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项目分红是真的吗中国制造2025项目分红是真的吗?

第三轮中美贸易谈判无果而终。上周日(6月3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和中国副总理刘鹤在结束两天的讨论后没有发表联合声明。美国代表团没有发表评论就启程回国。

归根结底,两国贸易上的冲突根源是制度层面上的。真正的担忧不仅仅来自贸易逆差,更是美国对中国的整体战略已经改变。

在美国学术界、商界和政界,大家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美国过去主张的“交往战略”已经失败,是时候采取一种更强硬的方式处理和中国的关系了。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同为战略,却遭遇了美国不同的对待:虽然德国和美国之间的竞争一直存在,但前者并没有引发两国间的贸易冲突;相反,中国制造2025却遭到了围攻。

理论上,美国不应该遏制“中国的创新,而应该增加美国自身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因为在市场竞争、政府透明、尊重知识产权和法制的条件下,任何的科技发展都将造福全人类。 

但这也是问题的关键:“中国制造2025”在市场竞争、政府透明、尊重知识产权和法制等方面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在“中国制造2015”中呈现出的政府主导,对他国的排斥与壁垒,实质上成为中美冲突的一个焦点。

从美国的视角来看,中国由主导创新会带来以下问题:

先是对市场公平的担忧。早在2016年,中国政府宣布了将投入1500亿美元,力争在2025年之前让中国的集成电路芯片产品在本土市场份额达到70%的计划,时任美国商务部长的普利兹克(Penny Pritzker)曾猛烈抨击了这种做法:

“这一的、由驱使的干预行为将会扭曲市场、破坏产业内的创新环境。导致该产业出现同钢铁、制铝、绿色产业相似的情况:全球范围内的产能过剩,市场价格被人为压低。不仅仅是美国,这些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将受到了重大损害,被迫削减就业岗位。”

美国前商务部长普利兹克曾抨击中国在集成电路芯片领域驱使的干预行为(图片来源:Politico)

其次是对知识产权的担忧。美国欧盟商会报告中多次提到,中国主导行业发展的是政府而不是市场。而近期中资企业在西方大举收购的浪潮,也是由在背后推动的行为结果,目的是动用的力量获取关键的商业技术、实现大规模强迫性的技术转让。

根据美国的说法,这些新工厂往往依靠的是外国公司不得不转让的技术,那是它们作为参与中国市场竞争的交换条件。而全球贸易规则是禁止强制性技术转让的。美国认为中方大肆收购外国公司以及技术是出于政府的利益,而非实际的商业。

此外,在“中国制造2025”实施过程中,中国会通过资质、认等方式,限制外资企业在华的投资领域和发展规模。可预见的是,未来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空间将被压缩。在某些领域,外国企业以后会很难获得机会。

另外,在美国看来,中国国有银行将为行业的中国企业提供低息,这会导致全球产能过剩,进而可能会压低价格,颠覆市场经济知识产权的高投入高回报的运作规则和整个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创新激励体制。这将拖累全球创新的有序发展。

   有这样一个,它对美国有很大的贸易盈余,也有一个宏大的工业和技术发展战略,甚至在发展领域上与中国高度重合,但是这个并没有和美国之间发生毁灭性的贸易战争。它就是德国。

实体经济对一个的重要性,很多是有很强的共识的。 德国“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都体现了这个思想。但这基本上是这两个发展实体经济模式的共同点。

德国是在2013年推出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的“工业4.0”战略。即在一个“智能、网络化的世界”里,物联网和服务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Services)将渗透到所有的关键领域。德国期望借助“工业4.0”继续领跑全球制造业,保持德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与美国互联网巨头竞争未来制造业领域的商业机会。德国在2013年正式推出了“工业4.0”战略(图片来源;Hacker Noon)

2015年,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的“工业4.0”在时间和技术领域都有相当的交叉。 “中国制造2025”计划包括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十个重点领域。

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关键都是促进智能制造的发展。虽然德国和美国之间的竞争一直存在,但“工业4.0”并没有引发两国之间的贸易冲突,这是因为德国是在市场经济和法制环境下运作的,和“中国制造2025”由和国有企业为主体驱动形成鲜明的反差。

美国“301调查”的理由是“中国制造2025”的运营机制是非市场模式。报告建议加征关税的中国进口产品清单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等行业,包含大约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

报告中关于中美贸易逆差的内容很少,真正讨论的是以“中国制造2025”和《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为代表的中国产业政策。  

中美贸易冲突的根本的起因是中美之间的制度冲突,而不是技术冲突。美国更加担心的不是技术的崛起,而是其中国技术崛起背后的制度。

厘清企业行为与政府行为

德国“工业4.0”的项目同“中国制造2025”显著的区别之一就是,前者的主体是企业界,即使有政府的介入,也有明确的披露;而后者的主体是计划。让美国担忧的正是这种计划背后的制度安排。

德国“工业4.0”的技术和产业变革在监管上采用“二元结构”,由政府和标准化协会等一系列非政府组织组成,二者分工明确。德国政府主要的职责是,促进科研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建立,保行业可持续发展,政府不插手企业具体经营,提倡竞争的市场经济, “工业4.0”基本上是德国工业界自发的行为。

“中国制造2025”则是一项计划。这项计划包含的范围更广,内容更复杂。其不仅是实现制造业的现代化,而更是提升中国在包括机器人、新材料等10个关键领域的全球地位。

中国政府斥资3000亿对“中国制造2025”高科技企业实施补贴不是市场经济的模式,而是一个政府运作。市场经济的政府作用一般覆盖在基础研究、产权保护和宏观引导,和具体安排和操纵的模式是截然不同的。

过去,西方市场经济不需要应对华为、中兴这种政府背景的私营企业。对中兴和华为海外受阻,国内的一大观点是美国要压制中国的科技发展,是遏制中国经济。这个结论过于简单。

从纯经济意义上说,美国不担心华为、中兴等中国私营企业的崛起,担心的是其背后的制度。不仅在美国,华为在欧洲、澳大利亚和印度也面临这个问题。中国企业现在已具备企业的规模,但是它们的披露制度非常原始。

市场经济和法制一个基本的原则是披露。美国社会不知道这些企业跟政府的界限和关系,对中国企业不透明的背景产生深刻的担忧。在中兴事件上,中兴对美国政府的欺骗和隐瞒事实,更加强了美国社会对中国企业的不信任。

  事实上,这种担忧很早就开始了。从奥巴马时期开始,美国就阻止中国科技企业收购美国公司。清华紫光曾在2015年试图以2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爱达荷州的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但美国监管方面的担忧使落空。

特朗普政府则在去年否决阻拦了中国投资者对莱迪思半导体(Lattice Semiconductor)的收购。而华为公司更是很早就被美国拒之门外。白宫还在一份200页的报告中,将美的集团、中国化工、中国中车、中国商飞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清华紫光、华大基因等,也列入了黑名单。        

 中美的创新模式和制度基础相去甚远。美国是自下而上,基于对科研和大学的投入来推动的创新。而中国是主导产业。近40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进行自上而下地创新,“中国制造2025”更是突出了政府的主导地位。这种制度差异,也导致中美两国在市场竞争中的巨大分歧。

解决中美之间制度冲突的办法,就是中国要加速市场化的改革。增加美国产品的订单会解决短期的问题,但是长期的摩擦是源于中国企业用非市场的模式,大规模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中国经济已经完成了国际经济的接轨,体制接轨还在路上。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被列入《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设计”是什么?

眼里的时光 来源: 一点资讯

OFweek工控网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把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也是浙江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战略选择。

11月5日至6日,“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创新设计论坛暨2015中国创新设计大会”在杭举行,共同探讨“创新设计”这个被列入《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课题。大会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是从146件备选作品中评选出了30件“2015中国好设计”项目。其中,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完成的“CRH380A型高速动车组”等10个项目获得金奖,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完成的“空间弱碰撞对接模拟机器人”等20个项目获得银奖。

欧美经济发展的一般经验表明,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过程中,“创新设计”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但是,如何理解“创新设计”的内涵呢?

在两院院士路甬祥眼里,如果把农耕时代的传统设计视为设计1.0,工业时代的现代设计定义为设计2.0,那么在这个知识网络时代,创新设计便是设计的3.0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则认为,创新设计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具备网络智能、共创分享、绿色低碳的特征,与传统的工业设计不同,创新设计集技术、人本、艺术、文化和商业模式创新于一体。

在设计3.0时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通过创新设计把梦想变成现实的设计项目有何特点?

“创新设计不是单打独斗,需要跨界集成、融合创新。”在“2015中国好设计”奖项中,北斗航天集团设计完成的“北斗——遥感卫星综合管理平台”摘得金奖。这是一个融合了北斗导航定位和遥感遥测技术的综合管理平台,可提供数据通讯、应急指挥、监测监控、信息采集、大数据分析等综合管理服务。北斗航天卫星应用科技集团董事长刘贵生告诉记者,在对这个复杂项目进行“顶层设计”的时候就认识到,创新设计的核心本质是集成创新。

“这是一个集成了导航、材料、设计各行各业顶尖专家科研成果的项目,我们与北大创新研究院、浙大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在每一个领域找到了最优化的知识结构,才最终完成了这创新设计。”刘贵生告诉记者,这一平台未来将会推向更为多元的市场,例如智能穿戴、银行、教育甚至农业领域,只有运用集成创新的设计思路,融合各领域的科技成果,才能设计出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挖掘新的市场潜力。

在集成创新的理念下,创新者可以利用已有的科技成果、大数据资源等,集成世界各地的技术元素、人本元素、艺术元素、文化元素和商业模式,整合形成创新产业链。潘云鹤举例说:正如我们发明了碳纤维材料,强度大、重量轻、耐磨性好,很有价值。然而,除了运用到航空领域,还能用到哪里去?这显然并非科学家所长,这时就应该交给设计师,让设计师去集成各个领域的信息,将这些科技成果运用到出其不意的地方。如此一来,新材料、新科技的产量上去了,价格降下来了,产业才会得到发展。

当下,不仅国内各学科科研成果越来越多地产生了集成融合的“化学反应”,国际范围内的集成创新也在不断发展。

“在创新设计方面,中国已经是重要参与者,不再只是买家和使用者。”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秘书长Thomas Loughlin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ASME成立至今已有135年,一直是中国在设计研发、标准施行方面的指导者和支持者,而如今,ASME正越来越多地融合中国的创新设计。目前他们已经邀请了150多位中国专家在不同领域的技术委员会中贡献力量,一同完成交互创新。“知识网络时代,创新设计需要集成全世界的科技成果来实现,构建起一个分享知识和经验的平台,通过创新设计来提高全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Thomas

一条引领时尚的裙子,一件精美绝伦的瓷器,一辆新式智能的电动滑板车……一直以来,我们在谈论设计的时候,脑中浮现的画面总会不自觉地固化于某一件时兴的产品。“我们谈起设计,往往指向工业设计、外形设计,那是很窄的,如果按照那条路走,创新设计走不到中国社会经济的舞台中央去。”正如潘云鹤所言,创新设计需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思路,在囊括新的科学技术的同时,需要更多新的服务和商业模式。

因而,在“2015中国好设计”的获奖名单中,我们会意外地发现,杭州人每天都在骑行的“小红车”也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高铁动车组等“高大上”的科研项目一起拿下了奖项,无疑让人大感意外。

“小红车”的创新设计体现在哪里?评审专家表示,“小红车”不仅拥有射频识别、信息通讯、自动控制等物联网技术创新;还通过公共自行车自助租用操作和后台系统有效管理,达到“无人值守、自助服务、通租通还、方便智能”的设计理念,为市民提供了便捷、高效服务体验,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了服务模式的创新;值得一提的是,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小红车”的收入不仅包括传统的租金、服务点和车身广告,还将节约的碳排放参与碳排放量交易。多层次的创新设计使得杭州成为全球提供最棒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城市之一。

除了“小红车”,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家居设计个性化定制和快速配送服务创新的广东尚品宅配家居服务公司,以及“滴滴快的”在移动互联时代创新设计的智能出行新模式等也都出现在“2015中国好设计”获奖名单之列。

无疑,创新设计需要一个更为广阔的理念,当下,除了传统的工业设计、工程设计以外,越来越多解决大众生活痛点的创新服务模式已然成为创新设计领域的宠儿。

}

专家探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是必由之路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08:19

“我国制造业发展非常不平衡,制造业1.0、2.0和3.0并存,真正完成工业革命并不容易。” 4月22日,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闽江夜话——工业之舟”上,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将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作为论坛的焦点话题。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表示,“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五个重点项目中的第二个重点项目。智能制造已被确定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 《中国制造2025》。解决制造业的质量问题、创新驱动、绿色节能等。智能制造过程强调“三化”,即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怎样的关系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有什么关系,值得业界思考。”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小龙表示,建设数字中国,从产业上来说,就是数字产业或数字产业的建设。“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推动中国从制造强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数字化。二是借助互联网发展的互联网制造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通过一个平台整合所有资源,落实所有部署,有效安排生产和销售。第三,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工业信息安全将变得非常重要。

在中海创集团研究院院长郑松看来,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工业互联网是必经之路。没有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难以发展。郑松认为,要真正实现智能制造,必须走平台化、服务化的道路。“平台化让我们的制造更加灵活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服务化让中小企业不再那么担心‘上云’或者工业互联网。我相信下一代工业互联网也会造就像BAT这样的公司。”今天的消费品互联网。” 郑松说。

北京汽车副总裁黄文兵表示,汽车产业要实现“新四化”,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他表示,未来“新四化”深度融合后,汽车将不再是单纯的汽车,而是互联互通的移动载体。这种变化将带动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触及一些深层次的变化。“我们现在做的是如何将整个制造业从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到完整的产业链数字化。下一步是如何打通产品智能和终端客户之间的数据链。” 黄文兵说。(经济日报记者 李丹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科院宣布2nm芯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