头疼的对手,就是各地影院组成的联盟----影院协会。电影分级制度早在三四十年代,美国就有15000家影院,那时候电影是为数不多的大众娱乐形式之一。每到周末大家都涌向电影院,使得电影对美国民众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后来出现的电视给予了电影极大的冲击,直到现在美国也才拥有30000家影院,虽然这个绝对数目很庞大,但比七十年前才增长了一倍而已,其发展之缓慢也旁证了电视的威力。但无论如何,上万家影院的联盟是一个极具声势的组织。早在默片时代,电影里就出现了一些女人赤裸的镜头,但那时候还不太强调身材,纯是一种写实的拍摄。但在当时看来已经算是比较色情之举了,这引起保守派如天主教等的极大不满。所以探讨性爱话题的电影还来不及在美国的银幕上出现时,当时的邮政大臣Will Hays便尝试制定了一套初步的电影拍摄指南(Production Code’s guidelines),作为规范电影市场的参考,告诉影业公司哪些是被禁止的,被称为Hays code,它被制定于1930年,并且得到了MPAA的认可。Hays认为电影具有教化民众的公用,不可随意为之。可是欲盖弥彰,这一举动反而引起了人们对性题材电影的关注,好奇心使得“禁止什么流行什么”。影业公司为了市场需要根本不买Hays的帐,随后几年又有一些尝试性的直露电影出现。后来一位保守的天主教徒Joseph Breen意识到问题的结症所在,他开始游说影院协会的巨头们支持Hays code,并煽动天主教会的参与。教会公然告诫教徒,不要去电影院那种有伤风化的地方。迫于教会的压力,终于在1934年,这个比较模糊的标准被强制执行了,由电影协会与影院协会再加上教会负责监管。影业公司的电影需要通过审查才能在影院联盟所属影院上影,否则将被禁演。真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影业公司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种审查制度。他们曾经与一些小型影院联合并自己投资建了一些影院试图反抗这种制度,但效果微乎其微,毕竟投资拍出的影片需要更多的人观看才能赚钱,除了屈从别无选择。所以一些不能被通过的电影只得进入了地下小影院或者午夜场,不能堂而皇之的大范围公映。Hays code不够清晰的标准和较差的可操作性,反而使得电影公司缩手缩脚,不知在哪里就会被禁。在四十年代,电影中甚至不能有女主角过于露出的乳沟出现,接吻也不能直接出现嘴部动作,这种审查角度居然对我国的现代影视还在产生影响。当时影业公司为了宣传女星的性感,在海报中隐晦得用两个烟圈中加两点来暗示电影的卖点。五十年代后出现了一些尝试走性感路线的明星如梦露等,但比起当进非常流行的四处张贴的美人照浪潮来,电影中的试探程度实在是小儿科。比起欧洲电影来,美国电影的敏感镜头在Hays code的监管下更是难望项背。欧洲是个奇怪的大陆,很少把性当作忌讳的东西,在艺术中更是大胆,一些大胆电影进入美国时,惊掉了老美的下巴磕。不要以为美国是性开放的大本营,其实美国人比起欧洲人来相当保守,尤其是在电影艺术中,曾有过三十多年的禁欲生涯。其性开放的潮流是七十年代才兴起的,泛滥了一阵后到九十年代又向保守回归,就算到了现在,比之欧洲仍有不及。因为欧洲电影的冲击以及越战等背景,美国影业公司极力要求行业协会的松绑,呼吁建立合理的电影分级制度,特定电影可以为特定人群服务,不要一棒子打死一大片。但是这个建议一直没有被采纳,直到一部叫“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的电影出现。这部电影中,制作者极尽能事,全片没有一个镜头是直接与性有关的,但导演通过双关的对白,挑逗的共舞等,无时无刻不在宣扬着一种性的诱惑,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被人们称为code death之作,向旧的电影审查制度挑战。看来光靠阻止画面是挡不住电影文化发展的。终于在1968年,一套真正易于操作的电影分级制度诞生:G级:任何人均可观看M级:含有部分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内容;R级:17 岁以下儿童必须有家长陪同X级:17 岁以下儿童不得观看这套制度也影响了香港电影,只不过他们将M级称为IIA,R级称为IIB,X级称为III级,也就是三级片。X级不单是有直露性镜头的,还有血腥、暴力的,严重犯罪之类。终于,在这套分级制度下,我们看到了极具争义的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的成名片《毕业生》(The graduate),如果说这部片子只是一种性冲动的话,那么70年代的一部X级经典片可以说是性解放的前奏,它就是至今仍为男人们津津乐道的《深喉》(Deep throat)。从此,美国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性解放运动,直到九十年代才有所收敛。可以说这些与电影分级制度有密切关系,当然随后录像带技术的普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些朋友认为电影分级制度是美国电影的一种保守和道德的行为,其实恰恰相反,这正是电影公司使堕落题材更合法化的保护伞。这套制度几经修订,到了1990年,为了加强电影对孩子的保护影响,电影协会又推出了新的分级版本:G:所有人都可观看PG: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由家长决定孩子是否可以观看PG-13:13岁以上青少年由家长陪同观看,13岁以下孩子不适合观看R:17岁以下青少年需父母陪伴观看NC-17:17岁以下青少年禁止观看可以看出,NC-17便是X级影片,中间三级都是涉及儿童的部分。这一版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电影的分级不再由电影协会说了算,而是成立了专门的评级部CARA,其成员如同陪审团一样是普通百姓,由他们从普通父母的眼光来判断一部电影适合多大儿童观看,以决定它的等级。这样的评定当然有时候会有失偏颇。比如著名的指环王(The lord of rings),虽然拍得美仑美奂,却被归入了PG-13,可能由于杀伐场面过多,也可能是当时的评级部里的家长有晕大象的。一个矛盾很明显地摆在影业公司面前,理论上来说G级影片的市场最大,票房最多,但是好莱坞真正的商业套路是为人熟知的,枪战、爆炸、飚车再加上香艳,这才是保证票房的捷径,拍一部既有票房又干净的G级电影谈何容易。令人不甘的是,放弃可观的青少年市场等于又放弃了四分之一的票房,所以大部分影片都争取打着擦边球,明明是NC-17非要挤入R级,多提高一级就会多一部分票房,当然条件是原先的商业套路要尽量保留。通常在此时他们会请一位富有经验的剪辑师,凭借他神奇之手,在不损原味儿的情况下,为影片迎得更高的评级。但不可避免的,一些精彩的镜头会被剪去。其实电影不单是内容受限,如果想要在全国电影院公映,电影的长度、音响效果等都有所要求,这也是出于影院协会自身的利益考虑。很明显,像指环王这样的三个多小时的超长电影,占用了平时两部90分钟电影的资源,而票价却无法卖到普通电影的两倍,无疑是影院的损失。真正的家庭影院上文说了这么多,想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确,八大影业多年来的是多么渴望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他们早就期望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电影公映网络,DVD无疑正是带着这个使命诞生,并逐渐深入到千家万户中去的。所以我在开始一章中就说过,DVD是为电影而生的,便是此意。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家用视频技术,它是真真正正的家庭影院。为了配合这个新的“电影院”网络,八大影业在制作DVD时是相当认真的。他们不但对于片库中的老电影进行数字化的修饰,以期保留最美完的效果(这在后文DVD的制作时会谈到),还会加入一些额外的资料,使其更具有收藏意义,比如拍摄花絮,特殊功能,背景资料,未剪过的片断,甚至一些不许在影院中播放的镜头。因此一些特有的词汇出现在DVD中,比如英文的Unrated,中文的“一刀未剪”,日语的“未修正”等。有的导演还会为DVD重新剪一个他自己满意的版本,俗称“导演版”。因为没有时间的限制,所以这些DVD版本一般都比影院版要长一些。更值得一提的是,从DVD诞生以后,也就是1995年后,大部分八大影业的新拍电影,在拍摄的同时就在考虑影院与DVD两个版本的筹划。像指环王的导演Peter Jackson特意为DVD斥资600万美元,单独制作了一些镜头加入其中,每一集都长出约半小时左右,Special Edtion是在电影院中看不到的。更有甚者,像Starship Troopers2 (星河舰队2)推出后,并没有在影院中放映,而是直接利用DVD渠道推出家庭影院版。我想以后影业公司这样的另辟蹊路会越来越多。另外,诸如加长版,增强版,特别版,纪念版等,都与影院中所见不尽相同,有的增加画面,有的修饰声音,有的收集花絮,有的设计小游戏,DVD不再是电影档期过后的补充品,它已经成为特殊公映形式的“另一种影院”,与电影院并驾齐驱的家庭影院,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电影文化市场,DVD也就成为了电影收藏的最佳选择。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观赏效果,以及收藏价值,录像带、LD、VCD等都无法与DVD相提并论。如果你是一位电影爱好者,关心电影是不能不关心DVD的发展的。DVD的版权保护为了维护这个精心培育的新电影市场,八大影业对于防止盗版可是煞费苦心。DVD有两项独具特色的版权保护措施,一项是CSS编码技术,一项是区码限制。在2000年以前,对于D商(盗版商)来说最头疼的是CSS编码。八大影业除了禁止DVD论坛成员向用户提供用于复制或者写入DVD的设备之外,还在DVD影片制作时进行了特殊的CSS编码,被称为乱码技术,使得用户无法正常复制甚至无法在非指定设备上读取该光盘。现在的D版DVD可以自由地在DVD-ROM上读取,但在五年前还不行,所以我们到今天还会看到一些“DVD复制”软件,提供将DVD文件从DVD盘上COPY到硬盘的功能。这一招乱码防拷在那时还是相当有效的,逼得D商们只得拿出录像带时期的老办法,一边用DVD机播放一边用视频采集卡采入电脑,然后再重新编码制作,这就是所谓的模拟翻录版,其画质损失很明显。并且,八大影业也要求DVD论坛对翻录的漏洞进行填补,一些厂家在DVD机的的模拟输出口上(Video Out)做手脚,与美国的一些防盗录像机原理类似,当我们试图采集或者录下这种DVD机的输出时,除了固有的模拟画质损失外,还会额外得到忽明忽暗的效果。(请参见下图对比:片名:101斑点狗  时长:1:37分碟商:宁夏文化音像出版社(正版)ISRC CN-C08-/V.J9整盘大小:2.94G    正片大小:2.91G字幕:无     声道:一个AC3 双声道URL:http://liyafei.nease.net/pics/101dogNingxia.jpg说明:这是一张九十年代国内音像出版社出版的DVD,它采用了模拟对录的方法,无论画面还是声音都会有很大的损失。碟商:佳美整盘大小:3.78G    正片大小:3.71GURL:http://liyafei.nease.net/pics/101dogJiamei.jpg字幕:双字幕     声道:两个AC3 5.1声道,一个AC3 双声道说明:这是D商佳美在2004年的版本,虽然不是最好版本,但比宁夏版要强得多。可以看出宁夏版明显偏暗,这正是视频输出忽明忽暗的效果所致。)注:1:碟商指光盘制造商,有D版也有正版。2:正片大小是指电影正式内容的大小,不包括片头、菜单和花絮等。3:所使用的G单位以电脑为主,D5满盘4.38G,D9满盘7.91G。4:所有图形从DVD直接采集,以720*420(N制)或者720*576(P制)存贮,视觉上有变形。为不使DVD抢占了自家的电影票房,一般DVD的发行要比电影档期推后三个月到一年。八大影业的电影市场是全球性的,影片在全世界的档期都不同,比如在美国春季上映的电影,到日本秋季才公映,而此时这部电影的DVD已开始在美国发行,为防止这种DVD提前流入到不同档期的市场中扰乱放映秩序,DVD设立了区码限制。他们把全世界划分为六个区,每个区销售的DVD机只能观看专为该区制做的DVD光盘,这里有一份比平时看到的六区内容要详细的划分表,大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气势。1区 美国、加拿大、东太平洋岛屿2区 日本、西欧、北欧、埃及、南非和中东3区 东南亚国家(包括香港,韩国,台湾,泰国,新加坡等)4区 澳洲、新西兰、南太平洋群岛、中美、南美、墨西哥5区 俄罗斯、东欧、印度(包括印度半岛)、中亚、北朝鲜、蒙古、北非6区 中国大陆7区 保留8区 特殊地点(如飞机上播放的DVD电影)请见附图:http://liyafei.nease.net/pics/popDVD_map.gif从排列顺序可以看出,越往后的区越穷。我国经济实力现在还算不错,被单独列在了第六区,看来八大影业对我国很是头疼。为配合区码战略,片商在制作DVD时连字幕种类都会考虑在内,1区的DVD不会有6区的中文字幕,理论上要看中文只能去找6区的光盘。但是中国大陆的DVD代理商真的让人泄气,这个问题以后再详细讨论。所幸3区的香港、台湾等地也使用中文,我们居然要跟着同胞去沾同种文字的光,够汗。因此大量繁体字幕的DVD在大陆泛滥开来。在DVD刚流行的时候,区码限制只针对了DVD机(DVD Player),到后来,在电脑上使用的DVD-ROM也不幸落马。DVD-ROM的限制相对宽松一些,因为难以控制它的销售流向,所以规定每部DVD-ROM可以有五次更改区码的机会,以防止跨区盗版。如果你是3区的用户,最好自觉地去看3区的影片。如果第一次你看了一部1区的电影,第二次又看了3区的,这就算更改区码一次,第三次如果又看回1区或者其它区,则算更改两次,直到最后第五次时,区码被锁死在该区上。传说经销商还会给予五次RESET重置的机会,乘在一起也不过25次而已,而且到现在我也没见谁去经销商那里重置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各地高手纷纷都在做区码破解工作,全世界人民团结在了一起,只要将内置的控制软件(Firmware)更换即可,就好象升级主板的BIOS一样。所以一些DVD厂家婉转地打出“智能升级”的牌子,其唯一的用途便是这样一句潜台词“我的DVD机可以去掉区码限制”。在我国,许多厂商明里暗里都向销售商提供去掉区码限制的方法,或者直接提供无限制的机器,这一点羡煞老外。八大影业在排区码的时候,肯定没料到中国会是DVD机出口的第一大国,居然敢把中国大陆单独排在最后,公然与中国人民为敌,真是找死。更值得庆幸的是,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好莱坞才出品电影,其它地区如欧洲、香港等电影大户并不遵从八大影业的号令,他们出品的DVD大多是自由区域码(Free Region Code)或者叫全区的,简单理解为,他们的DVD没有区码限制。值得警惕的是,八大影业的野心不止于此,他们居然将黑手伸向了未来的高清电视。目前他们正与高清厂商联盟讨论,是否要将电视中内置加密芯片来防止盗版碟的播放,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的话,DVD将面临从碟片、碟机到电视的海陆空三管齐下的防盗,D迷们也将受到空前的挑战。DVD与电影的画面比例电影一直带动着视频技术的发展,同样也在DVD上打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要深入了解DVD与电影的关系,一些诸如4:3,16:9这样听滥了的名词是需要知道的。4:3电影的画面比例根据时代的不同一直在发展变化,最具传统色彩的是4:3(1.33:1)的比例,这在默片时代就已确立了其主流地位,现在看起来有些不合时宜,因为这个比例太“方”了。人眼是一边一只横着长的,看宽扁的东西会更舒服一些,接受的信息量也大些。书本早已将竖版改为横版,电影的比例也该顺应潮流。之所以4:3比例直到现在还红旗不倒,一是因为传统电视选择并继承了它,二是因为这个比例与传统电影胶片的比例一致。在五十年代以前,4:3比例是电影界的黄金比率(Gold Rate),它被称为经典标准,也叫学院标准(Academy Standard)。电影被如实地记录在1.37:1的胶片上,后来还出现过3:2(1.5:1)的改良比例,在静态图像如相片摄影中用得比较普遍。胶片分为正片、负片、反转片,正片是原色彩片,适用于电影的播放,但感光力差,不适于拍摄;负片感光力好,但不能直接放映。所以一部电影用负片拍完后,要经过两到三次冲印和转换,变成正片拷贝才能放映。在这些冲印过程中,影像质量会一再受损。而这样辛苦得来的电影拷贝,在电影档期结束后为防盗版,按照八大影业惯例是要被消毁的,真是可惜。反转片感光极为夸张,色彩浓艳违反常规,多用于艺术和广告的拍摄。这一段是题外话,为后文D版片源作些铺垫。1.85:1五十年代后,宽银幕电影出现了。标准的宽银幕是1.85:1的,被称为学院宽银幕(Academy Flat)。我们过去通常指的宽银幕电影便是这一类,它也被称为“遮幅宽银幕”,为了配合这个比例,它没有充分利用胶片的高度,在拍摄和放映时胶片上下都会有遮挡物来屏蔽一部分,使画面形成比较宽扁的一条,放映时调整画面投射大小,便可以呈现大形的宽银幕效果。学院宽银幕很是流行了一阵,我国在七八十年代的“彩色宽银幕电影”便是延用的这个标准。虽然遮幅宽银幕有许多不同的比例,但总有浪费胶片有效空间的嫌疑, 2.35:1七十年代后,超宽的宽银幕电影成为主流,它的比例达到了2.35:1,甚至是2.39:1,有人称这种比例为2.4:1,按照惯例,我们依然延称它为2.35:1,它还有个学名叫作“变形宽银幕”(Anamorphic Scope)。在我看来,这是最符合人眼观看习惯的,而且能展现的场景也壮观,毕竟现实中人眼都是扁形横长的,大眼儿妹终是少数。如果指环王的千军万马不用变形宽银幕来展现,效果会大打折扣。虽然是超宽银幕电影,但胶片仍然还是传统的1.37:1。它利用特殊光学镜头将画面摄录成瘦高比例,放映时再利用特殊的装置还原,就成为宽银幕了,这也是称其为“变形”的原因。它的优点是没有浪费胶片的有效空间,比起遮幅宽银幕来说优势是很明显的,所以这种技术也运用在1.85:1的电影上。缺点是放映时需要特殊的还原装置,否则就会看到胶片原形的瘦高比例,人一个个跟竹竿儿似的。早年间我国在放映港台电影时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就是用了人家的宽银幕电影拷贝而没有配套的放映设备所致。在后来的电影拍摄中,遮幅与变形技术在两种不同比例中都在使用,还产生了一种二者相结合的办法,这在好莱坞很流行。导演会将电影拍在4:3的胶片上,然后用2.35:1或者1.85:1比例来裁掉多余的画面,产生宽屏效果。这就需要在4:3的构图时就要考虑被裁掉的部分以及被裁后画面的信息完整性。这是导演后加的“遮幅”,如果使用不善,会出现画面“穿棒”的现象。比如发行4:3版本的DVD时,被遮部分被还原结果出现话筒或者片场道具;或者按4:3构图合适,但是一裁剪后信息明显不完整(比如人剩下半个脑袋)之类。总之电影在不同时期不同用途上,有许多种屏幕比例,比如1.25:1,1.5:1,1.66:1,1.78:1,2.0:1等。其中1.5:1也就是3:2的画面比例为DVD所采用。16:916:9(1.78:1)是电视业模仿电影宽银幕而采用的一种宽屏比例,16:9的电影没有1.85:1的流行,没想到却在电视业占了一席之地。人们经常将1.85:1与16:9(1.78:1)混淆,久而久之在DVD领域,16:9居然成了1.85:1的代名词。虽然二者很接近,但一个电视比例,一个是电影比例,仍不宜混为一谈。有些DVD包装背后的“16:9”比例字样是指适合于16:9电视播放,实际上画面内容是1.85:1的。因此本文仍然坚持用1.85:1这个古怪的字眼,而不用流行的16:9来代称。早先受到CRT电子枪扫描技术的限制以及习惯的约束,16:9这个比例难以有所突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听说2.35:1的超宽电视也在研发之中,当然显像主体不再是CRT,很可能是一些不受面积限制的新生代,比如等离子或者液晶。以上比例虽然很多,但具体到家庭影院中,最常用的电影比例只有三种,4:3,1.85:1和2.35:1,常用的电视比例是4:3和16:9,而DVD的MPEG2标准要求画面内容为720*480(N制),这是3:2的经典比例。为了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成功地在电视上兼容播放,DVD论坛煞费周张地由DVD盘与DVD机相配合,提供了三种播放技术。DVD画面的兼容Pan&scan模式这个模式在DVD机中被称为全景模式。我们将上下方向称为纵向,左右方向称为横向。有些发烧友在介绍DVD画面取舍时说得过于云山雾罩,其实就是以纵向为主还是以横向为主的问题。全景模式是以照顾纵向画面为主的,为了让宽银幕电影在4:3的电视上满屏显示,会裁掉画面左右一些信息。学院宽银幕1.85:1的比例会被裁掉约28%左右,如果说这个结果还能接受的话,那么变形宽银幕会有43%的损失,也就是原画面将近一半的横向内容没有被显示出来,这对影迷来说是难以忍受的。我们知道电影是通过画面和声音来表达的一种艺术,导演与摄影在构图时会力求其表意性与完整性,尤其是在表现人物关系时,如果我们看到一部DVD电影,其人物面部不全或者对话关系混乱,大部分都是这种裁剪造成的。在录像带时代,这种裁剪是经常看到的,而且还被堂而皇之的显示在屏幕上,诸如“在制作录像带时会裁剪原画面”云云,在电视中看电影频道等节目时也会出现裁剪现象,那时候基本都以保留影片纵向画面而牺牲部分横向画面为主。LetterBox模式这个模式被称为信箱模式,它以照顾横向画面为主,不管电影是怎样的比例,都是大于等于电视的4:3比例,所以只要照顾横向画面让它显示完整,那么纵向的也一定是完整的。信箱模式的不足是很明显的,画面在纵向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DVD机会自动用黑色空扫描线填充。普通宽银幕还可以忍受,上下的黑条并不多,甚至看久了还有些习惯。但是变形宽银幕的比例是2.35:1,在普通4:3电视上有44%也就是接近一半的纵向画面都是黑色,守着34寸的大电视只能看到不足19寸电视高的一小条画面,实在是一种浪费。毕竟看得全总比看不全好,所以这种折衷的模式是目前DVD光盘在制作时广为采用的。这样我们容易得到两个结论,一个是,因为好莱坞这些年的影片都以2.35:1为主流,所以4:3比例的DVD其画面一定经过了裁剪,是不全面的;另一个结论是,只要是2.35:1的DVD,其画面一定是全面再现了原貌的。基于这两种想法,一些DVD藏家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收藏法则:除了老式经典电影外,近些年的电影非2.35:1的宽银幕不藏。但是,事情不是绝对的。有的导演就喜欢用全屏方式在整个胶卷不加变形地纪录电影,比如大名鼎鼎的史丹利库柏利克(Stanley Kubrick),他的代表作有《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金甲部队》(Full Metal Jacket)等,作为资深老导演,他一直迷恋着4:3的全屏拍摄,还有的喜欢用普通宽银幕比例,所以第一条结论会有例外。另外,一些DVD片商为了迎合超宽银幕的风潮,又为了保证合理的画面比例,所以在制作DVD时会将上下有画面的信息生生裁掉,强行变成了2.35:1,具体到电视上的效果,就是上下用两块黑色将原本有内容的地方给盖住了。这使得人物经常出现半个头或者画面不完整的情况。所以不是2.35:1就一定是全面的,第二条结论也不尽然,这是习自电影的遮幅思路。造成这个结果,有的是片商所为,大部分情况是D商为迎合超宽追捧派所种的恶果。因为导演在裁剪时会考虑到构图合理性,D商可不会。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影院版的裁剪不大合理,那么出DVD时片商会用4:3版本来弥补,所以我们的DVD版本经常会优于影院版。参见下图片名:冒牌天神(Bruce almighty)时长:1:41分碟商:金驼整盘大小:3.73G   正片大小:3.37G字幕:四个     声道:一个AC3 5.1声道,一个AC3 双声道URL:http://liyafei.nease.net/pics/BruceJinTuo.jpg说明:这是2.35:1的DVD原画面,看似正常。请再看下图。碟商:丽晶(LJ)整盘大小:4.31G   正片大小:3.96G字幕:五个     声道:一个AC3 5.1声道URL:http://liyafei.nease.net/pics/BruceLJ.jpg说明:这是1.85:1的画面,很明显,金驼版的2.35:1画面是强行裁剪1.85:1所得到的,上下丢失了很多细节,连主人公的脚都没有了。我看到这一版电影时许多构图都觉得奇怪,根据我的摄影常识,摄影师很少构成这样不完整的图像。终于在半年后我找到了LJ版本,证实了我的猜想。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拿LJ来说,它也经常硬裁出2.35:1版本以讨好超宽屏爱好者,但从构图上看明显是有缺陷的。这一点请收藏者注意。(请看这张图:片名: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时长:2:30分碟商:译制经典(双张D5之一)整盘大小:4.34G   正片大小:3.78G字幕:三个     声道:两个AC3 5.1声道,两个AC3 双声道URL:http://liyafei.nease.net/pics/harrypotterD5.jpg说明:这是2.35:1的DVD原画面,看似正常。请再看下图。碟商:佳美(单张D5)整盘大小:4.35G   正片大小:4.27G字幕:三个     声道:两个AC3 5.1声道,两个AC3双声道URL:http://liyafei.nease.net/pics/harrypotterD5JiaMei.jpg说明:这是佳美的4:3版本,很明显,此版本比上版的纵向画面要多,说明2.35:1的版本是经过裁剪的。但是这个4:3版本的横向画面没有2.35:1多,难道HarryPotter的DVD存在着两种版本?碟商:北京东方影音(六区正版双D9之一)ISRC CN-A13-02-0003-0/v.J9整盘大小:7.07G   正片大小:6.99G字幕:三个     声道:两个AC3 5.1声道URL:http://liyafei.nease.net/pics/harrypotterD9.jpg说明:在星伴新年晚会上我抽到了这份礼物,HarryPotter的六区原版。这也是4:3的版本,很明显,这个版本可以说细节保留最完整,横向上比2.35:1版稍差,但纵向上却有绝对优势,可以说忠实再现了导演构图思路。这样看来HarryPotter确实存在两个版本,2.35:1的影院版和4:3的DVD原版,这在许多DVD中都有这样的情况,后者信息保留更多,所以应该优先收藏。)可变16:9这个模式被称为宽银幕模式,也叫可变形宽银幕。它可以根据电视的不同调节画面比例,无论是16:9还是4:3都可以全屏播放,只是后者的比例上有些瘦高失调,这与电影宽银幕的原理类似。这种DVD盘主要还是照顾16:9的电视用户,D版盘很少采用,但我国六区的正版盘中采用的较多。请注意光盘包装的背面,这样的格式会写有“可变形16:9”或者“可变形宽银幕”的字样。我们打开DVD机的通用设定,可以看到上述三种播放模式,但各自都有弱点。变通的办法 用信箱模式存贮的电影最主要的比例有两种,一种是1.85:1的普通宽银幕,一种是2.35:1的超宽银幕。DVD的画面受限于MPEG2的标准,720*480是不变的(N制情况),这个比例比电视宽,比电影窄,更接近于普通宽银幕,也接近于16:9的电视比例。但是八大影业的电影以2.35:1为主,裁剪成4:3时损失过多,所以通常在制作时采取了变通的办法,将超宽银幕进行适当的裁剪成1.85:1。这是信箱模式与全景模式的结合产物,既不会像全景模式那样横向画面裁剪过多(可保留原片80%左右内容),又不会只集中在屏幕中央一小条范围,在播放时,上下只需留出少许黑边即可。这个思路延续自录像带,在DVD时代仍然很流行。当然,1.85:1的比例仍然大于720*480的1.5:1,所以画面在DVD上存贮时会在纵向充满的同时在横向上进行细微的变瘦压缩,播放时DVD机会自动纠正成正确比例,并在4:3的电视上填充一些黑边以使内容居中。这种光盘在包装背面会有1.85:1的字样,可算是4:3电视用户比较理想的比例。如果需要保留2.35:1电影的全部画面,则只好忍耐一小条的效果了。值得注意的一点细节是,由于2.35:1比1.85:1还要夸张,所以在720*480的DVD上存贮时,单纯横向变瘦会致使画面变形过大而失真,因此在制作时会强行将纵向内容也做一定的压扁压缩,在上下留有一定的黑边。在电视上播放时DVD机会自动纠正成正常比例,不够的地方会由DVD再填补一些黑边。注意,这两种黑边是不同的,一种是制作方填加好的,由画面直接带来的,另一种是DVD机生成的。这两种不同的黑边加在一起,就形成了2.35:1在4:3电视上的总体黑边,黑边的总量会占到画面的44%。我在电脑上截图时,用的是从DVD上原图截取的方法,所以会存在着一定的变形。还有少数情况是将画面压扁,在播放时再还原,这种方式比较损失画质,比如上文提到的“101斑点狗”。(片名:黑客帝国(Matrix)时长:2:16分碟商:丽晶(LJ)整盘大小:4.30G   正片大小:4.17G字幕:三个     声道:一个AC3 5.1声道URL:http://liyafei.nease.net/pics/matrixILJ.jpg说明:Matrix是以2.35:1的比例发行的。此图可以清楚地看到瘦形变形和上下的黑边压缩,在DVD机上播出时黑边还会加大,瘦形比例拉宽恢复正常。)不管用哪种方式来播放,DVD中存放的影片都尽量满足720*480(N制)的比例。在DVD光盘中有一个画面比例标志DAR(Display Aspect Ratio),在出厂时会被制作者按适合画面的模式设置,用户的DVD机会根据它来调整自己到底用全景、信箱、16:9中的哪种方式播出。看到DVD的画面为兼容电视这样的大费周张,电视剧迷们应该值得欣慰。因为大部分电视剧都是直接用4:3比例摄录的,少数用16:9时(比如《射雕英雄传》)上下黑边也只是一小条。有关更多的DVD机与电视机的细节,我们将在下一篇讨论。总结与推论1:美国电影相比欧洲来说是保守的。电影分级制度不是道德的完善者,相反是情色的保护伞。2:DVD与录像带、LD、VCD不同,它不再是电影档期后的附属品,而是全新的电影发行渠道。它拥有比影院版更丰富的内容,是电影收藏的最佳选择。3:电影的画面比例与电视4:3和16:9不同,DVD在播放时会有些变通,以纵向画面为主的是pan&scan全景模式,缺点是左右画面损失;以横向画面为主的是Letterbox信箱模式,缺点是画面缩在电视中央一条;以照顾16:9为主的被称为宽银幕模式,在4:3下比例会失调,但却是唯一可以充满屏幕而不损失信息的方法。在D版中,信箱模式运用最为普遍,并且大部分在出厂时已设好,不可更改。也就是说,大部分D版盘是不需要设置播放模式的,它只会依照信箱模式的原理出现画面。4:不管是4:3,1.85:1,2.35:1还是16:9,在DVD上都是1.5:1存贮的(N制是720*480),需要经过变形处理才能存贮,比如左右的拍扁或者拉长,上下的满屏或者填充黑边,播放时由DVD机来还原。在DVD盘上会有标志位告诉它需要怎样的还原。5: 尽量选购2.35:1或者1.85:1的DVD光盘,老式经典电影除外,新电影中也有少数情况例外。并且要知道2.35:1也有裁剪的猫腻存在。1.85:1的DVD更适合4:3的电视观看,2.35:1适合16:9的电视。有的片商会出2.35:1与4:3两个版本,孰优孰劣要视情况而定。有时4:3左右被裁,有时2.35:1上下被裁,利用构图完整性的假设可以有初步判断。6:请正确区分电影与电视剧的画面比例,认清你的DVD内容到底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如果是电影的话,大部分情况应该是1.85:1或者2.35:1,如果是4:3的,极有可能是通过录像带或者电视节目翻制的,画质难以清晰。也存在例外情况,不过是少数,比如《猫狗大战》和《大话王》等,虽然是4:3的,但画质极佳。因为美国有一些导演愿意制作4:3的电影。不要指望《老友记》(Friends)这类电视剧有优质如DVD的画面表现。其实上述三种播放模式都只是权宜之计,最根本的兼容还是在DVD制作时,尽可能地考虑不同比例而制作不同的版本,2.35:1,1.85:1甚至4:3,它们都应该在正确的比例下尽量兼顾画面内容,为此,整个画面场景、物体位置都需要经过电脑不同的设计。动画片《虫虫特工队》(Bug’s Life)等便重新设计了两种不同比例版本,而不是简单地裁剪或者压缩,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影业公司对于DVD的重视程度。
D海风云第四篇--DVD与周边设备 老剑
前文探讨了DVD光盘片的相关常识,本章聊一聊DVD的周边设备。第一章我们就提过,DVD的周边设备无外乎音频设备(声音)和视频设备(显示)。这章内容涉及很多,从音响到电视到DVD机,凡是与DVD周边设备有关的都带了出来,以求得到全面而确实的概念,以助于理解下一章要谈的千变万化的D版画质。DVD的音频本系列的讨论重点不在DVD的音频上,这里只是将最基本的常识提几句。前文提到,DVD的音频标准支持AC3和DTS,在家庭影院系统中它们都是以5.1声道为基础的,所以要欣赏DVD最好用5.1声道以上的音响系统。在DVD上5.1声道是这样安排的,左右两个前置音箱负责主要音乐与音响,中置音箱负责语音对话,后置两个环绕音箱负责背景声和方位声(比如海浪声、子弹落地声等),除了这五个音箱之外,还有一个低音音箱用来表现低频声音(比如恐龙的脚步、鼓点等),俗称“低音炮”,这就是5.1的“.1”。这六个音箱每个都由一个独立声道来控制,各有各的用处,在AC3中用6CH(Channel)来表示,所以5.1声道也被称为六声道。DVD机的背后都有这些声道的插孔----“左右主声道,左右环绕,中置,低音”,将DVD中的各声音分离开并送到各声道去,这个过程被称为音频的“解码”。一般影业公司出品的DVD碟片,至少有一个语言声道是AC3 6CH,其它的如翻译声道(比如中文配音)或者导演声道(边放边品评画面),这些附加语言声道一般做成AC3 2CH,也就是普通的立体声,这样可以节省空间。好的碟片另配有DTS的6CH。一些劣质碟片原声道也只有2CH,效果自然不理想。不要说枪版碟片,就是所谓的清晰版绝大部分也是2CH,这在DVD上播放时选择“语言”来切换声道便很容易看出。请注意“语言声道”的“声道”与5.1声道的“声道”是不同的概念,前者包含着后者。简单地说,我们在以前提过DVD支持八个语言声道,每个语言声道可能是AC3的6CH(六声道),也可能是AC3的2CH(双声道立体声),也可能是DTS 5.1声道。由于空间限制,不可能同时放很多语言声道,所以在D版中最常见的只是一个AC3 6CH(原声)和一个AC3 2CH(翻译或者导演品评),俗称6+2。在D9中,有可能会有一条或以上的DTS。有些喜欢在电脑上看DVD的朋友,只注意了故事的内容,忽略了音频和视频的效果。在这里我还是奉劝一句,尽量配上外接的5.1音箱,然后将DVD的“语言”调到5.1原声道上,你才会知道在2.1音箱中丢掉了什么。如果我们的预算不够,可以买那种组合式免功放的有源音箱。这种没有功放的音箱(其实是做在了低音炮里)如何与DVD机连接,请参看这里:/Html/articles/HomeTheatre/index.htm在个人家庭影院和电脑多媒体系统中,以5.1声道为基础,又出现了6.1、7.1甚至更多的音箱,其本质不过是在加减环绕或者中置等音箱数量而已,比如6.1声道是加了一个环绕中置,7.1声道将先置中置音箱增为左右两个声道,配上功放特殊的解析,以达到更细腻的表现效果。这个前题是你的DVD盘中有6CH的声道,如果是2CH的,用什么音响系统也白搭。这里还有个让人头疼的情况,在D版中不是所有6CH都是真正的5.1声道,有些劣质的6CH不过是声道的简单复制,并不能达到前面说的各声道管理各音箱的效果。本文对于音频讨论点到为止,其实以上简单常识对D版盘中的音频可以凑合应付,比起画质的千变万化来,音频要单纯得多。DVD的显示设备《D海风云》系列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DVD的画质问题,以在我们购D过程中有个参考,所以DVD的显示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DVD的显示设备有很多,只要有信号源能呈像的设备几乎都被DVD机支持,比如电视机、电脑显示器、投影仪等。电脑显示器在显示设备中可以算是最清晰的,但是一来它的画面太小,二来亮度不够,三来微小的点距使得光点间没有辉度过度,画面过于精确没有模拟感,不符合自然的视觉习惯,用来欣赏电影不是最佳之选。投影仪普及率太低,反射光的亮度更加不够,对周边光线有要求,也不是上佳之选。所以电视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普通家庭影院的显示设备,尤其是在大画面的高清电视普及之后。因此电视机的显示好坏对DVD这种特殊的家庭影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电视机传统的电视系统分为NTSC制和PAL制两套不同的标准,前者多用于美国、日本等地,后者多用于我国和欧洲等地。DVD在NTSC制的分辨率为720*480,每秒30帧(29.97fps),在PAL制的分辨率为720*576,每秒25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这和传统电视的成像原理有关。扫描方式这是一个听滥了的词,在这里简单说一下可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DVD的成像。我是那种一听见专业名词就头疼的人,所以尽量用大白话来说,大白话未必准确,甚至有可能产生误导,但是一听就懂,无关宏旨也就顾不得许多了。传统电视机是由电子枪显像管(CRT)显像的,显像管中的电子枪将电子流打在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亮点,电子枪以屏幕的左上角为原点,自左往右打一遍就会有一条横线的内容被显示出来(专业词汇叫电子束的水平偏转,听着就让俺头皮发紧),自上往下的将这动作重复(垂直偏转),一屏幕的内容就出现了,这就是其成像原理。但是被电子束激亮的荧光点在屏幕上不可能长时间亮着,很快就会消失(衰减),为保持画面的完整和亮度,电子枪需要不断重复地打亮这些点,这个动作被称为扫描(scan),整屏幕的扫描被称为刷新。就好象杂技中一个转盘子的节目,在长长的桌子上摆上几十个盘子,演员从第一个开始转起,到最后一个时第一个盘子已经快停下来了,于是又从头到尾来一遍。单就打点的过程很类似于针式或者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只不过一页结束时又回到了页首。于是就出现了两个较别扭的名词,水平扫描频率(Horizontal frequency)和垂直扫描频率(Vertical frequency),水平频率就是一秒能扫多少行,也被称为行频,垂直频率是一秒能扫多少屏,被称为场频。用场频乘以一屏的行数,自然就是行频。可是在过去,一秒扫多少屏并不如想象的简单。隔行扫描我们知道电影用每秒24帧的速度播放,使我们的人眼可以对物体有连续移动的错觉。电视同样也采用了类似的规格,NTSC(简称N制)的标准规定每秒需要30帧画面,每帧要有525行,在PAL制中规定每帧需要有625行,很明显PAL制比N制内容要多些,所以扫得速度也就慢些,每秒规定要25帧画面。不管什么制式总要每秒能扫出大于24帧才算合格,这要求有很快的速度。但是传统技术使得电视机来不及一次将五六百行的内容都刷新一遍,电子枪扫描到屏幕下面时,上面的内容已经衰减了。于是采用了奇偶行交替的补救办法。第一遍先刷新奇数行,第二遍再刷新偶数行,第三遍在奇数行刚开始衰减时电子枪又杀回来了,重新刷新奇数行,如此反复。这种扫描方式被称为“隔行扫描”(Interlace scan),它一次虽然只能扫描一半屏幕,但毕竟不是上半部或者下半部,而是全屏,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会出现“行闪烁”,画面横向上像栅栏一样有稀疏感。因为实现成本低,效果也不错,所以被电视台广泛采用为电视播出信号,我们看惯了也就习以为常了。隔行CRT统治了将近半个世纪,这个惯性一直延伸到电脑的显示器领域。八卦一下,据说IBM三个字的商标设计灵感就来源于当时的隔行显示器,去看一眼你就知道过去我们在看怎样的电视了。电视机每扫描一遍被称为“一场”,N制每秒要有30帧内容,每帧要扫两场,那么每秒就是60场,所以N制的扫描频率是60HZ。标准的扫描线要求有525行,水平频率是30*525=15750Hz=15.75MHz,DVD只要求N制标准有480行就够了,也就是说真正在电视上显示出来的只有标准扫描线数的92%左右,于是画面就要经过一些计算和修饰,只要前者大于等于后者,显示起来绰绰有余。当然两个数字越接近越不浪费扫描线,过去的VCD只要求有240线,为了配合4:3的比例,画面宽度只有320点,需要经过一些处理才能在电视上“放大”满屏,这个过程使得画面损失了清晰度而变得模糊。逐行扫描顾名思义,逐行扫描(Progressive scan或者Non-interlace scan)一帧不再需要奇偶行两场扫,只需要一行接一行一次完成。其实逐行扫描本身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电视标准制定之初就有过讨论,但在同等技术成本下,电子枪逐行扫描有点“来不及”,扫描频率只有30HZ,闪烁严重,还不如隔行的效果。随着技术的发展,逐行扫描的频率提高了一倍也达到了60HZ,虽然逐行扫描不新鲜,但是能扫这么快的逐行才是新技术。现在的逐行已非隔行可比,这样的速度如果扫描隔行图像,可以比普通隔行多扫一倍的密度,也就是多出一倍的扫描线,也可以在相同扫描线密度下对画面进行逐行的两场扫描,使画面稳定不再闪烁。在密实与稳定之间,逐行可以任选其一。逐行扫描在开始的生产成本很高,一直用在电脑领域,替代了以前的隔行显示器,字体的清晰度大大好转。不过电脑显示器的画面处理复杂程度远非电视可比,有个朋友曾在日立买过一台34寸的电脑显示器,价格在四万元左右,成本甚高。但是逐行在电脑领域的成功还是刺激了电视制造商,他们尝试做出低成本减化的逐行电视机(比如低扫描频率,低精度,高点距等)。我国逐行电脑显示器在九十年代初才开始普及,而逐行电视的普及则是2000年后的事情。所以也可以说逐行扫描是从电脑显示器上衍生出来的电视标准。逐行扫描的电视相对于隔行,内容更加清晰,如果保持60HZ的刷新频率,那么行频可以达到31.5Khz,N制的525条扫描线是一次完成的。当然这是指真正意义上的逐行,如果信号源仍然是隔行信号(比如电视信号),那么就需要一个倍频转换器,实际效果等同于用隔行的方式模拟逐行,将同样的内容奇偶行复制,画面看起来密实了,但画面的真正细节并没有增加,从画质的角度来说,这种逐行被称为假逐行。因此要配合逐行的电视达到最佳效果,需要有逐行的信号源,比如逐行DVD机、电脑显示卡或者数字高清信号。有厂家宣传逐行电视时称为“胶片式的效果”,相比隔行来说倒也不为过。  100HZ与变频这个名词在前两年的电视业非常流行,一问电视必是100HZ逐行。其实这是两个概念混用所致,很难注意到其中有N制与PAL制的区别。逐行电视100HZ与逐行这两种模式是不会同时出现的。100HZ这个数字是来自于PAL制电视。前文说过现在的电视扫描技术提升了一倍,普通PAL制是50HZ的,一帧要扫两场,但是有“行闪烁”,画面不稳定,如果将频率提高一倍成为100HZ,那么行闪烁现象就被有效地控制住了,画面非常稳定,但扫描线还是有稀疏感。换成N制的话,逐行技术使得扫描线加倍,而频率依然保持在60HZ。也就是说,100HZ是PAL制隔行时的频率,而逐行是N制下的显示效果。简单推论是,要逐行就到不了100HZ,要100HZ就到成不了逐行,因此,所谓的逐行电视在PAL下是不能逐行的,这实在不为人所注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流行的电视采用了“变频”的技术,不管是N制还是PAL制,都经过数字芯片的处理,转化成60HZ或者75HZ的逐行。75HZ的逐行显示,其画面的密实度与稳定度已经很是可观,当然和显示器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因为显示器的指示更高。我们普通的电脑逐行显示器一般在下能达到85HZ(扫描频率在够用的情况下不会无缘无故的加大),电视的指标则远远低于此(一般逐行都是以60HZ在显示,部分电视有逻辑优化至75HZ)。分辨率越高屏幕上的点就越多,扫描一遍就越吃力,衰减也越厉害,所以要求有更高的扫描频率。当我们在用电脑显示器时,会看到最低分辨率640*480下,只有60HZ可以使用,这样低的分辨率不需要太快的刷新就可以应付。但如果调到800*600,就会出现72HZ、75HZ、85HZ之类的选择。如果再往高了调,只要你的显示器和显示卡可以承受,理论上二者的值是一起上升的。好的显示卡可以提升至120Hz以上的刷新率,可惜普通的显示器无法承受。所以这些高的参数只有在液晶显示器里才能试试,因为液晶用的显象原理与CRT根本不同,它的刷新率不过是摆摆样子为了与CRT兼容,实际上你选什么频率对它都没有作用。在电脑显示器领域,如果让画面稳定不闪烁,并没有一个特定的不闪频率,而是随着分辨率的提高而提高。如果85HZ在下不闪,那么在下就难说了。而且眼睛因人而异,起初800*600下60HZ被定为稳定不闪的标准,后来根据调查发现有5%的人群对这一刷新频率仍然觉得闪烁,所以国际公认的不闪烁标准调整为800*600的模式下85HZ。电视的技术规格远远小于显示器,一些电视机的广告中称“不闪的才是健康的”这话倒是不假,但100HZ的不闪与逐行是鱼与熊掌的关系,目前电视机在逐行状态下最高只支持到75HZ。逐行电视现在都开始支持VGA接口,VGA的分辨率当然越高越好,如果有电视总在强调不闪和高频,其价格又是主流的话,有可能它支持的分辨率很低。高清电视的P与I高清数字电视是新一代电视标准,这回的催生婆不是美国的电影大亨了,而是日本的电视网。高清电视的最佳收视效果需要电视台信号与电视机的共同工作,我国号称2005年试播,2010年普及,大大小小那么多电视台要更换设备,无数家庭要更换电视机,想想就头疼,真是耗大的工程。影业公司目前不会明确表态去支持一种电视规格,他们在观望下一代的光贮标准,虽然新一代DVD的战火已经燃起,但现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主机怎么放碟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