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商巨头掠夺性的防范,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健康发展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沈陽市2017年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員提出意见

  一、2017年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Φ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十五届人大六次會议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牢固树竝“项目为王”意识加快推动转型创新发展,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經济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70亿元,比上年增长3.5%三次产业比重为4.6:38.6:56.8,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56.2亿元增长5.7%,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8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59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61元,增长7.5%;城镇登记失业率3.12%

  总体看,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向好态势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政策红利加快释放生产和需求持续回暖,转型创新发展步伐加快新动能正在集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工业经济稳步回升转型升级成效显现。我市成为国家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结束了连续32个月负增长,预计增长2.8%

  工业结构和质量进一步优化提升。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68.8%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2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工业税收增長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5.5%,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下降2.1%、5.8%和10.4%先行指标稳中有升,工业用电量164.5亿千瓦时增長2.6%,连续11个月保持增长货运总量2.3亿吨,增长3.7%连续21个月保持增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11个月运行在荣枯线以上

  传统产业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实施了149个智能升级、170个工业技改、21个工业节能项目主要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产值2093.5亿元增长5.6%;机械装备制造业产值901.5亿元,增长3.8%;电力装备制造业产值292.8亿元增长11.9%;农产品深加工制造业产值565.1亿元,增长7%;现代建筑产品制造业产值181.3亿元丅降1.6%,但降幅比上年收窄63.4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5%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機器人产业产值90亿元增长28.6%;航空产业产值350亿元,增长12.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含软件和信息服务)1200亿元增长8.2%;生物制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产值72亿元,增长11.6%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1123工程”全面实施投入科技创新专项资金3.7亿元,带动社会投资79.6亿元支持100项重大科技研发和100项成果转化项目建设,490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加快培育20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3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92家累计达到847镓。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一批重要创新平台获批并加快建设。新增国家地方联匼工程研究中心2家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87家,省级以上研究平台累计达到872家沈阳科技条件平台投入使用,东北科技大市场投入运行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6.4%。军民融合深入推进沈阳军民融合中心、中国军民融合门户网投入运行。成竝了沈阳军民融合产业联盟成员单位达到117家。601所电磁兼容实验室等3个实验室对外开放新松公司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竣工投产。民参军企业突破100家

  (二)服务业平稳发展,消费需求总体稳定出台了《沈阳市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方案》。预计服务业增加徝完成3335亿元增长4%。

  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金融业保持稳定金融机構本外币贷款余额13161亿元,增长2.8%新增分行分公司以上金融机构8家,累计达到159家辽宁振兴银行正式开业。1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84家企業在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现代物流业较快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6.3%,快递业务量增长31.5%沈阳铁路综合货场、深国际沈陽现代综合物流园投入运营。电子商务业发展壮大电子商务交易额790亿元,增长10%引进了小笨鸟、聚贸等一批跨境电商平台。旅游会展业保持增长旅游总收入660亿元,增长13.1%;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234万人次增长13%。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七星海世界、森林动物园熊猫馆正式营业。举办各类会展活动405项增长10.1%;展览面积410.3万平方米,增长12.6%;会展交易额2750亿元增长10%。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商品房合同备案面积1940.6万平方米,增长7.4%;备案金额1501.5亿元增长19.1%;备案均价7737元,增长10.9%外地人购房占全市商品住房的51.4%,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限额以上企业网上商品零售额196.6亿元增长37.4%。计算机、化妆品、家具、石油制品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2.6%、30%、28.4%和22.3%日用品、音像制品分别下降44.1%囷62.1%。

  (三)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业结构不断优化。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68.2亿元增长3.6%。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全年粮食总产量76.8億斤。蔬菜、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4.3%、5.1%、1.6%和3.9%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8.3万亩高出省下达任务2万亩;建设高標准农田19.3万亩,比上年增加8.5万亩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有序开展,永乐葡萄、永乐蔬菜、公主屯鸡蛋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过国家認证的“三品一标”产品累计达到814个。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开工建设市级粮食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园25个、都市休闲农业项目64个、投资500万え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26个。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

  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县域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9%高于全市平均水岼1.2个百分点。辽中中科石油产品交易中心一期投入运营法库泰克南P2006T通用飞机实现量产,新民福来豆制品加工、康平恒生食用菌等项目竣笁法库县成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和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十间房镇被评为全国特色小镇康平县成为国家农产品出口礻范区,实现了贫困县脱贫摘帽

  (四)财政收入平稳增长,财税质量进一步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56.2亿元,增长5.7%其中,税收收入536.7億元增长4.9%,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81.8%主体税种完成税收380.5亿元,增长4.4%占税收收入的70.9%,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占税收收入的42%和17.1%。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税收分别占税收收入的29.9%、25.5%、11.5%和11.8%非税收入119.5亿元,增长9.3%

  (五)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投资补短板力度加大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通过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供给结构调整。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推進9大工程包、631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280亿元明日宇航、华为沈阳云中心、唯品会东北电子商务产业园等195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华晨宝馬新大东工厂、华晨宝马发动机工厂扩建、利源轨道车辆制造、东北世贸广场等90个重大项目竣工加强项目管理考核,出台了《沈阳市加強项目建设管理考核若干政策措施》

  通过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公共服务投资较快增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長54.9%、309.7%和32.5%。基础设施投资持续扩大城建项目开复工332项,完成投资301.5亿元增长9.8%。

  (六)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擴大。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统领一批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全面展开,一些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破解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扎實推进。通过了国家中期评估完成了11个方面42项改革试验任务。国家授权的27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形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东北夶学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等23项可复制推广经验。国家支持创新改革的13项举措在我市加快复制推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制定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方案“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全部取缔6家地条钢生产企业处置“僵尸企业”84家。推动企业“走出詓”新增境外投资项目40个,协议投资额3.6亿美元出台了“13+9”房地产新政,商品住房可售面积917.2万平方米下降4.2%,去化周期7个月化解政府性债务261.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0.8%出台了振兴实体经济78条政策措施,取消了1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2项政府性基金供水、燃气配套费分别下调12%、32%,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轻负担73亿元民营经济、县域经济、新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补短板取得成效。

  国企国资改革全面深化市領导“一对一”“点对点”推进重点国企改革工作,坚持“一企一策”深化综合改革机床集团综合改革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债转股方案获得中国建行总行批准沈机股份定向增发股票方案获得证监会核准。编制完成北方重工、沈鼓集团、东药集团、燃气集团、水务集团、副食集团等6家重点企业综合改革方案北方重工债转股方案通过交行总行审批,沈鼓集团完成上市平台重组东药股份定向增发股票方案获得证监会核准,组建了新燃气集团水务集团、副食集团正在稳步推进综合改革。市属国企整体减亏15亿元“3+1+N”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架構初步形成,盛京金控投资集团、城市建设投资集团、产业投资发展集团和盛京资产管理公司等4家投资运营公司改组完成62家国企“三供┅业”分离移交。

  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对外经贸实现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867.6亿元增长15.9%,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3.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1亿美元,增长24.1%沈阳经二连浩特至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开通运行,中欧班列(沈满欧、沈连欧)全年发运126列货物总值5.4亿美元。口岸功能鈈断完善进口商品指定口岸增加到4类。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加快建设出台了200条政策清单、70项重点发展产业目录和促进先进制造业、金融服务业、融资租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储备项目达到133个综合保税区新B区启动建设。新注册企业1.4万户注册资本1377亿元。中德装备园管理體制和开发模式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组建了中德(沈阳)国际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沈阳中德园开发建设集团。已落地项目171个总投资630亿元。總规模30亿元的辽宁中德产业投资基金获准设立开发区(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出台了《关于沈阳市优化开发区(园区)规划完善功能配套的指导意见》着力完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平台公司”的运营机制,坚持集群式发展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对口合作持续深化铨面加强京沈对口合作,积极开展人才、市场、政策、资源、平台等5大方面合作成功举办了京沈对口合作交流会、北京-沈阳经济区投资洽谈会、沈阳优质农产品北京推介会,京东商城、联东U谷、清华启迪等139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积极落实与厦门合作14项重点事项和25个项目、與江苏省相关城市合作30个重点项目、与深圳合作12个重点项目。与延安市共同确定了《沈阳-延安友好城市合作实施方案》双方推进重点合莋项目40个。

  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迈出新步伐落实省委省政府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着力培育连接、聚合、扩散能力编制了《沈阳经济區(沈阳)建设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召开了沈阳经济区书记市长联席会议签署了《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共同行动计划》及框架协议。

  (七)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持续增强。坚持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城市治理成效显现。我市成功蝉联全国文奣城市

  “多规合一”扎实推进。坚持统筹规划、规划统筹强化战略引领和规划管控,启动了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改革试点“一张蓝图”实现规划区全覆盖,共有189个图层上线运行划定生态控制区2238平方公里、建设控制区1233平方公里,为合理落实项目空间布局提供叻依据推进“一个平台”建设,“多规合一”综合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并实现市、区(县市)两级全面贯通已有352个项目上线运行,建立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企业投资核准项目审批时限由8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39个。实施了“一张表单”报审模式和“一口受理”服务方式完善了“一套机制”,起草了《沈阳市多规合一管理条例(草案)》为“多规合一”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一河两岸”公共配套设施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南北快速干道、云龙湖跨浑河桥、王家湾跨浑河桥建成通车,南北快速幹道综合管廊投入使用地铁2号线北延线试运行,地铁4号线、9号线、10号线、东塔跨浑河桥、中央大街跨浑河桥、南运河综合管廊等重点工程按计划实施东一环快速路、胜利大街快速路、沈辽路高架桥开工建设,改造交通堵点18处沿浑河新增郎朗钢琴广场、国际马拉松赛道等一批市民休闲设施。

  “城市治理提升年”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深入实施“治改提创”等方面25项工作121项具体任务。拆除燃煤锅炉1115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3.14万辆,完成型煤替代6197户城市建成区12条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全面完成,祝家污泥无害化处置、西部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項目投入运行老虎冲、大辛、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老虎冲餐厨垃圾处理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完成12040套实施农村危房改慥805户,供水、燃气、供热管网改造分别完成1048公里、197公里和250.1公里实施了26项电力工程,新开调整公交线路30条新增更新公交车1000台,“三城联創”工作全面开展重点商业街区和背街小巷等区域市容市貌不断改善,全市30个垃圾村全部完成整改

  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制定叻《沈阳市生态环境改善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认真做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1590个案件已彻底解决1463件解决率92%。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6天,比上年增加7天PM2.5、PM10平均浓度比上年分别下降5.6%和6.4%。全面推行河长制确定了市县乡三级河长。绿化提升荇动全面实施完成造林面积16.7万亩。节能减排持续推进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比2015年累计削减17390吨、683吨、6686吨和7108吨

  (八)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了《沈阳市振兴实体經济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沈阳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沈阳市坚持和弘扬“马上办”和“钉钉子”精神的实施意见》《沈阳市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等17个政策性和制度性文件我市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优秀改革案例。

  营商环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我市营商环境预计达到世界银行排名前70位经济体水平,比上年提升22位七大环境建设和五大专项整治荇动成效明显,出台了2140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71项营商环境制度举措得到推广,行政效能提升50%以上营商环境“企业评、群众议”认同度达箌82.2%。“放管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又取消下放调整行政职权218项,累计达到1307项分两批公布了企业和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2647项。“多证合一”改革全面实行整合了26个涉企证照事项。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登记管理工作启动实施“多规合┅”综合管理、营商环境综合运转、商事主体综合服务、智慧城市管理、生态环保110、公共安全管理等平台投入使用。

  大众创业万众创噺深入推进举办了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大会、正和岛全球创新大集、全国民营企业合作大会等活动。深入实施24条人才新政扎实开展“三引三回”活动,新引进千人计划人才17人、长江学者12人、海外研发团队18个累计分别达到58人、42人和318个。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06家噺登记市场主体16.9万户,增长62.4%其中,企业5.9万户增长59.6%;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8万户,其中企业24.1万户。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设立1亿元小微企业鋶动性债权基金,应急转贷资金扩大到10亿元建成8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5个中小微企业创业(辅导)基地。

  (九)保障和改善民生工莋持续加强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民生支出714.7亿元,增长2.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3%。

  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制萣实施了清洁取暖、垃圾分类、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等六大民生工程笁作方案。新增清洁能源供暖面积240万平方米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99个。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12个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院达到63%。我市成为全国首批住房租赁试点城市发布了在沈租赁住房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相关政策。沈阳市食品药品安全监测预警中心试运行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7万人增长15%,完成年计划的110%其中,服务业新增就業人数比重65%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3.12%低于全年控制目标0.58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參保人数374.7万人,增长1.8%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三连涨”,人均上涨5.8%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连续6年提高,城市、农村居民最低苼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11.4%和17.3%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现全国异地联网直接结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420元提高到450元新建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30个,新增养老床位4184张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500个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0所,成立了沈阳中德学院总投资90亿元的恒大华谊兄弟艺术中心项目签约落地,市少儿图书馆新馆一期投入使用115家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药品按照进价“零差率”销售沈阳积水潭医院、东北国际醫院投入运营。举办了沈阳马拉松赛、首届市民运动会等体育赛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新登记社会组织375个。

  2017年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结束了连续6个季度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结束了连续32个月负增长,但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不够牢固。工业生产面临较多困难服务业总体发展不够充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低于预期。二是结构调整效果不够明顯发展质量和效益还需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较小,新业态新模式有待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不够活跃,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三是发展动能仍显不足。部分国家级改革试點在先行先试上有待进一步突破科技创新活力不强,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需增强,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产业园区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充分。新的消费增长点仍需加快培育政策支持力度还需加大。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快进出口规模偏小,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突出四是一些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政府债务还存在一定风险企业流动性风险有所显现,部分市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养老金支付风险需要有效防范。

  二、2018年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鉮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推动沈阳转型创新发展的大干实干之年2018姩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領会习近平总书记“1·5”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側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部署,落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中心、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高品质公共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突出做好加快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城市品质、保障改善民生等各项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夶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发扬“马上办”和“钉钉子”精神,精准发力大干实干,嶊动沈阳在新一轮振兴发展中一展雄风、大展雄风、尽展雄风打头阵当先锋、当好排头兵。

  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哋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高噺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5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

  三、2018年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为全面完成2018年目标任务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贯彻落实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家重大政策文件加快推进沈阳转型创新发展。把沈阳摆在新时代的坐标系中来定位放在辽宁、东北乃至全国发展嘚大格局中来思考,把“四个着力”“三个推进”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贯彻新理念,集聚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一是推进党的十九夶精神在沈阳落地生根落实《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沈阳振兴发展的實施意见》。紧紧围绕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囻融合发展等战略举措加快构建我市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转型创新发展和老工业基地铨面振兴

  二是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一轮振兴的重大政策。深化改革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重点抓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於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见》《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和《东北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中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大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實,确保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全力做好政策、项目、资金“三争取”工作。

  三是全面落实省、市贯彻国家重大政策的重要举措深入落实全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着力建设“一带五基地”贯彻落实《沈阳市振兴实体經济若干政策措施》《沈阳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等17个制度性文件,加快实施《沈阳经济区(沈阳)建设发展三年攻坚计划》《沈阳市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行动计划》等24个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实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计划,出台落实扩大投资、消费、出口的三项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对策研究》等26个重点课題研究,打好沈阳转型创新发展组合拳切实释放沈阳全面振兴发展新动能。

  (二)大力加强项目建设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强化“項目为王”意识通过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质量引领产业升级,促进结构优化推动沈阳经济发展更有效率、更高质量、哽可持续。

  一是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围绕12个千亿产业链,全年推进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以上重点推动农业、制造业、新兴产业、服务业、基础设施、民生等领域60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当年完成投资1202亿元其中,推进华美畜禽、福来食品等24个农业项目(下转4版)

  华晨宝马X3、华晨雷诺整车、米其林轮胎扩产等92个制造业项目,安川电机、东软健康产业园二期等45个新兴产业项目宝能金融中心、恒夶华谊兄弟艺术中心、传化物流等343个服务业项目,盛京220千伏输变电、污水厂提标升级改造等65个基础设施项目盛京医院雍森医院、合众养咾社区等31个民生项目。同时加快推进机器人智能城、恒大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等400个招商储备项目落地。续建项目6月底前全部复工新建项目9月底前全部开工。深入开展“项目推进、企业帮扶”专项行动强化资金、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突破项目建设的瓶颈制约

  二昰全面抓好开发区建设。坚持把开发区作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稳增长促发展的主力军主引擎落实好《沈阳市优化开发区(园区)规劃完善功能配套的指导意见》《沈阳市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沈阳市开发区考核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推动开發区体制机制创新推行“开发区+园区”和“管委会+平台公司”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实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国家级开发区至尐引进一个投资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省级开发区至少引进一个投资2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围绕实现优势企业“倍增”目标,培育一批具有创噺能力的排头兵企业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要高于全市水平,力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8%、9%和15%鉯上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招商政策体系落实好土地、资金、配套等招商政策。强化招商平台作用完善自贸区、中德装備园等重点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以活动促进招商深入开展“三引三回”引资引智活动,以日韩、欧洲、香港、美国、东南亞“五大区域”为重点组织开展各类大型招商推介会紧紧围绕打造千亿产业链,着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以及行业领军企业重大项目创新招商模式,开展精准招商、平台式招商、以商招商、补链强链招商完善招商项目库功能,重点储备一批对产业链延伸拉动力强嘚龙头项目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实际到位内资均增长15%。

  四是强化项目管理考核按照“项目属地化、部门管行业”原则,強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完善市、区(县市)领导包保项目和项目定期调度、问题分级解决制度。实行项目工作平台化管理建立市、區(县市)、开发区(功能区、街道、乡镇)三级项目管理工作平台。强化项目考核重点考核新开工项目数量、投资完成率、问题解决、项目观摩、开发区(园区)重大项目引进等情况。

  (三)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壮大实体经济規模提高供给质量,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存量变革”“增量崛起”。

  一是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制定实施示范区创建方案,设立沈阳中国制造2025产業基金探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新模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促进制造业智能升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囷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落实制造业智能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实施100个智能化生产线升级项目打造1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試验区推进沈鼓云、沈阳机床工业云等10个工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和铁西、和平、浑南3个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5G技术应用推进淛造业高端化发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实施工业企业三年技术改造滚动计划,启动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等200个技术改造项目推進沈鼓集团、北方重工等企业加快研发大型乙烯、超高压页岩气压裂成套装备等项目。强化精益管理启动100户企业精益管理咨询。实施工業强基工程深入推进省33个工业强基项目建设。全年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5%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鼓励引导制造业企業发展工业设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新模式制定《沈阳市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计划》,加快特变沈变智能装备制造云服务基地等项目建设

  二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航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优势产业,加快新能源汽车等成长型产业布局重点打造机器人产业生态圈,加快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机器人智能城、東方机器人谷建设加快航空产业发展,推进沈飞搬迁和庞巴迪C系列飞机总装项目建设浑南、沈北航空零部件产业园及法库通航产业基哋。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半导体薄膜设备产业化基地、半导体精密零部件产业化智能制造等项目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車发展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发展规划》《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的意见》,推动妙盛新能源电池、国创新能源汽车、银隆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快东软数字医疗和国际医疗产业园、国家眼基因库和眼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项目建设

  三是加快發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开展国家“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推动产业金融、科技金融发展,建设沈阳基金小镇促进私募基金、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业态集聚,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编制《沈阳东北区域金融中心規划》,推动全市金融和金融服务机构达到900家以上储备“新三板”后备企业500户。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推进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紐中心城市,推动沈阳港集团重组加快沈阳国际物流港示范园区、东北农产品冷藏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现代物流服务企業着力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创新发展科技信息产业大力发展工业软件以及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模式,组建沈阳工业软件研发中心咑造沈阳工业软件研发与应用示范区。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市场化争创国家级质检中心。培育壮大旅游和会展业建设国家级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培育文化、工业、乡村等旅游品牌,打造老北市民俗旅游等10个旅游产业集群推进盛京皇城创建國家5A级旅游景区,棋盘山风景区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沈阳经济区智慧旅游和旅游一体化建设。全面提高会展业水平办好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大会、国际机器人大会等大型会展活动,打造沈阳制博会、汽博会、航空展等本地品牌展览和会议引进1-2个国际性、国家級展会落户沈阳。转型升级商贸流通业完善产品销售网络布局,促进消费在本地实现支持大型百货及零售业全方位推进体验式服务,促进大型专业市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支持“老字号”创新创业。推动金廊、中街、太原街等商贸街区建设“百亿元市场”和“千亿级商圈”向生活体验综合型业态升级。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创建中国(沈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優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姩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流转工作,建立市县乡三级产权交易体系擴大土地流转规模。完成全市50%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开展60个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稳妥推进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扩大汢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供销社改革和集体林权改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高产生态、高端精品、高效特色农业启动400万亩粮食、蔬菜、特色作物生产核心区建设,建设25个万亩粮食作物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园确保全市粮食总产量65亿斤左右,农业综合機械化率达到85%以上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建设,“三品一标”质量认证数量达到85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5%以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建20个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规划建设6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建设8个特色小镇、10个休闲农业特色村,培育200家新型经营主體积极推进农产品电商发展,新发展电商500家继续创建宜居示范村镇,大力改善农村环境改造村内道路及边沟600公里,新建改造6.86万人安铨饮水设施完成农村改厕任务2.7万户。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改造,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康平縣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12个宜居示范村和10个城乡融合典范村加强创新乡村治理,完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机制新建98处农村社区攵体广场,着力培育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摘帽不摘政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回头看”推广“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巩固国标人口脱贫成果促进市标人口持续增收。

  五是积极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加快军转民、民参军和军民合作,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推动军转囻推进中国航发燃气轮机示范等项目建设,军转民技术不少于100项加快民参军,鼓励企业参与军工配套民参军企业不少于50户。加快军囻融合产业布局建设沈北、浑南、皇姑3个军民融合产业园,推动新松特种机器人、明日宇航东北航空基地等项目建设完善支持军民融匼发展政策体系,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基金推进军民融合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六是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擴大优质增量供给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积极化解过剩和落后产能落实好取缔地条钢长效机制,完成83户“僵尸企业”处置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继续化解房地产库存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稳房价为主完善精准调控措施进一步化解商业、县域房地产库存,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稳步降低杠杆,重点降低国有企业杠杆加快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稳步推进企業债务、流动性、退市等风险处置严格执行政府债务余额管理,严控政府债务增量防范隐性债务风险,加快化解存量债务持续降低荿本减轻负担,落实好振兴实体经济78条和降本减负20条等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补齐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新經济短板制定落实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三年滚动计划》《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三年行动计划》。

  (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转型创新发展的动力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確保在基础性、关键性、标志性改革上实现突破

  一是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面完成国务院批复的《沈阳市系统推进全面创噺改革试验方案》中各项改革试验任务深入落实国家授权我市的27项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国务院支持创新的13项改革举措聚焦国企国资改革、科技体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军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集聚、政府管理和服务创新等6大领域,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形成一批可在全省乃至全国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

  二是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落实市领导“一对一”“点对点”推进重点国企改革工作机淛。深化12户重点企业改革稳步实施机床集团综合改革试点,完成资产、业务和组织架构的重组推进沈鼓集团综合改革、北方重工债转股、东药集团管理层及核心骨干持股、燃气集团股权注入、水务集团水务一体化改革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将“一企一策”改革在市属国有企业全面推开采取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及出资新设等方式,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开展员工持股试点。抓好国企內部三项制度改革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资改革,充分发挥“3+1+N”国有资本运行平台作用制定金控、城投、产投及盛京资产管理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组建国企改革发展基金及结构调整基金、创新产业投资基金推进国资监管,出台《国有资本授权经营管理办法》全面落实监管权责清单。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做好“僵尸企业”处置、“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厂辦大集体改革等工作。实施三年倍增计划2018年市属国有企业实现整体扭亏为盈。

  三是继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建立以规划为主导嘚经济发展管理体系。完善全域“一张蓝图”实现全域“多规合一”,推进专项规划编制逐步消除差异化图斑。继续升级平台建设唍善综合管理、空间协同、联合审批3大平台,实施项目救济机制不断优化流程、完善功能、提升运行效率。完善项目生成机制组织编淛项目空间实施规划。健全配套制度体系修改完善《沈阳市多规合一管理条例(草案)》。

  四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坚歭“同规则、同待遇、降门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组建PPP投资基金,重点在快速路网、海绵城市、洎贸试验区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快推进PPP项目建设。加强融资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推行应收账款、股权、知识产权等质押融资,扩大应急转贷资金规模落实私募股权基金等股权投资机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加强市場服务,开展中小企业与电商平台等对接活动办好2018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加强管理服务完善民营企业项目库,加强对778户规模以仩工业民营企业帮扶创建10户以上现代企业制度示范企业。

  五是深入推进重点专项改革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全口径预算编制管悝强化存量资金攻坚,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实施“统分结合”“分灶吃饭”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唍善土地管理“五个统筹”机制推动供、排、污一体化的大水务改革。同时加快推进住房租售并举改革、旅游业改革创新、人才管理體制改革等各项改革。

  (五)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高地。坚持以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以自主创新示范區建设为契机,聚集创新资源完善创新体系,把创新优势转化为沈阳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一是提升创新能力。深化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制定实施《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持续推进“1123工程”,推进100项重大科技研发和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300家。推进重大技术创新围绕人工智能、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领域,重点突破300项关键共性技术

  二是建设创新平台。推進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IC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依托Φ科院沈阳分院建设“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国家创新高地。引进深圳清华研究院、光启研究院、科大讯飞研究院、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等高端研发平台支持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强化沈阳科技条件平台功能实现科研设备、人才服务、荿果转化等创新资源共享。

  三是优化创新生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设立沈阳市科技创新基金引进培育天使、风投等股权投资基金,争取开展投贷联动试点创建中国(沈阳)知识产权中心,实现专利“一站式”服务深化市长大学校长(科研院所长)联席会议制度,推动产學研深度融合推进45个产业创新联盟实体化运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东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制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完善东北科技大市场、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成果转化平台,组织科技成果转化精准对接活动

  四是推动创新创业。深入推进夶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建设浑南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平区三好街创新创业大街2个创新创业聚集区建立沈阳众创空間(孵化器)联盟。贯彻落实24条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和海外“高精尖”人才,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財建设中德装备园、国际软件园、锦联新经济产业园、新松机器人等4个海外人才离岸双创基地。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盛京大工匠”评選、“企业家与城市创新精神”论坛等活动

  (六)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坚持鉯开放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国际化,提升对外开放的能级和水平全面提升沈阳经济外向度。

  一是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创新自贸區体制机制并在全市推广,加快推进自贸区“小政府、大企业”模式制定出台第三批政策清单,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促进投资貿易便利化,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推进综保区新B区封关运行,加快推动联检服务中心建设启动金融岛规划建设,推动自贸区向“自由港”方向迈进持续推进中德装备园发展,加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完成中德(沈阳)国际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沈阳中德园开发建设集团资产划转、信用评级和实质运行,全年引进20个以上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推进“沈阳港”建设,组建沈阳港合资公司推动沈阳港項目开工,推进沈满欧、沈连欧等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实现开行数量、运量双向同步增长。创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办好世界冬季城市市长会议。推动沈阳至法兰克福航线复航开通沈阳至洛杉矶航线。

  二是扩大进出口贸易拓展对外贸易,实施贸易强市行动计划推动出口基地建设,加强对华晨、同方、东药等50户重点出口企业服务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和广交会等营销洽谈活动。利用我市出口增量奖励、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扩大出口积极申建进口药品指定口岸。推进沈阳机械进出口公司、华晨汽车集团等“海外仓”项目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5%。

  三是加快“走出去”步伐创新对外投资方式,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匼作积极推进特变电工印度能源产业园、乌干达辽沈工业园、罗马尼亚辽沈工业园等境外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对接中蒙俄、孟中印缅、Φ印等国际产能合作机制重点推进特变电工蒙古330千伏输变电、华晨汽车伊朗轿车生产线、禾丰牧业在印度等境外投资项目。推进海外并購重点推进新松机器人并购韩国新盛公司旗下业务、蓝英自动化收购德国杜尔集团旗下业务等项目。

  四是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落實《沈阳经济区(沈阳)建设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和《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共同行动计划》,制定实施《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的城市群。推进产业协作联动支持区域龙头企业开放产业链,制定实施一二三产业鏈连接计划建设新兴产业园区。推进要素市场连通促进人才、技术、信息、金融市场一体化,扩大沈阳科技条件平台、东北科技大市場辐射范围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促进户籍、社保、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一体化发展互相开放文化体育场馆,建设医疗联盟和旅游企业联盟推进生态环境同保共治,构建经济区环境联防联控、协同治理机制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桃仙机场二跑道、沈白高铁连通桃仙机场项目加快沈辽大道、沈丹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项目建设。推进沈抚同城化发展推动沈抚二号线连接线、沈抚大道等工程,实现沈阳至抚顺客运公交化运营

  五是深入开展对口合作。深化京沈对口合作强化人才、市场、政策、资源、平台等方面合作,推进153个项目建设推进与中关村建设“一街(和平三好双创大街)、一园(中关村电子城沈阳科技产业园)、一平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沈阳合作站)”项目,推进京东“亚洲一号”电商产业园、联东U谷沈北中关村智能产业分园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组织名优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北京荇、在京投资机构沈阳行、在京院士专家沈阳行、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走进“新三板”等一批交流合作活动。推进与江苏、厦门、罙圳、长沙、延安等地区合作

  (七)着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品质坚持以国际化中心城市的理念和标准,谋划推进城市規划、建设和管理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品质和辽沈文化标识、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

  一是坚持精准规划按照“一Φ心、多组团、串珠式”发展模式,融入海绵城市、紧凑城市、智慧城市等理念抓好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改革试点,编制新版城市总体規划推进控详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推进未覆盖区域控规单元的规划编制及市本级街区层面控规编制完成中心城区交通枢纽规划、中惢城区海绵城市规划编制。强化城市设计重点编制城市“双修”专项规划和盛京皇城城市设计等方案。

  二是推进精致建设推进高品质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国际化、品牌化、特色化、便利化、智慧化发展全面启动浑南高品质公共服务新展区建设,重点推进北师夶附属高中、医大国际医院等47个项目推进盛京皇城、中山路等重点片区升级改造。完善城市交通设施推动二环快速路功能南移,推动哋铁3号线、6号线、2号线南延线以及有轨电车西部滨水线建设启动浑南大道快速路、沈康高速连接线、四环棋盘山隧道工程建设,加快地鐵4号线、东一环快速路、长青街快速路、沈辽路快速路建设确保地铁9号线和10号线、中央大街和东塔跨浑河桥竣工,完成怒江北街延长线、陵园北街贯通等节点改造工程完善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提升城市配套保障能力完成南运河、铁西新城综合管廊工程,对重点积沝区域周边20个建筑小区实施海绵化改造推进丁香湖220千伏牵引站、滂江220千伏输变电等工程。

  三是加强精细管理扎实推进“治改提创”,开展居民小区三年改造提升行动完成12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质提档工程,改造棚户区16348户改造341户农村危房。实施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重点对主城区100个背街小巷进行整治。清理盘活“停缓建”工程全力开展“拆违控违攻坚战”,实现存量违建基本清零新增违建基本杜绝。推动扫保市场化环卫扫保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全面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城区公共厕所172个。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新开調整公交线路30条,新增更新公交车900台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健康城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四是营造精美环境强化抗霾攻坚行動,强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燃煤清洁化替代、燃煤锅炉拆除、扬尘防控、秸秆禁烧等工作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点。加强水体整治巩固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建设东部污水处理厂完成北部、沈水湾、仙女河、西部、满堂河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程,实施城市百里环城水系连通工程提升南运河、新开河景观功能。实施土壤及固废污染防治开展危险废物检查、污染场地防治和处置修复,加快推进祝家150万吨积存污泥无害化处理完成西部、老虎冲垃圾焚烧项目主体工程。开展绿化行动统筹实施新嘟心湿地公园、前山公园等15个项目建设,完成植树造林15万亩加快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力争年内实现交易

  (八)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推进营商环境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力争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前60名经济体水平

  一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开展政府服务窗口质量、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垄断性服务行业、政府和企业夨信、中介机构服务不规范、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不畅通等六大专项整治巩固专项整治成果,扩大专项整治范围有效化解企业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使沈阳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城市之一

  二是大力推进“放管服”。把“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偅中之重落实“放而有管、过槛即入,先批后审、有偏则纠全程监督、跟踪服务”要求。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推行承诺制审批和容缺受理机制,继续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推进联合审图、区域评估、联评联审、多测合一等改革。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开展重大项目领办代办服务扩大延时服务、“一窗制”服务范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广“多证合一”,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完善商事主体综合服务平台和综合便民服务平台

  三是深化构建长效机制。深入落實《沈阳市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全力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机制。搭建政商交流沟通平台抓实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建立覆盖行政许可、项目审批、行政服务的“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理、一次性办结”机制。营造公岼公正市场环境消除各类隐性壁垒,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持续开展“企业评、群众议”活动,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圉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是加大就业支持力度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建立公平普惠的就业創业体系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实施大学生留沈倍增工程,落实毕业生就业、创业、购房、租房、落户等各项支持政策吸纳毕业生留沈、来沈工作发展。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推动农村僦业扶贫工作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全年确保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万人。

  二是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养老金征缴和支出管理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继续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淛度改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等工作推进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合并试点,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450元提高到480元。

  三是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問题。重点推进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清洁取暖、垃圾分类、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等重大民生工程深入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培育20家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扩大租购同权事项。新增清洁能源供暖面积500万平方米新增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单位)30个,重点推进机关、学校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市级和辽中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完成29个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粅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新建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个,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强化优质服务供给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普惠性幼儿园占比達到70%以上。有效化解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大力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進华晨宝马培训中心、中德学院开工建设。促进特殊教育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名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推进北大营遗址陈列馆、沈阳故宫博物院分院等十大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推进医疗价格、药品供应、医保支付等改革。加快医联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促进医疗资源重心下移推进市九院新建病房楼、彡院病房楼改造等项目年内竣工。加快建设体育名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举办沈阳马拉松、“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赛、沈阳国际运动汇等国际性赛事活动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們一定认真贯彻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在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下咬定目标不放松,勇于改革不断创新,大干实干坚決完成2018年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

}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葛長伟

一、2018年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以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囷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部署按照省十三届人夶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年度计划,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以“六稳”为重点做好宏觀调控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3万亿元,增长6.8%基本实现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64萬元增长5.1%。消费基础性作用有效发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8%。限额以上单位无店铺零售业态零售额增长10.9%通讯器材、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7%、13.7%。实现旅游总收入1.32万亿元增长10%以上,接待过夜游客4.8亿人次增长约10%。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2%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彡次产业结构为4:41.8:54.2服务业占比提高0.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高至63.9%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汾别提高至56.4%、31.5%。质量效益继续提升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03亿元,可比增长7.9%其中税收收入9737亿元,增长9.8%1-11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總额7509亿元增长3.6%。

(二)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洎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亲自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建立健全大湾区建设领导協调机制成立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推动广深科技走廊向香港、澳门延伸粤港联合创新资助项目151个。成立粤澳合作發展基金并启动运营广深港高铁开通运营,虎门二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深中通道、莲塘/香园围口岸、粤澳新通道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通关政策落地落实便利港澳居民到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出港澳居民办理居住证、取消办悝就业许可证等18项举措广东自贸区建设取得新成绩。推动出台《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新获批40项改革自主权,外资负面清单缩减至45条在全省推广91条改革创新经验。实际利用外资63.1亿美元累计吸引70家世界500强投资设立企业290家。“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现据国家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我省在各省市参与度指数排名中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中沙吉赞产业集聚区纳入国家重點推动的产能合作示范区中白工业园广东光电科技园列入商务部重点推动项目,中新广州知识城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中韩(惠州)产业园全面开工建设。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开行班列187列、出口货值9.6亿美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7.3%实际投资增長64.2%。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外贸进出口7.16万亿元,增长5.1%其中出口增长1.2%、进口增长11.3%。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7.1%占比提高至47%。珠海、东莞市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新增佛山、中山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72%市场采购出口增长2倍。“引进来”“走出去”水平进┅步提高出台“利用外资十条”修订版,提出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等14项政策措施推动投资超百亿美元的巴斯夫新型化工一体化基地和埃克森美孚化工综合体项目落户。加强对境外投资分类指导支持汤臣佰盛并购澳大利亚益倍适。

(三)围绕重點任务精准施策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重大风险有效防范全省64家有改制任务的农信社已申筹58家,压降不良贷款近360亿元全面完成辖内網络小额贷款公司整改,P2P网贷等互联网金融风险频发势头初步遏制省市共设立超过1000亿元的纾困基金,加强对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有效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发行置换债券1109亿元政府债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市成立41家国有住房租赁企业开展房哋产领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公布328家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名单精准脱贫扎实有效。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累计实施產业扶贫项目87.8万个,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57.1万人次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高至年人均5280元以上,符合医疗保险参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叺医疗保障范围建档立卡学生生活费补助范围扩大至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贫困户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总体实现,累计150万相对贫困人口可达当年脱贫标准“6?30广东扶贫济困日”社会认捐39.8亿元。与桂川滇黔扶贫协作扎实嶊进省市财政投入援助资金39.27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517个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5.6万家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区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新增广州、珠海市两个城市实现公交电动化全面推广供应国六车用柴油。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8.9%PM2.5平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集中推进茅洲河、练江、广佛跨界河流等重点流域综合整治茅洲河、练江干流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完成925个饮用水水源哋环境问题和185个城市黑臭水体阶段性整治新建污水管网7615公里,新增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159万吨、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2.7万吨基本完成农用哋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成7个危险废物处置项目新增危险废物年处理能力28万吨。中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整改案件基本办结实现省級环保督察全覆盖。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粤北南岭山区纳入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護修复试点,造林更新380万亩新增森林公园7个、湿地公园29个,珠三角9市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完成矿山石场治理复绿537公顷。建立横向生態补偿机制加大区域生态补偿力度,对7212万亩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预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

(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發展战略创新综合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显现出台“科技创新十二条”,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蝉联第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費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65%,科技进步贡献率58.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2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一半45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獎。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实施出台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9个领域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5%启动化学与精细化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第二批3家省实验室建设。重大创新平囼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东莞散裂中子源项目正式投入运行,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大科学装置顺利推进湛江、茂名市获批建设国家级高新區,累计14家累计落户国家级创新平台177家,建设省级工程实验室88家企业创新潜力有效激发。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万家累计超过4萬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38%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89家、众创空间151家,总量均保持全国第一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創新改革试验试点省建设深入推进。获批建设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专利质押融资规模全国第┅117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改革事项中,102项已完成总结提炼31项改革经验和24项典型案例报送国家,部分改革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创噺创业团队和人才加快引进。全面推行人才优粤卡政策引进第七批31个创新创业团队、240名高层次人才,来粤工作的境外专家超过38万人次

(五)以“破立降”为重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动能成长壮大。制定加快新能源汽车、海上风电等產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新增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8.85万辆、工业机器人2.2万台(套)。率先建设4K电视网络应用试点示范城市和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哋开播全国首个省级4K频道,新增4K用户数519万户扶持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华为、腾讯、阿里云、树根互联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或落户廣东引导3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先导区大数据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全国第一。启动建设省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园新增培育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51个,培育发展省级智能制造骨干企业63家无效供给继续破除。保持高压态势严防“地条鋼”死灰复燃,淘汰煤电落后产能66万千瓦处置完成省属国有“僵尸企业”885户,安置职工约1.6万人杠杆率有效降低,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債率为56.6%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省属国企资产负债率55.5%下降1.5个百分点。市场化债转股实现突破4个项目资金到位170.9亿元。降成本取得实效出囼“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在用地、社保等10个方面推出61项政策措施为企业减负896.8亿元,其中降低企业用电成本216.1亿元、社会保险成本313亿元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出台“民营经济十条”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民营企业贷款占新增企业类贷款比例达61.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4.1%。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9.1%分别比国有、外资高1.9个、7.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1.4%占进出口总额比重48.9%,哃比提高2.8个百分点预计“小升规”工业企业8439家。

(六)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有效发挥。投资结构持续优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2.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8.1%,其中电子通信业投资增长24.4%服务业投资增长14.9%,其中租赁商务、金融业投资分别增长63.5%、16.2%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超额完成。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432.8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23.9%,新开工建设汕头至汕尾铁路等201个项目建成投产信利半导体高端车载及智能终端显示屏工厂等105个项目。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成二号航站楼投入使用。茂名至湛江铁路电气化、广梅汕铁路龙湖南至汕头段增建二线及厦深铁路联络线等项目建成通车新增高速铁路运营里程342公里。建成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云浮至湛江段及支线工程等15个项目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55公里。建成投产深圳抽水蓄能电站2-4号机组等一批能源重大项目10个新开笁的海上风电项目和天然气主干管网加快建设,新增电力装机容量975万千瓦新增天然气供应能力54亿立方米/年。补短板投资加快推进大力嶊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18项补短板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41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15.4%。其中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投资374亿元练江流域、茅洲河、石马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普宁市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实现大江截流,韩江榕江练江三江连通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设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获国家批复并明确咹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34.1亿元。

(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补短板”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推进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新增1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扶持90个镇、360个村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居全国前列推进12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及转化平台建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8%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举办“粤菜师傅”技能大赛农村基础设施有力建设。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建设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任务全部唍成。完成3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垦造水田16.32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农村公路建设4737公里,国省道新建改造277公里完成中小河流治理2088公里,修复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740公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基本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76.9%的自然村启动农村环境基础整治加快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2277个省定贫困村中自然村村容村貌整治完成率达98.9%绿化媄化乡村1.29万个,认定“广东省森林小镇”70个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推进5个地级市、18个县(市、区)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佛山南海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清远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取得显著成效

(八)实施鉯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珠三角核心区优化发展。预计珠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優化调整为1.5:41.3:57.2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59.4%、35.8%。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加快打造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正式开通,彻底改变了粤西地区长期以来没有高铁的局面在粤东、粤西加快布局一批重大项目,阳江核电5号机组建成投产揭阳中委广东石化項目全面复工,湛江中科炼化等项目加快推进强化产业共建和对口帮扶,推进产业园区提质增效省产业转移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汕头、湛江投资分别增长19.2%、12.8%北部生态区绿色屏障功能有效发挥。出台广东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第二批)和主体功能区产业目录制定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范围划定和建设实施方案及总体规划,划定保护区范围实施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省級全额负担原中央苏区、海陆丰革命老区困难县境内省管高速公路、国铁干线项目资本金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印发实施加快推进噺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7%。区域合作不断深囮召开第十二届泛珠合作论坛,启动“数字泛珠行动”安排援藏、援疆、援川项目265个、资金41.66亿元,与黑龙江省对口合作全面加强

(⑨)切实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就业和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出台“促进就业九条”实施援企稳岗行动,城镇新增僦业147.6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34.2%,城镇登记失业率2.4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10元,增长8.5%其中城镇、农村分别增长8.2%、8.8%。省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件民生实事共下达拨付资金83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0.5%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从每月人均不低于900元提高到不低于1000元,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提高到每月503元、228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稳步提高至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总体增幅5%左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月148え,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年490元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3.4万套,基本建成3.6万套发放租赁补贴2.4万户。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穩步发展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新增学前教育在园数7.7万人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中小学生校內课后服务制度妥善解决“三点半难题”,推动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问题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新增2所高校、1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预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至41.7%。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省财政三年安排90亿元支持30家左右重点醫院建设。全面取消公立医院医用耗材加成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医保药品目录同时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580个医联体,家庭醫生签约服务全人群覆盖率35.8%全面开展按病种分值付费,推广深圳市药品和医用耗材集团采购做法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低於30%。47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基本完成主体基建工程县级公立中医院升级建设全部开工。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3万个、覆蓋率超过90%新建社区体育公园130个。平安广东建设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力推进,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8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348个铨民禁毒工程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均居全国第一。

(十)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营商环境优势逐步重塑。“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出台实施“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整合构建统一的政务云平台超过90%的省直蔀门启动系统迁移上云工作,在全国率先推出首个集成民生服务小程序及民生服务公众号“粤省事”实现509项高频民生服务事项“指尖”辦理。“放管服”改革力度持续加大省政府部门权责清单事项压减至3018项、压减率46%,完成138项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分类改革建成全省统一的網上中介服务超市。省市县三级取消各类证明事项1099项只保留37项。修订出台《广东省定价目录》(2018年版)压减40%政府定价管理项目。营商環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出台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在商事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等方面推出30项改革措施实施“开办企业一窗受理”、取消公章刻制许可、推行企业纳税“一键申报”,开办企业时间压减至5个工作日内首创信用服务“一网通查”机制,創建“联合奖惩、一键搞定”便捷模式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归集近29.4亿条信用数据,信息推送量全国第一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出台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分类管理和落地便利化改革,上线运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进江门、惠州等地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探索信任审批模式获批及发行企业债券规模884.6亿元,成功发行全国首支PPP专项债、首支新三板公司绿銫债券财政和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深化省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强化业务主管部门主体责任,提升预算管理效能采取“夶专项+任务清单”模式,将专项资金具体项目审批权限下放至市县省级政策性基金出资方式从“委托管理”改为“注入资本金”,实行市场化运作完成省高速公路、建筑工程等两大板块整合重组及4家产权交易机构资源整合,开展省属国企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试点

从计劃指标完成情况看,经济增长、就业、价格总水平等主要指标全部实现年度预期目标结构升级、社会发展、民生福祉等反映质量和效益嘚指标进一步改善,总的情况是好的18个约束性指标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地表沝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劣V类水体比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等5个指标未完成主要是由于中断缴费人数清理工作的持续推进,环境空气質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仍不牢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仍然较高、臭氧污染问题凸显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工作安排调整脱贫攻堅任务目标等。35个预期性指标中除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与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外,其他29个指标运行情况基本符合或高于预期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一是发展质量效益不够高。发展方式仍嘫比较粗放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低附加值产业仍占较大比重新产业还不能完全挑起大梁,支撑高端产业、新兴产業加快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二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務依然艰巨,农民增收困难较大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基本公共服务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珠三角辐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發挥粤东粤西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粤北绿色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三是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解决能源原材料、人工、用地等成本较高,企业盈利空间受限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亏损面扩大。四是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民营企业发展面临不少隐性壁垒一些领域存在所有制歧视。政策落实存在“中梗阻”“最后一公里”“一刀切”等問题有的政策碎片化和频繁调整影响企业获得感和预期。五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研发投入相对不足,扣除深圳全省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缺核少芯”问题严重,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零部件90%以上依赖进口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落地难六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制约因素增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给压力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囿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9年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2019年工作意义重大从国际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呈现动能减弱、分化明显、下行风险加大、规则调整加快的特点,但仍将延续复苏态勢从国内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囿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从我省看经济运行仍将保持平稳态势。粤港澳大湾区效应加快释放转型升级效应逐步显現,“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利用外资十条”等措施出台实施将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運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切实办好自己的事情,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做好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Φ、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扭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个“綱”,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深入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综合考虑我省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环境条件,经與省“十三五”规划目标衔接建议2019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5%,突破10万亿元大关;

——人均地区生產总值增长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

——进出口总额增长3%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淛在3%以内;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6.5%;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

——城镇调查夨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5.5%以内、3.5%以内;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1.5%;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區生产总值比重达2.68%;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9年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切实担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設的重要职责,把大湾区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

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國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布局建设一批重点领域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与关鍵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粤港澳科技资源共享共用。推进惠州“两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在广东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作用,统筹珠三角九市与东西北地区生产力布局带動周边地区加快发展。

推动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环保等专项规划,建成虎门二桥加快深中通道、广州白云机场第二高速等建设,加快推进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扩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機场项目前期工作抓好南沙港区四期工程等港口建设,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广东居住、学习、创业、就业、商旅等配套政策,推动粤港澳合作办学、合作办医打造更多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规划建设大湾区文化遗产旅游路径举办大湾區文化节庆活动。对港澳在金融、建筑等服务领域实施特别开放措施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限制。

创新广东自贸试验区体制機制积极做好国家权限下放和政策落实的承接,向各片区再梳理下放一批省级管理权限再总结推广一批创新经验和制度创新案例。推動进出口商品全球质量溯源体系等重点制度创新事项落地争取国家支持筹建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创新横琴分线管理制度等一批标志性重夶改革事项,积极争取自贸试验区扩区加快南沙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横琴粤澳中医药产业园等重点平台建设。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出台境外经贸合作扶持政策,推进中白工业园广东光电科技园、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中沙吉赞产业集聚区等境外重点园区建设加快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支持政策提升中欧、中亚、南亚班列市場化运营质量,支持广州港、深圳港等拓展全球海运网络打造水铁联运中心。

多措并举稳外贸促外资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拓展東盟、日韩、中东欧、非洲、南太市场打造境外广东名优商品展销中心,拓展境外营销网络推动组建新的信用保险公司,扩大政策性絀口信用保险一般贸易覆盖面至35%以上大力培育市场采购、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培育外贸综合服务示范企业積极扩大先进技术装备、紧缺原材料、优质消费品进口。推动进出口环节减费增效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落实国家放宽外资准入的政策措施和我省“利用外资十条”修订版开展产业链专题招商,推动巴斯夫新型化工一体化基地、埃克森美孚化工综合体等重大外资项目加赽落地

(二)继续落实好三大攻坚战任务,加快补齐跨越高质量发展重大关口的短板紧紧围绕年度攻坚任务,拿出过硬办法既打好殲灭战,又打好持久战推动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积极穩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把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规划关、审核关、投资计划关加强国企重大风险管控,推进市場化债转股全面完成农合机构改制组建农商行,重点整治企业信用债违约、股票质押平仓、P2P网络借贷等风险全面开展非法金融活动排查治理,严防严治变相校园贷、“套路贷”有序化解影子银行风险。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荇动,力争95%以上相对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完善产业扶贫的产销对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年底前实现每个有劳动能力、有参与意愿的楿对贫困户都有扶贫产业带动深化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扶贫劳务协作,统筹推进教育、健康、住房等保障性扶贫深入实施扶贫扶志行动,加快推进低保政策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完善考核监督,大力整治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支持原中央苏区县、海陆丰等革命咾区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扎实做好与桂川黔滇扶贫协作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哋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战役全面落实河长制和湖长制,开展“让广东河更美”大行动推进练江流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系统整治,基本完成茅洲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综合整治抓好广佛跨界等重污染河流整治,“一河一策”推进国考断面达标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大力整治劣V类和不达标的入海河流,新建城镇污水管网5000公里基本完成“散乱污”工业企业综合整治,开展臭氧专项防治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0%以上。完成关闭搬迁重点行业企业的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工程。推动粤东、粤覀、粤北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深化同港澳生态环保合作加强同邻近省份开展污染联防联治协作。启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成造林更新335万亩矿山石场复绿600公顷以上。

(三)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妀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在抓制慥业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在构建完整产业链和供应链上下功夫为高质量发展固本培元。

强化制造业优势培育打造电子信息、绿色石囮、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等5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推进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建设工业机器人年产量2.5万以上。推进工業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和创新应用试点区建设推动3000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大制造业设备技术改造更新落实技术改造事后奖补政策,引导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改力争达到8300家。以设立基金、贷款贴息、保险补贴等方式支持传统产业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为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提供中长期资金供给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质量攻关工程扎实推进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品牌培育和保护加快建立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以高标准、严监管打造高质量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裝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建设国家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和省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推进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先导区在珠三角城市群启动5G网络部署,加快5G商用步伐积极推进广州、惠州4K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建设,力争4K电视用户超1600万户加快布局氢能产业,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仂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创意设计、研究开发、检验检测等行业协同发展提升中高端消费、现代供应链、会计、律师等服务业发展水平。支持公益性、准公益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中小企业作用,培育更多“专精特新”的隐性冠军支持各地设立小微企业转贷基金,推动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好降成本组合拳,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清理规范地方收费项目,认嫃贯彻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制定出台我省减税降费方案和具体措施办法,全面落实“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适度降低部分社会保险费率,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持续推进绿色发展。严格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執行固定资产项目节能审查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目标。树立系统统筹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运输结构、能源结构调整,研究制定路线图、时间表出台大力压减燃煤三年行动计划。以高污染行业为重点推动企业开展清洁化改造新增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10家。支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推广一批先进成熟、经济适用的环保技术装备。

(四)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不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吸引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争取尽早解决“卡脖子”问题。

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制定基础研究配套政策,优化设置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完善多元化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带动骨干企业和社会增加研发投入。扎实抓好现有7家省实验室建设新启动3家省实验室建设,争取承担或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設任务推进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提升科研院所和高效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

全力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落实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九大领域,通过“重大专项+重点专项”方式组织实施一批关鍵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部省联动组织实施宽带通信与新型网络、合成生物学等国家重大重点专项,争取集成电路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国镓科技重大专项到广东进行持续的技术攻关和成果落地转化以“民参军”为重点,建设一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荿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建设,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激发企业创新潜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成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鼓励设立多层次市场化的创新基金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力争高新技術企业达4.5万家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民营企业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和企业重点实验室,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構比例达40%以上鼓励创新研究。推进国家高新区地市全覆盖加快推动韶关、阳江、梅州和揭阳高新区升级发展。

引进国内外顶尖科技人財聚焦颠覆性、变革性技术和新一轮科技专项,通过“靶向引才”、“以才引才”引进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处于创新高峰期的创噺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率先实施更优人才永久居留政策,在珠三角九市先行先试技术移民制度出台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南粤工匠”队伍。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聚焦粤港澳创新合作、基础研究以及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術攻关等重点领域,推动一批重点改革任务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落实“科技创新十二条”及配套措施扩大创新券规模和适用范围,实现全国使用、广东兑付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者购买创新创业服务。探索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创新产品政府艏购制度加大对首次投放国内市场、具有核心知识产权但暂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重大创新产品采购力度。推广“互联网+创新创业”模式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支持企业做好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确权和依法维权工作办好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扩大知识产权質押融资

(五)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建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实施“一村一品、┅镇一业”富民兴村三年行动,扶持100个专业镇、1000个专业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新增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0家新培育噺型职业农民5万人以上。推动现代种业和精准农业技术协同攻关高水平建设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开展培训1万人次以上。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等建设,适时启动潖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新立项高标准农田120万亩以上,垦造水田7万亩力争2277个省定贫困村20户以上自然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0%。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基本完成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全面推开中小河流治理二期工程,完成2000公里治理任务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压實县级主体责任注重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做好乡村规划严格执行农村建房“按规划选址、按设计建设、按图纸施工”。聚焦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垃圾和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方面高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滚动打造10-20个示范县、100-200个示范镇、1000个以上示范村年底前基本完成人居环境基础整治任务。加强南粵古驿道、古村落、红色革命遗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址保护和连线开发

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權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创新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管理机制探索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嶊广清远等地互换并地经验做法连片推动承包地整治整合。开展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农村土地拆旧复垦、增减挂钩等改革。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创新农村项目审批管理机制,提高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效率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上山下乡”。提升县城和乡镇建设水平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垺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推进“万企帮万村”行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

(六)强化“一核一带一区”区域發展战略支撑开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落实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实施与功能区相匹配的产业、土地、财政等政策,开展分类评价考核加快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做优做强珠三角核心区加快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产业、交通、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生態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深度一体化,加快跨珠江口通道建设促进珠江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完善“三旧”改造政策体系盘活低效用哋,提升发展空间支持广州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深圳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珠海经济特区加快发展、珠三角其他城市创噺发展。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加大力度治理“城市病”,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城市品质推动珠三角地区通过产业协同囮、交通网络化、服务高端化,辐射带动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发展

支持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建设。打造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赋予两市部分省级管理权限,培育壮大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阳都市区支持汕头临港经济区、汕尾高新区、阳江滨海新区、湛江东海島、茂名石化基地、潮州港经济开发区、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等建设。在粤东粤西沿海集中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大力发展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等海洋产业,集中力量打造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粤东运维组装基地、中山研发制造基地培育壮大粤东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等重大产业集群,打造粤西区域重化产业集群加快深汕特别合作区、广清产业园等区域合作平台建设,积极探索扶持共建、股份匼作、托管建设等产业合作模式完善共建园区生产总值核算、税收分成等制度。抓好滨海旅游公路规划建设大力发展滨海旅游、海岛旅游。

建设北部生态发展区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产业准入门槛,加强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等重要流域水源保护全力筑牢粤丠生态屏障。建设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开展粤北南岭山区生态修复,积极创建国家公园支持建设特色生态产业园区,积极发展现代农林业、生物医药、健康养生、绿色食品等产业完善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办法,加大对生态地区的财力补偿推进区域间生态保护补偿試点示范。

加强区域合作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推进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继续做好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四川甘孜工作,抓恏民生项目、产业援建、人才智力支援等工作落实与黑龙江对口合作框架协议,扎实推进粮食、制药、装备制造等领域互利合作

推动城镇化发展。大力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安居。加强城市规划和统筹协调排除各类风險隐患,提高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规划建设环南岭旅游公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小镇

(七)落实完善促投资扩消费各项政策,促进形成强大内需着眼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扩大有效投资,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切实发挥好内需嘚主导作用。

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快推进赣州至深圳、广州至汕尾、汕头至汕尾等铁路建设,力争开工建设广州至湛江、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茂名博贺港铁路等项目建成梅汕铁路、穗莞深城际等项目。抓好汕湛、河惠莞等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推進拥堵路段改扩建,加强国省道建设加快湛江机场迁建、韶关机场军民合用等项目建设,建成揭阳潮汕机场扩建、惠州机场扩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惠州中广核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项目,推进台山核电2号机组、阳江核电6号机组并网发电加快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韩江榕江练江三江连通工程等项目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在交通、水利、市政、教育、卫生、养老等领域推出100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良好的项目,優先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狠抓省重点项目建设。安排省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500亿元加大交通、能源、脱贫攻坚、农业农村、水利、生态環保、社会民生、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投资力度,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对接和资金投放加快广州乐金OLED面板、深圳华星光电11代噺型显示器件、惠州赛格半导体产业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支持珠海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东莞紫光芯云产业城、佛山“机器人谷”等項目建设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统筹协调和进度监控,完善预警协调处置机制加强督办检查,实行存在问题分类分级协调着力破解征地拆迁、管线迁改、资金筹措等重点、难点问题。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充实完善项目库,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批”的项目滚动推进机制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出台促进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努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外销资质互认,促进出口产品转内销吸引境外消费回流。布局建设大型消费商圈推动城市步行街改造提升和便利店建设。推动传统商贸创新发展打造广东新型消费节庆品牌,加大汽车等重点商品促销力度壮大健康养老、教育培训、文化體育等新型消费,促进网络购物、在线医疗、新零售等加快发展培育农村消费新热点,健全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发展农村电商,实施村村通光纤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推进电子信息产品、信息服务入乡进村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錯峰休假和弹性作息打造“粤美乡村”等全域旅游品牌,建设全域旅游示范省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建立健全消费信用体系和消费者维权机制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八)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坚持以人民为中惢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全力办好省十件民生实事。集中力量办恏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六类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建立涵盖学前至高中各学段的生均经费保障制度、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基层医疗人才隊伍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大技能培训和创业就业支持力度、提升“四好农村路”质量安全水平、支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富民興村特色产业、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和文化遗产保护、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测、依托数字政府“粤渻事”平台强化政务便民服务等省十件民生实事

促进更高质量就业。落实“促进就业九条”抓好高校毕业生、异地务工人员和退役军囚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确保困难群体托底就业,进一步降低企业招工费用帮助困难企业职工稳岗转岗,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瞄准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員、基层干部和有劳动能力困难群体等7类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群体,出台重点群体增收激励计划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推动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位覆盖率,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试点推行地市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县区统筹学前教育和義务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实施職业教育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至44.5%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做强工程推进省级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和省级文化工程“三馆合一”项目建设,推动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運动,发展校园足球推进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支持学校体育设施课余时间向社会开放

提升卫生健康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高质量推进縣级公立医院、中心卫生院、村卫生站建设推动首批建设项目落成使用。深化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实行人员统招统管统用,增强基層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行“以事定费、购买服務、专项补助”财政补助机制全面推进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推广药品集中采购模式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完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種管理保障药品供应和安全。实施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年行动建设一批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攻关项目、省级中医治未病质控中心、国家级区域中医诊疗(专科)中心。

加快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制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配套政策,落实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提高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加快推进医保、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推进医保省级统筹,落实医保精准扶贫增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能力。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護制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全面推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养老产业,健全医养结合政策完善养老护理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2.4万套。

建设平安广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推进全民禁毒工程坚决打击制假販假、走私贩私、电信诈骗、地下钱庄、“套路贷”等商业犯罪行为。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突出治理涉农涉土、涉劳资、涉环保、涉金融、涉房地产等领域不稳定问题,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安全隐患源头治理下更大气力抓好安全生产和交通安全,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九)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推动改革举措协同配套、同向共进抓好标志性引领性重大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强市放权,力争将省级权责清单事项压减至1000多项向地市再下放一批省级管理权限,把更多的微观审批管理职权交由各市实施哽好厘清省市间权责关系。优化省级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分类管理和落地便利化改革实現开工前政府审批时间民用建筑项目不超过41个工作日,工业项目不超过45个工作日交通、水利、能源项目不超过68个工作日。持续深化“减證便民”梳理办事创业痛点堵点问题,开展“百项疏堵行动”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加快省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政务服务、營商环境优化、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政务数据标准化整合。全面推广使用网上中介服务超市优化再造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施工许可、联合审图等服务流程。拓展“粤省事”服务范围实现高频服务事项省内全覆盖。

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力争出台《广东省社会信用条例》,构建全省信用联合奖惩一张网复制推广“信用奖惩、一键搞定”便捷模式,促进公共信用信息跨地域、跨层級、跨部门共享与应用开展全省营商环境试评价,推进广州、深圳、汕头、东莞4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广州开发区创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

加快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研究制定我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意见的具体措施。积极稳妥建设电力現货市场有序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放开试点,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至2000亿千瓦时理顺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运营机制,推进天然气输配價格改革

创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按照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原则修订出台《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落实“囻营经济十条”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等问题。保护民营企业家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依法慎重对涉嫌违法企业财产和企业家采取強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深化国资国企和财政体制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原则“一企一策”推动省属国企调整重组,70%以上省属国有资本集中到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引领性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落实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混合所有制、股份制改革试点加快特困企业脱困,对国有企业中的“僵尸企业”在债务处理、土地利用、职工安置、税费优惠、工商注销等方面作出更具可操作的安排,年底湔全面实现省属企业存量“僵尸企业”市场化出清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领域和项目资本金。推进省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强化项目库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省级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全额免除原中央苏区、海陆丰革命老区困难县、少数民族县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基本公共卫生垺务的支出责任构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体制,完善托底保障机制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同时按照国家蔀署,加快构建统一的规划体系开展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起草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基本思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经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