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很多朋友都在使用AC生活,并且投 资了AC积分,ac+值得买吗投 资吗?

我组合这几年因为业绩一直比较好,所以有部分基金发烧友上来咨询我对一些基金经理的看法。只是每次我回答都特别简单,或者大家问的信息我自己都不知道,没法回答。以致有些朋友认为我藏私,或者是不认真去说,对我产生误解。其实不是的,真实原因是我本来就没研究那么深,你想想我一天只能用眼1-2小时,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对基金经理做特别深、特别细的研究?相反,我还要感谢因为做了这个公号认识了一些研究基金很深的人,比如霍博士、HNJ等,他们给我推荐了好些基金,给我组合贡献了很多力量,这里瑞思拜下,哈哈!只是我在基金上的收益或损失上,相比做深研的朋友却更出彩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是我这篇想聊聊的话题基金研究越深,基金投资的收益未必一定高。里面会涉及到几个核心逻辑做深度基金研究本身的负面性及不可得性做投资与做研究要求的素质差异市场变化本身的影响下面我分别一一展开聊下
深度研究基金的负面性及不可得性这几年随着非标出清,净值化开启,公募基金成为了一个最标准的投资产品,也让这个产业链得到了生长。反应在基金研究工具上,万得、choice、韭圈这些工具就足够好使用了,更不用谈还有一些三方数据库。反应在基金信息上,因为涉及到利益,各类代销平台、三方TOB服务机构、银行、券商从业人员、发烧友在线上的发声,已经让信息的不对称缩减的很小了。我认为80%需要的信息,做研究的素材都可以在公开市场得到了。而基金研究我认为也是符合28定律的,20%精力获取到80%的信息和素材,剩下的20%可能需要额外80%的精力。这就需要我们考量一个问题了,花80%的精力去做20%的信息搜集是不是有价值的?是不是有投入产出比?是不是能解决心理没底,不敢下单的决策恐惧问题?我认为这些问题做到的概率是很小的,特别是针对个人投资者,在精力、信息本来就劣势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有大致胜率就可以买了,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疑惑留到买了以后怎么做。不要苛求买之前对确定性的追求,我们可以把工作留到买入后在市场中加深对基金的观察与认识。这是我认为基金研究的不可得性,没有人能做到对未来的事说100%确性,涉及到人的东西很难只用科学去做。另外,除了这个,我们也要思考下,真正去做深度基金研究有没有负面性?最起码我看来它是有两个负面性:深度研究带来的沉没成本效应深度研究带来的归因错误我展开说下深度研究的沉没成本效应在商业和投资世界,沉没成本效应经常捉弄人的决策。比如,公司可能在萧条的市场中继续投资,仅仅因为他们在该市场已投入了巨额资金;投资者也是如此,因为过度投入研究在某项投资上,即使迹象不妙,也难以冷静割舍。正如巴菲特所警示,与你的股票“谈情说爱”无异于自食恶果,回想2021年“坤坤永远飞”的口号,是不是就有部分投资者已经开始与基金产品或基金经理开始“谈恋爱”了?大多数人是具备社会性、感性这一部分的。比如,做销售的都知道,传播最快的是内容永远是真情流露的内容;建立信任的方法从来不是专业,而是让对象看着专业。再比如,书读得越多的人,学历越高的人,可能研究一个事物越深,越会有更多问题疑虑产生。嗯,这里艾特寒萧雪,哈哈。爱情是人生比较好的体验,阅读上深读与作者对话是一个美妙的事。但在投资上却需要尽力避免。既然人无法克服,那就不挑战人性,对大多数人而言就不要碰这个死穴。因此,适度减少对单一投资标的的关注,适当放弃对深度确定性的追求,可能是我们逃离沉没成本误区的方法之一,也是我们提高基金投资收益率的一剂良方。2.深度研究带来的归因错误虽然现在信息的不对称缩小很多了,但个人投资者一定要意识到我们是有信息劣势的同时,每个人都有思维角度的盲区,比如因为我做投资很久了,就很难理解无投资基础朋友的想法了,这是视野盲区。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时候是你错把运气当实力。我印象很清楚,记得看过一本书,叫《基业长青》,里面通过一系列严谨指标筛选筛出了认为可以长盛不衰的18家企业。但现实是现在他们很多都不在了。我再举个我自己投资的例子,今年5月份我注意到一只基金净值很好的跟随了AI行情上涨,却在AI开始调整的时候拒绝下跌。这引起了我的注意,通常情况下,要么基金经理预判到了ai的下跌提前止盈了相关头寸,要么把ai个股换到了走势相关性相反的中特估相关个股,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说明了基金经理有一定的行情预判能力。随后,我参加了该基金经理的线上路演,把这个问题抛给对方,结果出乎预料,导致当时净值异常的原因,只是有一大笔机构资金介入,还没来及加仓,导致净值走成这样。。。。当基金研究进入深水区的时候,归因可能出现的错误会越来越多,而其对投资收益的贡献却不一定是增加的。就好比作为四大火炉之一的重庆,7、8月份的天气肯定会被归纳为夏季,归因也能简单:这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行所产生的四季结果。但是如果你想归因其中某一天为什么温度上升至史无前例的45°?这可不就是简简单单一句地球公转就能解释明白的事情了,这也就是愈加细微的表征现象必然会牵扯到更加庞大的逻辑证据才能归因正确。但其实我们不需要知道那天重庆上升到45度,也不妨碍在夏天到来之前准备点降暑的东西。基金研究同理,当基金研究进入深水区后个人投资者做这个归因,错误的概率远高于正确的,机构可以做是他有一系列的工具和模型、充足的人员配置,可以把这些归因的胜率提高。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做主要归因,抓大放小才是最合适的道路。至于怎么抓大放小,等再写一篇文章展开吧。。。
做研究与做投资所需素质的差异前面的part主要讲的是深度研究的不可得性和负面性,说的是就是做好深度研究不容易,最起码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而且就算做到了,我个人觉得把研究转化为到手的投资收益也还有一段距离。这是因为做好研究与做好投资所需的素质要求是不一样的。公众号投资聚义厅有一篇文章《基金经理如何做投研》,针对这个问题就分析的很好。(我建议大家可以看看)虽然其内容讲的是股票,但其核心逻辑其实也是适用到基金的。其内容的核心逻辑是研究员研究的单点,投资要做的是Mapping什么是研究单点,用在基金上就是,研究完这个基金,你需要了解其投资框架、风格、能力圈、性格、逆风期及不擅长的是什么,也时不时要跟进迭代对其的认识。要做好这个需要的素质是好奇心、较强逻辑思维、较强洞察力。但是你研究出来要用好,你就得关注市场的现状,包含风格、周期阶段,要了解自己的预期及约束其行动的投资框架,风格暴露的问题,然后才是我对这个基金的定位是什么,预期是什么。这就是mapping。市场是不可知的,要做好这个其实需要的是你在面对当前信息做出判断的决策力。而加强决策力的训练就不一定是研究能带来的,恰恰相反研究越好,这块会越薄弱。因为研究好的人一方面主观执念会更强,另一方面是研究好的人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素质,却也带来没研究明白是不敢下决心买的问题,对他而言这样做会没安全感。而要提升决策力,本质上是要把自己对市场理解的广度提起来,不局限在单点。所以有时候收益的差异,功夫不一定在基金研究的差异上,功夫在诗外。人都想偷懒,想买个基金经理就长期持有,说买这个人。不知道在其他国家怎么样,在中国肯定是不行的。为什么?因为国内公募基金的投资策略和投资范围都是非常局限的,而波动又十分剧烈。一个基金很难长期带着你穿越,因为大部分人说持有10年,真亏的时候1年都拿不住。我们可以在追求低收益预期上,构建相对躺平的基金组合框架,但绝对不能在单个基金上追求躺平。我相信这几年随着很多人在这里吃的亏,应该在这块会有些感受吧。
市场本身变幻的影响我记得我在19、20年持有单个基金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比如周应波、袁芳我都持有超过1年。但最近很多基金持有的时间周期在急速缩短,为什么?因为市场的环境变了。这几年公募基金生态发生了几个变化IPO急速扩容带来的研究难度提升这几年底层股票数量大扩容,导致股票数量猛增到5000多个,从而带来一个问题,落实到基金上就是很多持仓明细你很难看懂,这给基金深度研究是带来很大挑战的。要做深度研究所需的时间和精力,能力要求都成倍增加,客观讲用深度研究做基金投资性价比不高了,最起码我现在的基金研究已经不追求这个了,而更多的事根据净值的追涨杀跌来做。用结果来反向推原因来获取确信。2.结构化行情让时间成为深度研究的敌人那些经历过2020-21年抱团行情的朋友们会有深刻体会——市场上的热点可谓凤毛麟角。由此导致的是,部分基金短时间内规模急剧膨胀,这对基金公司而言是好事。但是对于想做深入分析的投资者就不那么友好了。大家都知道规模是超额收益的敌人,过早出圈就意味着天使轮买入的投资者需要提前退出而寻找下一批黑马。等相中买入不久后,又发现自媒体在疯狂宣传了,于是又准备进入下一个循环,基金圈的研究内卷由此产生;同时,这样又诱逼投资者开始挖掘才上任1,2个季度的基金经理,然后等投资者完成净值调查研究后,蓦然回首黑马已经被洗白了,你说气不气。。。所以二级市场只要不是全面铺开的行情,投资者就需要频繁调整持仓来应对规模的影响,对于深度研究者来说,从此时间不再是朋友。我上个去年的经典之作,招商核心竞争力朱红裕的买卖点,一切答案就很明显了。
结语投资从来就不是一门百分百的科学实践活动,它是融合了人性、艺术、会计等的一项大型实践征程,所以如果用做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来面对投资,很可能会陷入无尽的悖论与数据的海洋。同时通往成功投资的路也五花八门,每位投资者都有适合自己的道路,我的路未必一定适合你,但我往返其中并豁然开朗。本文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分辨AC开还是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