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延迟退休年龄最新消息2018官方最新消息来了,看你啥时候能退休

小编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

告诉大家一个不好不坏,

好中有坏、坏中更加坏的消息,

一直在流传延迟退休的事情,

5年过渡期后,到2022年正式实施。

至于90、00就当没听过好了~

大家准备好纸巾,看完别哭

四类人将受延迟退休影响

按照退休年龄改革方案: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一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到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看了上面那些,还是不清楚

才能过上幸福的退休生活?

延迟退休对于80/90后来说,

这个班真是活到老、上到老啊!

网上根据延迟退休的大体政策,

推测出了这份退休时间表,

虽然官方没有正式通报,

当小编看到这个表的时候,

80,90后的我们怎么也逃不掉了

早上散步回来儿子说:“爸,你先送孩子上学再去上班,我来不及先走了。”

在单位,老李啊,你没事得多上网查查资料,要与时俱进。

在食堂,老李,你的假牙又掉在我的盘里了,下次吃饭注意点。

老李和你说过好多次了,不要把拐杖带进公司,放到门口

上班简直就是人生中最漫长的有期徒刑

对于觉得退休遥遥无期的小伙伴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国将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后,

近年各种传言不胫而走,

就曾传出多个版本的延迟退休方案。

近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时再次提及,针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趋势,适时研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等应对措施。一时间,这项关乎所有职工就业生活的重要政策再次走上风口浪尖,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人社部释放政策将近的信号,但也同时体现出各方在此政策中仍在博弈。

其实,更早之前,人社部曾明确表示:方案出台后将充分征求意见并经过5年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

那么,今年有可能推出延迟退休方案吗?有劳动法专家认为,尽管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需谨慎对待,在2018年推出延迟退休草案征求社会各方意见,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也就是说,60后赶上一小批,70后赶上一大批,80后全赶上了,至于90、00就当没听过好了~

四类人将受延迟退休影响

按照退休年龄改革方案: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一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到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按照原先的时间表,如果2017年出台,2022年落地实施,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到2022年,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到2022年,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到2022年,小于等于60岁男性(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于2017年没有出台相关方案,如果我们假定2018年出台,2023年落地实施的话,就是以下三个群体将受影响——

到2023年,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3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到2023年,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1968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到2023年,小于等于60岁男性(1963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如果延迟退休方案照这样落实下来,对于60后、70后和80后的影响是最大的。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90后来说,到退休时已经完全赶上了!

其实延迟退休对于80/90后来说,

这个班真是活到老、上到老啊!

网上根据延迟退休的大体政策,推测出了这份退休时间表,但官方没有正式通报,所以仅供大家参考一下,心里大概有个数儿▼









80、90后的我们怎么也逃不掉了

对于觉得退休遥遥无期的小伙伴们

}

10:35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延迟退休自提出以来就备受社会高度关注。人社部曾表示,延迟退休方案预计2017年出台。2018年在即,方案何时推出仍未可知。是什么原因导致延迟退休方案推迟?2018年有可能会推出吗?

>> 部分女性高知群体已率先实施

延迟退休从2012年提出已有5年时间。2012年6月,由人社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提出“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

虽然只是提出“研究”两字,依然引发社会广泛热议。为此,人社部回应,提出“小步慢走”思路,表示拟针对不同群体诉求采取差别化策略。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人社部负责人表示,争取在2015年年内完成方案制定,2016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向社会征求意见,2017年正式推出,并在方案推出至少5年后再实施。

2016年7月,人社部表示,方案已经初步成型,将在当年拿出并向社会征集意见,小步慢走,渐进到位。而且在方案出台后,将充分征求意见并经过5年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

人社部虽已表态多次,但方案一直未推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认为,延迟退休方案延迟推出的主要原因或是各方阻力太大。“特别是老百姓不太理解延迟退休,还有点抵触心理。其实应该认识到实施延迟退休对个人是有好处的,延迟退休多缴几年养老金,退休后的养老金可能会更高。”

尽管方案没有出台,延迟退休事实上3年前已经率先在55岁退休的女干部和高知女性群体实施。

2015年2月16日,中组部、人社部联合下发通知称,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将年满60周岁退休。通知表示,处级女干部退休年龄延迟,是为了充分发挥女领导干部和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既然已经发布文件,相当于延迟退休已经在一些群体实施了。据我所知,大学女教师副教授以上都是到60岁退休。”杨立雄说。

>> 老龄化是实施延迟退休的主因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主要还是‘人’的问题,即人口老龄化所致。”

目前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2017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据预测,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在2050年将上升至38.6%。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老龄人口在未来33年将翻一番。

“主要是人的寿命延长了。”杨立雄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国际上定义老年人的标准是65岁,我国是60岁,“如果按国际标准把我国对老年人的定义也延长到65岁,那我国的老龄化程度会大幅下降。其实,目前技术这么发达,机械化程度那么高,很多工作根本就不用干体力活,在农村很多60多岁的农民都是重要的劳动力,而且多工作对身体健康也有好处。”

从国际上看,延迟退休是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做法。据统计,1989年以来,世界上有170个国家推迟了退休年龄。在经合组织的34个国家中,退休年龄都在65岁以上,并且大多数发达国家均实行男女同龄退休。

我国目前男女实行不一样的退休年龄。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现行的退休年龄框架,是在上世纪50年代颁布《劳动保险条例》后开始实施,当时中国的人均寿命还不足50岁。

显然,我国的实际退休年龄跟国际有一定的差距。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目前我国职工平均退休年龄偏低,实际上的平均退休年龄只有54岁,是世界上平均退休年龄比较低的国家。

杨立雄对此也很认同,“目前大多数国家的退休年龄都在65岁,日本已经延长到了67岁。现在人口的预期寿命平均已达70多岁,平均退休年龄还不到55岁,尤其是女工人的退休年龄只有50岁,跟日本相差了17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要应对人口老龄化,最直接、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延长退休年龄。但是,该怎么延呢?

>> 对“小步慢走”有不同理解

2016年7月,时任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介绍延迟退休政策称,将分三步走:一是在实施上会小步慢行、逐步到位;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三是会在之前做及时的公告,也会在方案出台前广泛地听取和征集意见。

方案中的“小步慢走”到底是怎么个走法?业内讨论较多的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先将男女退休年龄统一到60岁,把女性两档退休年龄统一到一档,再同时延长男女退休年龄;另一种方案是男女各自延长,女性延长步伐比男性快,最终统一男女性退休年龄。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建议,先将男女退休年龄统一延长到60岁,然后再去考虑60岁之外如何延长的问题,这样不光有利于实现制度公平,还可以减小操作难度。

杨立雄则认为,不一定先统一到60岁再一起往后延长,“第一步,女性可以先统一到55岁,统一之后再往60岁一步一步延长;男性在女性统一到55岁之后,也开始起步延长,当女性的退休年龄延迟到60岁,男性应该延迟到了62、63岁,然后再一起统一延迟到65岁。在保持‘小步慢走、渐进到位’的基础上,女性可以稍快一些,男性慢一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同样主张女先男后,“‘女先男后’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国男女退休年龄相差太大。”

延迟退休政策到底何时推出,至今仍带悬念。

在杨立雄看来,近期内出台的可能性不大,“参照欧美国家的经验,延长退休年龄一般都要修改法律。我们可能也要走人大立法程序,一旦通过人大代表投票表决,就有了法律效应。这也需要时间。但是无论如何在2020年以前应该要出台,毕竟我国的老龄化发展速度太快,不能再拖了。”

有专家建议,可先在一些城市进行试点。在大、中、小城市都进行试点之后,对接下来在全国全面铺开会有好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