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两会有数字货币吗

  来源: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

  3月9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央行专场记者会,央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易纲,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围绕“金融改革与发展”主题出席会议。

  对于证券时报记者提出的数字货币研究进展问题,周小川强调,研究发行数字货币的目的,不是让货币去实现某种技术方案的应用,而是追求零售支付系统的快捷性和低成本,但同时也必须考虑安全性和保护隐私。

  谈数字货币:未来纸币硬币

  周小川说,央行在三年多以前就开始组织关于数字货币的研讨会,随后成立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最近的动作是和业界共同组织分布式研发,依靠与市场共同合作的方式来研发数字货币。

  “2017年央行组织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的研究项目,已获得国务院批准,目前还在组织业界进行研发,在研发到一定程度后会进入到测试阶段。”周小川说。

  周小川厘清了数字货币的基本概念。他表示,央行所进行的数字货币研发英文名叫“DC/EP”,包含两层含义,DC是数字货币,EP是电子支付。这意味着“DC/EP”既可以是以区块链或分布式记账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也可以是在现有的电子支付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技术。

  “数字货币的出现有技术发展的必然性,传统的纸币、硬币在未来可能会逐渐缩小,甚至可能有一天就不存在了。”周小川说。

  周小川指出,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数字货币有很多风险,价格容易出现波动,这主要是因为一些技术没有专注于数字货币在零售支付方面的应用,而是变成了虚拟资产交易。从中国的角度看,虚拟资产交易不太符合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大方向。

  因此,他强调,数字货币的研发要稳步推进、有序测试,强调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防止变成过度投机的产品。特别是对于大国经济来说,一定要避免实质性、难以弥补的损失出现,在数字货币的研发过程中要经过充分测试,可靠之后才可推广。

  此外,在谈及对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监管时,周小川表示,像比特币和其他一些分叉产品出现得太快,不够慎重,如果迅速扩大或者蔓延有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区块链技术真正投入应用之前需要进行充分测试,并得到广泛的认同。从央行的角度来讲,不慎重的产品先停一停,有前途的产品也必须经过测试和认证,确定比较可靠后再推广。

  谈金融监管:正在制定

  今年“两会”期间,多个来自金融领域的代表委员都呼吁要出台专门的政策法规,强化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央行此前也表示,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规则。针对金控公司监管有何侧重点的问题,周小川认为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强调资本的真实性、充足性和资本质量。他表示,金融是高风险行业,因此就要有足够的资本来吸收风险。目前一些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并不真实完整,社会上存在着虚假注资、循环注资的问题。

  二是要强调股权结构的透明度。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权结构、实际控制人的状态应足够透明,否则会出现违规操作。

  三是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管理。金融控股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之间,或是金控集团下的实体企业以及海外企业之间都可能存在关联交易,要强化关联交易的管理,在金融机构和控股公司之间,以及和其他实体企业之间建立防火墙制度。

  潘功胜也表示,金控公司近几年发展较快,存在交叉性金融风险,且风险的隐蔽性较强。在中国分业监管的模式下,对金控公司的监管在政策法规上存在空白,监管主体也不明确,这也是为何央行要牵头抓紧制定金控公司监管规则的原因。

  除了强化对金控公司监管外,外界对资管业务的监管新规也较为关注。潘功胜说,在制定规则的时候,会考虑到怎么化解资管业务所存在的问题和隐藏的风险,以及政策出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我们会在这之间寻找一个很好的平衡。目前央行正在会同相关部门修改资管新规,履行完相关程序后会尽快向社会公开”。

  谈金融风险:中国已进入

  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未来三年要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首。重大风险主要是指金融风险,其中又以债务风险、房地产风险最为突出。

  对于房地产风险,潘功胜表示,我国的房地产信贷质量总体良好,房地产金融风险可控。截至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不到1%,而银行业整体的不良贷款率是1.85%,表明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的水平好于整体贷款的不良率水平,其中个人贷款的不良率只有0.3%。

  潘功胜说,长期以来,我国住房贷款发放一直坚持比较审慎的政策,平均首付比在33%以上,去年新发放贷款的平均首付比为37%,这在国际上也是非常审慎的住房信贷政策。

  “当然,我们也关注到个人住房贷款、家庭部门杠杆率增长速度有点快,个别的房地产企业在财务方面比较激进,存在一些风险,这些我们都在密切关注。”潘功胜说。

  在谈及中国整体债务情况时,周小川表示,此前债务增长较快的情况现已平稳下来,目前进入了稳杠杆阶段,甚至是说我们广义货币的增长已经低于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在总量上进入了稳杠杆和逐步降杠杆的阶段。

  谈监管改革:“双峰”模式

  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将于近期正式落地,“一行三会”的监管架构将出现怎样的调整、央行在金融监管中处于何种地位?周小川表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还在进行之中,一些主要思路在去年7月份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就已经有所披露,包括其后成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并将办公室设在央行,这些都表明央行将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央行具体起到何种作用?周小川认为,一是尽快弥补过去存在的金融监管体制空白;二是一些金融监管规则出现缺陷,需要加强金融规则的制定;三是一些已经发生的金融机构或者准金融机构风险需要抓紧处置,维持金融系统的健康。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央行还有一项牵头工作,即增强各个金融机构特别是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提高协调效率。

  针对被问及新的金融监管框架是否会效仿英国的“双峰”模式(设立审慎监管机构和行为监管机构)时,他表示,监管机构改革主要依据中国国情,也会参考国际上各种不同的金融监管机构设置,参考的过程中也研究了所谓“双峰”监管体制,但目前“双峰”模式还要观察一段时间,并不是说会立即采用该模式。

  推动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周小川坦言,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政策早已研究完毕并实施,但市场参与者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和投资,以及用于重要商品的资产计价则无法强制,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从央行的角度看,下一步要继续推动境内资本市场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其次是稳步渐进地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目前资本项目可兑换还存在个别方面的限制,这些限制会逐步有序地放开。放开之后,人民币国际化还能进一步地向前迈进。

  易纲也表示,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稳步推进,包含两个最重要的项目:一方面是直接投资,包括FDI(外商直接投资)和ODI(对外直接投资),这两方面的可兑换在真实贸易投资背景下都较为方便;另一方面则是组合投资,也就是金融市场的开放,未来国内股市、债市会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居民将来也可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产。

  “不管是股市、债市还是其他市场,将来都要双向开放。在双向开放的同时,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控好风险,使我们的监管水平与开放程度相适应,使得中国居民和全世界的投资者在中国市场上更加便利、高效地配置资源。”易纲说。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

}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货币是未来最关键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

  3月3日,民建中央在递交的两会提案中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数字人民币体系。而在此前,国务院也于1月份发布了《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该方案支持在零售交易和生活缴费等场景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这些声音所释放出的信号,代表着数字货币行业的发展趋势向好。

  2022中国数字人民币用户调研:痛点分析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有62.3%的受访者认为操作风险是目前数字人民币的主要问题;其次是隐私风险,占比54.0%。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海外各大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技术安全问题屡见不鲜,数字人民币虽然在技术上与传统虚拟货币不同,其可控匿名性也使得安全性更有保障,但仍需高度警惕技术安全风险,完善相关监管政策,消除用户顾虑,让数字人民币更快地融入大众生活。

  2022中国数字人民币用户调研:期待情况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有42.0%的受访者会将11%-30%的纸质货币转换成数字货币;超过七成用户期待使用数字人民币。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数字人民币基本实现了对“吃穿住用行”等日常高频消费场景的全覆盖,能够更大范围地服务实体经济和百姓生活,带动了数字人民币普惠性的提升,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也变得更高。

  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巨大,但市场长期被支付宝和财付通平分。部分商业银行、企业尝试通过各类方式积极布局移动支付,但依然难以撼动现有市场格局。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未来可破除技术壁垒和商业限制,打破各大平台的数据垄断,建立普惠化的全新支付体系,重塑支付生态格局。

2021年中国患者关于当前医疗诊前服务痛点认知

2021年中国患者关于当前医疗诊中服务痛点认知

  • 扫码关注,后台回复“粉丝福利”,

}

原标题:央行数字货币替代纸币,离我们有多远?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不仅改变了现有的金融业态,还将在货币领域掀起颠覆性的改革。随着央行数字货币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应用技术的成熟,甚至有人提到了数字货币取代纸币的可能性。

2018年3月28日,人民银行召开2018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稳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4月3日,央行公布的一篇工作论文中也提到,“央行数字货币有利于负利率政策的实施。”

央行数字货币与非法定数字货币有何不同?未来的钱又会是怎样的呢?数字货币会否取代纸币?近年来,随着区块链的火爆,令市场对央行数字货币多了一份遐想。

央行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有何不同?

“在概念上来讲,大家头脑当中的数字货币概念都是不一样的,央行用的研发的名字叫”DC/EP“,DC,digital currency,是数字货币;EP,electronic payment,是电子支付。” 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在发布会上表示。

他明确指出,研究数字货币本质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统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同时也必须考虑安全性和保护隐私。

“这几项东西既可以是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或者是分布式记账技术、DLT为基础的这种数字货币,也可以是在现有的电子支付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技术。”周小川当时表示。

记者留意到,此前有关部门人士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不等于央行数字货币的看法,如2016年周小川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数字货币“一开始就与比特币的设计思想有区别”。

而据媒体报道,在去年10月国际电联第一次法定数字货币焦点组工作会议上,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发表演讲指出,比特币的价值来源目前来看以投机因素居多,无价值锚定。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协创中心研究员李虹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法定数字货币以国家信用为价值支撑,有价值锚定,具有非法定数字货币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法定数字货币有信用创造功能,从而对经济有实质作用。

姚前曾在《数字金融12讲》一书中解读,数字货币本身就是货币,传递的是价值本身,这意味着其流转可以把后台清算、结算的很多环节都省掉。

此外,他在去年的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年会上还提到,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充分利用先进数字技术,加大金融服务对农村、偏远地区、弱势群体的覆盖,为这些受限人群提供一系列合宜的、负责任的金融服务,包括支付、转账、储蓄、信贷、保险、证券、金融规划和账户报表等。

李虹含认为,在微观层面上,法定数字货币可通过实现点对点交易,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在宏观层面上,法定数字货币对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的测算将更为精准,所以其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是有利的。

500金研究院院长肖磊向新京报记者分析指出,对于消费者来说,数字货币是一个新的支付中介的改变,原来大家都用纸币支付,同时会用刷卡或银行转账,后来有了移动支付、微信和支付宝等,实际上改变了大家的消费支付习惯。数字货币有一套完整的支付模式,会对承载终端和具体的形式都带来新的变化,比如每个人的手机里,可能需要装一个线上钱包,如果是大额支付,可能需要配备一个硬件钱包,用来保管数字货币和线下大宗交易支付。

央行数字货币对消费者有什么影响?有专家指出,电子支付方式必须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及银行账户体系,而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有可能使中间环节减少,从而带来风险和费用的下降。

此外,央行数字货币对纸币的影响也是关注的焦点之一。“应该说,数字货币的发展具有技术发展上的必然性,未来来讲可能传统的纸币、硬币这种形式的东西会逐渐缩小,甚至可能有一天就不存在了,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周小川此前在2018年两会记者会上直言。

肖磊向新京报记者分析,对于区块链行业来说,央行的数字货币,可能给诸多的区块链资产进行定价交易,一部分对虚拟货币的需求,就会转移到对央行数字货币的需求,区块链行业会更理性的发展技术,而不是一味的追逐炒作虚拟币价。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眼里,可以预见,央行数字货币的探索与发行,是个渐进的过程,短期内不会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大的影响。中长期来看,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引入,会改变货币传导的中介和机制,根本上改变支付的模式,对于支付行业而言,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要求支付机构与时俱进,同步探索新技术、新模式下,如何转型来继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薛洪言认为,央行数字货币短期内推出的可能性不大。就中国市场而言,支付的电子化已经走在了前列,由此引发的一些潜在问题仍在消化和规制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并无必要在短期内再次推出具有重要影响的新模式、新机制。

国际清算银行在今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央行数字货币在某些情境下可能作为现金的替代品,中央银行在引进央行数字货币的过程中,不得不确保其满足涵盖洗钱、税收制度等方面的要求,而一个匿名性的央行数字货币系统则会带来更进一步的要求和挑战。

“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整体的金融稳定、防范风险,同时数字货币作为货币来讲,要保证货币政策、金融稳定政策的传导机制,同时要保护消费者。有一些技术方案有可能冒的风险太大,结果出问题的时候使消费者受损失。特别是对大国经济来讲,我们一定要避免那种实质性、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要慎重一些。在这个过程中要经过充分的测试、局部的测试,可靠了以后,再进行推广。” 周小川此前指出。

此前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姚前曾表示,安全性是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设计的重点。如就数字货币本身的设计而言,将充分运用密码学理论和技术进行保护,安全性强;而在数字货币的支付交易方面,将建立涵盖底层硬件安全、终端应用安全、通信安全、场景安全和平台安全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支付安全可信保障体系,此外安全性还体现在用户隐私保护、数字交易监管这些方面。

事实上,目前热炒的区块链技术背后的风险近来已越来越得到关注。在此前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举办的“区块链发展应用业务研讨会”上,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就指出,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中,需探索解决包括隐私保护、升级修复机制等问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字人民币2022年普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