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江西这边的物流企业,想加盟店网络货运但是现在资质还没有办下来,不知道政策会不会改变?

孩子的线上学习居家生活如何来安排?

如何解决“买菜难”的问题?

特殊就医需求的群体如何确保就医用药

针对锡城广大市民朋友们关心的

  问题一:此轮江阴疫情目前得到有效控制了吗?无锡其他地区怎么样?

  目前,无锡市区和宜兴市疫情形势平稳。连日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江阴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时刻保持紧张感、责任心,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干部、志愿者夜以继日、奋战一线,全体市民积极配合、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5月15日,江阴已连续4天社会面零新增,已有74名阳性感染者顺利出院。接下来我市将继续从严从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更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问题二:我从外地回来,该如何进行报备?

  如果您从外地返锡,须提前通过“灵锡”APP主页“入锡申报”模块进行自主申报或向目的地单位、社区(村)报备,抵达后积极配合落实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管理措施。

  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申报:

  ①扫描“入锡申报”二维码进行申报;

  ②通过“平安无锡”“无锡公安微警务”微信公众号——“入锡申报”模块进行申报;

  ③通过“灵锡APP”防疫专区——“入锡申报”模块进行申报。

  问题三:我从全域低风险的设区市来锡,有什么健康管理要求?

  请点击查看了解具体健康管理要求。

  问题四:第119号通告对外地来(返)锡人员的健康管理措施作了调整,请问如何确保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

  我们将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向抵锡后24小时内未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发送短信提醒,对48小时内仍未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作苏康码赋黄码管理,督促其立即到就近的核酸检测点进行1次核酸检测,并根据核酸检测情况及时进行转码。

  问题五:第119号通告里提到本土聚集性疫情,请问哪些情况算是本土聚集性疫情?

  本土聚集性疫情是指14天内在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范围内发现5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

  问题六:普通市民如未按时参加区域核酸检测及“应检尽检”人员未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将会造成什么影响?

  主动配合核酸检测是每位公民的法定义务。对出现上述情形的人员,将通过“门铃码”作红色警示提醒,对苏康码赋黄码管理严格限制其进入各类市场主体和公共场所。对拒不配合、不支持核酸检测工作,扰乱秩序或瞒报、谎报、伪造信息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依规追究法律责任。

  问题七:如果我需要核酸采样,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查找就近的核酸采样点?

  我市已在省内率先部署开展核酸采样小屋建设,构建“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目前全市2634个核酸采样小屋已全面启用。市民只需打开“灵锡”APP,点击“防疫专区”模块—“核酸地图”,检测点类型选择“采样小屋”,即可看到周边的核酸采样小屋地点。

  此外,广大市民也可到固定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在“灵锡”APP“核酸地图”,检测点类型选择“固定检测点”即可查询。

  问题八:我想知道,正常情况下完成核酸采样多长时间后可以查询到核酸检测结果?

  根据《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规定:对于发热门诊、急诊患者,在6小时内报告核酸检测结果;对于普通门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原则上在12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愿检尽检”人群,一般在24小时内报告结果。当前,我市正全力提升核酸检测能力,要求承担“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单位12小时内出具检测结果,方便群众查询。

  问题九:进出哪些公共场所须扫“门铃码”?老人、小孩、学生等没有智能手机的群体怎么办?

  市民进入全市范围内公共交通部位、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居民小区(村)等各类场所部位时均须扫“门铃码”进行通行验证。

  老人、小孩、学生等没有智能手机的群体可以申领“个人门铃码”并打印,进入各类场所部位时,配合工作人员反向扫码,核验信息。

  问题十:在进入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时,市民应落实哪些疫情防控要求?

  根据市人大《关于进一步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的决定》,个人进入相关场所和在特定情形下要严格落实规范戴口罩等防护措施,配合扫“门铃码”、查验行程卡,并保持社交安全距离。对不听劝阻、拒不配合防疫工作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严肃处理。

  问题十一:老年人是否有必要接种加强针?为什么?

  有必要。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60岁以上人群一旦感染,发生重症、危重症的比例也较高,所以建议老年人不仅要尽快完成全程基础免疫接种,符合条件的还可进行加强免疫接种。研究显示,老年人接种加强免疫针后,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可降低90%以上。

  由于老年人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比例较高,在接种前需了解自身状况是否适合接种,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需向专业医护人员咨询。

  问题十二:当前,企业需要采取哪些疫情防控措施?

  企业应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不断优化完善防控举措:(1)加强人员管理,员工进入企业前需扫“门铃码”、查验行程卡、测温。(2)加强货物管理,企业要严格执行进口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货物的消杀检验流程,合理安排相关货物的存放、标识和处置管理;落实冷链食品或进口货物接触人员、餐厅食堂工作人员、消杀作业人员等重点岗位人员“应检尽检”要求。(3)加强日常管理,企业按要求做好口罩、测温计、消毒水等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及发放工作,做好通风、消毒和卫生管理,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流动。实行分时就餐、错峰就餐制度。

  问题十三:我们企业从国内涉疫地区采购物料,应该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企业应密切关注物料来源地的疫情变化情况,如从国内涉疫地区采购、运输重点生产物料入锡进行加工、生产、储存、使用时,应严格按照的相关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全链条管控和追溯,建立全程追溯制度;落实专区存储和专人管理,做到即停、即卸、即装、即走;全面做好预防性消毒和核酸检测,做到“逢进必消杀”,包装“拆到哪一层消杀到哪一层”;做好过程防护管理和从业人员个人防控健康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新冠病毒通过物料输入的风险。

  问题十四:近期,我关注到市里调整了来(返)锡人员健康管理措施,同时了解到周边重点涉疫地区将分批次逐步解封,我市将怎样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为了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我市将进一步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将严格履行属地责任,加强人员信息摸排,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行业主管部门将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强化日常工作指导;企事业单位将严格履行主体责任,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涉疫地区来(返)锡人员要第一时间主动申报个人信息,广大市民要积极履行个人自我管理责任,坚持佩戴口罩,主动接种疫苗,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要求和规定,携手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问题一:哪些是应检尽检人群?检测频次是怎么样的?

  应检尽检人群是根据疫情传播风险研判,省、市明确的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实行免费检测。

  1天1检人员包括:批发市场、货运场站、物流园区、公路服务区及查验点、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涉外市人员较多的密集场所从业人员、货运司乘人员、快递员、外卖员、生鲜配送人员、集体宿舍管理员、环卫人员、医疗机构所有工作人员(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区、核酸采样及检测、保洁、保安、急救转运及非急救转运人员)、口岸一线工作人员、进口冷链食品及货物从业人员、医废运输处置等重点人员。

  2天1检人员包括:餐饮场所、两站一场一码头及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从业人员,口岸非封闭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月子会所、推拿理疗场所等重点人员,需频繁进入人员密集场所(尤其是外市来锡人员较多的场所)的人员。

  全市中小学(含中职、技工学校)、幼儿园在双休日、节假日返校首日(一般为周一)和第四日(间隔两天,一般为周四)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上述学校学生其余在校期间,按照每日全校20%(每班每日20%)的抽检比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对教师和保安、校医、保洁、宿管、餐饮服务、邮快件收发等校内重点人群在岗期间严格落实核酸每日1检

  问题二:哪些是愿检尽检人群?

  愿检尽检人群是指不属于应检尽检对象、但有核酸检测需求的人群。

  问题三:为什么要开展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当前全国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周边地区疫情处于高位运行,为尽快恢复市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所以需要开展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以达到彻底排查全市潜在人群感染者的目的。

  问题四:港澳台及外籍人士如何参与核酸检测?

  港澳台居民可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参加核酸检测,外籍人士可持护照参加核酸检测。

  问题五:核酸检测分为哪几种?价格为什么不一样?

  核酸检测分为单人单检混采检测,目前单人单检为20元/次,混采检测为4元/人次。不同检测服务所需试剂等耗材成本不同,所以价格不同。

  问题六:参加核酸采样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防护您的安全,排队时请您务必戴好口罩,按紧鼻夹,不要在中途随意取下,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前面的受测者结束后不要立即上前,更不能马上取下口罩张嘴等候采样。应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基础上,待采样人员完成双手消毒,拿出新棉签后,迅速上前脱下口罩张嘴采样,采样时应屏住呼吸,采样结束后立即戴好口罩。

  采样时请勿用手直接接触医护人员操作台和上面的物品,更不要把钥匙、手机、身份证等物品寄放在台面上;采样后请勿逗留、与人交谈或在采样点周围吐痰,立即离开采样点回家用肥皂或洗手液仔细洗手。

  问题一:货运物流行业经营活动什么时候可以恢复?

  4月20日起,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管控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属地防疫指挥部防疫要求,可有序恢复市区范围内货运物流行业经营活动。各地要严格履行监管责任,强化日常指导,督促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问题二:没有重点涉疫地区旅居史的外来人员返锡,同住的人需要一起居家健康监测三天嘛?

  不需要。外来人员返锡执行“3+11”“3+4+7”的,前3天需落实居家健康监测(单人单间、上门核酸),同住人员需同步进行核酸、不需要共同居家健康监测。

  问题三: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可以出门吗?

  不可以。外来人员返锡执行“3+11”“3+4+7”的,前3天需落实居家健康监测、上门核酸、非必要不外出。

  问题四:快递物品该如何消毒?

  取货时戴好口罩、手套,采取无接触式收货。物品外包装可使用消毒剂喷洒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放置10~30分钟。纸箱、包装袋等尽量留在门外,放入垃圾桶。生鲜食品可使用慢速水流冲洗或浸泡清洗、擦干。处理结束后,及时清洁双手。

  问题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该注意些什么?

  提前查看车辆运营信息,减少等候时间,尽量错峰出行。出行前,确认无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等可疑症状。准备个人防护用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与其他乘客保持一定距离,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礼仪。主动扫“门铃码”并配合驾驶员查验。推荐使用无接触付款方式支付车费,减少与公共物品的接触。

  问题六: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应如何注意防护?

  建议提前电话确认目的地及路线,上车后坐在后排座位,保持好司乘距离。全程佩戴口罩,主动扫“门铃码”并配合驾驶员查验。乘车时减少与公共物品的接触,使用无接触付费,下车后及时清洁双手。

  问题七:恢复堂食了,外出就餐时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多人聚餐。优先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尽可能错峰用餐,避免人员拥挤。进入餐厅时要戴好口罩,主动扫“门铃码”并配合查验,快速进入,服从餐厅工作人员管理。在餐厅期间,尽量减少接触公共设施,如需排队取餐,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多人围桌合餐时,使用公筷公勺或实行分餐制,减少接触传播的机会。尽量通过线上或扫码等非接触方式进行点餐和付费。

  问题一:我从外地来无锡,到达属地后,需要做几次核酸检测?

  ①上海等重点地区旅居史的来(返)锡人员,抵锡后必须严格落实闭环转运,实行“7+7”健康管理措施,前7天集中隔离,每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其中第7天双检双采;后7天居家隔离,第10、14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

  ②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区)的低风险地区及其他有本土病例报告设区市(直辖市为区)的人员严格实行“3+4+7”健康管理措施,前3天落实居家健康监测(每天1次核酸检测),后4天健康监测(第4、5、7天各1次核酸检测),最后7天健康监测(第10、14天各1次核酸检测)。

  ③其他市外来(返)锡人员,严格实行“3+11”健康管理措施,前3天落实居家健康监测(每天1次核酸检测),后11天健康监测(第4、5、7、14天各1次核酸检测)。

  问题二:港澳台及外籍人士如何参与核酸检测?

  港澳台居民可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参加核酸检测,外籍人士可持护照参加核酸检测。

  问题三:开展区域核酸检测时,行动不便、无法到现场的人群如何参加采样?

  主动提前联系社区,由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上门采样服务。

  问题四:没有身份证号码的儿童如何参加核酸检测?

  参加区域核酸检测使用东软系统进行采样的,没有证件的儿童可使用父母的身份证参加核酸检测,其陪同采样的监护人要主动提醒采样登记人员,将儿童登记姓名信息修改为“XXX之子”或“XXX之女”。使用灵锡系统进行核酸采样的,可提前申领预制码。使用其它系统进行采样的,遵从操作指引。

  问题五:我在参加区域核酸检测时,应注意哪些?

  排队过程中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服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不聚集、不交谈,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临近检查时减少吞咽,不做清嗓子的动作;检测过程中不要触碰检测台等物品及采集人员防护服,也不要将任何物品放在采样台上;完成采样后立即离开采样点,不要停留、询问或交谈。

  问题六:我喝了酒以后,会影响核酸检测结果么?

  不会影响,但采样前请尽量保持口腔清洁。

  问题七:检测时有点感冒,会影响核酸检测结果吗?

  感冒可出现不同呼吸道症状,如果不是新冠病毒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症状,不会影响核酸检测结果。

  问题八:做核酸检测需要空腹吗?

  不需要空腹,但采样前请尽量保持口腔清洁。

  问题一:我的宝宝才三个月,需要参加核酸检测么?

  从疫情防控角度而言,无论是大人还是儿童,均需要参加核酸检测。

  问题二:哪些是应检尽检人群?哪些是愿检尽检人群?

  应检尽检人群是指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省、市明确的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实行免费检测。愿检尽检人群是指不属于应检尽检对象、但有核酸检测需求的人群。

  问题三:核酸检测分为哪几种?价格为什么不一样?

  核酸检测分为单人单检和混采检测,目前单人单检为28元/次,混采检测为8元/人次。不同检测服务所需试剂等耗材成本不同,所以价格不同。

  问题四:听说这次区域核酸检测是混采检测,是不是会影响检测结果?

  区域核酸检测可采用混采检测,混采检测是指采集多人的拭子集合于1个采集管中进行核酸检测的方法。混采检测经过国家严格规范的技术论证,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问题五:黄码人员在健康码转绿码后,如还有剩下的核酸检测次数需要完成,可以去免费的核酸采样点进行检测吗?

  可以去免费的核酸采样点,黄码人员转绿码后,仍需按规范完成指定次数的核酸检测。

  问题六:现在进行核酸采样后,多久能出结果?

  发热门诊、急诊不超过6小时;区域核酸检测24小时之内。

  问题七:患咽喉炎、喉咙有痰会影响检测结果吗?

  不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主要是特异性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病毒核酸基因序列。

  问题一:为什么要开展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当前全国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周边地区疫情处于高位运行,为尽快恢复市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所以需要开展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以达到彻底排查全市潜在人群感染者的目的。

  问题二:哪些人员需要参加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区域内所有居民(含外来人员、流动人员),都要积极参与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问题三:明明结果都是阴性,为什么要反复展开这么多轮的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由于病毒从入侵体内到最终通过实验室检测查出阳性需要一定时间,不同的感染者被测出阳性的时间也不同。如果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没有达到一定浓度,则无法检出阳性,但随着病毒在体内不断增殖,后期再次采样检测呈阳性的可能性也就逐渐增大。

  检测结果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样品采集不规范,未能采集到合适的部位;样本保存和运输条件不当,以及实验室仪器设备、检测试剂的敏感性等,都可能影响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可能造成漏检。

  基于以上原因,需要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开展多轮次核酸检测,才能迅速、精准地发现潜在感染者,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阻断疫情扩散,控制疫情蔓延。

  问题四:参与核酸检测时,什么情况下使用灵锡预制码?什么情况下使用身份证?

  区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使用无锡市核酸检测信息系统(东软版),居民需要携带身份证件前往采样点。其他核酸检测时可使用灵锡预制码,居民可使用灵锡预制码完成采样信息收集。

  问题五:黄码人员应该去哪里进行核酸检测?

  被赋黄码人员需立即联系所在社区(村)登记,实施3天自我健康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到黄码人员核酸检测专用采样点进行3次核酸检测。

无锡市“黄码”人员核酸检测专用采样点

  问题六:我想做核酸采样志愿者,该如何报名?有哪些条件?

  您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报名:

  1、线上报名:微信扫描二维码,如实填写报名表,点击提交即可完成报名。

  1、身体健康,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2、现居住于本市,志愿者及共同居住人健康码为绿码、“大数据行程卡”无外市旅居史;

  3、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有工作经历的医、护、技等专业技术人员。

  问题七:我接种新冠疫苗以后,多久可以进行核酸检测?

  答: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如果需要进行核酸检测,要在48小时后再进行核酸采样。

  问题一:港澳台及外籍人士是否可以使用“门铃码”?

  港澳台及外籍人士可以在“灵锡” APP“港澳台及外籍人士服务专区”使用“门铃码”。1、目前已经实现港澳台及外籍人士实名认证功能;2、苏康码已支持港澳台及外籍人士申领;3、“灵锡” APP上线了“港澳台及外籍人士服务专区”,聚合了扫一扫、苏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地图、入锡申报、核酸检测结果查询以及入境健康码申领等服务,港澳台及外籍人士可以在专区内使用疫情防控相关功能。个人版“门铃码”正在开发中。

  问题二:哪些人群可以在社区打印“个人门铃码”?

  有需求的老人、小孩、学生等没有智能手机的群体可以让社区工作人员协助打印“个人门铃码”;有智能手机的人员无需打印。

  问题三:健康码信息更新后,“个人门铃码”是否需要重新打印?

  老人、小孩、学生等群体的健康码信息应按照规定由协助其申领的人员每14天更新一次,“个人门铃码”无需重复打印。

  问题四:天热了,长时间佩戴口罩引起不适,怎么处理?

  出汗时解决方案:天热出门时,最好多备几个口罩。口罩被汗水浸湿了就要更换。

  有压痕、耳朵痛解决方案:在勒痕较严重或佩戴口罩时间较长的情况下,需要及时改善血液循环,建议戴口罩前在鼻梁、颧骨、耳根等部位涂抹少许润肤霜。

  闷痘解决方案:建议外涂一些药膏缓解,但要根据医嘱掌握涂抹用量和频次。

  问题五:疫情期间,家长要怎样正确引导孩子的情绪?

  家长应主动学习科学防疫知识,调整好情绪,保持心态稳定,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交流。通过举例子、讲故事等适合孩子的方式,讲述疫情信息和防疫知识。家长要引导孩子自主学习、规律生活,适当安排锻炼或活动。

  问题一:江阴、宜兴市民来无锡市区的最新政策是什么?

  答:若您的健康码为绿码且14天内无外市旅居史,可直接通行。

  问题二:用“灵锡”APP扫“门铃码”后,如何更便捷地出示个人行程卡?

  答:市民可通过“灵锡”APP-【扫一扫】“门铃码”查验页面,无需切换、直接点击页面上方“打开小程序查看14天内到访地信息”,查看并出示个人【行程卡】。

  问题三:“黄码”人员的核酸检测收费吗?

  答:被赋“黄码”的人员,按照我市规定的频次要求进行核酸检测的,不收费。

  问题四:有花粉过敏史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

  答:春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峰期,有花粉过敏史不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只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过敏的或对新冠病毒疫苗中成分过敏或既往接种其他疫苗发生严重过敏的,才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禁忌。如果花粉过敏者正在过敏的急性发作期,特别是花粉过敏导致哮喘等严重症状发作的,要缓种疫苗。对有花粉过敏史可以接种疫苗的,接种疫苗时,要告知临床医生或接种医生,也要严格遵守接种后留观三十分钟的规定。

  问题五:婴幼儿在疫情防护时有哪些注意点?

  答: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要以被动防护为主。看护人不要亲吻孩子,不要对着孩子咳嗽、打喷嚏。婴幼儿穿着、盖被要合适,不宜过多捂汗,也避免过少引起着凉。

  问题一:“3+11”指的是什么?实行“3+11”健康管理措施有什么依据吗?

  “3+11”健康管理措施指的是前3天落实居家健康监测(每天1次核酸检测),后11天健康监测(第4、5、7、14天各1次核酸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3~7天。经专家论证,对有高传染风险的前3天需强化管控,严格落实居家健康监测(每天1次核酸检测),坚持14天健康监测及相应核酸检测要求,是针对当前疫情特点,落实“四早”要求,遏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措施。

  问题二:我从外地回来,该如何进行报备?现在有哪些报备渠道?

  您如果是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区)或有确诊病例(含无症状感染者)报告城市旅居史的人员,应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或疾控部门报告,配合落实相应疫情管控措施。

  建议使用“灵锡”APP主页“入锡申报”模块,根据分类进入相应子模块进行申报。

  如属其他情况入锡,或需要其他申报途径的,建议关注“无锡发布”微信公众号,进入左下角“各地疫情防控措施”查阅咨询电话等相关情况。

  问题三:疫情期间,如何更安全地采购食品?

  答:1、到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的正规市场、商超等选购冷链食品,进口冷链食品可通过扫描冷链追溯码查看产品检测检验和追溯等信息。不购买来源不明的冷链食品。

  2、采购食品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正确戴口罩、保持手卫生等,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冷链食品。建议对预包装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进行清洁消毒。

  3、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查看品名、产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号、保质期等,不购买和食用“三无”(无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厂名、厂址)食品,不购买有异色异味或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要食用过保质期的食品。

  问题四:疫情期间,家庭烹饪时要注意什么?

  答:1、家庭烹饪时养成良好卫生操作习惯,处理食物前后要勤洗手,避免用不洁的手触摸口眼鼻。食物加工前要认真清洗,清洗时注意防止水花飞溅。烹调加工完毕后及时清洗和消毒台面、厨具。

  2、家庭制备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加工和盛放生肉、水产品和蔬菜的器具要与熟食分开,使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特别是处理畜禽肉类和水产品类食品时更要注意,在冰箱储存时也要分隔存放。

  3、家庭烹饪菜肴要烧熟煮透。做好的食品尽快食用,常温下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不能及时吃的食物要冷藏或者冷冻存放。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少吃或不吃生食水产品。

  问题五:目前,居家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以线上学习为主。该如何选择网上学习的电子产品呢?

  选择电子产品时屏幕的大小很重要,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屏幕较大的电子产品。建议的优先顺序为投影仪、电视机、电脑,最后为手机。不同的电子产品,使用距离不同。

  投影仪:至少距离3米

  电视机:对角线4倍距离以上

  电脑:50厘米以上

  手机:40厘米以上

  此外,尽量选择屏幕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减少用眼不适和疲劳。避开窗户等有反光处;屏幕上端与水平视线平齐。

  问题一:我路过封控区,苏康码会变黄码吗?

  答:日常情况下,路过被封控小区周边的区域,是不会被赋黄码的。如发现黄码赋码不准确,可向所在社区(村)提出黄码转绿码申请,由社区(村)汇总逐级审核转码。

  问题二:为什么“一米线”是安全线?

  答:新冠病毒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说话、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排到空气中。研究表明,在重力作用下,飞沫从口鼻排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一般在一米以内,这说明,小于一米的近距离接触,吸入他人飞沫的概率就会很大。因此,在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建议尽量不要到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问题三:非封控区的市民,进出小区有什么规定吗?

  市民进入非封控区居民小区的,应打开本人手机灵锡APP使用“扫一扫”功能扫小区门卫出示的“门铃码”,结果显示正常并经小区门卫测温正常后进入。

  问题四:有不少老年人认为自己不经常出省出市,只在家门口就不会感染新冠病毒,这种说法准确吗?

  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不出远门,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比如菜场、农贸集市等是老年人聚集的场所,这些地方常常就是疫情传播的高风险场所。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本身偏弱,而且大多有各种基础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远远高于年轻人。全程接种、加强免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于老年人,特别对于高龄老年人是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

  为此,呼吁各位老年朋友,请尽早完成全程两剂疫苗接种;已完成两剂疫苗接种后满6个月要尽快完成加强免疫,以期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特别提醒大家,完成疫苗接种后,仍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多通风等。

  问题五:在核酸检测现场可以玩手机吗?

  我们建议在核酸检测现场不要玩手机。一方面玩手机有接触传播风险,摆弄手机的时候手机暴露在不确定的空气环境中,容易把乘机而入的“不速之客”揣回兜里带回家,造成二次接触传播;另一方面因为核酸采集需要上传大量数据信息,在核酸检测现场发视频、玩网游等,可能会造成网络拥堵,容易造成信息登记人员的手机录入卡死,降低采集效率。

  在参加核酸检测时,排队时请一定守好“一米线”,保持安全距离,耐心等待。为避免飞沫传播风险,请全程佩戴口罩,避免聚集和相互交谈。

  问题一:针对初三、高三的学生的备考,相关部门有哪些安排?

  答:针对高三学生:1.封控区学生通过收看在校学生课堂教学同步转播方式进行课程学习;2.通过“锡慧在线”课程点播开展自主化学习;3.教师点对点个别线上指导。

  针对初三学生:1、各地各校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多种方式组织线上教学;2、“锡慧在线”播放线上课程,有直播和点播两种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3、锡慧在线栏目周末开展网上师生互动集中问答,及时帮助解决学习困难。

  对有高三、初三学习困难,家长离家工作、日常祖辈照顾等情况的学生,强化家校联系沟通,进行居家学习、生活指导,有针对性做好学生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

  问题二:在居家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答:市民在居家过程中,要做自我健康的“第一责任人”。1、关注无锡发布等主流媒体发布的通告,了解最新的防疫政策和动态;2、服从社区防控工作人员的管理,遵守居家防疫相关规定,不私自外出家门,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增强个人防疫意识和能力,做好个人健康管理;3、注重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提高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房屋通风防潮、室内空气清新。

  问题三:疫情期间,如何获取心理健康服务?

  市民朋友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0510-,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开展心理健康自助测评和心理健康评估服务。精神科复诊患者还可以通过关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微信公众号,登录互联网医院开展线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复诊配药、免费咨询等服务,开出“心理处方”,构筑疫情防控“心理长城”。无锡团市委免费为全市青少年及家长开通青少年服务热线,帮助青少年及家长缓解心理压力和亲子关系。

  问题四:如何举报哄抬物价等情况?

  市民朋友如果发现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可以通过12315热线举报反映,市场监管部门会及时核查办理反映的情况。近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已查办哄抬价格案件11起,其他价格违法案件13起,并对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

  问题五:我通过灵锡APP申领“疫情防控应急通行证”,看到提示“您暂时未开通此权限”,该如何处理?

  应急通行证是仅满足于“医护人员、志愿者、城市保供公职人员、市政保障人员和城市保供工作人员”这五类特定人员在疫情防控应急期间因工作需要出具的通行证明。具体人员名单由该五类特定人员所在的市级主管部门和区指挥部统一审核上报,审核通过后个人可以在“灵锡”APP中进行在线申报,申报人需要满足48小时核酸检测呈阴性并且24小时核酸已采样等要求。目前,针对大家关注的“您暂时未开通此权限”这类问题,我们已对“灵锡”APP相关页面进行了优化,优化工作完成后,用户只需登录界面就可以清楚了解五类申报人员资格和申报流程。

  如遇问题请及时反馈联系。

  问题六:现在还可以接种疫苗吗?

  我市因疫情防控需要,可能存在部分地区部分接种点暂不能接种疫苗的情况,建议市民朋友可关注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中有关疫苗接种信息,确认后做好个人防护前去接种。目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和做好个人防护是防控新冠肺炎最主要的措施,国内老年人的新冠疫苗接种率普遍比其他人群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强、难发现,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群相当危险。为此,我们呼吁60岁及以上老年朋友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尤其打满2针且在6个月后尽快打加强针。相关注意事项可点击查看。

  问题一:我的苏康码是黄码,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答:被赋予黄码的人员需立即联系所在社区(村)登记,实施3天自我健康监测(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并到无锡市“黄码”人员核酸检测专用采样点进行3次核酸检测(间隔需大于24小时)。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全程做好个人防护,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

无锡市“黄码”人员核酸检测

(截至2022年4月2日)

(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查看名单)

  问题二:苏康码黄码人员如何申请转绿码?

  答:如“3天3检”已经按照规定完成并且3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可通过“灵锡”APP 内的“转码通”进行线上个人申请黄码转绿码;或向所在社区(村)提出黄码转绿码申请。

  问题三:我的苏康码是黄码,需要到医院就诊的话,该怎么做?

  根据,苏康码“黄码”人员就诊前应主动向社区(村)报备后前往辖区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已通过公布),全程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应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如不能提供的,由接诊医院负责采样检测。目前我市医院实行除急诊外的全门诊预约挂号实名就诊制,请市民朋友提前预约挂号就诊。

  问题四:目前我市封控区、管控区是如何划定、如何管理的?

  经市专家组研判,现划定:锡山区云林街道长泰国际社区(南A区),惠山区钱桥街道美林湖花园小区、春满园小区、舜柯村蒋巷,滨湖区河埒街道万达公寓、华邸国际大厦、溪南新村、溪北新村,滨湖区蠡湖街道东顾巷家园,滨湖区雪浪街道长广社区袁家湾,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区域内人员严格实行居家隔离措施。对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开展首轮全员核酸检测,按管控区管理,实行“不出小区、严禁聚集”。根据疫情形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

  问题五:我家在封、管控区域内,遇到特殊情况需紧急去医院,该如何处理?孕产妇、新生儿等是否有绿色就医通道?

  为切实解决封控区和管控区居民外出就医需求,确保120车辆出入小区的通道顺畅,对急救、恶性肿瘤、产妇等危重病患者,允许一名家属陪同,患者(就医者)和家属凭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随120车辆出小区。

  梁溪区、新吴区隔离管控区域内孕产妇可至无锡市人民医院就诊;其他地区隔离管控区域孕产妇可至所在地区指定医院就诊(公布)。有发热等新冠肺炎十大症状的孕产妇可至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封、管控区域内血液透析病人、新生儿救治可至指定医院就诊(已通过公布)。封、管控区域内需放疗的肿瘤患者可至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就诊。

  问题六:现在还可以收取快递吗?需要注意什么?

  目前可以收取快递,但受疫情管控影响,市内部分快递处理场所和末端投递网点时效变慢,锡山、惠山、滨湖等管控区快递进出受到较大影响。提醒市民朋友在收到快件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1. 静置、暂缓打开包装,防疫安全性更高;2.拿快件时正确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减少直接接触;3.户外通风处拆件,用消毒剂对快递表面进行喷雾或者擦拭,全方位做一个消毒,消毒剂选用75%的酒精或1:100的84消毒液,保证包裹每一面完全浸润,能够看到表面有薄薄一层水雾;4.拆件后外包装尽量不要带回家中,消毒后及时按照垃圾分类中“其他垃圾”类型进行处理;5.全过程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脱去手套后,双手要在流水下完成清洗和消毒。

  问题七:看到有的区域开始了新一轮的核酸检测,有何考虑?

  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全力守护好全体居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市专家组研判,根据疫情形势,在相关区域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请各位市民根据社区(村)通知,有序前往指定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问题一:学校停课后,中小学生线上学习和居家生活如何来安排?

  答:市教育局精心设计了由名特优骨干教师执教的小学、初中、高中全学科线上课程,及时发布了居家学习指南。全市中小学生可通过“无锡教育”微信公众号、“灵锡”APP“教育服务”、江苏有线电视“无锡优课”或电脑端等方式进行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安排的线上学习课程内容,与各校当前的教学进度安排可能不完全一致,市教育局已要求学校认真做好校本化的课程教学以及学生个别化学习的指导答疑。目前高三正在进行苏锡常镇四市“一模”考试,学校将务必按照防疫要求精心组织好考试的各项工作。目前有在校学生的所有学校,各校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确保师生身心健康。

  除此之外,停课期间学校将加强与家长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指导幼儿和学生居家期间坚持劳逸结合、合理膳食、科学锻炼,增强免疫力。市教育局专门开通“小锡老师”心理援助热线,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和家长可拨打电话求助。

  问题二:如何解决“买菜难”的问题?

  答:目前,我市已采取举措解决市场供需矛盾,保障保供企业人力及时跟上、物流尽量畅通。比如,向保供企业开具“民生保供企业资质证明”,在管控区内的保供人员凭此证明、附加单位“工作证明”、48小时内“采样证明”或“阴性报告”向属地社区申领“出入证明”,出入所在小区,及时到达工作岗位。其次,市商务局与交通部门一起,在“灵锡”APP上受理申请并审核发放生活物资运输车辆电子通行证,帮助保供车辆在市内外正常通行,保障生活必需品及时入锡、及时到仓、及时上架。

  居民的生活必需品需求是巨大的,需要多业态、多模式来保证生活物资的正常供应。比如,本市一些重点大型连锁超市,目前都有线上订购服务,我市有关部门引导企业加大备货量,鼓励市民通过线上订购、线下收货的方式购买生活必需品。我市有关部门发动主要电商平台备足人手,加紧分发,有效应对目前订单上涨的实际情况。对于保供企业的传统线下门店,市区两级政府也都在加大货源组织力度,积极协调保供企业进一步拓宽采购渠道,开展批零对接,增加采购量,确保市场供应,让这些企业的门店包括大仓、前置仓、配送中心等各类节点和网点正常运营。

  问题三:在疫情期间特殊就医需求的群体如何确保就医用药?

  答:目前,我市已指定8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作为管控区域、苏康码“黄码”等特定人员就医指定医院,指定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作为封控区特定人员就医指定医院,指定封管控区孕产妇、血液透析、肿瘤患者等特殊人群就医指定医院,并建立就医流程和向社会公布,能基本满足目前特殊就医群体就医需求。下一步将继续优化完善“黄码”医院布局,必要时指定一家医院作为“黄码”人员指定收治医院,保障特定人群就医需求。

  问题四:怎么样既做好重要卡口的疫情防控,同时又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为统筹做好卡口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从3月14日零时起在全市共设置了54个公路查验点,加强来(返)锡车辆、人员的入锡查验。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市已开辟专用通道保障我市各地的医疗防护物资、生活物资、重点生产物资尤其是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的运输畅通。除此之外,专门设置了7条应急物资运输车辆专用通道(分别为G42沪蓉高速玉祁、G42沪蓉高速苏南硕放机场、S19通锡高速羊尖、S58沪常高速华庄、S19通锡高速安镇、G2京沪高速江阴南、G25长深高速宜兴东),对持通行证的货运车辆,查验司乘人员行程卡、健康码绿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并现场同时进行病毒抗原检测和核酸采样后即可快速通行。

  问题五:如何申领货运电子通行证?

  在设置专用通道的基础上,为持续优化交通管控措施,强化司乘人员筛查,我市在“灵锡”APP中开发上线了电子通行证申报系统,由本地收货企业或托运企业提前通过“灵锡”APP中“货运申报”系统线上入锡申报、申领电子通行证。通过信息化手段、减少接触,实现不见面高效率办理,截止目前共办理电子通行证17635张。针对货车司机特别关注的我市相关防疫政策,一方面通过政务多媒体、交通局网站和无锡交通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另一方面设置了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及时为驾驶员解惑答疑。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及时拨打此电话,将竭诚为您做好服务解答。

遵守防疫要求,配合防疫管理

抗击疫情,我们一起努力!

}

请根据自身实际经营活动类型,勾选以下任意一个声明:

  • 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依法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 个人销售家庭手工业产品,依法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 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依法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 个人从事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依法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注:从事网络交易活动年交易额累计超过10万元的个人用户,应当及早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服装产业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纺织服装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民生产业,也是我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又是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的千亿级产业。近几年来,该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态势强劲,成为拉动宿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宿迁市纺织服装业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近几年的加快建设和发展,已形成棉纺、毛纺、化纤纺、丝纺、麻纺、织布、织绸、针织、服装、服饰、家纺、印染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项目的集中度、企业的集聚度、产业的集群度名列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前列。

  (一)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近320户,其中棉纺企业69户,毛纺企业17户,混纺企业30户,丝纺企业39户,服装企业155户。20xx年,全市纺织服装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

  8.73亿元、销售收入112.18亿元、税收2.93亿元、利润3.96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14.61%、15.25%、9.11%和8.21%;从业人员6.22万人。各类技术人员3000人,资产总额近300亿元,全市共有棉纺(化纤)150万锭,毛纺8万锭,绢纺3.5万锭,自动缫3.2万绪。

  (二)产业门类逐步齐全。纺织服装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原料加工、印染、家纺等企业相继落户,基本上涵盖了产业的所有门类。2

  (三)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纺织服装业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级名牌产品12只,专利28件。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恒力工业园等招商引资企业设备大部分为进口设备,箭鹿集团等本土企业进口设备比例逐步提高。产品档次明显提升,由最初的低支纱、普通面料等发展到高支纱、精纺面料、品牌服装,棉纱的支数最高达到120支,毛纺支数最高达150支,绢纺支数最高达300支。

  (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通过承接南北产业转移,投资45亿元的翔盛粘胶、投资40亿元的恒力工业园、投资16.5亿元的海欣申禾、投资15亿元的晨风服饰二期、分别投资10亿元的阿吉兰集团、波司登服饰等一批龙头型纺织服装企业相继建成投产。投资亿元以上的三鼎织带、新康辉实业、宝娜斯针织等一大批纺织项目逐步投产达效。同时,以箭鹿集团、泗绢集团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提升了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五)出口总额快速增长。20xx年,全市纺织服装企业出口总额为1.35亿美元,同比增长50.52%,位居全市行业出口总额的第一位。出口市场已由单一的亚洲市场扩展到欧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多元化市场格局

  (六)产业集聚初具规模。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基础坚实,特别是泗阳县纺织服装产业更为明显。全县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44户,纱锭总规模达150万锭,泗绢集团绢丝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二分之一。初步形成了以华威棉纺、华泰棉纺等为企业为龙头的颇具影响的棉纺产业集群。另外,宿城区的毛纺、宿迁经济开发区的织带基地都具备了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

  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宿迁市纺织服装业近年来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前纺大而不强,后纺弱且不优,中间环节印染及后整理发展滞后,产业链条不完整,产品仍仍以中低档为主,结构比较单一,缺少高附加值、功能性、差异性的产品。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意识差,品牌建设滞后。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没有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和合格的检验人员,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自主科研开发的能力薄弱,对产品认证、质量管理、著名品牌、著名商标的培育重视不够。

  三是大型骨干带动能力较弱。纺织服装企业点多面广,规模较小,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创业阶段,纺纱企业达10万锭以上的企业廖廖无几,大型服装企业更是屈指可数。

  四是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劳动力培训不到位。劳动技能培训部门流于形式,员工的技能培训主要落在企业身上,增加了企业成本。

  五是作为我市一个千亿级产业,缺乏专门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机构,从事信息搜集,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原料及成品检测、鉴定,生产和经营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措施

  宿迁市初步确立了“十二五”的产业目标模式,其中纺织服装产业将形成千亿级规模。为了确保这一奋斗目标的实现,当前及“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尤其是有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做好各自战略发展规划,形成区域规划与企业规划之间的良性互动。设立发展基金。从市新型工业化资金中切块,设立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扶持龙头骨干企业、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用于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奖励和补贴(贴息),用于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奖励和贴息,用于创名牌的奖励,用于引进人才的奖

  励,用于出口奖励。落实国家对纺织服装业的信贷政策,进一步创新信贷产品,允许纺织服装企业以自有不动产、动产以及注册商标等无形资产进行抵押贷款,不断加大对纺织服装企业的信贷支持,逐年增加对纺织服装业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的额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关于扶持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优化资金投向,每年包装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项目,确保向上争取资金逐年增长。

  (二)实施大企业培育、大项目推进战略。选择部分规模大、效益高、成长性好的企业,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动企业扩大规模,着力打造纺织服装“领头雁”。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外知名纺织服装企业的攻坚力度,力争每年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旗舰型项目落户宿迁,提升纺织服装企业的整体水平。建立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帮办服务,加快推进项目的建设步伐。引导和激励龙头企业加快资本经营步伐,制定上市目标,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激励机制,争取实现上市。

  (三)加快推进技术进步。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用足用好省产业升级引导资金、市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等扶持资金,鼓励引导企业抓住机遇扩大生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设备,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研究的投入。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提高创新水平,提高单位纤维制品的附加值,提高科技对纺织染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

  为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推动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不断创新,加快整个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近期,市委政研室对台儿庄区、市中区和山亭区纺织服装产业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全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依然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

  (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效益持续提升,现已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的行业体系。其中,台儿庄区积极引进美琪服装、青纺联织造、酒店用纺织品等项目,开工建设联润3万纱锭纺纱项目,新上20万锭精梳纱和800万米牛仔布生产线,全区现已形成功能性面料1500万米、酒店用纺织品1500吨、成衣100万件的产能。市中区仅税郭镇就有纺织服装企业130余家,另有小型纺织服装企业200余家,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实现利税3.7亿元,出口创汇1.7亿美元,是黄淮地区规模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之一。山亭区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7家,20xx年全区纺织服装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实现利税1.1亿元,利润86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5%、6.2%、5.8%.

  (二)龙头带动作用明显。我市纺织服装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紧跟客户需求,积极突破发展瓶颈,陆续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台儿庄区联润新材料公司的高端纤维产能位居全省前5位,20xx年位居中国纺织500强企业第14位。海扬王朝牛仔布产能居全市首位,是20xx年中国棉纺织主营业务收入"百强企业"和色织布主营业务收入20强企业。市中区纺纱和织布业以正凯新材料、东方纺织等公司为代表;印染业以宝隆制衣、鸿泰制衣等公司为代表;服装业以海之杰、龙翔针织等公司为代表。上述企业销售收入都在5000万元以上,过亿元企业3家。山亭区银光精纺、海扬服装、丰泽印染等公司销售收入及纳税额也都达到一定规模。

  (三)创新研发日趋活跃。通过与业内知名院所开展合作交流,不断加大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投入,整个产业正加快向技术密集型、高端科技型方向迈进。其中,台儿庄区与东华大学、青岛大学、省纺织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开展多领域合作,全区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工业设计中心1个,参与国家标准化制定2项。市中区加强同西安工程大学、东华大学等院校的合作,先后邀请其专家教授对企业管理、技术人才进行培训,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鼓励引导有需求的企业引进业内高级技术人才加盟或开展短期生产指导,宝隆、鸿泰等企业都高薪聘请了南方专家进行技术管理。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较高端的产品结构,在传统纺织业遭受东南亚、南亚等欠发达国家冲击的形势下,我市纺织企业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四)品牌建设稳步推进。随着产业升级、产品创新和品种丰富,我市的纺织服装企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产品。其中,台儿庄区海扬王朝公司生产各类高档特细精梳纱线500余种,全棉、混纺及弹力牛仔布、本色布1000余种,"海扬"牌色织牛仔布和棉本纺布均被认定为"山东名牌"产品。市中区拥有纺织服装企业注册商标12件,其中,金田服饰公司"劲仔"品牌荣获全省"十大新星品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华派集团自主研发的"时尚家族"服饰已开设专卖店50余家;海之杰公司针(梭)织中东长袍、世纪公司婴幼儿口水巾、宝源公司婴儿爬爬服等,产品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劲。

  (五)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市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相关政策,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对纺织服装产业予以精准扶持。台儿庄区积极做好国家和省市促进工业创新转型提档升级、财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等政策措施的争引,高效使用接续还贷资金。全力支持海扬王朝在新三板上市,协助补充完善相关手续,引导联润新材料在中小板、新三板挂牌融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市中区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把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纵深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攻坚战,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加快技术、管理、品牌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推动了全区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发展。

  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通过强基础、培龙头、扩规模等多元化发展举措,竞争优势凸显,发展成效显著。但是由于受大环境的客观影响和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也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产业仍在低位运行。纺织服装企业模仿和跟进现象比较普遍,同质化问题严重。部分企业处于小作坊状态,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程度较低,精、深加工能力相对较弱。企业产品以棉纺织初加工产品为主,大部分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高附加值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有定价权的产品较少。受以上原因及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影响,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财税贡献还不突出。

  (二)自主品牌建设缺失。市中区虽然为黄淮地区规模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之一,但出口方式主要以贴牌为主,企业长期处于从属地位,自有品牌、自主开发比重较低。山亭区纺织服装企业的品牌一直存在短板,多数企业只重视外贸订单,产品出口主要以贴牌加工为主,有竞争力的产品较少,主动权往往掌握在外国公司手里。

  (三)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基础研究和研发投入不够,只是通过引进设备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技术创新、原创设计开发能力偏弱。银光精纺制品有限公司由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销路一直较为单一,近期受沃尔玛超市订单锐减影响,导致企业20xx年产量及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均出现了下降。

  (四)要素制约比较明显。银行贷款收紧、附加条件增加以及续贷不及时导致企业运行困难,有的企业为了资金救急选择短贷长投,其中隐藏较大风险。当前市场活跃度较低,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新建重点项目进度缓慢,实现年度目标压力较大。纺织产业用工缺口较大,如海扬服装有限公司行情虽较好,但由于招工难,导致熟练工缺口100多人,严重影响了订单交付。与此同时,产品研发、高端管理人才不足也制约了整个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三、下一步发展建议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推动区域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结合当前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趋势,现对推动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升级提出以下建议:

  (一)突出搞好产业引导。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xx》《山东省行动纲要》《山东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及《枣庄市"265"产业转型升级规划》为出发点,围绕建链、补链、强链,高标准制定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逐步将纺织服装的定位从乡土型、传统型向既拥有自己特色与传统且又精致、时尚、现代的纺织服装产业转变。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业政策,积极做好对龙头企业、重点项目的扶持和科技成长型企业的培育。全面加快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打造纺织服装产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孵化中心,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积极搭建产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为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弱、管理水平低下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提供优质服务,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经营、管理水平。

  (二)突出搞好技术创新。加快科研、商贸、物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政、银、企和中介机构"四位一体"的融资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土地、资金、环境等各方面保障,培育集政、产、学、研为一体的产业发展基地。尊重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落实企业投资主体责任,鼓励企业加大资金投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以现代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实现高效、清洁、生态发展。积极加强与枣庄学院、华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将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科技投入、推广应用的主体。

  (三)突出搞好品牌建设。强化品牌定位,以塑造我市纺织服装整体品牌形象为引领,以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为主体,以构建品牌营销体系为载体,大力实施纺织服装品牌战略,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与推广机制,实现我市从纺织服装生产大市向品牌强市的转变。支持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实现从OEM(原产地加工)到ODM(原产地设计生产)再到品牌营销升级,逐步进入市场营销的高利润环节。引导企业与国内大企业集团实施强强联合、战略合作,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四)突出搞好人才培养。聚焦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需求,坚持服务大局、按需引进,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点支持引进具有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技术革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在关键技术、生产工艺、产品设计上实现新突破。继续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加强人才、智力的培育和引进,组织部分优秀企业家轮流到高等院校深造、培训,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选择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年轻人,跟随外来专家学习,加强企业自身的技术深度。做好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评审的推荐工作,组织员工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为企业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增强企业软实力。

  1.打造一个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我区已被评为“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国家针织服装名城”。下一步,我们要以产业规划为龙头,以昌东工业区和民营科技园为平台,以招商选资和全民创业为抓手,以纺织服装专业村、专业镇、专业园区和专业市场为依托,以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手段,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及出口加工基地”,不断推动我区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一是要结合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特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对纺纱、织布、缝纫、印染、服装等相关产业进行布局,使产业之间相互配套、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发挥集约效应。二是要依托现有的纺织服装企业,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大型纺织服装企业。三是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扶持壮大中基、邦盛、华兴、京东实业等一批企业。四是要加强宣传推介。注重园区的包装和策划,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大造声势,打响针纺基地这个品牌。

  2.建设一个针纺大市场。按照起点最高、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辐射力最强的要求,我区很早就做了针纺大市场建设的规划,但一直没有启动,希望区里尽快启动针纺大市场建设,打造集“商贸、科技、信息、文化”于一体的专业性轻纺物流配送基地。建成后,主要从事纺织业相关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的批发、零售、展示,同时具备研发、配送、电子商务等功能,可为针纺产业链上的相关行业、企业提供完善的物流配送服务。

  3.完善一条产业链。完整的、长的产业链是可以说是终端产业的减压带、防风林,能够降低成本、增强效率、防范风险;产业链同时也是终端产业的技术支撑力量。根据全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大力引进原料加工、漂染、印花、高档面辅料等上下游企业,弥补产业缺陷,促进产业集约。同时,要积极鼓励企业拓展业务范围,发展配套产业。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要积极引进雅戈尔、日本片山缝制等一批大型针纺服装企业,发挥“品牌”效应,带动相关产业进驻,提升我区针纺企业的配套水平。单纯发展一个产品品种的生产集群而忽视产业链建设,会由于缺乏基础支撑而增加采购成本、降低产业灵活性和适应性,最终丧失产业竞争力;产业链过短,也会导致产业的创新能力下降、产业价值增值能力下降。事实证明,配套能力越强的产业集群生命力越顽强。目前,我国的服装产业集群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产业集群建设初期,往往注重强调该集群主打产品生产企业的个数、技术装备、生产能力、专业市场建设和运转状况等,而对产业链的评估力度不够。

  4.培育和壮大一批规模企业。要落实好有关扶持措施:一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发挥协会在技术跨越、产业协调中的作用,引导企业实现相关产业链的联合股份制经营,消除企业间的无序竞争,提高行业的竞争水平。二是加强企业管理。引导企业逐步改变传统封闭的家庭式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和市场运作方向转变。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区个私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制造业发展资金的融资作用,帮助企业贷款融资,同时对有发展前景的优势企业,实行专项贷款、封闭式运作。四是培育名牌产品。鼓励企业加快调整技术和产品结构,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五是发挥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 领军企业的带头作用在集群中不能被忽视。首先,领军企业能够利用其市场辐射能力和市场声誉带来更多的客户;其次,领军企业作为生产核心,能够带给关联企业更多的订单;第三,领军企业的市场行为、创新行为都将成为该区域企业发展的直观范本和发展目标。因此,一个区域扶植领军企业的发展壮大往往比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对于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来说更加有效。六是环保部门要帮助漂染企业完善污水处理设备设施、改革污水处理工艺、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七是科技部门要向纺织企业推荐创新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装备等,推动纺织行业实现技术创新,尤其在印染、化纤行业要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技术,同时鼓励纺织企业在研发创新产品时,积极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结论:青山湖区纺织服装产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是一个有规模、有优势、有潜力、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的产业。青山湖区可充分利用“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和“国家针织服装名城”这一平台,紧紧抓住全球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质量创优为重点,以提高产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为突破口,促进产业升级,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达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打造一批中国服装名牌和江西名牌产品,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及出口加工基地”。

  宁波的服装工业历史悠久,尤其是以“红帮裁缝”名闻遐迩。目前,宁波服装产业特色明显、实力雄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服装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XX年,全市拥有各类服装生产企业3000余家,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13.16万人,年生产服装能力近15亿件(套)。其中:规模以上服装生产企业43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06.47亿元,同比增长36.63%;工业销售产值200.84亿元,产销率达97.27%;新产品产值2.52亿元,同比增长30.57%;完成出口交货值111.32亿元,同比增长65.85%;实现工业增加值51.6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3.47亿元,其中税金总额20.13亿元,同比增长11.53%,利润总额13.34亿元。各项效益增幅比去年有较大提高,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稳健发展。

  一、宁波市服装产业的特点

  宁波是中国10XX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在中国海外交通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且历来是我国纺织服装的重要生产基地。宁波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近代服装流派-“红帮裁缝”。宁波“红帮裁缝”创造了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件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装裁剪书”、“第一部服装理论著作”。因此宁波堪称是中国近代服装的发祥地,而今的“东方商埠.服装之都”。具有历史的传统优势和深厚的服饰文化底蕴。

  现代宁波服装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乘改革开放之东风,汲服装之乡之灵气,不断抢抓机遇,创新进取,经过二十多年特别是近十年的迅猛发展,宁波服装已从红帮裁缝的手工业作坊生产转向机械化大工业生产。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国际服装加工业的转移以及国内服装市场的繁荣,宁波服装加工业初步兴起。进入90年代,宁波服装进入辉煌的创名牌时期,崛起了一批知名的服装企业和著名品牌,如杉杉、雅戈尔、罗蒙等,形成了国内少见的服装名牌群星璀璨的局面,在中国服装工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宁波“服装大市”的美称也日益响亮。已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构建了鲜明的产业和比较优势。

  二、宁波市服装产业的发展特点和优势

  (一)产品门类趋向齐全

  截止目前,宁波服装产业已形成了以西服、衬衫、西裤、女装、休闲装、职业装、童装、内衣、工艺服装、皮草等门类齐全的多系列服装产品及领带等服饰产品;形成了较全面地涵盖梭织、针织、家纺、羊毛羊绒等多种纺织服装的产业集群。从XX年-XX年,我市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件)逐年提高(见下表),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7%、22%、24%、16%、5%、17%。XX年,我市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1.63亿件,其中梭织服装2亿件,针织服装9.22亿件,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完成服装产量的6.84%、2.47%、10.40%。西服、衬衫以及牛仔装、职业装、内衣等产品快速发展;服装用纺织品的开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部分高档衬衫色织面料和高档里料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品牌服装销售量稳中有升。据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男西服男衬衫销售品牌统计显示,宁波男装销售市场综合占有率傲立群雄、保持绝对优势,每月位居第一,服装业中国男装品牌“领头羊”的地位更为巩固。

  (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近几年来,我市服装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一些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依据自愿互补的原则,通过联合、兼并、参股、收购等多种形式,完成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很多名牌产品企业,在不放弃制造优势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服装设计、研发、营销及服装展览、教育和品牌塑造等高附加值环节。很多企业依托自身的品牌优势,走“一牌多品”、“系列化、多层次”和“多品牌”发展道路,逐步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和系列化。服装产品在品种、档次上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同时,服装行业在数量上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和增加出口的基础上,由于更重视技术创新和质量的提高,因此,不仅西服、衬衫继续引领潮流,而且时装、休闲装、女装、t恤、牛仔、职业装、内衣以及皮鞋、皮带、皮包、其他服饰等产品也得到了延伸,改写了男装一统天下的格局,尤其是重点男装品牌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产品多样化,面料高档化,产业链建设逐步完善。面对国内大众衣着消费向高品质、个性化发展的流行趋势,宁波服装企业成功地实现了正装休闲化、面料高档化的目标。

  (三)品牌经济逐渐显现

  我市服装产业正在挖掘原创内涵,依托新型工业化,率先推进产业创新,创造品牌经济。我市服装行业已从追求数量型发展逐步向品牌经营跨越,企业自主创新强劲,品牌意识和依托品牌获取效益的意识十分高涨。截止XX年末,宁波服装行业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雅戈尔、杉杉、罗蒙、唐狮、太平乌、洛兹)。雅戈尔、杉杉、罗蒙、培罗成进入“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排行榜,占我市进入500强商标品牌的44.5%,其中“雅戈尔”商标以42.53亿元价值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商标男装西服行业”第一名(500强中国最有价值商标平均价值为19.73亿元)。雅戈尔、杉杉、罗蒙、洛兹4个品牌进入了首批“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行列,占全国入选服装品牌的六分之一。罗蒙当选为我国西服行业标志性品牌,雅戈尔当选为我国衬衫行业标志性品牌,分别成为本行业品牌最高荣誉的获得者。全市拥有服装类“中国名牌”产品13个,占全市“中国名牌”产品总数的28.9%,为XX年我市再次获得“中国品牌之都”称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品牌正在全面向女装、休闲装等产品拓展和延伸,品牌经营的业绩娇人。“名牌兴企”已成服装企业共识。同时表明我市的纺织服装产业已成功走上“品牌经济”的道路。

  (五)外向开拓步伐加快

  加快服装企业外向开拓步伐,鼓励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走出去,是我市服装行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战略举措。宁波装进军国际市场已多年。为提高企业国际化自主营销的能力和水平,境外设营销点是服装企业的重要选项。如雅戈尔、爱伊美等品牌专卖店已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最近,宁波装又登上世界顶级时尚发布舞台-20家甬企代表中国服装界在德国国际著名品牌时尚发布会上举行三天共六场时尚发布,亮出“ningbo”牌,轰动欧美客商,成为宁波装创建国际品牌的一个新的重要起点;也为提升中国服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应对国际品牌的挑战迈出了重要一步。宁波服装企业的外向度较高。XX年,服装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11.32亿元,同比增长65.85%,占服装工业销售产值总额的55.43%。产品主要出口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大多数是针织品,以加工贸易为主,主要是定牌加工的产品,多为中低档产品。同时,我市“红帮裁缝”质量效益型出口格局逐步显现。据宁波检验检疫局统计,XX年1至11月,该局共检验检疫宁波产出口西服986批、160万套,总价达7463万美元,分别比XX年同期增长17%、12%和40%。西服平均出口单价上涨14.5美元,大衣、衬衫等主要服装产品价格也纷纷走高。宁波“红帮裁缝”外贸出口已从数量创汇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主要表现为高附加值西服占出口西服比重增强。如奉化爱伊美公司高附加值西服占出口西服的总量已超过90%,该公司出口西服的平均单价从过去的25美元提升到45美元,最高单价达65美元。近几年来,宁波纺织服装业出口和创利税指标一直保持在全国同行业首位。

  最近几年,宁波纺织服装企业向我国中西部及境外开拓的步伐明显加快。雅戈尔集团把工业园区建于重庆;博洋集团兼并宿州纺织厂并投资数亿元扩建10万纱绽的项目;维科集团全面收购武汉的湖北省龙头企业一棉集团。除大企业挺进中西部外,更多的宁波中等纺织服装企业也正在将工厂迁往安徽、重庆、新疆、镇江、淮北等中西部地区,纷纷建起了自己的针织原料基地,形成了企业产业链。东部纺织服装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利于东西优势互补,有利于我国实现从纺织服装大国向纺织服装强国的转变。申洲集团、巨鹰集团分别在柬埔寨投巨资建设针织服装制衣新项目,实践境外投资领跑国内纺织服装业,同时成功绕过欧盟对我纺织服装设置的贸易壁垒。

  (六)技改投入不断增加

  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已经成为宁波广大服装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XX年,全市服装业累计完成限额以上(5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2.16亿元,同比增长5.9%,占全市限额以上工业投资总额的2.81%。通过多年来的技改投入,大中型骨干企业的主要装备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增强了产品的后加工和深加工能力,提高了智能化、信息化及产品附加值。雅戈尔、杉杉、罗蒙、爱伊美、太平鸟、洛兹、培罗成等服装企业都已应用高科技面料,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先进适用装备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且提升了企业形象和员工素质,为推进我市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七)宁波服装节凸显宁波形象

  1997年10月宁波举办第一届国际服装节,将宁波服装业推到了国际交流的前沿,为宁波服装企业提供了展示实力的舞台,“服装节”开始成为宁波的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作为核心商贸活动的服装博览会,首届亮相就以450个展位的规模跻身中国5强专业服装展,开始凸显宁波形象。自此以后,宁波每年定期举行,至XX年,已举办了十届。十年间,宁波国际服装节沿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的道路,在业界脱颖而出。宁波服装节托起的是自主品牌的t台,它为宁波乃至中国服装品牌注入了激情和活力,服装产业是宁波国际服装节的直接受益者。XX年,随着服装博览会转型为服装服饰交易会,展会内容更加贴近服装市场的需求,展会的主要功能定位转移到“交易”上,从注重男装向涵盖服装服饰全行业产品转变,展位也随之增加到2200个。有关数据显示,连续举办了十届的宁波国际服装节,累计吸引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宾客参会,国内买家和业内人士近20万人次。宁波服装节的成功,除了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还因为宁波会展业成功的市场化运作,使该节日益凸显会展经济的魅力,成为全国乃至国际服装服饰产业的重要国际贸易平台。自XX年以来,宁波国际服装博览会又先后被商务部和中国贸促会等单位授予全国37个“a级展会”之一;入围“中国10大知名品牌展会”;“ifea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最具行业影响力专业展会”等殊荣。

  三、宁波市服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宁波服装产业面临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

  国内,如温州的男装,已形成夏蒙、报喜鸟、庄吉等众多国内知名品牌;温州政府制定的“穿在温州,建设中国服装名城”的目标正在实现中。又如杭州和东莞虎门女装以及佛山的针织等均显竞争优势。服装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取决于设计,品牌和营销等高端环节。但在国际市场上,我市服装产业的竞争优势还基本停留在制造-这一低端环节上;我市大多数服装企业,在国际服装设计-制造-销售大环节中扮演的是纯生产加工型的角色。我市服装的全国知名品牌多集中在几个男装(西服、衬衫)上,尚无世界品牌。

  (二)集群内综合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整合

  随着产业集群的加速形成,集群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缺乏风险预警机制,服装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不足。产业集群间联系比较松散,相互之间协作配套不紧密,交流与合作不够,甚至还存在相互替代性竞争。主要表现:区块分割,各自为政;发展战略和规划各自独立,自成一体;产业结构低层次重复,缺乏优势互补;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市尝技术等信息缺少沟通和共享。

  (三)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众多的中小服装生产企业产品品种单一或来样仿制,产业以跟进型为基础,专业化程度不高,简单重复多,这是我市多数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服装企业普遍存在的不足。不少企业过分依赖于核心企业或主导产品,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和牵制。中小企业与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服装龙头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四)产业政策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来,宁波市政府制定了工业结构调整“1+7”系列政策文件,其中“优化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方向”等7个配套子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重点培育5大临港支柱产业和10大重点优势行业的方向,这在国内是走在前列的。但对服装产业而言,尤其是从服装产业的地位和创建“服装名城”的目标来说,需要出台专题政策,明确进一步加强对服装产业的政策性扶持力度。

  (五)高层次人才资源短缺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变

  新世纪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宁波现有服装人才队伍还相对薄弱,特别是服装研发、设计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及外贸人才等高层次人才资源严重缺乏,极大地制约着宁波服装企业和产品的提升,影响到走向国际市场,参于国际竞争。

  (六)产业文化的氛围有待进一步提高

  创建“服装名城”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繁荣的服装市场,多样的服饰文化,定期的规模化国际化的专业交流活动,繁荣的商业环境等方面构筑的文化氛围。目前,宁波已拥有较强大的服装产业规模,但自古以商业闻名的宁波,服装产业的文化气息还不浓。相比绍兴、温州,宁波服装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相对落后,无论规模、档次还是基础配套设施都无法与他们相比。除专卖店外,宁波的服装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联系也并不紧密。另外,宁波人每年在服装消费上的支出不算多,即与居民人均收入排全国前列的位次不相称。

  四、宁波市服装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目标

  我市服装业发展战略定位可为:坚持领先发展,推进自主创新;确立品牌经济、新兴都市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三大主题;加强国际营销,以市场为导向,国际化为方向;以企业为主体,品牌为引领,专业为基础,全面推进先进制造规模化、品牌运营商务化、产业延伸时尚化、专业技术科技化、行业运行社会化、企业发展协调化。打造宁波服装产业高地和品牌高地,为宁波经济转型和中国服装业提升作出新贡献。

  我市服装业发展目标为:通过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构建产业结构合理,主业突出、特色明显、产品多元、规模适度、集群优势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的高度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和复合化的时尚产业制造中心。在时尚品牌运营、设计、研发、时尚信息、贸易流通、加工制造等方面,继续引领中国服装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世界服装时尚采购与供应中心;同时开拓新的产业领域和市场领域,为提升宁波市就业率、gdp增长、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做出贡献,带动宁波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宁波服装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产业重组步伐

  要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服装企业,特别是产品附加值高、项目质量好、市场前景广、竞争力强,但资金缺乏的高成长性服装企业的扶持力度。要创新运营模式,提高活力,丰富产品构成和竞争多样性。针织和梭织服装构成宁波服装的两分天下,企业在加强各自专业性和特点的同时,加强产业关联、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品牌共荣。要增强企业间横向和纵向的经济关系,积极培育和组建一批新的大集团、大公司,进一步加大扶优抚强力度,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从整体上提高我市服装产业的竞争力。

  (二)推进服装产业创新,构建时尚产业体系

  要加快服装产业和服装企业的原创科技化步伐,以重点大型品牌企业为主,率先实现设计开发、科技创新为龙头的产业发展和经营,逐渐改变以制造加工为主的局面,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运行能力。要加快推进产、学、研联合,同时要对服装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在政策上予以重点倾斜,以加快提升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要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使企业从研发、制造、物流、营销全过程实现基本信息化。建立服装产业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应变能力。要推进服装产业与时尚科技、时尚文化、时尚展会、时装媒体产业结合,大力发展围绕时尚,依托服饰的新兴都市产业,进而提升服装业的规模化、社会化和都市化程度。

  (三)继续促进国际贸易,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

  面对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国际贸易的挑战,我市服装业要切实增强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能力,熟悉和运用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规则,有效提高对外经济的效率和效益。要继续鼓励和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企业走出去,进行更广泛、更深层次的以设计研发合作和国际品牌为重点的国际合作和竞争。要积极引导企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在全力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多元拓展新兴的国际市常有条件的企业要瞄准国际著名服装企业和品牌,投资收购国外服饰机构和一线大品牌,从事国际品牌经营。要继续发展国际oem业务,建设一批上规模、标准化的oem生产基地企业。

  (四)推进服装商业商务建设,创新服装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要以“品牌经济、时尚产业、都市经济”和“品牌商务、都市商业”概念,规划并形成宁波品牌与商业互动,建立商场与服装企业之间的良好商务平台。政府要给予技术投入大、研发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以技术投入奖励。要出台鼓励中小服装企业创新的支持政策,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鼓励中小企业创建品牌,对中小企业中的明星企业及最具潜质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要营造产业氛围,培育都市服饰文化,继续办好宁波国际服装节,强化服装节专业化、国际化、时尚化的特点,使服装节成为宁波服装产业发展的良好平台。要办好宁波服装博物馆,力争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博物馆建设成为宁波旅游新景点、市民吸取服饰文化知识的良好场所。

  (五)继续推进品牌建设,全面构建服装品牌高地

  要深化实施和完善品牌提升战略,保持宁波服装业品牌领先的优势。要从品牌数量到品牌质量,从产品品牌到企业品牌,从行业品牌到区域(城市)品牌,从单一品牌到综合品牌,从有形品牌到无形品牌,实行整体培育和提升,走品牌集群的道路。要以企业为主体,产品(服务)为核心,市场为导向,面向现代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全面构建宁波服装品牌高地。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品牌,大力提高我市服装企业以科技和专业创造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要在服装产品的生产制造、设计研发、市场营销、商务服务,配套辅助、推广传播等方面,提出倡导品牌化标准。积极推进宁波“中国品牌之都”、服装品牌强市的建设。

  (六)努力培育人才队伍,增强产业持续创新后劲

  人才资源是实现企业复兴和壮大的根本。要走人才集群的道路,广招英才,大力引进高能级的服装人才。重点是引进国内外知名的高级服装设计师、高层次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资深服装教育家等。在具体政策上,政府应对引进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加大鼓励力度,建立畅通的“绿色通道”。要提升造血功能,加强服装业人才的教育培训。重点是加强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广泛开展多层次的服装学历教育和依托高校的资源或利用社会的力量,开展多种灵活形式的服装职业培训。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宁波是优秀服装人才创业乐园的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和积极性。

  近十几年来,在崇尚自由、追求个性的文化理念以及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紧张工作的压力影响下,人们渴望放松的心态使休闲服装成为一种新兴服装产业。

  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休闲服装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服装产业中已渐居主导地位。面对休闲服装如此巨大的市场,各服装生产厂家争先恐后生产休闲类服装,比如以纯,班尼路等。本文对“以纯”和“班尼路”休闲服装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查,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调研方法途径及工作过程

  这次调查我们用了观察法以及室内研究法,在国庆期间,我们小组成员前往东莞莞城区进行实地的调查。其中,一人负责拍照,一人负责跟店员沟通,两人负责对顾客和路人进行访问对班尼路和以纯满意程度等问题。回到学校后,我们从网上查找班尼路及以纯的一些相关资料,从中比较分析、讨论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三、调查的内容和项目

  1、经营理论和组织架构

  “班尼路”品牌由1981年使用,“班尼路”品牌本身为一个意大利品牌,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香港经营,后来进入大陆进行销售并开创自主经营与特许经营相结合新销售模式迅速提升了班尼路的市场占有份额,并形成了其在休闲服市场上的巩固领导地位。目前,baleno班尼路在中国270多个城市拥有1000多分店,其高级运动服饰遍布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东地区及东南亚地区,雄厚的网络实力铺张,卓越的服务,使班尼路成为中国大众客户心中首选品牌。“班尼路”品牌所一直坚持的发展理念就就是:物超所值、大众化。

  以纯(东莞市莞城商业中心东南分店)

  以纯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中国时装之都”东莞市虎门镇,就是东莞市东越服装有限公司旗下的休闲品牌之一。以纯以休闲服装为主,具有浓郁都市生活气息行业清纯艺术气质,倡导“HO”(H-HealthyH-happyO-open)的生活方式。时至今日,以纯品牌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已超过5,000家专卖店。致力于通过提供平价、优质的时尚服饰,以引领顾客的穿衣文化和生活方式,就是以纯成为顾客首先的服装品牌,打造国际领先的时尚服装零售品牌。曾在中国获颁“中国名牌”及“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以纯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很多地区建立分销中心;通过专卖店直营以及加盟店销售,以在中国首创特许加盟的形式经营,目前在中国大陆有3000余家专卖店(加盟店),并在香港、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开有专卖加盟店。

  以纯和班尼路都以休闲服为主导

  班尼路:“班尼路”产品,特别适合较为含蓄、注重质料而又追赶潮流的顾客穿着,善于集合当季流行元素,如在服装的颜色配搭及各种配衬品中渗入潮流成分,既深入大众潮流,而且又穿着舒适、大方自然。

  以纯:以纯产品设计重于面料的处理与组合上,如厚与薄,单色与花色,显得别具一格,给人感觉就是“休闲典雅”,设计手法追求简单明快,领部的独特设计,前襟的不对称设计,都给服装注入新鲜的感受,跟随时尚、简洁大气,中稳重但不乏朝气,能体现现代化新青年,自由与创新,舒适与雅芳,平静与激情,纯朴的时尚追求与向往。

  以纯有五大系列服装,包括休闲服,运动服,S女装,童装,商务装。

  班尼路则有休闲服,针织衫、西服、衬衫、牛仔裤、羽绒服、裙子。

  班尼路与以纯都很注重产品质量,引进先进设备和严格检验制度,保证产品高标准;而在价格方面,以纯专卖店产品价位大约在100-500之间,而班尼路产品价格相对较低,适合学生群体。

  班尼路:班尼路入口由班尼路和其旗下品牌生活几何共同组成,标牌则以金典黑为底色,收银台以白色墙为背景,柜台则以金属质感的材料组成,平常化的衣服版设,门则用玻璃拉门,无不体现贴近大众化的设计,简单明了的设计,给人一种平常感,更贴近大众化的设计,简单中又不失一份紧凑,体现了班尼路的经营理念。室内装修,灯光,货场摆位设计,货场整洁及背景音乐协调配合,形成了舒适的购物环境

  以纯:不同地区的以纯专卖店店面整体装潢风格可能有所差异,但都没有脱离出整体的框架。无论店面大小,首先给人直观的印象就就是“潮”。以纯的橱窗设计采用了落地窗模式,不仅直观鲜明的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而且使自己对时尚的见解充分的展示在顾客面前,使顾客不用走进店内就能为之吸引。同时,落地窗的设计也为品牌的宣传提供了窗口,可以说就是“一石二鸟”。采用的木质乳白色的陈列架,模特陈列在陈列架的最顶层,不占用太多空间同时起到了很好的陈列效果,因为顾客从进门时就可以看到,此外,木格层的充分利用也使得店内看起来井然有序,作为陈列柜给人的感觉就是简约却不简单,它能给人最大的视觉冲击力

  班尼路:位于十字路口处的繁华路段,就是几条购物街的交汇处,大多就是学生的购物中心,临近有其它衣服、鞋子、包包品牌专卖店。

  以纯:首先处于市中心的繁荣地带,位于十字路口旁,临近有百佳超级市场,沃尔玛,麦当劳,肯德基。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班尼路的消费人群大多就是学生,店内的流动人数和挑选人数较多,很少有人主动询问商品,实际购买的人数较少,购买数量大多为一两件。以纯的消费人群大多就是工作白领,学生较少,店内流动人数和挑选人数较班尼路少,主动询问商品的人相对班尼路多,实际购买人数也较少,购买数量大多为一两件。

  班尼路:重视整体客户服务,包括销售前服务如售货员服务及售后服务如货品更换,裤长改短。以纯:销售服务包括:等待、接待、展示、介绍、试用、收银、送别全过程。每一位服务人员都必须紧记了解服务顾客的'5S原则:迅速(SPEED)、微笑(SMILE)、诚意(SINCERITY)、利落(SMART)、研究(STUDY)。

  我们这一项目,必须要进行实际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本来打算采用询问法调查以纯和班尼路的销售情况,但在实地考察中遇到一些小的问题:1、采访顾客及路人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时,配合程度比较低。2、在拍照的时候遭到工作人员的阻挠,拍的照片比较少。3、询问涉及到销售情况的时候,表示不方便透露。

  1、“班尼路”深入大众潮流,以物超所值,大众化作为品牌理念。现在一二线城市,班尼路被更为时尚的品牌围剿,成了便宜服装的代名词,消费者穿后不能产生荣耀感。当班尼路“沦落”到三四线城市,那里的客户群几乎被快杂货店的低端品牌垄断,班尼路同样难以生存。班尼路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放下所谓的品牌尊严,开始重塑品牌

  2、以纯以其紧贴时尚、角逐流行、简洁大气的设计作为品牌理念,要想成为一个全国性的休闲服著名品牌,在整合传播和品牌建设上还需再下功夫。

  3、班尼路把品牌定位年龄在18-40岁的人士,主打年轻路线,以男、女、中性的休闲服为主。为大众提供日常生活的基本装束。

  4、以纯把品牌定位在:

  18岁到30岁的年轻群体,他们富有青春活力、注重健康、热爱运动、追逐时尚、有主见、就是享受愉悦生活的个性人士。

  目前以纯专卖店的服装无论男装女装似乎都只合适16~23岁的学生和少男少女。在以纯的公司网站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以纯将18~30岁的人都列入自己的目的花费人群,但在产品开发上,以纯的产品显著年青化了,25~30岁有足够购置力的花费群在以纯找不到合适自己的产品。对以纯而言,这就是一个极大的糟蹋。

  5、班尼路的“造牌”工程:。明星固然能带动一时、一定的销售,但长期代言的成本对于新生品牌来说确实就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班尼路公司的后继资金能否保证会就是个未知数。而且明星代言的风险就是众所周知的,明星与品牌的适配性,明星的知名度变化,明星的个人问题等等,一旦出现问题对代言品牌的打击甚至可以就是致命性的。班尼路公司多品牌战略下的高速增长确实存在着隐忧,而且子品牌在各自品牌经理的经营策划下也有点不战自乱的感觉。

  6、以纯的宣传优势,作为一个知名品牌,以纯通过独树一帜的营销方法、对企业发展的热诚追求、对人才的渴望与关爱。在服装业界拥有良好的业界口碑,20xx年获得了20xx年世界杯的特许销售权利,再配合上专业的推广,将让加盟者受益于“以纯”的品牌效益。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把整个产品从品位定位、价格定位上打破,向上、向下延展做不同的功夫,认认真真地去研究消费群体。质量造就品牌,保证产品质量长期稳定,持续提高,让消费者满意。“造牌”工程中,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切勿一味追求明星效应,更应重视产品质量与消费群体的锁定等实质性问题。

  对以纯的建议:以纯服装的定价与消费者所能接受的价位不符,结果造成目标消费者由于价格因素而对以纯望尘莫及。在定价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让大多数消费者能接受;以纯公司现推行全球化的经营策略,代言人以国际明星为主,个性时尚,色调多以黑白灰为主,但以纯在中国的发展未过多考虑东方人的传统,因此一些消费者因东西方文化差异而排斥以纯国际化服饰风格,造成了目标消费群体的流失。因此,在经营策略方面,应多考虑一下东方人的传统,改变一下服饰风格、色调;我国现在休闲服装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个别品牌设计方面存在抄袭,而且服装样式单一,不能满足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以纯应该不断推陈出新,大胆设计,求同存异,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将会获得休闲服装市场更多的市场份额,使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对班尼路的建议:班尼路多品牌,覆盖面积广,但经营风险大大增加,班尼路公司应在二、三级市场有完善的销售策略,来降低经营风险。2品牌在设计裁剪的雷同,新推出URBAN系列新品牌KENTEX商务休闲的定位重叠,班尼路应不断推陈出新,大胆创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3在打造新品牌过程中,班尼路通过巨星代言的营销方式,明星固然能带动一时、一定的销售,但长期代言成本对新生品牌来说,确实就是个不小的负担,

  班尼路公司的后续资金能否保证就是个未知数。众所周知,明星代言的风险极大。

  因此班尼路在巨星代言上应该改变一下战略,比如在新品牌上市前段时期运用巨星代言,为品牌塑造产品形象,在产品为众人所知之后,再改变代言策略,降低风险。

  为完成好市政协关于服装加工业调研工作任务,推动我市服装产业(不含裘皮)二次创业,为打造实力、和谐灯塔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通过走访服装加工户、召开服装加工户座谈会、赴浙江织里镇考察服装业发展、与我市驻织里镇服装企业座谈、组织委员到服装加工点视察、听取市经济信息化局介绍相关情况等方式进行调研,经过近半年的工作,形成报告如下:

  我市服装加工业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我市服装加工业起步于改革开发之初,先是出现零星的服装制作和销售商,逐渐由最初的家庭作坊式的零散式经营,发展到初具规模,曾经一度成为灯塔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崛起,服装业在全市经济中地位不断下降,支柱地位荡然无存,大量精英服装企业外流,产业呈现凋零的趋势。目前我市服装加工业户尚有近300户,其中登记注册的有100户,相关配套的水洗、印花、辅料业户40余家,年产各类服装8000万件,年产值32亿元,利税1.1亿元,实缴税金20xx万元,实现出口交货值7000万元,从业人员达2万人。服装加工户一类是以外贸订单为主的代工企业,主要根据订单加工运动服、校服、工装等服装,不经过市场,不负责销售,赚取加工费,现存规模服装企业大多为此类。一类是自己设计生产加工牛仔裤、童装等,自行销售或委托五爱市场、西柳市场进行批发销售,我市服装加工户多为此类。一类是生产加工床上用品,自行负责销售,但此类加工户占比不大。

  服装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服装加工户(企业)分布零散,没有产生集聚效应。我市服装加工户呈星状零散分布,更多小业户散居在民房和居民区内,给政府指导、管理和服务增加了难度,分布分散,没有产生积聚效应。服装加工受规划、土地、自身等因素的制约,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以及扩大规模受到严重影响,布局局促,车间、库房等过于紧凑,空间狭小,人员又密集,消防始终存在极大的隐患,一旦失事,后果将十分严重。

  2、服装加工没有形成产业优势,产业链条不完备。服装加工户大多观念落后,很多小厂仍然沿袭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模式,为了增加利润进行逃税,甚至不办理营业执照,进行地下生产销售。管理粗放,缺乏品牌意识和高端技术,利润更多来自于贴牌加工,效益偏低,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弱。服装加工没有形成原材料、生产加工、物流及相关产业集中完备的产业链条,没有形成产业优势。行业内部没有良好的协调机制,企业之间缺乏合作,恶性竞争激烈,尤其是在招工的问题上表现的愈来愈突出,通过买工人的手段,相互拆台犹为严重。

  3、政府扶持力度小,规划和服务滞后。由于经济占比小,全行业的总税收不及好的时期一个选矿厂的税收,政府重视不够,扶持力度小,缺乏持续的服装产业长期发展规划,影响了服装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服装企业发展,尤其是有些规模企业进一步发展受到规划和土地等因素的严重制约。

  借鉴浙江织里镇的发展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浙江织里镇在改革开放之初,镇区仅仅是0.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不足2300人的一条“扁担街”,但通过重点扶持服装产业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童装产业为支柱、金属新材、新型纺织共3大特色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财政收入14.7亿元,工业生产总值650亿元,有销售收入20xx万以上规模企业101家(其中过亿企业37家,上市公司1家),成为20平方公里建成区30万人口的大镇,综合经济实力位列浙江省乡镇五强。

  “一业兴百业兴”,扶持和发展好一个产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区域的整体繁荣和经济实力的提升。灯塔服装与织里同时起步,甚至在初期规模和影响超过了织里,灯塔童装曾经享誉东北甚至国内市场,目前在辽宁西柳、五爱市场以及浙江织里镇仍然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尤其是童裤在全国服装中依然独领风骚。因此,我市服装产业的发展具备基础和条件,扶持发展也十分必要。

  1、建立服装工业园区,扶持服装产业发展,可以推动城镇化进程。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力量,人是城镇化的核心要素。产业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条件,需要政府不断培育推动发展,需要政府在产业发展到一定时期提供基地搭建平台。我市裘皮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佟二堡城镇化的进程、海宁皮革城等的建设推动了裘皮产业的提升,就充分论证了这个观点。建立服装工业园区(集聚区),可为服装企业发展提供空间、舞台和基地,可推动服装企业集聚,有助于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织里为了发展服装产业,在湖州市率先采用工业用地拍卖形式,统一规划建设了童装精品园、童装科技园和童装创新园等三大产业园区,吸引了本地和国内童装企业进驻园区,逐步形成“家庭作坊―精品园区―工业规模园区”的阶梯式集群发展格局。服装产业的发展使镇区集聚了本地人口10万,外来人口20万,镇区也随之不断扩大,建成区达到近20平方公里,形成了很大规模的城镇(城市)。

  2、建立服装工业园区,扶持服装产业发展,可以为全民创业、就业和再就业搭建平台,促进“创业型城市”的创建。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数万农民失地进城,就业才能安居,安置他们就业就是显而易见的问题,而服装产业是安置农民就业和城市居民再就业的一个主要产业。服装产业门槛低,投资可大可小,只要有创业梦想的人都可以参与,对工人的要求也不高,只要稍加培训即可实现就业,建立服装工业园区可为能人创业、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搭建一个有效平台,是市政府打造“创业型城市”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织里通过规划建设园区扶持发展服装产业,培养了一大批本地企业家,实现了全镇80%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转移,服装产业成为全民参与的百姓产业、富民产业。同时也吸引了全国大批有创业梦想的人到织里发展,全国大批的产业工人到织里工作和生活,为织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不竭的精神源泉。我市现在就已有40多家服装精英企业落户织里,而且发展的都非常好,有的甚至年销售额超过了亿元,灯塔服装企业牵头正在织里积极筹备组建辽宁商会,争取更大的发展机会。这些企业大多保留了在灯塔的部分生产能力,对家乡发展服装产业保持着很高的期望值,为建立服装工业园区发展服装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建立服装工业园区,扶持服装产业发展,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为打造实力灯塔提供有力支撑。随着全球经济的低迷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各行业普遍进入低谷,我市也面临同样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迫在眉睫。我市服装行业具备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完全可以通过培育发展服装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织里通过发展服装产业,培育了全国规模最大、分工协作最紧密的童装产业集群。截至20xx年,织里镇共有童装企业8577家(含个体户总计近20000家),年产童装8.7亿件套,占国内市场1/3,年销售额超350亿元,居全国之首。共集聚为童装配套的印花、绣花、罗纹、辅料企业2316家,物流、设备租赁、房屋租赁、劳力、融资等市场也随之不断成熟。服装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房地产、商贸物流、餐饮服务等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三产在织里经济占比达到了42%。

  佟二堡的皮革、皮草已经成为享誉国内甚至世界的产业,中国佟二堡已经成为灯塔的一张名片。建立服装工业园区,有利于解决服装加工户的生产安全问题、有利于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实现服装行业更好的发展,有利于对服装企业进行集中指导、管理和服务,集中打造“灯塔服装”这个集体品牌,再造灯塔另一张名片,进一步扩大灯塔的知名度。

  关于建立服装工业园区和扶持发展的建议

  鉴于我市服装产业的基础和当前的严峻的经济形势,建议市政府扶持服装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服装工业园区(集聚区),再造灯塔经济有力支撑。

  1、建立服装工业园区(集聚区),发挥积聚和规模效应。由政府牵头,专门去织里考察,深入听取业户意见,就建立服装工业园区进行充分调研、深入论证。可以参照佟二堡和织里模式,在城区北外环附近规划再建一个服装工业园区(集聚区),园区总体规划300亩(当然规模具体多大合适还需要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论证),一期建设100亩,可采用单元模式,按容纳30个工人每层200平共3层计600平(一层店面,二层车间,三层宿舍)为单位,建筑面积总计60000平,统一规划建设,供100家企业入驻;二期200亩,建筑面积总计120000平,供200家企业入驻。土地以工业企业用地招排挂模式,建设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服装企业自建、政府和服装商会共建、服装商会自建等模式。企业可采取购买或租赁方式入驻,购买价格定位以开发企业微利为原则,并协助服装企业贷款;租赁可参照织里镇做法,现在织里镇租赁一个单位店面(1000平左右)15万左右/年,要综合考量服装企业的承受能力,避免服装企业流动资金固化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规模企业可以根据政府要求自己规划设计,自主建设。在园区内建立一站式服务和发展诸如餐饮、物流、房产等相关配套产业,主打集中、集聚牌。集中提供所需的布料、辅料和物流,逐渐发展成设计、生产、销售等完整产业链条。配齐园区配套设施,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经营成本。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完善软硬环境。总结产业发展和前两次园区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一个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集群)需要多年甚至更多年,需要政府的持续不断的引导、服务、呵护和培育。一个园区发挥集聚效应,需要政府持之以恒地坚持规划和建设。织里在发展服装产业经过了近30年,经历了数届党委政府持续推动和精心呵护,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培育和服务上始终上下齐心,始终坚持实行养护和服务,尤其是对待一些小业户,除了侵权举报予以严厉处罚外,税费几乎是实行申报、自愿缴纳原则,甚至可以视企业经济状况不缴纳。相关部门执法实行内严外宽的做法,对外来客商甚至极为宽容,目的就是吸引外来客商集聚。近年,为推进织里童装产业升级,湖州市专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织里童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每年匹配1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因此,如果市政府决心规划建设服装工业园区,即要坚定不移地推动规划的实施,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不断改进政府及部门的服务工作,着力改善发展的软环境。成立并长期保持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推动实施,协调解决问题。在行业低谷时期和企业出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政府更要积极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搭平台,尽可能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度过困难。成立园区统一管理办公室,协调与服装加工业相关的工商、税务、质检、消防、交通等部门,提供入园企业的行政服务和统一的行政执法工作,并统一协调全市服装企业发展的行政执法环境建设,最大限度吸引外来客商、扶持服装企业的发展。要在注重管理和引导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护业户的发展激情和热情,为服装企业发展创造良好且相对宽松的环境。

  3、组建服装行业商会,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商会凝聚服装加工户,制定和执行行业规范,引导服装加工户登记注册,打造服装整体品牌;牵头加工户与政府协商园区建设和企业入驻事项,协商解决在园区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协调企业用工以及职工养老保险等事宜。政府不断加大对服装商会指导,支持商会加强与全国各地服装商会(协会)和服装企业的联系,开展合作交流等事宜,发挥好政府与商户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园区建成后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依法逐步取缔分散在居民区的加工点和黑加工点。

  4、培育龙头,实施品牌战略。为提升服装加工业的综合竞争力,可按照“扶大扶强择优”原则,重点扶持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企业,促进产业链条延伸。不断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引导业户不断转变观念,扶助服装企业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实施现代化管理,改粗放式生产经营为精细化经营。整合灯塔服装的品牌资源,积极打造“灯塔服装”这个集体品牌。由政府组织或委托园区统一管理办公室协调行业商会进行园区规划和整体形象设计,组织宣传和招商工作,创中国“灯塔服装”品牌和不断扩大服装工业园区的影响。

【服装产业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盟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