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p2p公司估值方法越“吹”越大,A轮就1亿B,C轮还怎么玩

P2P估值“吹泡泡”吓跑机构 A轮1亿起B轮少人问&div&&/div&
我的图书馆
P2P估值“吹泡泡”吓跑机构 A轮1亿起B轮少人问&div&&/div&
  理财周报记者 李碧雯/深圳报道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投资热没人会怀疑,而同样地,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投资乱象,业内人士也不会否认。投资标的估值无特定标准,创业者动辄喊出几亿元的估值也让投资者大呼太贵,此外,如此高的估值及陆续出现的P2P平台跑路、逾期、坏账等问题也让后面的接盘者感到担忧。
  创东方投资总监李享预测,今年和明年可能会是P2P公司跑路的高峰期。对于投资机构来说,谁将不幸踩雷也同样值得关注。
  没有标准的高估值
  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金融项目成为VC、PE眼中的香饽饽,其火爆程度不亚于当年的手游,其中尤以P2P项目最受欢迎。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2014年年底网贷运营平台已达1575家,相对2013年的爆发式增长,2014年由于问题平台不断涌现,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月均复合增长率为5.43%。
  然而,由于互联网金融项目兼具互联网和金融双重属性,因此估值标准与游戏项目有所不同。
  据复星昆仲合伙人林涛介绍,“大部分传统金融机构都用PB指标来估值,但是P2P公司很多没有账面价值,而且它属于很早期,目前形态也看不清,所以现在报价基本上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阶段,灵活性很大。”
  据悉,目前陆金所采用的估值方法主要依据其历史累计交易额,但是该依据是否可靠,为何不采用历史平均交易额却并无解释。
  由于该行业的估值屡创新高,投资者对于该领域的投资也越来越谨慎,上述投资者表示,“我们最近不看P2P了,感觉太贵了。”
  据网贷之家发布的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28家网贷公司获得风投融资,且天使轮、A轮占绝大多数,而随着行业关注度的提升及更多的热钱涌入,投资估值更是相比之前翻了几番。
  李享认为:“现在主要问题是估值太贵,一般A轮协议出来就是1亿元以上的估值,有限资金已经投不到好项目。我经历过整个创投行业从千万级到亿级跃进的时代,以前在投互联网项目的A轮时,如果过了3000万的估值,比如5000万,都会讲到3000万,而现在做A轮都是把几亿元砍到1亿元,行业估值提高了5-10倍。”
  此外,虚假报价的现象在P2P行业中屡见不鲜。金斧子创始人张开兴对记者表示,“一方面是出于博取眼球的需要,比如一些企业拿1亿元投资可能说成10亿元投资,因为互联网金融公司有很强的营销诉求,只有报得高才有媒体和社会关注。而且很多创业公司故意报虚假数字以迷惑竞争对手,使得竞争对手也调很高的估值,从而影响其下一轮的融资节奏。”
  值得一提的是,P2P平台在A轮融资与B轮、C轮融资的情况截然不同,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据格上理财不完全统计,在A轮、天使轮获得投资的P2P平台多达25家,而获得B轮融资的企业仅为6家,数量仅为A轮的25%。这也意味着愿意接盘的投资机构越来越少。
  林涛表示,以P2P公司为例,现在愿意花钱买P2P公司的主要原因是博傻,觉得下面有人来接盘,而不是说这个东西本身赚钱,投得越多赔得越多,这种东西肯定是估值过高的。
  “由于去年资本市场极其疯狂,使得在天使轮和A轮的估值就很高了,投资人要预期回报就意味着B轮C轮要以更高的溢价才能赚回来。而接盘人乘数乘完之后就心里觉得害怕。所以越到后面的人,就越少人敢接了。”上述人士分析称。
  另外一方面,P2P公司发展政策不明朗也是投资者考虑的关键因素。李享对此深有感触,“因为在尽职调查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问题,不知道是否能这样做,所以投或者不投都很犹豫。比如现在一些P2P公司存在的关联担保、资金池模式就存在很大的争议,业务就不太好去开展。”
  据悉,此前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就明确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四条红线,包括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归集资金搞资金池。不过目前并未出台相关法律予以明确。
  跑路、坏账、逾期乱象重生
  据网贷之家统计,目前累计问题平台数量已达到367家,其中,2014年全年问题平台达275家,为2013年的3.6倍。去年1-7月,每月平均有9.3家问题平台出现,而8月后,问题平台数量显著增多,其中12月问题平台数量高达92家,超过去年全年问题平台数量。
  据了解,出现问题平台主要涉及的问题是跑路、提现困难,占比分别为46%和44%。对此李享预测,由于P2P平台很多是在2013年兴起的,因此今年和明年可能会是P2P公司跑路的高峰期。
  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台州的恒金贷,该公司上午刚成立,下午网站就已打不开了,创造了P2P平台跑路最快纪录。
  当然,除了跑路这种比较严重的情况之外,一些平台由于风控能力差,坏账率较高也频频出现坏账、逾期的现象。
  CA创投深圳总经理杨溢感慨道,“我们在日本美国投资过P2P类公司,但在国内我们确实没敢出手,因为风险太大了,当我们做完尽职调查之后,就不敢投了,觉得风控能力,对项目的审核确实达不到国外的标准,比如坏账率在日本平均只有3%左右。但是在国内我们看的那些项目,虽然他们对外公布在1%以下,但实际上是在10%以上,所以我们都没有投。”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坏账逾期主要出现在中小平台中较多,而从去年开始,一些比较知名的P2P平台也被频繁曝出坏账或逾期问题。
  去年8月,红岭创投曝出其广州纸业贷款项目出现一亿元坏账,今年2月红岭又曝出对安徽森海园林景观建设的7000万借款出现问题,不过红岭回应称,公司将按期支付投资者本息。另据业内人士透露,红岭打算处置该公司的学校资产,目前正在找接盘方。
  此外,一些投资机构也因投资的P2P项目而不幸踩雷。如之前引起市场热议的贷帮网。贷帮网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P2P行业最早的参与者。然而去年11月,贷帮网被曝出其平台上前海租赁发布的优选债项目出现大规模逾期,并有1280万元资金未归还投资人。不过贷帮网表示公司将不兜底,坚决通过走法律程序解决,这打破了P2P平台“兜底”常规,一时引起市场热议。值得一提的是,贷帮网之前由创新谷和蔡文胜共同投资,不过目前在股东名单中已找不到创新谷的身影。截至目前,蔡文胜通过控制的厦门隆领投资合伙企业持有该公司6%的股权。
  除公司本身出现问题外,与公司合作的担保方最近也风波不断。有媒体曝出河北融投被全面托管,在此期间将暂停所有担保业务,而此前与其合作的P2P平台积木盒子或将受影响。据了解,2014年4月,积木盒子曾与河北融投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截至目前,积木盒子由河北融投担保的项目金额为5.25亿元。据悉,积木盒子此前曾因获得顺为投资、银泰资本、经纬中国、祥峰集团、和玉投资机构等多家机构投资而备受关注。
  对于上述P2P平台出现的种种问题,众筹之家CEO王正然表示,出风险是正常的,信贷就是时间和规模的敌人,关键是流动性垫付能力,以及是否属于终极风险,即最终是否形成坏账。控制风险最为关键的还是要看资产处置能力。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阅读:572 &
阅读:576 &
阅读:824 &
阅读:350 &
阅读:685 &
阅读:725 &
阅读:347 &
阅读:418 &
阅读:660 &
阅读:410 &
P2P估值“吹泡泡” A轮1亿起B轮少人问
发布时间: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投资热没人会怀疑,而同样地,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投资乱象,业内人士也不会否认。投资标的估值无特定标准,创业者动辄喊出几亿元的估值也让投资者大呼太贵,此外,如此高的估值及陆续出现的P2P平台跑路、逾期、坏账等问题也让后面的接盘者感到担忧。
创东方投资总监李享预测,今年和明年可能会是P2P公司跑路的高峰期。对于投资机构来说,谁将不幸踩雷也同样值得关注。
没有标准的高估值
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金融项目成为VC、PE眼中的香饽饽,其火爆程度不亚于当年的手游,其中尤以P2P项目最受欢迎。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2014年年底网贷运营平台已达1575家,相对2013年的爆发式增长,2014年由于问题平台不断涌现,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月均复合增长率为5.43%。
然而,由于互联网金融项目兼具互联网和金融双重属性,因此估值标准与游戏项目有所不同。
据复星昆仲合伙人林涛介绍,“大部分传统金融机构都用PB指标来估值,但是P2P公司很多没有账面价值,而且它属于很早期,目前形态也看不清,所以现在报价基本上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阶段,灵活性很大。”
据悉,目前陆金所采用的估值方法主要依据其历史累计交易额,但是该依据是否可靠,为何不采用历史平均交易额却并无解释。
由于该行业的估值屡创新高,投资者对于该领域的投资也越来越谨慎,上述投资者表示,“我们最近不看P2P了,感觉太贵了。”
据网贷之家发布的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28家网贷公司获得风投融资,且天使轮、A轮占绝大多数,而随着行业关注度的提升及更多的热钱涌入,投资估值更是相比之前翻了几番。
李享认为:“现在主要问题是估值太贵,一般A轮协议出来就是1亿元以上的估值,有限资金已经投不到好项目。我经历过整个创投行业从千万级到亿级跃进的时代,以前在投互联网项目的A轮时,如果过了3000万的估值,比如5000万,都会讲到3000万,而现在做A轮都是把几亿元砍到1亿元,行业估值提高了5-10倍。”
此外,虚假报价的现象在P2P行业中屡见不鲜。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一方面是出于博取眼球的需要,比如一些企业拿1亿元投资可能说成10亿元投资,因为互联网金融公司有很强的营销诉求,只有报得高才有媒体和社会关注。而且很多创业公司故意报虚假数字以迷惑竞争对手,使得竞争对手也调很高的估值,从而影响其下一轮的融资节奏。”
值得一提的是,P2P平台在A轮融资与B轮、C轮融资的情况截然不同,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在A轮、天使轮获得投资的P2P平台多达25家,而获得B轮融资的企业仅为6家,数量仅为A轮的25%。这也意味着愿意接盘的投资机构越来越少。
林涛表示,以P2P公司为例,现在愿意花钱买P2P公司的主要原因是博傻,觉得下面有人来接盘,而不是说这个东西本身赚钱,投得越多赔得越多,这种东西肯定是估值过高的。
“由于去年资本市场极其疯狂,使得在天使轮和A轮的估值就很高了,投资人要预期回报就意味着B轮C轮要以更高的溢价才能赚回来。而接盘人乘数乘完之后就心里觉得害怕。所以越到后面的人,就越少人敢接了。”上述人士分析称。
另外一方面,P2P公司发展政策不明朗也是投资者考虑的关键因素。李享对此深有感触,“因为在尽职调查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问题,不知道是否能这样做,所以投或者不投都很犹豫。比如现在一些P2P公司存在的关联担保、资金池模式就存在很大的争议,业务就不太好去开展。”
据悉,此前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就明确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四条红线,包括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归集资金搞资金池。不过目前并未出台相关法律予以明确。
跑路、坏账、逾期乱象重生
据网贷之家统计,目前累计问题平台数量已达到367家,其中,2014年全年问题平台达275家,为2013年的3.6倍。去年1-7月,每月平均有9.3家问题平台出现,而8月后,问题平台数量显著增多,其中12月问题平台数量高达92家,超过去年全年问题平台数量。
据了解,出现问题平台主要涉及的问题是跑路、提现困难,占比分别为46%和44%。对此李享预测,由于P2P平台很多是在2013年兴起的,因此今年和明年可能会是P2P公司跑路的高峰期。
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台州的恒金贷,该公司上午刚成立,下午网站就已打不开了,创造了P2P平台跑路最快纪录。
当然,除了跑路这种比较严重的情况之外,一些平台由于风控能力差,坏账率较高也频频出现坏账、逾期的现象。
CA创投深圳总经理杨溢感慨道,“我们在日本美国投资过P2P类公司,但在国内我们确实没敢出手,因为风险太大了,当我们做完尽职调查之后,就不敢投了,觉得风控能力,对项目的审核确实达不到国外的标准,比如坏账率在日本平均只有3%左右。但是在国内我们看的那些项目,虽然他们对外公布在1%以下,但实际上是在10%以上,所以我们都没有投。”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坏账逾期主要出现在中小平台中较多,而从去年开始,一些比较知名的P2P平台也被频繁曝出坏账或逾期问题。
去年8月,红岭创投曝出其广州纸业贷款项目出现一亿元坏账,今年2月红岭又曝出对安徽森海园林景观建设的7000万借款出现问题,不过红岭回应称,公司将按期支付投资者本息。另据业内人士透露,红岭打算处置该公司的学校资产,目前正在找接盘方。
此外,一些投资机构也因投资的P2P项目而不幸踩雷。如之前引起市场热议的贷帮网。贷帮网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P2P行业最早的参与者。然而去年11月,贷帮网被曝出其平台上前海租赁发布的优选债项目出现大规模逾期,并有1280万元资金未归还投资人。不过贷帮网表示公司将不兜底,坚决通过走法律程序解决,这打破了P2P平台“兜底”常规,一时引起市场热议。值得一提的是,贷帮网之前由创新谷和蔡文胜共同投资,不过目前在股东名单中已找不到创新谷的身影。截至目前,蔡文胜通过控制的厦门隆领投资合伙企业持有该公司6%的股权。
除公司本身出现问题外,与公司合作的担保方最近也风波不断。有媒体曝出河北融投被全面托管,在此期间将暂停所有担保业务,而此前与其合作的P2P平台积木盒子或将受影响。据了解,2014年4月,积木盒子曾与河北融投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截至目前,积木盒子由河北融投担保的项目金额为5.25亿元。据悉,积木盒子此前曾因获得顺为投资、银泰资本、经纬中国、祥峰集团、和玉投资机构等多家机构投资而备受关注。
对于上述P2P平台出现的种种问题,众筹之家CEO王正然表示,出风险是正常的,信贷就是时间和规模的敌人,关键是流动性垫付能力,以及是否属于终极风险,即最终是否形成坏账。控制风险最为关键的还是要看资产处置能力。
来源:理财周报
400-678-5518
稍后您将接到号码为的来电,
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
立即免费通话分答获A轮融资估值1亿美金,知乎果壳胜负几何?--百度百家
分答获A轮融资估值1亿美金,知乎果壳胜负几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分答是一个超出姬十三预期的爆款产品,也是一个去果壳化的产品。
作者:李静玉 编辑:郑道森
今天下午,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在朋友圈发消息,公布在行&分答完成A轮融资,估值超过1亿美金,会在接下来的两周召开发布会。姬十三这张朋友圈截图被疯转,吃瓜群众们已经搬好小板凳,等着在行&分答与知乎&值乎暗战的升级。
有媒体报道说,分答是一个超出姬十三预期的爆款产品,也是一个去果壳化的产品。
要知道,虽然姬十三也做了科学松鼠会,但是运作了6年的果壳在大众中有着更大的影响力,不过显然果壳的发展也在遭遇瓶颈,从最开始的泛科技趣味社区、到科学爱好者社区,果壳一直在做着离钱远的事情,就好像知乎正在做的。
2014年果壳获得C轮2000万美元融资,此次在行&分答A轮估值1个亿美金,按照惯常估值融资比例推算,可能在行&分答这一轮拿到的融资金额也在2000万美元左右,虽然风投圈风格今时不同于往日,但是足见资本对于在行&分答的信心。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2014年果壳获得C轮2000万美元融资时,是借着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风口,当时的领投机构也是教育机构——好未来领投,好未来出资1500万美元。
而如今,果壳正在做的事情似乎已经和MOOC无关了。
今天,在行&分答凭借分答获得A轮融资,在一部分人看来,好像又将了值乎一军,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知乎同样创立于2010年,于2011年先后获得天使轮投资和A轮投资,2014年知乎获得B轮融资,2015年获得C轮融资5500万美元。
对两者的估值进行比较,明显发现,C轮融资,知乎是占上风的,知乎在近两年风生水起也是有目共睹,不过分答和值乎的出现,让两者重新站在了同一跑道。
今年,果壳和知乎都将迎来6周岁,两个“同龄人”究竟会有怎样一场较量着实令人期待。
分答是“隐私”贩卖平台,而非知识分享平台?
事实上,在行&分答和知乎&值乎两者的产品形态还是有存在不小的差异。
首先,为什么值乎没有建立独立的平台,又或者知乎为什么不直接将值乎嫁接入知乎平台,而是借助微信的平台,这里面存在两个可能原因。
一是我们可以感受到值乎更加重社交,意见交流社交,在微信平台上,可以直接借助微信的熟人强社交属性,而相比之下,分答就属于轻社交了,虽然在分答风头最劲的那两天,不少人都将自己在分答上的动态分享到朋友圈,但是这事实上显示了分答的一个缺陷,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即便有一定的社会角色分工,他在分答里面却不一定有生意,因此需要借助熟人来拉动对自己的关注。
也就是说存在于分答的社交场景一定意义上分级严重,而且流动性相对单一。
另外一方面,知乎之所以没有将值乎植入是因为知乎的生态环境已经是稳定的,某种意义上来讲,付费问答的模式还是试验阶段,它并不一定是高级于于知乎模式的存在。当然,知乎也在试图用知乎live的形式做一些试探。
我们关于两者的讨论还集中在“共享经济”,“知识变现”两个概念上,有人说这两者开启了知识变现的新时代,一定意义上是的,因为知识或者内容的变现从来没有这样直接过,在过去,我们可能是通过交学费、买书等等方式向知识传输者、生产者付费,却有层层“手续”。
但是,这是否是“知识”变现还存在疑问,因为更大程度上,我们在互联网上通过只言片语传递的信息更大程度上是经验,系统知识的学习是不可能的。
而在行&分答则离“知识”更远,有网友分析说,事实上分答做的是贩卖“隐私”的生意,比如王思聪之所以引爆了分答,是因为他分享自己的一些“私人”经验。
而在行&分答这个产品的核心也在于“偷窥”,对于红人的偷窥,如果说在行&分答依赖的是粉丝经济,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说分答是一个网红平台了。
知乎是一个百科书库,分答是一个放满带锁匣子的房间
从产品“外观”来看,如果要对两者做出一个形象的比喻,知乎是一个百科书库,但分答是一个放满带锁匣子的房间,当然值乎的出现是知乎开始将部分书库的内容上锁。
分答的核心变现模式是网红和与之相生的粉丝经济,那么说白了分答更像是另外一个微博,另一个大V的平台。
当然,知乎上面也有大V,那么两者有什么不同呢?从内容产出的角度来看,知乎上是先有话题再有隐藏于后面的大V,在这种形态下产生了许多因为回答精辟走红的知乎大神,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一名不文。
但是分答页面上是人物社会角色先行,进入界面,首先出现的是这些专业领域“精英”的个人介绍,附上的人物介绍也主要是讲这个人在现实社会地位,很容易让大众失去胃口,一定程度上也拉开了用户和专家的距离。
值乎的产品设计则和知乎保持着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进入值乎页面,主屏幕上滚动的依然是话题,而不是一个个人物介绍。
当然,在行&分答对知乎构成的最大的威胁,也就是知乎最为人所诟病的痛点,即不能实现变现,分答的出现直击要害。
在行的优势在于内容直接变现,大家也欢迎这样的改变,因为正如有人说的,没有任何知识的产出和获得是不需要成本的,不过“偷窥”会是一个好的方式吗?
大V阶层流动性决定了这两款产品的生死?
目前,在行&分答依然处于吸引用户、活跃用户的阶段,喧嚣过后,前途还未可知。
在小娱看来,未来,分答如果失去活力,原因可能就在于大V阶层的固化。
显然在行上的专家大V们专业化程度太高,丧失了一定的趣味性,除去人物头衔介绍,大部分提问也显得概括而无聊。
而除了专业领域高精尖人士,另一部分从微博上移植到分答的红人们也属于固定阶层。
对比来看,在知乎上面,一个人的人物介绍只需要模糊的专业性介绍就可以,比如“xxx年的x行业从业者”,用户不知道这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因为身份的不确定性,小V就有可能凭借努力“答疑解惑”成为大V,一旦打开这个上升渠道,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用户活性。
这也就是为什么分答要从知乎上挖大V,因为目前来讲,分答尚不能诞生自己的大V。
话说回来,无论如何,内容直接变现都是进步,内容收费是对内容生产者的尊重。
但是以个人为基础的内容收费也许本就不是一门可以规模化的生意,赚个小钱尚可,王思聪的示范也许不会成为常态。
大V们在知乎上得到的是受到尊重的话语权,这样的尊重也许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金钱上的缺失。
当然,也许一定程度上,在行和知乎本就没有可比性,在行是社会现实阶层在互联网场景上的重现,而在知乎上,每个人都可以重塑地位,只要你有观点,愿意分享。
碎片化时代,我们都在追求高效的变现,互联网也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可能,网红脸们可以直播化妆,可以开淘宝店,那么也知识型“网红”的出现为什么不是好事呢?
阅读:181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5213
阅读:3794
热门文章HOT NEWS
著名笑星陈佩斯阔别荧屏这20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A轮死!B轮死!C轮死!创业就是“向死而生”--百度百家
A轮死!B轮死!C轮死!创业就是“向死而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似乎O2O颓势已定、汽车服务“弹尽粮绝”。寒冬之下,创投媒体不点评一下“美味七七”或者“神奇百货”,也都像丢了人一样。能存活下来的,又能有多好过?
似乎O2O颓势已定、汽车服务“弹尽粮绝”。寒冬之下,创投媒体不点评一下“美味七七”或者“神奇百货”,也都像丢了人一样。能存活下来的,又能有多好过?
在创投界内,素有“天使投资看人、A轮投资看产品、B轮看数据、C轮看模式”的说法。但实际上,即便获得了C轮融资,商业模式不通也难逃一劫。据2015凤凰财经峰会统计,从A轮到B轮融资,约有60%的公司会死掉;而从B轮到C轮,又将淘汰近70%,也就是说,从A轮到C轮间,大概存活下来的项目不足12%。
“C轮死”,如魔咒一般困扰着创业公司。或许你昨日还风光无限,今日就被“烧”的单衣一件。
网约车市场UBER中国正式告别中国市场
中国网约车市场的战争似乎从来不会停止。
11月27日,旧版优步中国客户端以及优步司机客户端均从AppStore下架。23日起,很多Uber司机陆续收到“欢迎加入滴滴优步大家庭”的短信,而“滴滴化”的新版应用,也让"UBER中国"成为历史。
不得不承认,媒体称“UBER中国”正式落幕,并不为过。三年的时间,以如此悄无声息的方式收场,也的确让人唏嘘。而这也标志着,在“前后夹击”的网约车市场,烧钱补贴模式的暂时终结。
2014年2月,Uber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彼时滴滴与快的激战正酣,次年2月,两者在情人节合并,组成滴滴出行,占领中国专车市场主导地位。而UBER凭借三人城市团队的“开城”打法、新颖的营销手段和旷日持久的“补贴大战”,成功拉开口子,在成都、广州、杭州和北京等地的订单量一度在Uber全球市场中排名前五。
2016年1月,UBER CEO卡兰尼克宣布中国UBERB轮融资也已于2015年底前完成,同时,卡兰尼克也表示,Uber已在中国市场补贴了数十亿美元,但这一市场足够大,还会继续战斗。而仅仅8个月后,Uber就在人们的惊愕声中并入滴滴,持有滴滴5.89%的股权。
UBER中国退出后,北京、上海等地的网约车细则草案陆续出台,也让滴滴面临瓶颈。今年10月,柳青也表示:“滴滴将着眼于全球布局。”或许双方的下一轮争夺,才刚刚开始。
手机行业罗永浩过劳胖 锤子九死一生
硬件免费害惨了一堆公司,随着“大可乐”的作死、“小辣椒”的无心恋战 ,2015年,手机行业已然进入了寒冬期。
但在2016,应该没有谁比锤子更难做了。这一年对于罗永浩,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罗永浩就曾表示,自己是典型的“过劳胖”,不光自己老了,团队成员也老了。
老罗热爱折腾,却创业维艰,情怀开道,锤子未发布,就让忠实的粉丝推上神坛。T1发布会上,老罗不负众望,但在发布会后,产能不足,一度不少“粉转黑”,标榜情怀的锤子手机也遭遇到了非常大的信用危机。
锤子发展至今,几番波折,在此也不做一一赘述。而如今畅销的M1,发布时的情况也并不乐观。无独有偶,7月12日,锤子CTO钱晨(现任数字家园副总裁)等一众高管离职,对锤子造成空前打击。此后,锤子将被并购的传言再起,酷派CEO刘江峰有口无心的一句话,成为锤子要卖给小米的“凭证”。
11月21日,有消息称锤子科技将完成D轮大约3亿元的融资。融资消息及融资金额虽未得到官方证实,但早在今年7月份,老罗在接受《财经》专访时就曾表示,“这一轮融资快结束了,很顺利”,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此次被曝融资的真实。
锤子科技自建立以来,一直在非议中成长。被传亏损、倒闭、卖身,锤子在漫长的产品迭代和融资历程中,仿佛终于等来了“翻身”的机会,而付出的代价是商业化的“妥协”。
人工智能暴风墨镜惨遭搁浅?
“2016年千万不要跟这些人交朋友:借钱不还的、自称自己有网红潜质的、目前在从事VR创业的!”
这是今年4月份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当时VR(虚拟现实)已经火得失控,用雷军的话讲这是一个“风口级”行业,在中国,VR创业更是来势凶猛。其中最著名的是暴风科技旗下的“暴风魔镜”。
暴风魔镜成立于2015年1月,拥有虚拟现实设备“暴风魔镜”,第一代产品于2014年9月推出,比谷歌的Cardboard只晚三个月,但其材质和性能却比后者强。今年1月,暴风魔镜宣布获得第B轮2.3亿元人民币融资,估值达到14.3亿元。
热潮之下,从未涉足VR的其他公司也杀了进来,阿里、腾讯紧随其后,乐视更是发布了侧重影视方向的VR内容生态,小米则于今年1月成立了探索实验室,连一直闷头不吭声的华为也参与其中。甚至有人调侃称:“上市公司离布局VR之间,只差一场发布会的距离。”
VR这股风停得很急,中间几乎没有过渡,一下子就从火山变成了冰山。
9月开始,VR公司倒闭、转型、裁员的消息不断曝光,米多娱乐、众景视界等一度陷入拖欠工资、破产清算的传闻,“寒冬”由此可见一斑。
再次其中,暴风魔镜的处境更具有参考价值。据报道,今年10月,暴风魔镜的团队规模从500多人裁减到300人,办公室空了一半,而暴风魔镜CEO黄晓杰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这次的资本寒冬很冷。”
VR之所以能吸引人,正因为它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深度、沉浸式的线下体验。但很多体验者都表示,在一段时间使用VR产品后,会出现不适、恶心的反应。目前阶段,VR的确还处在发展期,硬件设备需要研发、VR内容也需要行业标准,而这两者也必须深度磨合,但这个过程还需要多久,恐怕没有谁可以给出肯定的答案。
互联网餐饮传奇陨落 黄太吉前途未卜
从诞生起,黄太吉就是一家带着浓重互联网气息的餐饮品牌。2012年,黄太吉在北京建外SOHO开出了第一个煎饼门店,获得投资机构热捧,随后迅速扩张,估值曾高达12亿元,并被视为“互联网餐饮鼻祖”。
2013年1月,黄太吉获创新工场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2015年6月获分享投资数千万元A轮融资;2015年8月,获1.8亿元B轮融资;2016年4月,饿了么数千万元战略投资黄太吉。最高峰时,黄太吉的估值高达12亿元。
以摊煎饼起家,黄太吉试图将互联网那一套复制到餐饮业,不过,故事讲到现在,却已现颓势。
有消息人士透露,9月15日左右,黄太吉开始关闭位于北京各个区的线下门店,截至19日,黄太吉北京地区门店数量从44家降至20家。此外,与黄太吉签约合作的8家品牌餐企已经有半数从黄太吉外卖平台下线。
面对关店传闻,9月21日,黄太吉品牌创始人赫畅通过一篇《没有低谷,哪有巅峰》的文章对外回应:“确实关闭了一半的大型工厂店,平均每家500平方米以上,开销及成本大,既然业务结构不合理,没有必要保留,必然关掉”。并称,关店得到股东和团队支持,没失去投资人的信任。
现今,所有标榜互联网的餐饮企业多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雕爷也早已走下神坛。
“好吃并非快餐成功的唯一标准。” 赫畅曾经这么说过,但或许,包括黄太吉在内的一众餐饮企业衰颓的关键原因也在于,“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
回归理性唯有“向死”才能“求生”
其实,寒冬也意味着回归理性。而不管在哪个行业、或是企业,之所以有今天尴尬的处境,都无法与大背景分离开来。
一夜之间,楼宇俱倾。
资本为支撑,硬件、内容、人才等方方面面的功课缺一不可。不论你是A轮、B轮还是C轮,在寒冬期,躲过这“八大坑”,才能躲避“死亡”陷阱。
01 产品要能真正解决需求
产品的需求一定要很刚性。互联网公司失败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伪痛点伪需求的产生,创业公司本身商业模式不清。
另一个则是需求找到了,但实际操作上却由于团队不佳而无法实现。比如做智能硬件的公司,虽然借助了互联网营销获得短暂的客户流量,但却缺乏供应链支持,造成了其陷入了营销烧钱的困局。
02 与投资人打交道的正确方式
与投资人打交道的前三分钟很重要,要让投资人对自己的项目印象深刻。因此企业去年的利润、今年的利润增长就显得非常关键,只有让投资人感到有兴趣之后,才能更方便地进行商业模式等进一步交流。
03 扩大本源市场
如果创业者想拿到3到10亿美元的估值,投资人至少需要能看到你有机会在三、四年后长成一家30亿到1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除非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否则3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通常需要一个1000亿人民币以上的目标市场规模来支撑。
04 升级团队
团队的问题越早解决越好,因此,创始人应该在拿到天使轮之后就就着力完善团队结构,不然很容易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缺陷。而在团队的发展中,引进优秀人才、文化落地、团队升级,也尤为重要。
05 C轮看数据
创业公司到了B轮,业务基本成型,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实现数据增长,通过线下广告、渠道合作、跨界营销等手段来提升数据非常关键。
06 保持正确的融资和烧钱的节奏
要有合理的预算,当市场变化的时候会迅速调整烧钱的节奏,永远不要在缺钱的时候去融资,要给自己留下6个月的缓冲期。
07 避免虚假估值
创业者要对估值保持一定的弹性,避免被别人的虚假估值误导。
估值调整条款(对赌)本质是解决创始人和投资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心不对称”而采取的一个解套机制,关键在于设定的业绩目标以及基于该目标所给出的估值本身是否合理。因此,建议创业团队不要本能地反对对赌。
08 停止烧钱、明确边界、苦练内功
不管是继续融资还是深耕服务,活下去是所有项目的首要任务。而想要在资本寒冬活下去,创业者就必须停止烧钱、明确边界、苦练内功。唯有苦练内功,回归生意本身,回归技术本身,回归服务本身,回归问题本身,回归需求本身,才能使项目稳当的走下去。
关于我们:
发起人孙春光 学历: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保送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 。
现担任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EMBA联盟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左右逢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中关村众筹联盟发起单位之一、监事长单位;爱投(ITOU)高管会创始发起人;IT高管会创始发起人;陈香梅公益基金会天使荣耀基金理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655
热门文章HOT NEWS
著名笑星陈佩斯阔别荧屏这20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估值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