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失业,倒闭了!

  祸港长达26年的《苹果日报》终于倒闭。《苹果》老板黎智英及高层无视香港国安法,长期勾结外国反华势力,更借报纸煽暴煽“独”,直至多名高层相继被捕,才匆匆决定提早停止营运,800多名员工沦为炮灰。有员工坦言手停口停,“忽然由中产变破产”,生计徬徨,打算向《苹果》索偿。政界人士指出,《苹果》以新闻机构做掩饰,危害国家安全,如今的下场是咎由自取,自食其果。

  《苹果》昨日出版最后一份纸版报纸,其网站、社交媒体即时停止运作。《苹果》一名副总编辑自爆,《苹果》急速停运的决定是由几名高层仓卒决定。有员工听后极度愤怒,直斥一班高层不断打“悲情牌”,意图转移视线,为自己开脱,懒理员工利益。“停止营运的决定非常急速,完全不理对员工的赔偿”,该名员工听说有人建议向《苹果》索偿,他正认真考虑,联络同事向劳工处举报。

  突然失业 中产变破产

  800多人一起失业,前路迷惘。有《苹果》资深员工慨叹,“手停口停,压力很大。突然咁多人失业,如何能在这一行找到同样待遇呢?即使转行,人工就算肯减大半,人家也未必愿意聘请。我还在供楼,随时中产变破产,好徬徨!”

  《苹果》高层早前声称“新闻自由”受到打压,妄图混淆视线,但《苹果》勾结外力铁证如山,且非朝夕之事,人所皆知。去年6月13日,《苹论》主笔李平在英文版撰文,公然要求美国国会以及美国政府制裁中央和特区政府官员,又要求美国冻结相关人士的资产和限制交易。国安法于去年6月30日生效后,《苹果》依旧我行我素,明目张胆地勾结外力。

  2020年10月12日,黎智英在《苹果》英文版撰文,声言日本、澳洲及其他西方国家应要作出抉择,以及禁止向中国输出科技。同年11月29日,黎智英发表题为“天下围中 拜登骑虎难下”的文章,声称,特朗普强硬对付中国犹如帮他们出头,“让大家有个靠山的安全感”此外,特朗普又制裁某些协助中共的香港官员,要这些官员承受个人损失,“令为国安法蹂躏喘不过气来的港人感到有人为我们出气而寄存希望”。

  卖港煽暴 须依法惩处

  2021年1月28日,乱港组织“键盘战线”发言人邝颂晴在《苹果》英文版撰文,指德国与中国有紧密的经济联系,透过德国打击中国可以更具效益。邝竟声称与中国对话已经失效,而德国应该在人权问题扮演更主动的角色。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直言,《苹果》停刊是好事,“办报愈久,对香港的伤害愈大”。《苹果》由创报开始就走出位路线,不断制造假新闻,伤害了不少人,“这已不是一间传媒应有的做法”。谭续说,在黑暴期间,《苹果》扮演活跃及主导角色,完全超出传媒职能范畴,已变成社会运动的核心组织,驱动黑暴。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振彬认为,《苹果》停止运作根本是自作孽,警方不是针对传媒,而是依法执法。他指《苹果》做了太多不可原谅的事,自创刊以来,一直引起极大的争议,包括跟踪艺人、自制假新闻,哗众取宠,“一路以来自以为是无冕皇帝,可以乱讲。犯了法,就必须依法惩处。”

  玩政治走火入魔 懒理连年亏蚀

  《苹果》口口声声说被政治打压,无法经营下去,只不过是为经营不善找借口。壹传媒业务经营情况长年低迷,虽然不停结束业务,但仍无法扭转经营败局。翻查该公司过去五个财年业绩,经营连年亏损,2020财年度(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亏损达到4.15亿元,较2019财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的3.38亿元,亏损扩大22%。今个财年上半年(2020年4月至9月)未止血,亏损约1.45亿元。

  此外,壹传媒营业收入过去五个财年,由23.27亿元萎缩至11.58亿元,今年财年中期营业额5.69亿元。年报显示,壹传媒截至去年9月底止,收益5.7亿元,其中本港市场占4.3亿元或76%。换言之,《苹果》停刊将直接打击其收入。

  壹传媒一直是黄媒炒股团的最爱,每逢壹传媒有任何负面消息,这个团伙必定逆向炒高股价套利,不过今次上得山多终遇虎。最经典是去年八月份,壹传媒大股东黎智英被捕,股价竟然由0.09元爆炒至高位1.96元。今年六月初,壹传媒披露,国安处确认黎智英不得直接或间接行使壹传媒投票权,结果股价曾飙高107%,而今次股份有机会除牌,黄媒炒股团逾亿元投资恐“打水漂”。

  《苹果日报》勾结外力 靠害港人

  在香港国安法生效之前,《苹论》主笔李平在《苹果日报》英文版撰文,公然要求美国国会以及美国政府制裁中央和特区政府官员,又要求美国冻结相关人士的资产和限制交易。

  台湾智库执行委员赖怡忠在《苹果日报》英文版发文,提出透过国会议员联盟以建构区域人权防卫多边合作机制,制裁“危害”港人安全与自治的中共官员,他形容这是非常重要的新战场。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在《苹果日报》英文版撰文,黎声言,日本、澳洲及其他西方国家应该要作出抉择,禁止向中国输出科技。这样制裁不仅仅是阻止中国经济及科技发展,很多中国军事以及社会监控设备都是依赖美国和西方国家的零件和科技,全国的电子监控亦会遇到障碍。

  黎智英在《苹果日报》发表题为“天下围中 拜登骑虎难下”的文章,声称特朗普强硬对付中国犹如帮他们出头,“让大家有个靠山的安全感”,而特朗普制裁某些协助中共的香港官员,要这些官员承受个人损失,“令为国安法蹂躏喘不过气来的港人感到有人为我们出气而寄存希望”。

  乱港组织“键盘战线”发言人邝颂晴在《苹果日报》英文版撰文,要求德国插手香港事务,称德国与中国有紧密的经济联系,透过德国打击中国就可以更具效益,德国应该在人权问题扮演更主动的角色云云。

  传媒煽暴煽仇 西方多国依例执法

  《苹果日报》停刊,外国政客又借势抹黑香港,声称新闻自由被打压。但事实上,新闻自由并非绝对,不少西方国家亦曾因国安问题而对传媒作出限制,充分反映他们对香港的指骂是“双标”。

  美周二封锁36个问题网站

  美国法例《国际紧急经济权力》(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第1701条,赋予总统在应对美国安全受威胁时,可行使权力监管国际商业活动。本周二(22日)美国政府以违反国安为由,封锁36个网站,当中33个新闻网站由伊朗伊斯兰广播与电视联盟营运,另外三个由什叶派武装组织“真主旅”营运的网站亦被封锁。

  警方搜查记者及传媒机构也不乏例子。2019年6月,澳洲警方以“官方保密法”,搜查一名记者的住所。该记者斯梅瑟斯特(Annika Smethurst)曾经报道澳洲政府计划秘密监察私人通讯,而警方认为相关内容属于国家机密资料,于是采取行动。同月,澳洲联邦警员(AFP)突袭搜查澳洲广播公司(ABC)总部,理由是ABC记者奥克斯和克拉克2017年的“阿富汗档案”系列报道涉嫌未经许可公布机密档,违反1914年《刑事法》。2019年10月,澳洲总理莫里森强调,新闻自由对自由民主的国家相当重要,但任何人,即使是记者,亦不能凌驾于法律。

}

经常听周围的人说 ,想了解一下是真的吗?

疫情以来,真的有很多私企倒闭吗?

有人在知乎真诚地发问,也有人在真诚地做答,讲述了自己所在行业的遭遇,有人只说了经历不讲故事;有人替自己所在的行业发问,要怎么办;有人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并反思了自己的失败;有人诉说着自己的迷惘与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人公司已经倒闭了;

有的人还在苦苦挣扎,只是因为他们手下还有数十、上百个家庭。

坐标长春,分管集团几家在外地企业。

集团下属跟商业租赁有关的公司自2020年开始已经举步维艰,两年内我们推出了整体费用八折的减免优惠,但业主依然大批倒闭。

自2022年疫情开始,商业企业无力支撑,所谓的政策也起不到实际支撑作用,我们全年累计为业主减免租金超过一百万,政府一共给我们免了3万多的土地房产税,100:3有鸟用。

由于现在租赁户们也没有收入,电费水费取暖费都是我们自己垫付的,现在也垫付不起了,电业局通知,再不交电费,掐电处理;供暖公司通知我们,不交电费走起诉流程。我们早就向商务局申请了疫情困难企业补助,但所有的问题,并没有人协助解决。

企业三个月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因为租户也没有收入。作为商业企业,自二月份过年后,全部订的新货因物流原因均不能到货,服装五月份还在卖去年的冬装跟货底,服装行业春装跟夏装已经全部完蛋了,预计冬装受经济影响大家也没钱买。

我们企业现在马上三个月没有开出 了。

四月份跟银行申请了贷款利息展期,银行要求6月21号统一偿还所欠利息,预计6月份还不上,上信用黑名单,然后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作为企业负责人,能想的办法我都想了,该申请的政策跟补助都申请了。

最后一步就是申请信用经营贷款,预计额度200万,银行应该能批,但除了偿还各种费用以外也不剩什么钱了,更主要的是没有偿还来源,我也不敢申请。

我一个企业算业主几百人,后面就是几百个家庭,有可能最后一起完蛋。我这个不光能代表部分中小企业也能代表在我这里经营的一部分个体工商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营业额1000W级别的小企业老板来答一下,也算是给自己的第一次创业画上一个句号。

创业第7年了,乙方,营销、设计公司,主要业务是帮甲方做产品的推广方案以及设计、视频的制作,属于做技术活。最近两年业绩逐年下滑,亏损严重,对未来看不到希望,感觉是时候结束了。

今年过年之前,趁着账上钱还够,把大伙年终奖+补偿金发掉,原地解散了。

目前征信已黑,还剩200W的债,自己慢慢还。

撑不下去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赛道选择、经营模式有问题,也没抓住短视频风口果断转型,我自己是技术出身,在商务、管理上也有比较大的短版,然后这么多年,太累了,已经没什么心力了,我很佩服那些保持激情、咬牙坚持的朋友,我实在做不到。

疫情、大环境只是催化剂,加速了我们这类企业关闭的进程,其实在我看来,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没有疫情,我可能还会继续在苦海里挣扎,把这半死不活的日子继续过下去。

说点现实的,团队一直在30-40人之间徘徊,加上长期合作的外包差不多10个人,每月工资支出在30多W(一线城市,我们技术人员占比很大,技术岗都是10K+基本工资,行政等基础岗也有6.5K);

年终奖+项目奖金差不多要额外支出3个月的工资;每月外包费用5-10W不等;

每个月社保、公积金差不多6-7W;300平办公室,每月房租+物业费4W;

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6个点,全年差不多60多W;

我们是高企,所得税15个点,每年也有小几十万;商务费用(基本上是回扣)每年30-50W不等,水电网费差旅团建商务招待每年估计10-20W。

还有一些设备采购、更新、折损,暂时就不算了,公司固定资产不多,也就100多W,主要都是电脑、拍摄器材。

我没有合伙人,一个30多人的团队,每年的支出能去到600-700W左右,每天睁眼差不多就是2W,营业额1000W的话,看下来还能有个25%-30%的净利润,感觉已经比很多行业好了,对吧?

非常紧张,最多的时候也就只有2-3个月的现金流储备。这个公司是我从50w的本金一步一步做起来的,我自己平时只领一个够还房贷、日常生活的工资,剩下的钱基本上都在账上滚动,个人也没有什么存款能贴补公司。

因为我们主要的客户都是互联网大厂,年框合同,结算周期一般都在三个月,慢的差不多在半年,也就是说我们永远有3-6个月的应收款,今年快过半了,去年的款还没完全结完,小客户虽然能拿到5成预付,但是单价、 极其不稳定,差不多只有2成的占比,随着这两年环境变差,小客户的坏账也在增多(尾款找各种理由不付了),单量也进一步在减少(我们有很多小客户已经挂掉了)所以我们的服务重心一直在大客户身上,也导致一直被账期压的喘不过气。

相信大部分小企业跟我们的状况是一样的,就像一根绷紧的绳子,稍微施加一点外力就直接崩断。

疫情就是这个外力,2020年上半年,我们有一部分客户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收发票,导致没办法给我们付款;同时一部分湖北同事过年回家无法复工导致人力不足,推掉了一部分订单(我自己也是湖北人,也招了不少湖北员工);然后一部分核心人员在疫情过后选择了离职。这些对我们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我仍然坚持把大家2019年的年终奖以及疫情期间工资都按时足额发放了。

然后,在2020年年中就耗光了所有的现金流,为了补充公司的现金流,我抵押了一套房子,贷款了150W出来,希望能尽快好转。但是2021年开始,能明显感觉到单量在减少,接新单的难度增加,结款也不是很顺利,客户的审批流程变谨慎,回款周期进一步拉长。

于是我又继续套了信用卡、花呗、微粒贷、借呗、金条、网商银行、招联能想得到的一切的小贷平台。最后实在扛不住,动了我老婆手里的存款,还找家里借了一笔钱用于贴补公司。

终于在2021年底,全面逾期了,征信全部黑掉,催收电话一个接一个,10w额度信用卡额度归零(还是感谢下工行,协商让我分期还款),最后实在瞒不住,电话打到家人那边。家人想办法凑钱帮我把小贷清掉,并且让我慎重考虑要不要继续经营下去。

还有很多高息(年化36%)小贷平台就不贴了,已经全部注销卸载,以后死也不碰了。

我创业的本意是改善生活,但现在反而牵连到家人,就算有再多的不甘、再多的愧疚,我觉得是时候必须要止损了。

今年1月,算了一下春节前的应收款,刚好够发员工去年的年终奖以及N+1的补偿金,于是在春节前通知大家公司做不下去了,原地解散然后就是漫长的处理公司的二手家具、设备之路,因为公司家具、设备挺多,一时半会处理不完,所以多交了一个季度的房租,老婆、家人有空就来帮忙清理、搬运、分类。

时光拉回到7年前,刚开始创业时,也是他们在帮我把新设备、新家具搬进公司,到最后,一直陪着我的人也只有他们,他们并不会关心你成不成功,只希望你不要太累,注意身体。这个时候,会觉得创业成功什么的都是浮云,有亲人、爱人的陪伴才是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我相信每一个创业的人在某个阶段都会有相同的体会。

嗯,临走了因为租房合同未到期,房东又扣掉了我们2个月押金,应该的,我认至此,我已光荣的加入了两亿灵活就业大军,而让我很欣慰的是,我的前同事们这些年在我这都学到了真本事,短期内也都各自入职了新公司,替他们感到高兴。

还好我是技术出身,这么多年也积累了不少资源,就算团队没了,我依然能接到很多活,自己做或者分给朋友、前同事做,每个月仍然能有不少于10W的纯收入,计划在两年之内还清欠款,然后轻装上阵、重新出发。

这两年大家都很难,但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就算外部环境再不好,也要调整好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养好自己的身体,找到合适的方向继续走下去。

生活还要继续,一起加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倒闭失业金需要什么手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