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构建经济如何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体系是我们党当前的重要任务

  作者简介:欧阳康,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研究所所长;郭永珍,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涉到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的实现。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宏观论述了党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论的客观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治理理论所蕴含的治理理念、所倡导的治理方式及所追求的治理目标三个维度,探讨了党对社会治理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升化,指出社会治理理论是党基于中国社会治理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选择,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和社会治理理论的丰富和创新性发展。

  标题注释: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教社科司函(号),国家社科规划办重大委托项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哲学基础”阶段性成果(16ZZD0460)。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开展国家和社会治理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党领导人民及时总结国家(社会)治理实践经验与教训,尤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适时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1]这一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新思想。随后,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是党首次将“社会管理”上升为“社会治理”思想,标志着党在国家和社会建设理念方面的重大转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则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在报告第八部分直接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标题。2019年10月,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创新性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2]由此,“民主协商”“科技支撑”等重要元素被党中央与时俱进地纳入我国社会治理体系,这是党对我国社会治理理论的新概括和新发展。从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形成……社会管理体制”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到“社会治理制度”,再到“社会治理共同体”,充分体现了“创新社会治理理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已成为我们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总之,纵观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轨迹,党关于社会治理理念的相继提出和内涵升华,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标志着党在国家社会建设领域执政理念和治理方式的巨大转变。

  一、中国共产党创新社会治理理论的必要性

  (一)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选择

  为积极应对复杂国际形势带来的新挑战,有效破解我国社会转型期凸显的各类复杂矛盾与冲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更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国家治理体系包含一个国家各领域各层面的治理活动。其中,社会治理体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宏观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治理理念、治理体制机制和治理方式方法的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客观需要。有学者曾提出“任何和谐社会都不可能自动到来,它凭借的只能是对社会治理,特别是善治的不断尝试和努力。社会治理和善治应该成为更新社会管理观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改革创新的主要方向”。[3]因此,我们应当在国家治理大框架下不断尝试和努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方法,根据不同领域自身特点对社会治理的内容与方向要有精准把握,譬如中国乡村社会治理、基层党组织的治理等领域。一方面,我们要全面总结、准确把握、系统分析其各领域治理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探寻有效治理的措施或办法,力争各领域多层面开展的社会治理活动都能取得实践成效;另一方面,还应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成果并上升为成熟的社会治理理论。毋庸置疑,这是我国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与理性选择。

  (二)现代社会治理理念与中国传统治理文化有机融合的需要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治理思想,历史上诸多治国理政的“良方”对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关国家治理的论述,早在我国战国时期《尹文子》中便有“圣人之治,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的记载[4],其含义是圣人治理国家,不贵在他仅靠自己的能力来治理,而贵在能与众人协作共同治理。再如明朝思想家黄宗羲在其名作《明夷待访录》中所著述的“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也,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5]其意为要治理好天下,不仅要减轻百姓赋税,还要革除社会陋习,如果不能消除社会上的蛊惑巫术和奢侈之风,那老百姓仍然是不可能富裕起来的。由此可见,无论是战国时期重协同的“与众共治”还是明朝的“革除社会陋习”,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思想精华。毫无疑问,继承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思想精华是中国治理实践活动不断取得成功的文化基础,更是新时代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资源。审视当下,我们若只单纯继承传统治理精华还远远不够,应将传统治理精华根植于新时代中国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实践土壤,不断创新和诠释现代社会治理理念,进而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最终实现传统治理文化与现代治理理念、治理规律的有机融合。

  (三)新时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各领域多层次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给我国未来社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对未来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目标。要实现这些新要求新目标,就亟须在先进社会治理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探寻当下我国社会建设的新方法新手段新途径。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触角已延伸到我国大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其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滋生出诸多矛盾与冲突,如网络欺诈、网络谣言及国际网络恐怖主义等多种网络社会冲突等。网络社会作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新场域,其规范运行迫切需要党不断总结网络社会治理经验,适时凝练并提出网络社会治理理论,以指导有效开展网络社会治理实践活动。因此,新时代奋力推进中国社会建设,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党带领广大民众深入分析我国社会良性运行的体制机制及内外条件,与时俱进创新社会治理理论,这是中国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治理理念的创新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社会治理首先要创新理念。”[6]近年来,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新情况,与时俱进的提出一系列社会治理新理念。

  (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与“社会治理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坐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7]这是党的领导人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是党在长期的社会治理实践基础上,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智慧创新和凝练升华出的当代社会治理新理念。随后,党的十九大给这一新理念又增添了新内容,即进一步表述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作为党载入政策文本的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格局,是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更是对过去社会治理理论的创新、发展和升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从“格局”到“制度”的演进和发展表明,党对我国社会建设从过去较为宏观的设想层面走向更加务实的制度执行层面。该新理念倡导要构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以制度助推社会治理重心不断向城乡、社区等基层下移,充分发挥企业及社会组织的作用,切实实现政府治理和城乡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局面;主张打造一种人人参与治理实践活动的现代新型社会治理结构关系,以及全民共享治理成果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因此,“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与“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无疑都是对我国传统社会治理理念、治理主体结构和治理目标等多个层面的重大革新与突破。

  (二)倡导服务型政府的社会治理理念

  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开始悄悄地孕育。[8]经过多年的孕育发展,政府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传统管理理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将“社会管理”提升为“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9]这单从字面上就彰显了我国政府治理姿态、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的巨大转变,即从过去的全能管控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社会治理理念之所以被党中央认同、接纳并倡导,这源于其比传统的政府社会管理理念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它摒弃了过去自上而下、单向实施的管理型政府社会治理模式,代之以更加入民、入心的服务型政府社会治理理念及模式。因此,服务型政府治理理念及模式不仅是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一种方向,更是贯穿社会治理实践过程的一种新思维。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10]继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11]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12]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思路强调依托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各主体管理各项社会事务的能力,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层面,它受国家治理思路的宏观指导,具体体现在党中央适时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为此,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完善社会各领域相关制度体系,主张运用相关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建设国家,与此同时,努力强化民众遵照制度办事的意识,争取把国家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增强社会治理的效能,不断提升各治理主体的社会治理能力,为彻底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夯实根基。

  (四)将改革创新贯穿社会治理的始终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道:“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13]由此可见,将“改革创新”贯穿于治理的全过程亦是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时代要求和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它直接关涉到我国社会治理目标能否实现。当前,党和政府应激发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激励各社会治理主体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结合国家和本地区实际,改革陈旧、不合时宜的社会治理模式,探索并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如北京市东城区“大城管”社会智慧化治理模式、珠海市“一主一体三化”多元化社会治理模式和重庆等地探索的“三社联动”社会治理模式,都是在地方治理过程中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的代表性范例。这些各具特色的地方治理实践有益于社会治理理念的不断创新,有利于推动从中央到地方的全局治理,有助于实现以社会治理助推国家治理的良好效果。

  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

  为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始终以化解社会阶层利益矛盾,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切入点,努力加快顶层制度设计步伐,在多元社会主体协作共治的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社会治理规律的认识,还充分借助“互联网+社会治理”新途径,走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路子,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提高了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精细化水平。

  (一)将“化解社会阶层利益矛盾”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切入点

  缘何要进行“社会治理”?主要是因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不断凸显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归根结底源于各阶层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歧所致。因此,基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较大、日趋分化的社会阶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客观现实,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社会阶层间利益矛盾,我们党就应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以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坐标”,将化解社会阶层利益矛盾作为开展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坚持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一源头来治理,以社会化服务为方向,积极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好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协调好各阶层间的利益分歧,化解各阶层间的利益矛盾,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改进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二)将“加快顶层制度设计”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制度保障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针对社会治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要求在“十三五”时期“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由此可见,党和政府已深刻认识到社会治理实践活动要不断取得实效,首当其冲的便是要加强社会治理各领域多层次的“顶层制度设计”,尤其是法律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党和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积极开展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探究社会治理领域问题产生的根源,还要积极探寻高效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譬如,以当前我国频发的网络犯罪问题为例,研究发现该问题的产生既源于各网络主体自律意识淡薄,更源于我国缺乏网络领域的法律顶层制度设计,这使得诸多高科技网络犯罪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因此,加快网络安全立法法律顶层制度设计是我国开展网络社会治理的当务之急。总之,只有我们加快社会各领域多层面的顶层制度设计,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

  (三)将“专项+多元”协同推进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

  面对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仅靠国家、地方政府“保姆式”的监督和管理,显然已不能适应日益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当务之急是要改进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14]这一思想不仅明确了党、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社会治理主体在治理过程中所充当的角色和所应担当的职责,还蕴含着“政府专项治理”+“多元社会主体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新理念。为有效解决社会新矛盾新问题,党和政府应在习近平总书记“政府专项+多元社会主体”合作共治新理念新思想的指导下,顺应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构建社会治理新机制,在巩固政府专项治理主导地位的同时,鼓励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其他治理主体在我国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及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协同共治作用,构建适应中国国情一体化的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多元社会主体合作共治模式。实践证明,这种“专项+多元”的现代社会治理方式不仅能消除我国传统治理方式的弊端,还强化了社会多元主体的政治参与,以及政府与民众间的对话,这无疑是巨大的突破与创新。

  (四)将“互联网+”作为当前创新社会治理的技术保障

  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15]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16],进一步明确了网络技术对推动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17]从党的政策和国家领导人讲话,折射出互联网技术已融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反映了党在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过程中对“大数据”“互联网+”的高度重视。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以“城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例,为维护城乡社会治安安定有序,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国内部分省市致力于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譬如武汉市在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过程中,积极采取“视频巡逻”与“实兵巡逻”相结合的办法,充分依托全市互联网智能视频巡逻防控平台开展视频巡逻防控,有效压降了街头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因此,“互联网+”不但给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带来了极大变化,而且可以提升未来我国国家和社会治理的科学性及精准度。

  (五)将“法治+德治”有机结合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要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要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18]这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将法治和德治有机统一到国家(社会)治理的轨道上来,并将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作为新时代实现国家(社会)治理目标的重要依托,这是一种关于国家(社会)治理的创新性思维。在这一科学思维的指引下,近年来的社会治理实践一再证明:在现代社会,一方面法治是社会治理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手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德治能对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行为起到良好的教化作用。总之,若将“法治”这一外在的硬性规范机制理解为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他律”,而将“德治”这一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理解为“自律”,那么党和政府所采取的“法治+德治”社会治理方式则切实实现了“他律+自律”的有效结合,必将迸发出良好的社会治理效应。

  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治理目标的创新性发展

  党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其奋斗目标是为争取早日实现“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从社会层面旨在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从个人层面旨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而奋勇前进。

  (一)改善民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首要目标

  回顾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领域民生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导致了社会关系的不和谐,滋生了诸多社会矛盾。为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始终将“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紧紧挂钩。关于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党在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这表明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将“改善民生”放在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首要位置,把创新社会治理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并将创新社会治理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定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新时代党中央对国家(社会)治理及建设的新探索,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治理的最高目标

  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任务,它的最高目标和价值归宿,从个人层面讲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彻底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基本条件,就是整个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发展生产力,消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体力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1]这样一个联合体,事实上强调的就是人民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治理。俞可平教授也曾撰文指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线,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命题或最高价值。”[22]因此,“创新社会治理”作为党根据中国社会发展实际而提出的新要求,指导我们唯有广泛依靠社会公众,广泛发动各社会主体参与,通过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实现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才能构建出多元社会主体合作共治模式,各种利益分歧才能消除,各种社会矛盾才能得到有效化解,社会重大突发事件才能及时得到妥善处置,诸多社会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人们才能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中国国家(社会)治理的最高目标,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灵活应用与新发展。

  新时代,党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不断革新社会治理理念,聚焦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积极探寻“政府专项+多元社会主体”合作共治模式,努力推进“互联网+社会治理”,致力于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国家(社会)治理体系。总之,党围绕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目标三个维度对社会治理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不仅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国家和社会治理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未来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迫切需要,更是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国家(社会)治理体系的必然选择。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cn/n1//c15.html..

  [3]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

  [4][5]于憬之.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153,199.

  [6]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35.

  [8]张康之.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服务型政府[J].行政论坛.2012(1).

  [10][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90,59.

  [1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

  [1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N].人民日报,.

  [17][2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0,45.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
1、五四运动是什么时候爆发的?
  答:1919年5月4日
2、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答: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1922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来的。
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答: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4、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什么?
  答: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
5、八七会议确立了什么总方针?
    答: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6、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基本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答:1930年1月毛泽东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通讯。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上率先走出到农村创建根据地,进行武装斗争的第一步,而且在理论上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第一次从理论上分析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产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并进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打下了基础。1930年1月,毛泽东写下后来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通讯,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这实际上提出了要以乡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的理论。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贡献。
7、古田会议是何时召开的?
8、红军长征是何时开始、何时胜利结束的?
  答: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9、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是什么?
  答: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
10、遵义会议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答:遵义会议的突出贡献是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实际领导地位。因而,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是我们党从失败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
11、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处于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二,遵义会议是我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遵义会议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进行了积极的思想斗争,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以来存在的分歧和矛盾,避免了一次可能造成的党内分裂的危险,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表明我们党政治上的日趋成熟。第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遵义会议前,右倾或“左”倾机会主义先后几次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在遵义会议以后,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在党中央的指导地位,使会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军事上能够达到统一,把党的路线开始转移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
12、中国共产党在什么会议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
13、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表的?其意义是什么?
  答: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之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时,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侵略者的政治诱降下,为了清除投降道路上的障碍,采取了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不断发动反共高潮,并在思想上大肆叫嚷“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谬论。在这种情况下,全国人民对中国革命的前途极为担心。于是,中国向何处去?就成为当时最中心的问题。为了向全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 国革命和新中 国建设的全部见解,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14、《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新民主主义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地回答了当时中国革命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说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属于中国工人阶级;说明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必须采取既区别于资本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15、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
16、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是什么?
  答: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17、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方针和意义是什么?
  答: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是中心内容。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延安整风运动是对全党进行的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极大地加强了全党的思想统一和团结,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丰富了马列主义的建党学说。
18、党的七大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
  答: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抗日战争是何时胜利的?
  答: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3个主要阶段。
21、“两个务必”是在何时提出来的?
  答: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22、“两个务必”的内容是什么?
  答: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3、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所做的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圆满解决了夺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使会党在革命转变关头,从政治上、思想上做了充分准备。特别是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更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防止腐化变质的重要法宝。
24、五星红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五星红旗的基本含义是: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底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旗面为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五颗星在旗面左上方4/1处,旗杆套为白色。
25、国徽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包括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天安门图案象征着民族精神;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国徽中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27、建国后我们党惩处的第一大腐败案是什么?
  答:“刘青山、张子善案”。
28:什么是“三反”运动?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29、什么是“五反”运动?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
30、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31、我国是从哪年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标志是什么?
  答:1956年,其标志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32、毛泽东首次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什么?
  答:1956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
3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答: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参与国家管理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34、最早提出“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一部分”观点的人是谁?
35、新中国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民族区域自治。
36、什么是“双百”方针?
  答:“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37、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8、1961年毛泽东在什么会议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答:1961年1月召开的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又称“七千人大会”)上。
39、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是在何时发表的?
  答: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在毛泽东的题词发表后,全国广泛开展了向雷锋学习的群众运动。
40、“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何时提出的?
  答:“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1960年毛泽东首先提出,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由周恩来代表中央正式向全国人民宣布。
41、上世纪60年代是被人民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谁?
4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何时发射成功的?
  答:1970年4月24日。
43、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答: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
4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何时开展的?
  答: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由此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针对这篇文章的种种指责,邓小平明确指出:要坚持毛泽东同志实事求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而不要照搬照套其原话。其他中央领导人以及省、市、自治区和大军区的领导同志也先后发表文章和讲话,表示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4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这次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做出了从1979年起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还提出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了加快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重要思想;还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4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实、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第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对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改革的任务。第三,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得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同志所作出的错误结论。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47、“小康”的目标是在哪一年由谁最早提出来的?
  答: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方时提出,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
48、四项基本原则是谁提出的?
49、《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在哪年作出的?
  答:1980年2月23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50、标志着党完成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历史任务的会议是什么?
  答: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全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的请求,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5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52、邓小平在什么时候最早提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答: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
5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说我国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其二是说我们的社会主义还不发达,还处于初级阶段。
5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是怎样的?
  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是1956年,其标志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达100年,即到21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因此,我国不仅正处于而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5、20世纪90年代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方面有什么重大改革?
  答:20世纪90年代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方面的重大改革,是推行公务员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国家制定有关法律和规章,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利,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制度。国家公务员可分为政务和业务两类。政务类公务员,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进行管理,实行任期制,并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业务类公务员队伍,则应通过法定考试,公开竞争选拔。
56、《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答: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57、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答: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工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58、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9、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
  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61、邓小平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什么?
  答: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2、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答: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做到: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63、邓小平提出的世界主题是什么?
  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64、“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织部分。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65、什么是知识经济?
  答:知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为民发展经济,维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使用人类积累和创新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以及许多社会科学知识。因此,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把迄今为止以及尚待创新的全部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靠知识创造财富,以知识、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建立在科学技术和人类知识精华基础上的新的经济形态。
66、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三个代表”,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总书记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而形成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67、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新”要求是什么?
  答:十六大报告指出,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提出的总要求。就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来讲,这“四新”是完成各项任务的基本要求和保证。
68、总书记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了哪些希望?
  答: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中,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四点希望。第一,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第二,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第三,牢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第四,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
69、十六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什么?
  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70、在党的历史上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的先例是在哪次会议上开创的?
  答: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表明以总书记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增强党的活力作出的最新努力。
71、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确立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确立的。其主要内容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72、什么是党的执政能力?
  答: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73、为什么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7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7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76、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什么能力?
  答: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77、如何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答: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为此,一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三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四要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五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78、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人开展反腐败斗争?
  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各级党委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加强廉政法制建设,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保证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表彰勤政廉政典型,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79、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党员先进报告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六个坚持”是什么?
  答:2005年1月14日,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即“六个坚持”,具体说来就是: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80、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四点启示”是什么?
  答:2005年1月14日,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讲到:回顾我们党长期以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得出以下四点重要启示。第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第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紧联系起来。第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任务更加艰巨。第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重大课题。
81、制定“十一五”规划在理念上发生了什么样的革命性变化?
  答:与“十五”计划及以前的五年计划相比,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制定理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思路中占据了20多年的一个重要命题——“先富论”,将在“十一五”规划中转变为“共同富裕”的主调,以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扭转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第二,经济的增长不等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增长不是发展的目的而是发展的手段的新观念将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得到鲜明体现。因此,“发展是硬道理”不等同于“增长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等同于“以速度为中心”。
82、总书记总书记提出的确定“十一五”规划的“四个准确认识”是什么?
  答:2005年8月19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总书记在河南、江西、湖北三省考察工作,就“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调查研究。总书记强调,确定“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要做到“四个准确认识”。即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更好地动员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为实现我们党提出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83、为什么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答:在我国几十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始终是重点之一。为了保证这个重点的发展,我们实行了向城市倾斜的政策。今天,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一些繁华的现代化的大、中城市,农村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牺牲,致使今日我国广大农村的落后与城市的繁荣形成了鲜明反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农业这一基础还很薄弱,农民在我国人口中人数最多,但农民也是我国最贫穷的人群。“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带有战略性的根本问题。或者说没有农村的发展,就不会有中国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因此,现在到了在城乡发展中应当向农村倾斜的时候,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应当放在农村的发展上,必须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84、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
  答: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