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单共富”项目对茶农自产自销茶叶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温企打造共富联合体
发布日期:
2022-
06-
17
09:
04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
浙江聚优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乐清市大荆镇下山头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受访者供图)在泰顺筱村镇筱村公社民宿,30多位当地农民分别在民宿、农庄从事保洁、餐厅服务、管理等工作,不少员工年收入在6万左右,实现在家门口脱贫致富。“筱村公社”是由泰商投资近1.5亿元的文旅融合项目,项目建设以来,不仅盘活了闲置荒地,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致富,还壮大了坳头村、外垟村村集体经济,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近年来,在市工商联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投身共同富裕主战场,探索创新结对帮扶组织形式、合作经营模式,丰富和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内涵,为温州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提供更多的民企实践。龙头引领从输血到造血在省工商联“万企帮万村”的行动中,我市不少民企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做深做足农产业,把市场经济意识、先进管理理念带到乡村,不断拓宽山区农民增收渠道。文成县平和乡是当地有名的“茶乡”,但茶农散户多、规模企业少、茶产业发展慢等问题制约着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为带动当地茶叶产业快速发展,文成县日省开发公司发挥龙头企业对于产业链的带动作用,成立由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共同组成的针形茶产业联合体。农户负责种植,企业帮忙代销,企业不仅给予农户保底收入,还能根据农户种植面积比例进行二次分红。去年以来,100多位茶农入股,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茶农们对今后的生活都有了更大的期盼。日省公司的做法只是我市众多民企探索村企共富的缩影。这几年我市不少企业变以往单一捐款捐物模式,把企业发展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中,争当共富排头,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如德力西集团与多个村(居)建立了村企结对关系,通过共谋经济发展、共享党建创优、共抓培训就业、共帮困难群体、共育文明新风等多种方式开展多项民生活动,互帮互助、服务群众,此举产生深远的意义。近年来,我市山区5县因地制宜推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积累了农林、文旅、生态工业等特色产业,各级工商联主动牵线搭桥,各大商会组织和知名温商走入山区县,为投资山区县牵线搭桥,助力山区跨越式发展”。不少民企结对欠发达乡村,先富带后富,也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泰顺县政府与浙江一鸣食品公司合作建设总投资3.2亿元的浙江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围绕遗传、育种、繁衍、乳质四大技术领域开展研究;浙江康鸿生物立足泰顺丰富的栀子花资源打造观光工厂……面对“新风口”,温商群体先行探路,做大做优农村经济这块“蛋糕”。制造共享探路产业共富中小企业是温州民营经济的基石,如何让繁星点点的中小微企业茁壮成长,在工商联及相关部门的引导下,我市成立相关产业联盟,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开展分工协作,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在某一细分领域做专做精做优,实现共同发展。作为国内专业的汽车悬架系统方案提供者,浙江戈尔德减振器公司主导产品汽车减振器远销欧洲、美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今年戈尔德还将集中科研资金力量,重点投入5000万元资金研发智能悬架系统的核心部件,解决整个国内市场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随着戈尔德通过创新快速进入全球核心汽车市场,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一起协同生产,联合攻关技术难题并共享技术成果。在引领中小企业的同时,大企业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几年正泰之所以能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正泰电器乐清生产基地数字化车间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得益于温州完善的产业链,在乐清生产基地,正泰产品线品类齐全,从配套原材料、零部件覆盖触点,到工程塑料、冲制件等有不少于80个加工工艺类别。其中,90%的供应商集中在乐清。完善的产业链为共享制造提供了可能。当前,我市提出分行业培育发展“平台接单、按工序分解、多工厂协同”的共享制造新模式,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和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共享制造环节,集中配置通用性强、购置成本高的生产设备,建设提供分时、计件、按价值计价等灵活服务的共享制造车间(工厂),通过协作生产,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产能、生产装备等资源的实时监测、统一调度和需求匹配,从而最大化地发挥资源的统筹整合能力,实现产业链齐步走。近年来,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领域的企业成长为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瞪羚型”企业,成长为温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记者 李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茶农自产自销茶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