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是什么?乘数就是因数吗?

乘数和被乘数的区别 乘数和被乘数有什么区别【点击查看详情】

1、被乘数在前面,乘数在后面。乘数指四则运算的乘法中乘以其它数字的数字,也叫因数,一般来说放在算式的后面位置。被乘数是数学术语,指四则运算的乘法中被乘的数字,又叫因数,一般来说放在算式的前面。2、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整数(包括负数),有理数(分数)和实数的乘法由这个基本定义的系统泛化来定义。

}

第1篇:数学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说课稿

(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二)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重点:简便算法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难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1.算出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然后很快说出下面两题的积。

下面各题,用竖式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指定三名学生分别在黑板上演算。

(1)写竖式时,被乘数和乘数怎样对位?

(被乘数与乘数0前面的数的末位对齐。)

(2)计算时,用被乘数与乘数哪几位上的数相乘?

(用被乘数与乘数0前面的数相乘。)

(3)乘完以后,怎样落0?第(1)题为什么落一个0?

(284=112,2840与284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所以在112后面添写一个0。)

第(2)题与第(1)题比较,为什么多落两个0?

(,280040与2840比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也扩大100倍,因此,在1120后面再添写两个0)

第(3)题在什么时候才落0?

(乘数两位数与被乘数0前面的数乘完以后,再把被乘数的0落下来。也就是先得出,28034与2834比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因此在952后面添写1个0。)

同学们已会计算乘数是两位数及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现在我在复习题(3)乘数后面添一个0,就成了乘数是三位数。那么,乘数是三位数时,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进行简便计算呢?(板书课题: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想一想:下面两道题用竖式怎样计算简便?

让全体同学在本上试算,教师巡视,看到不同的竖式,让学生写在黑板上。着重讨论下面两个竖式:

(1)写竖式时,被乘数与乘数是怎样对位的?这样对位的目的是什么?

(先把被乘数与乘数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目的便于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这时,教师把被乘数末尾的0用黄粉笔描一下。

(3)280340等于多少?根据什么再补一个0?

(00,与28034比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在9520后面添写一个0。)

这时教师把乘数末尾的0用红粉笔描一下,把9520后面的0用红粉笔描一下。

这时教师把被乘数末尾的两个0用黄粉笔描一下,把积952后面的两个0也用黄粉笔描一下。

(5)2800340等于多少?积根据什么再补一个0?

(000,与280034比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所以在95200后面再添写一个0。)

教师在乘数后面的0用红粉笔描一下,在积95200后面的0也用红粉笔描一下。

提问:遇到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先怎样乘?然后怎么办?

教师明确: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1.先想一想,每道题的竖式怎样写能使计算简便,再算出来。

全体学生在课本上填写,指定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做。订正时,看重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先怎样计算,然后怎么办。

2.检查下面两题的计算有没有错误。

指定一名学生说出错在哪里,错误原因,然后全体学生在本上计算出正确结果。

练习十四、第7,8,9题。

被乘数、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在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已经学过,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推广。因此,新课前先复习乘数是两位数、乘数与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同时复习刚学过的积的变化规律,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计算的算理。在此基础上出示例7,乘数是三位数且被乘数、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

例7的教学是采用让学生试算的方式,着重提出三个关键*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竖式怎样对位,先怎样乘,然后怎样把0落下来,并联系积的变化规律,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组织练习时也围绕这一重点,着重练习乘数书写位置和最后积应补几个零。这样抓住关键,有针对*地练习,可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第2篇: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说课稿

《乘数末尾有0乘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乘法》部分的第六课时。教材安排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是0的乘法”的情境,理解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笔算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乘法的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关注学生已有的预习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预习、参与教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总结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课本的知识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明确算理,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简便算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所以,我根据我校的“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题的校本教研课题,主要采用“参与教学——综合训练”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另外,本节课是一堂计算课教学,内容本身枯燥,学生学起来兴趣不浓。因此,我采用挑战闯关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力求体现:

1、在预习展示、参与教学、综合训练的过程中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思考、进行个*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补充,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同学们,谁知道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二、参与教学,探究新知

1、教师出题检测预习效果,并观察。然后请不同算法的学生扮演,分别讲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2、小组内交流: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是应注意什么?

3、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三、综合训练,强化知识

1、小组内展示36页上的题。

2、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练习(学生展示,学生解答,学生评价),教师加以补充。

四、交流体会,分享收获。

在今天学习中你又有什么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如何?还有什么问题?

第3篇:《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

教材安排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是0的乘法的情境,理解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笔算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乘法的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关注学生已有的预习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预习、参与教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总结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1、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明确算理,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所以,我根据我校的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题的校本教研课题,主要采用参与教学综合训练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另外,本节课是一堂计算课教学,内容本身枯燥,学生学起来兴趣不浓。因此,我采用挑战闯关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力求体现。

1、在预习展示、参与教学、综合训练的过程中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思考、进行个*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补充,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同学们,谁知道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二、参与教学,探究新知

1、教师出题检测预习效果,并观察。然后请不同算法的学生扮演,分别讲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2、小组内交流: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是应注意什么?

3、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三、综合训练,强化知识

1、小组内展示36页上的题。

2、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练习(学生展示,学生解答,学生评价),教师加以补充。

四、交流体会,分享收获。

在今天学习中你又有什么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如何?还有什么问题?

}

如果两个因数的和相等,那么两乘数越接近积越大。

我发现每组算式中两个因数的和都和()两个乘数越接近积越()

亲,这个题大约需要二分钟,整理完毕,马上给你发过去啊!

如果两个因数的和相等,那么两乘数越接近积越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因数还是乘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