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各项基金税还有吗?

政府性基金包括哪些?政府性基金收入政府性基金的管理方式是在一般预算之外编制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该预算是构成政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的甘理原则是“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使用。基金支出根据蔫金收人情况安排,自求平衡。不编制赤字预算。当年落金预算收人不足的,可使用以前年度结余资金安排支出;当年基金预算收入超出预算支出的.结余资金结转下年继续安排使用。各项基金按规定用途安排.不得调剂使用。编制政府性基金预算对于提高政府预算的统一性和完格性、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透明度、更好地接受人大和社会监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年以来.财政部按照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要求,侧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普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完善4金预算编制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并抓组织实施.逐项落实各项任务措施。政府性从金预算编制有较大程度的改进和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提高了预算完整性。在往年编制中央摧金顶算的4础上.新增编制了全国和地方幕金预算,更加全面地反映了基金收支总最、结构和管理活动。二是细化了预算编制内容。更加细致地反映了革金收支的具体情况.中央笨金支出预算全部编列到项级科目.并细化到具体支出项目,落实具体事项。三是提高了预算准确性。根据经济形势变化、政策调峨等因索,准确预测撼金收人。按照“拟收定支、专欲专用和收支平衡、结余结转下年安排使用的原则.合理安排摧金支出。充分论证项目支出.保证项目可执行.提高苍金收支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准确性。四是增强了预算透明度。在全国预算草案中增加了对每项珐金征收使用政策的说明.使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充分了解预算数据的政策含义。

在人民代表大会后,首次将基金收支预算向社会公布,让社会了解和监怪预算执行。下一步.财政部将认立总结基金预算编经.进一步完善裁金预算制度,不断提高基金预算编制和管理水平。一是控制从金规模。按照“正税清费“原则.清理到期的基金项目,结合资浑税改革.研究用资谭税取代或吸收相关基金项目.依法从严审批设立新的鹅金项目.政府性基金严格控制基金规模。二是完苦预算编制。按照科学化、梢细化管理要求,进一步细化各项m金预算的收支科目.增强顶算的约束力;推动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墓金预算支出项目库.作好具体支出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提高薪金预算的准确性;加强对补助地方资金的预算监仔.严格控制代编预算和预留待分融资金规模.提高鹅金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三是推进与其他预算的相互协调。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推动基金预葬与公共财政预算间的相互协调;统一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政策.扩大地方教育附加收人规模;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相关规定.将在公共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用于可再生能派的专项资金转人墓金预林,与向杜会征收的可再生能裸电价附加合并.设立正能源发展从金.支持可再生能源事业发展。

  • 基金赎回信号一:股市泡沫破裂,市场震荡年年有,每当市场下跌,总有客户在后台提问:是不是该赎回了?其实,可承受范围内的短期调整并无须过于担忧,......

  • 基金经理是决定基金投资策略和持仓组合的关键人物,所以产品的历史业绩只是呈现出来的表象,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才是真正的内核。买基金,说到底买的是基金经理为你管理资金的服务......

  • 我们将选择标准从收益前10%的基金缩小为收益前20只基金。测算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上面的结论:各策略均未能显著战胜主动偏股型基金整体平均收益,而且,过去1年收益前20基金的投资策略还跑输了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整体平均收益......

  • 货币型基金并非完全没有风险,选择之前应该首先考虑资金安全性;二是便利性,申购、赎回的限制,配套服务,都是挑选货基的重要维度;三是收益性,任何理财工具都离不开收益,收益当然是评价货基的重要标准......

}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现状、问题的分析,说明必须建立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三方各自在资金筹集中的地位和责任,明确了各自应承担的方式和份额,以及对基金筹集的财政管理问题。

  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杜会福利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已广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综观当今实行市场经济比较成功的国家,都无一例外的有着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起步较晚,一度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滞后因素。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首要环节和核心问题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总体要求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渠道,因为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模式筹集和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前提和财力保证。

  一、我国当前基金筹集的现状及问题

  回顾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一阶段从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开始,在城镇全民所有制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建立了以劳动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阶段基金的筹集主要由国家和企业负担,职工个人不负担任何社会保障费用。第二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目标以后,我国有步骤地进行了以养老、医疗、失业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养老、失业、职工医疗等方面的暂行规定,并在全国陆续选定了若干城市作为试点,以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为全国性推广奠定基础。这一阶段在筹资方式上进行了一步步的改革,先后实施过多种筹资方案。后来在全国大面积推行了企业职工养老金社会统筹办法,起步阶段以市县为统筹基本单位,参加统筹的企业采取“以支定收、现收现付”的办法。到1993年末,国有企业全部实现了市县级以上统筹;集体企业的职工养老保险统筹达到1927个县;外商投资企业统筹达到800多个县。在此基础上,国家又决定逐步提高各地社会统筹的层次,从市县级统筹逐步过渡到省级统筹。

  由此可见,经过几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和筹措方式目前正处在新旧交替的特殊阶段。一方面,旧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金筹措模式已经渐渐解体,而另一方面新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筹资方式还刚刚起步,远未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的要求。这种新旧交替的现状导致了现阶段各种相互矛盾的做法并存的局面,出现了过渡阶段特有的特点,也存在明显的问题。

  首先,虽然国家不再统揽一切社会保障经费的筹措,但国家和企业的负担仍然很重。国家负担重除了因为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如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继续由国家负担外,还因为国家目前还负担着一部分本应由三方共同分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如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实际上是由国家财政在负担;虽然在“两江”等地进行了职工医疗制度改革,但就全国范围而言,公费医疗制度的基本框架也依然没有实质性变化。企业在现阶段的负担仍然过重。据统计,到1993年末,全国共计有59万户各类所有制企业,8000多万职工和近2000万退休工人参加了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分别占城镇企业职工的60%和退休人员的80%。但就费用的筹集来源而言,绝大部分由企业统筹,个人缴费率还不足1.5%。

  其次,与国家和企业负担过重相联系,特别是由于企业负担过重,又导致社会保障基金收缴困难。有的地方强制性统筹甚至演变成了“友情”募集。以1993年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情况为例,全国平均收缴率为86%,较往年下降7%一8%,有的市、县情况更为严重。基金收缴困难存在客观原因,当前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负担过重的社会保险费用实在难以承受,而在国家行政强制统筹收费的情况下,企业也只有采取拖欠的办法。

  第三,由于采取行政方式,按各地具体情况征收统筹基金,而统筹的范围层次以市县为主,省、地、县各种规格的均有,交纳统筹基金的比例和计算办法,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性质均存在差异,这导致出现一个突出问题,即各地各自为政,各地方财政和企业的负担水平极不平衡,从而社会保障的社会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降低了统筹基金分担社会风险的能力。

  第四,基金多家负责筹集,管理体制不畅,基金筹集欠规范。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涉及到劳动、人事、卫生、民政、财政以及行业系统统筹部门和保险公司,特别是许多部门都错误地把养老保险视为一块肥肉,各争一块,造成政出多门、多头经办、标准各异、业务交叉的“多龙戏水”局面,直接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声誉。而今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保障工作将逐步走向统一,这一问题也将相应得到解决。

  可见,从克服我国目前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上的缺点,规范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渠道,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等诸多方面考虑,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以给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

  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筹基金的筹资渠道

  按照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国家、企业(劳动者所在经济单位)及劳动者个人都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比例承担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并且通常是以国家立法形式明确下来的。

  (一)国家财政在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过程中,国家财政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主要依靠国家财政和企业,企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是统收统支的,所以实际仍是财政负担。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之一是社会保障社会化,要逐步减轻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因而今后国家财政在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中的作用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扮演的是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其首要任务是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搞好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以疏通、理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渠道,为社会保障资金提供稳定的有法律依据的资金来源。另外,作为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有关的经济政策方面如税收、利率方面给予社会保障事业适度的优惠,以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如:根据《民政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规定,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国家要给予政策扶持,其扶持办法主要是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体现。

  其次,要适度承担一部分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政府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中主要应该承担的是那些只能由财政支撑的保障项目,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四项。因为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属于国民收人再分配的范畴,体现国家对达不到基本生活水平的人群及特殊人群应尽的救助责任,体现公平的原则,只能是由国家财政支付资金。而社区服务起始阶段也是由财政支撑兴办的项目。以上保障项目资金的筹集是国家财政要承担的主要部分。

  除此之外,从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事业的支持角度看,国家财政主要负担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社会保险支出的行政费用,这是因为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属于非营利性事业机构,其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开支理所当然应由财政支出。二是通过财政拨款弥补社会保险费用收支不足的部分,即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过程中,国家财政扮演着“最后出场”的角色,是社会保险的后盾。在社会保险基金的各个项目发生困难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国家财政包括各级地方财政在内要给予适当补贴。诚然.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应按照保险的原则,主要由企业和个人负担。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均是这一方式。但社会保险一旦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财政必须给予补贴。因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是不允许出现收支不平衡的,具体而言,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困难时。由同级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失业保险计划发生困难时,由地方财政给予补贴。

  政府所承担的上述社会保障基金份额是通过财政预算拨款的方式进行的。即通过国家预算的转移性支出项目来完成,其资金的来源是政府的一般性税收,支出属于国家预算支出项目。在目前未设立单独的社会保障预算、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财政所能拨付的社会保障资金也受到整个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的影响。但从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方式角度来说,应该明确国家财政究竟应承担多大的份额,给予哪些方面以最后补贴,并测算出这一部分所占的比例。这对于克服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缺乏刚性、非规范化的缺点是大有帮助的。目前,我国有关专家认为国家财政应承担的份额.比例大约是全部社会保障费用的30%一40%(含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基金支出在内),如果是在这个比例之间,国家的负担应该说是有所减轻的。这里还有一点值得说明,财政所承担的社会保障份额并非仅仅指中央财政,也包括各级地方财政在内,如失业救济发生困难即由地方财政予以补贴。

  由此可见,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中,国家主要承担的是那些只能由国家财政支撑的保障项目如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至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国家只作为支持者、后盾的角色出现,主要还是依靠企业和职工个人。

  (二)企业和个人在社会保险基金筹集中的责任和义务

  在三方共同负担社会保障基金的原则下,劳动者所在经济单位(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必须按照自己的承受能力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险基金份额。根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我国要逐步采取由企业与个人共同负担社会保障费(税)的办法,并实行养老、医疗保险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社会保障费(税)将成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

  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社会保险费,具体操作办法是;首先,由职工所在企业单位和职工本人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按照规定的比例向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交纳社会保险费。然后,在企业为职工交纳的社会保险费中提取一定比例,形成统筹基金,以体现社会保险的社会互助性质,职工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险费及企业为职工交纳的社会保险费的另一部分则记人职工个人帐户。其中,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实行个人帐户之前已退休或即将退休的老年人的退休金或医疗费。个人帐户主要用于职工个人养老金或医疗费的支付。至于企业和个人所承担的具体比例各项基金有所不同:

  1、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比例 1995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各地区按照国务院推荐的两个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中的一个方案改革本地区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两个方案对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及基金的设立作了具体规定。各地按所选方案规定的比例迅速组织了基金筹集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22个省、市、区出台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改革方案、全国已有61.7万户企业、8738.2万职工和2241.2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地方退休费用社会统筹、总覆盖面约为1.2亿人。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达1020亿元。但两种方案的实施也导致出现了全国各地个人帐户比例、企业缴费比例、管理层次和待遇支付标准的不同,为此于1997年8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来各地按照新的统一的方案尽快实现并轨。方案重新规定企业和个人的承担比例。

  新方案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包括划人个人帐户的部分),少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因离退休人数较多,养老保险负担过重,确需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的,应报劳动部、财政部审批。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干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有条件的地区和工资增长较快的年份,个人缴费比例提高的速度应适当加快。同时规定,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企业划入的部分要逐步降至3%。

  从上述新方案规定可以看出以下几点:规定了企业总的社会保障负担水平,这有利于减轻国有老牌企业的负担,为消除企业之间负担畸轻畸重的不公平现象提供了依据;在企业和个人承担的份额中,随着个人负担份额的逐年提高,企业负担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体现了减轻企业负担、发挥个人在筹资中的作用的精神。

  2、医疗保险费用的筹集比例 由于我国原有的医疗保险制度(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缺乏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稳定的医疗费用来源、因而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职工医疗经费紧张的问题,而另一方面有限的医疗资源又浪费惊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国家组织在江苏镇江和江西九江两地先行进行了职工医疗制度改革试点。1996年4月开始,试点又逐步扩大到57个城市。这些试点均采用了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其资金来源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两方面构成。

  用人单位缴纳的比例,“两江”均规定改革之初以本单位在职职工工资总额与离退休人员费用总额之和为基数,暂按10%提取。今后根据经济发展和实际医疗费用水平变化适时调整。职工个人缴纳的比例,改革起步时暂按本人年工资总额的1%缴纳,今后随经济发展和工资增加逐步提高。为不过多增加职工负担,职工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应在增加工资的基础上进行。

  职工个人和用人单位按上述比例缴纳的医疗保险费要按一定比例分别进行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个人医疗帐户。镇江市职工医疗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定个人医疗帐户中的基金来源于三个部分:一是职工个人按年工资总额的1%缴费部分,二是用人单位按职工个人年工资总额10%提取的医疗保险基金,要按不同比例(45岁以上和45岁以下)计入个人医疗帐户;三是用人单位按退休人员个人年退休费用10%提取的医疗保险基金,其中一半划入个人医疗帐户。用人单位为职工缴费的其余部分及用人单位按退休人员个人年退休费用10%提取的医疗保险基金的另一半则进入社会统筹医疗基金,由当地社会保险机构集中调剂使用。九江市对个人医疗帐户及社会统筹基金的来源也有类似规定。

  事实证明,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很好地落实了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问题,所以它既可以满足生病职工的医疗需要,同时也可以避免药品浪费等问题,提高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益。

  3.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比例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是在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失业保险建立至今,发放了大量失业救济金和医疗费,并建立了一系列转业训练基地、生产自救基地,对解决我国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目前,失业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企业要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6%一l%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失业保险费,具体的缴费费率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保险机构根据本地的失业状况确定;失业保险计划发生困难时,由地方财政给予补贴。职工个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情况来看,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均不同于养老保险,它一般都是由政府和企业(雇主)负担,职工个人不交纳或只交纳名义上的失业保险费,但鉴于我国目前及今后的人口和就业压力,我国宜拓宽失业保险基金的筹措渠道,按照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筹集失业保险基金,起步阶段职工个人所缴纳部分可以采取较低的比例,不致给职工个人造成负担。

  综上所述,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中,国家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来支撑、支持社会保障事业,企业和个人要按一定比例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这两条渠道,由三方共同负责。那么如何才能明确体现三方的权利与义务、规范三个行为主体的行为、保障三方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这除了加强各项社会保障的立法、执法、宣传工作力度之外,将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纳入国家预算进行统一管理,能从根本上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应统一纳入国家预算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确立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社会保障费用的原则,并且已着手在养老、医疗等项目上实施或试点,但现在纳入国家预算的仅仅是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保障项目,如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军人抚恤及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并且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经费虽然包括在预算内,但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常性支出混淆不清。至于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目前都由其主管部门管理,这部分社会保障基金目前还属于预算外资金范畴。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管理的混乱,致使各项基金提取的比例以及管理请水平偏高,结余投资运营混乱,流失、挪用、浪费现象时有发生。据调查,陕西省5年内共动用了养老保险基金2.5亿元。因此,为了保证国家、企业、个人各方筹集的社会保障基金能专门用于社会保障事业,必须尽快改变目前预算内、外分散管理的格局,将社会保障资金统一纳人国家财政预算管理。

  统一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就必须单独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为此,首先要将现行的由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组成的复式预算改为由政府公共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组成的三式预算,并重新划分收支。将社会保障方面的收支全部纳人社会保障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也包括目前尚未纳人、属预算外资金的部分社会保障收支。社会保障预算和政府其他预算之间必须保持相互独立,特别要注是不得将社会保障收人用于弥补政府公共预算赤字或挪作其他用途。关于这一点是许多国家在实施社会保障预算实践中得出的普遍经验。

  其次要确定社会保障预算收人的来源。社会保障预算的收人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国家按照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面向全社会征收的社会作障税,目前我国是按照这一原则征收各类社会保险费;二是政府的社会保障拨款;还有社会保障基金积累部分的投资收益。社会保障税由财税机关会同劳动保险业务部门根据社会保障工作需要和可能共同制定其税率、征收范围,分别由个人和用人单位缴纳;政府社会保障拨款即应由国家财政负担的社会保障支出可直接从政府公共预算划转;投资收益是政府将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余额用于投资所获收益。

  同时还要确定社会保障预算支出项目。社会保障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拨付给劳动保险部门建立各项社会保障基金,具体包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工伤保险基金支出,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以及社会福利基金支出,社会救济支出等项目。各项基金的金额。应由财政部门纳入社会保障预算统一安排。

  最后是关于社会保障预算的收支平衡问题。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预算必须保持收支平衡。社会保障预算不同于政府其他预算,一般不得发生赤字。若发生赤字,应提高社会保障税的税率或重新调整社会保障支出的范围和标准,或者增加政府的社会保障拨款,以保证预算的平衡。而社会保障盈余应开展运营,主要用于购买国债以及银行储蓄,也可用于政府担保的投资项目,以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

  将全部社会保障资金统一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有利于强化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但也还必须解决相关的一些问题。如必须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出台,作为准绳;要协调、规范社会保障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最主要的是要改缴纳各类社会保障费为统一的社会保障税,并解决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层次过低问题。关于以社会保障税取代目前的规费形式已有许多文章述及,这里不再赘述。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层次过低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保障税的开征,按统一的税率征税,统一各地基本保障水平,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二是各地经济及社会保障事业本身的发展速度、程度。目前国家已决定统一全国基本养老金收缴比例,这对于解决统筹层次过低问题是一大突破。相信随着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上述一系列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规范化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将逐步确立。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今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将按照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主要依靠两条渠道:一条是社会保障税收人,它来自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一定比例共同缴纳的社会保障税;一条是国家财政的转移性支出,它来自于国家的一般性税收收入。其中,社会保障税将逐步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的主渠道,而财政则构成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坚强后盾。上述两条筹资渠道均应统一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建立社会保障预算进行管理和监督。

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具体是需要做什么工作,单位职能是什么?

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具体负责本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费的征缴,社会保险登记、变更、注销,管理参保人员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缴费信息。

  1. 负责组织指导全省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要求,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运营以及监督基金的储存、增值工作。

  2. 负责制定和完善全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加强财会基础性工作建设,搞好财务电算化。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财务检查,对社会保险基金实施监督检查。

  3. 负责组织开展全省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会计核算工作,搞好各项基金的收支平衡与调度,确保基金支付需要;编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和年度基金财务报告,汇总各种财务报表,并按时向省劳动保障厅和其他有关部门报送。

  4. 负责制定和实施全省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工作的管理办法和指导性意见,失业保险经办业务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方案,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业务操作规程、工作方案和有关规定以及全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经办业务的工作。

  5. 负责全省企业养老保险业务的检查、指导和督促工作。

  6. 负责全省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农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工伤、生育保险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统筹范围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的基金结算和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养老、医疗保险的参保结算;少年儿童住院大病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的申报缴费,城镇老年居民养老补贴业务经办及发放;对困难人群实施医疗救助;参保人员缴费记录、个人账户管理以及各项社保待遇的审核结付、社会化发放等。

购买社保,公司与个人各出费多少?

一、以单位职工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险种及其比例

1、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

2、失业保险费:单位缴纳2%,个人缴纳1%。

3、医疗保险费:单位缴纳8%,个人缴纳2%。

4、工伤保险费: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

5、生育保险费: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

二、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险种及其比例

1、养老保险费:个人缴纳20%。

2、医疗保险费:个人缴纳5%。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3098号建议的答复》规定,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费率超过20%的省区市,将单位费率降至20%。

单位费率为20%,2015年底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高于9个月的省区市,可以阶段性降至19%,降低费率期限暂按两年执行。

以杭州市为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承担14%,个人承担8%,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单位承担23%,个人承担7%。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第2条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随着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率可作相应调整。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一缴纳失业保险费。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根据《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计划内生育人数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等项费用确定,并可根据费用支出情况适时调整,但最高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一。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根据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第2条规定,不同工伤风险类别的行业执行不同的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

各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对应的全国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为,一类至八类分别控制在该行业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2%、0.4%、0.7%、0.9%、1.1%、1.3%、1.6%、1.9%左右。

为何黑龙江的养老保险会出现高亏空?

近日,人社部社保事业管理中心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年度发展报告2016》。

报告详细公布了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按照累计结余和每月支付情况的统计分析,对各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支付月数进行了排名。

其中,排名第一的广东省可支付55.7个月。广西、江西、海南、内蒙古、湖北、陕西、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等13个地区可支付月数已不足1年。

养老金累计结余最多的也是广东省,该省结余7258亿元;其次为北京市,结余352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已为“-232亿元”。

由于养老保险基金的亏空,黑龙江省的养老金支付大量依靠财政支出。黑龙江省财政厅公布的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显示,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达到了32.4亿元。

此外,该省2016年财政决算情况显示,中央对黑龙江省转移支付总额2674亿元,而这些钱有近20%用在了社保支出上,如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和低保等转移支付收入336.9亿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移支付收入49.7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22.49亿元。

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黑龙江全省企业退休人员由2010年的268.8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457万人。一方面是增长的退休人员,另一方面是流失的社保参保人员。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黑龙江省净迁出人口达322.5万人,其中30-39岁的迁出最多,占比32.6%。

社保停了,怎么再交农保

可以通过用人单位代扣代缴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直接缴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对其有相应的规定:

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直接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相关法条:

第九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依法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下列标准缴纳:

(一)用人单位以本单位上年度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按照6.5%的比例缴纳;

(二)在职职工以上年度本人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按照2%的比例缴纳,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缴费基数低于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高于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

医保卡不是全国通用的,限于投保地。社会医疗保险卡(简称医疗保险卡或医保卡)是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专用卡,它以个人身份证为识别码,储存记载着个人身份证号码、姓名、性别以及帐户金的拨付、消费情况等详细资料信息。

1、医保卡的报销是只限于在指定医院因疾病和部分意外所造成的住院以上的医疗费用。

报销公式为:(总费用-门槛费-自费-超支费用)*(75+年龄*0.2)%,正常情况下,实际报销比例在20~60%不等。

自费药是不予报销的,乙类药品报销80%,床位费有限额,按规定的一些检查费和诊疗费也不能报销。

2、医保卡的报销额度是当地社会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1年内的累计值)。

3、医保卡里的钱可用于指定药店买药和支付门急诊费用,但不属于报销范畴,因为医保卡里的钱就是医保个人账户的钱。

4、参保人员患大病后,在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本市医保规定的个人自负部分,纳入居民大病保险支付范围,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50%。即,报销金额=自负部分×50%

}

编者按:2020年2月10日,财政部召开2019年财政收支情况网上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9年财政收支情况,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2019年财政收支情况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382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305亿元,同比增长4.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1077亿元,同比增长3.2%。全国税收收入157992亿元,同比增长1%;非税收入32390亿元,同比增长20.2%。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62346亿元,同比增长1.3%。

2.国内消费税12562亿元,同比增长18.2%。

3.企业所得税37300亿元,同比增长5.6%。

4.个人所得税10388亿元,同比下降25.1%。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5812亿元,同比下降6.3%。关税2889亿元,同比增长1.5%。

6.出口退税16503亿元,同比增长3.7%。

7.城市维护建设税4821亿元,同比下降0.4%。

8.车辆购置税3498亿元,同比增长1.3%。

9.印花税2463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229亿元,同比增长25.8%。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6213亿元,同比增长8.4%;土地增值税6465亿元,同比增长14.6%;房产税2988亿元,同比增长3.5%;耕地占用税1390亿元,同比增长5.4%;城镇土地使用税2195亿元,同比下降8%。

12.环境保护税221亿元,同比增长46.1%。

13.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合计1121亿元,同比增长13%。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8874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5115亿元,同比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3759亿元,同比增长8.5%。

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

1.教育支出34913亿元,同比增长8.5%。

2.科学技术支出9529亿元,同比增长14.4%。

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033亿元,同比增长2.3%。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580亿元,同比增长9.3%。

5.卫生健康支出16797亿元,同比增长10%。

6.节能环保支出7444亿元,同比增长18.2%。

7.城乡社区支出25681亿元,同比增长16.1%。

8.农林水支出22420亿元,同比增长6.3%。

9.交通运输支出11413亿元,同比增长1.2%。

10.债务付息支出8338亿元,同比增长12.6%。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2019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4516亿元,同比增长1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040亿元,同比增长0.1%;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80476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长11.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2019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1365亿元,同比增长13.4%。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3113亿元,同比增长0.8%;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88252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含棚户区改造、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等)增长8.8%。

三、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情况。

2019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960亿元,同比增长36.3%。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636亿元,同比增长23.3%;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324亿元,同比增长47.2%。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2019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287亿元,同比增长6.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987亿元,同比下降3.7%;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300亿元,同比增长15.3%。

问:请介绍一下2019年财政收入运行的主要特点。

答:2019年,全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3.8%,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增幅较低主要是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各级财政积极挖掘潜力,通过国企集中上缴利润等方式,弥补收入缺口,努力促进预算收支平衡。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相关税收收入同比下降或增幅明显回落。减税降费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有力支撑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平稳运行。全年税收收入增长1%,增幅比上年回落7.3个百分点,涉及减税降费的主要税种收入下降或增幅明显回落:国内增值税增长1.3%,增幅比上年回落7.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收入下降6%,主要受降低增值税税率和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影响;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下降6.3%,主要受降低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影响;个人所得税下降25.1%,主要受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实施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影响;企业所得税增长5.6%,增幅比上年回落4.4个百分点,主要受提高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工业企业利润下降影响。

二是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及国有资源资产收入增加等带动非税收入较快增长,涉企收费继续下降。2019年,全国非税收入32390亿元,比上年增加5433亿元,增长20.2%。其中:国有资本经营收入7720亿元,同比增加4146亿元,增长1.2倍,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约15个百分点。主要是中央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6100亿元,同比增加3600亿元,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约13个百分点;地方也采取国企上缴利润等方式,积极应对预算收支平衡压力。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8063亿元,同比增加987亿元,增长14%,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约4个百分点,主要是地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等非经营性资产收入集中入库。罚没收入3061亿元,同比增加402亿元,增长15.1%,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约1个百分点,主要是法院等罚没收入增加较多。同时,涉企收费继续下降:教育费附加等专项收入同比下降5.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在2018年大幅下降17.4%的基础上,2019年又下降1%。

三是地区间收入增幅分化,东北地区收入下降。2019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财政收入增幅分别为3.5%、4.6%、2.8%、-2.1%,中部地区收入增幅相对高一些,东北地区收入下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广西、河南、浙江、河北等8个省份增长在5%以上;江西、广东、安徽、四川等17个省份增长在0-5%之间;6个省份同比下降。

问:请问2019年财政支出呈现什么特点?

答:2019年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8.1%,有力支持稳增长和保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全国财政支出总体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8874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上半年、前三季度的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别完成年初预算的52.5%、75.9%,超过序时进度。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全年下达对地方转移支付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5%。

二是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各级财政部门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增加了对脱贫攻坚、“三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以及教育、卫生等民生重点领域的投入,并切实抓好预算执行。2019年,农林水支出中的扶贫支出增长11%;科学技术支出中的科技条件与服务、基础研究,分别增长28%、26.7%;节能环保支出中的污染减排、可再生能源支出,分别增长48.6%、38.3%;教育支出中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支出,分别增长8.9%、7.5%;卫生健康支出中的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支出,分别增长11%、9%。

三是各地财政支出普遍增长。2019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8.5%。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财政支出增幅分别为7.3%、10.5%、8.5%、6.5%,中部地区支出增长最快。全国31个地区中,29个实现增长,其中贵州、浙江、青海、天津等12个省份增幅在10%以上,海南、湖北、湖南、辽宁等14个省份增速在5%-10%之间,3个省份增幅在0-5%之间,2个省份同比略有下降。

问:请问 2019年中国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取得了哪些成效?2020年减税降费政策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答: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于2019年4月1日起实施;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于2019年5月1日起实施;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措施于2019年7月1日起实施。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减税降费措施落实有力,取得积极成效。2019年全年减税降费将超过2.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受益最多的是制造业和小微企业,使数千万家企业和数亿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政策红利,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加了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促进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稳定投资和扩大就业,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稳定发展。据测算,减税降费拉动2019年当年GDP增长0.8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个百分点,为保持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近年来我们出台的减税降费措施是制度性、持续性的,多年实施下来,叠加累积效应很大,企业减负会越来越明显。2020年,财税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按照“三个确保”要求,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特别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响,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持续发挥减税降费政策效应。

问:2019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认真贯彻“以收定支”原则,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请问2019年财政部门是如何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

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和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去年以来,财政部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政府过紧日子落实到财政工作的各个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将政府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编制的重要原则。在编制2019年预算时,中央财政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和压减政府部门支出,坚决取消不必要的项目支出,从严控制新增支出,切实做到节用裕民。同时,要求地方财政部门比照中央做法,坚持厉行勤俭节约,从严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开支,把钱花到刀刃上。

二是明确一般性支出压减比例。中央带头严格支出管理,2019年除刚性和重点项目外,其他项目支出平均压减幅度达到10%。要求地方2019年压减一般性支出5%以上,并力争达到10%以上。从实际执行情况看,各地压减幅度都超过了5%,不少达到10%以上。

三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预算执行中,各级财政部门在加强重点支出保障的基础上,把严把紧预算支出关口,从严控制预算追加事项,按照能省则省的原则,大力节约财政开支。同时,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按规定收回结余资金,避免资金闲置和浪费。

四是加大预算绩效管理力度。加强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预算审核和事前绩效评估,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着力削减低效无效支出,防止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花钱。

今后,我们将坚决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政府过紧日子作为财政工作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坚决取消不必要的支出,厉行勤俭办一切事业,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实施效果。

问:专项债已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请问,提前下达的1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分配情况如何?财政部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发行使用管理,切实发挥专项债券的作用?

答:2019年11月底提前下达的2020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万亿元,严格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按照“资金跟项目走”的原则,向手续完备、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的项目倾斜,优先考虑发行使用好的地区和冬末春初具备施工条件的地区,兼顾相关地区财力和风险状况。经国务院批准,提前下达东部地区4676亿元、中部地区2914亿元、西部地区2410亿元。今年1月,已发行7148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12900亿元的55.4%,河南、四川等地已相继完成2020年首批专项债券发行工作。下一步,为更好发挥专项债券的作用,重点从四个方面加强管理:

一是加快工作进度。要求相关地区做好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工作,早发行、早使用,确保今年初即可使用见效,尽早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

二是加大项目储备。要加快建立专项债券的高质量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评估遴选等工作机制,确保储备一批、发行一批、施工一批、接续一批,形成拉动经济的长效机制。

三是严防项目风险。要求所有专项债券项目都必须合格合规,所有项目都必须符合专项债券管理条件,切实防范风险,防止一哄而上,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四是加强监管措施。按照专项债券穿透式监管要求,全过程跟踪了解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般纳税人水利基金怎么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