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申购今年有几家

2017港股IPO失守全球第一:盘点今年的十大IPO2017港股IPO失守全球第一:盘点今年的十大IPO格隆汇百家号作者:格隆汇· 高尔2018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今年对于港股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大牛市,恒指从年初22000点左右一路向上到11月直冲30000点大关,期间更是连续八个月飘红,从目前来看,今年大概率只有一个月出现下跌。二级市场如此热络,在新股市场上同样也收获不俗。此前德勤报告称,截至日,不包括从创业板转主板上市的公司在内,预计香港将有161支新股,新股数量较去年120支增加了34%,主板和创业板的新股数量均创下了历史新高。回顾今年的香港新股发行市场,可谓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既有国泰君安、九龙仓置业等重磅大市值个股隆重登场,又有众安在线、阅文集团等新经济新星闪亮上线,尽管今年未能蝉联全球最大IPO市场地位,但整体表现仍旧可圈可点。接下来不如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今年港股IPO都有哪些特征,最后为大家盘点一下上市IPO募资金额前十大股票究竟又都有哪些?首先来看IPO数量,今年港股市场无疑再创奇迹,新股数量较往年再上一个台阶,无论上主板还是创业板数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而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共计有156家公司完成上市交易。另从各个月份的分布特点来看,数量差距悬殊,其中7月份表现最佳,单月累积上市27家,而8月份则表现最差仅有两家上市,可谓是七上八下。再从募资额来看,今年前11个月,香港市场IPO募资总计1162.62亿港元,较2016年全年1947.97亿港元大幅下降。而根据德银的估计,今年总集资额将达到1282亿港元,超过伦交所,但失守全球第一位,排名居第三。另按各公司来看,新股平均集资额整体呈现缩小态势,同时超大型新股数量也下滑明显,而各上市公司募资额差距则表现悬殊,除老牌券商国泰君安和科技金融保险股众安在线募资额超过100亿港元外,其他上市公司募资额均在100亿港元以下,突破50亿募资额的也仅仅只有6家,而从最少募资额来看,美固科技控股、艾硕控股等6只融资则均不到0.5亿港元。(香港2017IPO募资总额前十位)(香港2017IPO募资总额后十位)此外再从行业分布来看,今年在港股上市的企业以房地产行业居多,建筑业多达36家,其于行业则相对分散,以消费行业、制造业为主,而传统的能源和资源行业则相对较少。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市募资活动较以往以传统金融服务业公司主导所不同的是,主要从事互联网和科技业务的新经济公司脱颖而出,成为募资主力,其中前十大募资IPO中有四家上市公司就属于“新经济”企业。由此也可以看出,随着互联网及新兴科技力量的兴起,港股的IPO生态也在发生改变,而从这些 “新经济”企业的IPO均获得大幅超额认购的表现来看,也反映了市场投资者对这类企业也抱有极大的热情。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企稳,今年到香港上市的海外公司也明显增多。从德勤的数据来看,今年共计有30家海外公司赴港上市,分别来自新加坡、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以色列和台湾,融资额达到123亿港元,同比增加14%,而去年同期则只有10家海外公司赴港上市,融资额仅为108亿港元。海外上市公司赴港势头增加,也侧面反映了在互联互通效应下,香港对海内外资金的吸引能力增强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上市认购的活跃程度。另外,今年来自内地的上市企业占比开始减少,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中,今年有33%来自内地,新股募集的资金为1005亿港元,占香港市场新股总融资额约78%,比重较去年同期的89%低了1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今年香港新股市场依旧保持了较为活跃的势头,但由于缺乏超大型新股助阵,整体募资额较往年相对逊色,不过展望明年,港股新股市场的前景则相对乐观。一方面,香港明年或将落实“同股不同权”架构,有望成为明年香港IPO的催化剂。另一方面,明年H股全流通亦有望开通,这一重大利好也将令香港上市更具吸引力,推动新股赴港上市热潮。另外背靠祖国大陆的香港市场,在‘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及国企改革、国内互联网新兴科技公司蓬勃发展等利好背景下,明年也将会有不俗表现。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下面这几家公司一直有炒作将赴港上市的消息,其中大部分也均为中国的科技类公司,而沙特阿美更是被号称为全球最大的IPO,相信如若其中几家明年能够如愿赴港上市,也将给港股市场带来不少生机与活力。小米、蚂蚁金服、平安好医生、微医、点融网、陆金所、沙特阿美、平安证券最后为大家盘点一下今年港股IPO集资榜的十大公司。1、国泰君安(2611.HK)今年4月11日上市的国内大型券商国泰君安证券在香港集资金额近165亿元,是继去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市后最大规模的IPO,同时也是今年香港集资规模最大的新股。尽管公司在国际配售及公开发售中均获得了超额认购,甚至相对A股当时股价亦有近30%的折价,但上市首日公司也曾两度破发,不过当日最终还是平收,表现一般,截至目前,该股今年累积涨幅为9.85%,总市值1881亿港元。国泰君安于1999年8月由国泰证券与君安证券合并成立,是当时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作为国内第一批成立的全国性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自成立以来,国泰君安始终保持着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在资本规模、盈利水平及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稳居行业前列。公司旗下业务主要分为机构金融、个人金融、投资管理及国际业务四大业务分部,同时该集团是在投资银行、证券投资、证券经纪、融资领取及资产管理等业务领域均排名行业前三的唯一券商。年度,国泰君安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一直排名行业前三,2016年,国泰君安收入及净利润均排名行业第二。2、众安在线(6060.HK)背靠“三马”大腿的众安保险今年在港上市可以说是格外亮眼,公司上市之初公开发售部分就取得接近400倍超额认购,冻结市场资金2000亿元。公司首日挂牌更是一度高开逾15%,市值接近千亿,表现十为强劲,不过截至目前该股今年累积涨幅仅为3.07%,较之上市后所创造的97.8港元的高位更是已经跌去三成多,目前总市值为988亿港元。作为香港市场第一只互联网保险科技公司,众安之所以受到各方关注,与其庞大的股东阵容不无关系,但归根结底,背靠互联网金融概念潜力亦不可小觑。公司短短四年间就成功上市,也反映了新经济的巨大爆发力。众安在线凭借技术于不同消费场景开发以生态为导向的保险产品及解决方案,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承保和理赔服务,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截至今年3月31日,公司已连接超过190个生态合作伙伴,累计销售保单逾82亿份,服务约5.4亿名保单持有人及被保险人。另根据保监会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众安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7.94亿元、22.83亿元和34.08亿元。业绩方面,2014年、2015年及2016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3700万元、4430万元及940万元。3、阅文集团(0772.HK)作为前首富陈天桥的弃子,阅文集团在马化腾的手中成了香饽饽,拥有纯正腾讯血统的阅文集团今年IPO同样也是大热点,从今年2月开始市场就已经充满期待,到10月招股是公司更是一度爆出券商孖展被借爆,尽管未能成为香港史上IPO第一冻资王,但也“成功”排名第二,冻结资金逾5200亿元,仅次于2008年上市的中铁建5353亿的数额,并远远超越此前众安冻结2000亿港元的纪录。公司上市更是表现出了极强的爆发力,股价一度飙逾90%,市值高至950亿港元。不过截至目前公司今年累积跌幅已经达21%,股价也由此前所创造的110港元的高位回落至81港元,市值约为736亿。阅文集团前身为腾讯文学,2013年4月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4年,腾讯文学以7.3亿美元收购盛大文学,两者合并成为阅文集团。目前在线阅读、版权运营、纸质图书为其主要收入来源。截至今年6月底,阅文在公司产品及自营渠道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92亿,包括1.79亿手机用户。同期,公司的作品总量达到960万部,其中920部为原著作品。业绩方面,财报显示阅文集团2016年营收为25.68亿元,较2015年的16.06亿元增长59.1%。并由截至2016年6月的9.99亿元增加92.5%至截至2017年6月的19 亿元。2016年,该公司的纯利为3040万元。4、中原银行(1216.HK)作为河南省最大城商行今年7月19日中原银行在香港挂牌,募集资金超70亿,以融资规模计问鼎2017年以来内地企业在香港集资第四名。公司募资表现相对一般,公开发售认购不足,仅录得39%认购,上市当日股价一度涨逾半成但最终收回,截至目前该股今年倒跌1.2%,总市值约494亿港元。中原银行由鹤壁银行、开封商业银行、安阳银行等13家地方性商业银行于2014年末合并重组而成。虽然成立时间较晚,但合并重组后却成为河南省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也是该省唯一一家省级城市商业银行。这家成立尚不满三年的城商行,登陆港股可谓速度惊人。2014年底成立之初,中原银行便宣布,拟于2017年正式启动上市程序,并计划在5年内实现资产规模突破6000亿元、监管评级达到2级以上,机构布局实现河南省内市县全覆盖。截至2016年底,中原银行总资产已由2014年底的2069.48亿元增长至4330.7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4.7%。今年中期业绩,中原银行表现较一般,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93%至56.14亿元人民币;股东应占净利润同比增长12.44%至17.19亿元。5、广州农商银行(1551.HK)广州农商银行是继重庆农商银行、吉林九台农商行之后,内地第三家赴港上市的农商行,尽管融资额近70亿,不过公司上市之初,表现不佳,不仅公开发售认购不足,首日微涨之后次日还出现了破发,这也反映了投资者对内银股相对谨慎的态度。不过,截至目前公司累积涨幅达18%,表现还算不错,目前总市值约为592亿。广州农商银行是在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基础上于2009年底成立的,其主营业务包括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及金融市场业务。截至2016年底,该行拥有营业网点625家,其中618家位于广州市,营业网点数在广州商业银行中位居首位。该行的各项存款在广州市所有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三,市场占有率为10.2%;各项贷款在广州市商业银行中排名第5,市场占有率为7.6%。除广州本地支行外,该行在佛山等地设有5家异地分行及一家支行。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喜忧参半,实现营业收入62.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9.73%;净利润26.22亿元,同比增长21.84%。6、易鑫集团(2858.HK)作为汽车新零售版块第一股”,向来低调的易鑫今年赴港上市也难得高调了一番,公司11月招股短短3日内即获得超过30万人的追捧,超额认购约599倍,冻资逾3820亿元,仅次于阅文集团,并超越中广核电力,跻身史上十大“冻资王”。公司上市首日表现亦十分突出,一度高开逾30%,市值飙升至633亿。截至目前易鑫股价已经回落逾两成,总市值为389亿。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汽车零售交易平台,易鑫股东阵容同样十分强大,有腾讯、京东、百度、易车、IDG、顺丰创始人王卫、中国四大国有资产公司之一的东方资产等。其中,腾讯更是直接及间接持有易鑫近30%的股份。易鑫平台业务包括新车交易、二手车交易、汽车贷款、汽车保险、汽车租赁、车抵贷、车主信用卡等多项服务,旗下有淘车、易鑫车贷等APP,taoche.com、daikuan.com等网站,目标为形成以互联网汽车交易平台为核心的汽车交易大生态。根据招股说明书,至去年底,易鑫总交易规模超270亿元,其中,易鑫平台的汽车交易量超26万台,业务范围遍及国内300多个城市,今年前9个月,易鑫平台的交易量已达到30万台。在营收方面,今年上半年,易鑫集团总收入达到15.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55亿元增长240%。经调整净利润则为2.6亿元,是去年同期3,300万元的6.8倍。7、雷蛇(1337.HK)作为“电竞第一股”,雷蛇上市同样也集聚了不少光环,其中最吸引投资者关注的莫过于李嘉诚的入股,公司上市首日,由于受到阅文冻结资金逾5200亿的影响,超额认购仅逾46倍,不过公开发售阶段公司则获得了290倍的超购,挂牌数日表现也相对强势,一度涨近四成,截至目前该股股价已经大幅萎缩,跌18.8%,市值为336亿。雷蛇是首个在港交所上市的外设品牌,并且是港股市场首支电竞概念股,公司主要提供结合游戏硬件、软件及服务的一体化组合。不过IPO前两年公司已连续亏损。2015年及2016年分别亏损2036万美元及5941万美元,而今年上半年的亏损更进一步扩大至5264万美元。雷蛇背景较为强大,投资方主要包括富士康、半导体行业的英特尔、IDC-Accel、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和香港首富李嘉诚等。8、药明生物(2269.HK)今年华大基因A股市场上市可谓引爆市场投资者对医药股的关注,不过在港股市场药明生物的戏份同样也十足。公司赴港上市募资额超45亿,上市首日涨幅便高近4成,截至上个月股价更是走出了月线六连阳的行情。目前公司年度累积涨幅高达53%,总市值为504亿。药明生物脱胎于药明康德,在2014年独立注册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生物制剂研发服务商,主要提供生物制剂药物发现、开发及生产的综合服务。目前业务范围共涵盖药物发现、临床前开发、早期(第I及第II期)临床开发、后期(第III期)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生产。年,药明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2亿元、5.57亿元及9.8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198万元、4451万元及1.41亿元。9、晶苑国际(2232.HK)这个月上市的晶苑国际募资额近40亿居今年港股十大募资榜第九位,公司尽管比较低调,但却是全球最大的服装制造企业,从上市以来的情况看,整体表现则较为一般,公开发售仅获9倍认购,上市之日涨幅亦不大,截至目前不到一个月内股价已经跌了6%,总市值211亿。晶苑国际创立于1970年,公司目前拥有20间配备自动化制造设施的工厂,分布于五个国家,总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员工人数约7万人,每年为以全球领先的服装品牌为主的客户交付约3.5亿件成衣。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优衣库(UNIQLO)、H&M、安德玛(Under Armour)、彪马(PUMA)、盖璞(Gap)等全球知名服装品牌。其中,优衣库母公司迅销(Fast Retailing)是集团第一大客户,年,集团收入的33.0%、34.1%和36.2%来自于迅销。另据咨询机构欧睿报告,全球服装制造市场高度分散,以2016年的产量和产值计算,晶苑国际在全球服装制造行业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位,分别占市场份额的0.4%和0.3%。10、九台农商银行(6122.HK)作为今年港股IPO募资额排行榜第三只银行股,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也是第二家成功登陆H股的内地农商银行,同时还是东北地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农商银行。上市之初公司股价表现相较平稳,市场关注度亦较为一般,截至目前该股今年累积涨幅达5.4%,总市值约为191亿。九台农商银行前身是九台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8年12月正式改制为东北首家农商银行。该行下辖103个网点,并在全国10省(市)全资或控股设立了32家村镇银行和5家农商银行。2016年2月份,国务院批复成立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以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九台区为支援中国东北地区发展而设立的长春新区的一部分,亦是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和创新农村金融业务试点区。数据显示,九台农商银行近三年资产规模扩张较快,2014年和2015年,该行资产规模继续扩大,分别增长约48.37%和73.42%。同时,九台农商银行的净利润从2013年年末的约5.43亿元人民币增至2015年年末的约14.02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60.8%。今年前三季度,该行净利润为14.15亿元。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格隆汇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格隆汇 海外投资第一平台 全球视野下注中国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港股 IPO 进入高潮!快手近期启动香港上市计划
港股 IPO 进入高潮!快手近期启动香港上市计划
摘要:美拍上市过后,快手很可能是第二家 IPO 的短视频公司。后者今年 3 月刚完成 3.5 亿美元 D 轮融资,近期启动 IPO 并准备在香港上市。周二,据《财经》记者独家获悉,今年 3 月刚完成 3.5 亿D 轮融资的短视频公司快手,近期启动了 IPO 并准备在香港上市。近一年来,快手曾多次被传上市,但公司方都予以了否认。有分析指出,因快手视频涉及较多低俗内容,加大了监管风险,恐成上市拦路虎。快手目前估值 30 亿美金,从已完成的四轮融资来看,腾讯与百度应是最大 " 买家 ",分别领投 D 轮与 C 轮。快手 CEO 宿华今年 3 月表示,公司会与腾讯和百度进行更深入的合作,D 轮资金将用于持续提升产品体验和技术研发。这种融资节奏及受资本青睐的程度,并不亚于短视频的老牌玩家秒拍,两家的估值也相当。后者于去年年底完成 E 轮的 5 亿美金融资,新浪是其最大外部股东。短视频行业经历洗牌后,拉锯战已经开始。除了快手,自今年起,已有多家短视频公司被曝上市计划,其中包括快手的直接竞争对手,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快手曾以动态图片起家,率先突破中国广阔农村及三四线城镇市场,从 2013 年开始仅用三年就累积了 6 亿用户,APP 日活达 6500 万次,仅次于微信及微博。今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快手及今日头条旗下西瓜视频的用户渗透率已跃升至第二、第三,分别为 51% 及 46.5%,即将赶超因捆绑微博而起家的秒拍(59.3%),相差仅为 10% 左右。此前,秒拍曾在这个市场一家独秀。去年,秒拍的市场渗透率一度达到 61.7%。当时,快手仅为 43.2%,近三个季度,快手市场渗透率迅速提升。突破视频内核技术壁垒是快手迅猛发展的一个直接原因。业内人对《财经》表示,头部几家公司已基本没有技术差异,至多在 " 针对不同网络环境 " 等细节上能有优劣之分。一下科技创始人兼 CEO 韩坤此前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当技术已不再是竞争优势时,商业化策略就成为了接下来的关键,他说,秒拍的重心已放置在了广告及商业化上。韩坤表示,前期如果没有一定的沉淀和积累,再往下走就非常难,现有的这几家基本上都是前期有充足的资源,包括融资等各方面的积累。联想创投投资人杨林苑对《财经》表示,整个行业实际上雷声大雨点小。就目前来看,行业里的观望资金与整体融资额,完全不成比例。短视频领域的另一位长期投资人告诉《财经》记者,相比直播,短视频行业更像资本游戏,需要巨头及大笔资金的持续支持。在类似快手、秒拍这类视频分发平台的创业领域里,创业公司的机会已不大。多数投资机构倾向于投资 B 轮以后的成熟项目。但由于短视频平台公司的格局已定,创业公司只有深挖垂直内容领域的机会,体量与平台公司相比,不能同日而语。更多优质内容,关注中金网微信公众号:cngold-com-cn(长按复制),或在应用商店下载中金网 APP。责任编辑太阳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大家都在看港股 “爆破”史惊人:今年四成新股首日破发,八成有破发史
  作者:郑馨悦 邓皓天
  2018年,港股迎来上市热潮,大量企业纷纷赴港上市,这些企业上市后表现如何?
  与此同时,港股还存在着另一种热潮:比谁破发得快。
  根据Wind数据,截至5月24日,今年上市的83只港股新股中,目前已有53只股价处于破发状态,其中8只港股的破发幅度超40%,41只港股跌幅超10%。
  44.58%首日破发过
  虽然赴港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企业上市首日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数据显示,今年83家在港股上市的企业,其中37家上市首日最低价就已低于发行价,比例高达44.58%。
  在这37家首日破发的企业中,跌的“最凶”的前三家企业分别为雅生活服务、JIA GROUP、ZC TECH GP,其中雅生活服务首发价格为12.3港元,上市首日最低价为8.98港元,跌幅达26.99%;JIA GROUP首发价格为0.3港元,上市首日最低价为0.226港元,跌幅24.67%;ZC TECH GP首发价格为0.65港元,上市首日最低价为0.49港元,跌幅24.62%。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37家企业中,18家企业首日跌幅在10%以上。金猫银猫、华新手袋国际控股、金泰丰国际控股、正荣地产、森浩集团、杰地集团、庄皇集团公司等7家企业上市首日的最低价格与首发价格相等,险些加入“破发大军”中。
  八成新股曾破发
  此外,《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上市首日破发并不是这些企业的“终点”。
  数据显示,在2018年新上市的83家企业中,有70家企业的价格曾跌破发行价,比例高达84.34%,其中TOPSTANDARDCORP、民信国际控股、倩碧控股三家跌得“最凶”,跌幅超过50%。
  TOPSTANDARDCORP首发价格为0.35港元,于4月13日达到最低价格0.159港元,跌幅为54.57%;民信国际控股首发价格为0.7港元,于4月26日达到最低价格0.325港元,跌幅为53.57%;倩碧控股首发价格为0.275港元,于5月2日达到最低价格0.136港元,跌幅为50.55%。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5月24日收盘,与上市最高股价相比,被市场称为“新经济五剑客”的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易鑫集团、雷蛇、平安好医生这五家新经济代表公司,市值累计已“蒸发”1839亿港元。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雷蛇均跌破发行价,阅文集团、易鑫集团、雷蛇均是上市首日达到历史最高点,此后再未恢复该点位。
  而月初刚刚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小米公司,也因为“独角兽”热度降温,机构投资者估值700亿美元,甚至更低,较此前千亿美元估值缩水三成。
  一位港股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港股破发很正常,其发行价就是市场价,此外,也因诸多企业的业绩无法支撑其股价。
  业绩难支撑
  自2016年以来,香港恒生指数节节攀升,2017年在全球重要指数中一骑绝尘,全年上涨36%,日突破2007年的历史高点31958.41点,目前尚稳定在30000点以上。
  持续的大牛市使得港股呈现一片繁荣之景,被香港市场人士称为“新经济五剑客”的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阅文集团、雷蛇和平安好医生都是在这段时期上市。
  除去牛市的原因,上述港股研究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企业选择港股上市还有以下考虑:
  第一,A股IPO排队企业多,过会难,港股是注册制,快的话三个月就能上市,排队时间短;
  第二,A股对地产、互金、直播等企业存在限制,港股则更宽松;
  第三,好的企业在香港也可享受与A股同等的估值,腾讯PE是45倍,阅文80多倍,腾讯的市值不用多说,恒大、碧桂园、科技股瑞声等市值都过千亿;
  第四,在香港上市后,除了定增融资,企业还能选择银行贷款、向券商抵押证券,利率比内地低。
  不过,再高的热度也有冷却的时候。该人士表示,市场过热的时候,“泡沫”也肯定存在,而一旦企业自身业绩不够,股价下跌也是必然的。
  公开数据显示,雷蛇年亏损额为620万美元、2026.3万美元和3182.5万美元。仅2017年众安在线亏损就达人民币9.97亿元。易鑫集团2015年-2017年亏损额为0.28亿元、14.01亿元、183.3亿元。而惟一没有跌破发行价的阅文集团则是在2014年、2015年亏损,年均实现盈利。
  破发是常态
  “港股新股破发很正常。香港是二八分化制,每天80%资金集中在20%企业身上,以机构投资为主,趋于理性,香港炒新不同于内地。而现在,即使是A股,不少新股上市后半年的股价,相比最高点出现腰斩,A股投资者也趋于理性。”上述港股研究人士如是表示。
  一位港股投资者对记者表示,港股破发确实是常态,这涉及一个常识:港股新股的上市发行价是以市场价为准,而A股新股发行则有发行市盈率不超过23倍的“隐形”限制,投行上报发行方案时,基本不会超过这条线,所以A股新股一般能节节高涨。
  比如近期上市的药明康德,发行价定为21.6元/股,对应市盈率22.99倍,对比A股同类CRO(合同定制研发)行业公司平均的65倍市盈率折让近半,因此上市后涨停不止。
  该投资者表示,事实上,A股的情况才是比较特殊的。
  一位内地证券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一般不建议A股投资者转战港股,A股投资成绩不好的不用期待投资港股能成功,A股投资成绩很好的更不要以为可以搬运A股的经验。“港股是面向全球投资者的成熟股市,各投资者对于标的的预期不尽相同,各类‘常识’很容易会将人带进沟里”。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由财经记者、财务专家、法律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专注检验拟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质量。IPO日报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声明:
  ipo在线所发布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接收人应依据个人情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接收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自行承担风险。所刊出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作者的辛勤原创!若在本公众号转发过程中涉及到版权问题,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独家推出“投资+投行”模式!
  先帮您免费融资,后保荐上市。
  版权事宜、商务合作及投稿联系方式:【IPO追踪】齐家(08395-HK):零售店半年已回本 未来2年将新增3间分店
来源:财华网
  香港家具销售商齐家控股(08395-HK)明日起招股,招股价介乎0.13至0.17元(港元,下同),一手入场费约3434.3元,预料1月25日於炫啤  齐家目前在香港经营3家「TREE」家具零售店,分e是位於鸭洲的旗舰店、西贡店及沙田店,但值得注意的是,鸭洲旗舰店销售额坠咀苁找嬗8成,执行董事徐颖德表示,旗舰店面积达2.5万平方眨十a品销售种类较多,但他强调,西贡店及沙田店仅需半年就已取得投资回本,认为市场对公司a品需求大。  公司上市集资所得,当中约71.5%将用作扩大销售网络。徐颖德指,将计划於2020年前在新界、中环及九龙新开三间店,面积约4-6千平方眨┫质毕愀圩场较浮动,公司会积极找寻合m地方,尽快开店。  此外,公司亦计划推出平台,徐颖德表示,零售商走向线上扩展已成趋势,目前电商平台主要集中为主,鹊丶氨泵朗谐≡蛞览捣窒涛鳎质惫疽嘤鹊夭煌鞘械姆窒袒⑻负献鳎┱鹊匾滴瘛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34.685.60%56561.9457.812.17%40285.9615.109.98%19905.1523.352.91%17275.50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35.60--买入8.11--买入7.33--买入9.7311.8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股ipo小股东锁定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