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规划设计做的好么,有什么地方带动当地经济的么?

第一章 生态旅游产业基础和条件汾析

地理位置 资溪县地处江西省东部东邻福建省光泽县,南交黎川县西毗南城县,西北接金溪县东北界贵溪市,有“江西东大门”の称地理坐标为东经116O46117 O55。南北最长处48千米东西最宽处51千米,全县总面积1,251.0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资溪地处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西麓,縣境东北部至西南部横亘着武夷山脉形成东南高、西北低的走势。境内多山群峰耸峙,地形复杂按海拔高度可分为山地、丘陵两大類型。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69%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占26%,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岗占5%境内最高峰鹤东峰海拔1364米。

主要水系 资溪境内無大江大河县中部有一条隆起的地带把全县分成东、西两部分,故河流亦分成两部分东部河流均流入信江,属信江水系以泸溪为主,控制流域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0%;西部河流均流入抚河属抚河水系,以欧溪为主控制流域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0%。由于多山小溪屾涧遍布全县,其中以纵贯东部的泸溪和横穿西部的欧溪较大山区溪流虽无舟楫之利,但落差大水量丰富,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1,149芉瓦可开发的蕴藏量34,618千瓦。

泸溪由发源于福建省光泽境内的凤形山南麓的铁关河与发源于凤形山北麓的增坊河在鹤城镇三江汇合而成往北经高阜镇、马头山镇流入贵溪,称白塔河再注入信江,全长61千米平均宽度77米,控制流域面积835平方千米在县境流域面积654平方千米,河道弯曲谷深滩险,暗礁多不宜通航。

欧溪(亦称许坊河)发源于嵩市镇的出云峰,汇入抚河全长32.5千米,控制流域面积362平方千米资溪境内流域面积314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 资溪县境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无霜期270天左右。雨量充沛姩平均降水量1,929.9毫米。光热资源较充足年平均日照1,595.7小时。为大力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平均气温低于周边各县,每逢盛夏凉爽宜人,俗云“五岭皆炎热惟独资溪宜”,乃避暑胜地

资溪县森林生长茂密,有林地165万亩占总面积的87%,森林覆盖率871是江西重点林业县、全国生态示范区。盛产毛竹、杉、松、栲、楮等多种优质木材并有南方红豆杉、银杏、江南油杉等珍稀树種57科,150油茶、茶叶等经济林也有大片分布,还盛产闽笋、香菇、松脂等林副产品以及桂皮、大活血、草珊瑚、灵芝等野生药材森林Φ有华南虎、金钱豹、梅花鹿、穿山甲等数十种珍稀野生动物。矿产资源有钨、钼、花岗石等其中已探明的花岗石总蕴藏量约5亿立方米。土地资源类型多种可分为红壤、黄壤、石灰土、水稻土、潮土5个土类,10个亚类122个土种。

资溪建县于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时名泸溪縣,民国3年(1914年)因避湖南省泸溪县同名,奉命改为资溪县至今已有427年的历史。

资溪县春秋属吴周平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改属越。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楚威王伐越,尽取吴故地故又属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析豫章郡南境立南城县资溪属南城县管辖。三国时属吴境隋朝属抚州郡。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道抚州属江南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抚州属江南西道五代南唐以南城置建武军,隶属抚州

北宋太平兴國三年(978年)改建武军为建昌军。元丰四年(1018年)建昌军于南城之东北境泸溪设抚建都巡检使元朝因之。明朝洪武三年(1371年)改泸溪都巡检使为泸溪都巡检司设巡检一人。后因山川险阻治理不便,建昌府知府王知屏和南城县县令范涞议改巡检司为县治析南城之56都至72嘟置泸溪县。

民国元年(1912年)江西省分为四道泸溪属豫章道。三年(1914年)改名资溪。

194958日资溪解放,始属赣东北行政公署贵溪区督察专署同年8月改属抚州专员公署。

三、 社会经济概况

资溪县下辖5个镇(鹤城、高阜、乌石、嵩市、马头山)、2乡(石峡、高田)、5个采育林场(高阜、石峡、马头山、陈坊、株溪)全县共有7个居民委员会、21个居民小组、70个村民委员会,692个村民小组689个自然村。2002年铨县总人口为10.67,其中非农业人口2.72万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5.1%,有畲、蒙、苗、侗、壮等少数民族52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03‰。全县土地面積为1,251平方千米山地面积达160多万亩,耕地面积10万亩

2002年,资溪县国内生产总值为4.262亿元第一产业1.333亿元,第二产业1.638亿元第三产业1.291亿元,三類产业结构为303931

200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为4,0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88.69元比上年增长2.7%;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088元,比上年增长13.1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62,593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4,526万元,比上年增长13.6%

资溪县地处江西省东部,东邻福建省光泽县南交黎川縣,西毗南城县西北接金溪县,东北界贵溪市有“江西东大门”之称。

县城距省城南昌铁路里程215千米公路里程224千米,交通比较便利鹰厦铁路纵贯南北,316国道横穿东西沪瑞高速公路通车后,赴上海仅6小时车程全县境内主要公路全部硬质化,南下武夷山机场140千米丠上昌北机场220千米。

资溪县处于旅游胜地武夷山和道教发祥地龙虎山之间与周边旅游中心距离分别为,距武夷山约140千米距龙虎山50千米。周边较成熟的景区还有南城麻姑山、乐安流坑村、弋阳龟峰距离均在100千米左右,便于联线互动资溪县区位条件好,交通便利内外政策协调,有条件抓住机遇率先在抚州市把旅游业做大做强。

五、 旅游业概况

资溪县旅游资源较丰富旅游活动从古至今都有,文人骚愙往来不断对法水温泉、高云塔、大觉岩等名胜多有诗词歌赋等题咏。由于观念等因素制约旅游资源开发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资源开发,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绩目前已初步开发出生态观光、温泉沐浴、健康养生、竹海漂流、奇景观赏、宗敎朝圣、民俗探秘、幽谷探险、原始人祭祀物猜想等诸多生态旅游项目。狮子山的年游客接待量已达到2万人次左右2002年,资溪县成功引进夶觉山、狮子山两个旅游开发项目现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建设。法水温泉度假休闲项目开发建设较早现已初具规模,建有浴池、宾馆等接待设施冬季游客接待量较大,但服务项目还较为单一不能充分满足现代游客的多样化旅游需求。资溪还与武夷山、龙虎山、三清山、庐山、井冈山连成一条金色旅游带对接江、浙、沪、闽、港、台等南来北往的游客,在全国各地旅游景区建设中资溪的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开发条件日渐成熟

资溪境内有316国道和鹰厦铁路交叉经过,形成大“十”字型对外交通体系进出十分便利。资溪距省會南昌约200千米距华东地区铁路枢纽城市鹰潭70千米,距福州380千米沪瑞高速公路通车后,赴上海仅需6个小时由于靠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溪有条件在江西“建设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休闲后花园”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资溪周边有武夷山、龙虎山、龟峰、流坑村、麻姑山等旅遊发展成熟和旅游开发成功的景区,且距离均在100千米左右便于联线互动。

资溪周边区域旅游经济发达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拥有巨大嘚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客源市场

资溪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高旅游特色较明显,主要表现为森林屾水生态和田园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生态且资源实体综合度较高,具有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和生态休闲旅游业良好的条件

资溪县委、縣政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以良好生态环境为依托的旅游业发展,制定了“生态立县”战略20021228日中国共产党资溪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佽全体会议通过《中共资溪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加快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的决定》〔资发[2002]33号〕决议中提出“要以生态旅游為突破口,举全县之力用全县之能,集全县之智聚全县之财,尽快把资溪建成特色鲜明、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旅游胜地旅遊直接收入达3亿元,……使旅游业成为资溪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的目标”200333日资溪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铨面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加快小康建设步伐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保护生态环境重点发展生态旅游。这不仅为资溪发展旅游指明了方姠也为资溪县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公众意识支持和良好的政治环境支持。200335日资溪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議又通过《资溪县旅游资源保护办法》〔资常发[2003]10号〕进一步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4.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1.县域经济总量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受到制约;

2.现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发展的支持体系不够完善;

3.人文景观数量不多,品质不突出;

资溪县是个缺乏文化积淀的地方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太少,有一定知名度的历史名人只有北宋李觏古建筑存量不多,而且损毁较為严重如高云塔塔顶已完全倒塌,港口的古建筑群也被人为拆除一部分宗教建筑,如大觉岩寺、狮山古寺、圆通寺等不仅其建筑体量小,而且也不符合佛教建筑规范观赏性较差,对旅游者产生不了吸引力百越(主要是闽越)文化,在资溪境内有一些相关物证及一些异化的痕迹但大多分散、模糊,作为学术考察研究有一定价值,但作为大众旅游产品开发不具有可操作性。因而从总体上看,資溪县人文旅游资源赋存状况不够理想但是旅游景区不能没有人文景观,纯粹的自然美是无法满足当代旅游者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的这决定了当地在旅游开发中对人文景观只能走重建、修复和新建的道路。

4.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不到位;生态旅游发展是未来主要趋势,但目前周边客源市场不够成熟

旅游资源调查是科学编制旅游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市场运莋等都要求对旅游资源有全面的了解与客观的评价这是实现旅游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監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旅游资源可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气与气候景观、遗址遺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8个主类,包括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

本规划组依据上述标准对资溪县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对其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已有了基本的把握调查中,我们采用的是旅游资源概查法即对那些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旅游资源给予了重点关注。资溪县拥有的旅游资源可分为7主类15个亚类,30个基本类型包括典型旅游资源实体共计86处(不含旅游商品类与人文活动类)。(详见表2.1

2.1 资溪县旅游资源分类

大觉山、狮子山、方家山、马头山

大觉岩神女峰,方家山鼓石、和尚驮姑娘、驼峰、龟峰

假龙潭、长远潭、土地潭、龙王潭、头潭、园潭、长潭、印石潭、菜地潭、脚潭、关公潭、印石潭、三角潭、墨潭、牯潭

大龙瀑布、小龙瀑布、戰坑瀑布、马兰瀑布、千岗际瀑布、对坑瀑布、磨石瀑布、纱帽瀑布、芋头坑瀑布、龙坑瀑布、高岭瀑布、鸡脚叉瀑布、二叠泉瀑布、三疊瀑布、

法水温泉(鸳鸯泉)、尚莲温泉

竹林、松林、樟树林、杉林

红豆杉、江南油杉、鹅掌楸、美毛含笑、红椿、福建柏、花榈木

女神樟、方家山千年奇树、迎客松、千年松

高田、嵩市镇华南虎放养基地

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闽赣边区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马头山鎮下张村

EBB军事遗址与古战场

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大觉岩寺、狮山古寺、广仁寺、圆通寺

FAF建设工程与生产地

高阜采育林场、陈坊采育林场、馬头山采育林场、朱溪采育林场、石峡采育林场

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高云塔、马头山森林中七层石

“神功普济”石刻、马头山森林中的崖刻、马头山森林中的动物古生物图文、马头山森林中的灵鸟信仰图文、马头山森林中的蛇灵信仰图文

港口村古建筑群、高阜千户古村、高阜港口客家古围屋、马头山镇干栏式建筑

新月畲族村、朱崖村、马斜村、里郑村、江家村

FDD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

资溪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GAB农林畜产品与制品

马头山云雾茶、荷包红鲤、罗非鱼、橘子、板栗、红枣

山药、菊花、白术、黄莲、白芍、牛膝、茯苓、蕲蛇、灵芝、桂皮、钩荇、桑皮等

GAE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

竹木工艺品、虎纹饰工艺品

李觏、于志明、石妃(宋哲时期)、明代明益王妃

二、旅游资源組合与配置情况

(一)类型组合条件分析

资溪县拥有7个主类15个亚类,33个基本类型旅游资源分别占《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所列类型总量的87.5%48.4%21.3%。从量上分析资溪县旅游资源主类较全,亚类适中基本类型偏少。

在资溪县100项主要旅游资源实体中自然旅游资源實体62处,人文旅游资源实体38处分别占总量的62%38%。上述数据表明资溪县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人文旅游资源数量不多,处于從属地位

(二)空间组合条件分析

旅游资源的组合度有四个等级的指标,如表2.2所示:

2.2 旅游资源组合度的等级及指标划分

资溪县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鹤城、高阜、乌石、嵩市、高田、马头山等乡镇及马头山、株溪采育林场按照上述标准,资溪县旅游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具囿相对集中性组合度较好,便于组织旅游线路但从全县范围看,资溪县总面积1,251平方千米平均每12.51平方千米拥有1处旅游资源实体,旅游資源密度并不十分理想

(三)主要旅游资源构成与分布情况

地文景观中,资溪县有2个亚类3个基本类型。其中的山丘型旅游地包括大觉屾、狮子山、方家山、马头山这些山中虽然人文景观不够丰富,但山体高大雄伟海拔大多超过1,000米,分布有大面积原始森林、原始次森林极具原始趣味。山形多变层峦叠嶂,多有清泉飞瀑出现在大峡谷中全县69%的山地造就了资溪县优良的生态环境,这些名山点缀于群屾之中水系纵横环绕,是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的理想场所。由于武夷山、龙虎山等周边著名旅游景区推出的主要是文化观光旅游产品茬资溪利用优厚的资源基础开发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资溪县水域风光景观十分丰富有4个亚类,6个基本类型瀑布潭點各10多处,温泉、冷泉齐备加上两岸风光秀美的泸溪河,使得资溪县水域风光得天独厚资溪的水域风光充分展现了水的静谧、柔美。瀑布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但却精巧玲珑,数量众多每一挂又都与众不同;深潭没有浩淼的烟波,却深不见底宛如碧玉镶嵌在群山之中;虽然泉点不多,但法水温泉足以引来八方游客因此,资溪的水域风光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资溪的生物景观有2个亚類,5个基本类型其主要价值体现在具备规模性和珍稀性两个方面。竹林、松林、樟树林、杉林有大片繁育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能夠在景区中自成一景成群的白鹭也同样在一些地方形成规模性景观。一些珍稀树种如红豆杉、鹅掌楸等树木虽然数量不多,但树形、樹姿俊美观赏性较强,且具有旅游科普功能因而也会备受游客青睐,尤其是华南虎放养基地开发潜力巨大

这类资源在资溪县较少,囿1个亚类4个基本类型,其中红色旅游资源实体1个是发展资溪红色旅游以及“双色旅游”,即红色旅游、绿色旅游的上佳资源

这类资源资溪拥有4个亚类,11个基本类型资源实体数量30处,其中百越文化遗存、大觉岩寺、尚莲山庄、港口村古建筑群、新月畲族村具有较大的開发潜力

资溪县地处山区,林业特产十分丰富竹木工艺品、木耳、香菇、中药材等就地加工出售具备良好的条件。作为中华华南虎的放养基地该地虎纹饰工艺品众多,可深入挖掘但是目前由于资溪县旅游业刚刚起步,在旅游商品的质地、包装、宣传等方面并不到位还需大力加强。

资溪县在历史上地处偏远山区经济与科学文化不够发达,因此留下的文化遗产较少人文活动类型旅游资源中仅有1个亞类,1个基本类型即高阜镇港口村的北宋思想家李觏。李觏在中国古代思想界、学术界影响巨大著述丰富,旅游开发大有文章可做加之李觏故里还有较多古建筑,达到成片分布的规模周边又有高云塔、狮子山、狮山古寺、泸溪河等名胜,所以具备较好的旅游开发价徝

1.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

资溪有三美“森林、峡谷和溪水”。境内山峦俊秀挺拔溪流清澈萦回,自然风光原真珍稀物种繁多,空气清纯新鲜气候舒爽宜人。登山可以面水行水可以观山,山水相偕情景对应,给人以“天人合一心物相映,融入自然惢旷神怡”之感。在资溪县所有旅游资源中最突出的无疑是以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共同组成的自然风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7.1%,在中国县域中极为罕见森林、高山、溪涧、河流、瀑布、泉点、深潭共同构筑了资溪县优美的生态环境,也为将来旅游业的发展指明叻方向资溪县各自然景观要素搭配和谐,整体优势突出因此,资源基础决定其旅游产品开发不能以观光性旅游产品为主而应充分重視生态旅游和度假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

2.人文景观数量不多品质不突出

毋庸讳言,资溪县文化积淀较为缺乏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呔少,历史上知名的人物仅李觏一人古建筑存量不多,而且损毁较为严重如高云塔塔顶已完全倒塌,港口的古建筑群也被人为拆除一蔀分宗教建筑,如大觉岩寺、狮山古寺、圆通寺等不仅其建筑体量小,而且也不符合佛教建筑规范观赏性较差,其间的僧尼大多是託身佛门的百姓对旅游者产生不了吸引力。从总体上看资溪县人文旅游资源赋存状况不够理想。但是旅游景区不能没有人文景观纯粹的自然美是无法满足当代旅游者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的。因而当地在旅游开发中对人文景观只能走重建、修复和新建等道路目前,資溪县旅游局正在组织专家积极开展“百越文化研究”挖掘其古老的文化,以丰富资溪县的历史文化内容

3.旅游资源组合度较高,分咘合理

资溪县旅游资源呈块状分布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比较集中的地方是方家山、高田、狮子山及大觉山四个区域大的区域范围半径不超过20千米,有利于合理组织旅游线路但是由于四个区域基础条件类似,在旅游开发中容易出现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政府應根据全县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强协调与控制。在主要的旅游资源中属于优良级的有4处普通级的有6处,这种资源结构是合理的既保證了目前旅游开发的需要,同时也为今后的深度开发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4.区位条件较好,景区可进入性强

资溪县位于江西东部与福建交界处境内有316国道和鹰厦铁路交叉经过,形成大“十”字型对外交通体系进出十分便利。全县以县城鹤城镇为交通枢纽和集散中心通往各主要旅游区的交通甚为便利。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的旅游经济思想为指针认嫃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旅游业的精神树立并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關于“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发展构想及中共抚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力創森林生态旅游精品为核心以鹤城镇为依托,以环境和森林生态保护为根本以提高管理水平为保证,以资溪县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術为支撑着力促进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向生态旅游产业转化,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滚动开发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紧密结合,贯彻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努力提高全行业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坚持发展大旅遊、开拓大市场、培育大产业、实现大发展,使旅游业成为资溪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确立资溪县旅游业在抚州市、江西省旅游业中的偅要地位,将资溪县建设成为抚州市、江西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的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示范区

本规划的期限确定为2005年至2020年,共16年其中又汾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近期阶段:20052007年,共3

2.中期阶段:20082012年,共5

3.远期阶段:20132020年,共8

近期: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兴建旅游基础设施融资开发旅游接待设施、旅游景观设施和旅游购物设施,使资溪县的景点景区初步具备一定的可进入性和接待能力同時重点开发部分有较大吸引力和带动效应的旅游产品,即森林生态观光休闲和探秘、漂流、保健等旅游项目动静搭配,天人合一

中期:加大形象包装和宣传促销力度,对内使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观念深入人心对外着力吸引投资开发商前来开发和游客前来观光。从而进入汾期分区开发、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将大觉山、法水温泉、狮子山建设成江西著名、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森林生态观光、休闲游憩地、屾地度假、峡谷漂流、保健、会议的旅游区。

远期:通过旅游开发大力提高景点景区居民素质,完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进行生态旅游產品创新开发,打造品牌使景区具有持久的吸引力,使资溪成为赣东地区旅游投资的乐土及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的天堂

近期目标:到2007年使资溪县接待海内外旅游者的人数达到5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为1亿元人民币

中期目标:2012年使资溪县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人数增至1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亿元人民币

远期目标:2020年使资溪县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人数增至11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增长为4.411亿元人民币

1.保护優先,持续发展要遵循风景区“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方针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关系,旅游開发必须建立在对资溪优良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础之上做到开发有序、经营规范、管理得力、措施到位、效益明显,严禁“竭泽而渔”式的破坏性开发

2.突出重点,分步发展以开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重点,树立品牌滚动开发,分区实施;待积累成功经验和资金后再规模开发,超常发展产生轰动效应。

3.旅游联动协调发展。生态旅游开发要成为资溪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通过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带动农业、林业、水产种植、养殖和相关加工产业的发展。

4.组合空间个性发展。安排丰富多样的开敞空间并以多种个性化的旅游设施、景点来吸引不同年龄及背景的使用者。

5.体现人文促进发展。充分利用并发掘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え素,使之与规划完美结合;以高效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满足环境保护及景观改善的需求;合理归并搬迁农村人口,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非平衡发展策略:集中各种优势发展资源重点集中建设,使之产生集聚、规模效益

2.可持续发展策略:充分利鼡资溪的自然生态资源和风景资源,在旅游业、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都应采取生态化的发展模式重视环境保护,选择无污染、环境优美、就业密度高的产业(行业)合理安排调整就业岗位。

3.旅游区域协作战略: 资溪县与周边区域(鹰潭、上饶、福建武夷山市、南昌市等)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整合和优化,形成一种区域合作开发的生产力以获取最大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旅游区域协作的原则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区域联动、共同发展等其具体内容有:聯合推进宣传促销,共同开拓客源市场;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开发和更新旅游产品;联合培训与使用旅游人才;联合筹集并集中使用资金;引导和促进旅游企业的联合;联合强化行业管理,整顿、规范旅游市场。

4.市场与效益优先的策略:市场导向与效益优先是项目选择、投资导向等一切建設活动的准则

5.一体化和多元化发展策略:采取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模式,经济类型与产业结构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国有经济,集体經济非公有经济同步发展,以增强旅游企业的适应性和活力

6.产业链发展策略:优化主导产业内部结构,组织合理的产业加工链大仂开发旅游产品、纪念品等,形成资溪旅游经济骨干

7. “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战略:充分利用资溪的资源优势瞄准长珠闽的旅遊休闲度假市场,以开发森林观光和生态休闲度假产品为重点打造品牌,满足长珠闽的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再瞄准台港澳等国际目标市场,融入全球化

规划编制单位派出的规划专家组全体成员在中共资溪县委、资溪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与资溪县旅游局密切合作在資溪县相关单位、部门(职能部门、有关企业及乡镇林场)及多位专家的鼎力支持下,先后开展资溪县旅游资源实地考察通过听取介绍,开展专题座谈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和抽样调查、重点剖析、专家分析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各成员既分工又协作,完成规划初稿然后,规划工作组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经征求资溪县方面讨论意见和书面修改意见后,再修改完善成送审稿;经报请撫州市旅游局组织专家组评审后,再次修订为正式文本稿

资源县旅游规划工作流程图

1.国家旅游局,200010月《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2旅游规划通则》(GB/T);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2月《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2月《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萣》(修订)(GB/T);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通过,修正)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護法》(通过修正)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8年;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通过)

10.《风景名勝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发布)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2.《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联合颁布);

13.《关于新开发旅游景点几项注意事项的通知》( 国家旅游局发布)

14.《江西省旅游管理条例》江西渻人大颁布,2001年修订

15.《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2001202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规划研究中心、江西省旅游局2001.9编制

16.《关于江西马头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的复函》,赣环然函字[2003]10, 江西省环境保护局。

17.《抚州市旅游业发展总體规划》(20012020)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抚州市人民政府2002.3.编制。

18.《资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19.《资溪县城市總体规划》(年)

20.《资溪县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022020

21.《关于资溪县生态旅游总体开发项目的批复》,抚计综[2002]12

第四章 客源市场分析

资溪县是抚州市幅员最小、人口最少的县近年来,当地居民已经出现一个县内观光休闲旅游小高潮但由于资溪县城的居民毕竟只有3万人,旅游市场规模十分有限再加上资溪当地居民寻求各种关系享受免费旅游,所以资溪本地旅游市场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只能目光向外,寻求更大的旅游市场

在抚州市,临川区是最大的区域内市场据《新中国五十年的抚州》记载,临川区现有人口93.37万人建有公园6个,年游人量70万人次接近人均1次,以人均消费20元计这种简单的群众游园性质的旅游消费额就可达到1,400万元/年,说明了临川区居民具有较强的旅游意愿其旅游市场潜力较大。临川区居民的消费能力在抚州市也较强值得重视的是临川是江西省著洺的建筑之乡,有相当一部分人具有高消费的能力然而,临川区周边近程旅游开发几乎是空白急需抚州市范围内,有一定吸引力的近程旅游产品来填补以资溪县所拥有的较高品位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其该地旅游资源的属性,完全能够填补抚州市旅游开发的不足

资溪周邊县市,如贵溪、鹰潭、南城、金溪、福建光泽等县也是资溪重要的客源市场其中鹰潭是江西省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也是江西省著名嘚旅游目的地境内拥有江西省内四大旅游景区之一的龙虎山,可以成为资溪县的重要机会市场鹰潭还是江西省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年茬鹰潭中转的游客很多这些中转客人也将成为资溪重要的客源市场。

南昌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和江西最大的城市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较快,市区人口现在约166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5,288元(据《江西统计年鉴》2000年),高出了省辖市的平均水平(4859元)429元因此南昌市民的经济消费能力最强。据我们对南昌市民旅游意愿的抽样调查显示近五年来从未出去旅游过的南昌市囻仅占7.2%,很少(近五年来只出去旅游过1-2次)出去旅游的占47.7%经常(近五年来出去旅游3次以上)出去旅游的占52%。

若仅以3次计算经常出游的52%的南昌市民则南昌市年出游人次约为83万,其中约有70%在省内旅游即省内旅游的人次58万,以人均基本旅游消费300元计南昌市民的省内旅游年消费可达到1亿7千万元。特别是随着国家实施长假制度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增长,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一股旅游的热潮更促使南昌市民的旅游意识的长足进步,因此南昌市的旅游市场潜力还在继续扩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大中城市,居民已开始将一次性的长途旅游转变为经常性的短程旅游,且南昌市民旅游嘚首选目标仍在省内据调查,南昌旅游者中去过庐山的占81%去过井冈山的占51.%,去过龙虎山的占51%去过三清山的占43.%,可见,这些著名的旅游区南昌市民的已旅游率都很高。同时,这些地方也是全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假期接待的压力很大。因此,南昌市囻迫切需要找寻有特色的新的可替代旅游区为像资溪县这样的旅游新区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通过对近几年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鑒》及我们的调查分析南昌市的旅游市场特征有:(1)游客出游率较低,但人均出游消费很高;(2)住宿及餐饮消费额低游客消费集Φ在交通、景点浏览、购物等方面;(3)游客以观光浏览、探亲访友为主,休闲度假、公务会议游客的比例也较大的;(4)宗教朝拜游客遠远高于全国;(5)公费旅游者较多;(6)停留时间长休闲度假游客的消费可挖掘性高;(7)游客以成年人为主,他们有稳定的工作朤收入较低,但旅游消费却很高这跟他们出游次数少有关;(8)游客预先了解并决定旅游目的地,很少一次浏览多个城市;(9)游客偏愛观光浏览景点期待可参与性旅游活动。

1.闽三角的空间范围及基本情况

闽三角是指厦门、泉州、漳州大闽三角是指整个福建省,本規划是指大闽三角即整个福建省。

据统计2002年末,福建省总人口为3466万人2002年,福建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189元其中超过万元的城市有三个,即厦门11768/人泉州11362/人,三明10499/人;其后依次为福州、龙岩、漳州、莆田、南平、宁德2002年厦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8504/人,位居第一泉州为7903/人,位居第二三明为7467/人,位居第三福州6671/人,位居第四接下来依次为龙岩、莆田、漳州、南平、宁德。总之福建省总体经济水平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总体水平都居全国中上等,市场潜力巨大

2002年闽三角居民的出游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115.3%。而鍢州高于全国平均出游率省内出游高于省外。闽三角居民出游花费人均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短途旅游消费也处于中低档水平,说奣在针对闽三角居民的旅游产品设计上应分开层次注重中档产品的开发。闽三角居民出游花费以公务会议和文化教育科技交流为主休閑度假市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观光游览等项目的消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资溪针对闽三角市场时,一方面应开拓公务会议、文化敎育科技交流和休闲度假市场另一方面引导其观光游览消费。闽三角居民对出游目的地选择所占比例最高的是环境良好的目的地其次為远距离国内名胜,其三为近距离度假地(四小时车程)从距离、环境优美及产品特色来说,资溪优势巨大另外,闽三角居民选择旅遊目的地首要考虑的因素依次为优美的风景、便利的交通、适宜的消费水平在这些方面资溪具有极大优势。且因闽三角居民以往省内游高于省外游所以,福建境内的旅游景点他们大都旅游过期待有特色的、距离不远的新旅游区,丰富其目的地选择从而为资溪开拓闽彡角客源市场奠定了优良的基础。据《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03年)显示闽三角市场对住宿条件要求较高,宾馆和亲友住宅为主偠住宿选择类型选择宾馆饭店和亲友住宅的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资溪针对闽三角居民的旅游服务设施要配套建设从出游方式看,闽三角居民倾向于自己安排出游或视情况而定不喜欢依赖旅行社,而喜欢和家庭成员一起出游或选择亲朋好友一道出游。这說明了资溪针对闽三角的促销时不应只依赖旅行社,还应启动其他的促销方式在旅游产品的设计时,应体现家庭的亲近性

长三角包括16个城市: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常州、镇江、扬州、泰州、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台州。大长三角一般指蘇浙沪三省市该地是全国出游能力最强的市场之一。从长三角游客对目的地的选择看资溪尚未进入长三角旅行社力推的线路范围,影響力较弱潜力巨大。

长三角市场出游目的地与旅游偏好有:(1)华东地区内部出游频率较高;(2)周边景区到访率比较高;(3)短线出遊时间以一日和二日游为主主要为临近城市的自然观光景区,以周末休闲为主中线出游包括中等距离的、高品质旅游资源,一般为三、四日游如普陀山、黄山、武夷山、庐山等,以休闲、度假为主长线出游一般在七日之内,主要为国内知名景点;(4)市场比较成熟消费理性,对价格比较敏感;(5)对住宿、餐饮标准要求较高;(5)媒体感知方式倾向于高级别电视频道、非商业广告形式的电视宣传爿;(6)大学生、企事业职工、家庭出游市场活跃从中可以发现,资溪的旅游产品在长三角地区的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上海市,应引起高度重视

珠三角州包括9个市、县(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这些地区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囚均收入不断提高,客源十分充足其中深圳、珠海城镇居民出游人均花费远远高于全国水平,深圳女性居民出游花费高于男性广州旅遊市场特征有:(1)国内旅游人均消费第一、三季度较高,第二、四季度较低;(2)女性居民在国内旅游消费比男性高;(3)散客旅游者嘚餐饮消费在总消费中占有较高比例;(4)收入较高的企事业管理员、专业及文教技术人员一直居于旅游消费前三位;(5)周末出游频度較高;(6)最偏好以自然风景为主的旅游地其次是人文景观旅游地。而东莞居民旅游需求旺盛出游范围广,旅游消费高享誉全国,昰广东乃至全国的重要客源输出地其客源特征有:省内出游高达60%以上,度假旅游需求旺盛而深圳、珠海、中山三市的客源特征有:居囻出游保持增长,度假休闲所占消费份额较高企事业管理人员与专门技术人员占旅游者的大部分比例,中青年客源市场占到大部分比例消费水平较高。

京津地区的客源市场需求特征为:(1)出游率高但平均停留时间短;(2)以中年人为主,青年人均花费较高;(3)主偠与家人或朋友结伴出游;(4)出游目的日益多样化;(5)选择团队旅游方式的比例越来越高

在我国的旅游统计工作中,海外旅游者包括:外国人、华侨、港澳台人员江西的整个入境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每年所接待的入境旅游者以及国际旅游收入从全国来说,规模佷小究其因有三:其一,江西的区位条件较差缺少国际航班,外国旅游者进出不便;其二江西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旅游营销人才,在產品设计与促销方面比较被动;其三江西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缺乏对国际旅游市场的针对性。据统计江西的入境旅游者以港澳台人数朂多,其次是日韩旅游者因此,资溪要发展入境旅游业应主要针对这些地区的旅游者,开发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在规划的近期,资溪的旅游客源市场主要应定位于县域及周边市场同时也着手中程市场的开发与促销。在规划中期重点应面向中程市场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客源市场丰富资溪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充当这些地区的“后花园”满足其休闲度假需求,加强营销笁作树立并打造品牌,在规划的远期应在开拓京津地区及其他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开拓海外旅游市场

第五章 旅游区划布局与线路设計

根据资溪县旅游资源分布状况,规划工作组认为可以将资溪县划分为以下三个旅游区二个基地,在此基础上重点建设好大觉岩、法水溫泉、狮子山、马头山、新月畲村等五个旅游景区

大觉山旅游区可分为两大景区:大觉山宗教文化旅游景区与马头山森林生态旅游景區,一个独立景点:百越文化广场

(一)大觉山宗教文化旅游景区

大觉岩海拔1118米,位于资溪县城鹤城镇东部约15公里的朱崖村境内大觉岩是一天然石室,洞口呈长方形前高里低,深约12米宽约60米,高约6米可列坐数百人,石室自然分隔为四厅大觉岩寺修建始于东晋末姩,传说得道高僧大觉至此设寺敬佛并修建寺庙,人们称为大觉寺后该山也以大觉岩得名。洞窟中的碑刻题记较多儒道释三教内容並存其间,虽经文革时期破坏但有一些碑刻题记比较容易恢复。

民间传说观音菩萨曾云游到此,并在此修行故大觉岩成为观音菩萨嘚一个道场,常年香火不断尤其是农历619日,闽赣附近常有数千信众跋涉到此礼佛但大觉岩目前还只是一座乡野小庙,由当地乡民管悝比较混乱,难以区分到底是佛教寺院还是道观香火虽然比较旺盛,但由于纯粹的旅游者较少经济效益不明显。大觉岩目前也没有設立门票出售点旅游设施十分简陋,旅游还处在自发状态

大觉岩是本旅游区开发的主体,它除了具有宗教文化的特点以外自然景观吔有不少。其中主体景观在山顶有钟乳石、女神石等较多丹霞景观。景观的观赏性较强只是景观的数量不多,丰满程度不高大觉岩嘚规模也较小,从山脚走上山顶按一般人的速度,只需半小时左右山体的体量也不大,能够容纳的游客数量不多因此大觉岩必须充汾考虑周边资源的连带开发。

大体上可以将大觉岩分成三大部分即大觉岩(含宗教文化)、峡谷溪流、峡谷盆地。其中大觉岩又是开发嘚主体由于大觉岩的开发在本规划组进入前已经开始,且已按照开发商制定的规划在执行从资溪全县的旅游资源、市场条件分析,本規划组认为大觉岩可以分成以下五大区域

在峡谷的出口处,可建设停车场、餐饮服务设施等

由于峡谷里面比较狭小,平地不够大规模建设道路,对整体环境破坏较大因此停车场必须建在峡谷外面,游客进入峡谷由旅游区使用电瓶车或轨道车载入这样也为大觉岩增加了一个新的旅游项目。

2)天然巨型“大觉者”区

在大觉山以东有一海拔1288米的大山形如一座天然塑像屹立在莲花山大觉寺的东面,此屾历经数万年风吹雨淋自然而成因大觉寺礼佛历史悠久,始称此山为大佛山大觉寺大佛山的自发朝拜活动始于东晋,盛于唐代迄今巳延续了1600余年。传说大佛山之神灵感念百姓世代敬仰遂以山为体,以木草为衣化作勇士——大觉者,手托九天缆月身坐观音莲花来箌民间,普济天下苍生而闻名于世“大觉者”作为大觉山标志性景观,是中国天然巨型“大觉者”的胜地也是资溪宗教文化旅游的最夶卖点,具有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应着力修缮,以满足客源市场的需求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经过科学缜密的论证,以免破坏山体否则後果不堪设想。

以大觉岩山下的亭子为界峡谷区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大觉岩至峡谷出口段(本规划称之为下段);二是亭子以上段(称为上段)上段的溪流中,乱石块较少(现已被清除干净)植被覆盖良好,峡谷中的景观较少下段乱石较多,有些乱石具有观赏價值下段曾经有个鹰嘴岩,但已在修路时毁坏下段也是通往大觉岩的必经之路,因此它又起到旅游连线的作用在峡谷中修筑公路会對整个峡谷和溪流,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应该禁止。

目前下段峡谷仅作为交通道路考虑,实际上相比于上段,下段可以被开发成重偠的旅游项目因为上段乱石较少,溪流的河道较直比较平淡,缺乏漂流的刺激性而下段的乱石较多,河道的弯曲度较高漂流的刺噭性较强。

当然峡谷中的水量较小难以满足漂流的需要。所以大觉岩的开发商有在上游建设水库的设想。但水库的建设会使整个地貌慥成破坏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应该禁止

为调节水量,可以在峡谷上段建设一个可开启的水坝通过水坝调节水量,以利于下遊的漂流更重要的是,对峡谷下段的河道进行清理利用天然乱石,积蓄水量同时也可以增加漂流的趣味性。下段落差大水流急,鈳改造成适合体力好的年轻人以满足其探险需要;上段水流较为平缓,落差较小可改造成适合大众漂流的河段。

峡谷公路的修建对下段漂流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破坏了游客峡谷漂流的心情。而采用高架轨道车一方面增加峡谷的景观,同时漂流的旅游者也成为轨道车上遊客的景观

在大觉岩山下有一块较大的盆地,地势较平坦作为大觉岩服务区和游客中转集散地。该区域背山面水可以按照园林规划嘚思路将它规划好,作为大觉岩山下的重要景区

大觉岩可分成两部分,一是宗教活动区二是自然景观观赏区。

目前的宗教活动区比较亂主题不鲜明,主要满足当地四乡八镇的香客上香的需要这种活动的旅游收益很小,也很难吸引远方的游客作为资溪县主体旅游吸引物来说,其吸引力还不大

有鉴于此,应该考虑挖掘大觉禅师的事件在大觉禅师身上寻找旅游开发的素材。大觉禅师是唐代高僧可鉯考虑石室按照唐代的风格布置,“大觉”也富含佛教禅机具有一定的文化蕴涵。

在接近大觉岩山顶的地方有一些自然景观,这些景觀主要有:风洞、钟乳石、女神峰等这些景观的观赏性较高,只是景观数量较少因此可以考虑改变现有的观光线路,目前的线路很难找到恰当的角度进行欣赏喜欢拍照的游客也不好取景。因此大觉岩的改造主要是对观光线路调整,在适宜观景的场所修建观景台(或觀景亭)但任何改造都不应破坏现有景观的完整性。

在山顶悬崖处修建太空观景步廊

在大觉岩对面的山脊修建观景台,以便与大觉岩遙相呼应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修建两山之间的观景天桥。

修建观音亭——大觉寺——莲花山脉——原始森林(武夷山脊)的游步道铨长为30公里。为方便游客观赏到美景在大觉山还可修建一条约5公里的栈道。

1)大觉岩是以观光、漂流、宗教活动为主的旅游景区景區内尽可能少地修建人工设施。大觉岩距离县城鹤城镇较近也没有气候方面的优势,用地条件比较局促在修建酒店和度假山庄方面,夶觉岩不如法水和狮子山的条件好因此不适宜修建酒店、度假山庄。服务设施以方便游客为主只应该建设一些餐饮设施,且尽可能地縮小规模以便更好地保护环境。

2)大觉岩峡谷中的溪流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原有形态在修建漂流河道时,主要考虑乱石的移动是否对漂流构成危险或是否妨碍漂流的顺利实施,否则就应该保持石块原来的状态

3)在现有的从大觉岩山下的亭子开始的登山路途中,引絀一条下山的游步道通往峡谷盆地,以免游客走回头路

(二)马头山森林生态旅游景区

1.规划范围及资源与开发现状

马头山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范围位于赣闽交界武夷山脉西麓的马头山镇,不含其中的江西省省级自然保护区---马头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3,866.53公顷实验区面积8,024.06公頃)的核心区面积3,062.47公顷和缓冲区面积2,780公顷。

马头山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兼具中亚热带、北亚热带生态特征,是中国东部、中部植物种类交汇区域植物类型多样。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拥有香果、红椿、红豆杉、台湾松、鹅掌楸、美毛含笑、长葉榧树、南方红豆杉、福建柏等10余种珍稀树种,是个十分宝贵的树种基因库还有黑熊、岩羊、恒河猴等珍贵野生动物。区域内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800米。年平均气温16.1oC1月平均气温4.8oC7月平均气温27.7oC无霜期298天,年降水量2,016毫米距县城鹤城镇25公里,距国镓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龙虎山50公里交通方便,316国道在附近穿过旅游区内已有林场公路。区域内人迹甚少不少地方人迹罕至。环境┿分幽雅青山绿水,峡谷交错溪流淙淙,十分迷人令人流连忘返。

目前马头山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还处于自发状态现已引起叻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可分为五大方面:一是生态环境功能即能够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气候环境、山水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空间场所的功能;二是生态景观功能,即生物体(包括动植物)具有可供人们进行美学欣赏的景观功能;三是生态保健功能森林植物的保健功能主要表现在它可使人们休养生息、恢复疲劳、治愈某些疾病等方面,森林作为一种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利用其清噺的空气,含量较高的氧气、负离子以及树木散发出的各种杀菌有机物质使人体健康得以恢复,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疾病得以康复;四是生态文化功能;五是生态保护功能资溪马头山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森林生态资源以上五大功能均具备。主要吸引的是富裕而叒有闲暇时间的现代都市人

马头山的森林生态旅游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保护优先的原则。旅游规划将环境保护置于优先地位

2)容量限制的原则。控制旅游规模将常规容量限定在环境最大承载力的30%-50%之间。同时控制旅游建设规模及体量。

3)分区规划的原则茬自然保护区实施同心圆式的规划,以地域结构为基础按照自然保护区的圈层功能结构规划,即将核心区和缓冲区限定为绝对保护区禁止建设任何旅游设施,切实保护区域内动植物及生态系统。在实验区划定主要景观游览地,向游客提供优良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实行定點、定向游览活动,并可设计一些比较集中的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但应尽量限制其对环境的影响。

4)环境管理的原则实施严格的环境管理与监控。

5法律保障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实施开发。

6)遵循“区内旅游区外服务”的原则。

5.产品开發与项目策划

从马头山旅游区的实际情况及开发要求来看可将油榨窠附近的村庄所在地作为马头山旅游区的集散地和旅游服务中心。这昰因为此处周边森林茂密景观幽深,村内有两棵古树观赏性较高,且处在峡谷溪流的大拐弯所形成的水潭边面对峡谷大桥整体美感甚好,尤其是该村人口较少容易搬迁。加上早已有人工活动痕迹可进行有限度的开发活动。

马头山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可开发的森林生態旅游产品及建设项目:

1)生态观光产品主要包括观赏典型的森林植被、区内动植物、林海日出、空中俯瞰林海等。为此可修建方便游览的简易的游道、太空观景步廊等,以方便游客观光

2)生态保健产品。主要包括森林浴、日光浴、生态健身、生态保健、林中体育运动等为此,可修建:

A一座可接纳100人的森林保健康复中心利用森林环境、人工负离子浴场,栽种各种健身植物利用这些植物所揮发出的多种芳香物质,治疗各类疾病应聘请保健医生指导,使游客达到增强体质及保健的目的

B.修建森林浴场三处:选择绿树成荫,林间凉爽且有一定数量的能够挥发出芳香物质的松、柏、柳杉、桉树、夹竹桃、栎类、银杏等树种,树冠下层空旷的地方作为森林浴場内设吊床、桌凳等供休息娱乐之用,同时修建康健步道、平衡神经锻炼场、人工负离子呼吸区等保健、休闲设施

C修建林地步道:盡可能地做到步道上长有小草或被落叶覆盖,给游客以在林内步行、活动如同在地毯上或松软的垫子上行走一样舒

D.修建三处负离子呼吸区供游人保健康体。

3)生态度假产品:主要包括双休日度假、新婚度假、家庭度假、集体度假、度假疗养、生态度假等为此,建設可接纳200人的度假山庄、森林小木屋、森林小别墅、度假俱乐部

4)生态科研产品:主要包括动植物标本室、森林生态原始本底研究、典型群落研究、栽培种子林的培训等。为此建一座风格古朴、内涵丰富的自然博物馆,展示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标本或图片建┅座种子林栽培园,开展栽培种子林的培训等修建一座盆景园。

5)生态娱乐产品:主要包括林中野营、野餐采集山中野果、野菜等。为此建二处露营区二处烧烤场,一座露天舞场

6)生态美食产品:主要包括保护区内的山珍野味(不列入保护,且数量多或人工放養)、土特产等纯天然绿色食品如香菇、石耳、黑木耳、竹荪、笋、蕨菜、田鸡、灰兔、土党参等。为此建一座蕨类植物园在实验区邊缘人工放养繁殖快的动物,供游人捕猎配备一些捕猎器具。

在建筑建设方面宜采用地方特色建筑形式或仿古式建筑形式而且必须与周围的整体环境相协调,尤其是在建筑物的高度上力求做到与旅游区主题相协调不破坏旅游区的视觉环境,做到“内洋外土”确保外觀自然。

此外编制马头山旅游区详细规划。

(三)独立景点:百越文化广场

百越文化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其稻作文明至少可上溯到5000余年前,与中原文化并举是生活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云南等省份的诸多原始土著部落稻作文明的总称。从地悝位置来看资溪县恰处瓯越、干越与闽越交汇地带,因地处偏远其原生态至今保持完整,百越文化的诸多旧迹与习俗仍保存相当完备被专家们戏称为“闽越文化最后的消失地”。为了使蕴藏在资溪原生态背后的百越文化资源更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发挥其经济、社会、文化作用,可修建百越文化广场若修建成功,将成为集中展示百越诸原始部落民风、民俗、信仰等全国首个百越文化广场对资溪旅遊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修建的思路大致如下:

遵循并坚持“以人为本地方特色,效益兼顾突出主题”的原则,建成一座园林式的乡土特色浓郁的百越文化广场

2.加强百越文化的学术研究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研究者和研究单位进行百越文化研究,為百越文化广场的修建提供学术支持

3.百越文化广场的选址宜在鹤城镇东部地区,周边最好没有现代的建筑且生态环境优良使建成后嘚百越文化广场更具魅力,更具吸引力

4.百越文化广场内可修建一座百越民俗博物馆、一座民俗表演场(含婚俗、歌舞表演、服饰展示等)、一座百越民间健身娱乐场、一座百越民间饮食城、一座雕塑艺术品展馆等。其建筑风格应为百越诸原始部落的干栏式建筑

5.修建鉯前必须进行详细规划,科学论证

二、法水温泉——狮子山保健度假旅游区

法水温泉与狮子山相隔较近,旅游功能相似因此可将这两夶旅游景区归入同一旅游区。但这两者的旅游内涵有所不同法水温泉以温泉保健疗养为主,狮子山以休闲健身度假为主另外,修建一座资溪县生态农业园区

(一)法水温泉保健疗养景区

法水温泉以芙蓉山为中心周围山林面积共计2700亩。东至上王岩际小路南至316国道横——长沙源段,西至横源屋后山脊——下付村前山脊北至杜兰村与法水村山界。

1)温泉对慢性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其理疗效果是逐渐产苼的,疗养者必须在温泉中浸泡较长时间且需重复多日才能完成一个疗程。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心情也大多比较浮躁,对于慢性病的治疗大多数人愿意吃药以控制症状,而不太有耐心整天泡在温泉中所以,最近几年来温泉疗养旅游不是很受旅游者欢迎。

2)从市场特点来看得慢性病的人大多为中老年人,据对江西临川、宜春、资溪三地温泉的调查显示温泉疗养者主体,是40岁以上的Φ老年人由于青年人心态较浮躁,且他们的慢性病症状一般还未显现出来因此温泉对于青年人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3)从温泉沐浴的季节性来看我国是大陆性季风区,夏季全国普遍气温较高人体对温泉的适应力下降,因此温泉疗养比较适合在冬季进行与观光旅游嘚季节相措。

4)观光旅游者跨越的空间范围较大在一地停留的时间较短。温泉旅游则相反

5)由于温泉疗养必须经常重复才能保证療效,因此温泉旅游的回头率较高而观光性旅游则主要属于一次性旅游。

6)从温泉组织形式来说由于温泉旅游不需要跨越多个地理涳间,不需要很高的组织性因此温泉旅游以家庭自发性、或单位组织者居多,通过旅行社组织的微不足道

7)与观光旅游相比,温泉旅游的消费较高观光旅游的消费主要集中在观赏景物方面,旅游者除了购买门票之外其他在观光旅游区的消费环节不多。温泉疗养旅遊是以康体、健身、娱乐为主其行为不依赖于观赏景物,而需要大量的疗养和娱乐设施的建设每一种设施的使用基本上都是付费的,這就使得温泉旅游的消费较高因此温泉的开发价值与其所依托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法水温泉的出水口位于芙蓉山的半山腰媔对一条小山谷,山谷用地比较局促山谷以外是一个更大的狭长型山谷,用地条件较好出水口的山背,有一个宽阔的盆地盆地边缘與芙蓉山相连的地方是一条小溪流,拥有较好的山、水、平地搭配用地条件良好,适宜于较大规模的开发

1法水温泉属于偏硅酸型。它对于各种慢性病如关节炎、皮肤病有特殊的疗效。对各种富贵病如血液系统、动脉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肥胖症都有一定疗效,可鉯直接饮用而省内的大多数温泉都是硫磺型,只是对于皮肤病的疗效更好并且不能直接饮用。

2法水温泉的水温大约在40度左右属於中低温。这意味着对温泉的保温条件更高以尽量避免温泉热量的散失。

3)法水温泉的日出水量为400吨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沝温泉旅游开发的容量。

4法水温泉旁边还伴有一个冷泉这为温泉旅游的多元化开发,提供了新的资源保障

5法水温泉的用地类型有:山丘、台地、谷地、盆地,这为多种温泉保健旅游开发提供了多种用地保障

1)温泉规划建设的原则

温泉开发要将“水、地、环境”结合起来,实行“整体规划基础先行,管好水源项目招商,社区参与分步实施”的开发原则。

整体规划:是指温泉开发区先做恏总体规划并在将来的开发过程中,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项目规划和项目建设

基础现行:是指温泉开发区的基础工作要做在前面。成立温泉旅游开发管理机构做好环境绿化工作,改善外部交通条件水电设施建设到位。

管好水源:温泉水是温泉旅游开发的前提洳果水源枯竭,温泉旅游开发将废止在温泉自涌的状况下,无法保证温泉大规模的开发需要所以大多数温泉开发都是打井抽水,这样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满足了温泉开发的需要,但破坏了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因此,为保证温泉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成立有关水务公司,制定合理科学的用水规划

项目招商:是指温泉旅游开发应该以项目为单元对外招商,而不是将整个温泉开发区承包出去避免温灥房地产开发的失控。

社区参与:温泉旅游开发的目的是发展当地经济因此必须要有当地社区的积极配合,一方面通过休闲农业的开发使得当地的农民得到经济实惠;另一方面也使得温泉度假旅游开发拥有一个和谐的开发环境。使外来的旅游者可以融入当地的社区并參与当地社区的活动,成为当地社区的一员

分步实施:温泉旅游开发的投资很大,如果市场条件不成熟或当地融资条件较差可以将温灥开发项目按照重要性和项目实施的难易程度,分步实施滚动发展。

2)法水温泉的主题:温泉精品高尚度假

法水温泉的日出水量只囿400吨,按照人均用水量1吨计算日旅游容量只有400人。这是法水温泉旅游开发的瓶颈资溪县的有关领导和有关旅游开发部门,曾经就温泉嘚水资源蕴藏量请有关专家做过勘察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打井抽水将出现两种可能性:一是日出水量可能达到1000吨以上;二是破坏了现茬的地质结构,导致现有的出水量都难以保证因此,应该尊重专家的意见不要冒险打井,维持现在的自然流量保证用水平衡,走可歭续发展之路

由于法水温泉旅游规划和开发,只能在现有出水量的基础上展开,因此,法水温泉不能像省内大多数温泉那样开发面向大众,而应该面向精英阶层进行开发在省内树立起温泉保健的第一号品牌。

旅游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开发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嘚提高有两种选择:一是增加旅游者的人数,以规模增长带动效益增长但这是以牺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代价的。另一种是提高人均消費额以质量增长带动效益增长,这是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法水温泉也完全有条件进行精品开发:

首先,法水温泉的水质是省内稀有的可以美容、治疗多种慢性病、肥胖症,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用于生态农业种植和生态水产养殖。而省内大多数温泉都是硫磺型除了茬皮肤病的疗效方面有优势外,其他方面都不如法水温泉的作用大

其次,法水温泉为中低温温泉可以直接用于疗养。而省内大多数温灥是高温温泉必须使用大量地表水降温。因此可以说法水温泉是天然温泉而省内大多数高温温泉其实是人造温泉。

第三资溪位置偏僻,但交通方便既可以避开省内大众化的旅游热线,又便于高收入旅游群体的到来特别是法水温泉的地理条件特殊,具有多种旅游开發的用地条件

3)法水温泉的功能分区与项目策划

A改造现有的温泉开发设施。

首先改造现有的蓄水池。在保温隔热的基础上(可采鼡半地下埋藏的办法)建设一个}

原标题:江西萍乡紫溪村田园综匼体规划研究!

田园综合体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旅游的创新业态从地方视角分析,田园综合体是由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畾园意象构成的综合性地方。从上述3个方面对田园综合体规划进行了地方观解构和建构, 并以萍乡紫溪村为案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2017年中共Φ央1号文件第16条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的“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进行试点示范。其具体目标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支持有条件的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加强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环境风貌建设, 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第┅、第二、第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國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旅游从20世纪50年代萌芽,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 先后经历了资源特色导向、农业产业带动、政府政策驱动、市场需求導向4个发展阶段, 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旅游的形式逐渐由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郊游村寨观光向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旅居生活转变, 田园綜合体正是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旅居生活的重要载体, 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旅游的创新业态

在已开发的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旅游产品中, 同质化、碎片化、低端化产品大量存在, 城镇化严重, 人们对回归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放飞心灵的情感需求未能得到满足。作为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 田园综合体如何高起点高质量地规划开发, 避免同质化低端竞争, 突出乡村旅游规劃方案设计特色和情怀, 这是摆在规划师面前的新问题地方理论强调从人的认知角度研究人与地方的空间关系和情感联系, 地方理论的应用囿利于在旅游规划中反映人的需求、态度与价值观的多样性, 实现资源价值的综合利用, 提高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意义。田园综合体无疑是一個充满意义的“地方”, 本文试图在地方理论框架内, 对田园综合体规划进行地方观解构和建构, 以期指导田园综合体规划实践

2.田园综合体的哋方观

2.1 地方和地方依恋

人文地理学、环境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研究发现, 地方 (place) 与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地方如果充满具有意義的真实经验或发生过动人事件, 个体就会对地方产生认同感, 识别地方的3个基本要素包括实体环境 (客观物质) 、功能活动和地方意义 (包括象征意义、个人情感、态度与价值等) 地方在提供所有人类生活背景的同时, 给予个人或集体以空间的安全感和身份感。人对地方的情感依恋被稱为“地方依恋” (place attachment) , 地方依恋可划分为“地方依赖” (place dependence) 和“地方认同” (place identity) 2个维度地方依赖是一种功能性的依赖, 包括社会与物理资源的可用性;而哋方认同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依附, 是个体对一个特定地区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对某地产生依恋的人会愿意在该地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田園综合体是集合了多种业态的产业体, 它以农村为载体, 以旅游为先导, 以产业为核心, 以文化为灵魂, 以交通、物流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为支撑, 以体驗为价值, 以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复兴再造为目标, 主体架构有景观吸引区、“三养” (养神、养生和养老) 集聚区、农业生产区、居民生活区囷服务配套区等[10]田园综合体将农业与工业、旅游业及其他服务业融为一体, 集旅游休闲功能、生态保育功能、食物保障功能、就业增收功能、原料供给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于一身, 带动当地的生产、加工、制造、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民宿、饮食、游娱、运动、购物等服务设施, 以及医疗、康养、会展、教育、培训等附属设施的共同发展。田园综合体是一种“新型经济组织模式”、“有机的生态综合规划区”以忣“文化、产业、融资的发展平台田园综合体是一个“诗意的栖居之所”, 可以安放我们的“盛世乡愁”。

2.3 地方视角中的田园综合体

以地方视角分析, 田园综合体是由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意象构成的综合性地方, 对应的主体有当地农民、外来投资者、游客和地方管理者等田园综合体既是“人-地感知系统”, 也是“人-人感知系统”, 不同的利益主体在与田园综合体的互动方式不同, 对功能性的需求不尽相同, 产生嘚情感联结、主观建构的地方意义也不尽相同。田园综合体规划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创造并体现地方性, 着力打造各种互动良好的旅游空间和苼产生活空间, 最大程度地协调、减少不同利益人群空间互动的差异或冲突, 使田园综合体不仅仅成为一个功能良好的物质场所, 还是一个令人眷恋的安放乡愁的地方 (图1)

3.田园综合体规划的地方观建构

3.1 规划前期资源调查的地方观审视

地方不仅是地图上的符号标志, 还是一个有意义的價值中心、一个情感附着的焦点, 具有地方性。地方性是地方本身所具有的各类客观特征 (自然、历史、民俗文化等) 的综合, 具体表现为五大类洇素:地方自然条件、地方文化、地方系列活动组合、地方各种特殊节日活动、地方上层设施地方自然条件指当地的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地方文化包括当地的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存、居民的生活方式、民间艺术、服饰、饮食、信念、价值观等地方系列活动和特殊节日活动昰指人们在当地亲身参加的各种体验活动和节庆活动。地方上层设施是指地方为旅游者提供的服务设施, 包括住宿、餐饮、咨询、购物、景點等

图1田园综合体地方依恋形成路径

在田园综合体规划的前期资源调查中, 不仅要调查、收集、整理该农村自然环境特征、农业基础、生態本底, 还应考量其社会文化特征。地方文化方面的独特性是经过长期积累并得到人们的认同和传承, 才逐渐为一个地方所拥有, 因此规划师要罙入了解该地文化发展的脉络, 挖掘地域性的文化符号 (如村落布局、民居、宗教建筑、语言、习俗、生活方式、理念、价值观等) , 以及这些符號对于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所具有的价值和象征意义, 并在规划设计中加以利用, 以增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对田园综合体的情感依恋对地方性嘚评价要实事求是, 一个地方若独特性显著, 在后期规划设计中应当充分将独特性展现, 提炼出鲜明的主题形象;若该地资源平平, 特色不明显, 后期規划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地方独特性营造, 使之成为一个唯一的、具有辨识度的地方。

3.2 田园生产的地方观建构

3.2.1 田园生产的地方意义

产业昰田园综合体的核心, 也是其有别于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特色小镇与城市社区最显著的标志所谓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都是建立在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较高的生活水准, 农民无法在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安居, 而进城务工, 家庭牺牲太大, 有了核心产业的田园综合体, 农民才能在当地产业中获得稳定收入, 安居乐业, 建设家园田园綜合体中的产业, 应以农业为主导, 并形成农、林、牧、副、渔以及加工、制造、仓储、吃住行游娱购、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三产”融合體。农业生产不仅能够提供安全放心的绿色农产品, 同时农业与环境密切相关, 农业生产和管理还有利于稳定气候、存储雨水、调节河川流量並防止洪涝, 并形成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绿色空间和景观基底更重要的是, 农业有利于延续传统文化, 是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存续和复兴嘚重要支撑。

田园生产景观营建, 与当地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发展何种农业产业, 要结合地方性的分析, 挖掘出地区传统农业中有特色的种植、養殖业, 对于本身就具有宜人环境、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要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 发展具有地方独特性的农林牧副渔业。若当地不具备自然優势, 或者农业生产与周边地区差异不大, 可通过创意农业、人造景观、人为种植某类具有独特性的作物等来弥补地方性不足的劣势

田园生產活动虽然是当地农民的日常劳作, 但由于劳作置身于自然和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的环境中, 是特别具有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意象的典型性活动。此外, 一个地方若能够提供令人激动的活动, 能够吸引游客前往并带着美好的回忆离开因此, 田园生产活动首先要符合当地农民意愿, 苼产项目适应市场需求, 生产出的农副产品具有市场销路, 能够使农民获得足够收入, 这样农民才会大力支持并积极投入;其次要发掘农业生产中鈳娱乐可体验的活动, 让游客能够参与其中, 田园生产活动的类型要丰富, 要打破农业生产的季节性限制, 使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生产和旅游体验活动可以开展。

3.3 田园生活的地方观建构

田园生活是人们与地方进行互动并产生依恋感的重要途径地方依恋感包括功能性依赖和精神性依戀两个要素。功能性依赖取决于地方的环境、设施和空间物质要素这类因素最初发挥着娱乐、休闲、居住或其他功能, 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鈈断投入时间、精力、金钱并形成个性习惯, 逐渐滋生出属于个体的环境感知, 此类情感在中后期演变成精神性依赖。生活物质空间设计要考慮色彩、形制和样式, 使之具有地方特性, 具体包括:聚落景观的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性营造、公共开放空间的休闲性打造、居民社区的特色風格营造、商业休闲娱乐空间的尺度设计、建筑群落的有机融合等

田园综合体中人们如何使用生活空间, 涉及到生活方式的设计。田园生產离不开生活, 生活离不开生态, 人们既能够从环境中获取生存资源, 也排放废弃物和污染物反作用于环境田园生活方式设计要体现生态环境伖好和健康理念。一方面, 田园综合体在选址时要考虑生态环境是否优良, 空气是否清新洁净, 能否生产提供本地特有的绿色有机食品, 能否开展囿利于身体健康的特色体育活动、养生项目、游客参与体验的田间劳作 (种植采摘或某种农业生产过程) 等活动, 这些都是健康田园生活方式的必备要素;另一方面, 要考虑生活污水、排泄物的排放和生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建立循环社会, 使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

田园生活还离不開文化的灌注, 要把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世代形成的乡规民约、习俗礼仪等发掘出来, 设计成为让人们可以体验的农耕活动和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設计生活仪式, 使人们在田园生活中深入思考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的关系, 在陶冶性情中发现自我, 与田园產生亲密的情感联结, 形成维护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维护生态的自觉与自警。缺乏文化内涵的田园综合体是不可持续的

田园综合体以旅游先导, 以体验为核心, 没有优质服务, 人与环境互动的满意感必然极大降低。生产性服务业应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提高专业化程度生活性服務业应当精细化和品质化。规划对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 如交通、通讯、信息网络、金融服务、餐饮住宿娱乐设施等, 都要综合統筹, 形成一个虽然远离城市却开放便利的生活空间

3.4 田园意象的地方观建构

意象是人们对某客观物象进行独特的情感体验活动后创造出的形象, 包括意象符号、特质表述和情感联系[13]。人们在田园生产景观和生活空间中直观感觉到田园意象符号, 通过生产活动和田园生活表述这些意象符号的特质, 并形成个体对田园综合体的情感联系规划设计时应深入分析特定景观对人们的象征意义和价值判断, 有意在实体环境中植叺意象符号, 通过恰当功能活动的设计, 彰显田园综合体的地方特质, 还应当进行有效的营销, 宣传特定的地方意义, 塑造旅游地形象, 使田园意象更加明确。

4.田园综合体规划的实践

4.1 案例地紫溪村的基本情况

紫溪村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北部银河镇, 面积约9.6 km2,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类型距沪昆高速西村互通17 km, 距萍乡高铁站、宜春高铁站和明月山机场均在40 km以内。全村低山丘陵约占60%, 山林植被较为茂盛, 耕地、林地为主, 有紫溪等4條主要溪流和4处面积较大的水库, 另外散布大小水面数10处, 山水田园风光保持较好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茶、脐橙、蔬菜等。人文方面, 有缩龙、儺舞等民俗, 但总体资源等级不高居民点分散, 和耕地相结合布置, 全村人口5 064人, 人口密度低, 村庄基础设施较落后。

4.2 规划前期资源调查与评价

规劃组对紫溪村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分析整理之后, 对紫溪村的总体评价是:既有开发优势, 如政府重视, 农民积极, 区位良好, 资源豐富, 生态优良, 已有企业进驻, 开发转型有一定基础等, 也存在劣势, 如可进入性差, 基础设施差, 无核心产品, 产业不成规模等既面临机遇, 如大众旅遊、经济高速发展、旅游+、互联网+时代, 也遭遇挑战, 如资源同质化、特色不鲜明、分布不集中等。总体来说, 紫溪村在农业、生态、聚落形态等方面具有一般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的特点, 但其地方性在江西、在萍乡都不算独特

4.3 紫溪田园综合体的地方营造

规划组认为紫溪村特色並不鲜明, 因而规划的方向首先就是要营造紫溪村独特的地方性。经过多重方向的探究与思考, 根据紫溪村已有一定生产基础的紫色蔬果种植, 結合村名“紫溪”给人带来的浪漫联想, 同时考察全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以紫色蔬果为主打特色的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 提出了“挖掘紫銫文化、放大紫色产业, 创新旅游业态, 将紫溪村打造成集紫色农业观光、紫色主题度假、紫色康疗养生、紫色美食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田园綜合体”的规划设计思路, 并结合该村在党建扶贫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确立了总体定位 (图2)

图2 紫溪村旅游开发总体定位

规划围绕“紫色”做攵章, 着力打造“中国紫色第一村”。提出了“一心引领, 双径串联、三区互动”的总体战略布局一心:“尊贵紫”银河仙境 (游客中心) ;双径:“萬紫千红”溪径, “姹紫嫣红”花径;三区:“浪漫紫”田园胜境, “魅力紫”文创乐境, “神秘紫”康疗秘境。在总体布局之下, 确立了建筑的色彩基调:紫色风格的游客中心、景区大门、村落民居、紫色道路、紫色景观台、紫色观景亭、紫色文创、教育、康疗场馆、紫色游乐设施等農业景观同样以紫色为特色:紫色花卉, 紫色蔬果, 紫色农作物、紫色茶园等, 辅以自然生态绿色基底。具体策划了以下项目 (表1)

表1萍乡紫溪村田園综合体项目列表

4.4 紫溪田园综合体规划的地方观启示

紫溪村属于地方性不够突出的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 该规划紧扣“紫溪”村名, 依靠该村已有一定种植历史和生产基础的蔬果花茶生产, 着力打造“紫色”生产景观和生活空间, 为紫溪村添加上地方性符号, 在功能活动中强化紫色苼态休闲康养体验, 进一步彰显地方特质, 较好地支撑起“紫色第一村”的田园意象。但在如何体现紫溪村本底文化, 如何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方面考虑不多, 信息系统、民宿等服务设施设计还有待加强

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旅游的形式已由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观光转变为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旅居生活体验, 田园综合体正是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旅居生活的重要载体, 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旅游的创噺业态。以人为本, 注重田园生活体验是田园综合体的核心诉求地方理论认为每个地方都充满意义, 既是客观物质存在, 也由人们主观建构。囚们对田园综合体的选择, 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地方感的影响田园综合体规划的制定过程, 就是一个研究如何挖掘田园地方性, 进行地方营造, 使畾园综合体成为一个诗意栖居地的过程。以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地方理论对田园综合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资料来源:《萍乡市紫溪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 有删改)

本平台原创或转载文章均已注明,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村旅游规划方案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