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利率常用0.026起是啥意思?

目前,产品收取的主要费用有销售费、、固定管理费、超额管理费、认购费、、以及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其他费用。本文通过对银行理财费率结构进行研究,并将不同产品与公募基金同类型产品的费率进行对比,从而发现:

一、从费率结构来看,近一年内销售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销售费率约为0.127%,平均托管费率约为0.020%,平均固定管理费率约为0.184%,平均固定费率合计约0.331%,较上年同期上涨约10.24%,平均超额管理费[1]比例约为73%。

二、从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的对比来看,银行理财较少收取申购费、认购费、赎回费,而主要收取销售费、托管费、固定管理费,总体来说银行理财的固定费率要低于公募基金,特别是托管费方面。超额管理费方面,公募基金几乎不收取这部分费用,而银行理财的收取比例在10%-100%之间,总体收取比例偏高。

三、另外银行也在积极进行费率创新,通过费率返还、设置风险准备金等方式为收益未达业绩基准的产品提供“保护”,以提升客户粘性。

一、理财子产品费率有所上升

各家银行(含理财子公司)收费的项目和费率有所不同。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收取的主要费用有销售费、托管费、固定管理费、浮动管理费、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以及理财产品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其他费用(例如咨询费、估算法、清算费、审计费、诉讼费、仲裁费、律师费、信息披露费、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等)。不同费率的主要用途和支付方式见下表。

具体来看,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方面: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近一年内发行的非理财子产品基本不收取认购费和申购费。理财子已有少数产品开始收取认购费和申购费,产品比例分别为2.73%和2.26%。其中封闭式产品的平均认购费率约为0.070%,较上年同期下降约68.12%;开放式产品的平均认购费率约为0.013%,较上年同期上涨约10.15%,平均申购费率约为0.015%,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7.69%。同期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不收取赎回费,仅有少数几款开放式银行理财产品收取赎回费。

其他费率方面,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近一年内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销售费率约为0.127%,平均托管费率约为0.020%,平均固定管理费率约为0.184%,平均固定费率合计约0.331%,较上年同期上涨约10.24%。其中,非理财子产品的平均固定费率合计约0.267%,较上年同期下降约5.60%,理财子产品的平均固定费率合计约0.484%,较上年同期上涨约8.91%。此外,同观察期内,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超额管理费比例约为73%,其中非理财子产品的超额管理费比例约为83%,理财子产品的超额管理费比例约为45%,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资管新规颁布以来,各银行面临较大的资管业务转型压力,理财子公司陆续成立,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导致整体费率一度呈现下行态势。然而,从近一年内销售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费率情况来看,非理财子产品的整体费率继续下降,理财子产品的费率,特别是固定费率有所反弹。出现此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首先,银行理财机构继续下调固定费率的空间有限,转而通过调整超额管理费的方式来吸引投资者。部分投资者和财经媒体也曾质疑银行理财机构存在超额管理费“畸高”、业绩比较基准变更过于随意以及相关信息披露条款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也要求其不断调整费率结构。其次,理财子公司提高收费的压力在客观上一直存在,设立理财子公司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管理机制和风控体系的搭建、投资范围的重新布局、原自营产品的转化、人才招聘、办公场所的变化等都将增加企业的费用和税收压力。再次,在破刚兑与净值化转型驱动下,虽然全国银行理财产品存续量和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机构数不断下降,但理财子产品在产品存续量中的占比不断上升。银行资管市场的头部效应显著,而理财子公司数量很有限,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这可能降低各发行机构的费率模式的多样性,现有理财子公司或已掌握更大的定价话语权。

二、理财管理机构收入来源对比

1、 银行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费率对比

申购认购、赎回费方面,现金管理类产品和货币基金几乎不设认购申购以及赎回费用。货币基金中仅有两款产品设立了认购费率(前端),其中汇添富添富通货币A,最高认购费率(前端)为0.60%,最高赎回费率(前端)为1.0%;景顺货币A的前端最高认购费率为0.8%。

销售费、托管费和固定管理费方面,货币基金的销售服务费以0.25%和0.01%居多,平均值为0.14%,还有部分产品并未收取销售服务费;而现金类理财的销售服务费平均值为0.18%,相比较而言,理财产品的销售服务费设置较为分散,从0.01%-1%均有。货币基金的托管费率在0.04%-0.1%之间,且所有产品均需收取托管费;而现金类理财产品的托管费率在0%-0.3%之间,且有多数理财子发行的产品托管行为母行,因此托管费较低,整体来说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托管费率较货币基金低。固定管理费方面,货币基金的固定管理费平均值为0.25%,而现金管理类银行理财的平均值为0.198%。另外,部分货币基金将根据产品的收益表现收取不同的固定管理费,目前仅有信达澳银慧管家的A、C、E三个子份额产品实行浮动的管理费制度,收取标准为:当前一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小于业绩比较基准时不收取管理费;当前一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业绩比较基准时,当日的固定管理费率= min{max(D-1日7日年化收益率-比较基准收益率,0%),0.45%},D为自然日。统计结果显示,自三款产品成立以来,90%以上的时间收益率均超过了业绩比较基准,均可收取0.45%的管理费率;其中A款和C款约有2%-4%左右的时间收益未超过业绩基准,E款表现相对前两款差,约有8.52%的时间(218天)收益未达标。

超额管理费方面,货币基金并未收取这部分费用;而银行理财方面则很多现金管理类产品收取了这部分费用,根据不完全统计,银行收取的超额管理费比例在10%-100%(指超额收益的比例)之间,平均值为56.47%。大部分银行对于产品的超额收益会在客户和银行本身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也有少部分银行将超额管理费全部归入银行本身。例如建信理财的"建信宝1号"按日开放式理财产品,该款产品如果单个自然日累计年化收益率超过业绩比较基准2.8%时,则银行将收取超出部分的20%作为超额业绩报酬,另外80%则返还给客户。根据统计结果可知,该款产品自成立以来每天的年化收益率均超过了3%,银行将可每日收取超额管理费,从2020年3季度开始,该款产品每日的超额管理费率稳定在0.05%左右。

从统计结果看,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几乎都能超过业绩比较基准,该类产品一般业绩基准较低,普遍对标7天通知存款利率或活期利率(最新值为1.35%),而目前现金管理类产品的7天年化收益率普遍超过了3%,因此该类产品的超额管理费率较为可观。普益标准统计了25款有收取超额业绩报酬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发现这些产品的收益率全部超过业绩基准,计算出来的平均超额管理费率为0.6171%,可见超额管理费是该类产品的一大收入来源。(注:因部分产品未说明超额报酬的对标基准,因此此处统一使用如下公式计算超额管理费率:(7日年化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20%。)

2、 银行理财固收类产品与债券型基金费率对比

在认购费设计上,多数固收类银行理财不收认购费用,少数采取固定比率,按照认购份额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例如,招银理财2021年1月12日发行的“招银理财招睿全球资产动量两年定开2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的认购费率为1.2%。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20日,银行新发的固收类产品中收取认购费用的产品仅占0.19%。对于债券型公募基金,收取认购费的产品数量占比大于50%。债券型基金在认购费设计上,多数按照购买金额分档,购买金额越高,认购费率越小,例如,上投摩根2021年6月9日发行的“上投摩根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在认购费上的设计为:100万元以下认购费率为0.4%,100至300万元认购费率为0.2%,300至500万元认购费率为0.1%,500万元以上每笔收取1000元的认购费。相比较而言,基金公司更倾向于在产品募集期内收取手续费。此外,对于分份额的产品:债券基金对于A份额的产品不收取销售服务费,对于其它份额的产品收取销售服务费;而银行固收类产品则无统一规定,部分产品对于子份额收取相同比例的销售服务费,也有产品对A类份额不收取销售服务费,对其他份额收取一定比例的销售服务费。

在申购费和赎回费方面,银行固收类产品的申购费与认购费的设计一致且比例一样,若产品收取了申购费,则不再收取赎回费。若不收取申购费,则有两种情况:投资者持有产品不满 30 个自然日赎回,则该产品收取超短期赎回费,赎回费率一般为1.5%;投资者持有产品划满 30 个自然日赎回时,产品不收取赎回费。例如,招银理财2021年9月7日发行的“招银理财招睿卓远稳进两年定开8号增强型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无论在募集期还是申购期的购买费率都是0.80%,不收取赎回费。对于公募型债券基金,平均销售服务费在0.24%左右,申购费和赎回费同银行理财一样都是前端收费。申购费如果收取,则会按购买金额分档;赎回费如果收取,则会按照持有时间分档。申购费率和赎回费率逐级递减。例如,宝盈基金2021年6月1日发行的“宝盈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的申购费设计为:100万元以下申购费率为0.5%,100至200万元申购费率为0.3%,200至500万元申购费率为0.15%,500万元以上申购费为1000元每笔;赎回费的设计为:普通投资群体持有该产品7日以下赎回费率为1.5%,7日以上不收取赎回费。

其他费率方面,对比近几年同时期新发的公募债券基金和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发现银行固收类产品的平均费率更低(包括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和托管费)。具体来看,在固定管理费上,债券型基金的费率是银行固收类产品费率的1.8倍,且债券型基金的托管费也上浮较多,尽管这些债券型基金中接近三分之一的产品未收取销售费,但债券型公募基金的平均销售费率仍然高于银行的固收类产品。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核心销售渠道为银行内部的线上和线下渠道,而公募基金销售渠道主要依赖银行、券商等外部合作机构,因此银行在销售和托管成本上具有优势。

在超额管理费方面,银行固收类产品的计提基础有两种,一种是“全部资产”,另一种是“超额收益”。前者最终的超额管理费水平与管理人的实际业绩挂钩。而后者则是与管理人设立的业绩比较基准挂钩。在提取比例上尚无统一的标准,介于0-100%之间,据不完全统计,计提比例在60%的产品最多,占比接近三分之一。另外,计提比例也可能是一个区间值,例如瑞丰银行发行的“禧瑞尊赢21001期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该款产品将根据理财产品到期实际情况收取超额管理费,费率为年化0-5%。

3、 银行理财权益类产品与股票类基金费率对比

申购认购、赎回费方面,权益类理财产品几乎不收取申购费、认购费和赎回费,仅有少部分产品会收取这部分费用,例如招银理财招卓沪港深精选周开一号权益类理财计划对投资者按照申购和认购金额收取费用,认购金额小于100万元,需支付1.20%的认购费;认购金额大于等于100万元,需支付1000元的认购费。申购金额小于100万元,需支付1.50%的申购费;申购金额大于等于100万元,需支付1000元的申购费。根据份额持有期限收取赎回费,份额持有期限小于7个自然日(不含)时,赎回费率为1.50%;份额持有期限大于等于7个自然日但小于365个自然日(不含)时,赎回费率为0.75%;份额持有期限大于等于365个自然日时,赎回费率为0%。而股票类基金均约30.9%的产品未收取申购费,约33%的产品未收取认购费。公募基金申购认购费率一般按照购买金额进行划分,多数以100万、200万和500万元为限,超过该界限,每笔收取1000元,低于该界限再按照金额进行进一步划分,分别收取0.5%-1.2%的费用。

销售费、托管费和固定管理费方面:权益类理财产品销售管理费、托管费率和固定管理费的平均值分别为0.39%、0.026%和0.67%,其中工商银行、工银理财以及招商银行的销售费率最高,达到了1.5%;托管费方面,大银行的托管人多为本行或母行,而小银行的托管人则多为大银行,托管费率普遍较低,最高的是招行的产品,为0.2%;固定管理费中最高的是光大的阳光红优享5期,为1.64%。股票类公募基金主要收取管理费和托管费,大部分产品未收取销售服务费(占比69.1%),销售费、托管费和固定管理费平均值分别为0.37%、0.15%和0.84%。在费率优惠方面,不少银行会随着产品的运行对产品实行分阶段费率优惠,例如招银理财招卓沪港深精选周开一号权益类理财计划(103802),在产品发行时其托管费为0.08%,在产品成立后至今年10月底,共调整了三次费率,依次调整为0.06%、0.05%和0.08%。

超额管理费方面:权益类理财产品超额管理费收取比例平均值为36.37%,众数为20%,从已到期的产品来看,工银理财的两款博股通利私银尊享可转股债权封闭理财产品在到期时实际收益率超过了业绩比较基准,收取的超额管理费分别为0.039%和0.044%(注:计算公式为(到期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超额管理费比例);股票类公募基金中仅有3只基金收取了超额管理费,其中安信价值精选按照基金持有期间的年化收益率进行划分,当收益率在7%-9%时,将超过7%的部分收取50%的比例,当基金收益超过9%时,直接收取1%的管理费;国海证券量化优选一年持有A款实行“阶梯费率”:对于年化收益率在5%-25%之间的部分收取20%作为超额管理费;对于超过25%的部分提取30%作为超额管理费;国海证券量化优选一年持有C款则对于年化收益率超过6%的部分收取20%的超额管理费。可以看出,因为股票类基金风险大多由投资者承担,且投资者投资意识较强,超额收益多数归投资者所有,因此该类产品很少收取超额管理费,而权益类理财产品中则有不少产品收取该费用,原因在于银行理财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更弱,更加关注产品达到业绩基准的能力,对于超额部分被银行收取的感知相对不明显。

4、 银行理财混合类产品与混合型基金费率对比

数据显示,混合类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销售费率约为0.208%,平均托管费率约为0.032%,平均固定管理费率约为0.169%,平均认购费率约为0.023%,平均超额管理费比例约为70.57%;混合类开放式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销售费率约为0.329%,平均托管费率约为0.033%,平均固定管理费率约为0.345%,平均认购费率约为0.031%,平均申购费率约为0.030%,平均赎回费率约为0.007%,平均超额管理费比例约为33.82%。可见,除超额管理费比例外,混合类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费率明显低于混合类开放式银行理财产品,二者的差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封闭式产品对投资者的资金流动性降低的补偿。需要注意的是,单纯对比超额管理费比例的绝对大小并无实际意义,需结合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对进行对比。

混合型基金的主要收费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销售服务费、托管费、管理费,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数据显示,近期混合型基金的平均销售服务费率约为0.220%,平均托管费率约为0.209%,平均管理费率约为1.192%,平均最高认购费率(前端)约为0.774%,平均最高申购费率(前端)约为0.913%,平均最高赎回费率(前端)约为1.315%,目前收取超额管理费的混合型基金数量并不多。将近一年内销售的混合类开放式银行理财产品与混合型基金对比可发现:混合类开放式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费率明显低于混合型基金,前者仅销售费率高于后者。

三、银行尝试进行费率创新,以提升客户“粘性”

近几年面对净值化转型,理财产品竞争越加激烈,已有银行积极探索费率方面的创新机制,以吸引更多客户。例如,广州银行发行的“红棉理财鑫选9个月定开1号(200105A零售)”产品在费率设计上创设了“管理费回拨”,即在产品存续期内,当理财产品当日计提浮动管理费前的累计单位净值折算的年化收益率达不到业绩比较基准下限时,管理人有权选择是否启用管理费回拨机制,即管理人以计提的管理费为限对投资者进行回拨,回拨额度不超过业绩比较基准下限;苏州银行发行的“金石榴惠盈季季鑫4号1807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每年收取1%的固定管理费,但在产品到期后若投资资产组合净值扣除产品托管费等相关费用后,客户实际获得的收益达不到业绩比较基准,则苏州银行有权减免收取相应固定管理费,该款产品实际兑付收益率达到了业绩基准,并未进行费用回拨。杭州银行发行的“幸福99"丰裕3号固定收益类(18015)期银行理财计划”,该产品设定风险准备金机制,即按照产品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风险准备金,用于弥补损失。

在费率创新方面,银行理财产品均是在固定管理费上做设计,这种新的尝试和创新,是对现有模式的一种改善和补充,将理财产品管理人与投资者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客户的安全感与获得感,同时也对管理人的投研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与近几年公募金在管理费上所做的尝试不谋而合,以前公募基金的管理费具有“旱涝保收”的特点,因此广受诟病,近年来不少公募基金进行了创新,例如南方基金2018年推出了首只“赚钱才收固定管理费”的基金——南方瑞合三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基金(LOF),该基金每三年封闭期费后收益率如果大于零,则每年收取1.5%的管理费;如果费后收益率小于或者等于零,则不收取管理费。

四、理财产品超额管理费收取比例偏高,费率有待优化

目前在费率结构上,公募基金主要收取申购、认购、固定管理费、托管费和销售费,基本不收取超额管理费。而银行理财因销售渠道主要为内部及同行,因此在销售成本和托管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基本不收取这部分费用或者只收取较低的比例;但超额管理费是其一大收入来源,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现金管理类产品基本都实现了超额收益,其他类别的产品因数据的不可得性,无法判断超额收益的总体收取情况,但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仍有不少产品可收取超额管理费。从目前的统计结果看,银行收取的超额管理费比例总体偏高,且有不少银行收取比例高达100%,随着净值化的转型,投资者需要自己承担投资产生的亏损,但对于投资可能产生的收益却大部分被银行收走,这一点对投资者显然不利。未来随着理财产品不断规范化发展,产品超额管理费的收取比例大概率会向公募基金“看齐”,这一比例有望下降。

在费率优惠方面,公募基金主要从销售渠道上“做文章”:网上交易申购费率一般是打1-6折;银行、券商是基金的主要代销渠道,在基金申购费率折扣度方面,银行多数是6折,券商的折扣度则不是非常透明;第三方理财平台如蚂蚁金服的蚂蚁聚宝、天天基金网、好买基金网因拥有众多的用户流量,许多基金公司都把自己管理的基金放在上面销售,这些平台申购费率一般打1折。而银行尚无此类代销渠道优惠机制,其对于费率优惠更多来自于银行在不同时间段推出的优惠措施,例如在打折季、理财季等时段银行会对费率进行一定下调。鉴于未来中小银行在未来可能更多地代销大行产品,因此各家银行可在费率上“下功夫”。

另外,在费率创新方面也有不少银行做了尝试,费用返还和风险准备金均是对产品表现不理想时的一种补偿机制,可以作为吸引投资者的一种手段。随着银行理财逐渐规范,未来各家银行不仅要面对同行的竞争,也许直面公募基金的“挑战”,目前公募基金也在压降费率,在超额管理费上也在进行尝试,未来银行可在费率创新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通过产品的差异化设计吸引不同的投资者。

[1]超额管理费指:当理财产品的实际兑付收益率超过一定数值(通常是业绩基准)时,则对于超过部分的收益率银行将按照一定比例在投资者和自身之间进行分配。

作者丨普益标准研究员:陈雪花 董加发 王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近日,记者注意到,农行在月初发行的个人大额存单产品中,新增加了期限为1月期的产品,并且利率等同于3月期产品。事实上,自去年6月15日,包括中、农、工、建、交、招行在内的9家银行首次发行首批大额存单起,今年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发行大额存单的阵营,产品期限也越来越丰富。不过,由于大额存单购买起点高,收益还低于国债和银行理财,所以处境略显尴尬。

大额存单是商业银行面向个人和企业、机构客户发行的记账式大额存款电子化凭证,是具有标准化期限、最低投资金额要求、市场化定价的存款产品。个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为30万元,机构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期限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共9个品种,并且按照人民银行相关规定,大额存单纳入存款保险范围。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多家银行并未推出全部期限品种,并且在利率方面也有差异。

对比各家银行不同期限的利率,1月期产品,中信银行利率最高,为1.55%,其次为农行的1.54%,再者是中行、光大的1.53%。3月期产品,华夏银行以1.562%拔得头筹,中信银行利率以1.55%紧随其后,其他银行以1.54%居多。推出6月期的几家银行,华夏银行最高,达到1.846%,相比农行、中行、中信银行1.82%的利率水平高出0.02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如果客户购买30万元、6月期的产品,选择华夏银行会比其余几家银行多赚39元。

按年期限来看,多数银行都推出了1年期、2年期的产品,其中华夏银行1年期产品以2.13%居各家银行之首,其他银行1年期利率多为2.1%,2年期产品最高利率是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的2.95%,高出农行、中行、建行0.01个百分点。3年期产品利率相同,为3.85%。

需要注意的是,各家银行发行大额存单的时间不一,每次发行的期限和利率也有所差异,记者采用了几家银行最新发行的产品做了初步统计,具体仍需要以实际办理情况为准。

事实上,除了利率、期限等不同之外,从个人大额存单认购起点来看,除农行5月推出的2年期和3年期产品认购起点为100万元,其余各行基本上认购起点都是30万元,但是对于认购的递增金额要求不同,如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为1万元的整数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038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