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治理风沙焦裕禄决定修什么锁住风口

一、弘扬焦裕禄精神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反腐败形势下,对于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而言,认真学习、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对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习近平重访兰考: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只要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我们还是共产党,这种精神就要传递下去。党中央号召全党继续学习焦裕禄精神。

三、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如今的兰考,全县干部群众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埋头苦干、奋力拼搏,优化发展思路,迈上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快车道,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93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从2008年河南省108个县(市)中的第100位上升到65位。

四、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县委书记焦裕禄兰考故事

焦裕禄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起得到党中央的充分肯定,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承认和高度评价,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精神之魂。

}

(八)总书记调研时提及张钦礼

  2009年4月1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到兰考视察,亲切接见了当年和焦裕禄一起工作过的一位老同志,时任兰考县委宣传干事的刘俊生老人。

  刘俊生是焦裕禄生前在兰考工作照片的拍摄者,也是当年跟着焦裕禄根治“三害”的战友、焦裕禄精神的主要传播者。但在那些年里,他先后因“宣传焦裕禄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的罪名入狱。

  习近平问:当年和焦裕禄一起带领干部、群众除三害的那位县委领导是谁?

  刘俊生答:是县委副书记张钦礼。

  习近平又问:这位同志还在吗?

  刘俊生答:他已经去世了。
2017年3月,焦裕禄、张钦礼战斗过的兰考县终于摘掉“穷帽子”,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河南省政府批准,兰考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经作者独家授权,反问号(微信ID:CFS-fanwenhao)从4月5日起开始全文连载《张钦礼传》,与广大网友一起回忆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根治“三害”的领导核心稳定下来以后,县委立即成立了由领导干部和农林水技术人员、老农代表等130余人参加的除“三害”工作队。工作队下分三个组,县委除“三害”办公室的人员分配到各组,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他们往返5000余里,足迹踏遍了兰考大地。

  为了弄清一个大风口、一条主干河道的来龙去脉,他们不辞劳苦地追赶风沙和涝水的去向,一直追到沙落尘埃,水入河道为止。为查明二号风口,一直追到杞县的阳堌公社;查贺李河排涝,追到了民权县的李馆和山东曹县的魏湾。

  他们把“办公桌”支在了田间地头,需要记录,就往下一蹲,腿就是桌子。需要绘图,一个人伏在另一个人的脊背上,那脊背就是办公的桌面。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口干粮,困了席地打个盹。

  很快,他们就摸清了“三害”的具体分布情况、形成的具体原因、造成的具体危害,并以不同的颜色进行编号、绘图,为根除“三害”,实现焦裕禄要亲手掂一掂兰考“三害”的分量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经勘查,全县共有沙荒地24万亩,其中:国有荒地11.6万亩,集体荒地12.4万亩;大沙丘261个;沙丘群63个;沙龙17条;大风口86处。危害耕地30万亩,其中绝收的12万亩,减产的18万亩。

  全县有大的阻水工程164处,长达289公里。其中:高路基6处,高底河9处,格子堤11处。淤塞河渠44条,废干渠29条,公路13处,堤围14处,控制涵闸38处。受灾面积22.2万亩。

  全县有盐碱地26.2万亩,其中重碱地8万亩,中碱地5.7万亩,轻碱地6.5万亩,碱荒6万亩;碱类有:牛皮碱、瓦碱、马尿碱、卤碱、白不咸碱等十来种。

  适宜深翻压碱的5万亩,适合起碱、刮碱、冲沟躲碱、沟蓄台田、种耐碱作物和降低地下水位的14万亩,适合以沙压碱的1.2万亩,适合种三椿柳的6万亩。

  他们坚持边调查边安排治理,边拍板设计,边备料组织施工。使兰考除“三害”工作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着。

  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治理“三害”的措施和办法,还发现了许多同“三害”作斗争的先进事迹和典型。

  韩村是一个只有27户人家的生产队。1962年秋天遭受了毁灭性的涝灾,每人只分了12两高粱穗。在这严重的困难面前,这个队的贫下中农提出,不向国家伸手,不要救济粮、救济款,自己割草卖草养活自己。他们说:“摇钱树,人人有,全靠自己一双手。不能支援国家心里就够难受了,决不能再拖国家的后腿。”就在这年冬天,他们割了27万斤草,养活了全体社员,养活了8头牲口,还修理了农具,买了7辆架子车。

  秦寨大队在盐碱地上刮掉一层皮,从下面深翻出好土盖在上面。他们深翻土地大干时,正是饥荒最严重的时节。他们说:“不能干一天,就干半天;不能翻一锨,就翻半锨。用蚕吃桑叶的办法,一口口啃,也要把这碱地啃翻个个儿。”

  双杨树在农作物基本绝收的情况下,雷打不散。社员们兑鸡蛋、卖猪,买牲口、买种子,坚持集体经济,走自力更生的道路。社员们说:“穷,咱穷到一块;富,咱也富到一块。”

  赵垛楼是张钦礼蹲的点。1963年秋,连阴40天,一连九天暴雨。张钦礼带领干部和群众,冒雨挖河渠、排水沟,实现了三沟配套。在外队一片汪洋时,赵垛楼一片压塌地的庄稼。在七季基本绝收之后,第一次取得好收成,卖了8万斤余粮。

  张钦礼向焦裕禄汇报后,焦裕禄立即派县委副书记孟照芝带刘俊生组织文章给河南日报,并亲自给文章取名叫《七季受灾,一季翻身》。入冬,张钦礼又在赵垛楼搞翻淤压沙,造林固沙的试点。焦裕禄知道后,亲自查看,对大队支书赵培德总结的“贴上膏药扎上针”大加肯定,并召开现场会,向全县推广。

  赵垛楼的群众称赞张钦礼领的好,张钦礼对群众说,是焦书记的班长当的好。不是他的支持,哪来这些成绩?

  人民群众治沙、碱、水的经验和先进事迹,使焦裕禄和张钦礼又感动又兴奋。他们从中看到了根除“三害”的希望和力量,进一步坚定了他们的信念。一次碰头会上,焦裕禄风趣地说:“钦礼同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下一步你打算如何用兵布阵呀?”

  张钦礼答道:“我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要战胜‘三害’,需全县人民齐上阵,打一场人民战争。咱们要认真总结推广群众治沙、治碱、治水的经验,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县掀起向‘三害’进军的高潮。”

  焦裕禄拍手叫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开个群英会,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表彰树立先进典型。号召全县社队向先进学习,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群众运动。”

  1963年深秋,县委在兰考冷冻厂召开了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干部大会。这是一次交流除“三害”经验、从根本上改变兰考贫穷面貌的誓师会。

  会上,张钦礼作了除“三害”工作汇报,焦裕禄作了总结讲话和部署。焦裕禄把城关公社的韩村生产队、堌阳公社的秦寨大队、张君墓公社的赵垛楼大队、红庙公社的双杨树大队的经验,概括为: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将他们树为抗灾夺丰收的“四面红旗”。

  把爪营公社的张庄,堌阳公社的黄口、大付堂,城关公社的许贡庄,红庙公社的东南村,南彰公社的孙桥和三义寨公社的南马庄五队等命名为先进典型,着力宣传表彰一批先进个人。

  焦裕禄亲自为英雄模范人物披红戴花,请他们到主席台上就座,介绍经验。大力表彰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先进事迹,并颁发了由县长张钦礼签发的《兰考县人民委员会奖状》。会场上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参加会议的人们热血沸腾,整个会场群情激昂,口号震天。焦裕禄在会上号召全县人民学习先进,在全县范围内锁住风沙、制服洪水、战胜盐碱,夺取除“三害”斗争的全面胜利。

  这次大会在兰考抗灾斗争的道路上,是一个伟大的转折

  会后,焦裕禄、张钦礼、潘子春和卓兴隆等战友们意犹未尽,焦裕禄问张钦礼:“你看着有没有人民战争的味道?”

  “有,有,太有了!众志成城,真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四面八方齐参战呀!太谢谢你了,焦书记。谢谢你对俺分管工作的大力支持。”

  “谁谢谁呀!你知道改变兰考贫穷面貌的关键在根除‘三害’。我把除‘三害’这副重担交给你,是让你给我分担担子。如今你和除‘三害’办公室的同志把工作开展得这么有成效,要说感谢,我得感谢你们呀!”

  “我看你们俩应该互相感激,你们俩都应该掏钱请客,我老潘作陪。热烧饼大油条,说好了,可得管饱!”潘子春打趣道。

  “我看你们说得都欠准确。咱们这不都是为了兰考穷苦百姓,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呀!你们三个都得掏钱请我大老卓。”卓兴隆一说,逗得大家都大笑起来。

  “焦书记给指点指点。誓师大会后,咱们如何打好除‘三害’斗争的纵深战。”张钦礼问道。

  “你们的想法呢?”焦裕禄来了个反问。

  “坚持以前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当前应借大会的东风,让典型经验在全县开花结果。”卓兴隆说。

  “抓两头,带中间。领导下乡蹲点,宣扬好点,巩固成果,帮助老大难打开局面。”潘子春说。

  “咱就是要乘群英大会的东风,趁热打铁,把除‘三害’工作推向新高潮。跑面的要搞好检查督促指导,现场办公;蹲点的要‘解剖麻雀’,干出成效。让典型经验在面上开花结果,让面上的好做法在点上安家落户。要坚持因地制宜。

  另外,治理‘三害’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时令性。因此,我们应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沙、碱、水每一害展开进一步的深入考察,科学分析。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找更好、更快、更省的治理办法。

  再一点,我建议除‘三害’应建立县社队三级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全县除‘三害’工作搞不好,焦书记拿我是问。我们只有横下一条心,拼上这一百多斤,才能打好除‘三害’的纵深战、攻坚战。”张钦礼说。

  “你们的想法太好了!”焦裕禄十分高兴,他说,“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任何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就是这个理呀!我可就按你们的建议调兵遣将了。老潘年纪大,守大本营;我和钦礼、老卓兵分三路,蹲点跑面下基层。”

  造林防沙是个好办法,但要两三年后才能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当年的麦田怎么避免风沙危害呢?挖防风沟、打防风墙,只能解决平地流沙问题。沙丘怎么办?为此,他们遍访老农。

  一天,张钦礼从爪营公社张庄大队社员魏铎斌的口中得知,他娘的坟年年被风刮得露出棺材。自从他在二尺深的地下挖出淤土封上,风就再也刮不动了。

  张钦礼连忙把这件事向焦裕禄做了汇报,焦裕禄十分高兴。

  焦裕禄说:“一个人一个坟,一个早上就能干成功。我们运用集体的力量,一千人、一万人、十几万人干一年、两年、三年,算算看,能封住多少沙丘?”

  张钦礼激动地说:“这个账算得好!”

  经商议,他们在爪营公社张庄大队和张君墓公社赵垛楼大队搞试验。沙丘封闭后,正遇上持续九个小时的七级大风,封闭的沙丘岿然不动,沙丘前面的麦苗没受风沙危害。他们高兴极了,立即组织全县54个沙丘大队的支书现场参观,推广翻淤压沙经验。

  “如果说植树造林是给风沙扎针的话,那这翻淤压沙可就是给沙丘贴膏药了。”焦裕禄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为防止暴雨冲掉压在沙堆上的淤土,咱们再在上面种草栽树,那样效果会更好。”张钦礼提出了新建议。

  “造林防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治理沙害,我们又破解了一道难题呀!”焦裕禄说

  “咱们这是一举两得呀!一是保护了当年的麦苗不受风沙侵害;二是让沙丘这个黄脸婆变成了充满生机的俊姑娘。”卓兴隆的话则是充满诗意。

  事后,随着点上的经验在面上的推广,全县只用三个月的时间,就把危害农作物的大沙丘全部封住了。焦裕禄和张钦礼联名合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根除沙碱水“三害”,是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大计》,将这些经验进行了认真的总结。

  这一年,张钦礼亲手写了四份中共兰考县委关于除“三害”的工作报告:一是关于阻水工程的普查报告;二是关于对沙荒、沙丘、风口分布情况和对农作物危害程度的勘查报告;三是关于盐碱、内涝地的普查报告;四是关于一年来除“三害”斗争的报告。这几个报告都经焦裕禄审阅、修改后定稿,上报开封地委和河南省委。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内,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生动展现了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一生。党员干部是一个地方队伍建设的“标尺”,是一个区域建设发展的“头羊”,能不能以上率下、带头示范,关系着社会稳定、发展大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员干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把“好作风”带进“新征程”。

亲民爱民,无私奉献。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上,有很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先进典型,焦裕禄正是其中之一。在兰考工作期间,焦裕禄不顾病魔缠身,与群众一起战风沙、斗洪涝、治穷根。大风雪雨肆虐,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临死之前,他希望组织上把自己送回兰考,“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当年,兰考自然灾害肆虐,贫困落后。面对风沙、内涝、盐碱“三害”,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种植泡桐树等措施进行治理。焦裕禄生活清廉,衣帽鞋袜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今天,物质生活好了很多,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要过紧日子。党政机关要带头传承好艰苦奋斗传家宝,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为全社会树立起好的榜样。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少数地方依然有疫情。我们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为民办实事上,把每一分钱用到位,发挥好每一分钱的作用,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真抓实干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科学求实,迎难而上。黄沙漫漫,盐碱茫茫,冰凌遍野,枯草抖动。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焦裕禄没有退缩。哪里困难最大,他就出现在那里。风沙最大时,他带头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时,他趟着洪水察看水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梦想无限美好,但不会自然而然实现,要靠全体国人共同奋斗。天上不会掉馅饼,唯有奋斗才会梦想成真。全体国人应当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检验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标准,百年来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一再证明,作风是无形的力量,能够发挥出难以估量的巨大社会作用。党员干部有好的作风,就能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使党立于不败之地。在新时代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以修身律己,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使廉洁奉公的道德情操真正成为凝聚人民干事创业的无价之宝。(杨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焦裕禄被誉为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