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细胞周期分为哪几个时期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节 细胞生物学概述

一、细胞生物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二、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

(一)细胞是生命的基础

(二)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许多学科之间的纽带

(三)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

第二节 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一、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创立

四、亚显微结构与分子水平的细胞生物学阶段

第三节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

一、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

(一)细胞生物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

(二)细胞生物学在医学中的应用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三)医学不断向细胞生物学等基础研究提出新课题

二、细胞生物学的某些研究领域与医学意义

(二)细胞分化与干细胞研究

(三)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调控

(五)细胞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

第二章 细胞的概念与分子基础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概念

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二)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功能单位

(三)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四)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一)真核细胞的形态与大小

(二)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四、非细胞生命形态——病毒

第二节 细胞的分子基础

第三节 细胞的起源于进化

二、原核细胞向真核细胞的演化

(三)线粒体、叶绿体的起源

三、单细胞生物向多细胞生物的进化

第三章 细胞膜的结构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一节 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与分子结构

(一)膜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

(二)构成膜的分子的运动性

三、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

第二节 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膜的选择性通透和简单扩散

二、膜转运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

(一)离子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二)载体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

(三)载体蛋白介导的主动运输

第三节 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跨膜运输

(三)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第四节 细胞表面及其特化结构

一、细胞外被和胞质溶胶

二、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第五节 细胞膜异常与疾病

一、载体蛋白异常与疾病——胱氨酸尿症

二、离子通道异常与疾病——囊性纤维化

三、膜受体异常与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第四章 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运输

(一)粗面内质网的功能

(二)滑面内质网的功能

一、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结构

(一)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

(二)高尔基复合体功能分区

(三)高尔基复合体在细胞中的分布形式

二、高尔基复合体的化学组成

三、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

(一)蛋白质、脂类的糖基化

(二)分泌蛋白的分类、修饰、加工和浓缩

(四)参与溶酶体的形成,并有浓缩作用

一、溶酶体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三、溶酶体形成与成熟过程

(一)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形成

(二)在细胞质中与底物运输泡融合后逐步成熟

(二)参与甲状腺素的生成

(四)协助精子与卵受精

(五)参与某些动物机体器官组织的变态与退化

一、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态结构

二、过氧化物酶体的酶类组成

三、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

(一)清除过氧化氢和其他有毒物质

四、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生

(一)内质网高尔基体过氧化物酶体途径

(二)过氧化物酶体自分裂途径

第五节 囊泡与囊泡转运

第六节 细胞内膜系统与医学的关系

(二)肝细胞内质网肥大

二、高尔基复合体的病理形态变化

(一)细胞分化程度与高尔基体

(二)中毒、损伤、衰老细胞的高尔基体改变

(一)溶酶体缺乏或缺陷疾病

(二)溶酶体酶外泄致组织损伤性疾病

四、过氧化物酶体与疾病

(一)原发性过氧化物酶体缺陷所致的疾病

(二)疾病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的病理改变

第五章 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

第一节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

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结构

(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三)DNA及遗传系统

(一)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三)线粒体DNA的复制

四、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的转运

(一)前体蛋白在线粒体外去折叠

(二)多肽链穿越线粒体膜

(三)多肽链在线粒体基质内重新折叠

五、线粒体的起源与发生

(一)线粒体的起源:内共生

(二)线粒体的发生:二分裂

第二节 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

二、细胞能量的转换分子——ATP

(一)三羧酸循环的场所

(二)三羧酸循环的步骤

三、氧化磷酸化与ATP形成

(一)呼吸链和ATP酶复合体

(二)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

第四节 线粒体与细胞死亡

一、与细胞死亡有关的线粒体机制

二、线粒体控制细胞死亡的假说

一、疾病过程中的线粒体变化

(一)线粒体的氧化功能随个体年龄增加而降低

(二)疾病过程中线粒体的变化主要是mtDNA的损伤和线粒体功能受损

二、线粒体DNA突变与疾病

第六章 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

一、微管的成分、结构及类型

(三)微管的类型与特性

二、微管结合蛋白与马达蛋白

三、微管的装配与动力学

(三)影响微管聚合和解聚的因素

(一)维持细胞形态和细胞器的位置、分布

(二)参与细胞运动和细胞内物质运输

(三)参与染色体的分裂与位移

一、肌动蛋白与微丝的结构

二、微丝结合蛋白及其功能

(五)肌动蛋白纤维解聚蛋白

(二)微丝组装的动态调节因素(内因)

(三)影响组装的因素(外因)

(一)维持细胞形态,在胞间连接中参与粘合带的形成

(二)参与细胞运动、胞质流动和细胞内物质运输

(三)参与细胞分裂和细胞内信号传导

(四)作为肌纤维的成分,承担肌肉收缩功能

一、中间纤维的结构和类型

(一)中间纤维蛋白的结构特征

(二)中间纤维蛋白的类型

二、中间纤维的装配和调节

(二)中间纤维组装与去组装的调节

(一)形成完整的网络骨架系统,细胞提供机械强度支持,有助于细胞器的定位分布

(二)角蛋白纤维参与桥粒和半桥粒的结构组成

(三)神经原纤维在神经细胞轴突运输和信息传递中起作用

(四)核纤层维持细胞核膜稳定

(五)参与细胞分化(有组织特异性)

第五节 细胞骨架与疾病

二、细胞骨架蛋白与神经系统疾病

三、细胞骨架与遗传性疾病

二、核膜的结构与区域化作用

三、核孔复合体与核-质间的物质运输

(一)核孔复合体的结构

(二)核孔复合体的物质运输功能

四、核纤层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染色质与染色体

(二)组蛋白与非组蛋白

二、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

三、染色质组装成染色体

(一)多级螺旋结构模型

(二)染色体骨架-放射环模型

(一)染色单体与姐妹染色单体

(二)主缢痕与染色体臂

(三)着丝粒与染色体的类型

(四)动粒与染色体移动

(五)次缢痕与核仁组织区

(六)特殊类型的染色体

一、核仁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一、核骨架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一、细胞核形态异常与肿瘤

二、 染色体异常与疾病

第八章 细胞连接与细胞粘连

(二)构成成分与结构特点

(三)构成成分与结构特点

(三)构成成分与结构特点

第二节 细胞粘附分子与细胞粘连

(一)钙粘素的分子结构

(一)选择素的分子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功能

(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与医学

(一)膜整联蛋白的结构与细胞定位

(二)膜整联蛋白的功能与活性特征

第九章 细胞外基质及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

一、氨基聚糖与蛋白聚糖

(一)氨基聚糖的分子结构

(二)蛋白聚糖的分子结构

(三)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功能

(一)胶原(分子结构、类型、装配与降解、功能)

(二)弹性蛋白(结构特征、理化特性、组织分布、功能)

三、纤粘连蛋白与层粘连蛋白

(一)纤粘连蛋白(分子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二)层粘连蛋白(分子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第二节 细胞外基质的特化结构——基底膜

(一)分布于上皮和内皮基底部

(二)分布在肌细胞、脂肪细胞、雪旺氏细胞外周

三、基底膜的生物学功能

(一)连接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

(四)与细胞多种生命活动相关

第三节 细胞外基质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一、细胞外基质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一)影响细胞的形态结构

(二)影响细胞的生存与死亡

(三)影响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二、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一)细胞外基质由相应组织的细胞合成与分泌,细胞决定细胞外基质的成分

(二)细胞控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第十章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三)进行无丝分裂的真核细胞类型

(一)细胞有丝分裂的总体特征

(二)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的形态学特征

(一)减数分裂的总体特征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的形态学特征

(三)减数分裂特有的特征及其意义

第二节 细胞周期及其调控

一、细胞周期的基本概念

(一)细胞周期的时相划分

(三)研究细胞周期的方法

二、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动态变化与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一)细胞周期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

(二)细胞周期检测点在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三)生长因子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

(四)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五)其它因素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

四、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调控

(一)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的特殊性

(二)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调控

第三节 细胞周期与医学的关系

一、细胞周期与再生的关系

二、细胞周期与肿瘤发生

(一)肿瘤相关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生的遗传学基础

(二)细胞增殖失控是肿瘤发生的细胞生物学基础

(三)细胞癌基因调控细胞增殖的机制

(四)肿瘤细胞的周期特征

三、细胞周期与肿瘤治疗

(一)根据细胞周期理论研发抗肿瘤药物和制订肿瘤治疗方案

(二)根据处于细胞周期不同时间点的肿瘤细胞对不同因素有不同的敏感性的特征,指导肿瘤治疗

(三)利用生长因子诱导G0肿瘤细胞进入增殖期后用化疗药物杀伤

第一节 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

一、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一般过程与细胞分化潜能

(一)三胚层的分化方向

(二)细胞分化的一般规律

(三)分化细胞的全能性

二、细胞决定与细胞分化

(一)细胞决定制约细胞分化方向

(二)细胞决定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和高度的遗传稳定性

三、细胞的去分化与转分化

(一)细胞分化的时间性

(二)细胞分化的空间性

五、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

(一)在增殖的基础上分化

(二)快速增殖的细胞不发生分化或分化不明显

(三)高度分化的细胞增殖缓慢或丧失增殖能力

第二节 细胞分化的分子基础

二、细胞质中的细胞分化决定因子的不均匀分布和不均等分配

(一)卵细胞中效应基因产物的极性分布是细胞分化的决定性因素

(二)卵细胞中效应基因产物的不均等分配是决定细胞分化的重要机制

三、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一)特定基因的表达是特异性转录因子与活性染色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染色质成分的修饰与基因转录

(四)同源盒基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三节 细胞分化的调节因素

一、细胞间相互作用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二、激素对细胞分化的作用

三、环境因素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一)环境因素对细胞分化的影响普遍存在于不同类群的生物

(二)环境因素对细胞分化的影响有多种不同表现形式

第四节 细胞分化与肿瘤发生

一、肿瘤细胞的分化特征

二、肿瘤细胞的分化起源

三、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的诱导分化

(二)多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

(三)专能干细胞(组织特异性干细胞)

(四)成体干细胞(专能性)

二、干细胞的形态与生化特征

(一)干细胞的形态特征

(二)干细胞的生化特征

三、干细胞的增殖特性与分化特性

(二)干细胞有很强的增殖稳定性

(三)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多种细胞的潜能

(四)干细胞分化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四、干细胞生理活动的微环境

(一)干细胞巢中的分化调控因子

(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一种调控因素

(三)整联蛋白和细胞外基质对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胚胎干细胞分布于囊胚期的内细胞团

二、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一)具有原始细胞的形态和生化特征

(二)具有向三个胚层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

三、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分化

(一)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培养条件

(二)胚胎干细胞向三个胚层分化的条件差异

(三)胚胎发育过程中造血干细胞的迁移

(一)特征性生化标志以及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定位

(三)干细胞维持和分化的因素

第四节 特殊类型的干细胞

(一)精原干细胞是精子发生的细胞基础

(二)精原干细胞分化具有复杂的调控机制

(一)癌干细胞表达的特异分子标记

(三)癌干细胞是肿瘤防治的全新靶标

三、药物的毒性和疗效评价

}

内容关键词:七年级下册生物书第9页,八年级上册生物电子书,八上生物书人教版,初一年级下册生物书,初中生物标本,七下生物书,七年级下册生物试题,八年级下册生物试题,七年级下生物。

1、在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和擦目镜镜头,污点都没被移去,那么污点肯定是在( )

A.目镜上B.在装片上C.在反光镜上D.在物镜上

2、用显微镜观察时,显微镜在实验台上的位置一般应该是:( )

A.正中央B.略偏右C.略偏左D.以上三种都可以

3、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B.左右任一只手握住镜臂

C.右手握镜筒,左手托镜座D.双手托住镜座

4、用低倍物镜观察印有“F”字样的薄纸片,视野中的字样是( )

5、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D.③─②─①─④

6、显微镜对光时应该( )

A.选择最大光圈B.选择高倍物镜

C.物镜要与目镜在一条线上D.反光镜调到水平

7、对光以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A.白亮的B.有直射阳光的C.暗灰的D.黑暗的

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第一次看到的物象相比( )

A.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增多B.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增多

C.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减少D.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减少

9、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 )

A.载物台B.反光镜C.装片D.通光孔

10、甲同学看清高倍物镜下的物像后,换乙同学观察时,乙同学却看不清楚物像,乙同学应调节()

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C.物镜D.反光镜

11、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缩小光圈B.换高倍目镜C.选用凹面镜反光D.调节准焦螺旋

12、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右图,他想将物象移到视野正中,应将玻片( )

A.向左上移动B.向右上移动

C.向左下移动D.向右下移动

13、细胞液是指下列哪种结构中的液体( )。

A.细胞质B.液泡C.细胞核D.细胞任何部分液体的总称

14、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A.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B.防止实验材料移动

C.增强透明度D.防止水溢出

15、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①在载波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③用染液给实验材料染色

④盖上盖玻片⑤擦拭载、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浸入载波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⑥④⑤①

C.⑤①②⑥④③D.②①⑥④③⑤

16、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A.液泡B.染色体C.线粒体D.叶绿体

17、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液泡膜D.细胞质

18、食醋中的醋酸成分是活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活细胞需要的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将鲜蒜腌制成糖醋蒜的原因是:

A.醋酸和蔗糖分均存在于活细胞的间隙中

B.能杀死细胞,使细胞失去选择性

C.醋酸和蔗糖分子被吸附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D.腌制时间久了,两种物质缓慢地出入活细胞

19、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20、植物细胞中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A.细胞质B.线粒体C.叶绿体D.细胞核

2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的()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液泡

22、染色体存在于()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液泡

23、细胞分裂时,先分裂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分裂范围的是()

A.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一个细胞核

B.细胞核平均分成两份

C.液泡渐渐胀大,几个液泡并成一个液泡

D.细胞内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25、植物体由小长大由于:( )

A.细胞分裂,细胞分化B.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C.细胞生长,细胞分化D.细胞分裂

26、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③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③②

27、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装片时,出现在细胞外的圆形结构可能是

A.细胞核B.水珠C.气泡D.液泡

28、以色列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成功地制造出了心脏细胞,这种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A.干细胞分裂的结果B.干细胞分化的结果

C.干细胞生长的结果D.干细胞成熟的结果

29、人们观看健美运动员的展示时,运动员身体某处多次产生的隆起是由于()

A.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功能B.肌肉组织具有产生传导兴奋功能

C.上皮组织具有分泌功能D.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功能

30、想一想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分别属于什么组织()

①结缔组织②上皮组织③肌肉组织④神经组织

31、下面结构中,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A.洋葱表皮B.虎克观察到的细胞C.肺癌细胞D.叶片结构

32、番茄(西红柿)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组织中的哪类()

①疏导组织②分生组织③营养组织④保护组织

A.④②①B.④①②C.④③①D.④①③

33、根尖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区域是()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

34、下列组织中,哪个组织具有支持、营养等功能()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

35、构成大脑的主要组织是()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

36、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哪一部分含有大量的糖分?()

A、细胞壁B、细胞膜C、液泡D、细胞核

37、下列植物器官中,属于生殖器官的是()

38、下列各项中属于植物器官的是()

a.西瓜瓤b.西瓜瓤中的瓜子c.瓜子仁d.桃e.一个花瓣

39、当今,器官培养(将植物体各种器官离体,装有盛有无菌培养基的试管中进行培养,并形成再生株的繁育种苗的方法)在花卉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请选出下列方法中属于器官培养的类型是()

a.种胚培养b.种子苗培养c.种子培养d.撕去下表皮叶的培养e.叶片培养

40、在草履虫的身体里不可能存在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41、草履虫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42、下列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细菌B.放线菌C.酵母菌D.腮腺炎病毒

4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A.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没有细胞结构

C.在寄主细胞里进行繁殖D.可以独立生活

44、下列生物属于病毒的是()。

A、痢疾杆菌B.结核杆菌C.痢疾杆菌噬菌体D.黄曲霉

45、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看下列哪一个叙述是不准确的()

A.噬菌体的营养方式是寄生B.噬菌体的繁殖方式是增殖

C.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因为噬菌体能侵蚀细菌,所以它对人类都有利

46、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是()。

47、下列哪一项不会引起艾滋病传播()。

A.和艾滋病人共进午餐B.和艾滋病人性接触

C.艾滋病人进行母婴喂养D.接受艾滋病人的血液

48、噬菌体属于下列哪一种病毒类型()

A.无脊椎动物病毒B.脊椎动物病毒

C.植物病毒D.细菌病毒

49、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A.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50、下列生物中,无细胞结构的是()

A.细菌B.酵母菌C.病毒D.香菇

51、下列疾病或病害中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A.流行性感冒B.小麦丛矮病C.鸡瘟病D.脚癣

52、病毒的生活方式是()

A.全部营寄生B.全部营腐生C.营寄生或腐生D.自养或异养

53、下列生物中,形态最小的是()

A.噬菌体B.小球藻C.大肠杆菌D.肺炎球菌

54、甲型肝炎病毒属于()

A.动物病毒B.植物病毒C.细菌病毒D.噬菌体

55、观察病毒的形态,必须借助于()

A.放大镜B.解剖镜C.光学显微镜D.电子显微镜

56、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寄生的,也有腐生的B.只能寄生在寄主细胞内

C.没有细胞结构D.整个个体只有外壳和核。

57、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是()

A.艾滋病B.肺炎C.甲癣和足癣D.细菌性痢疾

58、病毒不具有的特征是()

A.没有细胞结构B.可以独立生活

C.个体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只有在寄主细胞内才能进行繁殖

59、下列实验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病毒要用电子显微镜B.观察细菌形态要用高倍显微镜

C.观察霉菌的形态和颜色要用放大镜D.观察蘑菇形态要用低倍显微镜

60、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B.病毒不具有严整的结构

C.病毒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存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61、目前利用病毒杀虫制剂进行生物防治害虫尚有很大困难,主要原因是()

A.施用病毒杀虫制剂易使施用者患病毒病

B.昆虫病毒不能大规模培养因而制剂昂贵

C.病毒杀虫制剂杀虫效果不如化学制剂

D.病毒杀虫制剂具生物活性易失效

6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细胞知识来看,引起枫叶颜色变化的物质存在于()

A.叶绿体B.细胞核C.液泡D.细胞壁

63、某同学制作的临时装片在视野中有少量气泡,应选下列哪种方法消除

A.将盖玻片揭下来重新盖上B.用铅笔的橡皮一端垂直轻轻敲打盖玻片

C.从盖玻片的一侧滴水D.把已制成的装片丢弃,重新再来

64、把一粒玉米放在火上烧,烧掉的物质和剩下的物质分别是()

A.无机物、有机物B.有机物、无机物C.无机物、无机物D.有机物、有机物

65、一个受精卵能够发育成我们现在的身体,是因为受精卵内具有指导自身发育的全部信息,它

A.生命信息B.遗传信息C.染色体D.细胞膜

66、克隆羊多莉的相貌应该最接近于()

A.提供无核卵细胞的A羊B.提供胚胎发育的C羊

C.提供细胞核的B羊D.不好确定

67、能决定你的眼睛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的具体遗传物质是( )

A、DNAB、细胞核C、基因D、染色体

68、下列比较染色体、基因、DNA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染色体﹥DNA﹥基因B、基因﹥DNA﹥染色体

C、基因﹥染色体﹥DNAD、染色体﹥基因﹥DNA

69、把红苋菜浸在冷水中,冷水不会变红,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水变红;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破坏了细胞的(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70、玉米的一个细胞含有10对染色体,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内含有染色体()

71、我们常说的“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什么组织( )

A、分生组织B、输导组织C、营养组织D、保护组织

72、下列关于西瓜皮和西瓜瓤的生物学说法,比较正确的是应该是( )

A、保护组织和营养组织B、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

C、营养组织和保护组织D、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

73、如果将树的顶芽去掉,树的顶部很难生长,主要原因是( )

A、破坏了保护组织B、破坏了营养组织

C、破坏了分生组织D、破坏了输导组织

74、人类接种的病毒疫苗应该是()

A、活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B、植物病毒

C、经灭活减毒的病毒D、噬菌体

75、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植物组织是()

A、分生组织B、输导组织C、营养组织D、保护组织

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若想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择的组合是();若想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最清楚,应该选择的组合是()

2、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载玻片的中央滴加(),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加()

3、如果显微镜下的视野太暗,可以调节显微镜的哪些部位使视野明亮()

A.凹面反光镜B.平面镜C.大光圈D.小光圈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发现()

A.视野变暗B.视野变亮C.细胞数目减少D.细胞数目增多

5、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中,有放大物像作用的是(  )

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遮光器

6、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

A.沃森B.施莱登C.施旺D.克里克

7、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殖器官的是()

8、小树苗能长成参天大树,主要依靠()

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生长C.细胞分化D.组织分化

9、构成人体各种腺体的主要组织是(),血液属于()

A.肌肉组织B.结缔组织C.神经组织D.上皮组织

10、下列属于输导组织的是( )

A.西红柿的表皮B.叶中的叶脉C.茎中的导管D.西红柿的果肉

}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平淡,是成功的驿站;努力,是成功的积淀;祝福,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自信的你,在我的祝福下,定会在中考中摘取桂冠,努力吧,朋友。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初一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优秀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初一下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 篇一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7下P22

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7下P24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32

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

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食品的合理营养、食品安全:7下P37

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

肺的运动模式图:7下P49

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7下P50

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

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7下P67

心脏解剖图:7下P68

心脏工作示意图:7下P69

血液循环模式图:7下P70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

输血关系表:7下P76

肾: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7下P81

尿的形成图:7下P82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89

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93

听觉形成的过程:7下P94

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是由脑、骨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98

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

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松开放手馒头示意图:7下P102

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

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7下P106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1、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可分轴突和树突。

大脑:人的大脑最发达。大脑半球的表层叫做大脑皮层,由灰质构成。

脑 小脑:小脑的作用在于调节全身肌肉的活动,用以维持的身体的平衡。

脑干:有“生命中枢”之称。

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弧是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在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所经过的传导途径。

例: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

A身体感觉中枢 B听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语言中枢

3、 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近视——戴凹透镜;

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远视——戴凸透镜。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不足——呆小症。

4、 激素的调节作用: 胰岛素:我国在1965年用人工方法合成,世界第一次。

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动脉 毛细血管网

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双循环 体循环中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正常人的脉搏与心率基本一致。约为75次/分,正常变动范围每分钟60~100次。

血管和心脏: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管壁厚、弹性大。

血管 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手臂的“青筋”是静脉。

毛细血管: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能促使心肌发达,增强心脏功能。饮酒对心脏和血管有害。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 血液 血细胞 白细胞:数量少,有细胞核,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量最少,无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人类的ABO血型包括A型、B型、O型、AB型四种,在输血时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同,输血后红细胞会凝结,阻碍血液循环。在紧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只有糖类、蛋白质、脂肪能为人类进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含糖较多的是谷类、豆类;含蛋白质较多的是瘦肉、鱼、蛋等;含脂肪多的是猪肉、蛋黄等;齿龈经常出血的缺维生素C。

佝偻病缺钙,贫血症缺铁,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缺碘。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等,其中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口腔中初步消化,使部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胃内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

鼻:鼻毛能滤去灰尘;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呼吸道 喉: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发声的器官。

11、人体的呼吸系统 气管、支气管

肺:呼吸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熟给各类血型,AB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

人教版七年级知识点复习汇总 篇二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斗争关系、互助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4、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

6、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所有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有四种基本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不仅为生产者自身的生长、生殖、以及各种生命活动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也是人和动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

(2)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食物和能量,包括绝大多数动物、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和植物(菟丝子);

(3)许多微生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蚯蚓、秃鹫、屎壳郎)是分解者,利用动植物的遗体,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8、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9、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10、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12、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相反。

13、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实验等。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仪器和工具;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常用的方法是设计对照实验。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2、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清洁收放

使用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察,九退整理后归箱。

3、在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

5、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涂片和装片三种,按照保存时间又制成永久的和临时的两种。

6、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展、盖、染、吸。

7、动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刮、涂、盖、染、吸。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1、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另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有机物,如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2、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上有基因。

(1)分裂规律:一个细胞经过n次分裂以后,产生的细胞个数为2n个。

(2)分裂的特点: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4、细胞分化: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就叫做细胞分化。

5、组织: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就叫做组织。

6、人体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1)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分布在体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壁,血管壁等;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

(2)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分布在骨骼、心脏、胃、肠、血管等处;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3)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或简称神经元)构成;分布在脑、脊髓以及神经中;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4)结缔组织:种类很多,分布广泛,如骨、血液、脂肪等;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

7、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如:根尖的分生区

(2)保护组织:能减少植物失去水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如:根、茎、叶表面的表皮

(3)营养组织:细胞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如:番茄果肉、花生种子

(4)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8、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如:心脏、眼、耳、肺、肾、肝、胃等是动物体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种是植物体的器官。

9、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10、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1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12、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草履虫、衣藻、变形虫等。(P68了解草履虫的结构)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如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

3、苔藓植物:有茎和叶,没有根,没有输导组织,如:墙藓、葫芦藓。

4、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如:卷柏、贯众、满江红等。

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是依靠孢子(一种生殖细胞)繁殖后代的。

6、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胚实际上那个就是幼小的生命体。

7、种子植物以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8、种子裸露的植物是裸子植物,如:油松、侧柏、苏铁、银杏等。

9、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被称为被子植物,如:豌豆、荔枝、木瓜等。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2、种子的萌发既需要环境条件,又需要自身条件。缺少任何一种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且种子度过休眠期。

3、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乘100%

4、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成为根和茎的连接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5、根尖分四个部分,是:根冠,有保护作用;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成熟区,有根毛,是根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的生长(根能长长)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

6、根的生长一方要考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考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7、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侧芽。在芽的顶端有分生组织,可以分裂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8、木本植物茎长粗是因为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和生长的结果。年轮的形成则是因为形成层细胞四季生长速度不均匀所致。

9、植物的生长需要不断补充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0、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12、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1)传粉的类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它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人工传粉。

(2)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13、果实与种子的形成(P106)

(1)植物完成受精作用之后,花瓣、雄蕊和雌蕊的柱头、花柱等结构随之凋谢,而雌蕊的子房却继续发育。

(2)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水对植物体有着重要的作用。

(1)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

(2)叶片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水还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3)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3、导管:可以由下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位于木质部内,由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筛管:可以由上向下运输有机物,位于韧皮部内。木本植物的茎中,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使得茎不断长粗。

4、蒸腾作用:植物体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完成的。

(2)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植物水分散失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3)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水、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降低叶面温度,防止灼伤;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等。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通过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叶片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碘液遇淀粉变蓝);

(2)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2、实验中采用了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实验前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运走耗尽。

3、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

(2)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碳—氧平衡)

5、光合作用的实质:一是物质转变,即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二是能量转变,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6、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都能够制造有机物。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7、呼吸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8、呼吸作用的意义: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呼吸作用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初一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 篇三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 对照实验 P15

五、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1. 显微镜的结构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三、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一、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三、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支持、保护

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 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7、 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一、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1、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二、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三、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四、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概念

三、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四、 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五、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六、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七、 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八、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 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结构: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

三、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 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二、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三、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四、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五、 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六、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十一、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四单元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三、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看笔记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二、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三、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果皮的作用(看笔记)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一、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

一、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1、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1、 芽轴--发育成茎

2、 芽原基--发育长成侧芽

3、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芽原基和叶原基

4、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四、 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一、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四、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1、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3、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二、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三、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

二、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三、 蒸腾作用的意义:

1、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3、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4、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2、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3、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4、 染色:用碘液染色

5、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 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

2、 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 绿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2、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 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的能量也被释放,供生命活动需要。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无机物+水 ---- 有机物+氧气

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 栽培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2、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细胞周期分为哪几个时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