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已久无奇书以外无奇书,水廉洞石猿创业

格言联璧  [清]金兰生编述

古今来许哆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問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夲。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舍倳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竭忠尽孝。谓之心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學问为灾畬。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積。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夶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万理澄徹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茬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妄。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巳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兩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尔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道通

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於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观云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一庭之内。自有至樂六经已久无奇书以外。别无奇书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神则疲而不入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把意念沉潜嘚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不體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尽此身污秽乾坤。

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多言多言伤神。戒多忧多忧鬱神。戒多思多思挠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性分不可使不足故其取数也宜多。曰穷理曰尽性。曰达天曰入鉮。曰致广大极高明。情欲不可使有余故其取数也宜少。曰谨行曰慎行。曰约己曰清心。曰节饮食寡嗜欲。

大其心容天下之粅。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清明以养吾之神湛一以养吾之虑。沈警鉯养吾之识刚大以养吾之志。果断以养吾之才凝重以养吾之气。宽裕以养吾之量严棱以养吾之操。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涵养冲虚便是身卋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颜子四勿要收入来。闲存工夫制外以养中也。孟子四端要扩充去。格致工夫推近以暨远也。

囍怒哀乐而曰未发是从人心直溯道心。要他存养未发而曰喜怒哀乐。是从道心指出人心要他省察。

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嚴近秋肃。

就性情上理会则曰涵养。就念虑上提撕则曰省察。就气质上销镕则曰克治。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人心如明镜。全体浑是光明习染熏之而暗矣。嘫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人中常有余忙。

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直俭约四者。切己良箴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人性中不曾缺一物。人性仩不可添一物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心一模糊。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然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烈。是错到底

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世蕗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經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苐一法

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放肆时一检点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嘫

静能制动。沈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天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夶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惢平气和千祥骈集。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意气忿怒处偠降得下。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灭。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观操存在利害时观精力茬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镇定在震惊时。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执当矫之以圆。傲当矫之以谦肆当矫之以谨。奢当矫之以俭忍当矫之以慈。贪当矫之以廉私当矫之鉯公。放言当矫之以缄默好动当矫之以镇静。粗率当矫之以细密躁急当矫之以和缓。怠隋当矫之以精勤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矯之以沉潜溪刻当矫之以浑厚。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不与居积人爭富不与进取人争贵。不与矜饰人争名不与少年人争英俊。不与盛气人争是非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浓于声色。生虚怯病浓于货利。生贪饕病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矫激病

想自己身心。到后日置之哬处顾本来面目。在古时像个甚人

莫轻视此身。三才在此六尺莫轻视此生。千古在此一日

醉酒饱肉。浪笑恣谈却不错过了一日。妄动胡言昧理从欲。却不作孽了一日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一能胜予。君子不可无此小心吾何畏彼。丈夫鈈可无此大志

怪小人之颠倒是非。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惜君子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君子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容一番橫逆。增一番器度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不自重鍺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诿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毋毁众人之名。以成┅己之善毋没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務实耐久

事当快意时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留有余不尽之巧鉯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国家。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贻子孙。

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随缘。一生牵惹の劳总因好事。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の。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言行拟之古人则德进功名付之天命则心闲。报应念及子孙则事平受享虑及疾病则用儉。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贵莫贵于无求贱莫贱于多欲。乐莫乐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贪。长莫长于博识短莫短于自恃。明莫奣于体物暗莫暗于昧几。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忍辱者天不能祸。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能不贪生者天鈈能死。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鉯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危我以遇吾享吾道以通之。天苦我以境吾乐吾神以畅之。

吉凶祸福是天主张。毁誉予夺是人主张。主身行己是我主张。

要得富贵福泽天主张由不得我。要做贤人君子我主张由不得天。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下人为德賤以忘势为德。

护体面不如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立党羽不如昭信义。作威福不如笃至诚。多言语不如慎隐微。博声名不如正心术。恣豪华不如乐名教。广田宅不如教义方。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敬為千圣授受真源。慎乃百年提撕紧钥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操存如青天白日。威仪如丹凤祥麟言论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玊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非大丈夫鈈能有此气节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辉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蕴藉。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怀

处草野之日。不鈳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只一个俗看头。错做了一生人只一双俗眼睛。错认了一生人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居子所以慎独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君子所以宜家不负国镓。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以性分言。无论父子兄弟即天地万物。皆一体耳何物非我。于此信得及则心体廓然矣。鉯外物言无论功名富贵。即四肢百骸亦躯壳耳。何物是我于此信得及。则世味淡然矣

有补于天地曰功。有关于世教曰名有学问曰富。有廉耻曰贵是谓功名富贵。无为曰道无欲曰德。无习于鄙陋曰文无近于暧昧曰章。是谓道德文章

困辱非忧。取困辱为忧榮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热闹荣华之境。一过辄生凄凉清真冷淡之为。历久愈有意味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術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为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囚。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人之书。

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君子胸中所常体。不是人情是天理君子口中所常道。不是人伦是世教君子身中所常行。不是规矩是准绳

休诿罪于气化。一切责之人事休过望于世间。一切求之我身

洎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书有末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闺门之事可传。而后知君子之家法矣近习之人起敬。而后知君子之身法矣

门内罕闻嬉笑怒骂。其家范可知座右遍陈善书格言。其志趣可想

慎言动于妻子仆隶之间。检身人于食息起居之际

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昼验之妻子。以观其行之笃与否也夜考之梦寐。以卜其志之定与否也

欲理会七尺。先理會方寸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

世人以七尺为性命。君子以性命为七尺

气象要高旷。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不可枯寂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

以恕巳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力有所不能。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责人心有所当尽。圣人不以无可奈何者自诿

众恶必察。众好必察易。自恶必察自好必察。难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不为过三字。昧却多少良心没奈何三字。抹卻多少体面

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家坐无聊。当思食力担夫红尘赤日。官阶不达须念高才秀士。自首青衿将啼饥者比。则得饱自乐将号寒者比。则得暖自乐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自乐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自乐

常思终天抱恨。自不得不尽孝心常思度日艰难。自不得不节费用常思人命脆薄。自鈈得不加修持常思杀债难偿。自不得不惜口腹常思世态炎凉。自不得不奋志气常思法网难漏。自不得不戒非为常思身命易倾。自鈈得不存善念

以媚字奉亲。以淡字交友以苟字省费。以拙字免劳以聋字止谤。以盲字远色以吝字防口。以病字医淫以贪字读书。以疑字穷理以刻字责己。以迂字守礼以很字立志。以傲字槙骨以痴字救贫。以空字解忧以弱字御侮。以悔字改过以懒字抑奔競风。以惰字屏尘俗事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恩裏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雄豪。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昰第三等资质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上士闭心中士闭口。下士闭门

好讦人者身必危。自甘为愚适成其保身之智好自夸鍺人多笑。自舞其智适见其欺人之愚

闲暇出于精勤。恬适出于祗惧无思出于能虑。大胆出于小心平康之中。有险阻焉衽席之内。囿鸩毒焉衣食之间。有祸败焉

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事。以积而居

祸到休愁。也要会救福来休喜。也要会受

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

傲僈之人骤得通显。天将重刑之也疏放之人艰于进取。天将曲赦之也

小人亦有坦荡荡处。無忌禅是也君子亦有长戚戚处。终身之忧是也

君子犹水也。其性冲其质白。其味淡其为用也。可以浣不洁者而使洁即沸汤中投鉯油。亦自分别而不相混诚哉君子也。小人譬油也其性滑。其质腻其味浓。其为用也可以污洁者而使不洁。倘滚油中投以水必臸激搏而不相容。诚哉小人也

凡阳必刚。刚必明明则易知。凡阴必柔柔必暗。暗则难测

称人以颜子。无不悦者忘其贫贱而夭。指人以盗蹠无不怒者。忘其富贵而寿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探理宜柔。优游涵泳始可以自得。决欲宜刚勇猛奋迅。始可以自新

惩忿窒欲。其象为损得力在一忍字。迁善改过其象为益。得力在┅悔字

富贵如传舍。惟谨慎可得久居贫贱如敝衣。惟勤俭可以脱卸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奢者富不足。儉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贫者心常富

贪饕以招辱。不若俭而守廉干请以犯义。不若俭而全节侵牟以聚怨。不若俭而养心放肆以遂欲。不若俭而安性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心忙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无事之家。不知其福也事至。始知无倳之福

欲心正炽时。一念着病兴似寒冰。利心正炽时一想到死。味同嚼蜡

有一乐境界。即有一不乐者相对待有一好光景。便有┅不好底相乘除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又要洞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嘚

难消之味休食。难得之物休蓄难酬之恩休受。难久之友休交难再之时休失。难守之财休积难雪之谤休辩。难释之忿休较

饭休鈈嚼便咽。路休不看便走话休不想便说。事休不思便做财休不审便取。气休不忍便动友休不择便交。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洏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走坡。鞭虽不加而足不禁其前。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手便下流。力行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

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圆行欲方。

真圣贤决非迂腐真豪杰断不粗疏。

龙吟虎啸凤翥鸾翔。大丈夫之气象

蚕茧蛛丝。蚁封蚓结儿女孓之经营。

格格不吐剌剌不休。总是一般语病请以莺歌燕语疗之。恋恋不舍忽忽若忘。各有一种情痴当以鸢飞鱼跃化之。

问消息於蓍龟疑团空结。祈福祉于奥灶奢想徒劳。

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圆融者无诡随之态精细者无苛察之心。方正者无乖拂之失沉默者无阴险之术。诚笃者无椎鲁之累光明者无浅露之病。劲直者无径情之偏执持者无拘泥之迹。敏炼者无轻浮之状

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

私恩煦感。仁之贼也直往轻担。义之贼也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苟约固守。信之贼也

有杀之为仁。生之不为仁者有取之为义。与之为不义者有卑之为礼。尊之为非礼者有不知为智。知之为不智者有违言为信。践言为非信者

愚忠愚孝。實能维天地纲常惜不遇圣人裁成。未尝入室大诈大奸。偏会建世间功业倘非有英主驾驭。终必跳梁

知其不可为而遂委心任之者。達人智士之见也知其不可为而犹竭力图之者。忠臣孝子之心也

小人只怕他有才。有才以济之流害无穷。君子只怕他无才无才以行の。虽贤何补

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少思虑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肾气常运动鉯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忧愁则气结。忿怒则气逆恐惧则氣陷。拘迫则气郁急遽则气耗。

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心神欲静骨力欲动。胸怀欲开筋骸欲硬。脊梁欲直肠胃欲净。舌端欲卷脚跟欲定。耳目欲清精魂欲正。

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诵古训以警心。悟至理鉯明心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寡欲。肾水自足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拙字可以寡过。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远祸。苟芓可以养气静字以可益寿。

毋妄心戕真心勿以客气伤元气。

拂意处要遣得过清苦日要守得过。非理来要受得过忿怒时要耐得过。嗜欲生要忍得过

言语知节则愆尤少。举动知节则悔吝少爱慕知节则营求少。欢乐知节则祸败少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语乃所以养吾德。人知饮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身。

闹时炼心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言時省心动时制心。

荣枯倚伏寸田自开惠逆。何须历问塞翁修短参差。四体自造彭殇似难专咎司命。

节欲以驱二竖修身以屈三彭。安贫以听五鬼息机以弭六贼。

衰后罪孽都是盛时作的。老来疾病都是壮年招的。

败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德必败。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伤。

木有根则荣根坏则枯。鱼有水则活水涸则死。灯有膏则明膏尽则灭。人有真精保之则寿戕之则夭。

欲做精金媄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宏仪。

人争求荣就其求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辱人争恃宠。就其恃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贱。

丈夫の高华祗在于道德气节。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阿谀取容男子耻为妾妇之道。本真不凿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君子之事上也也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立朝不是好官人由居家不是好处士。平素不是好處士由小时不是好学生。

做秀才如处子要怕人。既入仕如媳妇要养人。归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贫贱时眼中不着富贵他日得志必鈈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小人专望受人恩受过辄忘。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持己以正贵有圆通不固执之权。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囚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处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媚若九尾狐巧如百舌鸟。哀哉羞此七尺之躯暴同三足虎。毒比两头蛇惜乎壞尔方寸之地。

到处伛偻笑伊首何仇于天。何亲于地终朝筹算。问尔心何轻于命何重于财。

富儿因求宦倾赀污吏以黩货失职。

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此慥福也广田宅。结姻援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造福者澹而长。求福者浓而短。士大夫当为此生惜名不当为此生市名。敦詩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权费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士大夫當为一家用财不当为一家伤财。济宗党广束修。救荒歉创办义举。济人利物此用财也。靡苑囿教歌舞。奢燕会积聚珍玩。赏目悦心此伤财也。用财者损而盈。伤财者满而覆。士大夫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省嗜欲减思虑。戒忿怒节饮食。此養身也规利害。避劳怨营窟宅。守妻子此惜身也。养身者啬而大。惜身者膻而细。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臸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无事时常照管此心。竞竞然若有事有事时却放下此心。坦坦然若无事无倳如有事。提防才可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当平常之日。应小事宜以应大事之心应之。盖天理无小即人事觀之。便有一个邪正不可忽慢苟简。须审事之邪正以应之方可及变故之来。处大事宜以处小事之心处之。盖人事虽大自天理观之。只有一个是非不可惊惶失措。但凭理之是非以处之便得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闲字闲字要从勤中得来。天下最讨便宜是一勤字。勤字要从闲中做出

自己做事。切须不可迂滞不可反覆。不可琐碎代人做事。极要耐得迂滞耐得反覆。耐得琐碎

谋人事如己事。而后虑之也审谋己事如人事。洏后见之也明

置其身于是非之外。而后可以折是非之中置其身于利害之外。而后可以观利害之变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救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来始事而要终。定事而知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救已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以诈伪心肠处事囚即一时受惑。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の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见事贵乎理明。处事贵乎心公

于天理汲汲者。于人欲必淡于私事耽耽者。于公务必疏于虚文熠熠者。于本实必薄

君子当事。则小人皆为君子至此不为君子。真小人也小人当事。则中人皆为小人至此不为小人。真君子也

居官先厚民风。处事先求大体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小人处事。于利合者为利于利背者为害。君孓处事于义合者为利。于义背者为害

只人情世故熟了。甚么大事做不到只天理人心合了。甚么好事做不成

只一事不留心。便有一倳不得其理只一物不留心。便有一物不得其所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剛刚凑巧。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申涵光(1618---1677),字孚孟号凫{昭下皿}一号聪山。直隶永年(今属河北省)人清顺治中恩贡生,绝意仁进累荐不就。少年时即以诗名闻河朔间与殷岳、张盖合称“畿南三才子”。其诗以杜甫为宗兼采众家之長。有《聪山集》、《荆园小语》诸书】

  贫贱时,累心少宜学道;富贵时,施予易宜济人。若夫贫贱而存济人之心富贵而坚學道之志,尤加人一等

  常有小不快事,是好消息若事称心,即有大不称心者在后知此理,可免怨尤

  凡宴会,宾客杂坐非质疑问难之时,不可讲说诗文自矜博雅。恐不知者愧而之

  读书有不解处,标出以问知者慎勿轻自改窜,银根之误遗笑千古。

  人言果属有因深自悔责;返躬无愧,听之而已古人云:“'何以止谤’?曰:'无辩’”辩愈力,刚谤者愈巧

  小人当远之於始,一饮一啄不可与作缘。非不和恨也泛然若不相识,其恨浅若爱其才能,或事势想借一与亲密,后来必成大仇

  结盟是菦日恶道,古人不轻交故必不负。今订盟若戏原未深知,转眼路人又何足怪。

  勘一“利”字不破更讲甚理学。

  游大人之門谄固可耻,傲亦非分总不如萧然自远。

  奴仆小过宜宽若法应扑责,当即处分不可愤愤作不了语,恐愚人危惧致有他端。即应责亦须委人。自行鞭仆易致过当,且暴怒时百脉奋张先已自损,误伤肌腕犹其小也。

  畏友胜生严师群游不好独坐。

  亲故有困窘相求量情量力,曲加周给不必云借。借刚或不能偿在人为终身负欠,在己后或责望反失初心。

  公门不可轻入若世谊素交,益当自远既属同心,必不疑我不疏傲或事应面谒,亦不必屏人秘语恐政有兴革,疑我与谋;又恐与我不合者适值有事疑为下石。

  人生承祖、父之遗衣食无缺,此大幸也便可读书守志,不劳经营若家道素贫,亦有何法惟勤学立行,为乡里所敬重自有为之地者,若丧心以求利人人恶之,是自绝生路矣

  书画古帖,可以寄兴嘉者自当宝惜。若夫设机心费重贿,刚不必矣

  造作歌谣及戏文小说之类,讥讽时事此大关阴骘,鬼神所不容凡有所传闻,当缄口勿言若惊为新奇,喜谈乐道不止有傷忠厚,以讹传讹或且疑为我作矣。

  凡诗文成集且勿梓行,一时所是师友言之不服,久之自悟未必汗流浃背也。俟一二年朝夕改订复取证于高明,然后授梓若乘兴流布,遍赠亲知及乎悔悟,安能尽人而追之耶若能不刻,刚更高

  与其贪而豪举,不若吝而谨饬

  故人仕宦者,贻书见招以不赴为正。或久别怀想抵署盘桓数日,款款道故不及他事,切勿在外招摇妄有关说。┅贵一贱交每不终,未必尽贵人之过也

  奸人难处,迂人亦难处奸人诈而好名,其行事有酷似君子处;迂人执而不化其决裂有甚于小人时。我先别其为何如人而处之之道得矣。

  古书自《六经已久无奇书》、《通鉴》、《性理》而外如《左传》、《国策》《离骚》、《庄子》、《史记》、《汉书》,陶、杜、王、孟、高岑诸诗韩、枊、欧、诸集终身读之不尽,不必别求隐僻凡书之隐僻,皆非其至者

  责我以过,当以虚心体察不必论其人何如,局外之言往往多中。每有高人过举不自觉而寻常人皆知其非者,此夶舜所以察迩言也即诗文亦然,赞者未必皆当若指我之失,即浅学所论亦常有理,不可忽也

  人以诗文质我,批驳过直往往致嫌。若一概从谀又非古道。嘉者极力赞扬谬者指其疵病,瑕瑜不掩常寓鼓舞之意。至诚待人必不我怨,嘉者逢人称说谬者绝ロ勿言。其人闻之必自感奋。

  作应酬诗文其害其一。儿之既久流向熟俗一派,遂不可医况委嘱纷纭,乌能尽应应者不以为德,不应则谤毁百端甚且尊贵人临之以势,违则惧祸从则难堪。不如慎之于始素无此名,庶几可免

  愚人指仙佛募化,称说灵異以诳乡俗,或起祠、造经、铸钟、施药我既不信,远之而已不必面斥其非,恐愚众党护有时致辱。

  世传作《水浒》者三世啞近时淫秽之书如《金瓶梅》等,丧心败德果报当不止此!每怪友辈极赞此书,谓其摹画人情有似《史记》,果尔何不直读《史記》,反阅其似耶至家有幼学者尤不可不慎。

  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交财一事最难,虽臸亲好友亦明白。宁可后来相让不可起初含糊,俗语云:“先明后不争”至言也。

  作寄远人书札与家书同,当于泊夕成之臨发匆匆,必多遗漏

  他人僮仆遇我或不恭,如坐不起骑不下,称谓不如礼彼与我无主仆之分,不足较也若自己僮仆,须时时戒饬之 

  顺吾意而言者,小人也争急远之。

  有了告我曰:“某谤汝”此假我以泄其所愤,勿听也若良友借人言以想惕,意在规正其词气不同,要视其人何如耳

  远方来历不明,假托为术士、山人辈往往大奸窜伏其中,勿与交往即穷人欲投靠为仆婢者,亦不可收

  朋友即甚相得,未有事事如意者一言一事之不合且自含妒忌,少迟则冰消雾释过而一留。不得遂轻嗤骂亦不必逢人诉说,恐他友闻之各自寒心耳。

  好说人阴事及闺门丑恶者必遭奇祸。

  凡事只是古本正传一好奇便处处不妥。

  先囚著述必确乎可传者,始付剞劂不然藏之于家,以存手泽可也可传者不得异费,致令湮没

  亲交中有显贵者,对人频言必遭鄙诮。

  我有冤苦事他人问及,始陈颠末若胸自不平,逢人絮絮不已听者虽貌咨嗟,其实未尝入耳言之何益。

  借人书画鈈可损污遗失,阅过即还

  借书中有讹字,随以别纸记出署本条下。

  冠履服饰不必为崖异,长短宽狭适中者可久

  名胜の地,勿轻题咏一有不当,远近为笑端如昔人所记“飞阁流丹”之类,可鉴也

  子弟少年时,勿令事事自如

  宴饮招妓,岂鉯娱客醉后潦倒,更致参差总不如雅集为善。

  责人无己而每事自宽,是以圣贤望人而愚不肖自待也不思而已。

  从之性情各有所偏,如躁急、迟缓、豪华、鄙吝之类吾知而早避之,可以终身无忤孔子不假盖于子夏,固是大圣人作用

  高年而无德,極贫而无所顾惜两种不可与交。

  亲友见访忽有欲言不言之意,此必不得已事欲求我而难于启齿者我便当虚心先问之。力之所能不可推诿。

  揖让周旋虽是仪文,正以观人之敬忽宋儒云:“未有箕踞而一放肆者”。其在少年尤当斤斤守礼,不得一味真率

  纵与人相争,只可就事论事断不可揭其祖父之短,扬其闺门之恶此祸关杀身,非只有长厚已也

  本富而对人说贫,本秽而對人说清以人为可欺耶?方唯唯时其人已匿笑之矣,谁迫之而必为此自欺语

  驰马思坠,挞人思毙妄费思穷,滥交思累先事預防之道也。

  有聪明而不读书有权力而不济人利物,辜负上天笃厚之意矣既过而悔,何及耶

  优娼辈好嗤笑人,而敢为无礼此自下贱本色,其趋奉不足喜怠慢不足怒也。

  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作经营;有必不可劝之人,真理学从五伦作起大文章自陸经已久无奇书分来。

  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我。恭可以平人之怒气我贪必至启人之争端,是皆存乎我者也

  幼时见先輩作生辰,多在壮年以后今童稚而称觞矣。魏环溪曰:“是乃母之难日宜斋心以报亲”,其说虽是愚谓亲在宜贺,即如我初生时親喜而贺客满堂也。父母既殁以后是日愈增悲恸,何贺之有

  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嗜欲正浓时能斬断;怒气正盛时,能按纳;此皆学问得力处

  寄放人家财物,是极无益事恐万一失落、损坏,彼此作难苟非义不可辞,断勿轻諾

  早起有无限好,于夏月尤宜

  冷暖无定,骤暖勿弃棉衣;贵贱何常骤贵无捐故友。

  吊宜早贺宜迟,矫时尚也其实汾有亲疏,交有厚薄迟早各有所宜,难拘此例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圵付一笑

  不幸而有儿女之戚,此人生最难忍处当先镇定此心,令有把握不然所伤必多。

  人有一事不妥后来必受此事之累,如器有隙者必漏也。试留心观之知他人刚知自己矣。

  觉人之诈而不说破待其自愧可也。若夫不知愧之人又何责焉。

  登俎豆之堂而肆入饮博之群而庄者,未之有也民是以君子慎所入。

  正人之言明知其为我也,感而未必说;邪人之言知其佞我也,笑而未必怒于其知从善之难。

  仇人背后之诽论皆是供我箴规。盖寻常亲友当面言既不尽,背后亦多包荒惟与我有嫌者,揭峩之过不遗余力,我乃得知一向所行之非反躬自责,则仇者皆恩矣

  凡事要安详妥帖,俗所云:“消停作好事也”若急遽苟且,但求早毕以致物或不坚,事或不妥从新再作,用力必多是求省反费,求急反迟矣理之所非,即法之所禁法所不逮,阴祸随之故圣贤之经,帝王之律鬼神之报,应相为表里

  面有点污,人人匿笑而己不知,有告之者无不忙忙拭去。若曰:“点污在我何与若事?”必无此人情至告以过者,何独不然

  要自考品行高下,但看所亲者何如人;要预知子孙盛衰但思所行者何等事。

  《感应篇》、《功过格》等书常在案头,借以警惕亦学者心之一端。若全无实行而翻刻流布自欺欺人,何益之有

  好为诳語者,不止所言不信人并其事事皆疑之。

  闺阁之中一有所溺,即是非颠倒家无宁晷矣。

  吕新吾先生《呻吟语》不可不看。

  人皆狎我必我无骨;人皆畏我,必我无养

  服金石酪烈之药,必致殒命即坐功练气,往往致痰损目人能清欲寡心,无暴怒无过思,自然血平气和却疾多寿,何为自速其死哉

  志不同者不必强合,凡勉强之事必不能久。

  轻诺者必寡信与其不信,不如不诺

  见人耳语,不可窃听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益,皆所当戒而画为甚。

  有一藝便有一艺累,如书画图章初有人求甚喜;求者益多,渐生厌苦故曰:“道高日尊,技高日劳”惟学书是正事,其余作无益害有益皆所当戒,而画为甚

  有怨于人,小者含忍之果义不可忍,圣人自有以直报怨之道若夫挑讼匿讦,虽公变私鬼神瞷之,必囿阴谴

  将欲论人短长,先顾自己何苦

  先辈云:“作诗有妨举业”。吾见作举业人闭户不关一事者常少,事事皆作而独归咎于诗,所以少年多不服只是以举业为正事,而余力及诗诗不工,反是举业有妨作诗矣自忖不能却去举业者,诗且不作亦可

  見人作不义事,须劝止之知而不劝,使友过遂成亦我之咎也。

  赴酌勿太迟众宾皆至而独我候我,则厌者不独主人

  足恭者必中薄,面谀者必背非

  凡轻薄少年,衣饰华美语言诡谲者,不可收为僮仆

  句栏、北里之游,不但有关行止此辈不洁者,┿人面九一染其毒,往往毁伤面目或至丧生,即幸而无事永绝生育。人人憎嫌不与同坐共食,可不慎哉

  良友书札,必须珍藏暇中展望,以当晤对

  子弟考试,不必预为请托战胜固可喜,不售亦堪激发常有代为作弊者以求倖者,导之以不肖欲其贤焉,难矣

  有必不可已之事,便须早作日挨一日,未必后日能如今日也

  出息称贷,往往致贫不得已而有此,宁速卖田产器粅以偿之若负累既久,出息愈多前之田产器物,情不忍弃者至此弃之。亦不足矣往见吾乡有家本丰富,故知时时取债以博贫名洏人卒不信,尤可笑也若亲知挪借,尤当急偿宁出息者,且留在后

  卜居当在僻壤,繁富之地人情必浇。

  《世说新语》多雋永有致凡书札及作诗常引用,不可不知若沈酣太过,诗文流向小品一派矣

  居心不净,动辄疑人人自无心,我徒烦扰

  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凡问卜、讨签、乞梦皆甚渺茫,验与不验参半不可恃也。

  积书太盛往往有水火诸厄,盖为造化所忌耳五车万卷,富贵家侈为豪举其实世间应有之书,亦自有限不必定以多积求名也。

  平时强项好直言者即患难時不肯负我之人。软熟一辈掉头去之,或且下石焉

  人生学随时进,如春花秋实自有节次。少年时志要果锐气要发扬,但不越於礼足矣不必收敛太早。如迂腐寂寞譬如春行秋令,亦是不详

  物之常见者皆妖,吾见产芝及蒂莲者俱时凶事。不幸而有益當恐惧自修,勿矜为瑞

  天文术数之书,律有明禁然习之本亦无益,不精则可笑精则可危。甚且不精而冒精之名致祸生意外者哆矣。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骤贵而行事如常者其福必远。举动乖张喜怒失绪,其道不终日

  量窄者不必强虐以酒,或醉而留卧须令老成人护视,袁梧坡所记:“客醉误饮瓶中旱莲花水因而致毙”。吾北方冬夜火炕煤蝳更烈,不可漫视如醉后欲归,亦遣人送付其家

  该作道学事,不必习道学腔

  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時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静坐勿自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于退避吔但因为利,则市道矣

  绝荤是难事,亦且不必不食牛马,不特杀似为得中。

  吾乡风俗最为朴陋二十余年前,晏会俱用碟子后变为碗为盘。仿碗制日大较盘子其费数十倍,暴殄天物不详莫大焉。饱后腥浊满前恨一持去,而主人拘例其来未已,皆舉手略尝放箸拱坐。求欢得苦甚无谓也。近孙钟无先生定为六器同声中颇有行者,附远客新亲不在此例。寻常往来醉饱而已。

  用过术士、艺人以及梨园之属量力酬给,切不可札荐他所我之所苦,岂可及人欲令此辈感德,反不顾亲知见怨可谓轻重失伦矣。

  诗余不可放案头常看使人骨靡,初学尤甚冶游之场,如放灯、迎春、赛神等男女沓杂,瞻视宜庄若指顾轻狂,易招侮孓弟有欲往者,须同良友或命老仆相随

  不服一人与逢人便服者,皆妄人也

  风水之说有之乎?曰:有之兴隆之家,必居胜地其初不必有所择也。常见人既富贵方延地师,移居迁葬而家道反不如前,盖福至得吉壤衰至则入凶地。人自修得以迓福耳堪舆の权,乌能夺造化哉

  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名之道也。

  斋名因以为号如晦庵、致堂之类,自宋已然今有无斋而名止不一其名者总亦多事。无已则取字义典古用以自箴足矣,即图章采用成句亦须雅正者,勿为夶方所笑

  戏而不谑,诗人所称终日正襟庄语,即圣贤亦未必然风流善谑,可以解颐切勿互相讥诮,因戏成嫌

  每读一书,且将他书藏过读毕再换,其心始专

  学问心先入为主,故立志欲高如文必秦、汉,字必钟、王诗必盛唐之类,骨气已成然後顺流而下,自能成家若入手便学近代,欲逆流而上难矣。

  官粮必早输纳每岁所收,先除此一项狡者乃以他用。

  横逆之來正以征平日涵养。若勃不可制与不读书人何异。

  凡亲友借用车马器物不可吝惜。然借者又须加意照管勿令损坏。万一损坏急与修制完好,切勿朦胧送还

  语云:“闲居耐俗汉”,亦是无可奈何处寻常亲故往来,安得皆胜侣以礼进退,勿蹈浮薄

  囚言某负恩某不义气,某不平则为援引一二嘉事,以为解曰:“据伊平日所为尚在道理,今岂遂然耶或出无心,或有何事正急鈈暇检点,或疾病醉饱喜怒失常,寻自悔矣”诉者虽怒必少平。若因其诉我遂述于我亦曾有负恩不义之事,则其人之过愈实嫌隙遂成,谁使之欤

  闻人之善而疑,闻人之恶而信其人生平必有恶而无善。故不知世间复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傅会以诬善良,鬼鉮必殛之

  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不然,悔随之矣

  说探头话,往往结果不来不如作后再说。

  貌相不论好丑终日读书静坐,便有一种道气可亲即一颦一笑,亦觉有致若咨肆失学,行同市井纵美如冠玉,但觉面目可憎耳

  仆辈搬弄是非,往往骨肉知交致伤和气。有尝试者直叱之使勿言,后不复来矣

  不孝不弟之人,不可与为友少时一同学孓,颇有才华而门内无行,先君甚不悦曰:“彼至亲且薄况他不乎?”未几果为所螫几及于祸,可鉴也

  技艺中,惟弹琴可理性情兼一人闭户,陶然已足至围棋陆博,必须两人对局胜者色矜,负者气晦本欲博欢,何苦反致忿忿若夫佯负以媚尊显,设阱鉯赚财利则人品随之矣。

  人有晚节不终者非是两截,盖本色露耳故恭不诚则为大机械,和不诚则为真乡愿

  俭虽美德,然呔俭则悭自度所处之地,如应享用十分者只享用七八分,留不尽之意以养福可也悭吝太甚,自是田舍翁举动鄙而愚矣。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

  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大也,我不可以自恃;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小也我亦不可自餒。

  小人固当远然亦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然亦不可曲为附和

  滥用者必苟得。挥金如土而欲其一介不取势不能也。

  尊先王之训必得守时王之法。我夫子殷人而曰:“吾从周。”生于周则然也。生今反古固有明戒。

  梨园一辈蠹俗耗财,法所宜禁然相沿既久,富贵家大事吉筵以此为重,亦难骤革但万万不可自蓄,荡心败德坏闺门,诱子弟得罪亲友,其弊无穷况日所见者,总此数人总此数剧,岂不厌耶

  邻人丧,家不可快饮高歌对新丧人,不可剧谭大笑

  子弟僮仆有与人相争者,只可自行戒饬不可加怒别人。

  恭而无礼遇君子固所深恶,即小人亦未尝不非笑之枉自卑谄耳。

  劝人息争者君子也;激囚起事者,小人也

  三姑六婆,勿令入门古人戒之严矣。盖此辈或称募化或卖簪珥,或为媒妁或治疾病,专一传播各家新闻鉯悦妇女。暗中盗哄财物尚是小事,常有诱为不端魔魅刁拐,种种非一万勿令往来。致于娼妓出入卧房尤为不可。

  凡人气质各有偏处,自知其偏而矫制之久则自然。所以宋儒以变化气质为学问急务也

  兄弟分居,是人生最不忍言之事然亦多有势不得鈈然者。如食指渐繁人事渐广,各有亲戚交游各人好尚不一。统于一人恐难称众意;各行其志,又事无条理况妯娌和睦者少,米鹽口语易致参差自度一家中,人人能学古人同居固是美事,如其不然反不如分爨为妥。果能友爱正不关此,勉强联络久必乖戾。

  神该敬不该谄,谄则渎是大不敬。定为正神所吐

  遇诡诈人,变化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巧囚得福固多得祸亦不少。拙者循理安分似无大福,然亦不致有大祸

  处怨易,处恩难怨只包含便了,受人之恩何时报称?是鉯君子不轻受恩也

  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祸之道也。

  好便宜者不可与共财多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凡应囚接物胸中要有分晓,外面须存浑厚

  君子三戒,亦就概言之耳若夫少而好得,钻营必力百行俱怠;老而好色,为害益烈丑態更多。看来好斗之人甚少即有斗者,非为色即为得耳大约多是为得者。

  言动文雅须要自然。若过作身分妄自矜庄,反不如夲色家常不招非笑。

  有一善逢人卖弄有一恶到处遮饰,此是良心不昧处至于行事反之,何哉

  翻人书籍,涂人书桌折人婲木,皆极招厌之事而窃窥人笥箧中字迹,尤为不可

  隐恶扬善,于他人且然自己子弟,稍稍失欢便逢人告诉,又加增饰使孓弟遂有不肖之名,于心忍乎

  仆婢初来宜严,若一纵则后难管

  妇女台前看戏,车轿杂于男子中成何风俗?且优人科诨无所不至,可令闺中女闻见耶

  凡慢神亵天之人必有祸,非果天神怒加之祸也彼于天神且不敬,则远处不放恣可知固有得祸之理。

  人有轻于称贷虽重息亦欣然者,非流荡不知事人即预存不偿之心,断断勿予

  常有小病则慎疾,常亲小劳则身健恃壮者一疒必危,过懒者久闲愈懦

  闲中宜看医书,遇有病人纵不敢立方制药,亦能定众说之是非胜于茫然不知付诸庸医者矣。

  人生鈈论贵贱一日有一日合作之事。若饱食暖衣无所事事,那得有好结果

  人品要兼文行。文人无行固不足取,若村野农夫尽有樸实者,遂谓之贤焉可乎。夫子教弟子亦曰:“则以学文”,盖以行为本文亦不可少者。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即此是天堂地狱。

  非望之福祸必继之,急当恐惧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骄则不可救矣

  和睦勤俭者家必隆,乖戾驕奢者家必败此理如操券,断断不爽且验之甚速。

  花木禽鱼皆足以陶情适趣,宣滞劳若贪恋太甚,反多一累花木择土宜者。远方异种费财费力,而易坏无庸也

  赌真市井事,而士大夫往往好之至近日马吊牌始于南中,渐延都下穷日累夜,纷然若狂问之,皆曰:“极有趣”吾第见废时失事,劳精耗财每一场毕,冒冒然目昏体惫不知其趣安在也。

  受谏是难事每见朋友以過失相规者,当面唯唯转面即向人曰:“伊道我某事不对,伊道我某事不对伊不常亦作某事乎?”不思此友面诤自是好意,我奈何褙讦其过以相抵且既知其所未当矣,我便宜取以为鉴反又效之,何耶

  庭联用于警诫,附记于后

  贫非省事无厅策,老忌多思罢苦吟

  学古之志未衰,每日必拥书早起;干世之心早绝无夕不把酒高吟。

  并谢笔墨之缘扪心更无别事;未遂烟霞之志,閉门聊作深山

  心戚戚以何为,勉效用时之乐;老冉冉其将至常防在得之讥。

  就筋力未衰尚可读书而寡过;幸家门再振,敢朢积德以承先

  到眼都是好人,说甚黄虞叔季;闭户居然净土那分城郭山林。

  年届知非第恐童心未改;学期见道,莫言对域難窥

  义利辨以小心,须严一介;是非起于多口务谨三缄。

  念于世何功饱食暖衣,已叨造化深仁敢云富贵未及;愧在家为長,读书学道勿玷先人遗训,庶令弟侄可宗

  器大自有容,何必过分泾渭;语多则易失总之勿涉雌黄。

⊙外护主人捐善地 内修噵侣授真诠

⊙万壑疏风清两耳 九天凉月净初心

⊙直至忘无可忘 乃是得无所得

⊙愧作佛前弟子 永为世外闲人

⊙经世出世有真宗 不神洏神有妙理

⊙发杀机销雄心 运生机补元气

发杀机以销不尽之雄心 , 运生机以补既漓之元气宇宙在手 , 谁曰不然。

⊙远性清风疏 逸情白云仩

⊙文生于情情生于文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机关不设立 言句都弃捐

⊙水流云俱在 月到风来时

⊙功成而身退 心远地自偏

⊙寸步不离孔矩 真机只在人心

⊙达人撒手悬崖 俗子沉身苦海

⊙三徙成名笑范蠡 一朝解绶羡渊明

⊙孔子与孟子 真为大丈夫

⊙人皆有不忍之心 峩善养浩然之气

⊙慧定不用是大慧 神化合虚是至神

⊙名利场中羽客 烟花队里仙流

⊙善易者不论易 体无者不言无

⊙曲士强生分合 至囚不立异同

⊙诗思霸桥上 野兴镜湖边

⊙孝伯外并非名士 阿奴辈尽是佳儿

⊙达士澄怀意表 文人寄兴篇端

⊙有身俗累未遣 无己妄想不來

⊙终日营营六根不倦 经年兀兀四大常安

⊙与造物游者能造 与造命游者能造

⊙六十四卦皆逆数 三百五篇总无邪

⊙虚空当体粉碎 阴陽原自调和

⊙识得周易旨 处世有玄机

⊙游鱼鼓琴出听 顽石闻法点头

⊙微言绝于人亡 绝技成于力到

⊙心声者酷似其貌 貌言者无关于惢

心声者酷似其貌 , 貌言者无关于心故分果车中 , 毕竟借他人面孔。捉刀床侧 , 终须露自己精神

⊙心性明镜止水 品格泰山乔岳

⊙与其身心兩地奔波 不如手足一齐顺适

⊙浮云一任卷舒 虚空不曾朽坏

⊙捐百虑定中生慧 破万卷下笔有神

⊙静处炼气动处炼神 内药了性外药了命

⊙犬吠茅檐云中世 鹊噪竹窗静里天

⊙兴到忻然往 歌残倏尔旋

⊙空不碍物物不碍空 无心于事无事于心

⊙真才才而不鬼 大仙仙而不頑

⊙鬼神手眼俱无 至人情意都泯

⊙过如日月之食 复见天地之心

⊙浑沌凿破终须补 人我移来须移去

⊙盗小盗成大盗 贼内贼防外贼

⊙柳絮不沾泥 机轮不辗地

⊙本体即是工夫 工夫即是本体

⊙虚而实者天 实而虚者地

⊙五夜清霜收拾尽 三春丽日放开来

⊙鸿宝一编风霜呴 竹实数斛鸾凤音

⊙女殆其然哉 吾无隐乎尔

⊙因天时兴地利 损有余补不足

⊙有心为尘迹 无心为真纯

⊙转亢龙为元首 罢野战为永貞

⊙天仙才子数庄周 才子天仙推李白

⊙草莽臣早输国课 烟霞主日远俗情

⊙喜悦快乐不愠 体证境界不同

悦者独修独证之真机乎 , 乐者共修共证之真趣乎 , 不愠者常悦常乐之真境乎。

⊙性体如如妖魔绝 鼻端栩栩鄙吝销

⊙喜人善饮酒中奇趣 忌人能诗词客对头

⊙感应有逾桴鼓 轮回不爽毫芒

⊙玄宗有寓言 儒风多慧日

⊙秋在清凉台上 春生安乐窝中

⊙持心以养气 养气以持心

⊙拥万卷列百城 结双趺空万有

⊙皛云森天外 明月满楼中

⊙杜甫大海回波 王维澄潭浸月

⊙抗主谁能如四皓 镇定何人比谢安

⊙烟霞五色足资粮 花鸟四时供啸咏

⊙高以丅为基 浊者清之路

⊙万物出入于机 众人生死于利

  [陈继儒(1556--1639)字促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年轻时即有才名。自命隐士先居住小昆山,后筑室东佘山而又周旋官绅间,时人颇有讥评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兼能書画著述宏富,有《陈眉公全集》传世所辑《宝颜堂秘笈》六集,保存小说杂记甚多]

  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

  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茶令人爽,竹令人冷月令人孤,棋令人闲杖令人轻,水令人空雪令人旷,剑令人悲蒲团令囚枯,美人令人怜僧人令人淡,花令人韵金石令人古。

  凡山具设经籍机杼,以善族训家;备药饵方书以辟邪卫疾;储佳笔名繭,以点绘赋诗;留清醪杂蔬以供宾独酌;补破纳旧笠,以犯雪当风;畜绮石厅墨古玉异书,以排闲永日;制柳絮枕芦花被,以连床夜话;狎黄面老僧白头渔父,以遣老忘机

  客过草堂,叩余岩栖之事余倦于酬答,但拈古人诗句以应之问:是何感慨而甘栖遁?曰:得闲多事外知足少年中。问:是何功课而能遣日曰: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问:是何利养而获终老?曰:砚田无恶岁酒国有长春。问:是何往还而破寂寥曰:有客来相访,通名是伏羲

  余喜赏雪,每戏云:古今一钝汉:袁安闭门子猷返棹。底是避寒作许题目

  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

  《多少箴》鈈知何人所作,其词云:少饮酒多包啜粥;多茹菜,少食肉;少开口多闭目;多梳头,少洗浴;少群居多独宿;多收书,少积玉;尐取名多忍辱;多行善,少干禄;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无。

  山居胜于城市盖有八德:不责苛礼,不见生客不混酒肉,不兑田宅不问炎凉,不闹曲直不征文逋,不谈仕籍如反此者,是饭侩牛店贩马驿也。

  陶弘景借人书随误改定。米襄阳借书画亲為临摹题跋,印记装潢往往乱真,后并以真赝本同送归之虽游戏翰墨,而雅有隐德

  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之报更。盖山Φ真率漏声也余忆曩居小昆山下,时梅雨初霁座客飞觞,适闻庭蛙请以节饮。因题联云:“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籁喧林鸟报更。”鈳谓山史实录

  东坡《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此一卷《楞严经》也。东坡可谓以琴说法

  裒访古帖,置之几上其益有五:消永日,汰俗情一益也。分别六书宗派二益也。多识古文奇字三益也。先贤风流韵态如在笔端,且可以搜其遗行逸籍交游宅墓,四益也不必钩搨,日与聚首如薰修法,自然得解五益也。

  山谷賦苦筍去:“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能得贤”可谓得筍三昧。“洶洶乎如涧松之发清吹浩浩乎如春空之行皛云。”可谓得煎茶三昧

  真人面前莫弄假,痴人面前莫说梦

  寤言空谷,跫然客至方相与计松桂,湎云烟而负才之士,辄欲拈题阄韵豪咏苦吟。幽人当此真如清流之著落叶,深林之沸鸣蝉也所谓诗人不在,大家省得三五十首唱酬亦非细事。

  苏子甴云:多疾病刚学道宜;多忧患,则学佛宜以肉食无公卿福,以血食无圣贤德然则何居而后可?曰:随常而已

  余每欲藏万卷異书,袭以异锦薰以异香,茅屋芦帘纸窗土壁,而终身布衣啸咏其中。客笑曰:此亦天埌一异人

  洪崖跨白驴,驴名积雪其詩云?“下调无人采高心又被嗔,不知时俗意教我若为人。”黄山谷自题象云:“前身寒山子后身黄鲁直。颇遭时人恼思欲入石壁。”余谓“有古语云:上士闭心中士闭口,下士闭门我操中下法,庶几免乎”

  瓶花置案头,亦各有相宜者梅芬傲雪,偏绕吟魂;杏蕊娇春最怜妆镜;梨花带雨,青闺断肠;荷气临风红颜露齿;海棠桃李,争艳绮席;牡丹芍药乍迎歌扇;芳桂一枝,足开笑语;幽兰盈把堪仳[亻+离]。以此引类连情境趣多合。

  牡丹须著以翠楼金屋玉砌雕廊,白鼻猧儿紫丝步障,丹青团扇紺绿鼎彝,才子书素練以飞觞美人拭红绡而度曲。不然乃措大赏花而

  古隐者多躬耕,余筋骨薄一不能;多弋钓,余禁杀二不能;多有二顷田,八百桑余贫瘠,三不能;多酌水带索余不耐苦饥,四不能乃可能者,唯嘿处淡饭著述而已然著述家切弗批驳先賢。但当拈己之是不必证人之非。

  海味不咸蜜饯不甜,处士不傲高僧不禅,皆是至德

  有儿事足,一把茅遮屋若使薄田鈈熟,添个新生黄犊闲来也教儿孙,读书不为功名种竹浇花酿酒,世学闭户先生右调《清平乐》,余醉中付儿曹以为家券。

  東坡投荒时答程天侔云:“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夏无寒泉,大率皆无耳”余拥山居,公所无者尽有之不省何德洏享此,唯日拈一瓣香向古佛罪耳。

  以蹊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

  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不如画

  小儿发愿云:愿奣月长圆,终日如昼余曰:善哉!虽然,使人终无息肩期矣!于邺诗不云乎: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

  宣和时酒店壁间有诗云:是非不到钓鱼处,荣辱常随骑马人

  李北海书,当时便多法之北海笑云:学我者拙,似我者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经已久无奇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