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杠杆如何还钱?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海通宏观首席分析师

  在房地产泡沫膨胀的阶段,私人部门往往会大幅加杠杆;而在泡沫破灭后,理论上来说私人部门的杠杆率应该快速下降。从现实情况来看,美国的去杠杆经验符合这一规律。但日本1991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后,财富大幅缩水的情况下,日本居民和企业杠杆率一度不降反升。美国去杠杆用了5年时间,日本用了10多年,背后的原因何在?到底是哪些因素限制了日本债务出清的速度?日本在缓慢去杠杆、经济低增长的阶段,存在哪些结构性机会?本文研究分析了驱动日本、美国去杠杆不同历程的因素。

  1.房价泡沫破灭,杠杆却没下降

  1980年代,货币宽松推高房地产价格。日本在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日元迅速升值,对出口形成抑制,为此日本央行采取了货币宽松政策。在低利率和实体经济走弱的背景下,充裕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当时日本民众和企业大量投资房地产,银行以土地和房产为抵押品向私人部门放贷,这使得土地和房产的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上涨。从年的五年间,日本土地价格指数年均增长7.9%,房价指数年均增长6.2%,且均在1991年6月达到峰值。

  加息和土地政策刺破泡沫。日本通胀问题不断加剧,CPI在1990年突破3.0%,于是日本央行从1989年5月开始连续5次加息,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的利率从1989年初的2.5%,一路上升至1990年8月的6.0%。迅速加息刺破资产泡沫,个人和企业纷纷出售不动产,房价地价下跌。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于1991年出台《综合土地政策推进纲要》,宣布开征地价税,这加速了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房价和地价自1991年开始回落。

  在日本房地产泡沫的膨胀阶段,居民和企业积极加杠杆、购地购房。从居民角度来看,贷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购房,日本新增个人贷款在1989年一度超过30万亿日元,而在1984年这一数字仅为10.7万亿日元。从企业角度来看,非金融和金融企业持有的土地资产占土地总资产的比重,在年迅速提高,这说明在这泡沫膨胀阶段,企业大量投资于土地。从借款的银行角度来看,日本的银行贷款中,投向房地产业的占比,从1984年的7.7%迅速上升至1989年的12.2%,而投向制造业的比重却出现明显下滑。

  一般来说,在资产泡沫膨胀的阶段,私人部门大幅加杠杆;在资产泡沫破灭阶段,私人部门去杠杆。例如在美国07年之前房地产泡沫膨胀阶段,私人部门的杠杆率从2002年Q1的141%上升至2007年Q4的169%,提高了28个百分点;而在2007年泡沫破裂后,美国私人部门杠杆率迅速下降。

  然而1991年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房价大幅下跌的同时,日本私人部门的杠杆率不仅没有明显下降,反而还继续攀升,直至1995年之后才开始下降,而降杠杆的过程中又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这使得去杠杆的整个阶段一直持续到2008年。

  对比美国07年后用了5年实现了去杠杆,日本却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日本的去杠杆过程显得迟缓而滞后。

  2.日本债务:为何出清缓慢?

  为何日本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私人部门的杠杆率在年间没有明显下降?对比美国的快速破产出清的去杠杆模式,日本的债务出清速度明显偏慢,在资产价格大跌、财富缩水后,居民和企业破产的数量明显偏少,速度偏慢。

  从居民部门来看,1991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个人破产案件数的最高峰是在2003年,中间相隔了十多年。对比来看,美国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在2011年个人破产的案件数就达到了最高峰,中间只相隔了4年。

  为何日本居民的破产速度要远远慢于美国呢?这其实根源上是因为两个国家破产的制度和流程是不同的。

  美国居民的破产法实行“当然免责主义”,即居民经过法院批准破产后,就自动不用偿还银行贷款,无需经过其它手续。而且居民即使破产后不再偿还贷款,居民的房产也未必会被银行收走,因为美国破产法会考虑到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破产者可以继续使用房产一段时间,而如果选择将房屋交给银行,就不需要偿付剩余贷款。这种对于破产者相对宽容的条件,也会使得债务人更有激励去申请破产。

  日本的居民破产法则实行“许可免责主义”,即居民经过法院批准破产后,并不会自然意味着居民不用偿还贷款,而是居民还需要再向法院申请,获得法院批准后,才能免除债务的偿还责任,即破产并不意味着债务自然免责;除此之外,日本居民一旦申请破产,现有住房会被拍卖清算用于还贷,而且如果房屋价值低于债务,居民还需继续还贷,这使得日本居民申请破产的意愿并不强烈,使得债务减记出清需要更长时间。

  从企业角度来看,日本破产的企业数也相对较少。在1991年后,日本企业破产数逐年攀升,直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才达到高峰,约每年2万例左右。对比来看,美国企业破产数在2006年后迅速上升,在2009年达到高峰,约每年6万例左右。从企业总数上看,据OECD的数据,日本企业总数约为美国的3/4左右,但企业破产总数不足美国的1/3。这说明日本企业破产的比例相对较低,而且需要更长时间。

  为何资产缩水后,日本企业破产数量偏少、速度偏慢呢?一是由于日本企业破产带来的社会影响较大,其主动破产意愿偏低。一方面,日本企业奉行员工终身雇佣制,职工退休后的收入也由企业承担,如果企业破产将引发大量员工安置的问题;另一方面,日本企业之间存在大规模交叉持股现象,一旦一家企业破产,与之相关的企业也将面临风险。破产带来的社会影响大,再加上文化中“欠债还钱”的伦理约束,使得舆论对破产接受度较低,所以企业不会轻易选择破产。

  二是由于特殊的银企关系,使得在泡沫破裂后,银行信贷仍能对企业提供支持。日本的“主力银行制度”下,企业会选择一家银行作为主要融资来源,两者深度绑定、甚至交叉持股,银行不仅是企业最大的债权人,也可能是最大的股权人,甚至是实际控制人,这使得银行不愿意企业破产,而是选择持续给经营不善但关系良好的企业注资。

  三是日本企业在泡沫破裂初期,对未来形势预计过于乐观,一方面企业认为其自身仍保有一定生产和研发能力,另一方面认为当前只是短期的景气波动,随后资产价格还会回到原位,如果继续经营能够改善处境,所以迟迟没有选择破产。

  居民和企业部门未能快速破产出清,这使得大量不良贷款堆积在银行体系内。在泡沫破裂后,银行的抵押物大幅贬值,形成大量不良负债,从1992年到1995年,日本银行的不良贷款处置损失总额年均增长101%,到1996年已达13.4万亿日元。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的金融监管仍然十分宽松,不良率高企的金融机构不仅不会破产,还能正常运行、放贷。这一方面是由于日本银行业传统的“护卫船团”模式,日本行政部门会救助陷入困境的银行,以保障它们继续生存、维护金融业整体稳定;另一方面也是当时政府和金融机构盲目乐观,错误判断了形势,没能及时化解问题。这使得银行并未大规模破产出清,而是仍向企业和个人提供信贷。

  3.后期:杠杆如何降下来?

  1997年,日本政府错误判断经济形势,减少财政刺激,引发了金融机构破产潮。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初期,日本政府扩大基建投资,刺激经济,1996年日本GDP一度出现3.6%的正增长。日本政府当时偏乐观的判断经济形势,减少财政刺激,开始上调税率、削减公共投资,然而前期积压的问题再度爆发,经济和金融陷入更大危机。1997年11月3日,三洋证券在国际借贷市场出现违约,这是银行间市场在二战后的首例违约,紧张的气氛弥漫国际市场,导致信贷大幅紧缩。紧接着,北海道拓殖银行、长期信用银行等大中型银行倒闭,日本四大证券公司之一的山一证券也破产倒闭,国际评级结构下调对日本银行的信用评级,“银行不倒神话”终结,金融机构陆续破产。

  美国2007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后,2008年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金融危机爆发,中间只相隔了一年。而对比日本1991年房地产泡沫破灭,1998年才开始金融机构的破产出清,日本的出清过程明显缓慢。年,日本金融机构共破产22家,直到1998年才迎来大规模的破产潮,仅1998年一年就有30家金融企业破产,而从1998年到2002年,共有158家金融机构破产。

  再度加剧的经济和金融风险,使得日本社会不得不转变观念,开始进行改革。一是通过立法加快破产出清的节奏。1999年12月,《民事再生法案》公布,这一法案以“谋求该债务人的事业及其经济生活的再生”为主旨,规范了破产程序、更保护了破产企业和破产者的利益,例如,破产程序启动更快、缩短双方和解时间,债权人被限制、不得随意冻结资产。该法颁布后,日本破产案例逐步增加。

  二是通过改革以加强金融监管。1998年,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改革手段,以加强金融监管,并规范程序以化解金融风险。其中之一是颁布《金融再生法案》,规定了金融机构的破产程序,依据此法案,一个破产的银行可以由金融再生委员会进行处理,或是暂时收归国有。另一项法案是《加快金融健全化法案》以允许使用政府和公共基金对银行注资。除此之外,金融监督委员会(FSA)成立,使得金融监督的职能从财政部剥离。

  三是政府向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以应对不良负债问题。根据BIS的报告《1990 年代日本的金融危机:日本银行如何应对和吸取的教训》,1998年3月,日本政府对21家银行注入了总额约1.8万亿日元的资本。1999年3月,又对主要的15家银行再次注入了总额约7.5万亿日元的资本金,其中6.2万亿元采取优先股形式,以使政府加强对受困银行的管控能力。被注资的银行包括樱花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三井住友银行、三和银行等日本最主要的大型银行。接受救助的银行,需要接受严厉的整改以提高经营水平,为了达成经营目标,日本的大中型银行在年开始大规模合并重组。根据清水谷谕(2008)的报告,第二次注资后,无论国际银行还是国内银行,注资都使得其经营水平改善,加速了不良债权的偿还,特别是促进了向中小企业放贷。

  4.缓慢去杠杆:有哪些结构机会?

  滞后而缓慢的去杠杆,再加上人口结构的变化,日本经济增长中枢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出现了长期的下移。泡沫破灭前十年的平均增速为4.6%,而在泡沫破灭后,经济增速中枢下移至0.4%。之后日本长期处于低速增长阶段,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而对比来看,美国的增速中枢在泡沫破灭前后十年,分别为1.0%和0.5%,并未出现明显改变。

  从需求端看,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增速中枢均明显下移。从1993年起,日本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速长期处于2%以下,且在年维持负增长。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偏悲观,家庭财富的缩水,日本居民的消费意愿明显走低。日本私人消费从年的4.6%,下降至年的2.1%。

  投资增速也明显放缓。日本私人企业设备投资的平均增速从年的11.4%,下降至年的-0.3%。日本在90年代出现了较多的“僵尸企业”,根据岡田拓之等(2010)援引日经NEEDS、中村和福田(2008)的数据,僵尸企业占比,从1989年的3.6%迅速上升至1992年的13.5%,并且在之后的十年中始终保持10%以上的占比,在2001年,“僵尸企业”的占比一度高达25.5%。“僵尸企业”的存在,对生产和投资都会构成限制。

  虽然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增长的状态,仍有结构性机会涌现。

  从消费角度看,大众消费兴起。无论在去杠杆的初期(年)还是后期(年),交运和通讯、医疗保健等消费均能保持较高的正增长,而在后一阶段,阅读与娱乐消费也开始出现了正增长。从消费风格来看,根据援引中国青年报,日本著名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提到,在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进入了“低欲望社会”。消费理念转向简约化、本土化,例如,以711、全家为代表的便利零售业快速发展,以优衣库、无印良品、大创等为代表的优质平价品牌崛起,本土消费电子产业如索尼、夏普等厂商也有新的发展。

  从生产角度来看,虽然制造业整体的生产增速常年低于1%,但电子设备、电气机械、交运设备等行业发展迅速。从工业生产指数来看,日本的部分行业生产增速在泡沫破裂后,仍能保持较高水平,而且在去杠杆的后期(年)增速又进一步提高。例如电子设备和电气机械等优势行业,虽然出口减弱,但随着消费本土化转向内需主导。又例如运输设备,其部分受益于日本政府积极扩大财政支出,投资于铁路公路等基建项目,这带动交运行业的快速发展。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宝能和万科股权大战过程中,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宝能是怎么弄到数百亿的资金购买万科股票的?宝能用的是杠杆。那么杠杆是什么东西?我们下面来看一下。

杠杆是一种金融工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例如,你有1元资产,但你想投资一个你认为一定能赚钱的好项目。如果你只投资1元,那么你可能只能得到一元的收益;如果你用这1元借到了100元进行投资的话,那么分红时你就可以分到100元,这样还本除利,你用这1元钱投资的收益远远大于你本身的资产。反之,如果这个项目赔了,你将赔的也不是1元,有可能是100元。

再举个小例子说明一下啥是杠杆,比如,加杠杆买房、加杠杆炒股,说白了就是借钱买房、借钱炒股。

其实,说到借钱来赚钱这个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大家如果几年前有贷款买房的话,都应该有非常愉快的体验。举个例子,3年前你在北京购置一套价值500万的房产,而现在它升值到了1000万。如果你是没有贷款,靠自己的钱买下了这套房产,那么你的年化收益在20%到25%左右。但是3年前如果500万的房子用了60%到70%的银行杠杆,年化利息是8%的话,年化收益率将在50%,基本上是4.2倍的回报。

杠杆收购的主体一般是专业的金融投资公司收购目标企业,而目的则是以合适的价钱买下公司,通过经营使公司增值,并通过财务杠杆增加投资收益。通常投资公司只出小部分的钱,资金大部分来自银行抵押借款、机构借款和发行垃圾债券(高利率高风险债券),由被收购公司的资产和未来现金流量及收益作担保并用来还本付息。

杠杆收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最著名的案例就是美国雷诺兹-纳贝斯克(RJRNabisco)公司争夺战,这笔被称为“世纪大收购”的交易以250亿美元的收购价震动世界,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杠杆收购。竞争双方分别是公司的管理层和专业并购公司,是一场“内部人”和“门口野蛮人”的较量。

竞争双方即管理层与“野蛮人”均动用杠杆,竞标过程一波三折。最终KKR的成功收购,垃圾债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而在总交易金额250亿美元中,KKR自身资金仅有1500万美元,仅占总金额的0.06%,其余资金几乎都是垃圾债券大王米尔肯发行垃圾债券筹得,杠杆之高,令人惊叹。

说到杠杆收购,不得不提一提最近特别火的宝能、万科之争了。根据万科披露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在去年12月9日至今年7月6日间,宝能子公司通过5个资管计划,共买入万科5.49亿股,占万科总股本的4.97%,耗资111.18亿元。这5个资管计划买入万科花费的111.18亿元,其中钜盛华出资37.06亿元,优先级委托人出资74.12亿元,5个资管计划杠杆比例为1:2。

杠杆交易就是利用杠杆原理在金融市场进行交易。由于杠杆交易可以迅速扩大收益,在黄金、外汇、期货和股票证券交易中都有使用,以黄金期货为例。

在黄金期货交易时,通过5%保证金撬动100%的期货交易。一般也称之为20倍杠杆。即用一块钱保证金即可撬动20块的期货交易。如果期货上涨,那么黄金价格上涨了20%,投资者就会获得400%的收益;而当期货下跌,黄金价格下跌20%,投资者的黄金期货就会被强行平仓,所缴纳的5%保证金就全部亏损了。

隔壁老王开了一家拉面馆,生意非常的好而且前景诱人,利润率很稳定,这个店铺地皮、房产、设备等净资产卖出大约值150万,这家店每年净利润20万元。突然有一天,老王老婆得了大病,急需用钱也筹不到钱,老王决定将这家店面转让给您这个邻居。但是,您的家底只有50万,您十分看好这个店铺所以打算借钱。有一个朋友愿意借给您100万,利息是8.6%。这样,您就是用了2倍杠杆,您一年的利润是6万的利润,而利息是8.6万,还钱绰绰有余。这个时候就是最佳杠杆时期。

有的人驾驭工具,有的人被工具驾驭。使用杠杆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深思熟虑,不因杠杆而改变自己的理念、改变自己的性情、改变自己的方法,您还是那个您,只不过拥有了工具而已。换言之,在使用杠杆之前做好最坏的打算,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决定杠杆的大小,确保在使用杠杆的时候与没有使用杠杆一样。比如说,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收入来源、抗压能力、未来期望等各种因素,选择1.5倍杠杆对自己是合适的,但如果你直接用3倍杠杆那就是失策,容易被杠杆这个工具驾驭。

关于杠杆,巴菲特有一句特别著名的话,今天我们就以他的那句话来结尾吧:

如果你没有了杠杆,你就不会有麻烦。基本上,杠杆是一个聪明人会走向破产的唯一途径。如果你很聪明,你就不需要它;如果你是傻瓜,你就不应该使用它。但在我看来,杠杆和激励是一个尝试去关注的事情,并且是一件让你认识到你可以做的但应当有很多限制的事情。

【送福利:杠杆的利弊】想知道高杠杆利弊的读者可以关注MissMoney的微信公号(ID:missmoneytf 或 扫描屏幕右方二维码),并回复关键字“杠杆”,小M马上告诉你!

}

先说一个小故事,一个村以农业生产为主,某一天村里发现了一种宝石,大家都想要,然后开始竞相购买,有限的宝石,有限的资金,一些风险偏好比较高的人,开始向商业银行贷款,加杠杆去竞价,宝石价格越来越高,之后风险偏好极高的人,向银行贷款更多以争夺宝石的所有权。

随着宝石的价格上涨,大家形成一种认识,宝石是好东西,并且宝石价格永远不会跌。直至有一天,一个拥有大量宝石的人抛售所有宝石,把大家的钱都给拿走了,宝石留给了大家。

在抛售的过程中,宝石价格跌了,商业银行一看借钱给赌宝石价格的人有风险,就不再借钱了。起初,商业银行的要求是买宝石的人自己出一半的钱,然后银行给贷一半的钱。可是,当宝石价格跌破50%时,顶部融资的村民就还不起贷款了,商业银行的坏账就增加了。

由于大家都去交易宝石,可能地也不怎么种了,农作物产量下降,最后村民不但欠了很多钱,发现连吃饭和日常生活都成问题了。

在这个游戏中,在宝石最高价附近抛售宝石的人,拿到了大量的钱,他变成了富豪,但是他对整个村的农业技术、农业发展和村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并没有任何贡献,他只是把大家的钱拿走了而已。部分村民,不但自己的储蓄可能没有了,发现还欠了银行一屁股债。

一、金融加杠杆的背后是某一批经济主体加杠杆购买资产

股票价格涨,投资者借券商的钱去买股票,股票涨久了,投资者觉得股价永远涨。券商借商业银行的钱,商业银行借央行的钱。一个股票值多少钱,大股东心里有谱,然后开始大量增发,还有些公司加快IPO。股票越来越多,股票价格要托在高位,需要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借更多的钱去买股票。直至有一天,股票价格仿佛涨不动了,一些有很多股票的人开始减持股票套现。就这样,低价买股票高价抛出的人拿走了很多钱,高价增发的上市公司拿走了很多钱。券商一看有风险,赶紧告诉投资者把钱还我,然后投资者不得不卖股票。借钱买股票的过程是加杠杠过程,卖股票还钱的过程是去杠杆的过程。

债券价格涨,商业银行和非银机构加杠杆买债券,进一步加速债券价格上涨,把中美10年期债券利差、信用利差都压到历史极值。越涨越买,越买越涨。央行一看,这不得了,告诉大家要去杠杆。央行给的钱少了,贵了,银监会指导大型商业银行不能再借钱给中小银行了,中小银行不能再借钱给非银机构了。投资机构一看,边际上没有啥新增的购买力了,部分投资机构开始抛售债券,把钱还给商业银行。借钱买债券的过程是加杠杆的过程,抛债券还钱的过程是去杠杆的过程。

类似地,借钱买房,借钱买大宗商品(囤货待涨)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宗商品的库存周期比较短,房地产的周期长达数十年。就说北京,一个家庭只能买两套,二套房80%的首付,都是刚需了,自己住一套,孩子留一套差不多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北京房价很高,北京的房地产市场风险并不大,毕竟北京居民还难以做出把房子卖了还银行贷款,实现去杠杆的过程。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囤货就不一样了,农产品一年至少一季或者更多,如果是全球生产,而工业品供应周期短则几个月,长的像铜矿这些也不超过5年。供应周期远远低于房地产的需求周期。

说到底,无论股票、债券还是房地产,都是和宝石一样的逻辑。

二、不是所有的金融杠杆都能短期去得掉

流动性好的资产,经济主体可以卖掉,回收流动性,把钱还给商业银行。但是没有流动性的非标资产,或者是商业银行直接给实体经济的贷款只能持有至到期,商业银行不再借出去了,这个杠杆才算去掉了。

因此,在2月之后的中国金融去杠杆过程中,大家发现流动性好的债券、股票、大宗商品都经历了一波显著的下跌,并且估值越高的资产被抛售的力量越大。好在后来央行和银监会缓和了去杠杆的过程,否则连茅台这样的股票估计都要被抛售。当投资者需要还钱给商业银行的时候,迫不得已时,再舍不得卖的东西也得卖掉。

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借的钱是很难短期还上的。地方政府借钱干什么了,一个是搞基建去了,一个是搞棚改货币化去了。搞棚改货币化,这钱就转移支付为当地居民了,并且是没有任何回报的资产。现在搞基建的回报如何,我们在此不再赘述。

提到棚改货币化,多说一点。今年三四线城市商品房销售不错,大家反馈的信息,棚改货币化贡献不小。棚改货币化的本质是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向一部分人征税补贴另外一部分人的经济行为。如果地方政府借钱不还了,或者杠杆越来越高,永无止境,那本质上征的是铸币税。

由于流动性差的资产,经济主体和金融机构抛不掉,下一波金融去杠杆的时候,估计流动性好的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又会受到非常大的负向冲击。

三、为啥我们要金融去杠杆

简单的说,大家借钱都去玩交易性金融资产,而不是去借钱搞技术创新、搞生产,还有一些企业借钱换美元去收购国外的资产。中国的外汇储备压力很大,政府担忧人民币贬值预期扭转不了,若不进行外汇管制,一旦形成极强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大家可能都会抛人民币资产,然后去央行挤兑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抛房抛股票买美元,房价、股价都大跌,那投机房地产的套牢型投资者可能就不偿还银行贷款了,这样商业银行一堆坏账,拿到一大堆房子,特别是三四线人口流出的城市,麻烦很大。

政府也无法精确估计到底投机性商品房库存有多少,但是涨价的时候,大家觉得商品房是优质资产,能卖能租,也就不着急卖了。这也是为啥政府对推出房地产税比较谨慎,因为不知道收税之后多少人抛房子。此外,为了不让大家抛房子换美元,直接就3年或两年不让卖了。如果谁手里有个几套房,就自己住就好,周一到周日,每天住一套。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再回忆2015年股市,本来政府的意图是股价上涨,让上市公司增发,IPO拿到钱之后去搞技术创新,或者偿还一部分银行贷款降低负债率。只是,这个逻辑线条很脆弱,也没有必然性,拿到钱的个人投资者可能移民美国了,拿到钱的企业可能去炒房了或者买国外资产去了,对央行的外汇储备形成了挤兑。

加杠杆本身没有对错,关键是加杠杆之后做什么。如果高位卖了房子、卖了股票的人去创业,或者把钱委托给风险投资基金去帮助别人创业,这样就没有啥问题,短期解决了国内的就业,长期还能提供更多的经济产出。这是金融加杠杆之后最重要的微观逻辑与链条,即经济主体拿到钱之后做什么。

思辨的看,金融去杠杆之后,大家就会去创新,去搞实体了吗。当然未必。不让大家借钱去搞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家未必就一定会去做实体经济。不过有一点还是相对确定的,即央行和银监会搞的金融去杠杆,会把臃肿的交易性资产价格压下来。

经济主体再抛售资产获得的钱就少了,这样就没有那么大的购买力去换美元了,对人民币的汇率稳定在直接逻辑上有帮助。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如果金融去杠杆搞狠了,商业银行连给实体的钱都受限制了,那就在中长期损害了中国的企业生产能力,对人民币汇率在中长期有很大的负向压力。

思来想去,金融去杠杆的根本目的可能是中央要求金融机构把钱借给他们想让借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借给非意愿的对象,可能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就会出问题。这可能是题中之义。

四、美联储缩表与特朗普政策

美联储现在持有2.46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而美国国债余额为19.84万亿美元。美联储持续缩表,对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现在美国商业银行的超储率比较高,如果美联储缩表而商业银行加杠杆购买美国国债,美联储缩表的影响会小很多。反之,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的压力就大了。

特朗普搞基建,减税,估计还得加大美国国债发行量,融资需求增加。离岸美元,其他经济体美元储备买美国国债,就得抛售其他资产。唯一的增量杠杆来自于美国的商业银行,因为它们可以进行信用美元的创造。以信用货币的增加来对冲基础货币减少给资产价格带来的压力。中国商业银行在2016年之后是这么做的。只是,美国商业银行愿意以什么样的国债收益率来配置国债,取决于他们对未来的通胀预期和债券投资回报预期。

图1 美国国债余额和美联储持有的国债

由于美国商业银行加杠杆购买美国国债的意愿难知,未来几年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的压力还是持续存在的,我们应该紧密盯住。

特朗普的减税涉及到全球政府的制度竞争,更低的税收降低了企业的成本,相当于增加了企业的盈利。理论上,企业投资的意愿会增强,特别是跨国公司。特朗普的基建会拉动终端需求,提高通胀预期。就对美元汇率来讲,美国政府加杠杆搞基建,是增加了资源品需求,进口增加,对他国汇率有支撑作用,美元指数有下行压力;而减税又有利于吸引美国投资增加,资本项目回流,支撑美元汇率,压低他国汇率。这个政策组合是对冲的。

美国页岩油产出增加,成本下降,帮助美国企业和居民部门降低了生产和生活成本。听说最近各州政府免费供地给企业使用。成本是企业很在乎的决策变量。因此,特朗普政策组合对中国的压力主要制度设计层面的压力,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优质资源落户自己的国家。相比较而言,美联储加息缩表对中国的影响并没有那么根本。特朗普政府明显是要跟中国政府比拼行政效率。

在最早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时候,我们心中的图景大概是减税、压缩政府规模、让更多的管理人员变成企业人员提高国家层面的劳动生产率、设定统一的环保和质量标准、促进竞争迫使企业提质增效降低生产成本、企业通过产品差异化获得更强的定价能力,最终从质量层面提高产品质量、从数量层面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从福利方面增进国民福利,总体上实现帕累托改进。事实比我们想的简单一些,核心的政策主要是产量政策,通过产品高价格高利润修复钢铁、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通过降低产出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我们看到的结果是,更少的产出,更高的价格,2017年上半年市场普遍预计表内加表外的钢材产出同比下降了1%至2%的水平;煤炭产量2016年下半年同比下降了10%左右,进口增加了许多。这种政策是有利于钢铁、煤炭企业的,但对应的是居民部门的福利受损。更少的产出,更高的价格,按照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消费者福利是下降的。金融层面,我们看到地方政府的杠杆率攀升,居民部门杠杆率攀升。地方政府加杠杆,借钱,未来是用企业、消费者的税收来偿还,不管是铸币税还是其他税费,都是一样的。

什么样的供给侧管理是总体帕累托改进,并增进社会福利的,主要是技术创新,并由技术创新而产生的成本下降下降型产出增加。比如刘志军在任时搞的高铁,尽管铁道部负债大幅增加,但是高铁大大提高了经济的交易效率,缩短了经济活动的时间支出。

最典型的技术进步是电子行业,尽管时间序列给出的数据跨度不够,我们也看到四年时间里5英寸手机面板价格从36美元下降到13美元。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更高的质量,更低的价格。对于钢铁、煤炭行业来说,应该想法设法降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在美国继续压低原油价格的时候,我们反而提高煤炭价格,制造业的竞争力受损是必然的。

图2 手机面板5英寸价格走势

我们再看全球第四大矿山的生产成本。经过持续的技术进步与管理效率提升,澳大利亚FMG的铁矿石C1生产成本已经从2012年的48美元下降至2016年的15美元,并且他们预计2017年和2018年还有可能下降至12美元的水平。

图3 澳大利亚FMG铁矿石生产成本

起初,中国一个钢厂几十万人,现在几万人,产出却增加数十倍,成本下降很多,这种进步就是竞争带来的。如今,由于竞争者被强制退出,留下来的钢厂利润已经达到了历史同期新高。如此高的利润,钢厂是否还有动力进行成本的压缩、产品质量的提升,就不太好说了。产量限制政策本质上是通过买方的高价格来补贴钢厂,鉴于效率的缺失,在理论上还不如地方政府直接补贴钢厂。

如果是因为环保、质量问题,那么设定统一的环保、质量标准就更好一些。建立统一的竞争标准,而非简单的采用类似于配额生产式的供给侧改革,在整个社会福利层面要更优一些。通过限产方式让钢厂降低资产负债率,与直接用财政补贴钢厂是一样的。或许,政府这么考虑,是因为高价支付的阻力,要比征更多税要小一些。

经济政策的制定的原则,或许应该是更有利于技术进步、质量提升、产出增加、成本降低、价格降低和社会福利的增进,而不是反过来。或许,目前的政策是特殊阶段的特殊产物。政策选择很多是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围,涉及到价值观的选择,往往没有对错,更多是看政府选择哪一种价值观,是靠市场出清,部分企业忍受痛苦,最后让最高效率的企业留存下来,还是靠行政手段砍掉部分产量,人为选择一些企业留下来享受高利润。

六、地方政府债务与政绩考核

这里再谈地方政府债务,还是因为有点担忧资源的过度错配。GDP的产生,可以是靠当地企业的产出增加,也可以靠借钱搞基建。很显然,第一种方式可持续性更好一些,而借钱创造GDP总受到债务的约束。当扣掉日常支出之后财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利息,那就只能靠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和庞氏融资了。

只考核GDP总量看不出结构的,如果重点考核当地企业的总产值可能要好很多。国家层面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层面的竞争。美国、欧盟、日本之所以厉害,是因为有一批特别厉害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这两年,中央政府强调工业,强调实体,开始调整金融业,这是好事情。战略层面的设想要落实到制度层面,才能实现战略。或许,考核地方政府的企业总产值,比仅考核GDP总量要更有价值一些。

七、回到微观——企业的成长

企业的微观就是个人,是团队。一个卓越的企业,必然有卓越的个人,卓越的团队。一个不太好的企业,多是劣币驱逐良币。

一部分企业战略很好,愿景很好,目标很好,而没有实现,多是缺乏实现梦想的团队。给予足够的激励,把战略落实到个人与团队。每一项具体任务都需要落实到可以完成任务的个人。如果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不当,能干的人没有资源,有资源的人不能干。最后很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因此,核心层拥有企业家精神,有梦想,有情怀,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百折不挠的勇气,脚踏实地的态度,会识人用人,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还是说说刘志军和高铁。尽管刘志军被调查了,按照媒体的说法,他个人在道德上也有一些问题,在经济上也有一些问题,但是这并不能说他没有干事的能力。高铁试运行,他可是站在驾驶室的,这是一种自信,很难得的自信。建议大家看看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飞行者》。没有人是完美的,一个人在一个方面很有能力,而另外一些方面可能存在问题。用人,是用他的优点,让别人的优点去弥补他的缺点。如果高铁公司是私人企业,刘志军的结局可能要好一些。

康熙用人,只用牛人,用牛人来制约牛人,索额图、明珠、陈廷敬、张廷玉等等。诸葛亮自己干事很厉害,但是用人似乎要差一些,关羽、张飞、马超等之后,诸葛亮用的马谡,值得深思。挥泪斩马谡,可惜了。一个理论家,刚刚上战场,失败和成功都很正常。马谡通过不断的失败是有可能理论联系实际成为军事人才的。培养一个人,起初需要小成本的培养,慢慢给予重用。

一个企业,多招牛人,把有潜质的人培养成牛人,通过制度设计让牛人们拥有共同的目标,共同奋斗,成为一个卓越企业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了。

八、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

创新创业,离不开风险投资。这几年,高瓴资本做的很好。创业的过程是资源整合、资源优化的过程。软银看上马云,高瓴资本看上刘强东。他们一方面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一方面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我们发现从事风险投资的人是相当有人生成就感的。

说回到金融加杠杆。金融加杠杆,加到谁头上,很重要,之前说了。加了杠杆都去赌宝石价格,赌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对社会来说价值不大。加了杠杆,拿到钱,去做企业,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那社会价值就很大。

创新很重要,但并非所有创新都是颠覆性的创新。一个小工艺的改进,一个小管理环节的改变,都是创新。读书时,研究过两年技术创新的相关内容,前人的思考非常多。

图4 此图只是大家思考的大漠一沙

风险投资,自然是风险很大的投资,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很低,但是一旦成功,就回报惊人。风险投资还是一个长周期的投资,一个创业型公司可能十几年都未必能实现盈利,这需要投资者拥有战略忍耐力。

了解自己,了解团队,了解企业,了解国家、了解人类社会,满足他人的需求,并以此满足自己的需求。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自己又得到了什么。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与金融去杠杆、供给侧改革密切相关。因为宏观的表现都是我们个人选择结果的加总。是的,我们每一个人。

真正的大师,永远都怀着一颗学徒的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杠杆交易成负数要还钱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