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四书与五经,金榜题名中奖元打一生肖?

谈及一家子都是文豪的家庭,我们往往会想到宋代苏氏的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一家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甚至家中的女子苏小妹也在文史当中留有不少佳话,然而这一家人当中,父苏洵数次科考都未中过进士,苏轼与苏辙两兄弟同时科考入榜但也并未拔得头筹。

今有高考,古有科举,然而古代的科举考试在某些方面又远远超乎了我们现下的考核方式,四书五经等庞大的知识体系考察先不谈,全国所有学子共同参加选拔,每年却只有前三甲,即一百二十人到五百二十人能够有机会金榜题名,登科入仕,在士农工商的森严等级制度下,这可比现在的人才选拔制度严酷得太多。

偏偏在明朝就有那么一对父子在科举考试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在政界、文坛的影响不输宋代“三苏”,让人不得不惊叹一句,怎么这“考神”位置还能承袭?这一父一子就是我们今天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杨廷和与杨慎父子。

杨氏父子二人都是四川新都人氏,祖籍在江西庐陵,父杨廷和十二岁乡试中举,十九岁科考殿试及第,因此授官翰林检讨,接着就给当时的皇太子,之后的明武宗朱厚照做了老师,这相当于什么呢?

年仅十二岁参加省级考试成了秀才,放在现在那就是妥妥的中科大少年班的高材,十九岁完成学业便进入到体制中枢内,年纪轻轻当上预备太子太傅,杨廷和之后的人生几乎都是于庙堂,居高位,四朝为高官,其中两朝还曾坐上首辅,位极人臣。

那继承了父亲杨廷和“考神”称号的杨慎又是如何呢?提到杨慎,对我国古代文学史有了解的读者应该有些耳熟,仕途虽是远不及父亲杨廷和官运亨通,但极有文采,被誉为“明代三学子之首”,杨慎自幼就饱读诗书,更让人惊叹的是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示出了他的文学天赋,七岁熟读唐诗绝句,十一岁会作诗,能拟古诗、作文赋,十三岁随父亲杨廷和入京,以一首《黄叶诗》才动京城。

不知道这些没有关系,杨慎流传度最广的还数《临江仙》里那一段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成功”,被我们现世后人在94年版的《三国演义》中的谱曲为乐被评选为“改革开放30年优秀电视剧歌曲”。

谈论了那么多杨慎的艳艳惊才,他的“考神”称号还没真正确立起来,杨慎第一次参加会试是在他二十一岁那年,明明已经被主考官们列为卷首,却不料夜色里烛花飘落,竟然烧坏了杨慎的文章以至于他名落孙山。这或许就是上天不忍,企图以此给予这位天才诗人的一个危险的警示,进入仕途的杨慎注定会引火烧身,然三年后,杨慎二十四岁参加殿试,以殿试一甲第一的位置作为状元入仕了,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职务。

年少成名的天才父亲,今科榜首的状元儿子,在古代社会,范进那样的五十岁中举人虽有夸张之嫌,但大概也更符合我们寻常之辈,就如同考入清华北大这样的国内最高学府,资质平庸的人复读无数次也常常是名落孙山,如今的所谓“高考状元”每年都有,我们仍更以少年班的学生视为天才,这两父子在竞争更为残酷和激烈的科考中都是大放异彩,这样的人生简直超乎我们平常人的想象,“考神”之名也是名副其实。

天赋和功名都有上天偏心,但人生之变幻莫测却对每个人都公平,杨廷和四朝为官、两任首辅,一生政绩无数,曾平定寘鐇之乱和刘六刘七起义,积极倡导新政,晚年却因“大礼仪”事件与皇帝和其他政坛新贵意见不合而被迫乞老还乡,几年之后被贬去官职,降为平民,为民后的第二年死在了家乡新都。

杨慎也因个人为人的刚正不阿,坚持礼法不愿与张璁、桂萼等人同流,加之其力挺其父杨廷和的政治主张而冲撞当时的明世宗皇帝,被抓捕入狱,数次经受廷杖险些失去性命,杨慎,时年仅三十七岁,一个沉积得恰到好处本该在事业上大放异彩的年纪,仕途的坦荡在此便几乎不复存在,虽是被贬至滇南地区充军,颇有才情和政治才干的杨慎在当地仍然心怀社稷民生,时常为民请命、打抱不平,还曾带队抗击叛军,平定叛乱,守护当以一方平安,做出了不少有利于民生的实绩。最后只落得客死云南昆明,尸骨被当时的御史游居敬请求送还故乡新都,杨慎终于又与亡父重聚,被埋葬在其父杨廷和的坟墓旁。

我们现在常常调侃电视剧收视、某某明星的职业生涯高开低走,但面对杨廷和悲怆的晚年境遇,杨慎凭空横断的人生,我们更多是唏嘘不已!

历史是一条寂静的河流,回首时往往看到的都是清风徐来而水面不兴,实则内里暗流涌动,杨氏父子同那无数风流人物的身姿和事迹俱在此中,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却不会真正地淘去英雄的存在,千古的岁月不曾洗刷掉宝石的光芒,反而细看时愈加泛着灵光。

笔者认为,杨廷和与杨慎父子人生虽是大起大落,但他们终究是坚守了自己内心的道与义,屈原有言“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不正是咱们大中华千百年来的文人气节与风骨吗?这一种坚守比天资和成功更让我感到震撼。

面对各大文考的到来,前往孔庙和文昌庙人以寻求庇佑,孔子和文曲星怕是照应不过来,不如也考虑考虑去祭拜一下“考神”父子,即便不求功名,能感召得其文人之绝世风骨,文笔之绝佳风采,得一个内心清白坦荡的人生。

}

  黑龙江教师资格证:文化常识科举制度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人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

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的“高考”,比现在的高考层次更高,考中了就能当官,现在考上也不过就是换来一纸文凭,还得找工作再就业。而在科举之前,封建王朝挑选人才、官员的主要方式是“选举”(举贤),就是如“文革”期间的推荐上大学。状元头衔是谁发明的

很显然,未经统考的选举方式主观因素太明显,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朝里无人莫想做官。科举,流行的学术观点是,出现于公元607年,到2007年,这一制度正好诞生了1400年。

翻一下帝王世系年表,公元607年的皇帝竟然是中国古代最为荒淫帝王之一杨广,具体时间是大业三年。大家可能想不到吧,这位历史评价颇低、骂名在外的皇帝竟然也做了一件好事情,而一下子就影响了此后的一千多年中国历史。

如果要说,是当了15年皇帝的杨广对历史有什么贡献,除了开凿京杭大运河,大概也就是科举制度了。如不少老三届学生仍在怀念力主恢复高考的邓小平一样,想来古代无数的穷书生也应该感激这位荒淫帝王。“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让寒士们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从此过上体面的甚至妻妾成群的幸福生活,体验到了“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快乐。

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出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当年确实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隋书·炀帝》记载,大业三年杨广下了诏,诏文一开头即称:

“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自古明君哲后,立政经邦,何尝不选贤与能,收采幽滞。周称多士,汉号得入,常想前风,载怀钦伫。朕负扆夙兴,冕旒待旦,引领岩谷,置以周行,冀与群才共康庶绩。”从杨广这段“心里话”来看,他根本不像是荒淫之君,倒如刘邦、李世民一般有为。从中可以分析出,杨广谋得皇位之初,还是颇想有一番作为的,希望做一位立政经邦的“明君”。所以杨广表示,“爰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以此求治,庶几非远。文武有职事者,五品已上,宜依令十科举人。有一于此,不必球备。朕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其见任九品已上官者,不在举送之限。”

图:古代考场内景(江南贡院)

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多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颇负争议、惟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清代史学家越翼考证,“自武后初试贡士于殿前,别其等第,门下例有奏状,其居首者因日状头,亦日状元。”

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状元之后二、三名分别是“榜眼”、“探花”。据统计,从大业三年科举开考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止,共约出现过592位状元。

如同现在考中状元不容易一样,古代的状元更难考取。得经过乡试、会试、殿试等三次考试,方有折此桂冠的机会。所以,古代的状元多是货真价实的满腹经纶之士,绝对不是现代考试上出来的那种“考试型人才”,连皇帝也喜欢把女儿嫁给状元郎呢,要招之为驸马。

大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后,很长时间内是全国万万千千的考生同考一张卷子。古代的科举一开始也是这样,实行全国统考,多数年代都是一榜取仕。但自古江南出才子,北方读书郎在科举场上,整体上显然是考不过江、浙秀才的。后来出于公正、平衡和照顾起见,最后一轮的“总决赛”殿试,有的朝代,如明朝就分出了南、北不同的考题和考试时间,出现南卷、北卷之分,甚至有南、北、中三卷之分。

上图:明代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戊戌科”赵秉忠状元卷首(复制件)

下图:明代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戊戌科”赵秉忠状元卷尾(复制件)

《明史·选举》记载,“初制,礼闱取士,不分南北”。但“全国统一考试”的结果往往是南士(南方考生)讨巧,录取比例高,北士吃亏,甚至统统名落孙山。1397年洪武年间曾发生过一起“南北榜案”,因为录取对象不平衡,朱元璋把主考官刘三吾流放到了边疆,另一名主考官白信蹈、侍读张信则被砍了头,起因就是录取的51人全是南士,北士无一人进榜。后来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阅卷,最后录取的61人则又全是北士,首开了大明王朝分南、北取士的先河。

在随后明成祖朱棣当政的永乐年间,科举考试并没有分出南北。朱棣死后,其长子朱高炽(仁宗)当了皇帝,录取工作有了明显变化,明确了南北二片各自的录取人数和比例:30个录取名额分配比例是,南士录16人,北士录14人。朱高炽死后,接班人朱瞻基(宣宗)正式将试卷分为南、北、中三卷,并成为定制,如果是100名,则南士取55名,北士取35名,中士取10名。

明时各片考生范围分配如下:

南卷: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

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

中卷: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凤阳、庐州二府,滁、徐、和三州。

后来南北中三卷也有人说不公平,又合并成南北二卷,搞大平均,录取人数南北各半。而且进行“扩招”,增加录取人数。

一千多年间,因战乱、政策原因,科举不是年年都进行的,一般三年一举,三月廷试。也曾出现过多次“恢复高考”的的现象。如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前后曾两次恢复科举考试。但因生源质量不行,“所取多后生少年,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寡”,遂暂停开考,一直到洪武十五年,才恢复。所以,大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之举是有历史之鉴的。

科举制度呈明显的延续性,并不断得到完善。唐科举制度仿隋制,宋袭唐制,元随宋制,明依元、宋制;自然,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清,是继续了明制。而在考试科目上,以唐、宋二朝最为丰富和完备;规范、严格则明朝为最。

现在的高考分为文、理科,古代的科举也分科,有文、武科之异。因此,有文状元、武状元之别。很明显,文科考生主要要读好“四书五经”这些传统的圣贤书,否则很难金榜题名;而武科生,则要练好拳脚,功夫超人,没有盖世之本领,想取得好成绩是很难想像的。据《状元史话》一书作者萧源锦先生考证,中国古代第一个武状元名叫薛奕,出现在宋神宗赵顼的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有名的文状元则太多了,如唐大诗人王维、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清末实业家张謇,都是状元出身。宋奸相秦桧的后人秦大士,也曾通过科举考中乾隆十七年“壬申科”状元,如果当年进行“政审”,麻烦可能就大了。

以前高考在每年七月的七、八、九三天,正是高温时节。几年前提前了一个月,改至现在六月份的七、八、九,相对就适宜一些,有利于考生的临场发挥。在古代,考试时间也是十分固定的,但并不限于一次考试,有的朝代有春考、夏考之分,最后决出状元的“殿试”,一般安排在三月里的春天,即所谓“三月廷试”。这个季节显然比目前的六月份要好多了,春光明媚见天子,春风得意马蹄疾,心情应该更愉快一些。如果目前的高考能把时间移到春季,或是秋季,对于考生来说倒是莫大的幸事。

古代的考试时间,一般也分为三天(当然因考级别的不同,也有差异),但不是像现在这样连着考,而是中间空出两天。明、清两朝,乡试时间在阴历八月份,会试在阴历二月份,殿试在三月份。乡、会两试的时间定在当月的初九、十二、十五三天。这样的安排倒是挺人性化的,不像现在安排让考人连轴转,搞得精神高度紧张。

进入考场后,就不能出来了。吃、喝、拉、撒、睡都得在单独隔开的狭小空间进行。白天没有考完,晚上还可继续做试题,不像现在120分钟、150分钟这样分分必计较,给考生思考的时间太短。有的朝代,考生白天卷未能做完,晚上考官还发给照明用品。《明史·选举二》记载:“试日入场,讲问、代冒者有禁。晚未纳卷,给烛三枝。”而在早期,曾一度出现过以交卷、出考场时间的先后定排名的事情,谁先做好谁得第一,显然这做法是不公平的,也不科学。

图: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考场“江南贡院”

但由于考试周期长,有些考生就利用此机会逛青楼、喝花酒,一些著名考场附近一般会妓院包围。如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考场、位于南京夫子庙附近“江南贡院”,明、清时期四周妓院林立,每到开科取士年份,妓院生意格外兴隆,前来应试的考生成了性文化的主要消费者。明末人余怀所著的《板桥杂记》记载了当年的盛景:“旧院与贡院遥对,仅隔一河,原为才子佳人而设。逢秋风桂子之年,四方应试者毕集,结驷连骑,选色征歌,转车子之喉,按阳阿之舞。院本之笙歌合奏,回舟之一水皆香,或邀旬日之欢,或订百年之约。蒲桃架下,戏掷金钱;芍药栏边,闲抛玉马,此平康之盛事,乃文战之外篇。”

古代考生把逛青楼称作“雅游”,与妓女上床呼“品丽”,这与当时社会风气和考生在年龄层次上的宽泛不无关系。古代,考生的年龄也是有相应的规定,但只要你有能力有财力有决心,可以一直考到死,在唐朝即出现过70多岁的新科状元。清末吴敬梓著撰的《儒林外史》中所记的范进,54岁时才考中秀才,后来得中进士,就是这么回事情。那时,参加考试的一般都是已婚男子,不少已是孩子他爹,对于男女间的性爱并不陌生,也不会回避。不像现在的情况,考生们多是处子,少懂风月。在几年前,参加高考的考生年龄仍是受到严格限制的,除在恢复高考后的两年充许已婚者参加高考外,后来结婚者是不符合条件的,甚至上年毕业落榜的往届生都曾被限制报名。古代在这方面相对比较公平,给所有年龄段的学人以应试机会,考不上只能怪自己没有本事,运气不济。

但在男女性别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要批判的,男女严重不平等,70岁的男人都可以应试,但即使是妙龄女子,有闭月羞花之貌,才高八斗,有显赫的家庭背景,都是禁止进入考场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以致于历史小说中出现了“女扮男妆中状元”的艺术情节,实际上,这仅是假借文学手段的一种想像。但中国古代确实出过一位女状元,而且是惟一的一位。她就是太平天国时期出现的“天朝女状元”傅善祥,傅系金陵(今南京)女子。傅善祥是在由东王杨秀清主持、于在男科之前进行的一次女试中脱颖而出的。

古代科举的考试模式和内容相对稳定,明、清“八股取士”延续了几百年。不像现在的出卷老师,挖空心思弄点新的题型出来为难学生,卖弄自己的出题水平。《清史稿·选举》记载,“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谓意制义。”一千多年里,这几乎是不变的科举考试大纲。

对于试卷的类型,各朝代差不多的。清《科场条例》说得很清楚:“故明旧制,首场试时文七篇;二场论、表各一篇,判五条,三场策五道。”当时,给事中龚鼎孳上疏,希望在题型上有点变化,“减时文二篇,于论、表、判外增诗,去策改奏疏。”但遭到了否决。

各朝所考科目总的变化也不大,但都很烦,题量很大。根据所选考科目的不同,要完成相应的考卷,才有可能考取功名,比现在的高考试卷表面简单,看似只写作文,实更复杂,是一考定终生。因为考题量大,时间长,时常会发生“考死”考生的事件,有的学子无法忍受折磨,投水自杀、悬梁而去。兹依《宋史·选举·科目》,录宋朝的的考试科目如下,看看古时考生都要考什么、掌握什么:

宋:初,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合格及第者,列名放榜于尚书省。

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道,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凡《九经》,帖书一百二十帖,对墨义六十条。

凡《五经》,帖书八十帖,对墨义五十条。

凡《三礼》,对墨义九十条。

凡《三传》,一百一十条。

凡《开元礼》,凡《三史》,各对三百条。

凡学究《毛诗》对墨义五十条,《论语》十条,《尔雅》、《孝经》共十条,《周易》、《尚书》条二十五条。

凡明法,对律令四十条,兼经并同《毛诗》之制。

如现代一样,古代考生考试时也要保持卷面整洁,不能在上面做记号,答题时出现错别字、涂改将影响成绩,严重者试卷作废,取消资格。以清朝为例外,考生除了在卷首写上“姓名、籍贯、年貌、出身、三代、所习本经”等必须个人信息外,其它方面则要小心再小心。“试卷题字错落,真草不全,越幅,曳白,涂抹,染污太甚,及首场艺起讫虚字相同,二场表失年号,三场策题讹写,暨行交不避庙讳、御名、至圣讳,以违式论,贴出。”

图:因科举作弊遭斥遣的江南才子唐寅之传世佳作

至于预防作弊,相关措施与现代一样严格,有人甚至会因此丢脑袋。现代考场上不时可见到的“替考生”、夹带纸条现象,古时也多,这是不允许的,哪一朝都有明文禁止,有时还会派军人前去看守,查验,维持考试秩序。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大画家唐寅,就曾因从考官程敏政手里买试题被人告发而遭斥遣,成为当时的一大科举丑闻。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考试已成了一种经济,有人专门做考生生意,研制作弊工具什么的,古时也有这样专发考试横财的人,如制作易于带进考场的微型书籍,就颇受考生欢迎,现存于世的都成了珍贵的文物。

学生家长和教育人士这些年在呼吁为学生减负。其实,这一心愿已喊了一千多年,自科举取仕施行以后,学子们的负担从来就没有减掉过。古代的高考同样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如现在家长陪考、送考一样,古时父母也是很尽心的,比现在的家长更在意,更重视,那是孩子通往仕途的惟一通道,是光宗耀祖的最佳途径,也是万人拥挤的“独木桥”。

考试本身就是一种负担,如何减?除非废掉竞争激烈的高考。考试是以学生掌握知识量的多少为基础的,所以从古至今,凡学生都得博览群书,专攻课业。在古代,学生光看书光知道是不行的,得把《四书五经》这样的经典给背出来、熟记于心方可,甚至某句话在某页某行,都得一清二楚。古人个个都是书法家,毛笔字漂亮,但那是冬练三九,夏苦三伏,学习多年的成绩啊,实比现代的学生要痛苦多了。看下面一些朝代的学生必读(必考)书目,就知道古代的学生负担有多沉重了——

图:古代科举必考科目《四书五经》

唐:凡《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通二经者,大经、小经各一,若中经二。通三经者,大经、中经、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皆兼通之。凡治《孝经》、《论语》共限一岁,《尚书》、《公羊传》、《谷梁传》各一岁半,《易》、《诗》、《周礼》、《仪礼》各二岁,《礼记》、《左氏传》各三岁。学书,日纸一幅,间习时务策,读《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说文》二岁,《字林》一岁。凡算学,《孙子》、《五曹》共限一岁,《九章》、《海岛》共三岁,《张丘建》、《夏侯阳》各一岁,《周髀》、《五经算》共一岁,《缀术》四岁,《缉古》三岁,《记遗》、《三等数》皆兼习之。(《新唐史·选举上》)

元:至正二十四年,立国子学,而定其制。设博士,通掌学事,分教三斋生员,讲授经旨,是正音训,上严教导之术,下考肄习之业。读书必先《孝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次及《诗》、《书》、《礼记》、《周礼》、《春秋》、《易》等。(《元史·选举一》)

明:所习自《四子》本经外,兼及刘向《说苑》及律令、书、数、《御制大诰》。每月试经、书义各一道,诏、诰、表、策论、判、内科二道。每日习书二百余字,以二王、智永、欧、虞、颜、柳诸帖为法。(《明史·选举一》)

清:所习《四书》《五经》、《性理》、《通鉴》诸书,其兼通《十三经》、《二十一史》,博极群书者,随资学所诣。日摹晋、唐名帖数百字,立日课册,旬日呈请助教等批晰。朔、望呈堂查验。(《清史稿·选举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书五经六艺七谋八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