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公司为什么要用贷款软件?

  本站资源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分类整理,如有任何问题可通过上方投诉通道反馈

}

山东“辱母案”曾在全国激起公众的愤慨,舆论矛头直指高利贷。也使银行“躺枪”,一些舆论指责银行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给了高利贷可乘之机。辱母案的源头来自于银行的金融资源“看客下菜”不能惠及中小企业,使中小企业融资被迫屈从于高利贷。

公众以为“辱母案”的矛盾的背后凸现我国金融资源分配不公,如果中小企业也能像国企那样可以从容不迫向银行获得,这些悲剧完全能避免,因此公众思维的延伸以为这种悲剧的根子在于银行的选择性“捂款惜贷”普惠不足。

站在民众角度看,可能很多人都有到银行借款“碰壁”的经历,似乎个人或者中小企业想在银行申请没有抵押的的成功率都很渺茫,但从官方提供的贷款余额上看数额年年攀升,如果银行不是选择性贷款为什么自己老是贷不到?自然使民众联想银行的贷款不能普惠的原因一定是被“关系”或者“潜规则”所替代。很少有人站在银行角度来深层次里想银行为什么不能普惠大众。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银行不能给予广泛的信贷授信?因为社会存在着“二八定律”,就是财富会流到少数人手里,20%的人占用80%的社会财富。换言之,就是银行只要掌握20%的那些高净值客户就能很好生存,那么剩下的大部分客户对于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其实帮助不大,有时反而成为银行的“鸡肋”。

银行的柜员为什么会缩减?因为银行每多安排一个柜员为80%的低净值客户服务,银行就可能要倒贴不少钱,银行从低净值客户的头上赚到的钱根本开销不了柜员的工资,这也是很多银行砍掉柜面使客户排队的原因。

当然贵宾客户是不用排队的,多有专门的贵宾通道有专人接待。就像普惠金融概念,喊了这么多年,但现实就是难以推行,为什么呢?因为银行自身的商业化也要生存也要盈利也要赚钱,不可能把自己推向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境地,所以银行对客户的选择就是“帕累托最优”的选择。

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自由选择的体制中,社会各种人群是不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以使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人们追求“帕累托最优”的过程其实是管理决策的过程,争取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率和收益。

在企业和单位,企业一般会优先保障自身员工的利益不受损害的基础上追求企业最大收益。所以,除非是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都不可能来给那些社会资源少风险又极高的客户来放款的。因此这个也是普惠金融至今也难如人意的原因。

打个比方,现在的农民普遍感觉到银行可能抛弃了他们,笔者在基层银行工作多年,也深知农村的那种困境。但感觉农村这种被抛弃的原因是农村集体土地的性质决定的,农民承包地的集体所有、固定财产的宅基地性质,导致农民根本没有真正属于自己能处置的那份财产,集体土地不是私有土地,银行怎么可能来收这种产权不明确的集体土地来做抵押品?尽管农民有宅基地,但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只能在狭小的本集体范围内流通,所以流通功能几乎等于零。

再说我国二元结构使农村的发展权利受限制,加之农村教育资源落后,农民的经营管理认知能力的局限,多数人连银行贷款合约都不一定能看得懂,所以银行更怀疑其经营掌控能力,授信条件的不符合可能使农民以为银行在故意设置障碍把自己被排斥在授信条件之外,其实这个根子是一些不合理的制度没有给民众一个公平公正的起点。

银行是追逐利润的行当,就像商人,商人经营的是物品,银行经营的货币,但道理是一样的,是商人就不可能拒绝赚钱,所以银行也是不会拒绝赚钱的,只是银行有特殊的要求,就是预先的风险控制,不像商人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银行是因为要提前把货币这种特殊商品交到客户手里,等一段期限后,客户还来本息,但这段期限内银行的特殊商品也就是货币的安全怎么来保障?所以银行就会凸出担保体系,来保证商品的安全系数。

当然银行通过这种特殊商品来获取了一定利润,所以保证这种提前交给客户的货币能使到期履行合约就是银行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个就使银行一定会注重借款客户的信誉和担保情况,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即使客户信誉好,但由于担保不足或者担保的产品有先天缺陷,银行为了自己利益不受损,一定会使自己远离风险,这个也是本能反应,无可指责的。

再回到山东暴力催债的案子中,“辱母案”中的于欢母亲刚开始经营也是能从银行借到钱的,只是后来国家去产能,于欢母亲经营的钢材产品属于国家去产能计划中的银行禁止贷款的产业项目。

所以是经济的宏观调控使之出现经营困难并被迫向高利贷求助。再说当前经济的不景气,银行对中小企业反应的冷淡,也是银行为了资金的风险权重的考虑,以免自己也深陷其中,这个这个正是银行一种理性的表现。

如果银行不理性,对经济的打击就不是那种高利贷个体的受害,而是全民都要被其裹挟,经济的萧条会使全国民众利益受损。而高利贷表现的是市场不完善,经济冲动带来的不理性,所以国家应该打击高利贷,恢复那种有秩序的理性经营上来。

车贷看着很诱人 没准儿是个陷阱! 

当心这些人不能贷款买房 

征信黑户以后 就无法贷款了吗? 

上海个人购房公积金贷款材料需要哪些? 

免责声明: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

“我对传统的软件外包非常失望,他们对业务的了解和渗透太浅,就像包工队。”

“科技输出的核心不完全是系统的问题,更是应用的问题,就是要解决机构客户最大的痛点——如何触达自己最终用户的问题”

“如果真要讲赋能,就不要尝试控能。因为在控制之后,风险就累加了,这不符合金融监管常识。”

“金融科技输出1.0是服务大机构的IT系统外包,而2.0则是帮助中小机构开展业务。”

数日前,在PINTEC(品钛)分拆一年之际,PINTEC创始人、CEO魏伟接受了新金融琅琊榜的邀请,一年来首次对外公开发声。

PINTEC集团是一家智能金融服务商,为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提供全流程、模块化的综合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并提供针对终端用户的产品运营服务。产品和服务包括智能信贷,智能投顾,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销售,金融产品运营等。

到目前为止,PINTEC的客户包括携程、去哪儿、同程、艺龙、沪江网校、58、唯品会、中国电信翼支付等商业机构,还有新网银行、华瑞银行、郑州银行、哈尔滨银行、晋中银行、安邦金融、民生证券、上投摩根等金融机构。

在这次对话中,魏伟系统性阐述了他的金融科技观,讲述了他为何从传统IT服务领域走向金融科技创业,并就金融科技的估值逻辑、现金贷和智能投顾等热点话题表达了看法。

对于这两年几乎烂大街的“赋能”一词,魏伟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诠释,他认为其核心是通过中立的金融科技机构输出一整套能力,对客户“赋能”,而不是“控能”。

魏伟坚信,金融监管的一个基本逻辑在于分散,任何大机构一旦将赋能变成了控能,很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的集中,这不符合监管初衷。他对一些中小金融机构的现状感到忧虑,因为中小金融机构如果不能健康发展,反过来会加剧集中化,魏伟认为PINTEC等金融科技服务商对它们来说是一个改变的机会。

作为一名持续创业者,魏伟拥有15年IT服务领域经验;先后效力华为、诺基亚和飞利浦;2006年创办了专注于移动通信技术服务的公司银诺威;在2007年银诺威与中国最大软件服务公司文思创新(VanceInfo)合并后,魏伟担任主管移动技术服务的副总裁。2011年,魏伟离开文思,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了多个科技创业企业。

2012年3月,魏伟与来自金融与互联网的好友开始了跨界创业之旅,并从大数据征信开始切入金融科技领域,先后获得过三轮融资。现在PINTEC集团旗下拥有读秒智能信贷、璇玑智能投顾、虹点基金、麦芬保险四家子公司。

下文为新金融琅琊榜整理的对话精华,以飨读者。

  早期的金融软件服务业就像包工队

我早年一直在通信行业工作,跟运营商和手机厂商打了很多交道,后来转去做软件服务,于是又跟银行打了不少交道,加起来在软件服务业干了11年。

回想起来,经过这11年,我对软件服务行业挺失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觉得做来做去,做了一些无脑工具,就是对业务的渗透,对业务的了解,还是太浅。

软件服务这个行业,是一个什么逻辑?基本上就是我不动脑子,我动手,客户要什么我给你做。所以严格的说,可能连建筑队都不算,就是个包工队。比如我这10个瓦匠、10个木工,你要做成啥样,你想清楚了我来动手,所以越做越往低处走。

相形之下,印度的互联网产业没有中国这样的巨头公司出现,不会把人才都吸走。所以印度的软件产业非常专注于能力提升,因为顶级的人才愿意留下来,他们能将业务往上拔高,业务水平甚至站在客户面前也不弱。

但在中国是另一个极端,我们有那么多的大国企,那么多的大型互联网公司,软件服务商根本留不住优质人才,导致团队常年没有成长,越做越像蓝领,越做离核心业务越远。业务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你永远就是一个包工队,在整个产业里头非常边缘。

这是我对那个行业最失望的地方,也是我做了11年却离开软件行业的原因。

技术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但是你做的东西本身有没有创造价值很重要。离业务那么远,创造的价值很有限,所以我当时选择离开,开始做这一波创业,也是想寻找一些跨界的机会。

  金融科技输出的关键,是输出业务流

再来谈谈金融科技。金融业务里头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经过大概五年时间,基本上回答好了这个问题,于是反向的去跟机构输出我们的一些成果,这正是去年PINTEC分拆的时候一个最核心的逻辑。

这个公司为什么要叫PINTEC?PIN就是处理器上的管脚,我在半导体公司做过,半导体公司把自己的核心技术封装在一个小黑块里头,手机厂商只要在自己电路板里头连接这个小黑块,按照一定的规程,所有的业务就可以跑起来。这跟我们未来方向特别像。

何谓输出技术?技术本身是个虚幻的东西,它不是产品。以前大家会比较庸俗的把技术输出理解为外包,派出一个人坐在客户办公室里,每月收3万块钱,那其实输出的不是技术,而是输出劳动力。真正的输出技术,应该是完整地赋予客户一定的能力。

以前在软件产业的时候,大家服务的都是大客户,为什么?因为如果你提供的还是个无脑工具,就会非常依赖于甲方给你提供知识和方向。而那些小的机构呢,它们连发包的能力都没有,描述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也没办法把自己的功能接口化。

因此你会发现,中国的软件产业主要做大公司的业务,而服务于中小机构的软件外包产业从来就没出现过。

今天的PINTEC,拥有了端到端的服务能力,也在很多地方实现了落地,我们今天再说输出技术,输出的是一个完整的业务流,技术在其中是起到一个粘合剂的作用。我们是在一定的场合里把业务做成熟之后,然后向外输出。

说点大话,我觉得PINTEC没有对标的公司。我们回过头去看IBM,它的管理咨询模式还是工具化的,在给客户做完系统之后,IBM基本上就退出了,不会渗透到业务里头去,这相当于还是一锤子的事情。它对于业务的渗透只出现在0到1这个过程,从1到100,基本上不参与。

对PINTEC来说,除了解决从0到1的问题,在从1到100的过程中,我们依旧深度的渗透到业务里去,这是我们想做也看到机会的地方。也就是扶上马之后再送一程,甚至都不是一程的问题,而是一直渗透到始终,因为互联网是一个很动态的东西,很多方面都是与时俱进的,不可能有一个流程出来扔在那,套之四海而皆准。

目前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做金融科技输出,他们更像阿里云、腾讯云在某个特定行业的那种基础设施的部署,类似于金融行业云。你看那样的团队,基本上都是做系统出身的。

但是,我们认为科技输出的核心不完全是系统的问题,更是应用的问题,就是要解决机构客户最大的痛点——如何触达自己最终用户的问题,所以我们跟银行系技术公司的定位还是有本质的不一样。

金融机构如果输出技术,挑战或许在于,这种输出会涉及对方的账户和用户:对于小银行来说,就那点家底,如果再把用户给让出去的话,基本上还剩下什么呢?

所以这种事情只有第三方才能做。举个例子,比如IBM今天决定要开一家银行,这世界上还有哪家银行敢跟他做咨询服务? 正因为如此,一些银行选择单独在外成立一个公司来做技术输出。

如果你是一家科技公司,你就不应该寻求一个全牌照的金融布局。现在越是大公司,似乎越想追求无所不在的渗透,但是在商业逻辑上这是不成立的。

商业巨头也好,金融机构也好,如果不把提供赋能的机构给完全的切割开来,做成体系外的技术公司,所谓的赋能和输出是个伪命题。因为在核心利益是有冲突的,我觉得是走不长久的。

在历史上,巨头这种事做得太多了,都是赋能,赋能完了之后呢,很可能就是收割。大家都在说闭环,这是个特别危险的词,尤其金融行业关乎国家经济命脉,是不应该被闭环化了,无论是从政治还是从经济上都不是一个长久的方向。

昨天我还跟一个朋友聊金融监管,其实金融监管的一个核心大逻辑就是风险要分散,不能集中。

这不是风险控制得好与不好的问题。诸如工商银行风控能力强,那就容忍它把全中国100家金融机构都给合并掉?这样风险就集中了,集中之后,就不是风控能力的问题了,而是集中本身会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问题。

如果你通过一个闭环的平台,把金融机构给聚合在一起,在这个点上它就已经集中了。为什么要成立网联,就是为了应对目前支付行业高度集中化的情况。

就整个金融监管而言,大的形势非常清晰,就是过去几年放的有点多,现在开始往回收,核心就是看风险集中在哪些点,那先把那些点给打开、打散。

如果你非要集中,那就要接受高强度的监管,所有可能导致风险的创新点都不要做,因为你已经集中了,这就是代价。

概括起来,如果真要讲赋能,就不要尝试控能。因为在控制之后,风险又累加了,这是不符合监管常识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这种情形,但是它不会长时间存在,一定是这样。

  从科技输出1.0到2.0

金融科技输出的空间肯定是巨大无比的。

整个的金融市场大概是几百万亿的一个规模,在这个里头,消费类资产的占比是多少?为什么要重点提消费类,因为这类资产具有小额、分散、高频、受众广等特点,因而技术能施加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比如说,一个地产公司,十亿、百亿的拿地,然后开发,传统金融机构在这些方面服务得非常好,技术在这里提升点滴的效率没有太多意义。但要是500块钱买张火车票、一千块钱买个手机,把这些做分期。这种业务在前期技术的投入、风控模型的建立等,都有比较高的门槛。.

为什么中国那么多家银行,但有能力发信用卡就那些?因为只有少银行有能力发出信用卡。

其实信用卡的盈利逻辑很清晰。通过发卡获客,把从来不借钱的客户往理财方向去转,把经常分期的客户往贷款方向去转。这就是用高效的手段获客,获完客之后往高毛利的产品上转。这么清晰的商业逻辑,为什么那么多家银行不做呢?

这就要回到我刚才说的那些问题,就是发卡的技术门槛比较高,前期投入比较大,这决定这块业务规模不冲到一定量,它就赚不了钱。作为小银行,上不了那个规模,就是个稳赔不赚的生意,所以不做。

PINTEC发展到今天,做了很多投入,尝试了各种创新,积累出来了一些能力,因而可以低成本地推进这些事情,但是依旧是有技术门槛的。即使前期投入你有能力降下来,但是技术门槛依旧有。

总结起来,当年我在软件服务行业,看到的是金融科技输出1.0,简单的说就是做工具。甲方出思想,甚至甲方出设计,然后你来实现它。这也是为什么金融科技1.0落地通常是在大机构,因为只有大机构的人才有足够的眼界、视野和设计能力。

金融科技输出2.0,就是把核心业务能力真正移植到了生态体系,输出更彻底的能力,这样一来它就可以面对小机构提供服务。

其实今天最危险的金融机构恰恰是那些能力不足的小金融机构,因为这个市场充分细分和竞争之后,很多银行会变得更加艰难。

打个比方,某个小银行,好不容易搞来了500亿的存款,但是放贷是个技术活,一放就坏帐于是不敢放,但不放贷就是负债,500亿是要付利息的,余额宝都四点几了,收益上不去你想你怎么留的住资金?这样的机构我觉得今天是最困难的,那才叫进退两难。

通过中立、普惠的金融科技服务,为中小金融机构赋能,这是我描绘的一种可能性,我认为它叫金融科技2.0。

第一,这样一个商业逻辑在全中国几百上千家金融机构里推行,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机会。第二,它也非常符合监管方向,就是把这些东西分散掉。

  怎么看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的市场价值?

为什么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目前的市场价值大多比美国同行的高?最主要的原因我觉得两方面:

第一,金融科技对于中国跟美国的意义是不一样,做同样模式、看起来产品差不多的公司,对于整个金融系统的价值和成长空间,在中国和美国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可能是少有中国能领先世界的一个行业,并且某些方面已经领先世界了。而且中国的整个金融系统依然存在非常大的空间,尽管现在都在说强监管,空间依旧非常大。

这种留给新金融的创新空间,以及我们已经领先的程度,使得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具备向全世界辐射、输出能力的可能性。把这些潜在的东西都灌注到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的的估值里,就是合理的。

第二,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估值逻辑很不一样。金融行业最有魅力的一点就是任何一个东西放在这儿,大家对他的评价感知不一样,于是才形成一个市场。

相对而言,一级市场的估值参考性有限,首先投资方千奇百怪,它们的诉求不一样,有的可能是战略,有的可能是占坑,也有可能是机构吹牛,很多时候并不透明,因此一级市场的估值不用那么关心。

二级市场的估值,更能反映理性判断,但是也不尽然。一些小公司即使在二级市场里,由于盘子小,一点例外的事件都可能会极度的高估或者极度的低估。股市是个放大器,会把乐观情绪放大,也会把悲观情绪放大。

所以我觉得正常的公司还是不应该太盯着估值,而是应该看盈利能力、持久性、成长性等等。比如说很多做paydayloan的公司,大家看到它们目前盈利非常好,但是畸形的、盈利好的行业肯定不会长久,要么监管进来给会你削一层,要么会出现恶性竞争。

  现金贷、多头借贷,本身是中性的

现金贷本身是一个很中性的产品。我其实特别不喜欢这个词,好像一说到现金贷就有问题,可是什么贷款不是现金贷?

还有多头借贷,并不只是现金贷有,比如企业贷款,那些大企业谁不是多头借贷,谁不是在多个银行之间游走?

信用卡同样是非常典型的多头借贷,我们大部分人都拥有超过一家银行的信用卡,所以多头借贷本身也是个中性的词。

那为什么今天我们说到现金贷或者多头借贷,大家就特别紧张了呢?

其实更多的是来源于信息不穿透、不透明,多头借贷不可怕,不透明的多头借贷才可怕,就是我不知道你在哪些地方多头借贷了。

行业内生性的发展到今天,其实这个问题是有解的,就是需要一个征信组织。这个组织首先要中立,不能自己在放贷款同时做征信。其实任何一家参与方为了降低风险都是愿意把数据公开的,但是拿到这个数据的组织,必须有足够的公信力。

就是说,我给这个数据,你是不能转卖的,但我相信今天很多的私人机构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其次,这些信息的分享机制应该是公平的,不能拿完数据之后,过几天要查询就坐地起价,十块钱一条、一百块钱一条、一千块钱一条。

因此,征信应该还是基础设施,对金融行业而言,它是像水电煤一样的东西。最终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是靠这样中立、可信的机构的成立。

现在民间自己已经发展出来若干家这样的机构。再激进的贷款平台,“撞库”这件事也是要做的。所谓“撞库”,就是撞一下多头借贷的情况,撞一下黑名单。每家机构的激进程度不一样,有的能够容忍平均三次的多头借贷,有的是五次,有的是八次,有的是不限。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情况,这就是这个行业要管理的风险,并不是说这个风险就大过于其他,然后让整个行业毁掉。但是,前提是有没有一个有公信力的组织提供这样的数据和分析?各个参与方是否对风险有充分的判断?

从2014、2015年开始,因为许多资本强力介入,一堆又一堆团队出现,今天一窝蜂的冲到这里,明天一窝蜂冲到那里,他们对于风险的认知不一定足够,何况还存在从众效应。

你做贷款赚钱了,我也要做,第三家也做,第四家也做,任何一个行业都经不住这么干,任何一个行业都禁不住一窝蜂地折腾,这样的话行业被劣化简直是必然的。那之后行业一定会往下走,然后大家离场,幸存者能够收割剩余的市场,市场慢慢会变平静,回到一个本来的状态。

其实今天已经可以看到贷款行业的一些变化,大家会发现真正支撑它运转的核心其实还是资金,而资金掌握在持牌机构手中。包括把正在监管中的P2P当成持牌机构看待的话,如果从源头入手,对他们资金投放的方向做一定的限制要求,就可以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还是那句话,多头借贷一点都不可怕,无论是企业贷款还是信用卡,整个金融原本就是这样,除非中国就剩一家金融机构,否则怎么可能没有多头借贷呢?

但是行业迫切需要信息透明,这个可以靠一家集中化的、有公信力的征信机构去实现。信息透明之后,剩下的就是各家的风控能力,决定了你是能活下去,还是一有风吹草动就完蛋了。

  尴尬的不是智能投顾,而是权益投资

中国的理财市场是挺畸形的,绝大多数都是货基,严格的说这不就是活期存款吗?老百姓是把它当活期存款用的。

这意味着它的流动性风险是相当相当大。天弘基金也不容易,面对1.4万亿的余额宝,肯定是睡不着觉的。虽然看起来挺分散,但是普罗大众有时候是高度不可控的,真到出现风险的时候,难以想象。

另外,你会发现,在国内权益类的基金不好卖。因为权益性基金的投资是需要长期积累信任,需要投资者不那么投机性强,不要追涨杀跌。还有一点,其实跟眼下货基的膨胀有关,一个4%、5%的活期刚兑产品放在那,谁还去买权益类基金呢?它们之间一定是此消彼长,这头大一定是挤压那一头。

今天权益类资产的销售难度很大,我觉得跟高收益的刚兑产品的繁荣是挂钩的。前几年10%的刚兑信托满大街在卖,那我为什么要买一个权益产品呢?你想让股市稳定的给你年化两位数的回报,谁做得到呢?

所以,当下的畸形状态其实是由别的东西挤压造成的。再来看美国,为什么美国的权益类投资相对好很多?除了我刚才说的投资者更成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存在高收益的刚兑产品,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认可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

货基基本上零风险,那你就不该有收益,美国就是如此,银行活期存款就没利息,存了白存,而且存不够一定数还要收钱。在这种情况下,你想要财富增值,怎么办?权益类在那,用风险去换。

我个人觉得,在中国,其实不是智能投顾很尴尬,而是所有的权益类投资都很尴尬,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做智能投顾这件事呢?

这又要回到常识了。高息、刚兑、强流动性能不能持久?如果你要赌它能持久,那啥都别干,就存定期去,存银行理财去,存余额宝去。如果看准这件事情有违金融常识,它长久不了,那就时刻准备好应对。

对我们来说,如果看准了这个趋势不会长久,我就不能等那天出现了再做,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做,这就是我们的逻辑。我知道它今天很尴尬,它必然尴尬,它没法不尴尬,但是我看准它一定会改变,这不是人力能改变的事情。

其实大家也把智能投顾标签化了,觉得摩羯智投或者璇玑智投才叫智能投顾,朴素一点讲,智能投顾就是给投资者一种方便的方式去实现权益类资产的配置。

所以,智能投顾的所有算法没有一个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放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哪个算法都有可能被打败,但是你放长之后,你用算法与不用算法,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逻辑,我们做智能投顾一定是一个长远的布局,一定不是只看今年或者明年。

金融科技输出、服务金融机构,在今年突然成为了新的风口。

一时间,原本想要颠覆传统、成为金融新星的机构,都变乖了,它们开始把重心转向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提供输出和连接服务,而不是取而代之。

从个人角度而言,专业性和中立性会是金融科技服务商的安身立命之本,对BATJ是这样,对一般的新兴创业公司同样如此。专业性通过学习和摸索可以逐步建立,但是中立性其实是一个更为敏感和关键的因子。

在目前的市场上,银行系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服务相对基础和底层,还会夹带自家的产品,基本都是大机构向小机构的单向输出;BATJ这类公司的输出,相对综合和多样化,除了底层的云服务,还有反欺诈、风控、营销获客乃至移动支付等;PINTEC等新兴创业公司,在定位上更为精细,提供所谓业务流的输出,除了一整套业务系统,还有运营支持,也就是解决从0到1再到100的问题,用魏伟的话说,扶上马之后再送一程,乃至送很多程。

我相信,金融科技这块市场,肯定不是某一家或者几家机构可以通吃的,因为金融本身非常丰富和复杂,用户的需求亦包罗万象,这使得金融科技服务必定是多姿多彩的,不同机构凭借各自的本事在市场上立足。

无论怎样,我们终究进入了一个更有趣、有盼头的金融新世界。只不过,用央行原副行长朱民的话说,当前金融业态的变化,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似借呗的正规贷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