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帮答一下,2024年新能源项目有哪些投资小的没有值得投资的?

本周碳中和领域重要事件包括:德国总理:德国能源危机“绝对还没有结束”;住建部: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科创板日报持续关注碳中和以及相关背后的公司动态、技术研发、投融资等,若您有碳中和相关案例,可通过以下邮箱与我们联系:chinastarmarket@cls.cn。【热点聚焦】智界S7发布!华为加速推进汽车主机厂合作“追光者”大撤退:跨界企业萌生退意 投资市场降温 光伏淘汰赛打响?|行业观察派能科技:库存积压情况已有改善 将加大拓展国内工商储市场有机光伏电池重大突破!这一发现可显著提高效率……国产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企业的进阶样本 天岳先进宗艳民:核心技术掌控在自己手中【国际概览】欧盟将斥巨资升级电网以支持能源转型欧盟委员会将制定一项规模高达584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55万亿元)的计划,对欧洲的电网进行全面检修和升级,以应对越来越多可再生能源带来的电力。据报道,欧盟行政部门预计将于下周宣布其电网投资计划。该计划将聚焦于电网升级,特别是对于跨境电网的升级,以使其更好地整合不同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该计划还承诺将加快审批进程,并呼吁欧洲投资银行等机构提供新的融资工具。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与新西兰交通部举行中新新能源汽车对话据工信部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惠灵顿与新西兰交通部副首席执行官布朗温·特利举行中新新能源汽车对话。辛国斌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方向,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和应用快速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为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搭建桥梁和平台。德国总理:德国能源危机“绝对还没有结束”德国总理朔尔茨当地时间11月28日在联邦议院发表演讲时表示,德国的能源危机“绝对还没有结束”。他说,高油价仍然给德国经济带来压力,由于高昂的天然气价格,德国的能源危机仍然严峻。不过,朔尔茨强调,目前德国天然气储存充足,预计今年冬天不会出现价格的进一步飙升。而且虽然能源价格仍高于俄乌冲突前的水平,但大多低于德国政府设定的价格上限。预计德国明年将逐步取消能源补贴。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特斯拉的生产优势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世界正在不断向可持续能源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特斯拉希望和更多的优秀供应商一道推出更加具有竞争力与创新力的零部件,也希望能借助自身的力量,带领更多国内优秀供应商走向国际舞台,在全球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新天地,加速全球汽车工业向电气化和可持续能源的转型,让世界见证“中国智造”硬实力。【国内动态】上海:2023-2025年新建居住光伏规模超过10万千瓦上海印发《关于促进新建居住建筑光伏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2023-2025年,新建居住光伏规模超过10万千瓦。2026-2035年,推动光伏薄膜、光伏幕墙等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和规模化、市场化应用,新建居住光伏规模超过50万千瓦。住建部: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各地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健全,设施网络布局更加完善,运行效率、整体效益和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明显提升;到2035年,各地基本建成人民满意、功能完备、运行高效、智能绿色、安全韧性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实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推动“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建设集成多种设备及功能的智慧杆柱,感知收集动态、静态交通数据。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改造升级路侧设施,建设支持多元化应用的智能道路,在重点区域探索建设“全息路网”。支持智能道路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制订相关标准规范,满足城市道路智能化建设和车路协同项目需要。深圳: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 抢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制高点深圳市召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市委书记孟凡利强调,要加快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在智能化上下功夫,推动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数字之城。在绿色化上下功夫,强化低碳、零碳、脱碳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动各行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抢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制高点。上海绿牌进一步收紧?有销售称第二块沪牌将竞拍 有车企赶窗口期谋增量根据上海市此前发布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上海消费者在今年12月31日之前购买纯电动汽车都可以免费申领新能源专用牌照额度,距离该政策的到期时间还剩一个多月。“明年上海地区购买纯电动车送绿牌的政策应该会有一定调整,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绿牌后续可能也会像蓝牌一样参与竞拍模式。购买新能源车免费送牌照的政策如果有缓冲期的话,大概最多延期到明年6月。”上海地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销售员告诉记者。多家汽车品牌销售人员均表示上海地区明年的新能源牌照或将所有调整,并鼓励消费者抓住窗口期购车。“有一个可能的变动形式是,以家庭为单位,如果该家庭任一成员名下已经拥有了一个沪牌(包含蓝绿牌照),那么第二块沪牌就需参与竞拍获得。如果该家庭还没有沪牌的话,买纯电动车应该还可以继续送牌照。”上述汽车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行业动向】消息称华为新合资公司估值高达2500亿元 一汽和东风寻求少量股份据媒体报道,华为拟成立的智能汽车系统及部件公司向投资者出售股权后,估值可高达2500亿元人民币。其中,长安汽车和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或分别购买新公司约35%和5%的股权,按估值计算,二者出资额将分别达到875亿和125亿元。报道还称,新公司的少数股东还包括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他们分别正在与华为深入洽谈,各购买至多5%的股份。此前也有分析师告诉记者,一汽和东风汽车很有可能入股。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此次成立新公司涉及的业务大致可以划分为应用技术和基础技术。拆分出来的主要业务即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及AR-HUD与智能车灯都是应用技术范畴,而更底层的芯片、光、软件算法等被华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吉利与蔚来签署换电战略合作协议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9日与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在杭州签署了换电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换电电池标准、换电技术、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换电车型研发及定制、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吉利成为长安汽车之后,第二家和蔚来在换电领域进行合作的企业。阿特斯:拟使用5亿元超募资金投建扬州年产14GW太阳能单晶硅片项目阿特斯公告,本次投资建设项目扬州阿特斯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4GW太阳能单晶硅片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9亿元(最终项目投资总额以实际投资为准),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5亿元。长安汽车:拟投资华为新设汽车智能系统公司 将逐步向其他车企开放股权长安汽车公告,与华为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双方协商,华为拟设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公司,公司拟投资该目标公司并开展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支持目标公司成为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服务产业的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产业领导者。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拟出资获取目标公司股权,比例不超过40%。孚能科技:拟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推进广州工控集团谋求公司实控人地位孚能科技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香港孚能、YU WANG、Keith D.Kepler、赣州孚创终止于7月31日和广州工控集团、广州创兴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及相关的所有协议及文件。基于广州工控集团、广州创兴对公司业务及价值的充分认可及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各方将继续就未来合作方式进行友好协商,拟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推进广州工控集团谋求公司实控人地位。11月29日,香港孚能、YU WANG、Keith D. Kepler和广州工控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各方主要约定:为实现广州工控集团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香港孚能、YU WANG、Keith D. Kepler拟配合推动公司完成以广州工控集团为特定发行对象的定增。广州工控集团拟认购前述定向增发并取得不超过公司定增后总股本12%的股份。亿纬锂能:匈牙利电池工厂已开工建设 大圆柱电池将供货宝马在上海举办的第八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中,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透露,公司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拟投资10亿欧元的电池工厂已经开始建设。今年5月,亿纬锂能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全资孙公司EVE Power Hungary Korlatolt Felelossegu Tarsasag(以下简称“亿纬匈牙利”)已与卖方签署购地协议,购买卖方位于匈牙利德布勒森西北工业区的土地,用于生产圆柱形动力电池。据介绍,亿纬锂能的匈牙利工厂按计划将于2026年竣工投产,生产的大圆柱形电池将供货宝马汽车的德布勒森工厂。此外,匈牙利政府将为亿纬锂能的投资提供140亿匈牙利福林(约3766万欧元)补贴。江苏北人拓展电化学储能业务江苏北人公告,公司拟对北人新能源增资7500万元,对北人能源管理增资8000万元。为发掘第二增长曲线,公司积极拓展电化学储能业务,实现“储能智能生产线、储能PACK产品、储能系统、储能资产持有、储能资产运营”全链条打通,形成“产品设计—产线研发—供应链—规模化制造—资产持有—资产运营”一体化的商业模式。【技术与投融资】钙钛矿组件效率再突破 叠层电池发展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新一代光伏电池的研发可以说是你追我赶,钙钛矿研发日前又有新突破。继协鑫光电此前宣布推出的钙钛矿单结组件效率达到18.04%、打破世界纪录后,仅时隔数天,11月27日,经全球权威检测机构TV南德测试,极电光能1.2×0.6m2商用尺寸钙钛矿组件全面积效率达到18.2%。在业内看来,此次钙钛矿组件效率的再次突破,将有望推动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首款背接触微米光伏电池问世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研制出全球首款背接触微米光伏电池。与传统太阳能技术相比,新型电池的厚度仅为一根头发丝宽度的两倍,有望将能源生产成本降为原来的四分之一,为电子设备领域迈入小型化奠定了基础。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细胞报告物质科学》杂志。华旋传感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近日,常州华旋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完成B轮超1亿元人民币融资。该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容亿资本、中信建投资本等头部投资机构共同参与投资。华旋传感是一家旋转变压器及其解码电路研发商,着力解决新能源汽车行业零部件国产化供应的问题。蔚车完成数亿元新融资近日,蔚车获得余杭国投集团等机构联合组建的2亿元专项投资。蔚车是一家三四线城市汽车零售平台,拥有汽车主机厂商、汽车经销商、互联网技术等方面的工作经验,致力于打造线上电商平台+线下新车直购店的零售模式。北宸创新完成亿级A轮融资近日,北宸创新完成来自联想创投、浙大中控、上海力鼎等机构的亿级A轮融资。北宸创新是一家锂电池及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商,公司拥有生产磷酸盐系列前驱体的平台型技术,已经实现磷酸锰铁锂前驱体千吨级量产并交货。}

搞研发和建产能都需要钱。
作者
萧瑟
编辑
小白
半导体检测是控制生产良率的关键环节,贯穿于生产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而用于半导体检测的设备也是半导体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核心设备之一。
根据检测对应的工序,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前道量检测(半导体量测)、后道检测(半导体测试)。
前道量检测主要应用于加工制造环节,对生产过程中光刻、刻蚀、薄膜沉积等几乎各个环节后的产品在线参数以及是否存在缺陷进行检测,将不合格产品排除在下一生产之外,主要设备为量测设备、质谱仪、光罩缺陷检查机等。
后道测试则是利用电学对芯片进行功能和电参数测试,包括设计环节的验证阶段、晶圆测试(CP)和成品测试(FT),主要设备包含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等。
(来源:华峰测控招股书)
风云君注意到,精测电子(300567.SZ)通过旗下子公司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精测”)、武汉精鸿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精鸿”),分别对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和后道检测设备进行布局。
半导体行业之外,对于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领域,检测也是保证生产稳定性的关键环节,针对于显示面板、锂电池行业的检测设备也是公司的主要产品。
得益于对市场热门行业的布局,公司受到机构投资者的追捧。2023年中,公司共有华夏、景顺长城、汇添富等403支公募基金持仓,持仓量占流通盘的29.3%。
这样一家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却陷入亏损,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亿、-0.8亿,同比下滑109%、196%,营业收入为15.4亿,也同比下滑15%。
半导体、新能源“左右开弓”
01相继布局半导体、新能源业务
精测电子成立于2006年,成立后主要从事平板显示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于2016年11月在创业板上市。
2018年,精测电子相继成立子公司武汉精鸿、武汉精能、上海精测等,切入半导体和新能源两大行业的检测设备领域。
随着收入增长,半导体和新能源业务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逐年上升,2022年分别实现收入1.83亿元、3.43亿元,在总收入中占比7%、13%。
2023年前三季度,在主业显示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8%的情形下,公司整体收入降幅仅为15%,便是得益于新业务的拓展。
(来源:市值风云app)
02半导体检测国产化空间广阔
公司半导体检测设备覆盖的流程十分广泛。
其中,前道量检测中,公司在量测和缺陷检测两端均有产品,后道测试端的重点则是老化(Burn-In)和CP/FT产品线。
(来源:公司公告)
目前,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客户已包含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合肥长鑫芯等头部晶圆厂。
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空间主要取决于两个变量,一是下游晶圆厂产线的新建,二是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进步。
作为众多半导体生产设备中的关键一环,前道量检测(工艺控制设备)和后道测试(CP&FT测试设备)设备在全部半导体产线设备投资中的占比分别为10%和8%。
(来源:semi,盛美上海招股书)
随着半导体主流制程的缩小(28nm到5nm),以及FinFET、GAA、3D NAND 等结构的主流化,产品制程步骤愈发繁琐、微观结构逐渐复杂,需要检测的对象也会大幅增加。
(来源:应用材料官网)
2022年,全球/中国大陆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至92.1亿美元、31.1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1%/20.5%。2016年至2022年,中国大陆检测和量测设备市场规模CAGR约28%,明显高于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
(来源:VLSI Research,QY Research)
相较于市场规模本身的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国产化替代的空间。
前道量检测市场中,科磊半导体是绝对的龙头,无论在全球还是中国大陆市场中的市占率均超过50%,排的上号的企业中目前还看不到国产企业。
(来源:VLSI Research,QY Research)
2022年,量检测设备的国产化率仅为3%,但相较于2016年的1%有所提升,国内厂商尚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之下,后道的测试设备国产化率更高,2022年的国产化率为21%。
根据预测,到2027年量检测、测试设备市场化率将分别提升4Pct、7Pct至7%、28%。
(来源:沙利文)
相比于行业的绝对龙头科磊半导体,公司在产品种类和制程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来源:各公司官网、大半导体产业网)
但也可以看到,公司在半导体领域已经具备薄膜椭偏测量技术、光学关键尺寸测量技术、高分辨率电子束检测技术三大核心技术,可用于高性能膜厚量测设备、高精度光学关键尺寸量测设备、先进晶圆在线电子束缺陷复查和分类设备中。
依托上述核心技术,公司搭建了线膜厚量测系统、光学关键尺寸量测系统以及电子束缺陷检测系统等产品线,均已获得客户认可并实现批量供应。
其中,电子束缺陷检测系统是与龙头科磊半导体差距最小的环节,而独立式光学线宽测量机台EPROFILE 300FD还是该类型的国内首台机台。
订单是公司收入的先验指标,来自半导体业务的订单在2023年迅速增长。截至2023年10月,来自半导体行业的订单金额已接近15亿,占公司全部在手订单的46%,并超越了公司主业显示业务。
(来源:公司公告)
不过,半导体检测设备进入下游晶圆厂产线,还需经过一道周期在6-18个月不等的验证流程,验证的期限和结果,均会对订单向收入的转化施加不确定性。
03新能源业务深度合作中创新航
新能源方面,公司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电芯装配和检测环节。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增长,近年来锂电电芯设备市场规模迅速提升并将在未来持续,据预测至2025年将增长至2990亿元,2022-2025年间CAGR约32%。
(来源:GGII、起点研究院)
根据GGII的数据,锂电检测设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替代。行业格局较为稳定,以先导智能为代表的锂电设备头部公司,已基本实现锂电生产设备的全线布局。
目前,公司该业务的核心客户是中创新航(03931.HK)(2022年国内第三大电池制造商),双方开展战略合作共同研发迭代产品。截至2023年10月,公司新能源业务在手订单为5.38亿元。
显示面板检测是基本盘
精测电子能够涉足并开展半导体和新能源检测业务,主要得益于在显示面板检测业务上的多年积累。
目前,显示面板检测设备仍是公司的基石业务,2022年,该项业务实现收入、毛利分别为21.7亿、9.86亿元,在公司全部收入、毛利中的占比分别为79.43%、81.33%。
同时公司在显示面板检测设备行业地位也是举足轻重。按所处制程分类,平板显示检测也可以分为前、中、后三段的Array制程、Cell制程和Module制程,公司是行业内少数几家能够覆盖三大制程的显示系统供应企业。
(来源:华兴源创招股书)
2021年,公司在国内Array检测和Cell/Module检测的市占率分别为3%和23%,分别位居第8、第2位。
(来源:CINNO Research;制图:市值风云)
显示面板检测业务的下游客户主要为面板制造企业,包含了京东方、惠科股份、TCL等。
由于重资产投入、产能建设周期长、产能调整弹性小等原因,面板行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周期属性。
2021年末,行业出现拐点,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进入下行周期。
(来源:WitsView)
面板制造企业因此开始控制产能产量、降低资本开支,进而削减采购订单量,致使上游设备供应商收入下滑。
京东方和深天马两家代表性企业近年来的资本开支均处于下滑态势。
(来源:市值风云app)
受此影响,2022年公司显示业务收入增长停滞,2023年前三季度该业务收入为10.52亿元,同比下滑27.87%,是公司前三季度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
不过,整体来看,2016年至今公司显示业务还是取得了亮眼的成果,收入规模自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2亿元,成为公司业绩的压舱石。
布局很美好,利润却连年下滑
显示面板检测业务的收入变化,以及半导体等新业务的布局,决定了公司整体的业绩走势,2018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由13.9亿元持续增长至27.3亿元。
2023年前三季度受到显示面板周期下行的影响,收入出现了15%的同比下滑。
(来源:市值风云app)
但是在利润端,公司在2018年之后出现了持续下滑。
剔除政府补助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自2018年的2.7亿下降至2022年的1.2亿,2023年前三季度更是陷入亏损。
(来源:市值风云app)
利润端持续下滑的原因何在?
01新业务砸钱搞研发
半导体设备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方能进入。2022年,半导体检测设备行业的同行平均研发费用率约24%。
(来源:市值风云app)
在公司对新业务展开布局后,研发方面的投入明显提升。
公司研发费用自2018年的1.7亿一路飙升至2022年的5.7亿,研发费用率也自2018年全年的12.4%飙升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28.4%。
(来源:市值风云app)
特别是在半导体业务上,2021年、2022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6亿、2.1亿元,占公司全部研发费用的比例分别为35%、36%,甚至高于半导体业务同期实现的1.4亿、1.8亿元的收入。
(来源:公司公告)
显然,半导体业务还处于烧钱阶段,无法自我造血。
02费用管控能力整体逊于同行
管理费用的提升也是使公司利润承压的原因之一,管理费用率自2018年的6.9%元提升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13.0%。
相比于同行,公司管理费用率也显著偏高。
(来源:市值风云app)
公司销售费用率水平较为稳定,且与同行相差不大。
(来源:市值风云app)
公司财务费用率虽然不高,但相较之下也逊于同行平均水平。
(来源:市值风云app)
项目建设依赖再融资,造血能力堪忧
盈利能力下滑的同时,公司在资金方面也是愈发吃紧。
设备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需要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入。也就是说,公司想要发展半导体、新能源两项新业务,除了砸钱搞研发之外,厂房、设备等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自2018年起,公司的资本开支迅速提升,2019年至2022年合计投入约23亿元。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账面金额也随之增长,2022年末固定资产相较于2018年末翻了6倍有余。
(来源:市值风云app)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上市之后公司进行了三次再融资,合计募得资金约31亿元,分别为2019年、2023年两次可转债(规模3.75亿、12.76亿),以及2021年的一次定增(规模14.94亿)。
从募投项目看,相比于新业务半导体、新能源的建设,对显示业务的扩张和更新升级占据了更高比例。
(来源:公司公告)
风云君注意到,剔除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募资金额中约有24亿投入项目建设,且募投资项目与公司在建工程中主要项目重合度较高,可以说公司的资本开支几乎完全依赖于资本市场的再融资。
(来源:公司公告;制图:市值风云)
有意思的是,公司2019年发行的精测转债(123025.SZ),在2020年便满足了赎回条件,为避免大额现金支出公司没有选择将转债赎回。截至2023年11月27日,精测电子收盘价为84.88元/股,而精测转债转股价为48.79元/股。
与此同时面对远低于市场价的转股价格,投资者也并没有买账。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精测转债剩余债券金额为3.09亿,约占据发行总量的82%,发行三年多来仅有不到7000万元的债券完成转股。
目前精测转债剩余期限已不足500天,看来大额现金支出很可能难以避免了。
依赖再融资的背后,是公司造血能力的匮乏。自布局新业务后的2019年起,除2020年之外,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均为流出状态,收现比也均小于1。
2023年前三季度在收入下滑的影响下,随着应收款项的回收公司收现比有所改善,但是应付款支付也有大幅增长,导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出规模高达4.3亿元。
(来源:市值风云app)
由于公司下游客户均为大型面板生产企业,公司会给予90-120天的较长信用期,议价能力的不足造成客户对公司营运资金的大量占用。
2017年至2022年期间,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大幅提升,分别自4.0亿、1.6亿增长至14.7亿、13.5亿。
(来源:市值风云app)
应收账款规模扩大的同时,坏账的问题也开始出现。
2022年末,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比约21%,累计计提坏账准备1.12万元,拖累公司现金流的同时也给利润带来压力。
(来源:公司公告)
公司采用的是“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订单量进行备货。随着公司订单金额的增长,公司采购相应增加,因而存货的增长主要来自原材料和在产品。
(来源:市值风云app)
应付账款的同步增长缓解了公司营运资金的压力,但还不能完全覆盖存货对资金的占用。
(来源:市值风云app)
管理层频繁减持11亿
公司自上市以来股价持续上涨,市值自上市时的23亿一路上涨当前的230亿,7年间已翻10倍。
随着股价的上涨,公司高管却频频减持套现。
公司股东武汉精至为管理层持股平台,实控人兼董事长彭骞也持有其11.02%的份额。自解禁以来,武汉精至先后实施过6次减持,累计套现近6亿元。减持过后,武汉精至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1.08%。
公司副董事长、二股东陈凯也先后实施过4次减持,合计套现金额近5亿元。截至2023年三季度,陈凯持有公司股份8.1%。
热门赛道的布局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利润增长,反而其所需的大量资金投入使得公司捉襟见肘,不得不频频依靠资本市场融资。
在主业显示面板行业景气下行后,业绩亏损、经营性现金流大量流出等集中暴露在公司2023年的财务报表,不免令人质疑公司能否继续维持高水平的研发和固定资产投入。
当然公司砸进去的钱也并没有打水漂,高增长叠加高国产化空间的半导体业务放量趋势已初有显现,新能源业务的业绩贡献也在稳定增长,同时显示面板周期也不会一直下行,未来公司的想象空间仍然很高。
机会与困境并存的十字路口,又该如何抉择呢?至少重仓公司的基金经理们已经给出了他们的判断。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能源项目有哪些投资小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