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传承轻创项目有什么优势?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机器人学院周丙丁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央校地社党建打造竹岭村碳中和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课题组核心成员于2021年12月29日先后到闽清县农业农村局、闽清县林业局、闽清县乡村振兴办公室、闽清县三农服务超市展开调研与交流,受到闽清县农业农村局陈敏健局长、闽清县纪委派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组长林敬涛、闽清县委乡村振兴办公室副主任郑祥磊、闽清县三农服务超市总经理杨小浪、闽清县林业局业务科室的热情接待。


与闽清县农业农村局陈敏健局长(右)交流


与闽清县纪委派驻农业农村局纪检组长林敬涛(中)合影


与闽清县委乡村振兴办公室副主任郑祥磊(右)交流


与闽清县委乡村振兴办公室副主任郑祥磊(中)合影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闽清县十四五期间, 聚焦“高标准”和“全覆盖”两个关键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实施乡村振兴十大行动,标准化创建,全域化推进,一年接着一年干,每两到三年上一个新台阶,高质量走好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推进村庄规划编制。统筹县域村庄建设,以乡村建设为抓手,分类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做到应编尽编。落实上位规划要求,统筹谋划村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研究制定村庄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目标和建设项目,做到不规划不建设、不规划不投入。发挥好规划引领村庄建设的作用,实现村庄发展有目标、建设项目有安排、生态环境有管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有保护、人居环境改善有措施,做到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全面提升乡村建设发展水平。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正视部分乡村产业不旺、农民收入不稳问题,围绕增强产业发展的自身造血功能、增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深度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强现代种养业,做精乡土特色产业,做优乡村新型业态。推进县域统筹,全域规划乡村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形成乡(镇)、村层级分工明显、功能有机衔接的格局;推进镇域聚集,发挥乡(镇)上连县、下连村的纽带作用,以乡(镇)所在地为中心打造乡村产业集群、乡村产业振兴“三创”园、农产品加工园等,建设梅溪橄榄、云龙绿色建筑、坂东商贸、东桥文旅等各具特色产业强镇;推进镇村联动,探索乡(镇)辖各村合作联动、组团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筹解决凭一村之力难以解决的发展问题,推动乡村产业持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正视部分乡村人才匮乏问题,开展乡村种植高手、养殖能手和能工巧匠等乡土人才摸底调查,建立乡村人才信息库,搭建乡村引才聚才平台载体;创新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评价机制,开展职业农民职业资格认定试点,参加职业资格认定不受学历等限制,重点考察业绩贡献和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乡土人才以赛代评机制,获得县级及以上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和传统技艺技能大赛优异成绩的选手直接认定为乡土技能人才;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推进职业农民职业技能、乡土人才传统技艺的传承,厚植乡村人才成长沃土。开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摸底调查,向有经济实力和能力的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推荐乡村发展项目,引导他们投资家乡、报效乡梓。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支农、支教、支医,支持梅籍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打造留学生、高校毕业生乡村创业基地,推进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畅通社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渠道,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以投资兴业、捐资捐物、智力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乡村振兴。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正视部分乡村文化建设滞后问题,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并赋予其时代内涵,重点推进礼乐文化传承和创新,恪守孝诚爱仁,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乡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深入挖掘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建好用好上演、伴岭等红色教育基地,强化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弘扬红色基因,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开发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推出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工艺产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产业振兴深度融合。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正视部分乡村生态环境问题仍较突出问题,统筹村庄自然生态保护,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优化村庄水系、林网、绿道等生态空间格局,系统保护好村庄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统筹村庄农房布局和建设,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加强村庄建筑风貌管控。统筹村庄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划定村庄历史文化保护线和保护性建筑,推动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修复和改造利用,延续村庄历史文脉。统筹村庄自然生态修复,推进全域土地整治、人居环境整治和清洁田园建设,促进村庄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全面提升。推进乡村组织振兴。正视部分乡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年轻党员缺乏问题,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派党员干部下村挂职,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严格有序发展新党员,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增强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振兴的带动带头作用。健全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乡村组织体系,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级事务运行机制,深化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村民自治实践,提高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

在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闽清县“三农”服务超市是在闽清县委县政府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与乡村振兴战略下,为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平台。“三农”服务超市在县委县政府强有力的惠农政策支持下,依托福建农林大学技术和人才优势、永辉超市渠道、永辉金融的优势和引凤惠农科技在三农领域综合服务与乡村互助合作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以“引凤还巢,筑梦三农”为人才初心而成立的全省首个县域三农服务综合体和县域乡村振兴一站式孵化平台。园区总面积5000平米,为乡村振兴领域创新创业提供“招商对接、政策咨询、专家技术指导、金融对接、电子商务、产销对接、人才培养与引进和创新创业办公孵化、农产品展销”等服务板块;还建成了闽清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闽清县“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运营中心、闽清县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闽清县三农专家服务基地,形成闽清乡村振兴“人才+产业”的创新创业孵化综合平台。近年来,闽清县“三农”服务超市以服务农民为宗旨,本着超市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的经营理念开展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在人才振兴、返乡下乡创业服务、农业产业链服务、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累计政策梳理300余项,线上咨询服务5千多人次,培训农户7000人次,对接涉农招商引资项目75个,引导注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下乡创业主体)600多家。培育福满多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引入轻创联盟、福旺闽橙、拼多多、中农榄胜等商农产品电商公司入驻双创园区,联合开展消费扶贫、年货主题展销和各种会节展销65场次,对接各类电商平台15家以上,开展主题直播电商35场次,助力累计销售200万斤以上的滞销农产品,申报梅埔橄榄等国家省级一村品示范村5个,申报国家级农产产业强镇1个,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模式,打造县域乡村振兴一站式服务平台。先后入选国家级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省市星创天地、市级人才驿站、省级学会创新服务站和省级专家服务基地。通过平台建设、氛围营造吸引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来闽清创新创业!


与闽清县三农服务超市总经理杨小浪(中)合影

在交流环节中,央校地社党建打造竹岭村碳中和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课题组核心成员也向大家介绍了课题组开展的一些基本概况、进展以及未来规划。

2020年是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也是新冠疫情爆发期,福州大学教工党员苏世彬响应十九大报告中“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的伟大号召,以自愿者的身份组建了校社党建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课题组,并选择安溪县参内镇岩前村实施以城乡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主要手段的党建绿色创新创业产业帮扶,提高乡村坚守者(贫、病、老、妇)在疫情期间的增收;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交汇点,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启动元年,课题组持续发力,在社会实效、新农人培养、学术实效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2021年9月底,校社党建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课题组负责人、福州大学教工党员苏世彬和中核集团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省派竹岭村第一书记何阳认识,根据各自的优势组建了央校地社党建打造碳中和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课题组,并开展了一系列城乡融合的活动:

(1)2021年11月2日举办“央校地社党建打造竹岭村碳中和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助力幸福福核建设”课题竹岭村现场调研会,

(2)2021年组织中核集团福清核电有限公司办公室党支部联合福清市委办党支部进竹岭村开展“共同富裕你、我、他”献爱心暖人心活动;

(3)2021年11月23日展开对中康体检网和福建省享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万企兴万村”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田野调查;

(4)2021年11月27日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主题活动——“企校地社党建助力岳秀脐橙文化节,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研讨会;

(5)2021年11月28日与中南大学福建校友会展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交流;

(6)2021年12月4日,推动中南大学福建校友会开展“共同富裕中国梦,振兴乡村我有责”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之竹岭村党建活动;

(7)2021年12月5日,福建省环境教育学会苏玉萍会长到竹岭村展开调研交流;

(8)2021年12月18日组织福州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院长王益文教授和中康体检网林其峰董事长考察竹岭村;

(9)2021年12月策划竹岭村两委考察福安岳秀村脐橙文化节以及福安南岩村、占西坑村;

(10)协助竹岭村注册“林果竹”商标等等。

以上活动推动竹岭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序开展,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获得新华网、新浪网、今日头条、网易、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核集团福清核电有限公司内部网站、财富海西、大学生网报、多彩大学生网、腾讯网、闽清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并据此制定了两个以竹岭村为核心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一个是竹岭“中心村”党委涵盖的7个行政村和包含关圳村、北洋村、溪芝村、义由村、大溪村组成的东桥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另外一个是由安溪县岩前村、闽清县竹岭村、福安市岳秀村等组成的跨市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围绕两个乡村振兴示范带成立了乡村振兴“南泥湾计划”高校“揭榜挂帅”研习项目(联盟)。目前两个乡村振兴示范带雏形已经基本形成,研习项目(联盟)也在有序推进中,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核集团央企社会责任特色的新鲜经验之路,争取2022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央校地社党建打造竹岭村碳中和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课题组提出的两个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概念获高度认可,尤其是东桥镇乡村振兴示范带与闽清县十四五期间产业振兴高度吻合,是一个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战略设想,大家热烈探讨,积极出谋划策,以闽清县竹岭村为核心的两个乡村振兴示范带在闽清县调研与交流取得圆满成功。

本报道受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立项“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领军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项目号:FJJKBK21-123)资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护佑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也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福建地处东南,凭山负海,中药材资源丰富,千年以降,历代医家艰苦探索,承先启后,推陈出新,交汇包容,发展成独具特色的闽医学派。

为了更好地宣传闽医学派的精华,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处和省卫生与计划生育研究宣传教育中心组织,在《福建卫生报》开设了“闽医24流派”专栏,对24个闽医学术流派进行了系列报道。

现将这些报道再次刊载,让更多读者分享闽医学派故事,感受闽医学派智慧的律动,发挥闽医学派的独特优势作用,让更多人“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推动我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更好保障广大群众健康。

“大姓谢九连,小姓王雨前。”这是三百年前,在莆田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

谢九连是当地有名乡绅,乐善好施,接济百姓。而王雨前则是康熙时期莆田的秀才、名医,也是泉州王氏中医痔科流派的一世祖。

三百年后,王氏后人历经十三代传承,不仅将 祖传秘方赛霉安系列药方贡献给了国家,同时,还创建了 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先进名医工作室,造福当地患者。

王鸿珠先生(左二)用自制的模型为徒弟讲解中医特色疗法

9月初,记者跟随王氏第十三代传承人王坚,一起探寻这个流派经久不衰的行医之道。

守正创新 祖传秘方赛霉安享誉五洲

泉州王氏中医痔科历史悠久,从清康熙年间传承至今已历十三代三百余年,是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坚的祖父王鸿珠生于1914 年 。年轻时,他带着祖传的中医外科特别是治疗痔疮技术,从老家湄洲岛出发,一路访名师治病人,机缘巧合下,他定居泉州西街,开办“圣洁医所”并开馆授徒,秉承慈悲、济世的心,对穷人分文不取。

在王坚的眼中,爷爷王鸿珠是一个思想开放且前卫的人,这从他拿出的一张家族老照片中可以看出。

那时候的王鸿珠身穿西装,戴着手表,穿皮鞋,特别帅气。与那个年代的传统服饰相比,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王鸿珠年轻时候的穿着十分前卫(右一)

然而,正是王鸿珠这种开放包容的心态,让他突破传统思想的桎梏,积极与“惠世医院”(英国教会医院、福医大附二院前身)的西医师交流,学习西医外科医术,取长补短,创造出 一套中西结合的治疗肛瘘的独特方法,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缩短疗程。

王鸿珠先生的中医师资格证(一九五一年福建省卫生厅颁发)

更值得一提的是王鸿珠还根据祖传秘方研发了赛霉安散。赛霉安散的问世,还得从王鸿珠一直 没治好的十二指肠溃疡说起。

原来,那时的王鸿珠一直被十二指肠溃疡折磨,有一天突然想起自己用来救治痔疮病人的白色粉末,它的抑菌、抗炎效果很好,在牙科、妇科方面也有很好的试用效果。

他开始改良并以身试药,竟真的治好了自己的病。1959 年,这款王氏的白药在命名时,王鸿珠将它取名“ 赛霉安”,意思是 赛过那时强势的西药(霉素和磺胺),彰显那个时代中医人的底气和自信。

由于疗效显著,声名远播, 赛霉安系列中成药成为泉州市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如今,世界五大洲都能买到出产于泉州的赛霉安系列中成药。

轻创护肛 重视微创保护肛门功能

王坚的父亲王泉英,是福建中医药大学的教授。

从小在医馆里长大的王泉英,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毅然选择了报考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两年回到泉州市人民医院工作,直到2004年从泉州市中医院痔疮科主任任上退休。

除了传统中医药保守治疗的方法外,泉州王氏中医痔科学术流派对于 肛门直肠的手术,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肛管有着独特的解剖结构,对日常的排泄功能起着精细制约的作用,任何一个结构如被破坏得过多,都会引起其 功能的损伤,甚至破坏肛周形态结构

基于这些认识,以及几百年临床经验的累积,“王氏痔科”创造了 “轻创护肛”法,即 “减轻创伤,保护功能”

环状混合痔和复杂性肛瘘为例,王泉英提出肛肠科的手术应是一种 “精细整形手术”的概念,强调在手术治疗肛肠疾患的同时,必须 设计术式,尽最大可能地 减少肛门的损伤细心整形,保证

值得一提的是,王泉英在不断学习新技术的同时,还于2001年开展引进 排粪造影技术,促进便秘外科的临床研究,先后对因 “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套叠”“耻骨直肠缺弛缓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的便秘患者施行手术治疗,获得成功。

“王氏痔科”创造的“轻创护肛”法与现代医学的微创理论是高度吻合的。

他们将 “微创”理念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当然这里“微创”不是 大众眼中的痔上黏膜吻合术,而是指在 术中精确掌握肛管解剖结构的前提下,以减轻患者痛苦为目的,缩小患者伤口,减少对肛管解剖的破坏,减少伤口水肿、出血等几率,促进患者伤口愈合。

暖心工程 痔疮患者边听歌边手术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手术室是令人紧张而恐惧的地方。

然而泉州市中医院肛肠二区的手术室却不同,病人 手术时可以点播自己喜欢的音乐,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手术时间。

“听到音乐的那一刻,紧张的情绪舒缓很多。”今年40多岁的刘先生前不久刚在医院做完肛瘘手术,谈到手术的过程,他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手术当天,护士把他推进手术室那一刻,轻柔的音乐声响起,竟然是他最喜欢的钢琴曲《致爱丽丝》。

原来,术前在与护士闲聊时,他无意间说起自己喜欢的音乐,没想到竟在手术台上听到了,内心传来一股暖流。

在肛肠二区,像刘先生这样慕名而来的手术患者还有很多。

作为福建省重点专科、泉州市重点专科,2016 年,科室率先在省内实行 “围手术期暖心工程”

这一创新举措的推行者正是王坚:

此举不仅大大缩短了手术病程,还缓解了病人在手术室里的恐惧感,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近年来,作为传承人的他充分继承并发展了“泉州王氏中医痔科”的学术思想、特色疗法、特色方药,兼收并蓄国内外肛肠科新技术、新疗法,先后开展了 排粪造影、结肠传输实验、复杂性肛瘘螺旋CT造影、X线碘造影等先进技术。

2017年科室被泉州市卫计委授予 “医疗服务暖心推荐品牌”。

科室团队还先后获得了省级、市级 “青年文明号”的称号。

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但王坚却十分低调且谦逊,他认为,这一切都归功于父辈们所传承下来的包容及进取精神。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氏中医痔科流派的展示馆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无论是老旧的医书,抑或磨药的小碗和锤子,只要爷爷乃至祖辈留下的资料,王坚都视若珍宝。

王坚说,中医药的传承任重道远,希望通过展示馆的搭建,让更多人了解流派故事,并将流派精神传承发扬,造福更多当地百姓。

【闽医24流派】闽医萧氏皮肤科学术流派:打造“面子工程”,搭建省级中医皮肤科学术流派

【闽医24流派】福建杜建老年病学术流派:在兼收并蓄中自成独特体系

【闽医24流派】福州陈氏中医外科学术流派:丹药外用有奇效 内外兼治重气血

【闽医24流派】福州桂枝里陈氏儿科:悬壶八代 历久不衰

来源:委中医处、福建卫生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业传承优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