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终身重疾险和定期重疾险谁更好

购买重疾险怎么选择?定期消费型保到70岁的比较好还是终身的更合适?

购买重疾险怎么选择?定期消费型保到70岁的比较好还是终身的更合适?

}

“险联社”专注领域独家报道。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保险资讯与产品信息。

重疾险的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但很多朋友在购买时却遇到不少选择困难症。有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76.34岁。其中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3.64岁,女性为79.43岁。随着年龄的增大,购买重疾险自己买多久适合?定期or终身如何取舍,小编来帮你分析分析!

一、什么是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

定期重疾险:一般是保障到一个固定的年龄,现在大部分是保障到70岁,也就是说如果购买了保障到70岁的定期重疾险,那么在70岁之前身患重疾就能得到理赔,70岁之后这份保单就失效了。

终身型重疾险:顾名思义就是保终身,在去世之前身患重疾就能得到赔付。

二、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的差别

定期重疾险的核心价值就是在特定的保障期限内转移万一的重疾风险。终身型重大疾病保险,就是为被保险人提供终身的保障。

相对来讲,定期重大疾病保险的保费因为保障时间较短,所以保费也比较便宜。在短期内性价比比较高。终身重疾险具有保障时间长,保费较高的特点。一般保费比定期重疾要高50%以上。

三、重疾买定期还是终身?

对于同一款重疾险产品说来,选择保障至70岁与保障终身之间,只有 2 个地方有差异:保障期间不同、保费不同,这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下面这张表格,对于这个问题会得到一个大致的结论: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在这五款重疾险中,保障至 70 岁明显要比保障终身便宜很多。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对于同一款重疾险产品来说,毫无疑问保费与风险肯定是成正比的。保障至70岁要比保障至终身便宜 35%-40%。那也就可以简单粗暴的认为,大约有35%-40%的风险,会在70岁以后才患重大疾病。

如果买保障至终身,我们多交 35%-40% 的保费又是否划算呢?先帮你算一笔账。以最新的康惠保为例,保障至70岁的保费是 4550 元/年,保障至终身的保费是 7650 元/年,它们每年保费差是 00 元,按20 年交费下来,我们可以节约的保费是 6.2 万。

如果购买康惠保保障至70岁,然后把每年节约的保费拿去理财,到70岁保单到期时,我们会有多少钱呢?当我们的年化收益率能达到3.5%的时候,在70岁时,我们节约的保费最终会变成16万元左右。

作为对比,我们购买的重疾险保额是50万。如果能确保年化收益率达到8%,肯定是购买保障至70岁划算,因为在70岁保单终止后虽然不再享有保障。但是我们有65.8万实实在在的现金拿在手上,并且现金比买的保额还高。

首先,重疾险是一次性给付型,出险后赔保额,拿到的这笔钱可用于:

① 手术费用支出:指治疗重疾实际需要花费的钱;

② 康复费用支出:重疾手术之后的营养费、护理费等;

③ 收入损失:对于有工作的人而言,重疾手术及康复期间,患者将因不能工作而带来工资损失,家人因照顾病者不能工作也会有收入损失。所以,在考虑保障多久之前,应该优先把保额做到足够。

关于保障期限,普遍存在两类人:一种:“买定投余”, 一开始用在寿险上,提倡买定期寿险(比如,保障30岁到70岁),因为价格比终身寿险便宜,省下来的钱,拿去“钱生钱”,直到保障期结束,也会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这观点后来也延伸到了重疾险上。等老了,70岁之后也有一笔资金和收益可以用来养老、治病。但是,买定投余也有局限。它的关键,永远在于投余,能计算的是数字上的收益和风险,而实际你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资金的沉默成本,都没有考虑在账面上。

另外一种:就是不管怎样,就想直接保到终身,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出险?万一之后保障断了,身体差了,再也买不到重疾险怎么办?或者也有直接买返还型终身重疾的,这种既有重疾保障,又含有身故责任,反正最后都能赔。

最优的解决方案就是,根据预算进行组合搭配:终身+定期。

定期重疾可用较低的保费来锁定一定时期尤其是收入期的重疾风险,让当下拥有充足的保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即便预算充足,也不建议把所有保费全都投入到重疾险中。不要将风险对冲在一个保险上。有多余的预算,应该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除了重疾险,还应该配置医疗险、意外险、寿险。

③想做高保额,预算又不超出承受范围内:

30万终身重疾保底(解决70岁后没有保障的问题)+定期保障(补充阶段性高保额需求,保额根据自己预算调整)

综合来说,保险的配置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状况,同时综合考虑整个家庭的保障配置,不能盲目的贪大求全,不然这些保障也会成为经济负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险联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


· 让每一份安全都触手可及

大象保险是世纪保众(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11月推出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技驱动的智能保险顾问平台。

象菌以瑞泰瑞盈重疾险为例,从五个角度来分析定期与终身重疾险的利弊

我们常说买保险买的就是保额,因此保额做到位非常重要。不论是定期重疾险还是终身重疾险,都要面对的这个问题。

但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如果把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进去,当时选择的保额在未来几十年后就不一定值钱了。

对于保20年的重疾险来说还好,如果是保至终身的重疾,一旦晚年罹患疾病出险,那时候的保额还有多少真实购买力呢?

其实,这个问题保险公司自然也已经提大家想到了。

因此保险产品在设计时已经考虑了保费的“时间价值”,也就是产品的预定利率。自保监会2013年开启的利率改革以来,多数产品的预定利率在3%-3.5%左右,这个可以类似银行的利息去理解。

假设未来的通胀率为3.5%左右,那么预定预定利率能达到3.5%的产品基本上就能跑赢通胀了。

因此,目前保额的考量因素,不但需要包括家庭资产、收入能力、负债情况以及整体收入支出比,还要结合目前的医疗情况。

对于定期重疾而言,50万保额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是终身重疾,或者真的非常担心几十年后保额缩水,不放在能力范围内,适当增加保障,也就是产品叠加购买。

这里我们按照不同保障期限,对比一下保费情况。先设定几个不变的因素:男性,30周岁,20年交,保额50万,不附加轻症/豁免。

保至60周岁,年保费为2335元;保至70周岁,年保费为3930元;保至终身,年保费为6365元。

可以看到,保至60周岁和保终身相比,保费相差了近3倍,而瑞泰瑞盈已经是消费型重疾中,性价比很高的产品了。放在其他产品上,可能相差的倍数不不止如此。

单从价格上看,定期重疾险的保费相对便宜,终身的保费相对比较贵。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预算比较有限,显然定期重疾险更合适,保至60岁,保障期限也涵盖了事业黄金期。

对于有房贷压力、高额生活成本的人群来说,定期重疾险也更合适,这样余下的预算可以配置其他保障。

杠杆率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保额与保费的比,计算公式如下:杠杆率比=保额(总保额)÷保费(单期保费)

保至60岁的杠杆率比为214:1,保至终身的杠杆率比为78:1。那么显然,定期重疾险的杠杆率比要明显高于终身重疾险。

根据几家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看,重大疾病的平均理赔年龄在42周岁,50%以上的理赔年龄集中在35-49周岁之间,正处于家庭责任比较重的时候。

而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重疾出险的年龄甚至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如果保障能够涵盖疾病高发期,也就是保障至60岁或者70岁,确实也要比保至终身的重疾险更为划算一些。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保障至60周岁的瑞泰瑞盈重疾险比保障终身的保费少交了:4030元。

如果选择保至60岁,把省下的4030元自己拿去理财,按照5%的年收益率累积,假设30岁开始,连续投20年,这样一个“定期+投资”的组合,收益又会如何呢?

经计算得出,20年后累积到139918元,也就是小14万元;40年后收益就可以累积超过50万,与总保额持平。

也就说,这样的组合反倒是起了双重保障的作用。这笔钱不仅可以养老看病,还可以以备不时之需,流动性比买终身重疾险灵活很多。

从长远来看,利用省下的保费去理财,“定期+投资的”组合回报率会更高一点,保障也更高一些。

那么什么情况下买终身更适合?

从上面列举的几个角度来看,确实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定期重疾险更为划算,那是不是意味着终身寿险就没有用武之地呢?并不是。

事实上很多保险产品都是年龄越大,保费越贵,到了一定年龄就没有购买资格,或者即使能买,也容易出现保费倒挂的现象,不仅不划算,保额也不充足,基本起不到保障作用。

保险市场上的定期重疾险一般都是消费型的,属于在一定期限内,如果没有得病或自然死亡,保费也就打了水漂了。

而现在很多终身重疾险都包含身故赔付,虽然含身故责任的终身重疾险保费会相对贵一点,却确实做到了不管先发生重疾或者先身故,都能得到理赔的情况,也可以理解为是类似财富传承性质的保障。

因此,对于有这种顾虑,且本身预算比较充裕的朋友来说,不如一步到位,直接配置一份终身重疾险来的放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0万重疾险一年要交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