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没有卖地钱该怎么办

  近段时间以来,多地政府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引起热议,这些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县城和县级市。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背后原因是什么?主要有两大背景:一、推进与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二、最直接的目的,在于房地产“去库存”,说白了,就是让农民伯伯为房地产泡沫买单。

  由于房地产泡沫和疫情影响,县域房地产经济持续低迷,房地产开发商卖不出房,房地产商卖不出房就不再买地,那政府就卖不出地,卖不出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就会锐减,毕竟卖地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收入。

  加之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所以各地政府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就应运而生了,这一策略,如果用好了,确实不失为一石二鸟的好办法。可是让农民进城定居,是一件很复杂的事,绝不仅仅是购房补贴和安排工作就能解决的,尤其是还要让农民放弃宅基地,这直接就是断了农民的保障啊。

  尽管这几年几乎所有的中青年农民都进城打工挣钱,但是仍然不可否认,农村才是农民真正的保障。

  打工总有打不动的时候,对我们来说——95%的农民工,城市是注定留不下的,等到打工打不动的时候,我们还是得回到农村,靠种几亩田地过活。

  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不管丢荒多少年,土地还是在等候农民工有一天归来,农民工有一天还是不得不离开想扎根的城市,回到永远不会嫌弃自己的土地。

  这是95%的进城农民工的宿命,这也是土地与农民斩不断的纽带。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推进城乡融合,对农民来说,乍看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但凡可以,农民——尤其是中青年农民,当然很乐意进城定居。城里教育资源好、交通便利、购物便捷、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谁不喜欢呢?

  当然,现在大部分农民进城买房,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为孩子的将来铺路。但是进城定居后,农民要面对的问题,会比留在农村多得多,医疗、工作和养老如何保障,哪一条都是大问题。

  我家本来也申请了,就是想在县城也有一套房,方便孩子读书的同时呢,看看能不能做点小生意什么的。

  但是后来上面反馈说,一是不能保证是分配在县城还是分配到市里;二是要退出宅基地。我们两兄弟一商量,觉得那还是留守农村好了,等有能力了,自己再到县城置房吧。

  假如说不用退出宅基地,且是分配在县城,那么我们自然是会去的,虽然村里离县城也有段距离,但好歹骑摩托单程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平时回来侍弄庄稼都还算方便。

  要是被分配到市里,即使不用退出宅基地,那也别想着经常能骑摩托来回了,从县城到市里坐班车都要两个半小时呢。再退出宅基地,未来的不确定性就太大了。

  先不说年迈的老一辈住不住得惯城里的问题,就说说这两三年,由于疫情影响,大家打工也不稳定,很多人处于动不动就失业的状态,要是再没有老家那几亩田地,一家人的生活该怎么解决啊?留在农村,就算再挣不到钱,好歹也饿不着肚子。

  所以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想“以房留人”,想让农民伯伯为房产泡沫买单,没有一系列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彻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大部分农民都不会选择去的,因为相比于那几万元补贴的诱惑,未来潜在的风险更大。

  而且,乡村虽然经济落后,看似对社会贡献不大,但是社会不可能抛弃乡村和耕地。让进城买房的农民退出宅基地,无形之中会造成更多的荒地。

  乡村是中国的基础,假如发生战争,乡村就是整个社会的“根据地”和大后方,所以怎么保住农村、稳住农村发展,同样重要。

  不能因为我们处在和平年代,就忘了中国的文明是农业文明。这也是国家为什么提出乡村振兴、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原因。

  其实我们也能理解各地方政府为保财政的“救市”心切,因为一大帮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都等着政府发工资呢,还有城市基建、医保社保什么的都需要政府出钱啊,财政窘迫那不得急死政府?

  可土地迟早有一天也是会卖完的呀,继续靠卖土地和指望农民买房以保财政,无异于饮鸩止渴,但地方政府目前确实很难找到能代替卖地创增收的财政杠杆。

  老百姓呼声很高的房产税似乎并不具备推行基础,一直迟迟不能落地,那么还有什么是能够替代土地,成为地方政府的新财源呢?可持续发展是方向,但发展什么,如何稳定发展,是个关键。

  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而凸显的财源问题,的确是到了不得不根治的地步,但如何破局,很考验中国的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最近几年,在美国对华技术封锁的大背景下,国产芯片的呼声越来越高。

毕竟在几十年前的困难时期,前辈科学家们靠着算盘,把原子弹都造出来了,现在面对这个小小的芯片,难道就无能为力了?

事实上,从2014年起,全国各地就掀起了半导体集成电路造芯运动。

南京引进了台积电,无锡打造华虹第二基地,广州建设粤芯,成都引进了格芯、紫光;厦门引入了联电、士兰微;重庆则引进了万国半导体、华润微电子。

合肥投资建设长鑫(DRAM制造)和晶合,武汉在新芯和长江存储的基础上,又引入了武汉弘芯。

甚至就连一些三线四线城市都在搞造芯运动,如晋江投资晋华集成,淮安引入德淮、时代芯存等等。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全国范围的造芯片运动中,难免出现冒进问题,甚至是骗局。

阳哥今天要说的就是武汉弘芯半导体,这家公司最近被曝出资金断裂,多起官司缠身,仅有的一台光刻机也被抵押出去了,看样子可能做不下去了。

01起高楼宴宾客楼又塌了

武汉弘芯成立于 2017 年 11 月,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芯片企业,他们在成立之初,也喊出了相当响亮的口号。

根据弘芯官网的描述,他们的野心真的不小▼

上手就是 14nm 工艺,紧接着 7 nm ,还要达到每月 3 万片的产能,对于一家初创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武汉弘芯也是秀出了一系列骚操作,他们先是花重金(2.5倍原薪资)把台积电前运营长蒋尚义博士请来当 CEO 。

这位老人家可谓是芯片界的传奇人物,台积电在国际芯片行业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地位,离不开他的努力,光他的名字在芯片业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接着,弘芯又花了大价钱(应该是举债,后面会细说),把荷兰 ASML ( 阿斯麦尔 )公司的光刻机买了进来,这台型号为NXT:1980Di 的光刻机,理论最小能支持 7nm 的芯片制程。

为了迎接这台价值连城的光刻机,弘芯还专门为它搞了一个进场仪式,背景板上赫然写着“ 弘芯报国、梦圆中华 ”八个大字,着实让人热血沸腾。

在武汉市发改委的《 2020 年市级重大在建项目计划 》红头文件中,武汉弘芯的半导体的总投资达到了1280 亿人民币,首期投资占到了先进制造业项目的最大头。

人才、器材、钱财、全都到位了,接下来就应该生产出振兴国家民族的芯片了吧?然而现实再一次教会我们怎么做人!

不仅半块芯片没有生产出来,从荷兰进口才一个月的NXT:1980Di 的光刻机也被抵押给了武汉农村银行,贷款 5.8 亿人民币。这唱的是哪一出啊?!

在抵押信息的状态一栏写着的“ 全新尚未使用 ”,压根就没开工就被抵押出去了。

刚引进没多久的设备,用都不用就给抵押了,这是有多缺钱才会这么干?

天眼查显示,武汉弘芯除了把唯一一台光刻机抵押出去了外,还被负责该项目的施工单位乙方环宇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以合同纠纷告上了法庭。同时被告的还有北京光量蓝图和武汉弘芯的总包商武汉火炬建设集团。

尽管弘芯在之后发出了澄清声明,表示说的那些都是假的,大家别去相信,但并没明说,具体哪些谣言是不实的。

没有直接的证据和事实,拿国家民族使命来说事,这份空洞的澄清声明看上并没有那么让人信服。

2019年5月29日,武汉弘芯向武汉火炬支付了5亿,这笔钱是什么?第二天,武汉火炬又向武汉弘芯支付了4.35亿。搞不懂了吧?啥操作?在庭审的时候,不管是武汉弘芯,还是武汉火炬对这两次连续发生的大额支付,完全说不清楚,说是要找财务核实,甚至是否真实发生都支支吾前后矛盾,这可是武汉弘芯自己提交的银行单证。大家可能要问,弘芯支付的那5个亿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付给火炬?火炬第二天为什么又向弘芯支付4.35亿,这4.35亿又是哪里来的,是前一天弘芯付的5个亿中的一部分吗?我也想知道,太奇怪了,不是吗?啥操作?

其实,也不奇怪,这可能涉及5亿贷款,过桥资金,借新还旧,银行报表反应未逾期而已,监管要求,都是这些个套路而已。到目前为止,光刻机依旧还是处于动产抵押的状态,在上述的声明中也没有解释 5.8 亿元的资金问题。

此外,不少收到了武汉弘芯offer 的准员工在知乎上抱怨公司一直在拖延时间,不让新员工入职。

这个公司似乎在向着暴雷跑路的方向奔去……

02武汉弘芯的控股方北京光量蓝图的局

2017年11月2日,李雪艳、曹山发起设立北京光量蓝图,注册资本为18亿,李雪艳认缴9.8亿元,曹山认缴8.2亿元,租赁了北京朝阳区博大路商住两用房作为登记注册地址,共计50多平方米。

据调查,此处从未有人办公,工商部门也多次无法联系该登记住所,之后地址变更到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西里五巷7号南侧平房3幢103号。

北京光量蓝图股权关系图(点击可放大)

自然人股东及董事曹山也于2019年1月16日退出了北京光量蓝图,莫森接替曹山。

至于这个曹山退出后干了什么,后面会说到。

从武汉弘芯半导体的股权结构来看,北京光量蓝图科技有限公司持股90%,认缴资金为18亿人民币。

武汉临空港技术开发区工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认缴资金为2亿元人民币,而其大股东则为武汉市东西湖区国资监督局。

武汉弘芯股权关系图(点击可放大)

那么问题来了,李雪艳和莫森哪来的18个亿的资金投资武汉弘芯半导体呢?

而且,根据官方的规划,武汉弘芯半导体的总投资高达1280 亿人民币,作为大股东,哪里去搞这么多的资金呢?

武汉弘芯董事长李雪艳控股参股的公司关系图

相关信息显示,李雪艳和莫森并未有过和半导体芯片相关的从业经验,即使有这么多的资金,又为何要来投资自己并不熟悉和了解、且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晶圆厂呢?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国内公司实行的注册资本认缴制,也就是说在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工商局不需要验资报告。

而且注册资本大小和注册资本认缴年限都是由股东自行约定,只要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就可以。

所以,关于注册资本认缴年限的规定就是股东自己约定,可以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上都可以。

也就是说,武汉弘芯半导体虽然注册资本为20亿元,但是各个股东的认缴资金却并不都是一步到位的。

天眼查工商资料显示,武汉弘芯的实缴资本仅到位2亿元。

这2亿元是持股10%的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实缴资本,而占股90%的北京光量蓝图的实缴资本为0元。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按照现有的公司章程,北京光量蓝图的发起人2045年12月31日之前都不用出资。

弘芯项目的总包商高层透露,弘芯股东的原话是:“因为不太方便,所以设立了光量这个空壳公司,来撬动弘芯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在《湖北省2019年省级重点建设计划》当中的“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项目,却消失在了2020年5月21日发布的《湖北省2020年省级重点建设计划》当中。

而这似乎也反应出了湖北省政府对于武汉弘芯项目在态度上的变化。

武汉弘芯背后的疑云远不止于此。

在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的官网上有一则关于武汉弘芯董事长李雪艳和CEO蒋尚义来访问交流的新闻。

红圈标出的为武汉弘芯的董事长李雪艳,是一位看起来40岁左右,相貌俊俏气质不凡的女性。

这两位毫无半导体芯片从业背景的投资人,拉上个地方区政府,注册个注册资金20亿元的公司(实缴资金仅2亿元),再拉上行业内的明星的蒋尚义(还是去年6月才加入的)组了个技术和运营团队,就敢搞起“投资规模上千亿”的半导体大买卖,这些人真的打算在芯片领域深耕吗?

更为奇葩的是,阳哥发现,武汉弘芯拿去抵押的那台AMSL光刻机,与2018年长江存储进厂的首台光刻机型号一样,都是ASML的的193nm浸润式光刻机NXT1980Di。

据业内消息称,长江存储购买的这台光刻机价格为7200万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约为4.6亿元,即使按照今年1月20日前后的汇率估算,折合成人民币也只有5亿元左右。

但是,没想到的是,武汉弘芯竟然用这台光刻机抵押出了5.8亿元人民币,不仅没贬值,还一下子就多贷了近1亿元。真是神操作!

2019年5月13日前武汉弘芯的董事长还是龙伟,此后龙伟和曹山一同退出,把摊子交给了李雪艳。

这个龙伟神秘莫测,阳哥没有查到他的更多信息。

武汉弘芯是2017年11月成立的,当时曹山是武汉弘芯的董事和控股人之一,一年后的2018年11月,曹山又成立了逸芯集成技术珠海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3%,任董事长。

这个时候曹山还没有离开武汉弘芯。

2019年1月,曹山离开了北京光量蓝图来到济南。

曹山在济南用自己控制的,成立不到一年的企业珠海逸芯,同时拉上济南高新区旗下的两家企业成立了济南泉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亿,占股80%,济南2家当地企业占股20%。

同年5月,曹山离开了武汉弘芯。

注册资本50亿的济南泉芯,实缴资本只有5.1亿。占股80%的珠海逸芯实缴资本为零。

是不是相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武汉弘芯的模式照搬到济南泉芯。

曹山这次又找来了夏劲秋任总经理,夏劲秋是跟随梁孟松大师加盟三星电子的6位大将之一。成立不久的济南泉芯高薪聘请了业内知名人士加盟,装点门面。

据悉,泉芯济南项目计划建设12英寸12nm/7nm工艺节点的晶圆制造线。项目于2019年第一季度悄悄开工建设,工地位于济南临空经济区,用地面积39公顷。

总投资额为590亿人民币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230亿,建设月产能7000片的12寸12 nm 生产线;二期投资260亿元,扩增月产能23000万片12纳米逻辑芯片;第三期投资100亿元,增加1万片的7nm 产能。

12nm/7nm呀,太神了,这真是让阳哥激动得睡不着觉。

要知道成立了20年的中芯国际,总共投入了可能超千亿元的资金,目前也只能把生产重点放在28nm的芯片上。

最近几年国内的半导体芯片行业就像七八年前的新能源业,各个地方都大干快上,造就了一大批PPT项目,还有像乐视这样圈钱跑路的企业。

预计不久之后发生在新能源汽车业的“妖事”也会轮番在半导体芯片行业爆发。

专一做事不受待见耍尽套路最得人心这些喊着振兴民族企业的人,看透了政府和民间的心态,他们投其所好,薅其羊毛。

李雪艳、龙伟、曹山等几个马甲设了立空壳公司北京光量蓝图,再通过空壳公司拉上武汉区政府成立重点项目公司武汉弘芯,然后武汉弘芯通过总包商“武汉火炬建设“,将债务(包括贷款、工程款和货款)和风险转移给贷款银行、分包商、供应商。

就这样开始了,布局、掩护、撤退,玩的差不多了,撤退也就按计划完成了。

对于玩家而言,武汉弘芯的游戏应该在去年9月份前就结束了,他们去下一个地方如法炮制这些迷局,后面的那些事也许都是善后的障眼法。

游戏结束后,债权人向那几个马甲追索,已经太晚了,救济将非常困难,直到游戏结束,真正的玩家还没有露面。

这种游戏太不道德、太脏,真正的玩家会露面吗,不会,绝对不会,除非有权机构介入调查。

甚至有人说曹山只是一个代号,曹山的后面是一众人在操作。

就是这样的套路,看来有“专业人员”指导,看上去很有水平,其实都是老套路,这帮人应该不是第一次这样玩游戏。

这一次他们割了政府和银行的韭菜,不知是否预示着,老百姓已经被割的寸草不生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府大量卖地意味着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