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父子三人的钱加起来总共多少亿美元?

香港富豪罗康瑞在武汉花了170亿买下地王,引起很大的关注。这个事情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罗康瑞在几年之前曾经大量卖掉内地的大量物业,包括了上海的写字楼跟物业等等。当时罗康瑞陆陆续续也是套现了数百亿的资产。

不过罗康瑞最终没有选择去外国,而是重回内地投资了。罗康瑞这次在武汉投资,也证明他之前套现是资产重新分配而已,却并不是要学李嘉诚去英国投资。

李嘉诚在2012年开始在内地套现,累计套现超过了千亿,随后李嘉诚陆续在英国投资了4千亿。李嘉诚这么做也是争议极大。

李嘉诚当时曾经引起了一个浪潮,那就是很多香港富豪都学着李嘉诚在内地减持套现,同时去英国投资。不过如今罗康瑞回来了,也证明很多香港富豪在几年前只是重新调整了策略。李嘉诚因为重仓英国,导致公司在资本市场不被看好,公司市值一跌再跌。很多富豪也终于明白李嘉诚这个策略的毛病了。

如今全球疫情依然严重,而中国是少数可以控制好疫情的国家,所以我国目前也是依然可以保持的快速增长。中国无疑是全球就有竞争力的市场。其实除了罗康瑞之外,另外一个顶级大富豪也回来了,这个人就是郑家纯。

2012年李嘉诚开始在内地套现,郑家纯的父亲郑裕彤就中风入院了。郑家纯的父亲郑裕彤是跟李嘉诚齐名的大富豪。2012年父亲中风之后,郑家纯就开始全面接手家族公司。2015年的时候,郑家纯学着李嘉诚,在内地套现了3百亿。

郑家纯当时就把新世界在内地的9个项目卖给了中国恒大,套现了3百亿。当时不少人也认为郑家纯会跟着李嘉诚的脚步去外国投资。不过最终郑家纯不仅仅没去外国投资,而且是重返内地市场,如今新世界成为了港商中在内地投资最多的公司之一。

过去这几年,郑家纯在内地至少投资了千亿,40多亿拿下了广州旧改的项目,98亿拿下了杭州望城区的地皮,在上海、跟大湾区的很多核心城市都有郑家纯的布局。加上天津、武汉、广州的三个周大福中心,郑家纯在内地短短几年就投资了上千亿。

郑家纯之前套现3百亿,其实不是为了去外国投资,而是为了重新布局而已。当时这些项目很多都是新世界拿了多年,一直开发得不是太好。郑家纯索性是一次性卖掉,一方面是回笼现金,另外一方面是甩掉这些大包袱。当然也可以趁着地价上涨,好好赚一笔,单单是海南的几个地皮,郑家纯就赚了几十亿。

这些地皮郑家纯2005年买下才花了18亿多,到了2015年卖给恒大,售价已经是86亿了。郑家纯就赚到了60多亿的差价了。

其实过去多年,郑裕彤跟郑家纯父子一直是重仓中国,他们也是最早回到内地投资的港商。1978年郑裕彤就跟着霍英东一起到内地考察。当时一大批的优秀香港企业家从北到南考察了几十个城市。

很多人不知道,内地第一栋200米的大楼京广中心就是郑裕彤建设的。另外郑裕彤在世的时候,还在内地投资了数千家的珠宝店。郑裕彤晚年的时候,其实还做出了很大的布局,那就是同时在广州、天津、武汉三地建设三栋530米的超高层建筑,这三栋大楼的高度已经是可以排入世界前十了。单单是这个计划,郑裕彤就至少投资了几百亿。

另外郑裕彤在内地的港口、环保、基建等等领域也是投资很多,只是外人不知道而已。郑裕彤的新创建公司在内地投资了数百亿去发展基建生意。

其实郑裕彤一直是非常爱国的。2015年很多人也是误会了郑裕彤父子。当时很多人认为他们是第二个李嘉诚。不过如今看来,郑家纯父子是绝对不做第二个李嘉诚的。他们当时套现3百亿就是业务调整而已。

2016年郑裕彤去世,他也是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完全不输给后来的赌王,很多大人物也是给他送来了花圈。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郑裕彤也曾经为香港回归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84年之后,香港回归已经是定下来了。当时香港为了举行回归的庆典,于是就打算在香港中环建设一个会展中心。

成龙《警察故事2》最后决战的那个地方就是会展中心。当时很多富豪都认为这样一个项目其实不赚钱,加上时间太赶,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做这个项目,关键时刻郑裕彤挺身而出,接下了这个项目。

郑裕彤不仅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为了保证质量,并且在1997年顺利完工,让回归庆典可以如期举行,他自己亲自去监工。最终在郑裕彤的努力下,会展中心成功建成。

当时北京送给香港一个礼物,那就是金色的紫荆花。这朵象征香港的紫荆花如今就放在会展中心的门口,这里也成为了香港新的地标,如今内地游客到香港,第一站基本就是到会展中心。

其实如今会展中心在经济上也是回报不少。很多香港的大事都是在这样举行,很多富豪也会选择在这里举行婚礼,比如收霍启刚跟郭晶晶的婚礼,还有蔡加赞跟汪圆圆的婚礼。

如今会展中心除了每年的办展收入跟活动收入外,商业租赁的部分也是收租不少,成为了郑裕彤家族一个赚钱的利器。

千筹网-领域的领头羊!深研电影、影视版权认购行业6年,以影视项目为契机,提供电影票房真实数据的正规电影版权认购平台,更多及信息,欢迎登录千筹网进行咨询!

}

核心提示:长和系近期的加速转移,可能是出于两个考虑:一是,亚洲和欧洲的资产价格存在套利空间,并且,中国内地的投资回报率较10年前已大幅下滑;二是,考虑到经济活跃度与稳定度,投资海外资产,或许让李超人更有安全感。

近三个月来,亚洲首富接连抛售香港与内地资产,引发了越来越多关于其“撤资”、“弃亚入欧”的传闻。白手起家的李嘉诚,从生产塑胶花起步,眼下掌控着市值接近万亿、业务遍及53个国家的商业王国。他的每一个决策,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2013年年初尝试出售服务式公寓,到将资产注入房地产信托,再到抛售中港两地业务,并推动旗下业务拆分上市,李嘉诚和他的长和系,正试图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进行又一轮的资本大腾挪。

事实上,近几年来,李嘉诚的长和系在欧洲市场投入的资金,已超过1500亿港元,并购的资产横跨基建、电讯、能源等业务。而在亚洲地区,如果其麾下的百佳超市、香港电灯与屈臣氏资产能如其所愿地出售或分拆上市,套现的总金额也将接近1500亿港元。

这种情况下,“撤资”的揣测,似乎更加显得言之凿凿。面对潮水般的舆论,9月17日,超人甚至不得不亲自出面澄清,称这些出售行为不是撤资,而是商业上的决定,“长实和相信,多年后都会屹立于香港”。

事实上,“是不是撤资”的问题,已经困扰了超人十几年,每当被记者问到是否会减少在香港的投资或撤资,他的答案一直都是“不”。但在实际的商业运作之中,李嘉诚秉承的,始终是“在商言商、低买高卖”的商业逻辑。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2012年,李嘉诚旗下主要“多元化全球性业务平台”,欧洲业务贡献的营业收入占比,已高达42%,香港业务则大幅下降至16%。而10年之前的2002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4%和43%。

在李嘉诚“弃亚入欧”的传闻中,2013年3月和黄旗下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发生的工潮,往往被视为一个关键性事件。不过,如果将社会因素视为李嘉诚资产大腾挪背后的主要原因,似乎也偏颇。因为,一直以来,李嘉诚都极度擅长灵活处置和重组集团业务。而过去的20年间,在多元化的思路下,长和系也一直在剥离盈利黯淡的业务,并吸纳富于前景的产业,而欧洲,一直是其布局的重点。

一位投资界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长和系近期的加速转移,可能是出于两个考虑:一是,亚洲和欧洲的资产价格存在套利空间,并且,中国内地的投资回报率较10年前已大幅下滑;二是,考虑到经济活跃度与稳定度,投资海外资产,或许让李超人更有安全感。

作为亚洲最富有的人,李嘉诚的投资遍布多个民生领域,包括地产、电力、零售、电讯、港口等。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投资的风向标。最新的市场传闻是,未来12至18个月内,李嘉诚有意分拆和黄旗下的屈臣氏,让其在香港主板上市。

作为和黄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屈臣氏在和黄的整个资产净值中占比高达30%,去年在和黄整个盈利贡献中的占比达17%,是和黄系内收入占比最高、盈利占比第三的板块。就屈臣氏去年的盈利表现看,如果它的市盈率达30倍,其市值可达2500亿至3120亿港元。相比之下,和黄当前的市值也仅是3960亿港元。

众所周知,“长和系”是李嘉诚旗下上市公司所构建的企业集团的总称,集团核心为两大上市旗舰——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具体说来,“长江系”分别包括长江实业(0001.HK)、长江基建集团(1038.HK)与长江生命科技(0775.HK);“和记系”则包括和记黄埔(0013.HK)、和记电讯(0215.HK)、和记港陆(0715.HK)和电能实业(0006.HK)。此外,长和系参股的港股公司还有TOM集团(2383.HK)。眼下,长和系上市公司的市值已逼近1万亿元。

不过,这些上市公司近来正频频面临业务分拆或出售潮。今年7月21日,和黄发布公告确认,正对旗下的百家超市进行策略性评估,以期为股东带来最大利益。

百佳超市是屈臣氏的全资子公司,在香港、澳门和华南地区拥有店铺总数345间,2012年实现收益总额217亿港元。外媒报道称,百佳超市在香港占据了近40%的市场份额,报价约40亿美元,而有意收购它的买家包括华润、黑石、德州太平洋、日本永旺超市等。

1个月后的8月24日,长江实业计划出售其在上海开发的首个写字楼项目“东方汇经中心”的消息,又在市场传播开来,该项目的报价在60亿元人民币。到了8月29日,上海写字楼项目的传闻还未退热,长和系突然又宣布抛售其在广州的综合购物商场“西城都荟广场”,作价约30亿港元。10月9日,长江实业再度将其在香港的嘉湖银座商场,以58.5亿港元的总价整体出售给置富产业信托。

与出售物业相应的是,李嘉诚放缓了在中国内地的房地产投资。据悉,2012年全年,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仅联手在上海拿下了一块总体量14万平方米的住宅用地,今年前8个月内,也仅拿下南京的一幅地块。

除了对地产的看淡,香港的公用事业,同样不被长和系看好。今年9月27日,长和系下属的电能实业也宣布,将以股份合订单位的形式分拆旗下港灯业务,集资40亿至50亿美元。

一位长期跟踪长和系的人士表示,从产业上看,长和系选择“拆分上市”的产业,大都是发展前景趋黯淡者,这些运作成熟、增长平缓,尤其拥有高现金流可以用来派息的业务,是最佳的上市融资工具。此外,业务拆分上市相较于出售较为柔和,长和系“出售”的业务,未来的盈利空间比“拆分”的业务,更加狭窄。

外界预计,一旦百佳、港灯和屈臣氏出售或分拆的计划落实,李嘉诚可以在亚洲地区套现近1500亿港元。届时,长和系在香港余下的全资持有的项目,也仅剩酒店资产、部分零星的商场项目和地产发展项目。

对于长和系频繁“撤退”的迹象,和黄董事总经理霍建宁此前确认,出售或减持资产纯粹是资产负债表课题。据和黄年报,集团于2013年至2015年到期的债务总额达1267亿港元,2015年将是还债的高峰期。随着和黄的债务进入加息周期,李嘉诚希望通过出售或分拆资产为和黄大幅减债。此前,李嘉诚在接受部分香港媒体采访时也提到,面对看不清的世界危机,尤其是美国减少买债后更加难测的投资环境,经营要很小心,集团“一定要全面减负债”。

不过,对于长和系“出售资产是为了减债”的说法,一些投资人却并不认同。

尽管电能实业对外声称,筹备港灯上市纯属商业决策,而非撤资。但在不少投行人士看来,未来回报率的降低,很可能是李嘉诚分拆港灯的原因。据悉,香港政府正在讨论“利润管制协议”,市场预测2018年后,港灯可能会被香港政府调低准许回报率。届时,其回报率可能由当前的10%调低至7%左右,盈利难以大幅增长。

地产投资的回报,同样不甚令人满意。长江实业财报显示,2013年上半年,集团实现物业销售收益38亿港元,比2012年上半年实现的60亿港元减少了22亿港元。同样,该集团在2012年实现物业收益100亿港元,低于2011年的112亿港元。

李嘉诚在年报中称,“于内地,政府压抑住宅楼价上涨之措施于2012年继续对市场情绪有不利影响。”此外,和黄去年的年报显示,其地产及酒店类业务中的租金收入,也较2011年下降1%,至38亿港元。

事实上,除了李嘉诚外,今年密集抛售物业的开发商不在少数。以香港地区为例,年初,华人置业主席、富豪刘銮雄高调拆售旗下位置优越的铜锣湾一带的商场和其他各处资产,套现逾70亿港元;鹰君集团则拆售酒店套现100亿港元,南丰集团也以近30亿港元的价格,出售人流密集的旺角全幢商厦。此外,香港最大地产中介——中原集团的创始人施永青,也将自己持有物业的比例大幅降低到30%。

与地产业相比,零售业的回报率,近年来更是一路低迷。百佳超市的毛利仅为2%-3%,低得令人难以置信。租金与人力成本的上涨、盈利能力的下降,使百佳正逐渐变成一块“鸡肋”。而出售百佳,则可能为李嘉诚带来超过300亿港元的收入。

同样地,尽管屈臣氏去年是和黄系中回报较高的板块,但有分析师指出,零售业务的高增长期已过,屈臣氏未来每年的纯利增长率可能只有个位数。如果将屈臣氏分拆,能使其获得更好的估值。

总体而言,在内地,长和系主力拓展的地产投资,正遭到宏观调控的阻击,而其擅长的公用事业领域,缺乏进入的机会;在香港,经济虽仍在增长,但增速已然放缓,一些行业更是面临饱和,未来的空间有限。以零售和港口业为例,这两个产业近年来受到内外需求不振、人力成本上升与行业竞争加剧等负面影响,要维持高增长,可能性微乎其微。

从和黄财报中也不难发现,其在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盈利能力,近两年均出现滑坡。

2010年,和黄中国内地业务所贡献的营业额占比12%,贡献的税前利润高达28%。两年后的2012年,中国内地业务所贡献的营业额为11%,税前利润却猛降到了19%。2012年香港业务所贡献的营业额占比,也由2010年的18%回落到16%,其所贡献的税前利润,更是由30%猛降到16%。

另一组信息或许能从侧面印证李嘉诚的选择:近段时间来,多家香港上市公司计划分拆旗下业务独立上市。除了长和系外,新世界有意分拆新世界酒店;恒基地产主席向恒地悉数沽出私人及家族持有的中华煤气,涉资28.84亿港元;嘉里建设亦申请分拆嘉里物流上市。有业务分拆意向的公司,还包括众安房地产、信义玻璃和利福国际。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今年3月,和黄旗下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又爆发了严重的工潮,这或许让李嘉诚在香港的投资更趋保守。“香港这种贫富差距加大导致的社会不满情绪加剧,是促使李嘉诚出售香港资产的原因之一。”有评论人士称。

实际上,从1991年至今的20多年间,李嘉诚已经历过数次经济环境的大起大落,其中包括亚洲金融危机、SARS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和两年前爆发的欧债危机。其间,长和系虽在某些业务上大幅亏损,整体的盈利能力却未受到严重影响。

数据显示,年的20年间,和记黄埔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01%,长江实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48%。这是因为,李嘉诚极度擅长灵活处置和重组集团业务,在多元化的思路下,他善于剥离盈利黯淡的业务,吸纳富于前景的产业;在此基础上,他又十分重视寻求多维度的资金筹集渠道,以保持企业充足的现金储备。此前,长和系曾有过多次将低回报资产出售套现的例子。

再来看看李嘉诚这次出售的部分资产:广州西城都荟广场的回报率仅为7%,陆家嘴写字楼的租金回报仅约5%,而百佳超市的回报就更低了。从这个角度看,追求稳健收益的李嘉诚选择套现,实属情理之中。

而经过一系列的资产出售,其香港业务占集团盈利的比重,则已由2010年的25%逐步下降至了16%。

相比于内地与香港经济的疲软,渐渐复苏的欧洲,则正处于“遍地便宜货”的阶段——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经济数据没有继续恶化的迹象。在很多人眼里,此时购买各类拥有两位数稳定回报的公用事业资产,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于是2013年以来,李嘉诚开始加速欧洲投资的力度。长和系先后通过旗下公司收购了爱尔兰O2电讯业务,以及荷兰最大的废物转化能源公司AVR。此外,新西兰第二大废物管理公司Enviro Waste,也被长和系收入囊中。仅今年上半年,李嘉诚就完成了总计249亿港元的四宗海外收购。

在众多收购目标中,英国的资产格外受到李嘉诚的青睐。早在2010年,李嘉诚旗下集团以91亿美元,从法国电力集团手中购得英国电力网络业务EDF Energy的电网资产。一年后,李嘉诚的长子,又以24亿英镑买下了英国最大的自来水供应及污水处理公司之一Northum brian水务。2012年,李泽钜继续斥资6.45亿英镑,收购了英国天然气公司威尔士和西部公用公司。

通过一系列收购,李嘉诚父子已经成为英国基础设施资产的最大所有人之一,控制着英国约四分之一的电力分销市场、近30%的天然气供应市场,以及近7%的供水市场。难怪英国媒体惊呼,李嘉诚父子“几乎买下整个英国”。

对此,李嘉诚曾谈及对英国“情有独钟”的原因。他指出,虽然英国加入了欧盟,但英镑并未加入欧元区,因此货币的汇率比较稳定。

在整个欧洲市场,长和系近几年投入的收购资金,已高达1500亿港元,购买的资产包括基建、电讯、能源等。和黄财报显示,2007年,欧洲业务只贡献了和记黄埔11%的税前利润,但到2012年,欧洲业务已经猛增到34%,其中,英国境内的业务占比高达23%。

值得一提的是,李嘉诚在欧洲的投资并非一蹴而就,其布局的时间甚至长达20年。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长和系就收购了英国的移动电话业务和港口业务。

1990年前后,李泽钜收购了英国“兔子”电讯公司;1994年,和黄又在英国创立了电讯公司Orange,该业务其后拓展到澳大利亚、印度、以色列、泰国等市场。2000年,Orange被和黄以千亿港元的天价出售给德国电讯巨头曼内斯曼。

当然,在投资欧洲的初期,欧洲业务对和黄的盈利贡献并不大,因此这部分收入未能引起外界过多注意。到2002年,欧洲业务的收入占比约为14%,盈利占比约为11%,而当时的香港地区,上述两者的比例是43%及36%。

不过,随着香港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加上2003年伊拉克战争令欧洲的资产价格下跌,和黄开始加快收购欧洲资产的步伐。公司先后在英国、意大利及瑞典等地区发展电讯业务,2003年时,和黄在欧洲地区的收入占比升至28%,比前一年上升了一倍。

其后,欧洲业务的比重不断增加,到2007年时,欧洲地区的收入占比已达44%。就在同一年,李嘉诚将旗下的印度电信资产卖给沃达丰,进账90亿美元。然而,在长和系版图中的越来越重要的欧洲业务,其盈利能力却始终不及香港。尤其是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资产的赚钱能力更为疲弱。

长和系在欧洲多年的耕耘,似乎并没有等来大丰收。毕竟,李嘉诚在欧洲的投资有得也有失。将Orange卖给曼内斯曼、将印度电信资产卖给沃达丰,可以看作其投资欧洲过程中的两大亮点,但早年挺进3G业务则成了他事业上的一个败笔。这项投资直到2011年才结束近10年的亏损,实现盈利。

但眼下,李嘉诚“抄底”欧洲的愿望,依然十分强烈。就在去年,和黄又分别斥资9亿欧元、1.25亿美元买回了奥地利和以色列的Orange。而随着欧洲经济的复苏,李嘉诚在欧洲播下的种子也逐渐结出果实。2012年,欧洲地区的盈利贡献增至34%,远高于香港。今年,和黄在欧洲的基础设施、电信和零售业务的营业利润,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如此势头,与香港市场的缓慢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于李嘉诚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商业逻辑,但坊间有关他的“撤资”传闻,依然甚嚣尘上。而这,并非没有缘由。

尽管,李嘉诚9月在香港表示,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绝不会将注册地迁往别处,相信多年后仍会屹立于香港。但2013年年初,他也曾在长和系业绩发布会后表示,其多年前就发觉,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妒忌或其他原因(对他)不太高兴,“虽然我做了好多对香港有益的事,但每多做一样,就会有人认为多一样生意是李嘉诚的,我不想这样”。

“那时我便决定,香港的业务会一直发展,如有不喜欢或反对的声音,便往外多作投资。”李嘉诚当时说。21世纪经济报道 黄锴 上海报道

(原标题:李嘉诚大腾挪背后:内地投资回报率大幅下滑)

}

有朋友给我发来一个帖子,说“对比李嘉诚和马云的祖坟,一个气派,一个荒凉,差距太大”。言下之意似乎是:李嘉诚祖坟好,所以他可以做到富过三代;而马云……就悲催了。

先来介绍一下那张帖子的大致内容。
自古至今,中国人都非常相信风水。如果一个家族里有人出人头地,邻居们就会说他家“祖坟冒青烟”,呈现出了一种“祥瑞之兆”,其子孙后代都将“福泽恩厚”。
中国人在选取墓地时,一定会挑“风水好”的地方,因为他们觉得风水是可以影响后世子孙运势的,尤其是财运方面。所以中国富豪们的祖坟总是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比如大富豪李嘉诚先生。上图即他老家祖坟远眺。
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其家族的祖坟位于潮州的莲花山铜鼓峰。铜鼓峰是粤东第一高峰,风景秀丽、青山绿水,可谓“风水宝地”。
在去往李家祖坟的路口上,有一块标志,是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为他们家族立的。也就是说,李氏祖坟也已成了文物而受到政府的保护,这对李家后人来说也算是一种殊荣了。
李氏祖坟始建于清代,坟墓的朝向都是坐西南朝东北。墓群中葬有李氏六位先人,占据了小半个山头,呈三层错落分布。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李嘉诚的曾祖父李鹏万、祖父李晓帆。
李家这两位先祖都是清朝末期的读书人。李鹏万是由地方进入国子监的学生,被朝廷重点培养;而李晓帆则是一名秀才。
李嘉诚老家的祖坟位置极好,居高临下,可望见山下的韩江及其岸边市镇,视野相当开阔。李嘉诚出名后,其祖坟吸引了很多游客及笃信风水的人士前往观览。
而马云先生的祖籍,是浙江绍兴嵊州谷来镇的马溪村,离市区大约21公里。谷来镇下面有20多个村子,其中就马溪村最有名;尤其是马云出名成了首富后,这里更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马溪村是个很漂亮的村子,如今的建设也非常不错。村庄被马溪河环绕,生态环境十分优良。马溪村的茶叶也很出名,村里有不少的茶地,看上去绿油油的,令人心旷神怡。
马溪村也不是徒有其名,其95%的居民马姓,也就是说他们理论上跟马云的祖上都多少有些搭边。为什么要强调理论上呢,后面会有解释。
但是马云家的祖坟却看不出什么规模,大部分的墓碑都掩映在树林和杂草当中,只有一两块墓碑还能勉强辨识,其中一块写着马世煖和夫人蔡氏之墓。总的来说颇为荒凉。
村里保留着的《马氏宗谱》,还记载着马云父亲马来法的名字。而马云家的祖宅,也依然保留着。
据村里人说,马(云)家世代务农,马世煖的儿子马悌蔡不曾生育,抱养了一子取名马忠绰,后改名马来法。这马来法就是马云的父亲。由于马悌蔡当年很贫穷,又与当地本家人不和(受族人排斥),遂被迫出走杭州谋生。
这样说来,马云并非马家的亲生血缘了。所以据说马云从来没有回过马溪老家。也因此我前面说到村里人跟马云的关系,要加个“理论上”。
马云家的祖坟不好,他也从未回过老家;而且马云的爸爸马来法在被马悌蔡抱养前姓甚名谁、老家何处、祖坟怎样,人们更是不得而知。从常识出发不难判断,马来法亲生父母的家境,应该很一般,即便有祖坟也很难“冒青烟”。
那么在风水大师们的眼里,马云根本就不具备发家致富的先决条件,又遑论成为被亿万国人艳羡不已的首富(至少曾经哈,现在……就不说了)。
莫说马云,马来法先生这个进城务工老农民的养子,后来却成了1949年后的中国曲艺界堪称元老级的人物,官至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第四、第五届主席,1999年7月退休后,还被聘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
马来法、马云父子俩的成就,跟祖坟有关吗?当然毫无关系。
其实不光是马云,中国很多富豪(名字就不提了),发迹之前都一文不名,祖上更是寂寂无名,更别提什么“青烟”直冒的祖坟了。网上不少所谓“富豪祖坟”的帖子,几乎都是毫无技术含量的瞎扯淡,不值一哂。
相反,祖坟“高大上”的人,按照“风水学”的说法,在十多亿民众当中却大有人在,数不过来——但是如果他们从来没有走出自己那块“风水宝地”,而是世居山中耕读传家,那么按照世俗标准,他们也绝不可能成为人人羡慕的“成功人士”,更不要说首富了。祖坟再气派对他们来说还不是浮云,永远成不了马云。
有个大贪官发迹以前虽说也是家有祖坟,但其规模和风水情况却实在太难为那些“风水学家”的如簧巧舌了。为了能让自己在仕途上“更上层楼”,或者只是想请“祖宗保佑”自己不出大事,贪官们都纷纷花大价钱延请“风水大师”,为自家重修扩建甚至迁移祖坟。
但结果呢?那花费不菲的全新祖坟,纵然已是“干峰挺拔凌入云”,他们最终也没能实现“贵若极品将相门”;或者即便已差不多算是“位极人臣”了,然而那无比气派的祖坟及其“好风水”,最终却只能“保佑”他们“位及秦城”。
出身贫寒的陈胜吴广,家里肯定没有气派的祖坟。但是他们却信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思是能不能成大事跟出身无关,只要你有鸿鹄志,就一定能够出人头地,比如当代的马来法和马云。
刘邦的爷爷虽然当过县令(所谓魏国丰公,其实就是被委派到一个叫丰邑的小地方做邑令),但是到他父辈那一代,刘家已落败为自事农产的编户平民了,其祖坟也多数留在老家——其祖坟如何,可想而知。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大汉朝的开国皇帝。
至于朱元璋家的“祖坟”,就更不好意思提了。朱重八出身贫苦农家,幼时给地主家当放牛娃;其父母及大哥过世时,连入土为安的方尺之地都没有,还是好心的刘姓人家看不过去,让朱家兄弟把父母草草埋在了刘家的土地上。这朱家的“祖坟”在哪儿,可想而知。当然,这同样不妨碍朱元璋成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
其他例子,尤其是现当代者,我就不举了,各自脑补。大家怎么个举一反三,与我无关;我想说的只是,所谓“祖坟冒青烟”,跟你能否飞黄腾达真没有多大关系。倒是所谓乱世出英雄,更靠谱一些。

中国的事情不好深说,扯点其他地方跟“祖坟”有关的事情吧。
2018年夏秋之交的某一天,中国游客曾先生携父母凌晨抵达瑞典某市。一家三口想在酒店大堂“蹭睡”遭拒后,据说被警方带离酒店,扔到了城边的“坟场”。此事在国内舆论中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其实那个地方并不是中国人想象中的“坟场”,也不是中国人所理解的“公墓”,而是城边的一座教堂。
西方人去世后,其家人不会像我们中国人那样,去名山大川给他们寻觅“风水宝地”,而是集中统一安葬于社区教堂中的公共墓地。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所有的死者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而自己的亲人死后也应该跟自己住在一起——至少不要隔太远。
其实不光是西方人要把逝去的亲人葬在自己家门口,信奉天主教及基督教其他门派的其他地区的人们,同样有这样的习惯。比如前些年的某一天,我在澳门老城区中溜达时,就到下图所示这座位于居民区中间的墓地(其实是教堂的一部分)去亲身体验了一下那样的氛围。
我之所以要这样解释一番,是想说清楚,前面提到的瑞典当地警察并没有把曾先生一家送到城边的“坟场”,而是把他们送到了城边教堂。因为他们误以为曾先生一家出不起酒店的费用,而教堂是可以为他们提供慈善救济的,比如留宿什么的。
举这个例子,其实是意在说明,西方之所以也出了那么多杰出人物、成功人士、或者按中国人的理解出了那么多大富大贵之人,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祖坟”格外好(大家都一样),而是由他们的兴趣爱好、天资禀赋、努力程度加所在社会的制度环境所决定的。
总而言之,祖坟好、冒青烟,真的很扯淡。很多风水大师之所以能挣大钱,恰恰不是因其家乡有座好祖坟,他们挣了大钱也多半不会回家修祖坟,而是拿去享受人生,香车宝马锦衣玉食,或曰“过好当下”。
所以许多“专业人士”热衷于拿李嘉诚和马云家的祖坟说事,其实是在收你的智商税。

朝闻道,夕不死。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父子指的是哪三个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