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注册制试点?

今年是科创板成立三周年,由于科创板是注册制的试验田,那么也就是说,今年是注册制实行三周年。继科创板后,创业板也实行了注册制,而现在国家层面在推动注册制的全面实施,也就是说,主板也将实行注册制。由于注册制的基础知识在网上已经很多,本文不再详细介绍。本文主要讨论推行注册制的底层逻辑,以及这三年下来的运行情况,对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注册制下企业IPO的条件

注册制是新事物,大家对注册制都有很多疑问,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是:在注册制下,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上市?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无论科创板还是创业板,都有上市的要求,科创板的上市要求是:

一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二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三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三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四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五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获得知名投资机构一定金额的投资。医药行业企业需取得至少一项一类新药二期临床试验批件,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五套标准只需要达到其中一套即可。和核准制不同的是,只要达到了就基本上可以上市,证监会不会再进行价值判断。许多人批评今年股市下跌,但是IPO融资额却比往年高,这就是不懂注册制。IPO已经市场化了(主板除外),有那么多企业IPO是因为有人买,如果没有人买,IPO是不会成功的。也就是说,今年的IPO融资额增加是市场运行的结果,和证监会是不相关的。

本节讨论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要推行注册制?这个目的是检验这三年注册制运行是否成功的标准。如果推行的目的实现了,我们就说这三年实行注册制是成功的。如果这个目的没有实现,我们就说这三年是失败的。

当年推行注册制,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是为了科技强国。这个观点不能说错,因为降低IPO门槛,更多的科技企业可以上市融资,有利于科技企业的发展。我国股市一个比较尴尬的地方就是,核心资产不在国内,像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美团等都在境外上市。推行注册制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

在笔者看来,如果站在资本市场本身的角度,推行注册制的逻辑就是一句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读者不明白。我国股市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新股发行,那么为什么还要推行注册制呢?原因就是改变新股发行和上市公司退出的机制。把“审核”的权利从证监会交给市场,让市场决定谁上市,谁退市。那么主板是否应该推行注册制?笔者认为应该,但是不紧急,因为主板主要是大型传统企业。像工商银行这种公司,注册制还是核准制对他来说是一样的,因为都能上。注册制为什么先在科创板、创业板实行,理由就在这里。

注册制这三年的运行情况

总体来说,这三年科创板、创业板成功IPO的都是硬科技企业,这既符合国家政策,同时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三年退市企业确实增多了,这除了经济下行之外,也和通畅的市场机制是分不开的。更重要的是,A股运行的逻辑发生了变化,有些人认为科创板、创业板的涨跌幅限制增加到20%会增加短期炒作,但是从实际运行的结果来看,这种担忧并没有发生。这是因为在注册制下,上市公司经营不理想就会长期低迷甚至退市,短期炒作的风险增大了。投资者只有深入研究企业基本面,找出长期向上的企业,才能在股市获利。因此我们的结论是,注册制从以往“相马”变成了“赛马”,是成功的新股发行机制,深刻改变了我国资本市场的面貌。全面推行注册制,是大势所趋。

}

2020年6月12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实施创业板IPO注册管理办法,同时。深交所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业务规则及配套细则,这意味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正式落地,那么创业板注册制有什么好处呢?

创业板注册制有什么好处?

创业板实行注册制可以加快企业的上市速度,为企业上市融资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注册制下,证券监管机构将只对企业做形式上的检查,而企业的价值判断将完全留给市场,经过市场的选择后,市场会渐渐的优胜劣汰,并可以有效避免炒作。

创业板实行注册制虽然对企业有好处,但是也有缺点。首先,创业板注册制下,由于证券监管机构不再对企业做价值判断,因此投资者买到垃圾股的风险大大提高了;其次,创业板注册制下涨跌幅限制提高到20%,这为投资者带来了更高的风险。

总之,注册制下,投资者应当尽量选择一些财务状况、发展前景较好股票。

}

时间: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视听广电

  首发办法、再融资办法、持续监管办法、保荐办法……6月12日深夜,证监会集中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这意味着,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正式启航。

  自6月15日起,深交所开始受理创业板在审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并购重组申请。下一步,证监会将组织深交所、中国结算等单位扎实推进审核注册、市场组织、技术准备等工作,落实好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工作。

  深交所同步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业务规则及配套安排,共计8项主要业务规则及18项配套细则、指引和通知。调整包括,设置行业负面清单;修改完善审核时限要求,明确“三个月”的时限要求;允许亏损企业上市;明确日涨跌幅限制将改为20%;同步放宽相关基金涨跌幅至20%;完善红筹企业上市及退市条件等。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非常关注的T+0(证券交易与结算制度的一种简称)此次并没有纳入,未盈利企业上市门槛仍较高。

  创业板对未盈利企业给出了明确的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 50 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 3 亿元。而这一标准明显高于科创板对于未盈利企业的门槛要求——在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 3 亿元的同等条件下,科创板的上市门槛为市值不低于30亿元。

  同时,对于未盈利企业上市,深交所还特别强调,“应当充分披露尚未盈利的成因,以及对公司现金流、业务拓展、人才吸引、团队稳定性、研发投入、战略性投入、生产经营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发行人应当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股份的锁定期安排,特别是尚未盈利情况下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份的锁定期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上市标准在一年内暂不实施,也就是要等一年后才可能看到未盈利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钛媒体编辑蔡鹏程制图

  一是完善小额快速再融资机制。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中设置小额融资适用条件,鼓励和支持运作规范的优质上市公司灵活、便捷地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二是修改完善审核时限要求。落实新《证券法》相关规定,明确“三个月”的时限要求,保持规则体系协调衔接。

  三是调整上市委会议相关时间安排。将上市委会议通知时间由会议召开7个工作日前改为5个自然日前,进一步提高审核效率。

  本次改革,深交所在规则中进一步优化退市指标。根据相关规则,将市值退市指标调整为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市值低于3亿元;完善财务类退市标准,公司因触及财务类指标被实施*ST后,下一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的,也将被终止上市。

  基金涨跌幅放宽至20%

  本次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对于交易类规则也有相应调整。一是提高单笔最高申报数量。适应创业板股价结构特点和投资者交易需求,限价申报单笔最高申报数量调整至30万股,市价申报调整至15万股。

  二是同步放宽相关基金涨跌幅至20%。为进一步提高基金产品定价效率,将跟踪指数成分股仅为创业板股票或其他实行20%涨跌幅限制股票的指数型ETF、LOF或分级基金B类份额,以及80%以上非现金资产投资创业板股票或其他实行20%涨跌幅限制股票的LOF涨跌幅调整为20%,具体名单由深交所公布。

  根据新规,创业板将增设退市风险警示制度(即*ST制度)和其他风险警示制度(即ST制度),向投资者充分提示公司存在因财务和其他状况异常、重大违法等情形而退市的风险,或存在生产经营停顿、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严重异常情形。

  同时,细化行业、风险的披露要求。按照注册制要求,既要报喜也要报忧,将喜忧讲清楚、说明白,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充分信息。明确上市公司应强化行业特征、公司经营、核心竞争力、债务及流动性风险等信披;针对未盈利企业,要充分披露尚未盈利原因、对持续经营影响并进行充分风险提示,同时在年度报告显著位置提示尚未盈利风险,便于投资者快速辨识。

  此次正式发布的文件进一步明确创业板定位,农林牧渔、采矿、纺织等十二大行业企业原则上不支持在创业板申报上市,但深交所同时表示,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除外。

  创业板红筹上市条件明晰

  本次发布的新规中,深交所也调整红筹企业股本总额及股权结构上市条件,明确股本总额按股份总数、存托凭证份数计算,明确上市条件关于“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标准;调整红筹企业交易类退市相关标准。

  目前来看,上述内容都与科创板红筹相关制度保持了高度一致。

  具体来看。《上市规则》为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尚未在境外上市红筹企业,单独设定了两套上市标准:

  一是预计市值不低于100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

  二是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的企业上市标准与红筹企业相同。

  其中,红筹企业上市条件关于“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标准明确为: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的,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10%以上;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低于5亿元的,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20%以上;受行业周期性波动等因素影响,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周期的,发行人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同期平均增长水平。

  专家学者、市场人士怎么看创业板注册制改革?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田轩:首先,由于注册制下新股的发行和定价更加市场化。其次,注册制实际上是把上市公司进出股市的决定权交给了市场,可以疏通IPO的“堰塞湖”,同时,更加灵活的退市制度也能够疏通资本市场出口。再次,随着市场资金和上市企业数量趋于平衡,无风险的“打新”将不复存在,新股真实价值回归,由此导致企业之间的分化加大。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注册改革是为了减少行政管制和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通过注册制改革,提升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科创板注册制试点和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我们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注册制改革也把过去由证监会全权包揽的IPO审核转交给证交所来完成,有利于证监会提高市场监管的效率和监管水平,严查严打证券违法犯罪,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注册制改革是A股市场化改革重要一环,而创业板是存量板块注册制改革的第一步,对于后续主板、中小板的注册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注册制改革解决实体企业的融资问题,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可选的投资标的,但是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还需要让投资者具有较好的赚钱效应,期待后续能有更多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引导投资者长期价值投资的政策落地。

  益学投资金融研究院院长张翠霞:从科创板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试点不断推进,基本上已经有序把所有制度中的市场漏洞或者一些需要完善的安排都梳理了。如果这两个市场主体通过相关的注册制改革推进获得良好的发展,并且市场认知度非常高,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重大的不符合改革预期的风险事件,预期全市场推进注册制改革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一旦全市场推进注册制改革,我们资本市场跟国际接轨的进程才真正意义上进一步加快。从整体新兴产业战略性的层面来讲,应该是非常明显的“一盘棋”的统筹。对企业的做大做强有直接帮助,对企业品牌效应的打造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融资、品牌打造、市场占有率等方方面面来讲,都能够实现有效资源的共享和产业链的完善。

  温莎资本首席经济学家季晓隽:本轮改革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倾斜,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一个企业在成长阶段、在研发阶段,更多的是进行投入,所以在这个时候考虑它的营收,往往不符合企业的发展状况。这种设计就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创新企业,在创新阶段投入更多的精力,并鼓励这样的企业进行上市。

  注册制对于当下中国创业者的意义

  以下为创业黑马董事长、黑马学院院长牛文文发言节选:

  第一,一个中小企业上不上市,节奏和确定性由你掌握。你以什么模式上、多长时间上、能融多少钱,这些基本上你都能预知。

  以前,很多企业发展到亿(元)级营收阶段,要考虑是上A股、港股还是美股。现在,大家都不用选了,大家还可以选择创业板注册制。

  第二,上市门槛空前降低。规模够了的中小企业,都有机会上市。

  对创业板来讲,营收1亿元够格,2亿元更好。经过疫情活下来的中小企业,没上市还想上市的,又没有“行业”和“法律”上的重大bug的,都有希望。但是也分行业。农业、房地产、类金融,要改造。传统行业的创业者,必须学会用互联网、科技、资本化升级。比如做农业,就要做成每日优鲜,做成三只松鼠。

  第三,着重说一下,什么是行业和法律的bug。

  处于有牌照要求和资质准入的行业,不具备的目前肯定上不了。此外,股权必须清晰。再有,公司发票、个人银行卡等都需要认真厘清。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创业者都要上市,上市不是目的。不过,如果你有着“一亿中流”上市梦,我希望你们尽快跟券商、会计师、审计师、律师接触,提前做准备。

  注册制带来的,第一个是确定性,第二个也是确定性。接下来,咱们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重度垂直公司必定是

  未来资本市场主流公司形态

  模式升级并不是平地飞升,首先,你要坚守主业,别这山看着那山高,老觉得别人的行业好。你的产品越小越土,你的方言越重,审核通过就越有可能。

  什么是“重做”?你要么做技术,要么做互联网,要么融资。

  重度垂直公司的画像,或者说创业板注册制候选人的遴选标准,我们总结,有四个要素

  产业和模式标准:深耕产业,升级传统细分领域;

  用户和数字化标准:10万—100万活跃的付费用户;

  营收标准:营业收入1亿—10亿元;

  利润标准:5千万—2亿元。

  所谓创始人精神,就是你对自己创始人身份的确认。

  第一个,创办人:杀手。你自己必须做到有70%的创办能力,能找到第一个用户,做出第一个产品,能找到前5个员工,找到第一个给你投资的人。没有杀手气质,没有创办能力的老板,很容易翻车。

  第二个,企业主:船长。你要敢做大股东,要始终明白你是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你是最后一个下船人。这是责任,不是自私,也不是吝啬股权,这是明确你作为企业主的最终责任——终身无限连带责任。这就是船长,与船共存亡。创始人跟企业分离只有一种情况,卖掉公司。兄弟平均股权、夫妻创业平均股权、代持创业,这三种情况都是必死的。

  第三个,精神领袖:传教士。你是一个企业家,但你是不是一个精神领袖,就看你是不是早期就开始提纯公司的文化、价值观。不要只写在墙上,要天天讲,招人要讲,融资要讲,带货直播也要讲。

  创办人是能力,船长是责任,传教士是意识形态。只看到一面肯定不够,看到两面算可以,如果三面都做到就很强大。

  在这三个大前提下,做重度垂直、产业互联网,创始人还要具备四种能力

  行业手感:要有相关产业的经验和人脉积累;

  管理能力:做重度垂直的时候往往要引进新团队,对管理能力考验很大;

  架构能力:要想清楚用什么技术支撑一个什么样的平台;

  融资能力:是否能融到足够的资本支撑平台的发展。

  归根结底,创业者要想明白,做明白。“方向大致清晰、组织充满活力、运营要有效率”,任正非的这句话送给大家。

  来源:钛媒体、创业黑马学院、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央广网、北京日报等

  助农见实效 广电节目放大招

  你见过抗疫一线的“红区”吗?《人间世》特别节目热播

  广电“组团”直播带货,探索发展新路径

  张华立:开辟助农新模式,创建“精准扶贫”新样本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板注册制试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