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软件一晚上没退 会对手机造成损害吗

因使用的软件系统不同,可能会导致出现乱码造成填报错误

昨日,重庆市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咨询活动启动,来自各个区县招办和各个高校招就处的工作人员通过网络解答考生及家长们的各种疑惑。

请问军事院校和公安院校不能同时报考吗?

答:军事院校和公安院校都在本科提前批进行录取,理论上可同时报考。但由于本科提前批设置2个顺序志愿,在确定军检面试或公安体测名单时是先按一志愿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检索的。因此,最好把录取把握较大的那一类院校填报在第一志愿,且最好是二志愿也填报同一类的院校。

如果被第一志愿的学校提档了,但都没被所填的6个专业录取,是否就意味着要调档?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答:如果出现填的6个专业都已录满,而你又不服从专业调剂,高校只能退档。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建议一是认真阅读高校的招生章程,充分了解其专业录取规则;二是查询近几年专业录取分数线,为你的专业选择和排序提供参考;三是如果你对专业要求不高,建议你尽量服从专业调配。

可以在手机上填报志愿吗?

答:提醒广大考生注意:不能用手机、平板电脑填报志愿,因为系统不同,会导致出现乱码,造成填报错误!

二次征集志愿相关高校的信息从哪儿获取?考生如何才知道自己是否参加二次志愿征集?

答:每个批次投档录取结束,如果有未完成的招生院校计划,都会及时公布进行二次征集志愿。未完成的招生院校计划在市考试院门户网和重庆招考信息网都会公布,每个考生都可填报二次征集志愿,如果你查询到你已被录取,就不用再填了。

填报志愿时如何利用一分段表?

答:一分段表分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体育类等分别进行统计,以便考生了解自己在全市的相对位置。一分段表就是把定位具体化为排名,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分数对照一分段表,再参照重庆市2015年各类学校各批次招生计划数,确定自己该如何填报志愿。

请问投档线是院校在未知学生填报志愿的情况下先设定的一个拟录取分数线吗?

答: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史类或理工类)的招生计划数和招生院校确定的调档比例,在省级招生机构根据考生志愿对招生院校投放考生档案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投档最低成绩标准。

服从定向调剂、专业调配到底是什么意思?

答:专业调配是指是否愿意在院校招生专业间进行调配。定向调剂是指是否愿意调剂到所报院校的定向专业。 定向专业在专业名称后注明(定向生),一般为毕业后定向就业,具体情况可向院校咨询。

各高校的调档线是在何时出来?

答:每一所招生院校在不同类别不同批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对招生院校而言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简言之,高校的调档线是在高校投档完成后出来的。

今年考生普遍感觉良好,假如总分大幅度上升,导致近三年分数参考价值不大。如何填报志愿?

答:每年高考试题不同、考生人群不同,成绩肯定不能简单地直接比较。填报志愿时,你可将往年学校录取分数与当年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分差与你今年高考成绩和今年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分差来进行比较,作为选择学校的参考。所以说前两年的分数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如果只填艺术类提前批艺术院校而没被录取,会不会影响普通类提前批和一本批投档?

答:如果只填报艺术类提前批艺术院校志愿,没有填报艺术类其他批次志愿且没被录取,不会影响普通类提前批和一本批投档录取。

}

  原标题:号称输入手机号可查他人实时定位 在索要权限、诱导充值后仍需对方同意才能“位置共享”

  多款定位App借黑科技之名行“黑”用户之实

  通过手机号就能查到对方实时位置?!这是真的吗?华商报记者近日下载6款此类App实际体验发现,所谓的只要输入对方手机号码就能查到位置,根本就无法实现。而几乎每款此类App的宣传都有诱导性,一步步套路的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充值以购买会员服务,有的App即使在购买了会员服务后也无法查询位置。

  男子下载App定位老婆行踪

  链接发到了老婆手机上

  11月28日,市民李先生说,一位生意伙伴前些日子联系不上,自己便在网上搜索,下载了号称输入手机号就能查找对方位置的定位软件。下载后,李先生按指引付费100多元充值会员,却发现自己被套路了:原来,要知道对方的位置,还必须让对方下载并注册该软件,这让李先生人哭笑不得。

  “如果能联系上对方,我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问一句就行了,我还花钱开通会员干嘛?都联系不到对方,如何让对方下载软件呢?更何况还要让对方注册、同意。”李先生说,付费前,自己曾仔细查看了这款软件的使用教程,并未看到有说需对方也下载的内容。

  张先生和妻子最近在冷战阶段,“上网时刚好刷到了好几个定位软件的广告,广告里说有手机号就能实时定位对方。”张先生便下载了定位App,想查看妻子行踪,一下载就提示充钱买会员,输入手机号查询,“谁知道输入手机号码后,链接就发到媳妇手机上了,我俩又为这事大吵了一架,她认为我调查她,窃取她隐私。”张先生说,“宣称有电话号码就能查位置,其实根本就不是这回事。定位就是个噱头,一旦下载充值,才发现就像微信的共享位置。”

  6款定位App有的交完钱也无法使用

  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华商报记者进行了实际体验。

  充会员加好友,双方实时在线才可见位置

  下载蜗牛App后,页面可显示记者本人的实时位置,而要查询他人位置需要先“添加关心的人”,包括通过手机号添加或通过微信添加。但不论是输入手机号还是选择微信添加,都提示要先解锁“位置变动提醒、实时定位和移动轨迹”等,而所谓“解锁”便是充值买会员。

  会员套餐分为包月、包季、包半年、包年和终身使用,价位从138元到399元不等。记者选择包月套餐付款后,再次添加好友,输入需定位的手机号后,系统提示需要对方也下载注册蜗牛App,而且对方也必须同意添加好友,否则即使买了会员也没法查看对方位置。邀请好友后,蜗牛App会自动生成链接发送给你要查看位置的好友。记者体验过程中,对方微信收到链接,点击下载蜗牛App,但两人在蜗牛App里互相添加好友后,竟然还是无法查看对方位置!原来,还必须对方登录在线,并且打开定位功能,才能看到。如果记者未打开App,对方也查看不了记者位置,只能看到记者上次使用时的最后位置。

  提示VIP能冻结位置不被监控,充值后却“不可操作”

  记者输入好友手机号进行定位,提示“还不是VIP,须先充值”。点击“加好友”,输入手机号后,页面显示“手机联系人(添加好友即可定位)”,点击添加定位后,自动弹出已发送邀请的提示,只要对方同意,即可共享位置,但此时好友并未收到任何信息。

  记者再次通知好友,系统自动编辑短信,发送链接给好友,好友通过点击链接下载天眼云定位App,并进行注册。这时,记者再次输入好友手机号查看定位,显示目前只能查看自己的位置信息。解锁“查找定位,通过手机号查看对方的实时位置”,下一步便直接转到VIP会员中心,分为月会员、季会员、年会员,价格从68元至208元不等。记者购买套餐支付成功后,输入好友手机号,却仍然无法查询位置,页面提示“您俩还不是好友,请添加为好友”。

  记者再次“加好友”,页面再次提示已发送邀请,对方同意后,即可共享位置,该页面和未付款之前提示的信息一样,而且好友手机依旧未收到任何信息提示,仍然无法查看位置。直到打开通知权限,并且将位置权限从“使用该App期间允许”改为“始终允许”,对方才收到了好友申请。通过后,记者手机上不但显示对方位置,并且显示对方手机电量。但因为未买会员,好友无法查看记者位置。该App的VIP还有一个“冻结位置”功能,冻结时好友看到的位置是你冻结前的位置,时间可选2小时、6小时、9小时、12小时。也就是说,选择时间后,在这几小时里,位置变化可以躲过他人监控且不被人发现。但记者尝试发现,虽然是几分钟前刚刚充值的VIP,但选择任何一个时间段进行冻结,都提示“暂不可以进行该操作。”

  而且,只要对方关闭位置权限,即便充值也无法定位对方,地图上显示对方所在位置为最近一次开启权限时的定位信息。

  充了值加了好友,仍无法相互查看

  下载行迹App,登录后可查看到近3小时内自己的移动轨迹。记者在App内添加关心的人,显示可通过手机号或微信添加,但不管是哪种,都提示去解锁“位置变动提醒、实时定位和移动轨迹”。整个模式、页面设置和蜗牛App几乎一样。

  解锁特权页面显示会员分为98元连续包月、138元月卡、158元季卡、178元年卡、248元年卡等。记者充值会员后,输入对方手机号,选择立即查看位置,但结果是无法查看,而是发送了下载链接至对方微信。对方通过微信下载App注册登录,并将权限设置为允许始终使用位置,打开通知。对方无法查看到记者的位置,也不显示记者的信息,记者的App内也不显示对方。记者再次通过手机号添加,刚输入好友手机号,便显示已添加。在好友消息一栏也显示,对方已接受好友邀请,成为记者“关心的人”,但在页面中,完全没有好友位置、信息等任何显示。也就是说,充值了,也开了权限,对方也下载注册互为好友,但无法查看对方位置。记者退出关闭后重新打开App,依旧无法查看好友位置。

  查看自己轨迹都要买会员

  进入App后,显示记者的实时位置。而要查看行动轨迹,页面立即跳转到付款信息,提示需要开通会员套餐,分别为年卡248元,半年卡178元,月卡138元。也就是说,并未查询他人位置信息,只是查看自己的位置轨迹,App就要求用户付款,且默认选择为年卡248元。

  记者付费开通会员服务后,选择再次查看自己的位置轨迹,此时才提示需要注册登录。登录后看到,查询位置页面宣称“尖端黑科技定位”等,两种定位方式分别为手机号和添加微信好友,输入手机号后提示微信邀请,记者需手动选择好友发送申请。在付费的前提下,App甚至都不能通过手机号辨别到是邀请哪位好友,更谈不上通过手机号查询对方位置。

  对方通过微信邀请下载App后,并未显示有好友邀请。记者再次输入手机号邀请对方,对方点开链接只提示要下载App,然而对方已经下载。记者在“我的”一栏,一行小字显示记者已是VIP会员,后面显眼位置有颜色加重的“解锁黑科技”字样,该字样上有一个手指不停点击的动态图标。此时记者已经购买过会员,但页面依旧诱导付费。

  位置权限必须永久打开,否则无法使用

  下载Zenly,按照指引使用手机号注册后,App强制选择“总是允许”使用位置,如果选择“仅在使用应用期间”允许,则无法继续到下一步。打开位置权限后,下一步“Zenly”提示想访问通讯录,记者选择不允许后,又提示要跳转至QQ,推荐QQ里的好友下载App。记者选择“稍后再说”后,Zenly又提示要开启通知。在一番索要权限之后,终于进入App,页面地图上显示记者所在位置,添加好友的方式有通过通讯录、用户名、手机号码、QQ、微信、微博等。记者选择手机号添加,输入好友号码,自动生成短信链接。通过微信分享邀请链接,但链接无法打开。使用期间,App内无购买会员提示。加好友后,记者和好友可互相查看对方所在位置和手机电量。

  手机号加好友提示先付费,付费后才知没微信无法加好友

  下载小雷达后,页面地图可显示记者当前位置。但不管是查看记者自己的位置轨迹还是添加关心的人,或是使用其他功能,都提示需要先输入手机号注册登录。登录后,App显示,可以添加“关心的人”查找对方位置了。记者看到,添加方式有手机号添加和微信添加,但手机号添加和微信添加都需要先解锁会员,也就是付费充值。价格从138元到399元不等。记者开通会员后,再次输入好友手机号查看位置,显示好友暂未注册,App自动跳转到微信,需要手动选择好友发送链接。但记者和好友之间没有互加微信,充钱之前的步骤中并未有过类似提醒。

  由此可见,要在“小雷达”里查看对方位置,必须先和对方互加微信,有没有对方手机号并不重要,“通过手机号添加”也只是个幌子,随便输入查询任意号码都会跳转到微信,需要手动分享邀请你要定位的微信好友。

  那么,加了微信就能查看位置吗?记者重新输入另一位加了微信的好友手机号,点击添加为好友,App显示添加成功等待通过,好友手机上收到短信称,可在App内查看通过好友邀请。然而对方此前手机上并未下载小雷达,短信中也没有下载App的链接,更无从进入App查看。

  输手机号查对方位置?忽悠!

  手机号定位软件多属骗局还违法

  “输入手机号就能查对方位置?别被忽悠!”11月21日,西安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出提醒信息,称不少App打着“输入手机号就能确定对方位置”的旗号,通过让消费者充值购买会员的形式获利。有人缴纳198元会员费后,才发现需对方也下载App并同意使用自己的位置信息,才能定位。西安警方提醒,非法获得他人定位信息并谋利违法!

  11月24日,陕西铁检官方微博发出提醒信息,提示人们切忌相信手机定位软件,“别信!手机号定位软件多属骗局还违法。”微博称,近几年,不少软件宣称仅凭手机号就能实现定位,该类软件需要缴纳订阅费用,而购买服务后还要邀请对方手机号下载,实际就是位置共享,“专家表示,一般软件都不可能实现仅凭手机号定位。警方提醒,获取他人定位属违法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隐私。”

  大多数定位App涉嫌虚假宣传

  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维权

  11月30日,北京市京师(西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国元律师表示,没有经过法律允许或者当事人委托授权,个人或商用软件不能定位他人。如非法收集、使用他人个人位置信息用于牟利,情节轻微的承担民事赔偿,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根据《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王国元认为,大多数定位App本身涉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赵良善表示,一些手机定位App为骗取他人的钱财,进行虚假宣传、承诺,许诺能够通过App定位他人,定位App的操纵者不仅侵犯了被定位人的隐私权,而且对要求定位的行为人实施了诈骗。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定位App的操纵者需向被定位人承担侵权责任,比如,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等。而对于要求定位的行为人来讲,属于上当受骗,如果定位App的操纵者诈骗数额未达到法定最低额5000元、不构成诈骗罪的,由当地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其予以治安处罚。如诈骗数额超过5000元的,构成诈骗罪的,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另外,记者在体验过程中发现,这些App往往没有客服电话,甚至连线上客服都没有,很多消费者表示“无门”。

  王国元说,消费者在下载这些非法App并充值受骗后,实践中考虑各种因素,维权一般较为艰难。常见的维权方式是向下载的平台、当地工商机关及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其次在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充值的凭证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该类App在明知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诱导消费者充值,则可能涉嫌诈骗,消费者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寻求维权。 本版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佘欣 采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下了软件又删会对手机有影响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