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农户,这里的大户和散户什么意思?

月份福州市场粮格大

大豆色拉油(散装) 

摘要:近期国内用粮企业粮源市场采购热情高涨,小麦“卖方”市场氛围浓厚,麦价不断刷新高位,国家临储小麦成交均价周比大幅上涨;受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美麦期价不断刷新高点。

一、国内麦市“卖方”氛围浓厚  麦价不断刷新高位

近期国内用粮企业粮源市场采购热情高涨,小麦“卖方”市场氛围浓厚,主产区流通市场粮源供需偏紧叠加市场主体非理性情绪推升国内麦价重心明显上移。在国内麦价看涨预期氛围下,为保障粮源供给安全,用粮主体小麦市场采购力度加大;持粮主体则议价能力提高,粮源销售节奏放缓。2月28日中储粮山东分公司计划销售85621吨年小麦,全部成交,最高成交价3275元/吨。3月1日山东昌乐县宝都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竞价销售吨2020年产小麦,底价2920元/吨,成交价3300元/吨。3月1日固镇县县级储备计划销售2018年产三等小麦5000吨,全部成交,最高价3130元/吨,最低价3120元/吨,成交均价3122元/吨。3月3日鲁粮集团山东军粮储备库有限公司(德州库)竞价销售3000吨2021年产师栾02-1优质麦,底价3200元/吨,成交价20元/吨。3月4日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竞价销售29929吨年小麦,全部成交,底价3240元/吨。成交价基本都站到3400元/吨的高点,最高成交价3420元/吨。受泰州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委托,3月4日南方小麦交易市场竞价销售4156吨2020、2021年江苏产小麦,底价2920元/吨(价格类型:车船板价),其中1695吨2020年江苏产红小麦成交价3340元/吨,1461吨2021年江苏产红小麦成交价3400元/吨,1000吨2021年江苏产白小麦成交价3310元/吨。截至3月4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2205合约期价报收于3482元/吨,较2月25日的3120元/吨,上涨362元/吨,涨幅11.6%,期间最高价3595元/吨。

国内流通市场麦价大幅上涨加之国家临储小麦投放量难以解渴促使其成交均价周比大幅上涨。据统计,3月2日主产区国家临储小麦投放数量47.4348万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3069元/吨,周比上涨306元/吨,最高成交价3200元/吨,上周为2880元/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主产区国家临储小麦投放数量402.9705万吨,实际成交量204.9011万吨,成交均价2372元/吨。从3月2日主产区国家临储小麦各区域成交情况来看,其中江苏地区国家临储小麦成交量0.3864万吨,成交均价3160元/吨,最高成交价3180元/吨;安徽地区国家临储小麦成交量7.1899万吨,成交均价3117元/吨,最高成交价3200元/吨;河南地区国家临储小麦成交量39.8585万吨,成交均价3059元/吨,最高成交价3180元/吨。

三、俄乌冲突影响持续  美麦期价不断刷新高

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科学局(ABARES)发布季度报告,预计2021/22年度澳大利亚小麦产量达到创纪录的3630万吨,比三个月前的预测值高出5.5%,这有助于缓解干旱以及黑海冲突造成的全球供应短缺。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月度报告将2021/22年度(7月至6月)欧盟软小麦产量预测调低至1.298亿吨,低于早先预期的1.305亿吨;将2023年6月底欧盟软小麦库存调低到1260万吨,低于上月预测的1260万吨。俄罗斯和乌克兰爆发军事冲突,导致黑海小麦出口供应可能中断,促使买家纷纷询盘印度小麦,预示着印度小麦出口步伐有望加快;贸易商预计2022年上半年印度可能向海外销售400万吨小麦。埃及国家新闻机构援引埃及内阁发言人纳德尔?萨伊德的话说,埃及正在制定计划,从其他地区而非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小麦;埃及贸易部在一份声明中称,埃及已将其进口小麦水分限制规定延长一年至2023年4月,这也是为了扩大小麦供应国的来源。因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全球最大的三家集装箱运输公司暂时停止进出俄罗斯的货物运输,这进一步打击俄罗斯谷物贸易。据莫斯科的咨询机构SovEcon公司称,由于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持续,全球小麦价格可能涨至每吨400美元;SovEcon表示,在2021/22年度(7月到次年6月)剩余时间里,乌克兰还能再出口约600万吨小麦,,俄罗斯还能再出口约700-750万吨小麦。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已经导致黑海港口关闭,这种情况至少会持续60到90天,这意味着春季之前乌克兰不会出口任何的谷物,也导致2022年乌克兰产量前景出现不确定性。全球买家已经越来越多地转向美国、欧洲或南美,确保近期供应;由于目前的不确定性,囤货需求也在增加。迄今为止,2021/22年度(6月至次年5月)美国小麦出口检验量为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4.7%。截至3月4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5月合约期价报收于1209美分/蒲式耳,较2月25日的859.75美分/蒲式耳,上涨349.25美分/蒲式耳,涨幅达40.62%。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的分析报告显示,未来全球谷物(玉米和小麦)价格走向将取决于冲突持续时间、美国以及盟友对俄罗斯制裁的程度、以及俄罗斯和乌克兰黑海港口的情况。

四、价高加大麦市购销风险  关注政策调控动态

农业农村部3月1日发布《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要花更大的功夫、下更大的力气,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稻谷补贴。据统计,2022年以来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数量359.8483万吨,实际成交数量358.7213万吨,同比下降万吨;截至3月上旬,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4500万吨,同比下降1260万吨左右。在国家临储小麦周度投放量未有明显调整的情况下,预计短期内国内麦价仍将高位运行为主,区域间因供需格局不同,麦价走势或有所分化,麦价明显波动的市场风险加大。建议后期密切关注主产区新季小麦产情、玉米市场行情走势以及国家临储小麦投放动态。

来源:中华粮网作者:张春良  责任编辑:黎鸣  仅供分享

近期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东北产区玉米价格较春节前累计上涨120-150元/吨。从本轮价格上涨的原因方面来看,地缘冲突只是价格上涨的推动因素,主要原因还是国内阶段性供需变化。

CBOT玉米期货合约3月2日结算价为725.00美分/蒲式耳,较2月23日上涨43.75美分/蒲式耳,涨幅6.42%。因俄乌局势不稳,市场担忧期黑海供应中断,而且可能影响到春播,从而提振美国玉米出口的中长期前景,支持玉米大幅上涨。

进口玉米价格已高于国内玉米

受外盘价格上涨影响,进口玉米理论进口利润出现负值。 3月2日配额内进口玉米理论靠港完税价格2896元/吨,华南港口国产玉米自提价格2870元/吨,进口利润-26元/吨。

进口玉米价格上涨及后期运费等存在不确定因素,强化国内玉米市场看涨预期。从绝对数量方面来看,20/21年进口玉米数量2956万吨(部分并未直接投入消费),国内玉米总需求2.70亿吨,进口依赖度不足10%。进口玉米供应对国内玉米供需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国内玉米价格上涨仍是由国内供需情况决定的。

外部因素只是助推,国内供需是关键

除去全年度玉米供应缺口的考量以外,2月下旬以来国内玉米供应和需求节奏错节幅度拉大,有效供应缩紧,而下游需求稳步提升。供应方面,市场潮粮和干粮供应都偏向紧张。第一,地趴粮销售收尾,自然干粮零星上市,近期价格上涨强化农户惜售情况,基层潮粮供应量下降。第二,贸易商积极收购建库,基层玉米购销主要以转移到贸易环节为主。根据我的农产品数据调研,目前东北地区贸易环节库存量同比下降4-5成,而且距离国内新粮上市还有半年时间,也有力支撑贸易商等价心态。

下游需求方面,第一,深加工领域淀粉行业利润转好,开工率提升,上周(2月24日-3月2日)样本玉米淀粉企业开机率为62.20%,较上周上调2.46%。第二,饲料企业维持刚性玉米采购需要,但是因替代品价格上涨,尤其是小麦价格上涨影响,国内玉米使用比重继续提升,根据我的农产品调研,2月份饲料玉米使用比重环比增加3%-5%。短期来看,产区依然掌握价格主导权,下游企业的加工及利润情况尚能支撑玉米市场价格,后续价格需要关注政策消息及下游企业开停机情况。

来源:我的钢铁网  责任编辑:黎鸣 仅供分享

进入3月初,国内中晚稻价格整体保持稳中上涨走势。粳稻最低收购价政策于2月底结束,短期部分地区地储陈稻销售尚未启动,稻谷市场流通粮源偏紧,再加上近期小麦和玉米价格强势上涨带动,稻谷价格稳中小幅提高。国储政策性陈稻拍卖即将于下周二重启,稻谷市场供应或将扩容。大米市场上,短期走货依旧不理想,工厂复工、学校开学对米企带动作用有限,大米价格继续保持稳弱走势。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3月1日发布公告称,经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决定于3月8日进行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交易,首次投放量180万吨。分品种看,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各60万吨,投放总量和投放结构跟去年基本保持一致;分年份看,此次投放的主要是2017~2020年产稻谷,其中2017年产稻谷76.1万吨、2018年产稻谷48.4万吨、2019年产稻谷36.5万吨、2020年产稻谷19万吨。分省份看,江西省65万吨、黑龙江省30万吨、安徽省30万吨、河南省23万吨、吉林省15万吨、江苏省6万吨、湖南省5万吨、湖北省5万吨、四川省1万吨。

2021年新稻收购和政策性陈稻拍卖并行,2021年1月8日政策性陈稻拍卖开始启动,一直到当年的10月15日拍卖才结束,为中晚稻收购让路,2021年整个陈稻拍卖期为10个半月时间。进入2022年,粳稻托市收购截止时间较上年提前一个月结束,政策性陈稻拍卖无缝衔接,从3月8日正式开始,拉开新年度的陈稻拍卖序幕。另据市场消息称,从3月10日开始,饲用稻谷开始投放拍卖,每周投放量高达100万吨。新稻收购季结束,陈稻陆续供应市场,除了国储稻谷投放外,各级地方储备稻谷后期也会陆续开始轮换,预计后期稻谷市场原粮供应将进一步扩容。

粳稻托市收购结束 整体收购进度较快

今年粳稻托市收购没有延期,到2月底全部结束。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月2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累计收购粳稻3750万吨,同比增加355万吨,增幅10.5%。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1170万吨。从去年秋粮上市以来,中晚稻收购进度一直较快,尤其是自2021年12月份以来,基层农户售粮积极性较高,积极卖粮变现,各级储备企业采购轮换粮源,加工企业补库需求等,中晚稻收购进度明显加快,日均收购量由上市初期的25万吨左右提高到最高峰约60万吨,较好的发挥了政策的托底作用。据市场调研,目前中晚稻主产区售粮进度进入后期,基层农户手中粳稻剩余粮源约2~4成,东北多,苏皖相对较少;农户手中中晚籼稻剩余粮源约1~2成。

南方早稻春播陆续开展 农户种植意向仍不容乐观

全国大部农区春耕春播工作于2月下旬至5月上旬由南向北陆续展开。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22年春耕春播期间气象条件总体较好。本周华南中南部气温偏高,气象条件总体适宜早稻播种及秧苗生长;西南春播区水热条件较为适宜,利于春耕春播。目前,华南南部及云南南部早稻处于播种育秧阶段,海南大部早稻处于分蘖至拔节期;湖南、江西等长江中下游稻谷产区春播尚未正式开始。通过对主产区农户种植意向调研可知,今年产区农户种植双季稻意向不容乐观。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家从保护主粮安全角度考虑,鼓励稻谷主产区农户种植双季稻,提高稻谷总产量,采取提高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水平、发放种植补贴等多重措施,但是今年化肥等农资产品大幅涨价,对冲了最低收购价上调给农户带来的潜在种植收益的提升,再加上部分地区种植补贴发放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农户种植早籼稻积极性难以提高。种植大户依靠规模优势种植双季稻收益要明显好于一季稻,散户种植双季稻优势不明显,更多的倾向于种植一季稻或再生稻。

新陈交接时期 稻谷行情稳中略涨

目前正值新稻购销接近尾声,陈稻拍卖尚未启动,稻谷市场处于新陈交接时期,原粮市场供应短期略偏紧,提振稻谷价格稳中略涨,尤其是对于部分地区陈稻价格的提振作用比较明显。据监测,截至3月3日,主产区新产粳稻平均收购价黑龙江2600元/吨、吉林2820元/吨、辽宁2780元/吨、江苏2900元/吨、安徽2820元/吨;中晚籼稻平均收购价安徽2640元/吨、江西2620元/吨、河南2560元/吨、湖北2640元/吨、湖南2700元/吨、广西2840元/吨、四川2840元/吨、江苏2720元/吨。分省情况如下:

江西:本周大米市场整体需求偏弱,加工企业对稻谷需求比较谨慎,短期市场走货缓慢,稻谷价格整体保持稳定,部分区域小幅涨跌。据监测,截至3月3日,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萍乡地区2680元/吨、宜春地区2620元/吨、九江地区2600元/吨、吉安地区258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赣州地区2600元/吨,抚州2560元/吨,均周跌20元/吨;南昌地区2640元/吨,周涨20元/吨。宜春地区陈晚籼稻出库价2455元/吨,周跌15元/吨;南昌地区晚籼米批发价3700元/吨,持平。

湖南:随着开学季开学、返工潮开工生产,大米市场需求有所增加,带动原粮市场交易略有回暖,价格稳中上涨。据监测,截至3月3日,普通新季中晚籼稻收购价益阳地区2720元/吨、长沙地区2700元/吨、永州地区2680元/吨、湘潭地区268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株洲地区2620元/吨,周涨20元/吨;衡阳地区2640元/吨,周涨60元/吨,长沙地区陈晚籼稻出库价2440元/吨,周涨40元/吨;晚籼米批发价3800元/吨,持平。

湖北:本周省内中晚籼稻价格稳中略跌。据监测,截至3月3日,普通三等中晚籼稻收购价荆州地区2660元/吨、武汉地区2660元/吨、襄阳地区2660元/吨、孝感地区2600元/吨,宜昌地区2600元/吨,黄冈地区258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随州地区2620元/吨,周跌40元/吨;荆州地区陈晚籼稻出库价2500元/吨,周跌40元/吨。当前省内地储陈稻拍卖成交价整体偏低,拉动中晚稻价格整体下行。据湖北粮网3月3日发布的地储成交情况来看,2020年产中晚籼稻成交均价2500元/吨,新陈稻谷价差明显。

福建:近期大米走货依旧不理想,工厂复工、学校开学对米企的带动作用有限,前期受米企开机率偏低影响,副产品供应减少,米糠价格高位压制大米现货价格,大米需求旺季难以再现,短期价格继续维持弱势稳定。据监测,截至3月3日,福州地区早籼米批发价3620元/吨,中晚籼米批发价4150元/吨,福州地区东北圆粒粳米批发价468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 

广西:目前自治区地方储备开始轮出,稻谷市场供应放大,带动原粮价格走低。珍桂稻谷地方储备起拍价3000元/吨,价格优质比较明显。据监测,截至3月3日,普通新季中晚籼稻收购价梧州地区2940元/吨、北海地区2880元/吨、钦州地区2880元/吨、桂林地区282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贺州地区2780元/吨,周跌20元/吨;广西越南米口岸价3500元/吨,持平。

广东:本周省内中晚籼稻地储轮换尚未展开,短期市场粮源供应偏紧,支撑价格小幅上调。据监测,截至3月3日,新季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惠州地区2850元/吨,汕尾地区2850元/吨,江门地区286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清远地区2900元/吨,周涨40元/吨;清远地区陈晚籼稻出库价2530元/吨,周涨30元/吨;广州地区早籼米批发价3560元/吨,晚籼米批发价3600元/吨,均持平。

安徽:目前省内2021年稻谷轮换收购还没有结束,粳稻价格相对稳定;受小麦和玉米价格上涨带动,中晚籼稻价格稳中略涨,尤其是陈晚籼稻价格上涨明显。截至3月3日,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池州地区2700元/吨、马鞍山地区2680元/吨、滁州地区2600元/吨、蚌埠地区260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六安地区2540元/吨,周涨40元/吨;阜阳地区2660元/吨,周涨60元/吨;六安地区陈晚籼稻出库价2500元/吨,周涨100元/吨。普通粳稻收购价马鞍山地区2860元/吨、铜陵地区2800元/吨,宣城地区2800元/吨、安庆地区2800元/吨、合肥地区284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

江苏:进入3月份后,基层农户手中粮源下降较快,省内粳稻价格整体保持稳定,部分地区窄幅波动。据监测,截至3月3日,普通新季粳稻收购价盐城地区2940元/吨、南通地区2960元/吨、镇江地区2900元/吨、淮安地区2900元/吨、连云港地区290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宿迁地区2900元/吨、徐州地区2860元/吨,均周涨20元/吨;扬州地区2880元/吨,周跌20元/吨;盐城地区陈粳稻出库价2740元/吨,持平。

吉林:本周省内粳稻价格整体以稳为主,部分区域窄幅波动。据监测,截至3月3日,普通粳稻收购价长春地区2860元/吨、松原地区2860元/吨、白山地区2840元/吨,白城地区274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辽源地区2820元/吨,周涨20元/吨;通化地区2840元/吨,周涨20元/吨;白城地区陈粳稻出库价2620元/吨,持平。

黑龙江:本周省内粳稻价格稳中略涨,随着托市收购结束,现货市场走货缓慢进行。据监测,截至3月3日,普通圆粒粳稻收购价大庆地区2640元/吨、牡丹江地区2640元/吨、绥化地区2620元/吨、哈尔滨地区2620元/吨、黑河地区2600元/吨、鸡西地区260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佳木斯地区2620元/吨,周涨20元/吨;双鸭山地区2620元/吨,周涨20元/吨;哈尔滨地区长粒粳稻收购价2800元/吨,长粒粳米出厂价496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

东南亚大米出口价格涨跌互现 碎米饲用需求激增

本周东南亚大米出口价格涨跌互现。受泰铢疲软影响,目前泰国大米出口价格跌至一个半月来的最低水平。据监测,截至3月3日,泰国100%B级大米FOB报价422美元/吨,较上周跌2美元/吨;蒸煮米FOB报价427美元/吨,周跌1美元/吨;香米FOB报价781美元/吨,周跌3美元/吨。越南大米出口价格窄幅波动,海外贸易商采购需求在逐渐提高。1~2月越南大米出口90.6万吨,产值4.3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8.6%和22.3%。越南食品协会预计2022年越南大米出口量将达到600到620万吨,与2020年和2021年的出口相当,产值将超过32亿美元。截至3月3日,越南5%破碎率米FOB报价405美元/吨,周涨5美元/吨;香米FOB报价515美元/吨,周跌5美元/吨。

近期随着俄乌局势的紧张,玉米和小麦饲料粮价格飙升,中国对饲用碎米的需求异常旺盛,尤其是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碎米供应。受此影响,近期东南亚供应的破碎率5%与100%B级白大米的价差明显缩小,碎米价格已经追随玉米和小麦价格上涨。一些工厂正在积极生产碎米,主要供应中国。据监测,目前印度破碎率100%大米FOB价格为310美元/吨,较年初涨29美元/吨;巴基斯坦破碎率25%大米FOB报价为380美元/吨,较年初涨5美元/吨。预计短期中国碎米进口量还将保持高位水平。

来源:中华粮网  作者:徐彦  责任编辑:莫问  仅供分享

最近大宗产品如小麦、玉米、食用油等产品全线飘红,赚足了人们的眼球。然而作为稻米品种,除了副产品米糠、稻壳等产品大幅上涨外,米价不仅搭不上顺风车反而出现了跌跌不休的态势。饲料原料价格大涨,稻米恐怕将作为替代品逐渐向饲料倾斜,毕竟食用消费萎缩的严重。各品种大米简析如下!

进入三月份,国家稻谷托市全部结束,其中晚粳稻托市总量达到了1230万吨,超过去年的570万吨,但托市结束后市场缺乏支撑,其中长粒水稻现货价格还处于低位水平,较普通圆粒水稻价格要低,自然米价也就偏低。上周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布了最低收购价稻谷销售交易公告,较去年提前近一个月,本次共计拍卖稻谷180万吨,稻谷生产年限与去年相同,暂未做调整,虽然表面上稻价底价未做调整,可支撑其大米现货价格,实际上拍卖时米企参拍积极性极差。其中中晚籼稻及晚粳稻现货价格均要比当前市场流通稻谷价格要高,此价格仅是拍卖底价,还要加出库费以及水份、杂质扣星,市场稻强米弱的格局加重,副产品粳稻糠价格冲至1.4元/斤上,高出稻谷现货价格至少0.1元/斤,可见米厂的开机率有多低,大米消费差,特别是东北产区距离销区远,竞争优势不大,未来此种局面或将继续。

与上周相比国内和米价格稳中下跌,下跌幅度在0.02-0.05元/斤不等,主要是市场需求依然不见好转,米企开机率低。副产品价格冲高,部分米企为了运营,存在加工毛米库存而卖副料的现象出现,籼稻产区中灿稻糠最高价冲至1.6元/斤,主流出厂报价格在1.51-1.53元/斤。部分米企表示,双抛的黄华占大米价格在1.85元/斤,丰两大米出厂报价更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局面,大多数米企表示对接下来的市场信心不足。2021年托市总量仅有236万吨,剩余的大量稻谷仍在市场流通。今年麦价高位运行,后期随着麦收的临近,中晚籼稻或将有一波卖粮高峰,不排除稻价仍有走低的可能,届时米价还将有下行的空间。2021年1-12月我国大米进口总量达到475万吨,创下多年来的最高水平。2022年1-2月份进口总量尚未工作,不过在本就供大于求的格局背景下,进口大米销售也挤占着国内一部分份额。

进入三月份国内糯米现货价格还是未停下下跌的脚步,市场落入了买涨不买跌的怪圈中。截至到上周五东北产区圆粒型糯米价格已在1.6-1.7元/斤,部分品质差的糯米价格不足1.60元/斤,工厂订单寥寥,近期农户售粮意愿也在增强,市场两极分化优质优价。其他产区安徽圆粒型糯米价格也为摆脱下行的命运,高价位不超过1.85元/斤,同样购销冷清。安徽以及湖北长粒型糯米价格低位震荡,小幅下行幅度在0.02-0.05元/斤不等。进口糯米方面,如今越南冬春季糯米已到港,但价格与国产糯米相比略高,经销商外发不畅。总体而言,清明即将到来,市场或将迎来需求小高峰,但面对当前产能增加,短期内需求将得到满足,糯米市场还将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糯米短期内的行情即是低位震荡。

综上所述,大米市场行情疲软的格局难改,如今天气气温升高,各地疫情还在反弹,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各地的商业经营将受到影响,大米消费量或不升反降。特别是气温升高,经销商多采取低库存策略。如今国家临储、中储粮拍卖从未缺席,市场稻谷供应充足,大米自然而然便是供大于求的格局了,二季度大米不继续下跌即是万幸了。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责任编辑:米良  仅供分享

3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稳价工作力度,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资本恶意炒作,将予以坚决打击。

粮食、能源、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事关民生福祉、工农业生产、宏观经济大盘,价格稳则民心稳、市场有序、经济平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特别是地缘冲突加剧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和不确定。近日,玉米等粮食价格也出现上涨势头,对做好国内保供稳价工作形成新的挑战。

关于如何缓解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国家发改委指出:

面对今年复杂严峻的形势,国家发改委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一、做好粮食保供稳价工作,保障粮食安全。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稳,稳物价就有了坚实的“压舱石”。我国稻谷、小麦等口粮库存充裕、供应充足,完全自主自足,今年将稳定播种面积和产量,做好化肥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粮食量足价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时,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稳价工作力度,挖掘国内潜力,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加强储备调节,保持供需平衡。

二、紧盯市场动向,依法加强市场监管。紧盯重点大宗商品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加强监测分析研判。保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资本恶意炒作,将予以坚决打击。

来源: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中...   责任编辑:子元  仅供分享

豆油走高食用油价格逐日上涨 渠道出货已受影响

年初至今豆油价格累计涨约2成。成本高涨之下,居民消费用小包装油价格暂时平稳,但中包装油已见涨。财联社记者近日走访经销商获悉,渠道出货已受影响,并有进一步向终端传导之象。

面对散油价格上涨,厂商与经销商略显被动。为增加大豆及食用油市场供应,中储粮大豆油拍卖已经开启。有分析表示,国家“决心”保供稳价,资金做多情绪或受压制。

“各类品种油都在涨价,涨幅最厉害的是20L大豆油,一天一个价”“(XX牌)20L大豆油今天是234元/桶,昨天是224元/桶”,位于长沙高桥农副批发城的多位粮油经销商店主对财联社记者如是反映。

经销商表示,中包装油连日上涨与散油价格息息相关。Wind数据显示,进入2022年,豆油平均价由年初的9890.53元/吨上涨至3月7日的1.19万元/吨,涨幅达20.32%;菜油平均价同期由1.30万元/吨上涨至1.42万元/吨,涨幅9.23%。

有经销商告诉财联社记者,20L中包装油产品主要面向餐饮、酒店等客户,涨价较为频繁,5L及以下的小包装油品则是阶段性提价。与此同时,财联社记者近日走访多家超市发现,商超渠道食用油价格表现平稳,部分茶油类产品未现涨幅。此外,由于走访时临近“三八”节日期间,油品基本跟随商超优惠政策参与促销活动。从货龄来看,各类5L装食用油货龄在2~4个月之间,2.5L及以下包装的食用油货龄多在3个月以内。

金龙鱼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我们价格分为两种,一种是随行就市的,主要面向餐饮、食品工业等企业客户,另一种面向消费端,我们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所以相对来说比较谨慎”。道道全(002852.SZ)证券部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中包装主要面向餐饮、酒店,其价格会根据当天盘面价格定价,小包装油终端则主要面向消费者,其定价会根据指导价而行。

在近日走访的经销商中,多数表示连日的提价对出货已产生了一定影响。有经销商对财联社记者分析表示,影响出货的原因或是涨价之下客户对备油更为谨慎,“有些客户平常可能要备两桶油的,现在可能只提一桶了”。

20L包装油涨价正在进一步向终端传导。日前有粉店发出告示:“亲爱的顾客朋友……且房租/物价/人工均在上涨,3月起本店牛肉类涨价1元/份……”,依据告示,近2年20L大豆油已达210元/桶,涨幅58%。当下涨价仍在继续。“这是几天前的价格,现在又涨了”,该店工作人员告诉财联社记者。对于商品提价能否覆盖成本上涨,该人士则笑而不语。

近期菜籽油、豆油连续上涨,多方人士表示与国外油菜籽、大豆减产,油脂及油料进口成本不断上升有关。而其背后,则透出我国食用油国外依存度偏高的现状。

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名誉会长王瑞元日前撰文表示,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年度我国食用油年度消费总量4254.5万吨,而同期国产油料榨油量1234.8万吨,国内食用油的自给率为29%,同比下降1%。文中数据显示,占据消费总量43.95%的豆油消费总量为1870万吨,其中国产大豆榨油量为57.8万吨,自给率3.09%。

面对原料价格波动,金龙鱼表示通过“做好原材料采购管理以及加工成本、物流成本、销售成本控制,努力减少原材料波动对业绩的影响”。一名受访的经销商告诉财联社记者,“市场很透明,(提价)客户会货比三家”“先少赚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此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官方消息,根据当前国内外市场形势,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安排部分中央储备食用油轮出,并启动政策性大豆拍卖工作,以增加大豆及食用油市场供应。据悉,首轮大豆油拍卖已于2月28日下午启动,与此同时中储粮总公司将于3月份开始每周针对企业抛储70万吨进口大豆,直到4月底结束。

中储粮今日再度发布公告,中储粮电子商务平台将于3月10日下午组织豆油竞价销售专场,拍卖产于2020年进口大豆原油71126吨,以增加大豆及食用油市场供应。与此同时,该平台同日还将组织拍卖产于2020年的四级菜籽油14238吨。

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将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稳价工作力度,挖掘国内潜力,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作,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加强储备调解,保持供需平衡。

对此,Mysteel分析表示,前期在缺豆情况下,部分油厂断豆停机,成为豆油上涨的推手之一。在发改委此项答记者问公布之后,第二轮豆油竞拍落地之后,市场预期国家“保供稳价”决心增强,对于资金做多情绪形成明显压制。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为国基,谷为民命。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高瞻远瞩的眼光,坚实有力的判断,意味深长、教诲深刻,再一次凸现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意义。

一直以来,“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萦绕在人们心头。从吃饱饭到吃好饭,从牢牢端住自己的饭碗到中国饭碗里装中国粮,有关吃饭问题未曾麻痹大意过。如今,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有力回答。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要继续巩固拓展。唯有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才能确保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观察粮食安全,首要的是战略维度。自古以来,粮食安全都是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关乎国家安全的大战略。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历史上,多少兴旺衰败的教训,都说明了守住天下粮仓的重要性。究其本质而言,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只有清醒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从粮食安、天下安的战略高度思考问题、谋划发展。

守护粮食安全,基础的是资源维度。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土地资源富集,粮食生产就能保供。这意味着,农田就是农田,也必须是良田;既要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又要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对此,决不允许在耕地上东折腾一下、西折腾一下,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否则,14亿多人的饭碗怎么端得牢!耕地红线不能践踏,保护底线不能突破,守住了耕地红线就是守住了安全线。

确保粮食安全,关键的是科技维度。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生产机械化,农技技术提升,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育种能力建设……凡此种种,都需要向科技要生产力。特别是需要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在基础性前沿性研究、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生物育种产业化等方面下苦功、务实功,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粮食安全基础更牢靠、更可持续。

扛起粮食安全,重要的是责任维度。人们常说,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围绕粮食安全,该有的责任必须扛起来。各地各部门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这涉及到从种子到土地、从产粮到销售、从自产到进口、从农民到企业、从科技到创新、从水利设施到信息服务等一系列问题,有关部门理应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压紧责任,以担当作为保安全无虞。

践行粮食安全,日常的是生活维度。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一方面应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学会向森林、江河湖海等资源环境要食物,要树立大食物观;另一方面应弘扬勤俭节约的好风尚,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加强节约粮食工作,狠刹浪费之风,从餐桌抓起、从每个人做起,树立节约观。既要吃得丰富多样,又要吃得适度适量,是与每个人、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美德的尊崇。对粮食而言,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开源节流”,都是在加重安全的砝码、安心的保障。

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守住耕地红线,端稳粮食饭碗,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就一定能在广袤田野上孕育新的丰收。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要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保证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上体现责任担当。”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副省长李玉刚表示,在确保粮食安全上要做到耕地面积稳中有增、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粮食单产稳中有增。同时,要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做到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在谈及如何“扩大豆”时,李玉刚代表介绍,在扩大大豆生产、提高大豆自给能力上,重点在4个方面下功夫:在玉米主产区适度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在米豆轮作区稳步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新增耕地面积以大豆种植为主;在超采地下水区域的非灌区范围内探索“稻改豆”,坚决完成扩种大豆1000万亩、增产26亿斤的任务。

李玉刚代表还表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就一定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高标准建设黑土农田和黑土地保护示范区,加快水土流失治理。

3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稳价工作力度,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资本恶意炒作,将予以坚决打击。

粮食、能源、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事关民生福祉、工农业生产、宏观经济大盘,价格稳则民心稳、市场有序、经济平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特别是地缘冲突加剧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和不确定。近日,玉米等粮食价格也出现上涨势头,对做好国内保供稳价工作形成新的挑战。

关于如何缓解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国家发改委指出:

面对今年复杂严峻的形势,国家发改委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一、做好粮食保供稳价工作,保障粮食安全。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稳,稳物价就有了坚实的“压舱石”。我国稻谷、小麦等口粮库存充裕、供应充足,完全自主自足,今年将稳定播种面积和产量,做好化肥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粮食量足价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时,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稳价工作力度,挖掘国内潜力,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加强储备调节,保持供需平衡。

二、紧盯市场动向,依法加强市场监管。紧盯重点大宗商品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加强监测分析研判。保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资本恶意炒作,将予以坚决打击。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日前,全国政协委员、荆楚理工学院副院长杨希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他在基层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很多,尽管产量、米质均有所提升,但水稻种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仍有衔接错位的现象,制约着水稻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要建立健全种业政策支持体系,做强水稻产业。

杨希雄介绍,以鄂中区域某市为例,水稻品种更新速度慢,优质品种种植不集中、规模小,粮食收购企业大多也是压级压价混收混储,加工增值和利润率偏低,大米加工工艺导致营养价值浪费较大。

杨希雄建议:大力支持水稻种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智慧水稻栽培、加工新技术试验研究,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开发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工艺。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支撑和撬动作用,挖掘品种特色、产地特色,开展专用水稻、米粉稻、控血糖水稻等功能型水稻、彩色水稻品种开发。

大力支持水稻种业示范推广。整合水稻育繁推加体系,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同步、多点试验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加速水稻主栽品种轮换。加强良种、良法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充分发挥品种产量潜力和品质优势。完善技术服务体制机制,有效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创建,鼓励托管、联户、连产(种加养)开展优质稻生产,扩大规模效应,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大力引导大米加工消费理念。从营养、节粮角度引导消费者食用营养价值高的糙米、半糙米、留胚米或胚芽米等,引导企业加工由精细或过度加工,向剥皮加工或留胚加工以及个性化保鲜加工转变,避免加工减营养、加工减数量,有计划淘汰大米加工旧劣产能,不再支持新建、扩建稻米过度加工和能耗大的设施、设备,提高加工增值水平和效益。

讲好稻故事弘扬稻文化。我国是水稻发源地,以杂种优势利用为代表的育种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湖北省荆门市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表明我国拥有5000多年的稻耕文化历史。要将各地特有的稻作历史、稻作文化与传统品种进行整理发掘,在农旅区、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区,探索开展水稻耕种体验,打造文旅结合的稻作综合体,拓展水稻种业价值链和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早稻是全年水稻生产第一季,发展早稻对稳定双季稻面积、确保口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惊蛰”已过,南方早稻生产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近期南方大部地区气温回升较快,利于早稻播种育秧。据气象部门预报,3月中旬南方降雨偏弱、气温偏高,3月下旬到4月上旬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过程。针对当前天气条件和生产特点,按照“选良种、育壮秧、强田管、控病虫、防灾害”的技术路线,加快早稻播种育秧进度,强化田间管理,全力夺取早稻丰产丰收。

(一)精选良种,适期播种。根据不同区域生态条件、移栽方式和种植模式,选择优质专用、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早稻品种。播种前做好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防止恶苗病发生。当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大力推进工厂化、大(中)棚集中育秧,提高育秧效率和秧苗质量。

(二)调温调湿,培育壮秧。根据秧苗长势和种植茬口,加强分类管理,科学调控温湿度,合理运筹水肥药,促进秧苗健壮生长。育秧棚要适时两头揭膜通风,如遇高温天气(膜内≥35℃),要及时揭膜通风防止高温烧苗。当天气由持续阴雨突然转晴时,应先通风炼苗再揭膜,揭膜时应洒水或灌水,防止生理性失水死苗。1叶1心期适温保湿壮苗,防止徒长和绵腐病、立枯病等发生。移栽前3—5天施“送嫁肥”,施后加淋一次清水,一般亩施尿素4—5公斤。秧苗长势偏弱的,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如遇“倒春寒”,提前做好苗床防寒保暖,适当灌深水护苗。

(三)适时移栽,足苗下田。目前,部分地区早稻密度偏低、基本苗不足,影响产量提升。要强化足穴足苗栽插,保基本苗保群体,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时抢晴插秧。对机插田块,提高耕整质量,移栽前田块要沉实,宜选用25厘米行距的插秧机,适时早插、力求浅插、适当增加密度;秧龄一般不超过25天,叶龄在3叶1心至4叶1心,亩栽插2—2.2万穴。对手插或抛栽田块,保证栽插密度,提高均匀度;秧龄一般在25天左右,高产田块亩栽插2—2.2万穴,杂交稻亩基本苗5—6万、常规稻亩基本苗10—12万。对三熟制田块,增加栽插密度,秧龄一般不超过30天。对直播稻田,根据播种出苗情况,调节加强大田肥水管理,构建稳健高产群体。

(四)肥水运筹,调优群体。科学施肥。早施分蘖肥,促进低位分蘖发生,一般栽后5—7天亩施尿素4—5公斤。根据田间长势长相,确定穗肥氮肥和钾肥用量,一般在抽穗前15天左右(倒2叶抽出期)施用保花肥,可亩施用尿素3—5公斤、钾肥3—5公斤。对前期生长较弱的群体,可在抽穗前30天左右(倒4叶)施一次促花肥,促进大穗形成。酌情施用粒肥,如抽穗期叶片颜色淡绿,应看苗补施粒肥,一般亩施尿素1—2公斤或施用叶面肥。水分管理。插秧时田间灌薄水1.5—2厘米,返青期田间水层保持2—3厘米,促进早发新根。分蘖期浅水促进分蘖和早生快发,对基本苗较多的机插、抛栽田块,要在早发基础上,提早晒田控苗。幼穗分化期保持田面水层3—5厘米,如抽穗期遭遇高温,宜灌5厘米左右水层缓解高温热害。灌浆期应采取间歇灌溉,蜡熟期要采取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收割前5—7天断水。防控病虫。密切关注植保部门病虫预测预报,及时选择对口农药,重点防控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

(五)适时收获,防止割青。南方早稻收获期间高温、暴雨等恶劣天气多发,易出现穗发芽。及时抢晴收获,大力推进带秸秆粉碎装置的机械化联合收脱,提高收获效率,防止“割青”,努力做到颗粒归仓。最适收获期一般为齐穗后25天左右,全穗失去绿色,颖壳90%变黄。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责任编辑:莫问  仅供分享

 福州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粮饲批发价格

大豆色拉油(散装) 

2019年5月份开始,每旬一期的粮情快讯内容均可在榕粮网粮情快讯栏目中查阅,但每月最后一期还将以纸质形式发行。)

}

推动经济稳进提质42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和国家、省有关稳经济政策措施,在落实好我省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38条和我市推动经济稳进提质40条等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全面顶格、能出尽出、精准高效”的原则,结合新区实际,特制定以下政策。

一、强化财政支持措施(8条)

(一)全面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加快退税进度,确保现有可退增量及存量留抵税额退税2022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落实新扩围的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企业留抵退税政策,加大退税资金调度力度,实现应退尽退。落实中小微企业购置设备器具税前所得税扣除、暂免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税款缓税利息等相关政策,进一步降低税费成本。

(二)延续执行研发费用奖励政策。对企业2022年允许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达到200万元以上、占营业收入3%以上且年增长20%以上,并及时录入统计联网直报平台(规上企业)和企业研发项目管理系统的,按照上述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15%予以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三)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快涉企资金兑付进度,推进资金精准下达、落地见效。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要求,将节约的资金用于“三保”等重点领域。

(四)加快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和资金使用。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2022年发行的专项债券资金7月底基本使用到位。优化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将符合条件的新型基础设施和新能源项目纳入支持范围。

(五)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和覆盖面。聚焦受疫情影响重点行业,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给予担保额度、期限、费率等政策倾斜。继续保持低担保费率(按照不超过0.75%),为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在此基础上对重点领域和行业实行担保费再优惠政策。深化银担合作模式,进一步简化业务办理手续,优化审批流程。

(六)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中小企业预留比例,对符合规定的小微企业报价按最高优惠幅度给予扣除。采购单位根据项目特点、供应商诚信等因素免收履约保证金或降低缴纳比例。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收取履约保证金的,最高缴纳比例下调为不超过合同金额的1%。适用招标投标法的工程及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执行预留份额、价格评审优惠、优先采购等政策,根据项目特点和专业领域合理划分采购包,鼓励积极扩大联合体投标、大企业分包,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采购门槛。

(七)实施社会保险费降费率和缓缴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1年,执行期限至2023年4月30日。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特困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实施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缓缴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其中5个特困行业工伤、失业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

(八)加大稳岗支持力度。参保企业2021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2021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5.5%)的,或2021年末参保30人(含)以下的企业裁员率不高于参保职工总数20%的,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其中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90%返还,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实施。拓宽失业保险留工补助政策受益范围,扩大至受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所有参保企业。2022年1月1日起招用2022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每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执行期限至2022年底。落实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用于资助基础研究的捐赠支出,按规定享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

二、强化金融支持措施(8条)

(九)实施还本付息政策应延尽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继续按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受疫情影响困难人群等主动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做到应延尽延,本轮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2022年底。对延期贷款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用好无还本续贷、中期流动资金贷款、随借随还等“连续贷+灵活贷”贷款机制,对符合续贷条件的企业,做到应续尽续。用好“保就业保市场主体”助力贷款机制,聚焦受疫情影响重点行业,切实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快已授信企业贷款放款进度,对照复工达产白名单企业清单,逐户明确信贷支持方案,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原则上应贷尽贷,及时给予流动资金补充。用好联合会商帮扶机制。

(十)加大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落实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由1%提高至2%的措施,指导金融机构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指导金融机构、大型企业和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支持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以供应链融资和政银企合作支持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

(十一)加大企业应急周转资金支持力度。对战略合作银行推送的生产经营正常但足额还贷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提供银行债务资金周转服务。

(十二)继续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让利力度,做到各类手续费应免尽免、应减尽减。发挥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作用,积极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各类央行低息资金。拓宽政策性转贷款覆盖面。积极争取科技创新再贷款,加快科技型企业奖补政策兑现进度。

(十三)加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金融支持。针对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点民生项目建设需求,指导政策性金融机构投放更多更长期限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积极吸引保险公司更大力度投资。

(十四)加大制造业金融支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切实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于制造业贷款增速。其中重点强化技改贷款、并购贷款和供应链金融信贷投放。

(十五)深化金融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做实外贸企业汇率避险服务,将汇率避险增信服务纳入政府融资担保补助政策范围,按照担保保函签约额度按比例进行保费补贴,探索将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政策适用对象拓展至个体工商户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推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提质增效,让更多优质中小企业享受贸易结算便利。加大对外贸产业支持力度。加强对重点外资企业金融支持。

(十六)完善住房领域金融服务。加强房地产项目融资服务,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增长。积极对接有并购需求的房地产企业,主动提供并购金融服务。

三、强化扩投资措施(4条)

(十七)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加快台州湾新区海塘提升工程、月湖片区中小河流综合整治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大攻坚力度,完成台州洪家场浦强排工程(新区段)前期报批工作;做好云湖片区、三甲片区中小河流综合整治、七条河拓浚工程(新区段)等一批重点水利项目规划前期工作。

(十八)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协助推动台州1号公路、市域铁路S2线一期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台州东部新区东海大道((疏港大道—椒金线))和聚洋大道道路工程建设,积极协调推进海城路建设。

(十九)加快推进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开展城市道路病害整治,实施台州东高速口景观改造。加快推进供排水、燃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做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二十)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加强全流程服务协调,加快推进台州湾新区光电产业园、智能电动车生产基地等民间投资重大产业项目,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通过整合优化部门工作流程,减少手续办理时间。引导企业促投促建,对于按照标准地协议提前竣工、投产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

四、强化促消费措施(3条)

(二十一)发放惠民消费补贴。组织开展“百企奔共富优品进万家”618年中盛典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加快政府消费券发放,重点用于汽车、商超、餐饮等领域消费补贴。激活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制定文旅扶持政策,发放体育消费券。加快开展职工疗休养。

(二十二)强化消费政策支持。落实好对一定排量以下乘用车减征车辆购置税的支持政策。在机动车交强险受理环节,对节能新能源车辆第一时间给予车船税减免优惠。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加快推动家电更新消费。出台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提前淘汰置换补贴政策。

(二十三)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推进与平台企业“互利监管”模式,引导和鼓励互联网平台发挥稳就业、稳发展作用,为平台内共生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基础运营服务,带动中小微企业纾困。引导平台企业在疫情防控中做好防疫物资和重要民生商品保供“最后一公里”的线上线下联动。进一步深化政府部门与平台企业深度数据合作、数据交互利用,促进政企共治共赢。支持平台企业参与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开发建设。

五、强化稳外贸稳外资措施(5条)

(二十四)多渠道支持国际市场开拓。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参加国际性展会,创新展会服务模式。鼓励企业采用线上洽谈、线下“代参展”等新模式参加年度重点支持的境内外展会,给予货物贸易最高不超过60%、服务贸易最高100%的展位费补助。生产性企业为改善技术和装备,进口列入国家、省《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中的产品和技术,符合条件的,给予奖励。对当年荣获出口品牌称号等企业加大奖励补助。大力支持境外投资、跨境并购和回归反哺,积极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二十五)多领域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实施市场采购贸易创新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探索市场采购贸易通关一体化模式,推动市场采购、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经营主体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统筹用好电子商务促进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助力跨境电商企业抱团发展。促进进口贸易创新发展,培育新一批重点进口平台。

(二十六)多层次加强国际贸易风险应对。建立国际贸易法律服务机制,发挥好国际贸易与海事海商律师专委会作用,加强国际贸易法务人才培训,健全企业国际贸易合规、风险预警和摩擦应对工作体系。

(二十七)多方位释放RCEP等政策红利。加大RCEP各类专题培训,大力推广原产地证书线上申请、智能审核、自助打印等政策,帮助企业做好最优税收筹划。

(二十八)加快吸引外商投资。加快推进重大外资项目建设。建立完善与在华外国商(协)会、外资企业常态化交流机制,聚焦推介重点产业领域,拓展招引项目渠道。在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前提下,提升外资企业人员往来和营商活动便利度。

六、强化保粮食能源安全

(二十九)健全完善粮食收益保障政策。优化种粮补贴政策,健全种粮农民补贴政策框架。常态化实施粮油规模种植补贴、订单粮食收购奖励、规模种粮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提高种粮农民土地承包竞争力。全面落实粮油生产工作,对为散户提供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粮食生产专业化服务组织、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追加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补贴15元/亩。及时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在国家最低收购价基础上每百斤增加4元,落实好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实行晚稻应收尽收,扩大“五优联动”面积,创新开展粮食“信用订单”奖补。提高水稻保险保额,全面实施水稻完全成本保险,保障程度从每亩最高1000元提高到1400元。降低种粮贷款成本,落实好“共富粮农贷”贷款产品。”

(三十)推动实施一批能源项目。谋划充换电光储一体化示范站项目和多能互补集中式储能电站项目,加快渔光互补立体碳库光伏电站示范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公共建筑和企业屋顶光伏项目建设。

(三十一)提高电、油供应保障能力。加强用电保障,做到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网运行安全稳定、企业居民生产生活供电可靠,杜绝拉闸限电情况。进一步提升成品油储备能力。

七、强化降成本措施(4条)

(三十二)降低市场主体用水用电用网等成本。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政策,电压等级不满1千伏工商业用户暂不承担辅助服务、成本补偿等市场分摊费用;2022—2023年水资源费在现行收费标准的基础上按照80%收取;2022年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对市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按每家企业第二季度电费(电度电费)和气费(管道燃气)的5%给予补助,补助总额电费不超过20万元、气费不超过10万元,执行期限自2022年4月1日至6月30日。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政策,可申办延期缴费,缓缴期限为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欠费滞纳金,执行期限自2022年5月1日至12月31日。

(三十三)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通过浙里检预约实验室开放,各检验检测单位以非营利方式提供开放实验室服务,减半收取餐饮住宿业特种设备等检验检测费用,个体工商户送检的计量器具减半收取校准费用;国有企业的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对个体工商户送检的产品检验检测,按80%收取费用。针对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民航业)的产权交易项目,交易费用在30万元(不含)以上的,按收费标准的80%收取,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同时减免溢价部分交易费用,该扶持政策可在其他扶持或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叠加执行,执行期限自2022年5月10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免收企业间的转移登记费、小微企业的不动产登记费。鼓励企业主体、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专业机构参与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为广大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并在研发设备购置、基础共性研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三十四)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和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在疫情期间为受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的房产业主,2022年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困难的,酌情减免房产税,并按规定实施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减免政策。2022年承租国有土地房产的(住宅等非经营性用途除外)承租方为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个人的,其承租的房产(土地)所在行政区域在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租金,允许缓交6个月。

(三十五)减轻外贸企业出口物流费用。对辖区外贸企业2022年4月至6月的出口箱柜物流费用进行补助。以企业当月出口5个标准箱(以海关放行单为准)为基数,按超基数部分的1/3对出口企业进行补助,标准为600元/标准箱(1标箱为20英尺集装箱,40尺以上按2标箱计);单家企业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执行期限自2022年4月1日至6月30日。

八、强化保产业链供应链

(三十六)优化企业复工达产政策。建立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重点外贸外资企业、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等重点企业白名单动态管理机制,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企业诉求分类处理。重点做好能源和大宗商品、重点生产物资、防疫物资、生活物资、医用及药品物资、农产品及农业生产物资等运输保障;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发生疫情时进行闭环生产,力保企业正常运转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三十七)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政策。全面取消对来自低风险地区货运车辆的防疫通行限制。对来自或进出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的货运车辆,落实“即采即走即追”制度。用好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制度。确保公路、航道和港口畅通,确保收费站等设施应开尽开。不断完善货运司机防疫服务站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流程。客货运司机、快递员、船员到异地免费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视同当地居民纳入检测范围,享受同等政策。开辟物流新渠道,对通过“义新欧”台州号班列组货的出口企业给予部分运费补助。对合法装载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专用车辆,落实高速公路通行费六五折优惠政策。对使用我省发行的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车载装置的合法装载货运车辆,实行市属国有全资或控股的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费八五折优惠政策。

(三十八)统筹加大对物流枢纽和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用足用好物流助企纾困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向交通物流领域提供优惠贷款。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提高农产品产后商品化水平和错峰销售能力。

(三十九)促进工业企业稳产增产。对统计在库增加值率10%以上且2022年二季度当季应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的新区规上工业企业按照增幅分档奖励5到30万元,执行期限自2022年4月1日至6月30日。

九、强化保基本民生措施(3条)

(四十)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2022年12月31日前,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按规定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到期后应进行补缴。缓缴期间,缴存职工可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受疫情影响的缴存人,不能正常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作逾期处理,不计收罚息,不作为逾期记录报送征信部门。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加强疫情期间的服务保障,开辟绿色通道,畅通公积金业务网上办理渠道,保障疫情期间住房公积金服务平稳运行。

(四十一)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支持政策。贯彻落实省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案,推动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将符合条件的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拓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渠道。

(四十二)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认真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将价格临时补贴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做到应补尽补,确保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散户大户主力庄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