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保险集团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阳光保险步入第二个十年

  “一身四翼”战略稳健实施

  十年阳光,从零开始,十年阳光,从心出发。

  这是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在2015年7月28日阳光保险集团成立十周庆典大会讲话中发出的号召。

  “从零开始,从心出发。”阳光人的脚步不会停止,前进的目标明确,在第二个十年开启之际,阳光保险集团正式启动“一身四翼”发展战略,即,在坚定不移的做大做强保险主业的基础上,重新打造“数据、金融、健康、海外”四个新阳光,在成立二十年的时候,把阳光打造成一个有国际知名度的金融保险服务集团,从千亿级的企业提升为万亿级的企业。

  阳光“一身四翼”战略正在稳健实施,数据、金融、海外、健康业务板块齐头并进,新战略开局已然良好,阳光也正向风华更茂的下一个十年迈进。

  正如张维功董事长所说,“可以想象,二十年后的阳光一定能发展成为一个保险主业强大、金融平台完善、产业布局合理、国内海外连通、信息数据发达、服务能力强大、更具人性的金融保险服务集团。到那时,我们将有能力让更多的人拥有阳光。”

  主要业务均优于业内同期成立公司

  阳光成立十年以来,产险、寿险、资管等主要业务板块都快速成长为业内同期公司优秀的板块。2015年,阳光的成绩继续靓丽:集团2015年总保费收入突破700亿元,各项核心业务增长均位居市场前列。

  截至12月22日,阳光集团2015年总保费达到739.2亿元,同比增长63.22%。产寿险保费双双实现大幅增长,增长速度均大幅超越市场平均水平。1-10月,阳光产险保费209亿元,同比增长23.1%,高出产险行业11.6个百分点;阳光寿险规模保费456亿元,同比增长122.2%,高出寿险行业82.3个百分点。

  集团总资产超过1850亿元,行业占比由去年的1.27%上升到1.47%;产寿险客户亿元保费投诉量均显著下降,亿元保费投诉量与行业的比值产险由2014年的1.15降至2015年10月的0.74,寿险由2.54降至1.03。

  这些数据体现的是客户对阳光的认可和信任,这背后,是阳光不断创新和提升的产品和服务。

  为提升客户体验,阳光积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探索理赔服务新模式。阳光产险研发悠客和“悠悠”APP,覆盖8万逾名阳光客户并实现自助在线理赔、帮助3000多名阳光理赔查勘员完成现场即时理赔单证传递;阳光产险推出的“阳光人伤先行赔付”、“阳光调解室”及“阳光调解日”举措,在全国124个大中城市全面实施,开创了人伤协商调解模式的先河。同时,阳光人寿继“直赔”服务后又全面上线“微理赔”服务,开创了阳光保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理赔模式。

  阳光保险产品的创新脚步也从未止步。阳光人寿基于老年人的真正需求潜心研发的首款老年人专属防癌险——“孝顺保”一经推出即受到市场热捧。2015年底,阳光保险针对女性美颜保障需求打造的首款互联网面部局部险“美呗”正式上线。

  6月28日,北京通州“阳光金融城”开园,9月28日,成都阳光金融城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阳光集团北京、成都两大后援中心搭建完成,进入良性运转。在阳光的第二个十年,保险主业仍然是公司的重中之重,要坚定不移的做大做强。

  要升级为以数据为核心能力的企业

  没有数据就没有未来。“人才”与“数据”是现代企业的两大核心财富,数据会逐步成为事关企业生存与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从2015年开始,阳光集团、产、寿、资管全面启动数据阳光战略工程,引进人才、组织团队,快速而扎实地起步。

  2015年,阳光集团旗下新增阳光信保、惠金所、人人信等数据平台,设立了大数据中心,对公司业务模式、产品、销售等创新提供大数据支持。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张维功表示,信用保证保险公司的使命就是让信用产生价值,让高信用的人低成本的获得社会资源。

  为此,阳光保险把所有的数据都要视为有价值的数据去积累,找出数据模型,分析规律,全面提升数据应用的能力,打造以数据为核心的生态圈和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各业务领域的协同发展,使阳光真正升级为以数据为核心能力的金融保险服务企业。

  7月28日,阳光大学如期揭幕;11月,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获聘担任阳光大学荣誉校长。作为阳光保险集团的企业大学,阳光大学以“培养人、吸引人、凝聚人”为使命,承担助推战略发展和人才支撑的重要职责,为阳光保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客户需求决定多元金融平台建设

  2015年,集团业务版图加速升级,阳光产业布局不断丰富,多个业务平台矩阵搭建,引领阳光未来。

  3月10日,阳光人寿正式取得证监会下发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证书》,具备了销售基金业务的所有资质,成为行业内第一批试水基金销售的保险公司。

  4月2日,阳光保险集团发起设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北京中关村融汇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惠金所”)落户北京中关村,惠金所定位为包括P2P、C2C、B2C、B2B等金融资产交易信息服务在内的综合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4月14日,阳光保险集团控股的阳光渝融信用保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中国保监会批准筹建,这是国内首家获批筹建的专业信用保证保险公司。

  6月12日,阳光保险参与发起的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获得中国银监会下发的金融许可证,获准为中国国内居民提供个人消费金融服务,其还开创了线上线下结合等五个“第一”。

  2015年,阳光还参与了泓德基金、诚泰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的设立,并在集团内设立未来中心等创新平台,组织领航工程、极客工程实施,积极推动颠覆式创新,引领战略转型;设立了财富管理等战略平台,为公司金融板块的发展提供前沿阵地。

  集团董事长张维功表示,阳光建立更多元的金融平台,不是从企业端的角度考虑混业发展,而是从客户端的客观需求出发考虑的。“今天及未来的客户希望用更少的平台实现更多的金融服务,这就要求阳光去建设、布局、合作多元化的金融平台去实现客户的包括风险保障、健康管理、财富管理、投资理财等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这其中既需要通过保险、银行、基金、信托、证券等传统金融平台实现,也需要P2P、消费金融、小微金融、私募基金等创新型金融服务来实现。同时,对于信用征信、第三方支付等“基础设施”,阳光也要积极稳妥的进行战略布局。

  全方位进入健康医疗产业

  “中国的健康产业在未来十年会发生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变化,市场空间之巨大毋庸置疑。”张维功董事长表示,阳光必须深刻认识到这种变革的到来,积极跟上并努力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改革与升级。我们不仅仅要把投资医院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能为中国的改革做一点事情。

  继2014年获批设立保险业第一家大型综合医院——阳光融和医院之后,阳光保险2015年在医疗健康领域持续发力。

  1月30日,保监会正式批准阳光保险发起设立阳光融汇医疗健康产业成长基金,并通过股权投资管理公司管理基金的投资运作。通过设立这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阳光一方面可以通过更加主动的投资管理,充分挖掘市场机会,获得健康领域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对于实现自身发展战略,形成产业协同优势等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3月份,集团成功完成融和医院投资交割,并与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机构完成战略合作协议签订或合作沟通,全力打造阳光融和医院的特色优势,积极推进医院筹建。

  6月1日,阳光与拜博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中间带(北京)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依托和借助各自的管理资源、品牌价值、市场体系、资产增值等优势,实现深度融合和互惠共赢。

  11月,阳光投资设立的综合性养老专业服务公司——阳光颐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这是国内首家具有险资背景的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公司。

  未来,阳光将从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诊所、健康形态、医药、医疗器械、养老等全方位进入健康医疗产业,立足国内,引进海外,打通医疗健康的全产业链;同时,阳光还高度重视医疗健康业信息数据建设,高度重视商业保险与医疗健康的商业融合,形成阳光独具特色的医疗健康产业优势。

  实现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的平衡发展

  国家的战略、行业的特点,都决定着保险资产的配置必须坚持结构多元、全球配置,在险资走出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阳光保险于2014年11月份完成了对悉尼喜来登公园酒店的收购交割,酒店持续的卓越业绩证明阳光的第一次海外出手取得巨大成功。2015年,阳光保险海外再度进行精准投资,获得空前关注。

  2015年5月,阳光保险集团与喜达屋资本集团达成战略联盟,收购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心的Baccarat( 水晶宫) 品牌旗舰店。该酒店是曼哈顿唯一一家顶级六星级酒店。这一收购同时开创了中国金融企业海外投资的新模式,即酒店收购、合作管理公司、打造共同基金三位一体的战略合作模式。

  从酒店、地产投资到基金、股权投资,公司在寻找优质资产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对于支撑集团整体发展战略的标的选择,阳光将有重点地在成熟市场选择更有价值的投资标的,实现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的平衡发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阳光保险集团上市了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