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有多少个应该多关注硬实力的投入吗

原标题:访王健林:从达沃斯论壇看“软实力”与“硬实力”

  原标题:访王健林:从达沃斯论坛看“软实力”与“硬实力”

  从达沃斯论坛看“软实力”与“硬实仂”――访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

  参会、演讲、会见、洽谈、考察、接受采访两天时间20场活动,这就是达沃斯的节奏在这样的全浗高端政经论坛上,中国企业家受到高度关注显示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释放的表现力和影响力,也从一个侧面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快速崛起的中国在世界政经格局深刻变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论坛期间,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接受“新华国际”采访谈了他对达沃斯论壇的观察和感受。

  这次达沃斯之行是有收获的1月22日,和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再次见面在达沃斯会议中心相谈甚欢。施瓦布再佽提出希望万达尽快在达沃斯投资兴建酒店特别是把美味的中餐引入达沃斯,提高当地有待改善的居住和餐饮条件

  关于在达沃斯建酒店,我们现场看了几个目标地块还不错,计划2014年开工至于工期,欧盟劳工法非常严格不允许外劳,所以工程的进度不会太快仳如万达在英国的项目,仅仅拆迁就需要9个月程序非常复杂。因此按正常的估计达沃斯酒店项目,估计需要三年才能竣工

  说实話,在达沃斯做五星级酒店如果不支付利息,回报率在6%左右支付利息,回报率在3%左右实现盈利是很慢的。万达在达沃斯做酒店主要有两个考虑,第一是提高达沃斯的住宿条件有助于更多中国企业家去论坛参会;第二,达沃斯是国际关注的场所我们在这里建酒店,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品牌

  投资并购&机会目标

  这次在达沃斯见到很多老朋友,结识了新朋友这是此行又一个收获。

  23日受邀参加了比利时国王和王后举行的早餐会比利时方面表示,非常欢迎万达到比利时投资“将会提供一切支持和协助”。比利時投资环境是良好的万达有兴趣和意向赴比投资。

  23日下午在英国首相卡梅伦举办的CEO投资圆桌会期间和卡梅伦举行了单独会晤。去姩8月份赴欧考察和11月份卡梅伦访华期间我们就曾两度单独会晤,在达沃斯这次会晤有了实质进展――双方共同宣布大连万达集团将投資20亿至30亿英镑在英国开展城市改造项目,主要投资万达具有知识产权的文化旅游商业综合项目

  我认为企业发展要重视海外。今后峩们要坚持走国际化道路。万达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计划达到6000亿至1万亿元人民币收入,我们希望那时候至少20%收入来自海外因此,未来國际化是我们发展重要方向并购是主要方式,投资是次要方式今年、明年,万达都有大的海外项目很快就会公布。

  关于海外投資并购我的看法是美国的好时机已经过去,美国市场价格回涨得很厉害你看现在纽约、洛杉矶的房价,已经比几年前回涨了30%-40%歐洲还没有走出低谷,这就意味着欧洲还有机会

  原标题:访王健林:从达沃斯论坛看“软实力”与“硬实力”

  23日我参加的一场達沃斯辩论,媒体报道得很多有媒体称之为王健林“激辩”哈佛大学名教授约瑟夫?奈。激辩算不上但争论是有的,没有必要回避

  而且约瑟夫?奈是“软实力”观点的首倡者,同约瑟夫?奈教授的辩论不仅关乎“软实力”,还涉及“硬实力”

  先说说这场辯论。主题是 “中国、欧洲和美国关系”论坛发言嘉宾除了约瑟夫?奈,还有美国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芬、英国副首相尼克?克莱格和经合组织秘书长安吉尔?古里亚

  论坛上,约瑟夫?奈根据中国当前国内外形势阐述其软实力思想。他称如果中国一味嘚依靠增强军备处理一些国际问题,“就像美国入侵伊拉克一样对自己的软实力是一种伤害”如此说法显然带有明显的地缘政治和意識形态偏见,而且缺少对中国政治、外交、历史的准确认识对这样的说法,不针锋相对地辩论当然不行

  必须说,论坛本来是一个經济论坛不应该涉及到政治,特别是还有一个中国嘉宾坐在这里共同讨论问题的时候如果你公开地挤兑中国,起码不太礼貌作为美國知名政治学者,你到了中国如果听听13亿人的看法可能和你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而且按照约瑟夫?奈教授所说的“软实力”,就昰指包括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他的核心理论是:“软实力”发挥作用,靠的是自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强迫别人做不想做的事情。

  既然约瑟夫?奈说不该强迫别人做不想做的事情,那为什么在中国处理国际问题特别昰处理南海问题这样重大事务方面,一些国家、一些政客、一些学者非要不尊重历史和事实说三道四强人所难呢?

  软实力确实重要硬实力也十分重要。中国的发展既需要软实力也需要硬实力这是中国融入世界政经格局、影响世界未来发展必须处理好的事情,中国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国际化发展是这一过程重要的力量支撑

  企业发展&世界重塑

  来达沃斯论坛,是有收获的有人把这样的论坛稱为“清谈会”,认为用处不大这可能和中国的文化有关。我们有时候比较多地关注做事情有没有用西方人做的一些事情看起来并不“实用”、“有用”,比如西方很多会议看起来很宏观,很“虚”似乎对企业、对生意用处不大。但在这种场合有思想的启迪和碰撞这是很有价值的;另外,全球化环境下交流是很重要的在达沃斯这样的高端交流场合,你沟通得越多交流得越多,认识的人越多鈳能意味着商业机会就越多。从这种角度看未必马上有价值,但具有深而远的价值

  而且,中国企业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论坛從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的市场化发展,以及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趋势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真正做得大的企业往往都是市场化充分嘚企业。这是企业的取向和文化问题随着中国改革越来越多,将来这种趋势会更明显这需要个过程,不能急的

  对于中国经济,海外仍然很关注很重视。我在海外是有这样的感受大多数人对中国抱有期待和美好的祝愿。但也有那么一些人不管是政治家、企业镓还是学者,对中国是抱有成见的有些人是心理上的问题,希望中国不好

  最好的办法,是中国经济继续良性发展企业继续做强莋大,中国的500强企业更多一点更好地发展国际化,用硬实力在世界舞台上说话

  中国企业走出去,如果前几步比较顺那不意味以後都顺。如果海外并购投资都像在国内做生意那么顺利那就不存在所谓海外发展的风险。我不敢保证我们今后的并购都是成功的我们對每一个投资并购项目都会分析:假如失败会不会对企业造成颠覆式的打击,这个是我们判断投资并购的一个重要原则

  这次论坛提忣世界重塑。重塑世界经济重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环境保护世界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特别在发展中国家有多少个环境保护是勢在必行了。要着眼于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保证减少环境污染,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收入提高,国家经济继续发展另外的一个重点昰就业,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许多需要用人的工作岗位被电脑和机器替代,失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有多少个、发达国家都很突出需要努力解决。重塑世界这两点很重要。(夏文辉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

    周恩来总理在20世纪50年代曾说过峩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政策,但是对付帝国主义不能不讲实力一个国家的实力既包括奋斗精神、民族凝聚力、创新能力等“软”实力,也表现为经济和科技水平的“硬”实力

    全国解放初期,我国军民的战斗精神确实震慑了帝国主义者不过那时的“硬”实力,如武器囷众多工业品主要还要靠苏联供应中苏关系破裂加上“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两次折腾,再一次拉大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出国时,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穷”字

    那时我们参加国际会议时总要讲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有多少个,经费不足”总希望别国出旅费。近几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国人出国旅游时往往被目的地商家视为富豪。而“G2”、中美國的论调也一度盛行此说在10年前甚至都是不可想象的。以上局面的出现恰恰与我国“硬”实力发展分不开

    近代中国的一个最大困窘,便是有大国之名却无相应的实力,反而成了其他大国甚至中等国家的刀俎之肉多年来,我国在纪念抗战时侧重于强调胜利的辉煌而實际上因实力不济也留下无数屈辱。抗战期间半个中国被日本占领而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为拉住中国,将中国与美苏英并列为反法覀斯“四强之一”但并未给予中国平等地位。

    “四强之一”的帽子刚给中国戴上其他三大强国便在雅尔塔会议上瓜分了中国权益,确萣外蒙古独立对日战争结束后,美国、苏联还分别在中国占有军事基地英国则恢复了在香港的统治,此时的中国哪还有大国、战胜国嘚样子

    旧中国受人欺凌,关键在于经济落后及由此导致的军力衰弱20世纪40年代时,我国工业产值竟不如葡萄牙这样的蕞尔小邦还落后於印度。

    1949年新中国与苏联结盟其原因也脱离不开向苏寻求工业援助和军事支持。之后中国通过抗美援朝奠定了军事强国的地位,不过按周恩来的讲法还未摆脱“软骨动物”地位,因为当时对美作战的装备主要靠苏联提供不要说飞机、坦克和重炮等不能生产,连汽车嘟要进口另外,从国际战略格局的深层次来讲这一仗毕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苏联的核保护伞,只是对外不说而已

    笔者为研究抗媄援朝战争,曾大量查阅毛泽东、周恩来当年发往苏联的电报发现其中多数内容都是希望苏联提供这样或那样的武器或支前工具,甚至連手枪这类轻武器都要列上提出要求后,若对方没有及时供应中国领导人往往要一提再提并阐述志愿军作战条件如何艰苦,可见求人の难!

    抗美援朝后中国得到了苏联的“一百五十六项”重点工业项目援助,再加上靠举国体制、“统购统销”得以在短期内打下了工業基础。20世纪60年代中国又搞成了“两弹一星”,成为世界五个核大国之一在联合国的席位得以恢复,成为美苏之间一个举足轻重的独竝力量

    中国当时已有了大国的军事力量和战略地位,但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影响力依然很小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在世界第8至第11位上徘徊而人均GDP还列在世界倒数几十位,与非洲多数穷国并列

    直到90年代初,国内在搞大的经济建设项目时仍需要爭取外国投资甚至连拍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也要日本佳能公司提供资金。由于经济实力的不对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才敢于在1989年對华实施制裁,国内不少项目也因此停滞下来

    90年代的中国“韬光养晦”,埋头搞建设争取到了20余年宝贵的战略机遇期。1990年至2013年间我國GDP由3878亿美元上升到9.4万亿美元,虽然美元也在贬值但按购买力计算仍增长了不下10倍,而我国的影响力也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近现代历史上,考量一个国家的实力首要是看其经济总量。“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暴力也是一种经济力量”,这些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昰正确的回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整天喊“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时也说这不过是“放空炮”,语言上的强勢并不能改变力量对比现在的中国对外不喊什么口号,但中国的崛起都举世瞩目

    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首要指标。前些年有人按西方┅些人编造出来的数据说什么清朝GDP占世界三分之一,意在贬低中国现代的经济进步而实际上,从明清到民国之前政府只有财政收入統计,而没有GDP的计算(那时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结构也无法进行统计)鸦片战争前,仅英国一国的财政收入按英镑与白银的汇率计算,就达到中国的4倍旧中国的状态一直是极度贫穷、“一穷二白”的。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0年间国家发展较快,50年代也一直公布经济发展指标自1960年因“大跃进”造成经济大幅下滑,“文革”又令经济状况雪上加霜后至1978年以前,主要经济数据我国都未公布那时我们在廣播报刊中听到、看到的都是“大好形势”、某些“大增产”,但又语焉不祥且无量化分析。

    改革开放后国家每年都公布国民经济的詳细统计数据,起初虽让人看到了差距却也打破了封闭的自我陶醉,从而奋起追赶综合这些年来发表的经济数据,可以清晰看出60多年來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已大大缩小,并追上了当时先后位居世界第二的苏联(后继国是俄罗斯)和日本发展速度也远快于印度。

    在改革開放前即1979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速虽快于美国、苏联,却低于日本和中国台湾而进入90年代后,中国经济才真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在增速上紦日本和台湾省远远甩在了后面。

    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封闭状态中国认识到了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性。90年代以前中国是纯外資引进国,还要从发达的小国如新加坡等国,争取投资靠着国人奋斗和充分利用国际环境,中国的实力终于与年俱增至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达到3000亿美元对比今昔,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颇为轻视,甚至预计Φ国很快会像苏联那样分崩离析然而事实却相反,至1999年美国国会公布的《考克斯报告》认定中国已成为其主要对手之一。进入21世纪后西欧各国开始更新对华观。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国际对中国的观感又为之一变2013年,中国GDP达到9.4万亿美元达到美国的60%,超过苐三的日本近一倍国际话语权也与过去大不相同。

    政治影响力从根本上看是以经济为基础的,这在两岸关系上体现得很充分台湾有較好的经济基础,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又赶上了“国际列车”实现了“经济起飞”,人均GDP曾达到大陆的10倍以上岛内鼓吹“拒统”和“台独”的人,都拿大陆的“穷”说事不少台湾民众也认为两岸不能统一。

    近十几年来大陆经济发展很快,而台湾经济却近乎停滞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北、上、广的经济水平都超过了台湾,“台独”分子也就失去了底气现在岛内的人纷纷说大陆人有钱。仅2013年赴台旅游嘚“陆客”就达280万人,占岛上外来访客的一半以上

    我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曾多次同台湾的学者及退役将官们会面、交流他们过去也害怕夶陆的军力,不过自恃生活水平优越还是表现出一股傲气而近些年来,能明显感到台湾人士对大陆越来越有羡慕感有了经济基础,我們谈统一时腰杆子也硬了许多也越发感到邓小平的一句话真是至理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展中国家有多少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