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注意事项?


与常规报道不同,灾难性事件总是与人的生死密切关联。危难时刻,也是对新闻人的严峻考验。
据报道,3月21日14时38分许,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机上载有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目前,救援队伍已经找到失事飞机的部分残骸和碎片。
近年来,关于暴雨、洪水、海啸等灾难新闻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与常规报道不同,灾难性事件总是与人的生死密切关联。危难时刻,也是对新闻人的严峻考验。
本文总结了关于灾难报道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要有人文关怀
做灾难采访不是容易的事。
一方面,时间就是新闻的生命,一分钟也耽搁不起;另一方面,记者面对的是刚刚经历过创伤的受害者,简单粗暴地采访不仅不符合新闻伦理,也往往不能获得有用的信息。
1、谨记生命至上
采访不能打断救援工作,记者应尽可能采访有时间、有能力接受采访的人员,不应干扰救援人员和医疗人员的工作,避免不合时宜的采访,更要避免因自身采访行为带来意外伤亡。
2、尊重受访者意愿
如果受访者拒绝采访,请礼貌地递给他一张名片,然后告诉他“如果改变主意的话,随时可以联系我”。其实,许多优秀的采访都是这样得来的。
采访结束后,要再次打电话跟受访者确认事实和你想要引用的话,有照片的话也要给他们看一下照片,征得对方同意后再使用。
3、报道要客观公正
灾难报道不是伤痛报道,记者要跳出“伤痛”,跳出主题和情绪上的预设,用现场去说话,用真实去表达,客观公正地介绍记者在现场的所见所闻,为满足公众知情权和抢险救灾需求提供信息。
4、避免煽情
灾难报道现场,记者要避免煽情地提问,要预估采访者的感受,不能强人所难。同时,图片和电视画面也应避免煽情,避免一味利用受访者的眼泪吸引观众,还要避免用诱导的方式迫使受援者感恩,要尊重受援者的自尊心。
5、避免炒作
避免煽情炒作,是灾难报道的基本原则。
无论是官员、受灾者还是记者、名人、典型人物,都不应该冲淡灾难报道主题,成为新闻炒作的对象。
6、避免二次伤害
在受灾者心情尚未平复时进行采访、干扰救人、要求受灾者摆拍、拍摄死难者脸部特写等都可能带来二次伤害。
正确的做法是:旁观并静静地记录,第一时间多报道灾情而不是煽情的故事,谨慎问及伤痛。
避免反复采访同一对象、透露采访对象的信息、要求采访对象讲述灾难经历,尽量不要采访少年儿童。
7、不消费家属苦难
可以报道集体性的追悼会,但是不要报道私人的葬礼。不要让家属一遍遍回顾血淋淋的现场图片。
▍避免对灾难的娱乐消解
1、用好新媒体平台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博、公众号、短视频平台也成为了灾难发生时的主要报道渠道之一。人们一边在网络上刷消息,一边传递自己的所见所闻。
主流媒体、地方媒体、政务媒体纷纷入驻新媒体平台,利用直播、图文、视频等形式在灾难发生时能使报道更快地触达公众。
2、警惕对灾难的娱乐消解
在新媒体的灾难报道中,应避免对灾难用“萌化”“震撼”等方式进行轻松化的解读。
这种方式的解读会消解灾难的严肃性,挤压真实灾情信息的生存空间和传播通道,使得整体的新闻价值降低,也会带来民众的误判,干扰有效信息的获取。
3、警惕“灾难美学”
要避免灾难报道沉溺于“灾难美学”,如过度报道穿着婚纱报道地震的女记者等。
如果媒体过分把灾难中本就难得的公共媒体资源倾斜到一些“个人事迹”上,实际上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浪费,降低了公众对于灾难本身的关注。
更不应该将报道转向“赞美灾难”,例如《如果没有澳洲这场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国33年前这么厉害》,这样的报道更是有违新闻伦理,引人不适。
4、不吃“人血馒头”,避免臆断干扰舆情
某微信公众号在3月21日16时36分推送了题为《东航坠机:上百亿巨亏压力下严控维修费用、压降成本》的文章,文章标题断章取义自东航2021年中报中的一句话:“公司加强成本费用管控……通过节约航油等大项目成本、严控单位餐食机供品费用、维修费用、日常支出等方式压降成本。”
在空难发生后,公众在关注人员伤亡情况之外,尤其关注事故原因,部分自媒体往往会利用公众的关切和好奇心,蹭着热度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虚假的报道,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流量。
不论是专业媒体还是自媒体,在报道时要客观理性分析,警惕无缘由地臆测和误导公众的内容,及时辟谣,同时多报确凿的事实,比如伤亡情况、救援情况、事故调查进度等,少报不确定、无权威信息来源的消息。尽量做到快报事实,在事实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推动报道节奏。
▍如何报道灾难?
1、记者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第一事发现场
所谓第一时间,就是与突发事件同步或时效最快的时间。新闻媒体无论报道任何新闻,都需要时效性,这是其职能所在。
记者要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是为了保证报道的真实性,而不是道听途说就可以完成报道任务。
2、“全景视角”报道
全面报道所在现场的城市、村庄、救援工作、灾民心理等整体情况。选择具有典型性、新闻性的个案介绍灾情,比如道路交通恢复、现场救援措施等。
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报道手段展现灾情,提升报道时效。
3、现场报道技巧
重大信息的披露要慎重,以官方消息源为准。
指挥部负责人、救济点负责人往往能提供给记者意想不到的线索。如果来得及,最好随身携带一份当地各个日常机构负责人名单。
务必携带一份你能找到的最大比例的纸质地图或能够离线阅读的电子版地图。
用好你的名片,让它成为更多人提供新闻线索的工具。当语言、路径、关系成为采访障碍时,找一个当地人做向导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做法。
数字是灾难报道中最值钱的“宝贝”,数字可以让一篇报道变得真实直观、信息丰富。
名字、年龄、伤情这些最重要的信息,应放在采访的最前面,避免采访意外中断。每采访一个人,都可以补充询问其亲人、朋友的情况,以便充实报道。
4、如何做好前后方的协调
在灾难报道现场,前方记者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了解灾情的整体情况,不能达到所有的现场;而对后方的编辑来说,前方记者是他们的眼睛,希望记者告诉他们前方发生了什么。
因此,做好灾难报道,需要前后方的协调配合。
▍突发新闻事件的写作技巧
受众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就要求灾难新闻报道要短小精悍。
受众急需了解事情的经过,但是文章过于冗长,只会让受众对于阅读文章失去耐心。记者只需要将重点内容突出即可。
在语言运用方面,新闻稿件不适合过分使用华丽辞藻,而是应该简洁描写。促进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并不在于记者在描写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语言,而在于新闻事实的分量。
谁能发表出第一个报道,谁就在整个报道中抢占了先机。
此外,还要做好连续报道。
重大突发事件一经传播立即成为社会热点,加之不少突发事件具有复杂性,对突发事件报道不能只是发好第一条快讯,必须有及时、充分的连续报道。
文/庖丁解NEWS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闻报道的要求有哪些方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