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用过美团闪购吗?有什么感受?

7月18日,美团宣布推出美团闪购,以满足消费者便捷购买、商家提升经营效率、骑手在各个时间段配送的需求。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美团闪购什么意思?美团闪购入口在哪?

美团闪购业务,涵盖超市便利、生鲜果蔬、鲜花绿植等众多品类,30分钟配送上门,24小时无间断配送。

只要打开美团外卖APP,点击底部闪购频道,即可进入美团闪购页面,寻找自己的心仪商品,美团骑手30分钟即可把商品送到用户手中。据了解,目前美团闪购覆盖全国2500个市县,全国53万骑手待命,24小时无间断提供配送。

据统计,从性别结构看,目前美团闪购女性用户较多,占比58.08%。从年龄结构上看,美团闪购以年轻用户为主,30岁以下用户占比达67%。同时,美团闪购用户最喜爱方便速食和膨化食品,其中美团闪购的男性用户更喜爱碳酸饮料、酒类,而女性用户则更喜爱卤辣小吃和冰品。

通过美团闪购,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送货上门的轻松购物体验。数据显示,住宅区、写字楼和酒店构成了美团闪购业务的三大主要场景。而从一天的订单时间分布来看,美团闪购订单在每天晚8点到达日峰值,对于18至20点在酒店下单的用户来说,解渴、充饥是首要需求,酒类、饮用水、方便速食、碳酸饮料的比例更高;而21点至凌晨1点住宅男用户,酒类需求旺盛,随时间后移对方便速食的需求变大,另外对计生用品需求也在增加。

}

美团高管解读财报:关于监管

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第二季度营

陈少晖参加了分析师电话会议,

行了解读,内容涉及宏观监管,外卖骑手权益,共享汽车业务的经营和发展,美

团闪购和美团买菜业务的策略、

疫情对美团旅游、酒店业务业绩的影响等。

我来讲一些宏观的方面,

大家也对这些变动表示非常的关心,

其实这些改变都是为了同一

个目标,也就是实现共同富裕。

这个目标其实是深深植根于美团基因中的,

字中得到展现,美团分为两个字,

,因此“美”和“团”加起来就是一起更好,也就是说共同富裕本身就植根

最近政府对于互联网行业推出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

全以及社区团购等诸多方面,

人们以及公共对于外卖商家以及骑手都表示了很多

这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具有警示意味,

对于我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我认为在监管方面的措施,

对于互联网的持久繁荣以及有序的发展具有非常

这些措施不仅能促进公平有序的竞争,

而且能推动行业的发展,

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这种趋势。

美团方面不仅保证全面的遵循相关政策,

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机制,

并且积极整改发现的各种错误,

来保证公司能够全方位地遵

循这些措施,并且规避风险。

我们一直在严格执行着数据安全的高标准以及隐私的保护,

我们会尊重用商家的选择,

关注员工的工作环境以及外卖从业人员的福利。

在零售行业我们我们会积极的调整定价策略,用长期的眼光发展我们的业务。

毫无疑问会在短期内产生一些影响,

}



零售,本质上就是一个「向效率要效益」的商业游戏,即时零售的最终形态是「像点外卖一样买everything」,这必将是一场精细化运营之下的「效率革命」。

撰文|蓝洞商业 焦丽莎

2002年和2022年的零售市场,都遭遇了一次「黑天鹅」。

SARS从2002年年底的广东中山开始,2003年春天蔓延全国,数千人感染,全国上下谈SARS色变。肆虐的病毒拦住了消费者出门的脚步,线下的消费几近停摆。

被动的消费环境,催生了新的消费需求:不用出门也可以消费。这就为日后的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的问世,埋下了伏笔。

此后的十几年间,传统电商大行其道,除了淘宝天猫、京东这些电商巨头,还衍生出多个垂直电商,以及起家于五环外的拼多多,如今都已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玩家。

20年后,2022年3月新冠疫情让上海进入紧张状态,28日浦东静止,4月1日浦西静止,这座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一下子失去了昔日的活力。

海派商业文化新地标第一百货、开满老字号和人气潮店的淮海路商圈、汇聚几乎所有大牌高奢的恒隆广场,都没有了往日的熙熙攘攘。

两个月的时间里,以小区为单位的团购,成了日常生活唯一的补给站。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上海市民几乎暂停了其他一切不必要消费。根据上海统计局5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48.3%。

千里之外的北京,也在5月进入了疫情防控状态,线下消费暂停了一大半。

疫情区内的商业中心、线下娱乐等相继关闭,餐馆只保留了外卖,超市、便利店也限制客流;就连平日里高速运转的传统电商平台也未能逃过库存积压、物流中断。

朝阳大悦城、三里屯太古里这些潮人聚集地不见了人气;淘宝达人慕菲4月29日的四笔订单至今未发货,因为发货地显示上海;张瑶家小区门外的京客隆为了应对疫情,每周只营业三天。

虽然两次「黑天鹅」对于零售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社会都是不小的重创,但也再次变相催生出了新的消费需求。

线下门店受困、长途物流不稳定,传统电商的「延迟满足感」也有了危机感。平日里的囤货、采买被「30分钟送达」的即时需求所代替。即时零售,成了链接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纽带。

即时零售,正在成为这个时代新的零售宠儿。

中国零售市场的上一次大变革,应该要感谢淘宝和京东。

2003年5月5日,阿里巴巴的一名员工参加完广交会飞回杭州,两天后确诊SARS,整个公司开始了十几天的居家办公。

当时的阿里巴巴,还只有B2B业务,就在隔离期间,马云发现,网络零售是刚需,阿里巴巴有必要做。



但内部反对的声音大过支持,美国互联网巨头eBay如日中天,年仅4岁的阿里难以与之抗衡。

但马云不为所动,一心被注册用户过3000万的易趣网所吸引,当年4月在湖畔花园秘密组建了一支六七人团队研究易趣,5月10日淘宝上线。

上线当天,马云和团队在家中举杯,「祝福淘宝一路顺风」。数年后,淘宝成长为中国零售电商的头部玩家。

也是在2003年,刘强东位于北京中关村的线下门店,惨到一个顾客都不上门,21 天的时间就亏损了 800 多万元。在员工的建议下,刘强东开始在网络论坛发帖售卖硬件、光盘,公司得以存活。

非典给刘强东埋下了做线上零售的想法。到了2004 年年底,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关闭12家实体店,转型做电商。当时,连锁店贡献着公司利润的95%。这一决定相当于放弃95%的成熟市场,拼那5%的不确定市场。

结果证明,刘强东赌对了。日后的京东,成了传统电商行业一段时间里唯一可以与阿里抗衡的公司。多年以后,刘强东常说,「是非典成就了我,成就了京东。」


传统电商走过近20年,再次来到了十字路口。线上流量见顶、线下门店承压、长途物流受困,都给当下的零售行业提出了新的问题。

19岁的淘宝,在2022年第一季度出现了首次季度 GMV(成交额)下滑。根据《晚点财经》报道,淘宝2022年1月和2月的GMV增速已经是持平,而3月直接下滑:3月上海疫情爆发,江浙沪供应链和物流中断,以及随之而来的需求下降。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 CEO 张勇提到,4 月GMV出现了超过10个百分点的下降。5月看到一些改善迹象,但仍需要时间把积压的包裹消化掉。

不仅是阿里巴巴,疫情的再度来袭,给国内每个行业、甚至整个经济环境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以手机市场举例,中国信通院官网5月25日发布的《2022年4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中提到,2022年4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807.9万部,同比下降34.2%。其中,5G手机1458.5万部,同比下降31.9%,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0.7%。

根据日经亚洲(Nikkei Asia)5月18日的报道,中国三大手机品牌厂小米、OPPO、vivo已通知供应商,未来几季将砍单约二成。小米通知供应链,将把今年全年原订2亿支销售目标,调降为1.6亿支到1.8亿支;OPPO、vivo本季和下季也传出砍单约两成,以消化目前通路上累积的过多库存。

进入六月,上海和北京的疫情得到缓解,重振消费被提上重要日程。高层的声音也在不断传出,不久前,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应「进一步打通物流和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堵点,推动复工达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副主任杨达卿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同城即时物流企业可发挥比较优势,从通物流、通商流、通勤三方面保障「最后100米」的微循环通畅,未来同城即时物流行业的竞争关键将在于打破数据小闭环,更深度融入产业链和供应链。

即时零售正处在爆发的前夜,随着各大城市解封解防的范围扩大,积压已久的消费欲望也将被释放。

但是可以预见,零售市场在短期内依然承压,尤其是线下门店的客流依然是个大问题。在这个时候,即时零售就显现出了独有的优势。

30分钟送达、无接触配送,既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又可以抵消线下门店「复工复产」过渡期的现实困难,哪怕在疫情平稳之后,即时零售也不会失去其活力,很有可能掀起传统电商之后的下一波零售风潮。

根据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即时配送行业报告》显示,2021年,即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规模为279.0亿单,预计到2026年,即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规模将接近千亿量级,达到957.8亿单,2021年—2026年年复合增速为28.0%。

新冠疫情,无疑是全行业的黑天鹅,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扮演了零售行业的「及时雨」。

拿什么定义「下一代零售」

5月底的北京,第一天恢复营业的小米之家朝阳大悦城店,接待了久违的第一批客流。人群当中,穿梭着几位身穿黄色衣服的外卖小哥。他们不是来送餐,而是取货。

90后王超在美团外卖下单不到一个小时后,就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华为新机,转头退掉了京东显示两天后才能到货的订单。

这样的场景,未来将无处不在。外卖一条裤子、外卖一件家电、甚至外卖一个包包,都将成为现实。「外卖」这个词,不再是餐饮行业的专属。外卖的下一站,就是万物到家。

从几日达,到隔日达,再到如今的30分钟达,消费者对于零售的需求已经从「买得到」,变成了「马上买到」,「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变得至关重要。

进入2022年,尤其是疫情再度来袭的当下,美团、饿了么、顺丰等都在加速重仓即时零售。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重灾区,即时零售完成了一次特殊的练兵。外卖员、快递员就地变成了城市的毛细血管,保证「最后一公里」的供给。



静默下的上海,外卖和社区团购是日常生活的关键补给站。疫情爆发初期,美团、京东等都曾异地调集外卖员、快递员赶往上海支援。

在后疫情时代,接入即时零售,已经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

而外卖头部玩家美团,也成了商家的不二选择。原因很简单,餐饮行业的外卖属于非标品,从下单、出餐、取餐到完成配送,整个交易闭环相对复杂,而外卖搭建起的即时配送网络,既然能保证餐饮的及时送达,对于「外卖」其他标准品,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早在2014年外卖大战的时期,美团内部就曾有过讨论,餐饮可以外卖,其他商品为什么不能?此后就有了美团闪购的问世,也就有了美团即时零售最初的模样。

这样的实物电商模式,也正是美团CEO王兴期望达成的,早在去年9月,美团的战略就已经升级为「零售+科技」;去年年底,王兴还曾在财报会后表示,美团是一家零售公司,零售业务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王兴对于美团即时零售的期望也并不低,根据《晚点》报道,在王兴的设想里,美团闪购2026年能在万亿零售市场中占据4000亿份额。而美团的即时零售,也是阿里、京东、拼多多这些传统电商平台,在短期内无法复刻的。

闪购,是美团即时零售版图上的一部分。其背后「全球最大的外卖网络」,是美团布局即时零售的底气所在。

多位已经尝到甜头的品牌商家普遍认为,「有线下门店的商家,就应该上线美团外卖」。

还是以手机行业举例,在5月24日的Redmi新品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合伙人,中国区、国际部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高调喊出:像点外卖一样买小米产品。截至当天,276个城市的3600余家小米之家门店上线了美团,依托美团的即时配送网络,小米商品可以「最快三十分钟送达」。

美团闪购是小米接入的第一家即时零售平台,从2021年的10月份开始,消费者就在美团上实现了「逛小米之家自由」。

美团+小米的组合,在2022年1月的月订单环比增速超过300%,其他月份的月订单环比增速平均在50%左右,小米生态链商品在美团闪购销量占比远超线下门店,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亮眼的结果。

据美团闪购数码品类负责人介绍,「小米的生态链产品,非常契合礼赠场景。在典型的节日送礼场景下,即时零售因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最快三十分钟送达」的安全感,近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通过「点外卖」的方式买礼物。」

以今年的母亲节和520为例,美团闪购的数码商品订单量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五倍,其中小米产品在整个数码品牌里销量排名前三。

而更早接入美团闪购的名创优品,有更大的话语权。仅仅今年5月21日当天,名创优品在美团闪购的订单量比去年活动同期增长了70%,其中主推的礼赠商品盲盒、香薰等更是环比上周多卖了10倍。

名创优品「上美团外卖」的时间是2018年,在名创优品相关负责人看来,「线上和线下能够相互补充,对于名创优品来说,能够带来纯增量。」

截至目前,「上外卖」的名创优品门店已有3600余家,覆盖全国360个城市,提供包括日用百货、玩具、美妆、数码配件等多品类在内的商品,实现生活百货「最快30分钟送达」。

对于消费品牌来说,「寻找增量」是永恒不变的话题。而线下门店的商业模型,「坪效比」是一个关键考核数字。固定的店铺面积、固定的SKU、以及相对固定的客流之下,线下店的想象空间有限。

当下即时需求正处在爆发前夜,即时零售扮演了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链路的完美角色。

增加了即时配送这一变量,线下门店不仅有了美团外卖的全域流量支撑,提升了线下门店的经营效率,更重要的是把获客半径从三公里直接延长到全城,而且打破了线下门店固定的营业时间。未来在精细化运营之上,还可能衍生出更多的增值服务。

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线下门店的客流难题依然存在,加之传统电商物流时效不稳定,「外卖」一切的需求必将成为常态:像点外卖一样买衣服、买化妆品、甚至是买奢侈品,最终形态是「像点外卖一样买everything」。

零售,本质上就是一个「向效率要效益」的商业游戏,每一个参与其中的角色都清楚这一道理。而对于即时零售的玩家们来说,这也将是一场精细化运营之下的「效率革命」。谁又在改写「零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闪送比美团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